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會讀書 從整理書桌開始

2006年04月18日
公開
4

2005.05.23  中國時報 呂宗昕 書桌的整理 桌面上堆滿了要念的書, 只會讓不安的心更加煩躁。 讓孩子花點時間將桌面收拾乾淨,任何其他會導致分心的擺設、玩具等均放置一旁,在視線範圍 內不留下會吸引他目光的東西。桌面收拾整潔後,情緒會變得安定,思緒也容易集中。 讀書時,一次僅K一本書,K完之後,將K過的書放回書架上,再抽出下一本要K的書,讀書效率自然大為提高。 教導孩子上床前應先將桌面整理乾淨,把用過的文具及工具書歸回原位,將要帶去學校的課本先放入書包內。這樣可以讓孩子上學前不必慌慌張張找課本及文具,並且使他第二天再坐在書桌前,又看到一張乾淨的書桌,重新又進入安定的狀態開始K書。 書架的整理 孩子的書架上常常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讓孩子找個空檔時間將書架清理分類一下。原則上可大致分為「課內書籍」及「課外書籍」。 「課內書籍」指學校學習所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講義、習作、評量等。「課內書籍」及「課外書籍」需要涇渭分明區分開來,目的在於讓孩子瞭解在讀書時間內該念「課內書籍」,休閒時間才適合看「課外書籍」,不宜在讀書時間又看了其他的「雜書」。 上一年度所使用的「課內書籍」,應收存在離孩子距離較遠的書架格子中;目前正在學習的新教材相關書籍,都應放在離孩子距離最近的書架格子上,以方便取閱,並隨時進行複習。 書包的整理 孩子的書包裡往往放了他們心愛的五花八門的東西。書包是孩子的「私密空間」,和媽媽的皮包一樣重要,大人們不宜隨意翻看。 但可以告訴他們書包主要該放的是與學習相關的文具及書籍,其他與學習不相干的東西留在家裡就好。其實帶多少玩具及「雜書」到學校,就分了他們多少用功學習的心。 書包裡該放的應只有當天會用到的「課內書籍」及文具。讓孩子建立「帶多少書到學校,就學習了多少書」的概念,讓書包變成「輕量化」,但是學習卻變成「效率化」。 書桌、書架、書包的整理都是小小的訓練動作,卻是邁向「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高效率的K書高手來自高效率的書桌、書架與書包!(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學校沒有教的K書祕訣》一書)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4月11日
公開
1

◎ 進食時禁止說話,會使孩子的表現力低落★多湖輝親子館 在歐美,進餐時孩子如果默不作聲,父母一定會問:「怎麼啦?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對他們而言,進餐時正是全家團聚、溝通的最佳時刻,如果有人沈默不語,大家都會認為他有問題。 在東方,孩子如果在飯桌上嘰嘰喳喳說個沒完,父母多半會出面制止:「吃飯時間不要講話!」    這種差異或許是由於東、西方生活習慣不同所引起。然而,我認為在這件事上面,歐美人鼓勵孩子發言的作風是值得效法的。 對孩子來說,吃飯時間有家人陪伴,又有美食當前,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間,心情興奮又高昂,想像力特別豐富,心裡的話也很容易衝口而出。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制止他,無異將他的表現力壓抑下去,對孩子智能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 日本人向來喜歡把日常行為儀式化,連用餐都講究儀式,而且在進行儀式時,還強迫孩子保持沈默。久而久之,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和一顆缺乏表現力的腦袋。 ◎ 讓孩子用筷子吃飯★多湖輝親子館《頭腦啟蒙的技巧》 最近,由於飲食生活逐漸西化,很多孩子都不會使用筷子,不管在家裡或學校都用叉子吃飯。可是站在孩子智能的發展上,使用筷子具有不可忽略的效果。 前面已經談過,人類身體的機能,是由頭部往臀部,由中樞往末梢的方向發達,而「手是第二個頭」,手的機能發達,正是頭腦發達的象徵。也就是說,手的動作靈活的孩子,頭腦的機能也一定非常靈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刺激手指也就是刺激頭腦,而使用筷子正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一種「頭腦體操」。 ◎同時使用雙手,可以訓練頭腦★多湖輝親子館《頭腦啟蒙的技巧》 「孩子慣用左手,是否應該加以糾正呢?」這是很多母親頭痛的問題。 最近,許多專家紛紛提出報告,認為強迫孩子改用右手,會引起口吃、夜尿症等障礙,因此一般人對於孩子使用左手,已經不再那麼神經質了。 事實上,對於孩子使用左手的習慣,我們應該積極地給予肯定,至於慣用右手的孩子,也應該開始學著使用左手。 以小提琴的早期教育而有名的鈴木鎮一先生,也主張人類應該雙手並用。運動手指對於促進頭腦發達有莫大的效果,我們實在不應該只用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