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邀小紅帽與長靴貓來作伴─和孩子「說故事」

2006年03月23日
公開
12

「床邊故事」可以說是一般人對於親子時光中最為溫馨的印象,每天晚上,孩子都會懷著興奮的心情,期待今天的夜晚,將由哪一個童話角色來入夢?其實床邊故事不只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藉由「說故事」的方式,更能讓幼兒開始熟悉、進而學習語言的使用,而不同領域、幻想四溢的故事,也讓孩子的想像力開始展翅;用故事來編織孩子的童年,能讓他的成長更豐富有趣! 怎麼選擇故事? 說故事的第一步,就是要挑選適合孩子的故事,原則上並不需侷限類型或範圍,不同的領域與角色,可以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樂趣與知識,但由於孩子年齡的差異,所擁有的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一般而言,3 歲以內的寶寶,適合聽關於大自然、故事長度較短,情節較簡單明瞭的,較不適合告訴他們包含重重關卡的故事;而 4、5 歲的寶寶,故事就可稍微複雜一點,但故事調性要是快樂的;而年齡稍大的寶寶,就可以逐步增加一些敘事較複雜、詞彙較多的故事;而對更大的孩子來說,包括民間故事、歷史故事,都可以是很好的說故事題材,可啟蒙孩子的思維,培養哲理概念。 「從前,從前…」開始說故事囉! 寶寶從嬰兒時期開始,最熟悉的便是父母的聲音,因此透過說故事,能夠吸引寶寶從聆聽進而專注地感受,更能引導其語言的發展,所以父母在說故事時,不妨掌握幾個技巧,孩子會更加融入故事中的情境喔: 1. 說故事也要「唱作俱佳」 講故事給寶寶聽,可不能流於敘事,只照著書本逐字逐句地唸,因為藉由說故事的情境,可讓寶寶從中學習「語彙」的用法,包括用來陳述事件、表達感情、闡明意見等等,因此父母在為孩子說故事時,語調必須生動活潑、情感更要融入其中,以簡單易懂的文字來敘述情節,或是隨著角色的更替變換聲音,也能讓故事說得更出色。把故事說得有趣,也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致,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下學習。 2. 讓寶寶看圖說故事 孩子的想像力,可以天馬行空、不受拘束,因此父母在說故事的同時,可以在故事正緊張時停頓下來,翻下一頁的圖畫,讓寶寶猜猜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孩子不一定要猜對故事的發展情節,但是卻可以藉此刺激寶寶的想像力!讓寶寶自己想故事,或許可以激盪出更加趣味、充滿想像的發展喔! 3. 和寶寶一起說故事 對於 3 歲以下的寶寶來說,即使說的是同一個故事,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次再練習的機會,隔一段時間再覆述,寶寶會漸漸熟悉故事的內容,此時可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認知與言語來說故事,記憶有所殘缺、與故事內容不盡相同的時候,父母可以輔助補充;或是家長唸了一段故事之後,可以試著讓寶寶用他自己的話覆述剛才所理解的範圍,不但可讓寶寶練習說話,也學習了理解與記憶。 討論故事 故事書以及童書,所使用的文字、敘述的情節,經常是簡單易懂、讓人聽了會心一笑的,但是許多故事建構的背後,往往包含了許多意義或者意念的傳達,這些都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所能輕易理解的。因此對於年齡較大,理解力已經有一定發展的孩子來說,故事說完了,並不代表結束了,可以進一步和孩子們討論這些故事,例如:灰姑娘的後母一定很壞嗎?三隻小豬能夠逃離大野狼的魔爪是因為什麼信念?這些故事中豐富的意涵,正是最需要傳達的概念,有助於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及人生觀。 叮嚀 父母在說故事的同時,可以延伸出更多不同的表現方式,例如和孩子一起做戲偶演出,或是演一場小小話劇,更能親身體驗故事的情境;而除了童書、繪本等的故事之外,父母本身的經歷,也可以是有趣的故事教材,一方面除了可以讓孩子學習語言發展之外,還能和孩子一起分享經驗,最貼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反而更能讓孩子理解故事的涵義!

小太陽退訂方式

2006年03月21日
公開
8

◎「小太陽」訂閱 / 退閱說明: 1. 小太陽訂閱為一年期(四季)或二年期(八季),不提供單月訂購,產品內容採「季」進行主題規劃,一季給  親子一個互動玩樂與能力學習的重點,任何時間均可訂閱該季或從下一季起訂。 2. 產品內容含小太陽幼兒遊戲書(每月)、小太陽Family父母雜誌(每月)、小太陽生活遊戲DVD(每月)、小太  陽音樂CD(每季)、小太陽遊戲組(每季),新訂戶見面禮「袋鼠豆豆手套偶」,每季首月(春季:3月、夏季  :6月、秋季:9月、冬季:12月))將可收到幼兒遊戲書、父母雜誌、生活遊戲DVD、音樂CD、遊戲組,   第二個月及第三個月分別收到幼兒遊戲書、父母雜誌、生活遊戲DVD。另新訂戶可免費獲贈袋鼠豆豆   手套偶! 3. 如於訂閱起始季之第一個月出刊日之後訂閱,本公司則於下訂後五~七個工作天將該季已出刊產品一次  寄達您的手中,並於下月起正常收書。舉例:4/20下訂,起始季號為樂春,則您可於五個工作天後收到  <樂春>第一、二個月產品及訂閱見面禮(僅針對新訂戶),五月起則自正常時間收得每月產品(幼兒遊戲  書、父母雜誌、生活遊戲DVD)。 4. 中途退訂:希望孩子與您一開始就透過「小太陽」享受共讀共玩的樂趣,若覺得不適用,「小太陽」退  訂亦採「季」計,不提供單月退訂服務,退閱方式請務必於每季出刊前一個月之15日以電話通知退訂,  若晚於上述日期才退訂,則自次二季才不會收到產品內容。例:自<彩秋>(出刊首月為9月)退訂,  需於8月15日前來電通知,退訂方可生效,逾期將自<暖冬>號才不會收到產品。剩餘退款以付款總額  扣除已收到小太陽季號之定價(NT$1,800)計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專線:(02)2391-3384轉2499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9:00-18:00 網址:http://www.hsin-yi.org.tw

閱讀大觀園

2006年03月21日
公開
14

多元閱讀的世界 能夠獨立思考、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才是能夠自主閱讀的人。 能夠自主閱讀,閱讀才不會只是一時的興趣和熱情; 面對一個知識日新月異、價值混亂的時代,閱讀必須是一種能力。 閱讀讓我們能跨越時空、縱橫古今;給我們知識的廣度,也給我們心靈的高度。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 文建會將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教育部更進一步將「兒童閱讀」列入長期的教育政策,而不再只是孩子的一項「課外活動 」、「休閒生活」的選擇。兒童閱讀這幾年來在全世界都受到重視,因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孩子透過與書對話,從而學習獨立思考。閱讀,是生存在終身學習時代的孩子,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3∼8歲是閱讀能力關鍵期 唯有成為自主閱讀者,才算真正具備了閱讀的能力。然而,與書對話的能力、自閱讀中延伸思維,都是需要學習的;孩子不是從一出生,就有這樣自主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的發展,有其歷程,也要有方法。 許多相關研究在在顯示,3∼8歲,正是奠定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世界將會以驚人的速度開展,文字將與孩子的思考能力相互串聯,在生活中發生作用。他開始認識符號、聲音與意義的關聯性,學習如何看待一張紙、一本書、一則新的知識,也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所見的世界內容,進而自我展現。這些基礎能力的養成,將影響孩子往後在學校學習的適應,更是個人終身學習的要件。 而這一切能力的進展,需要正確的引導,也要溫暖的陪伴。 閱讀大觀園 基於這樣的理念,信誼基金會將「多元閱讀」定為2001年年度重點工作,並且在教育部及文建會的支持下,針對8歲以下的幼兒與家長,舉辦「閱讀大觀園」的活動 。藉由親子共同參與,傳遞發展閱讀能力的方法,邀請父母在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幫助他成為一個可以獨立自主閱讀的人,並且因著父母的積極參與,提升我們整體閱讀環境的動力。 張杏如特別就「多元閱讀」的概念以及舉辦這次「閱讀大觀園」活動 的構想加以解釋: 多元引導、多元情境 ◆把書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 將孩子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引發他想閱讀的動機;想要孩子愛讀書之前,就要讓他先愛上讀書的氣氛。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而且豐富的閱讀情境,是引領孩子成為愛書人的必要條件。 家裡的書房、客廳、教室、圖書館、兒童書房、文化中心,都可以是孩子閱讀的場所。不論大書、小書,只要安全,給孩子看的書,都要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像是幼兒園教室的圖書角、兒童圖書館裡開放式的書架、家裡的書桌。孩子摸得到書,就多一個機會拿起書,多了一個機會和書建立感情。 ◆「人」是不可缺的一環 然而,一個溫暖情境的組成,不只是一個地點、一本書;人,才是引導孩子學習如何「與書對話」的重要關鍵。讀書的是人,思考的也是人。人,是整個閱讀行為最重要的一環。此次「閱讀大觀園」活動 設計,便是希望能夠呈現人的參與,如何讓閱讀真正進入親子之間,進入家庭,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圖書館員、書店店長、學校老師、家長,在每個可能的閱讀環境裡,都有能夠引導孩子的人;引導孩子選書、看書、讀書,引導孩子發問、討論、思考,並進而了解閱讀的過程必須「有自己」。再好的書,只有將書和個人的體驗串聯,才能產生趣味和意義。這是閱讀最終的價值。 多元材料、多元途徑 該讓孩子讀些什麼,想必是許多家長所關注的。唯有透過多樣化的內容和題材,才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閱讀經驗,進而培養出全方位的閱讀能力。建議家長可以提供多樣的選擇: ◆題材的多樣化 從童話、語文、概念、科學到環境關懷、親子關係、情緒抒發、生命教育,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討論議題,孩子所閱讀的便是多元的知識與多元的情感經驗。 ◆文體的多樣化 從兒歌、童謠、詩、故事、傳記、散文、知識性圖書,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呈現方式,孩子所浸薀到的便是語文的多元風貌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形式的多樣化 書,可以是能操作的立體書、玩具書、塑膠書、布書;閱讀也可以是聽故事、看戲、甚至觀察人的表情行為,生活處處都有閱讀的機會,可讀的內容。但是,多樣並不是蕪雜或沒有選擇的,因為在幼兒早期,已經在建立他的閱讀品味,在決定往後他跟什麼樣的書交朋友、會有什麼樣的生命情調。 多元需求、多元方法 不同的素材、不同環境和活動,所營造的閱讀與學習經驗也不同,孩子可以從中體會各種情境之下的閱讀行為和趣味。我們從發展的角度,看閱讀的多元需求,會發現:在學讀文字之前,唸故事、說故事,或念唱歌謠,配合音韻動 作,都可以很快地引起孩子對書的好奇,對閱讀時間的期待。 舉例來說,讀一本書給孩子聽就隱含了許多幫助幼兒發展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面向。孩子可以聽到許多辭彙,可以透過具體的圖像,了解抽象文字的意義;也知道父母口中的語言與書上文字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幼兒會感受到父母重視閱讀的價值,享受閱讀的樂趣,知道閱讀是知識和快樂的泉源。 除了是讀者,閱讀更可以使幼兒成為創作者。藉由複述故事、推測結局、分享對書中人物的看法、討論圖畫內容等等,孩子慢慢體會原來閱讀不只是把書看完、把故事聽完而已。從說故事、編故事、演故事、玩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學習組織自己的思考,體驗語言的表達形式,累積自我創造的能力。 等到孩子認知發展更進一步,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會越來越重要。就像是探索之旅,孩子會對一本書、一則故事做更深入的思考和連結,進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網絡與價值觀。當孩子能夠延伸自己的情感、思索與經驗,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熱情而已,而是一種能力。 「閱讀大觀園」活動中所設計的童謠吟唱、偶劇扮演、自己作一本書,或是阿公阿媽講古,都能夠讓親子認識體會閱讀的多樣性 與可能性。 總之,我們最想傳遞的訊息是︰ 閱讀是孩子的人生大事, 這樣的大事,父母不能 缺席! 口述�張杏如 信誼基金會執行長  整理�王乃善 學前教育月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