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aku's grandpama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02月22日
公開
11

北海道 札幌

北海道,真的很••••大,整島外觀像一片飛舞的楓葉.面積佔日本全國的22%,有台灣的23倍左右..舊稱"蝦夷". 是土著愛奴語的語音譯.大約在明治年間,才開始開墾.近年來,逐漸發展為日本主要的糧倉..由於開發較晚,因此幸運的自然環境,沒有遭到嚴重的人為破壞.加上近年來,日本政府對自然環境的保育不餘其力..所以很多地方仍保存完整原始的自然風貌.何況四季分明,各有特色.而且農產品,畜牧連鎖產品和海產都非常美味可口..所以可以說是日本最具有觀光價值的自然勝地.也就是我很喜歡來這裹渡假的理由了.. 札幌是日本第五大城市,屬於內陸型的大都會..其地名也是由愛奴語而來.意思是乾而大的土地(因為北海道的東北部是廣闊的濕原和瑚泊地)..明冶維新開始,當局積極開拓北海道,就以札幌為大本營..尤其市府利用1972年冬季奧運的主辦和當時日本強大的經濟大國的實力,使整個城市急速的發展和現代化. 高聳的建築,大型企業的進駐,以及地下鐵和地下步道(寒冬之際,非常有用)等設施的整備,一舉完成..從此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的大都市,我於69年曾因醫學會來過札幌,仍然十分落後.到了74年帶孩子再重遊舊地,當時就嚇了一跳,几乎不敢相信,居然變遷那麼的大,好像醜小鴨變成天鵝一樣的漂亮..所以當年日本人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實在佩服!佩服! 札幌的街道,我很熟悉. 有二個特色,其一是效法歐美先進國家,採用棋盤式的規劃.十分整齊劃一..其二是街路名稱則模仿京都方式,分成東西南北4區,以北 O條西O丁目來表示住址.讓初訪者很容易找到..至於地下鐵則以車站和大通公園為中心,呈井字的行駛,也非常的便利.. 我們這次住在車站前,大丸百貨店對面的Grace Hotel.不但交通便利,電梯B2,直通札幌車站地下道,房間雖然不是很大,但所有設備完善,價錢也十分的公道..比起以前住的JR Tower Hotel,不但舒適,而且便宜太多了..事實上,住在札幌,每天起床用完早餐後就往外跑,很少呆在房間,一直要到吃完晚飯以後才再回到旅館休息..所以住太貴太奢華的hotel實在是沒有必要的浪費..所以嘉枝和我都十分的滿意,子苓替我們費心思找到的這間hotel..下次再來札幌,我們也會選擇這裹停留.. 我們在札幌前後逛了2天,從車站前的JR Tower商店街→大通公園→狸小路→すすきの..從大丸→西武→東急→三越→PARCO等百貨公司 都走遍了..我發覺到日本還是變了,而且變了很多. 首先在百貨公司內,我們不斷的聽到廣播,警告顧客要注意小偷和搶竊.這是在從前很少碰到的事..其次,我們在すすきの逛街時,肚子餓了,想找一間較奢侈但十分美味的螃蟹老店"かにの五醍".按著住址找了半天,仍不得要領..最後問了鄰家,才知道很早就已經關門大吉了.無奈之下,祗好在相距不遠的另外一家叫做"將軍螃蟹"的店用餐,唉!不管在新鮮度和服務品質,都大不如前..後來才知道,由於景氣的低迷,札幌(全日本都一樣吧?)的高檔餐廳都乏人問津.中價位甚至於速食店的餐飲店,生意反而興隆. 所以長達10年以上的日本經濟蕭條,影響社會的治安和商家的生意太大了.. 最後,我想談談札幌拉麵. 因為很慚愧的住了日本近8年,到北海道也來了多次,一直到這次來訪,經過大丸百貨店職員的介紹,在札幌驛地下街的一間拉麵店"青龍"用膳. 聽麵店老板親切的解說. 才知道所謂正統"札幌拉麵"的由來..原來在二次大戰以前的札幌拉麵是由在日華人以中華料理方式,煮出來清淡口味的湯麵. 而現在的札幌ラ-メン則是起源於二次大戰以後,自滿洲歸來的日本人所創作的..一般而言,以味噌口味為特徵.用豬骨熬湯頭,因為北海道酷寒,為了增加熱量,除了叉燒肉片和豆芽之外加入了牛油塊(butter piece). 最好再加入北海道特產-玉米和馬鈴薯以及海帶菜等,所以一般而言,價錢較高(1000日元上下). 並和喜多方拉麵,博多拉麵,並列為日本三大拉麵..札幌地標-NHK札幌電視塔另一地標-札幌時計台札幌車站的正面 入口狸小路 的夜景

2009年02月21日
公開
6

札幌雪祭

德川家康的雕像和他在統一日本前所居住長達17年之久的濱松城堡-是會場主要冰雕之一 側面攝影的濱松城 南韓首爾被狂人燒毀的古蹟-崇德門(南大門) 東京都廳為申請2016奧運,以日本金牌游泳英雄-北島康介的雕像取勝 以燦爛燈飾點綴的樹木和鋼架,美不勝收 每日新聞社贊助的傳統日式住宅 白色戀人提供的跳雪台和選手表演秀 主辦地主的主題冰雕-DREAM- 由以北海道札幌為家的日本職棒球隊 NIPPONHAM 提供的看板 當地水族館贊助的冰雕 すすきの街道上的雪雕 同上 由製冰達人,道新的冰の廣場提供的精緻冰雕 從大通地鐵站出口處遠眺著名的NHK 札幌電視塔的夜景 這回,我們赴北海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重遊札幌雪祭..所以趕在雪祭最後一天再次踏進札幌的大通公國的場地..我來北海道這次是第6趟了,記得上一次觀賞雪祭已經是拾多年前的事情了.這次重來,首先發覺因為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雖然是最後一天的展出,但遊客人數,顯然的不如從前.而且雪雕的規模也不如以往.唉!日本這國家非加油不可了. 北海道的首府札幌,人口超過180萬人.市中心的大通公園,每年為了推廣當地的觀光業,主辦有2大祭典..在夏天6月份開催的是YOSAKOI ソラン祭り,在冬天2月份則推出雪祭大典..按札幌雪祭是在1950年,由一群當地的高,初中學生利用寒假期間在大通公園塑造了6個雪雕而興起的市民活動..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廣受市民的好評和喜愛,地方政府當局和民間團体靈機一動,隨即共同推廣為常態性的節慶活動以吸引觀光的人潮.. 自1955年起大型企業和日本自衛隊的加入製造雪像,而後更聘請全球各地的雪雕高手,以世界上有名的建築物建造出各具特色的大型冰雕藝術傑作為號召.並動用電視,報紙的大力宣傳..從此札幌的雪祭發展為全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雪祭並被列為全球最盛大的4大冰上祭典之一..1970初,冬季奧運在札幌舉辦之後,當局更開始邀請其他國家城市的雪,冰雕參加展出.為雪祭增添了不少國際色彩(今年度乃邀請南韓參展).. 至於展出作品的主題"純白の夢よぷ世界のひろば",翻成中文應該是"追求純白理想的世界"吧.後來發展為每年有不同設計的主題..今年度,根據導引手冊所得的資料,以環保冰雕居多,共有286座雪冰雕.展示場地也增加了薄野(すすきの)和真駒二個地方..主要冰雕的重頭戲則是由日本和韓國的古蹟較量,南韓以最近被大火燒掉的"崇德門"展示.而當局則以德川家康的雕像和他住過長達17年之久的濱松城,化身為巨大冰雕(動用2100噸的雪,4000多名的工作人員,製作費時1ヶ月之久)來對抗.. 至於東京都廳則以申請主辦2016年國際奧運為主題.採用盛名的日本奧運游泳金牌選手"北島康介"的泳姿雕像來取勝..最近商譽不佳的"白色戀人"巧克カ餅乾則以高聳的滑雪台,請來一批滑雪高手表演特技.其他是一些迪士尼卡通和日本兒童漫畫書上的角色等等..因為今年北海道是暖冬(1月底以前),降雪量銳減,當地的雪量嚴重不足,緊急從別處運來.所以現場看到的雪雕,有些是髒髒的,而非那麼樣的純白無暇,是美中不足的遺憾..但幸運的是還好今晚沒下雪,聽店家的人說,昨晚下了大雪,很少人來現場參觀或落得敗興而歸的下場.. 我看完了雪祭之後,內心充滿了感動.對於生活在南國台灣的我們,雪是上天送給人"暫短的浪漫和美麗".我抬頭看 NHK 電視塔的溫度板顯示1.7度C,耳朵和臉脥被凍得有些發痲..但仔細欣賞會場內不管是大型宏偉壯觀的城堡,或塑作細膩的小型"小叮噹"等玩偶的雕像,還是燦爛奪目的燈飾點綴的路旁樹木..處處表現出巧思和創意,讓我們有不虛此行的感受.到底日本這個鄰國,值得我們觀摩學習的地方,仍然太多太多了..

2009年02月19日
公開
8

Home ,sweet home

終於回到家了. 這次由子苓一手策劃的北海道之旅,在短短的8天內,確實玩的非常的盡興. 感謝子苓的用心安排,同時我認為她應該有能力自己創業從事安排尤其赴日觀光旅遊行業的實力了.. 美中不足的二件事,其一是嘉枝在行程的後半,頸椎及腰部的老毛病復發,雖然每天泡溫泉及嘗試最近北海道十分流行的岩盤浴. 但效果不彰,有時甚至服止痛藥,貼salonpas和按摩都睡不好. 這次回來後一定要進一步做MRI等較精密的檢查..其二是回程當天,北海道地區大雪侵襲,由登別上limousine時,天氣還算好,想不到上車還沒多久,就天地變成一片白色,而且雪愈下愈大..到了新千歲機場,祗見到處處都是人擠人.一聽廣播才知道,所有的飛機不管國內外線都停飛了.一直要到下午以後,才知道國際航線是否能開放? 就這樣在機場榥了3個多小時,好不容易才讓我們辦理出境上飛機,萬萬想不到長榮航空的機長,不知道是否不尊重乘客的權益,還是剛初道不久連英文都發音不正確的寶貝新手..總之沒有能好好的說明解釋狀況就讓我們呆呆的坐在飛機上等4個鐘頭後才起飛.所以本來晚上7點10分就可以返台的schude,一直到晚上12點左右才抵達桃園機場,坐在飛機上的時間超過7個小時,比去一趟澳洲更久..實在令人火大,下次不太敢乘座EVA的飛機了.. 不管如何,總算回來了..雖然在北海道住最高級的旅館,吃最美味的懷石料理,但回家後躺在自己的床上和吃簡單的稀飯,嘉枝和我的結論是把自己的家好好的佈置是最舒適自在的享受了..高速道路旁被大雪覆蓋的樹林-北海道寒冬景色(4)從車子前窗看到的漂雪繽紛新千歲機埸的停車場被大雪淹沒了SAS北歐航空的飛機几乎完全被暴風雪給吞沒了

2008年12月18日
公開
15

追憶六姨的幾段逸事

明天是嘉枝六姨告別式的日子.昨晚因有稀客從日本回來,多喝了一杯咖啡,結果很晚才入眠(咖啡還是每天一杯就夠了,喝多了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腦裡頭浮上來的儘是六姨的笑容..事實上,她雖然出身於望族但出嫁時並沒有什麼嫁粧,六姨丈也是公務員的家庭出身,又是獨子,所以親家公退休後,就搬來一起居住.老人家總是比較難以溝通了解,而且姨丈又常公務出差.所以坦白說,據我所知她婚後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印象中六姨始終開朗樂觀的面對她的人生,而且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對媳婦祗有讚揚和鼓勵,從來沒有在親友面前批評或抱怨過媳婦一句話,以她的個性而言,實在很難得的一件事,但她卻做到了.六姨的一句話"十字架我來背就夠了",她確實是不希望自己以前所受到的辛苦和折磨,轉嫁到子女的身上(當然秋謹是很好的媳婦也有關係)..六姨在患了乳癌後,手術後復原並非十分順調,稍微延誤了化療的時間.再加上高齡和新的抗癌藥物的副作用,著實非常的難受..最難得的是縱然在化學治療的後半段,嚴重的末梢神經炎,心悸和口腔粘膜潰瘍祗能吞嚥流質的食物,但是她每天起床後,都會鼓起精神來化粧整容,為了就是不想讓孩子看到她因做化療副作用所引發出的狼狽相而難過傷心.她向嘉枝和我說過好幾遍,就是幸虧家裡面得到癌症的是她,因為祗有她最空閒可以忍耐和承受痛苦..天下父母心.偉哉!偉哉! 由於嘉枝父母住在日本,而且六姨因為年齡和嘉枝較近,自小就常在一起玩,無所不談.加上她又算是我們的媒人.所以我們結婚以後,她雖然忙碌,仍然十分關心照顧我們一家大小..我的媽媽每次來台北我們家遊玩時,她必定會抽空來找我媽媽談天和問候.. 到現在我仍然不會忘記的是大約15年前,我們去台東知本遊玩,發生車禍意外後第二天趕回台北,想不到一大早六姨就提著煮好的豬腳麵線,坐在大廈的樓梯等著我們歸來,看我們沒有大礙並吃完了去霉運的麵線後,才放心回去..這十多年來,尤其在嘉枝父母和二姨相繼過世之後,嘉枝更把六姨當成娘家後台和清談的對象.往往二個人拿起電話筒一說就半個鐘頭以上,我真的很奇怪她們居然有那麼多的事情可談..由於六姨的生日剛好是嘉枝父親的忌日,每年她必提醒我們要拜拜,而且偕姨丈來家裡吃便飯.而每年農曆初二或初三,祗要我們沒出國過年,也必定會抱著回娘家的心情到六姨的家,享受她的一手好料理..這一切一切都成了絕響. 永別了 六姨 真的很懷念你那開朗的笑聲. 祈禱妳一路好走..舊金山 聖派翠克教堂一景Saint Patrick Cathedral

2008年12月04日
公開
10

悼嘉枝六姨的一封信

六阿姨: 你還記得三個禮拜前,我和嘉枝請我媽媽到你家附近的餐館用餐時,想邀請你一起出來透透氣,散散心嗎?當時因為你做化療,整個嘴巴裡頭的黏膜都破了,祗能喝流質食物而作罷..不過我們相約等你化療結束後,恢復了元氣,再請你上館子,好好的享受美食,以補償你老人家這段期間所受到的苦難..萬萬想不到,你居然不能實現我們定下的承諾,就這樣匆匆的走了. 這正像你以往的行事風格不托泥帶水,不喜歡麻煩他人的個性一樣的乾脆自在..六阿姨,你這輩子也蠻辛苦了,今後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吧. 嘉枝的幾位阿姨中,或許是緣份吧.我們認識最久,也最受到你的照顧.你出身於世家,嫁到中興新村.你常陶侃自己是"窮公務員的老婆?"在2個孩子生下來沒多久,我們就認識了,印象中的你,雖然臉部眼睛旁有片不小藍色的胎記,而且物質方面,也不如姊姊們的富裕..僅管如此,但是你在為人處世上,始終積極而熱情,樂於幫助別人.而經濟上,你謹守本份,尤其懂得量入為出,用最少的代價達到最高的成效,處處的表現出大家閏秀的賢惠內涵,這是令我們最敬佩的地方.我想,你住在中興新村的這段期間,雖然宿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尤其周圍環境絕佳,交通方便,姨丈準時上下班,而且一對可愛的孩子在身旁陪伴,無憂無慮,應該是你這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了.回想我當年談戀愛的時候,最喜歡到中興新村和住在你家的嘉枝約會了..一方面是由於你的友善招呼,熱情的款待,甚至還教導新手的我如何追女孩子的方法,一方面讓仍包著尿布的佳真陪我們玩當電燈泡.這一切一切的回憶,雖然己經過了將近40年的歲月,仍在我的腦海裡歷歷再目,無法忘懷.也正是由於你的幫忙和催促,並且還當我們的媒人,才能讓嘉枝和我早日完婚,讓我們一家人都十分的感激..謝謝你,六阿姨.

2008年11月15日
公開
1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7)

亞洲國家中,最不受民族意識干擾的日本政治,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一段期間的磨合期以後,政府一直由保守的自民黨領政,政局可以說非常的穩定.不過在經濟泡沫明顯化後,由於政府內死板而寡斷的財政官僚跟本無法突破面臨的頻頸和困境,迅速提出有效的輸困解決方案和決策,使日本經濟開始惡化,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接著銀行,金融業,最後多家大公司行號也不支倒地,影響所至,一方面國民收入銳減,就業困難,逐漸對政府不滿.政局開始搖晃..最近,日本內閣的支持率直線滑落,頻頻更換首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另一方面,勞雇關係一向比其他國家穩定的日本企業界為了生存和穫利,漸漸捨棄以往幾近於'終身雇用模式'的傳統營運方式,而仿效美國企業以個人能力和業績掛帥的營運方式.近年來腦筋動得較快的公司更變本加厲的將公司部份職員,委託人力派遣公司採用按鐘點計算薪資而沒有退休金,員工福利和職災賠償的派遣勞工,以降低營運成本和調整人力,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04年日本全國5千萬勞工中,將近3成為派遣員工.他們的工資祗有正式職員工的1/5,而且牽連到正式勞工的薪資也被逼得往下調整,造成整体工人的貧窮化.總之,泡沫經濟以後的日本一般民眾荷包也縮水了,當然改變了以往高消費習慣,這也是日本國外觀光人數銳減的另一個原因..不過我認為影響層面更大的有3大部份. 1)由於企業採行重視個人才能和業績的表現,公司內的年輕幹部為了晉身搶功不再像以往尊從前輩和上級指示,越級呈報甚至以下剋上的案件,時有所聞.全盤否定了戰後促成日本經濟奇蹟的按步就班團隊合作和分層負責完成使命的傳統企業經營理念.我是外行人,不知道美式或日式的經營企業管理學,何者較優,但最近新聞報導,日本某些大型企業像三菱及三井會社,對新進和年輕幹部要求必須上倫理課,內容為強調尊重前輩服從上司的教育課程.這對一向自小就培養守法和服從觀念以及按部就班學習態度的大和民族,是多麼大的諷刺..2)經營者為了省錢,大量雇用臨時員工,不但服務品質低落,人材素質亦大打折扣而且忠誠度也不如從前,特別是服務業的差別最大.舉例說,2年前我們和松濤兄賢夫婦到群馬縣有名的草津溫泉一間新開幕的高級旅館投宿,負責招待的服務生,因為忙碌,讓我們在Lobby苦等了半個小時,而且行李居然要我們自己拿,旅館內部設施的解說也草草了事,服務態度著實惡劣.完全沒有考慮新開幕高級溫泉旅館的信譽和風評,這樣的待客之道是我在日本旅遊住飯店第一次碰到的不愉快經驗.事後回想,應該是旅社老板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臨時工當服務生的原因吧? 3)最令我驚訝的是,這數年來,有不少的日本廠商,其中不乏信用名聲都是日本國內一流的企業(包括雪印,不二家,吉兆及白色戀人等),因為產品滯銷,居然竄改產品的製造或截止的日期,把已經超過期限的產品再搬出來市面上販買的報導,最近更有黑心廠商販賣受污染的毒米的事件.這是我以前住在日本多年,從來沒有聽過的醜聞.可見泡沫經濟對日本的影響有多麼重大,我雖然是反日派,但仍然衷心希望日本這個亞洲經濟的優等生能早日恢復以往的榮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6)

泡沫經濟發生以來到現在巳經將近20年了,日本景氣始終不見有絲毫復元的徵兆,反而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舉例說,以往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日本的觀光客,現在幾乎都消失不見了.這趟我們去美國,不管是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和拉斯維加斯等地,黃種人的遊客不是台灣人就是韓國,中國人,就是看不到大和民族的蹤跡..究竟日本人為什麼都不見了?我不是經濟學者也不是預言家,祗能由這段期間,在日本和其他國家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對泡沫經濟以後的日本,尤其是現代年青的日本人做膚淺的分析,供大家參考..大家都知道年青人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而日本年輕的一代,雖有良好的培養環境,但是他們在教育上的競爭,比我們更激烈,甚至連望子女出頭天的父母,為了孩子能進入名門學府也必須不計代價出錢出力的跟著子女潦下去奮鬥..問題出在現年20-40歲上下年齡層的日本人,他們在上小學或中學人生最重要的學習成長期間,親眼目睹,甚至身受其害的遇上日本經濟泡沫化所引發最嚴重的後遺症的時期,工廠倒閉,公司裁員,商店關門和市場蕭條的景像,以及直接受到影響的傳統日本家庭因為經濟問題而開始崩潰的悲劇.再加上資訊和科技的發達和全球化,使已經成為國家勞動生產主力的這一代男女,在保守或開放的人性中拉扯,甚至於要如何走下一步也是一片茫然..唯一大家的共同點是由於經歷過泡沫的痛苦,開始懂得貯蓄金錢,以防萬一的重要性.所以穿著方面,不再像從前男的西裝筆挺,女的名牌衣裝.而變成較簡樸隨便.吃的方面也能省就省,以便利商店速食或自巳準備便當代替以往上餐廳或館子的習慣.至於娛樂方面則更節省了,連假日也寧可在家看電視或玩電腦,也不願意出門到娛樂場所消費.或去外地遊玩,更不必談出國渡假的浪費了..所以難怪在外國的觀光地區,很少再看到日本旅客的蹤跡..

2008年11月09日
公開
14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5)

(接上個Topic)--所以我很不客氣的說,日本人民帶有濃厚的島國根性的特質,加上以前所提到的人口眾多並且集中於都會區,居住的面積狹小,資源缺乏,天災頻傳,所以內心始終存著自我的不安全感甚至危機感,而產生出強烈的排外意識,認為外國人不應該來日本工作賺錢分享他們有限的資源和成果.其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當局為了瞭解敵方民族(日本),於是透過人類學家從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報告乃是由 Ruth Benedict所著作的書 "菊花與劍". 書上分析大和民族除了有明顯的階級觀念和保守的特質之外,就是有雙重人格的傾向,翻開日本的歷史,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天性有好戰與祥和,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傲慢與尚禮,保守而喜新以及優雅和殘酷的矛盾衝突存在.長期生活在日本,就知道日本人是注重細節和形式的社會.自我保護的色彩很強,甚至於親蜜的人,也都保有一定的距離和分寸,很少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所以彼此談話絕大部份都是表面上很客氣的'場面話'而已,至於內心的想法很難去捉摸,很少能像歐美人士明確的說出'Yes'或'No',總是以委婉,間接的方式表達,久而久之,形成日本人人際關係的淡薄甚至冷漠無情,對外地人尤甚.所以日本給居住在本地的外國人士印象總是有受到不友善和差別待遇的感受..難怪外國留學生大部份都會有反日的心結,舉例說留日近8年也曾接受過日本政府獎學金的我,一直到現在,有時看電視轉播和日本有關的國際運動比賽時,不管對手是那個國家,祗要日本輸了,我就不由得感到高興.又幾年前嘉枝和我到加拿大的洛磯山脈旅遊時,住進當地有名的班夫飯店時,因為和同團的友人喝了太多的葡萄酒,結果不勝酒量,在大廳的高級地氈,吐得滿地穢物,十分的狼狽.飯店的職員前來幫忙處理時,我潛意識故意用日語而不用英語向工作人員道歉,讓他們以為我是日本人,可能也是內心仍存著反日的念頭吧(罪過!罪過!)..最後,我以"留學日本期間,雖然有少數抱持著成見不友善的日本人讓人反感,但絕大部份的大和子孫都是友善而心胸寬闊的,尤其是鄉下的老百姓更是誠懇和善良,所以這個國家仍然是我最想再去休閒渡假的去處"這段話來做為結尾..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19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4)

泡沫經濟前的日本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國民所得超過3万美元,在世界各地擁有巨額的投資和援助計劃加上日本觀光客在外國的大筆銷費.所以在國際的舞台上,理應享有較受尊重,較有影響力的地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其他國家像鄰近的韓國,中國以及東南亞各國等反而仇日的情緒高漲.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以往的戰爭的恩怨之外,我認為大和民族雖有強悍堅忍不服輸的海洋性格但是缺乏泱泱大國應有的氣度和包容力以及國際觀有密切的關連..知日之士對日本人有所謂"顧禮不顧體"的批評,意思就是你會發覺日本人雖然很有禮貌(甚至過份或虛偽的程度),但總覺得少了一份的熱情和親和力,很難成為真正交心的朋友.以我而言,在日本念書工作將近8年,祗有2位日本友人邀請過我去他家做客而已.至於談到國際觀則有'和日本人相處,如果你說日語,彼此距離會縮短一半.說英文則會拉長一倍'的笑話,所以如果你讚美日本友人是"國際人",他會十分的高興..閒話少說,其實日本當局很早就發現尤其亞洲國家的反日情結,所以7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提供龐大經費的獎學金給各國的精英和學生,到日本留學一方面多了解日本的政經文化,一方面等於拉攏留學生回到自已的國家後,能夠為促進彼此的交流而努力.可是成果不彰..以我而言我就是當時申請日本政府的獎學金赴日進修的一員.縱然如此,我仍是標準的反日派,理由很簡單,雖然在日本物質生活上過得還算舒適,但精神生活上卻非常的不愉快.舉例說,我們住在日本每年必須到出入境管理局申請延長居留的手續.堂堂的經濟大國,居然把管理局設在品川附近偏僻的地點,而且設施簡陋,申請辦理的櫃台數目又少,所以十分的擁擠,像難民營一樣.尤其是承辦官員一付既沒有表情的嘴臉又沒有禮貌的質問,完全沒有顧慮到申請者的人權和尊嚴,確實令人不舒服(最近幾年來聽說有反省改善,把管理局移到池袋附近的大樓,同時官員的態度也比以前客氣•)..再者赴日後第5年,我們把台灣的部份房子處分後,在東京目黑附近買了一棟3DK的住宅,本來以為買賣手續簡單,想不到沒幾天,日本國稅局馬上聞風而來,要我們詳細申報購屋的款項,從何處而來.前前後後一共查了壹個月之久,去了稅務機關好幾次,實在煩人,本來我以為是懷疑我在東京附近醫院兼差而漏報稅金還是有從事不法的勾當.後來才知道,外國人在日本買房子,就是這樣的麻煩,還好嘉枝把我們幾年內從台灣匯到日本金錢的收據都保存著沒遺失,否則問題就大條了---To be continuce

2008年11月05日
公開
12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3)

今天, 我想進一步分析日本人的特質, 為何小小的島國, 不管是戰場上或是商場上總是能夠在世界上造成極大的震憾.. 舉例1)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本軍方明知不可為, 仍然成立神風特攻隊,”以一人一機, 一彈換一艦”的武士道殉死的精神. 對盟軍的艦隊, 實施自殺性的攻擊, 讓美國軍方既想不透也頭痛不已,因為抱著必死決心的敵人, 確實十分的可怕和難以招架..舉例2) 1974年文藝春秋揭發的所謂"日本水門事件"因為當時的首相田中角榮收賄於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而施壓全日空航空購買Tristar噴射機的醜聞, 當檢方想傳問洛克希德公司的日本總代理, 丸紅企業的島田常務董事時, 他為了維護公司的信譽, 居然選擇跳樓自殺也不肯透漏內幕, 讓採訪的大批外國的媒体記者們都不能理解置信..不錯,日本人的民族特質,深受他們最喜愛的櫻花有很大的影響. Sakura 是日本的國花,大家赴日本賞櫻,或到東京上野公園或去京都嵐山,當櫻花盛開時一片紅海或白雪一樣的燦爛,可以說美麗到極點.可惜的是櫻花的花期很短,才大約7天,當櫻花淍謝時,常常一夜之間就滿地飄落,十分淒涼.所以日本人所追求的人生意義,在某種程度,彷彿是效仿櫻花的短暫但燦爛綻放的生命.換句話說所謂的"大和魂"或日本武士精神的精髓,其實都和他們所欣賞的櫻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優雅和干脆是不謀而合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追求唯美主義,不肯妥協的理念,加上日本人民模仿和學習的能力很強,使他們的產品比其他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歡迎和肯定..其次,在泡沫經濟風暴前的日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封建最保守的國家,他們對天皇的愚忠延伸到對公司的忠誠和賣命,而公司的老板對員工甚至員工家屬也都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整個企業就像古代的君臣關係一樣的結合,團結一致.長幼有序,分層負責,所以整個企業績效蒸蒸日上,打造出日本經濟的奇蹟..記得當年我剛到日本不久,在東大婦產科服務,到了下午5點下班的時間,只見醫局的同仁都不回家,或在研究室工作,或在醫局內看報,下棋或談天說地.一直要到8點鐘左右才起身回家,同事還開玩笑似的告訴我,如果5點準時下班回家,鄰居的太太們會懷疑你是否失業所以提早回來家裡.所以連醫生都如此,一般的白領和藍領的上班族,更是幾乎早晚都為公司打拼..記得80年代初,有一位美國作家寫了一本暢銷書"Japen asNO.1"就是觀察到那時候日本人的努力工作和團隊精神,值得一看,做為我們的借鏡和參考..位於洛杉磯北方的丹麥城 吸引了不少遊客來玩丹麥城開始時是由幾位從丹麥來的老師們聚居的部落周遭的商店餐館都是仿丹麥式的建築物祗可惜的是裹頭的商家老閭真正的丹麥人並不多-有些名不符實

2008年11月01日
公開
1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

我們仔細的來觀察經濟泡沫化前的日本人的生活內涵,其實很值得我們的研討.由於當時我住在日本一段較長的時間, 所以能以比較客觀的角度來解讀這段日本經濟極盛期產生的來龍去脈. 首先, 我們知道日本人講好聽是島國民族講不客氣就是倭寇子民, 綜觀大和民族由彌生時代(?)→飛鳥時代→奈良, 平安時代→鎌倉, 室町時代→戰國時代→江戶幕府, 明治時代到現代, 大約2500年的歷史, 可以說充滿了暴力和血腥. 其主要的原因在於自古以來大和民族就知道他們生活在資源缺乏的海島,可以務農的土地既貧瘠又稀少,而且天災頻傳,人口又多所以為了求生存,祗得以暴力強奪他人的財產和女人.等到經過長時間島內的自相殘殺,而歸於全國統一之後.就開始對外侵略,從豊臣秀吉的朝鮮出兵6年(所謂的文祿,慶長之役)到1867年明治維新不到5年,國力稍強之後,開始一步一步的向鄰近的硫球,台灣,朝鮮,中國的東北及北方的庫頁島伸出毒手,得到甜頭之後,野心愈來愈大,於1937年發動中日全面戰爭到1940年成立德日意3國同盟,隔年就偷襲珍珠港而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武力來擴張殖民地的版圖以奪取日本所缺乏資源和財富..結果不但吃了敗戰而且被投下2顆原子彈而無條件投降.終戰後的幾年間,確實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幸運的是1950年開打的韓戰,以及往後數拾年發生的越戰,美國都以日本做為中繼站.剌激了整個日本經濟的發展.而且戰敗後的日本人也確實十分的爭氣,雖然一貧如洗, 但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全國上下,晝夜不停的努力, 經濟開始起飛, 而且國家競爭力開始顯現.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64年的東京奧運以及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幾近完美的主辦, 更令其他各國刮目相看.. 所以戰敗後的日本人,心中仍有一把劍,他們慎防這把劍生鏽,更想捲土重來,孕肓一股強大的力量.終於過了1/4世紀左右的時間, 就以經濟強國的姿態再出發.不論是輕重工業,都以廉價原料進口,再以高價成品輸出,賺取大量的利潤.讓日本人漸漸的領悟到不須要靠軍隊武力,祗須要用經濟侵略的方法就可以奪取到最高的利益.所以包括政府和民間都更變本加利的以商業貿易為第一要務.甚至連國防預算也儘量銷減,反正有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做為護身符就夠了.總之,日本再次挾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橫掃全球,這何嘗不是另一種變相的侵略呢?再加上傳統的日本人有所謂的愛國情結,排斥外國貨,所以很少有外國的產品能打入日本國內的市場,整個國家拼命輸出高價的商品來賺他國人民的錢,而卻不願意發錢來買別人的東西,結果不但在國際上名聲不好,而國內也造成熱錢太多,大家一窩蜂的往房市和股市投資,就這樣日本人自己埋下了以後經濟泡沫化的因果..極盛時期的日本在洛杉磯市中心蓋的閣樓洛城的日本餐館被韓國人收買經營後, 外面庭園的林木修剪得一踏糊塗1975年美日友好協會在洛杉磯的小東京立下的紀念牌位於洛杉磯近郊的日式花園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12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1)

前些日子,在孩子們孝心的安排下,終於去美麗華電影院,觀賞了目前最熱門的國片"海角7號".記憶中最後一次看的台灣出品國片,應當起碼是30多年以前的舊事了..想不到看完了海角7號以後,我居然坐在椅子上久久不想離去.台灣土生土長的魏導演,能夠拍得這樣感人的電影,實在是我們台灣人的驕傲..這部片子裡頭,對剛戰敗和現代的日本人,有不少深入的描述,魏聖德導演雖然沒受過日本的教育卻在海角7號和他的5分鐘短片'賽德克巴萊'都對有關日本的話題有興趣.不知道有沒有哈日的情結?不禁使留日多年的我,也想寫寫我個人對日本這國家的觀感..我把我所認識的日本分為泡沫經濟時期前後2個不太相同的階段來討論.. 所謂的日本泡沫經濟, 所指的應該是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 整個日本人民由於沈迷於所謂的”平成景氣”和土地神話. 使當時的房地產和股價急遽的攀升, 據我所知, 那時候東京都內好地段的房地產漲3-4倍, 股價也飄升到3萬9仟點的大關. 地價和股價都遠超過資產額和日本經濟的基礎條件. 高處不勝寒, 由91年代開始, 由銀行的呆帳破產和工廠接二連三的倒閉,造成大失業潮,再加上亞洲的金融風暴,造成整個日本經濟從此一厥不振.. 而且影響所及,連日本人的道德觀和高水準的服務精神都幾乎蕩然無存.. 由於我在73年底起, 赴日深造長達8年之久, 回台後也幾乎每年都會到日本旅遊, 所以對日本的認識, 不管是歷史,文化,地理和生活習慣都稍有了解..泡沫經濟前的日本,是值得我們學習甚至羨慕的地方.在我穫得中日交流會的獎學金,到日本的60-80年代初期,可能是這國家的極盛時期.不僅國力強大,政治穩定.而且社會福趾,衛生環保等都是一流國家的水準.所以當年我們住在日本,除了感受到生活費用和物價稍高之外,其實蠻舒適的,甚至讓我們有長住日本的計劃.總而言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一個沒有資源的貧窮戰敗國,一步一腳印,舉國上下,勤勞努力的工作.經過30-40年後,麻雀變鳳凰,一躍而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不管是什麼樣的產品,祗要有 made in Japen 的logo就是品質優良的保証, 那時候的羽田→成田國際機場, 人來人往, 出國遊玩和做生意的日本旅客幾乎要把機場塞爆了. 到國外旅行, 不管是歐美或其他地方, 祗要是黃種人90%以上都是日本人, 而且在世界各地許多的觀光景點和一流的飯店都聘有會說日語的職員來替日本旅客服務. 舉個很令人扼腕的例子, 大約在1978年左右, 我和嘉枝參加國內的理想旅行社到法國遊覽, 在巴黎的LV本店想買皮包, 想不到進店門以後, 好一段時間, 甚至用英語要求店員服務, 跟本沒人理睬. 由於是參加旅行團的行程, 時間有限, 所以靈機一動改以日語詢問價錢,想不到金髮的法國店員,居然馬上對我們刮目相待,而且用流利的日語和我們溝通.結果是一群台灣的旅客中,祗有能說日文的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買到喜歡樣式的皮包,實在有點過可笑..隔2年我們到意大利旅行時,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附近的名牌商店前,看到一群年紀輕輕的日本觀光客,排成一長列到店門口外面,等著購買名牌衣物.而且這群哈名牌族居然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幾乎把店內陳列的流行高級服精品一掃而空..所以經濟泡沫化前的日本,以一個資源短缺的島國,居然能變身成世界上的超級經濟大國,到處受到人家的歡迎和重視,確實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現象..

2008年10月16日
公開
10

訪美後記(3)--美國風情畫

自小我們就看了太多Hollywood的暴力恐怖电影,使我們就對美國人的評價比起較守規矩,較温順的日本人差了一大截..不過這次在美國遇上了幾件小插曲,使我改變了這個偏激的印象..1)7月上旬的某天,我們參觀芝加哥美術舘時,中午在地下樓層的自助餐廳點完食物後,端著食物盤到櫃台前排隊等著付帳.因為是尖峰時段,所以十分擁擠,好不容易等到隊伍的前2-3名時,發現了正在櫃台付帳的一位老太婆..看來應該70-80歲以上,祗見她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双手不停的發抖,在櫃台旁邊的架上要買一塊剛做好的 cookie..只見她老人家選來選去,拿起來又放下,重覆了幾次動作,好不容易才找到讓她看上眼的cookie.接著她慢吞吞的打開錢包,用發抖的手想拿出幾個銅板付帳.不過經過好一段時間,始終拿不出零錢來..就這樣老人家消磨在櫃台超過10分鐘以上,仍然沒完沒了...讓我氣得幾乎要開駡xxx了,想不到櫃台的年青男工作員仍然面帶笑容,耐心的等待還告訴她慢慢來沒有関係..而後頭大家双手端著食物盤的一長列的男女老幼,大家都默默地等候,沒有人怒目相视或口出怨言,實在讓我佩服他們尊重老弱的騎士精神..2)芝加哥的許多街道,特別是著名的Michigan Avenue道路2傍的花圃不僅有盛開的各色漂亮的鮮花,而且有許多由藝術工作者細心佈置的小藝術品的陳列,任人觀賞.沒有人看管.不怕偷窃..我相信如果在台北,不要2個晚上絕大部份的作品就會被人帶回家擺設,可是在芝城,很令我驚訝的就是民眾有不貪小便宜不順手牽羊的公德心..3)在洛杉磯的市中心,由於土地太貴,所以停車場顯然不足,如果到市政單位辦事,車子停在甚至公家的停車場每小時都要16元美元,有時還連空位都沒有..有一次和朋友到Little Tokyo玩,順便朋友要到市府申請建築執照,結果我眼尖看到了第3街有幾個免費的停車位.正在高興,朋友告訴我,這是祗能停留5分鐘下車用的,自作聰明的我就問她,又沒有人看,怎麼知道超過時間?朋友最後還是把車放在地下停車場,我不信邪,朋友進入市政府洽公時,我站在馬路旁觀察,結果半個多小時真的沒有人把車子停在有不少空位的5分鐘停車位,不過也沒有看見任何有関的人員或警察在巡邏檢查,難道是自動自發的守法習慣? 真的讓我有點難以置信..總而言之,這次訪美不管是好是壞,在各方面都可以說是收益良多,徹底的改變了對美國的觀感..讀萬本書不如走千里路,下次我計劃和嘉枝去法國好好的玩幾個星期,所以現在起,要開始收集遊法的資料囉.. 芝加哥美術館通往地下餐廳的走廊-路傍是 現代傢俱 的展示場Michigan Avenue路傍的花圃和藝術装飾品洛杉磯市中心的政府辦公大樓群Little Tokyo附近的高級日本餐廳(現在已經被韓國人買走了)

2008年10月14日
公開
12

訪美後記(2)--一葉知秋

這次由於美國二次房貸風波,接連而來的全球金融大海嘯,讓投資大眾都免不了虧損慘重.可見美國這位老大哥祗要打呵欠,全世界國家都要得到重感冒了..事實上,我個人的淺見,美國這次惹上的麻煩,很可能沒有辦法在短期內解決.小布希這8年的執政真的把美國搗慘了,連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搖晃不已.嘉枝和我在美期間觀察到一些這個經濟大國在衰頹的蛛絲馬跡,提出來給大家參考..首先我們在芝加哥最大的Marshall Field’s & Company的旗艦店(已經因為虧本賣給Macy's公司)見識到超大型豪華美式百貨公司的規模(面積起碼有4個Sogo復興館那麼大).雖然到處都張貼sale的廣告,不過2樓以上,几乎都不見人影,到了4樓寢俱沙發展示場簡直就像進入鬼城一樣..我們也到宣稱是世界最大的室內賣場 Merchandise Mart內的Luxe Home(第2張像片)参觀最高級的室內裝飾和傢俱店,可是也如像片所示客人也祗有小猫2支而已.我們還以為是芝加哥市提高消費稅額為10.25%的關係,所以買氣不旺..到了落杉磯以後,為了準備孫子等禮物.到市郊區的大shopping mall購物,看到的逛百貨店的人潮,雖然較芝加哥多些,但真正手提購物袋的買家也不多見.不禁讓我們懷疑真的景氣是那麼樣的不好? 其次回國前一星期,我們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洛城大都會區看房子,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庭院插著出售的房子,祗要仔細看到處都是.尤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Pasadena中下產階級的房子,幾乎每3家就有1間要賣.實在可怕..不動產的朋友告訴我們說,住在洛杉磯的中下層白人很多都因無法負擔高消費,所以祗得搬往內陸的城市像Denver, Kansas city或Phoenix去居住就業,所以要賣房子(其中大部份的房子仍在分期付款中)的人特別的多..最後我認為受高油價受害最大和市場競爭力遂日下滑的美國,如果不能自己覺悟奮起,重新思考,好好的改變高消費和濫刷信用卡的習慣.並且好好的選出下一任的總统(美國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就是由偉大的小羅斯福總統帶領國人走出陰晦,成為世界大國).否則不久將來,就可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了.歷史上就是這樣演變的,你說是不是?? 華麗的Marshall Field百貨公司-購物逛街的客人祗有小猫2支而已Merchandise Mart內的Luxe Home-參觀人數少得可憐洛杉磯市中心的大旅館中庭餐癮中午祗見清潔工人打掃而已洛杉磯市郊的Big Shoping Center -遊客也是稀稀疏疏而已

2008年10月08日
公開
7

訪美後記(1)--遊子心聲

這次和嘉枝二人,沒参加旅行團,到美國遊玩2個月,所以除了觀光,包括了吃喝玩樂以外,對這個所謂的”移民天堂’之稱的超級强國?有比較深度的觀察和了解..我們知道,美國從19世紀末開始一步步的壯大,加上2次大戰的餘蔭,使這國家一越而成為世界上最富裕,最容易討生活的樂園和覇權國家,由於急速而龐大的發展,極須要各方面的人材.加上台灣本身資源缺乏而且有政治不確定的恐懼,所以從60年代開始,大批優秀的台灣年輕一代,大學畢業後就拼命往美國跑.這股風潮一直持續了大約20年,才減緩下來…我之所以提到這客觀的背景,因為我們這次到芝加哥所接觸到的友人,幾乎全部是60年代初期就離鄉背井到異國奮鬪的前輩,而到了洛杉磯所遇見的朋友,則是屬於70年代以後才到美國發展的後輩們.他們的境遇,稍為不同.所以分段加以說明---首先是最早期來美國的台灣拓荒者(嘉枝的哥哥松濤兄於66年留美),他們的確遭受了不少的風浪和挑戰.但現在都是事業有成,經濟十分充裕的半退休的沙場老兵.由於他們來美國起碼都近40年了,而且又在美國中西部不但親友極少甚至連東方面孔都很少見到的芝城安定下來,生兒育女.所以生活習慣,甚至飲食,交際等都已經近美國化了,縱然仍喜歡台灣小吃或日本寿司等..但吃起正餐,則中規中矩的西洋化,從正装,點酒到最後的甜食和咖啡,一樣都不可少..說起來很可笑,我在芝加哥一個月內所喝的高級葡萄酒的數量,比我在台灣喝整年都要多.總之幾乎每餐都喝..参加他們的派對,就跟电影上看到的一樣,旣豪華又費時,回到住處往往是midnight了.在松濤兄主催的party我這鄉下土包子還第一次見識到餐前雞尾酒時間近一個小時後才入坐用餐,然後每道菜都配不同的葡萄酒的西餐(後來才知道一人份要價250元,不包括消費稅和小費). 這群早期來美的前輩們,雖然剛來芝加哥受了不少苦頭,現在物貭上是十分的富饒,但總覺得他們在精神上有那麽一點點的欠落..因為他們來美國奮鬥了半輩子,兒女都長大離開身邊,生活圈几乎祗剩下老夫老妻相依為命和大約同時間來芝加哥的少數台灣友人.大家定期打球輪流請客而已..尤其冬天芝加哥的酷寒讓他們有時難以忍受,所以在加州買second house 或退休後搬去加州等比較温暖的地方,成為大家的共識..很奇怪的是這些前輩們都心向台灣,也很關心台灣的政局變化而且在台灣有兄弟親戚朋友,但卻沒有人想回來台灣退休的打算.可能仍然對台灣沒有信心吧. 至於在洛杉磯和Bakerfield的友人,大部份是醫師,因為年資較淺加上近年來,美國整個医療大環境大不如前,所以除非另有其他收入,否則經濟上祗能算是中上而已..他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少被美國同化.仍以東方餐點為主,而晚上休閒時段,最近流行上網看台灣三立的大話新聞的政論節目.這些加州友人,很多都是家族移民或有親戚住在附近,而且離台灣較近随時可以回來,所以心靈上比較沒有孤單寂寞的欠落感.而且加州的氣候冬天確實比芝加哥好多了.這是美國西岸定居的長處吧.但最近随著大陸人的大舉移民,不但生活品質下降而且工作競爭激烈,所以我的結論是可以的話,還是住在台灣比較輕鬆多了.. 芝加哥多年奮鬥有成的友人住宅-前院的噴水池-豪華無比同住宅的室內游泳池50x15M,挑高三層樓的氣派非凡同住宅living room-三排沙發及巴洛克的室內装璜Bakerfield友人的豪宅-網球埸,游泳池和日式庭園一應俱全(靠motel賺來的)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17

Santa Monica

Santa Monica 是洛杉磯近郊,最具有代表性的海灘遊樂區.在一個星期六的中午,我們由市區沿著10号公路,往西走到底轉入 Colorado Blvd.就抵達鬧區..這地方原來是加州最古老的碼頭之一,到了19世紀末,隨著 Hollywood的掘起,開始以海邊渡假勝地而聞名於世.我們沿著 Colorado Blvd.行駛,祗見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和海岸邊寬敞的停車場,以及造型外觀变化多端的住宅,別塹和旅舍..而海邊長達3英里的沙灘,則是户外運動的天堂.到處可見散步,騎脚踏車,沙灘排球甚至釣魚的民眾.由於是假日,所以海灘更擠滿了來嬉水和曬太陽的人群.萬頭鑽動,人聲沸騰,讓我們3個土包子嘆為觀止..因為一方面遊客實在太多,加上7月下午的加州太陽實在太毒,所以我們放棄到有百年歷史的 Santa Monica Pier和裡頭的遊樂園参觀的計劃.我們先到最受當地以及外來遊客喜愛的"第3街行人徒步區".這裹除了各類不同的商家和餐廳,人行道上還有許多專賣紀念品和小玩意的花車攤.但可能是景氣不好的緣故,購物的人潮比海灘的人群少了許多.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街亦是有名的"街頭藝人"的表演舞台..我們站在街頭看黑人樂團和南美的舞蹈表演,然後到咖啡店消磨了一段時間..到了黄昏,才沿著海灘散步.當夕陽西斜時,微風徐徐的吹來海洋的味道以及一株株随風起舞的棕櫚樹,美景實在令人難以忘懷..以我觀光客的眼中看來, Santa Monica 和 Beverly Hill Center 附近,可能是洛杉磯還沒有被非白人攻陷的2座孤城,不過這2ケ地方的生活消費用,都高得嚇人.舉例說,我們為了進入旅館區的沙灘散步,祗好把車子停到 Shutters Hotel,等到要取車時,才知道停車的收費,是以"分鐘"為計算單位.加上給侍者的小費,才40分鐘就付了25美元..又這間在當地極負名氣的高級精緻小旅館,住在有ocean view的房間一個晚上,起碼要價1000美元以上,實在不是我們所能負擔得起的..這天晚上,我們在 Santa Monica 附近,一家在洛城相當有名的高級日本料理"のむ"的旗艦店用餐,祗見吧台內站一排做生魚片的師傅人數居然有6位之多,聲勢實在驚人,我們點了"ぉまかせ"餐,不但在料理的內容和價錢,都比東京的分店要合理多了..不過幾乎滿座的用餐者,居然看不到一位日本的客人,實在奇怪..what happen to Japen? Santa Monica 海岸-背景卽是有名的碼頭區和遊樂園Santa Monica有名的第3街行人徒步區Shutters Hotel 內的花園餐廳和海灘同hotel有ocean view的客房,友人双手舉起的8字是基本消費額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16

Grand Canyon Skywalk & 科羅拉多河-河上泛舟

記得子苓和立楷小時候,我們参加旅行團到這世界7大天然奇景之一的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南緣崖邊的展望台和景觀小徑下望峽谷的美景.並且乘坐小型飛機環繞大峽谷..我記得當時小飛機飛得搖搖晃晃,危險已極(聽說南緣的小飛機因為常出事,已被停飛了)...這回和嘉枝重來,走的是高級路線.一早我們就改塔大峽谷內專用的Nava Hopi巴士到達大峽谷的西翼..在這裡坐上6人座的直昇機,從高空俯瞰大峽谷和蜿蜒曲折的科羅拉多河難得一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景..接著直昇機停在科羅拉多河的河畔,我們上船從河面上近距離的觀賞峽谷的雄偉以及岩壁上,河水强大的穿鑿力沖成的痕跡,這條北美洲第二長的河流是美國西南部的主要生命線..由於挾帶大量泥沙,河水呈混濁紅色,更由於水流湍急而顯得壯觀.我們在這裡大約停留一個小時,然後直昇機載我們回到西峽谷..然後展開第2個重頭戲,参觀Skywalk.這座比我們台北101大樓足足高出一倍多的玻璃橋,正面對著大峽谷百萬年侵蝕風化形成的老鷹岩(Eagle Point).是欣賞大峽谷西緣景色的最好的位置,而脚底下可見一路迤邐而下,直達科羅拉多河的河床底部,奉勸有懼高症的人不要往下看,以免兩脚發軟.這浩大的工程實在讓我們有不虛此行的感受..祗是上橋不能自己携帶相機.如果要拍照,由橋上4個定點有專人為遊客拍攝紀念照,一張連稅金25美元多,嘉枝一口氣買了4張,共發了100多塊美金.間接的被敲了竹槓.是美中不足的遺憾..這裡還有幾張珍貴難見的 Skywalk特別照(是專人攝影,高價買進的附送品)和科羅拉多河泛舟以及 Grand Canyon 高空俯瞰和地面上照的像片,請諸位欣賞.. 嘉枝攝於 Skywalk 橋上舉起双手微笑的表情Skywalk橋中央正對面的西峽谷老鷹岩坐上直昇機空中俯瞰大峽谷的嘉枝科羅拉多河-河上泛舟所攝

2008年09月30日
公開
11

Yosemite Park

Yosemite 的名字源自印地安語的灰熊的意思.這座公園是加州第一個州立公園,後來昇級為國家公園.屬於內華達山脈,平均高度為6562英呎的山岳自然公園..以奇岩,溪流,瀑布,湖泊和水杉林區而聞名.最好的觀光季節是融雪的4-5月,是瀑布流水量最大最壯觀的時期.本來在來美國之前,想予約公園內的景觀旅館,得到的回答是一年內的予約,全部都full了,可見這風景區有多麼的熱門.. 7月中旬的一個上午,我們由洛杉磯出發.經5号轉44号公路,沿途儘是單調的沙漠草原地區.經過3ケ小時左右,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片片的葡萄園,接著是桃樹和杏樹園,我們知道快要到達目的了..我們順著清澈的溪流和二徬翠綠的杉木到達了公園的入口 Merced,由於遊客很多,所以車子祗得緩緩前進,不過正好可以欣賞到如詩入畫的Yosemite Valley.美景,讓你有置身於世外桃源的享受…我們的第一站是船長岩(El. Captain). 這塊超級巨大的奇岩,高3593英呎,是美洲第二大的花岡石塊(最大的花岡岩石在加拿大境內)..由於和溪谷呈垂直狀,加上跟著陽光照射,花岡石的顏色随時變化,所以人氣很旺.來此地的遊客們都一定會和它拍照紀念..溪谷的另一側是Bridal Veil Fall,高620英呎在融雪期,水流由高處涓涓流下,宛如新娘遮臉的細紗而得名..不過這幾年來,由於地球的聖嬰現象,加州附近的高山積雪,年年都下降,所以雖然我們來玩時,才7月中旬,但瀑布水量顯然不足.而有點名不符實的感受..接著我們抵達園區南部的景點 Maripasa Groove of Giant Sequoias 我們沿著人行步道進入杉林區..整個區域都滿布了一株株如巨人般紅色樹幹的水杉木,讓遊客有仰之彌高的感覺..但坦白說,比起我們阿里山的林木,還是略遜一籌 (月亮還是故鄉圓)..最後,我們由公園服務中心步行約20分鐘,到達公園內氣勢最磅薄的 Yosemite Falls.這座瀑布分為上下2段,上瀑布落差達1410英呎,水勢湍急.下段984英呎的落差,水流稍緩.欣賞完了瀑布回到服務中心,天色已暗.我們決定不去吸引極多遊客的 Tenaya Lake而直接下山..回程經過崎嶇擁塞的山路,加上有一段因路面倒塌,而必須走狹窄的替代道路,實在令人提心吊膽.回到山下的motel休息時,已经是晚上10點鐘了,想到明天要去舊金山玩,一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結束了膚淺的Yosemite Park一天之旅. 美洲第二大的花岡石岩-El Captain所謂的新娘面紗瀑布-你能看得清楚嗎?巨大的水杉木-大概須要6位女士才能抱一圈Yosemite Falls的上瀑布-落差超過1000英呎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10

Hearst Castle

赫氏古堡位於北加州,是美國西部風景最漂亮的一號公路上,最燦爛,但也可以說最铜臭味的觀光景點之一.坦白說,我個人並不欣賞有関單位,把古堡當成淘錢機器的做法.首先很可能祗須要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參觀完絕大部份古堡的精華地點的旅程.卻為了多賺錢,硬把觀光行程分成5個courses(一個行程20元),而每天最多祗可能参加2個行程,不但勞民傷財而且浪費時間,實在太勢力眼了.而且進入堡內参觀的限制,特別多.不可以觸摸大理石的柱子,不可以使用三脚架,不可以走沒鋪有氈毯的地板 etc--尤其更令我失望的是雖然整個古堡內,金光閃閃,卻看不到一幅大師級的繪畫.所以僅管館方的嚮導介紹古堡內有許多價值連城的珍品寶藏,我卻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不知道那些藝術品都收藏到那裹去了..古堡的主人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1863-1951)出自有錢人的家庭,自小就興趣廣泛,有雄才大略.他一手創建起美國最大的出版和媒体帝國.在其事業最頂峰時期,他擁有26家報紙,13家全國性刊物,八家廣播電台和許多其他的新聞媒体事業. 同時還自己監督制作了一百多部的电影.當時他古堡內每天都高朋滿座,包括了政界人物,工商界巨子,尤其是Hollywood的影星,不管男女老幼,都以能來這個私人王國做客為榮.不過他老年時,發生了一件驚悚的大新聞,就是他所疼愛的孫女,居然串通綁匪來勒索他老人家的醜聞,讓他心灰意懶.在他高齢過世以後,家族把這大片產業和石堡等,全部捐獻給加州當局.如今是屬於州政府管理的公園..癈話少說,我們採取古堡參觀的第一路線.由莊園的西壇貴賓樓→海神游泳池(廟門綜合了古希臘或古羅馬的建築方式)→海神壇(仿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花園)→夕陽樓(客人起居室)→主壇和赫宮(16世紀西班牙式鍛鐵的大門和兩側精緻的雕樑,確實十分的亮麗搶眼)→客廳(白天在這裡觀看户外活動.晚上則是喝酒,閒談,玩牌甚至小賭的地方)→餐廳(24小時供應食物)→晨起居室(晚餐後看电影前小聚的地方)→台球室→電影館→羅馬游泳池(裡面的每一片馬賽克,玻璃磚以及磚內的金葉都是威尼斯進口的高級品)..参觀完了以後,不禁感嘆當時許多有錢沒地方花的富豪,競相在郊區蓋起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別墅之際,可憐的窮人,過的卻是三餐不繼,牛馬不如的生活,悲哉!悲哉! 赫氏古堡的主壇和赫宮-富麗堂皇的外觀海神游泳池-古希臘羅馬式的廟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像24小時供應的餐廳---牆上掛著16世紀的壁毯黃金葉打造的超豪華羅馬游泳池

2008年09月27日
公開
9

Huntington Library,Art Collctions,Botanical Gardens

很早我就看過書,知道這座圖書館有二幅名畫 "The Blue Boy"和 "Pinkie"(俗稱 The Pink Girl)..因為館址在San Marino 離我們的住處 Alhambra很近,所以抵達洛城後不久,就和友人參觀這間位於寧靜的高級住宅區中心地帶,由外表看來,毫不顯眼,但院內卻是佔地207英畂,有南加州祕密花園之稱的富豪宅邸.卽漢丁頓的家..主人Henry Edwards Huntington (1850-1927) 是位成功的鐵路大王,他出生於紐約,自年青就來西部投靠他叔叔 Collis(中央太平洋鐵道公司的大股東),而護得重任.他本人的嗜好就是收集古書和園藝..1913年他和同年齢的叔母寡婦(Arabella Duval)結婚,而成為當時的美談.夫人亦是出身名門的古董收藏家.夫妻二人合作,,收藏的18-19世紀的歐洲藝術品和圖書,數量之多,珍品之廣,可以說是全美之冠..不過主人過世後,子孫付不起龐大的開銷和稅金,而把這富邸和莊園都捐給政府,改建為圖書館..参觀的遊客可依館方的導遊小冊,選擇自己想看的景點.而主要部門區分為 library, art collections和 botanical gardens.其中最有名的是當今仍是美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的Huntington Library.裡頭古書的收藏超過400萬件,而且其中更有許多歐美文明史上非常珍貴的書籍和手稿,祗可惜我對西洋文學和歐美歷史興趣缺缺,所以無緣去參觀這部門的展示..第二部門的Huntington Art Gallery,這棟2層樓房的古典建築是由主人的住處改建而來,裡面展示的是歐洲藝術,是夫人細心收藏的結晶.也是我此行參觀的主要目的.The Blue boy by Thomas Gainsborough,circa 1770 和 Pinkie by Sir Thomas Lawrence,1794 這2幅畫是英國畫派的代表作品,特點是混合了浪漫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的傾向,所以綜然畫中的少女男孩神韻都栩栩如生,但請注意的是背景環繞的卻是未經理想化的英國田園風景或陰晴不定的天空..所以和同時間在法國流行的洛可可畫法是不太一樣的.我站在Pinkie畫像前瞪著畫中的少女的超過20分鐘不動,警衛先生還自動過來和我講話,好像以為我神經不太正常,讓我有啼笑皆非的感覺..參觀完了畫廊後,我們接著到這裡有名的植物園區走走,不過佔地實在太大,又頂著洛杉磯中午的大太陽,實在吃不消,所以祗參觀了最富盛名的正统日本花園,集中許多沙漠植物的Desert Garden,以及網羅了出現在莎士比亞作品中植物的Shakespeare Garden和百花盛開,美不勝收的玫瑰花園..至於其他還有10個主題花園祗好等下次來洛城再來了... 這一張The Blue Boy拍照的不好,但注意男孩後方的背景的不理想化是英國畫派的特徵嘉枝和友人攝於我最欣賞的 Pinkie 畫像前以網羅莎士比亞作品內的植物而出名的 Shakespeare Garden最受大家喜愛的正统日本花園

2008年09月26日
公開
10

Getty Center (3)

Getty Center 令大家敬佩的地方,就是雖然入內參觀不收取任何費用,可是從業人員,不論是警衛人員還是志工,都很有禮貌,不會讓你有不自在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除了館內的珍品收藏甚多之外,整体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和西廳外側的中央花園的花圃美景,讓参觀的人士,嘆為觀止,所以不論你欣賞或不喜歡館內的藝術品都有不虛此行的滿足感...首先由Reichard Meier這位大師所設計建造的這座"白色巨塔"和Getty生前所期待的復古的希臘羅馬式經典建築,是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成果卻能成為20世紀最具有魅力的現代建築樣本..這可能是崇古的Getty在九泉之下,萬萬沒有預想到的結果..整棟大樓的外牆,採用粗糙面,淡褐色的石材.一進館門就是挑高到3層樓的天花板,寬闊而且有氣派的圓型大廳,內部依順序分成北,東,南,西 四個廳供人參觀,而各陳列室內,採用折射進入的自然光線,更可以烘托出展示品的高質感..所以Getty基金會最後採用Meier的建議,利用石材和自然的光線來象徵Getty酷愛永恆和自然的精神,也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了..如果你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來到南廳二樓外面的廣場,欣賞整個大洛杉機和 Santa Monica海灣的風景..而順著西廳外面的平台咖啡座往下走,就是有名的"中央光園".這座由園林設計師 Larie Olin創作,以古代地中海花園的造園法(人造瀑布及約400株的杜鵑樹構成的迷宮花圃)加上四周由園藝專家細心挑選的各種難得見到的加州植物.尤其是到處盛開的不同珍貴花種,百花競開,美不勝收.更讓我們彷彿置於人間仙境一樣..真的是難忘的一天.. P.S.下面列舉我在中央花園內拍攝的10種我喜觀的花朶,請問你看過幾朶?? Getty Center的中央花園 ,地中海型的迷宮花圃 和人工瀑布中央花園內的珍貴樹木(樹葉像盛開的紅花一樣)一行5個人,請人拍攝到的Getty Center和中央花園全景女婿程超的弟弟源超坐在館外草坪的英俊照片(還是單身喔!)

2008年09月25日
公開
9

Getty Center (2)

雖然我以前曾到過舊館参觀,但隔時已久,所以這趟我還是挑選自己想看的幾個廳,仔細的享受觀賞眾位流名千古的偉大畫家的作品..我有幾點的感想 1)很多人都說,看不懂繪畫,聽不懂音樂.其實藝術主要的功能,就是陶治你自己的心境.祗要你能沉下心來觀看或傾聽,多少會引發你內心的共鳴,讓你感到愉快或悲傷的心情,這樣就夠了,先不必去管專家們的意見.等到你自己有了興趣有了心得,想了解藝術家的生平事跡和時空背景以及藝術家本人對自己作品的詮釋,再進一步看有関的書籍和專家的意見,慢慢的自己咀嚼就可以了,這是我個人膚淺的經驗..2)大師的作品,不同就是不同.譬如莫內的睡蓮等畫作,你可以看到這位印象派祖師,對光和色的追求完美,可謂是淋漓盡致.簡單的幾筆構圖,就可以表現出讓人震憾的效果.真的佩服佩服..其次是梵谷的鳶尾花,作者大膽的使用鮮明對比的色彩和豪放的手法,讓圖畫裡頭的鳶尾花好像要跳出來的感覺,值得你慢慢的去体會..至於塞尚的靜物-蘋果,這位後期印象派的大師,利用幾何學的原理和砌畫法繪圖是20世紀以後,立体畫派(畢加索等人)畫法理論的基礎之一,所以影響深遠,而且他的靜物寫生,不管是那個藝術收藏家,評價都很高.千萬不要錯過欣賞的機會.所以就祗要這三幅經典的無價之寶,就值得我們跑這一趟了..3)美國美術館和歐洲美術館不同的地方,就是寧可雇用較多的警衛也要將十分貴重的名畫,掛在你的眼前近距離的牆上,讓你大大方方的仔細看.不像歐陸的美術館,把繪畫幾乎都高掛在牆上,綜然你抑起頭,也沒有辦法好好的欣賞.所以比較起歐洲美術館的做法,美國不失為有泱泱大國的風度..4)美國的美術館像芝加哥美術館和Getty Center都是一樣.不但讓你欣賞繪畫.而且十分注重"教育"的功能.館內都設有免費讓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學習作畫的教室,而且有志工的老師或繪畫系的學生,免費教你練習畫圖等.而且有不少的親子教室或於館外草坪搭起桌椅帳棚,提供各項專案活動,培養小孩子學畫的興趣,這也是歐陸美術館比較少見的地方.. 攝於Getty Center 山下大型停車場外頭以及搭車上山的地點從西廳的窗户望過去的中央花園和嘉枝攝於梵谷名畫'鳶尾花'右側的珍貴鏡頭站在莫內的'麥草堆'-旁邊,你看我表情得意不得意?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9

Getty Center (1)

Getty Center這座美國西岸最具好評之一的藝術中心,是我這趟來洛杉磯一定要參觀的重頭戲..大約30年前,我第一次來洛城時曾造訪這間美術舘.不過當年舊舘,我記得好像在Santa Monica北方的海邊附近.一間希臘或羅馬式的別塹建築物.必須先澦約オ能進去參觀,我仍記得當時看了不少莫內的名畫..所以得悉新舘於98年,開始對外開放,就迫不急待的想來舊地重遊,無奈館址離我們住的地方有一段距離,所以遲遲無法成行..一直到回國前幾天,才由源超姊弟專程來陪我們和松濤兄參觀,實在十分的感謝..新舘離以前的舊舘並不很遠的Malibu山丘上.參觀雖然不必預約而且免費,但要注意星期一休館,免得白跑一趟..遊客必須先將自已的車子停好在大型停車場(費用為8元而已),然後轉乘館方專屬的Getty center Train或館方的bus才能上山,沿途還可以烏瞰Hollywood附近的市景和405号公路上穿梭不停的車潮..下車後沿着階梯,走進這座"白色的巨塔".沿途有許多工作人員帶著親切的笑容維護秩序和指示路徑.後來才知道他們全是志工們.基於對藝術工作的熱忱和喜好,志願來服務遊客.實在令人佩服....美術館的創始人 J. Paul Getty 生於1892年,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靠石油起家,也從事其他行業,而成為富可敵國的大亨..他唯一的興趣就是鍾愛古典藝術,像繪畫,雕塑和傢俱,裝飾藝術品等..更有趣的是他不欣賞甚至鄙視現代美術,所以諾大的美術館,居然沒有一張現代美術大師的作品..他在世時,一心想藉著這些珍藏藝品讓他的能留名萬世,可惜他於1976年過世,而他的後人卻不爭氣,為了爭奪遺產而閙得滿城風雨,以至於新館的計劃完全停擺..所幸最後由法律和基金會的力量,才由國際知名的建築師Richard Meier所設計的方案,耗資超過10億美元,於90年10月動工,而於98年正式開幕,離Getty逝世整整22年之久,讓人有虎父犬子的感嘆... 米勒的畫作-農夫 大衛的畫作 Turner的畫作 Degas-跳芭蕾舞的少女-這張畫作可是Degas的經典之作 梵谷的畫作-鳶尾花 近攝--鳶尾花生動的色彩和線條 莫內的畫作-睡蓮 近攝--睡蓮光和色的變化 莫內的畫作-海港口 近攝--水面的波動如真 莫內的畫作-麥草堆 近攝的麥草堆--畫法簡單而有力 高更的畫作-名稱不詳 近攝--這位後期印象派大師的構圖和調色功力 塞尚的畫作-蘋果靜物 近攝--塞尚的幾何學原理和砌畫法很不好模仿喔! 勞萊肯斯的雕塑作品-純真的少女 土山到美術館所乘座的Getty Center Train攝於白色巨塔 Getty Center 的正門攝於 Getty Center出口處(背景為整座大樓)超人氣的花園平台咖啡座-你看看有沒有氣派?

2008年09月18日
公開
4

Chicago River Cruises

早在這趟美國行之前,有朋友就告訴我"到了芝加哥,一定要参加Chicago River Tours,保証不會讓你失望"..所以我和嘉枝,安頓好了住處,隔天早上就迫不及待的找遍了Navy Pier的碼頭區,用了一個多鐘頭就是沒能找到渡船處(後來才知道Navy Pier的船都是遊密西根湖用的).最後請教好心的路人,詳細的引導我們,才知道原來游河的碼頭,離我們的住處(Lake Point Tower)用走的也不要5分鐘的距離,真是豈有此理.由這次的經驗,我得到的教訓是出外旅遊,如果地方不清楚時,最好能'不恥下問'可以省下不少的精力和時間.切記!切記! 到了售票亭才知道游河的courses有很多種類,我們選擇了Architectural Course 全程90分鐘..一上船,沒多久就起航了.船上有專門的解說員,詳細的給遊客介紹沿河岸兩邊的風景,建築物以及芝城的歷史等.遊船由密西根湖的河口,往西行,到了Chicago Mart Plaza附近的河流3叉點,再往上游的南支航行一直到Sear Tower再過去的Krispy Kreme附近才折返..沿途經過的觀光景點超過30個以上.尤其是南岸的威克大道(Wacker Drive)上的摩天大樓群,互相爭艶.而河岸北側的Merchandise Mart(商品市場), Tribune Tower(有名的論壇報大樓), Marina City(玉米大樓), Wrigley Building(口香糖的瑞格里大樓)以及剛建好的川普大樓等,也不惶多讓..奉勸各位,如果短期間內要遊覽芝城,最好是参加遊河之旅,因為旣省時間,而且不須用走路或搭車就能欣賞到芝加哥大部份的建築物之美.以我這個住在芝加哥長達一個月之久的過來人而言,從水上看到的大樓群雄姿和從地面馬路上看到的景像,另有一番不同的風情和韻味..尤其一群偉大的建築師在設計沿河岸的大厦時,已經把美麗的Chicago River溶入他們的藍圖內,譬如建造芝加哥歌劇院(Lyric Opera of Chicago)的Graham &White 把劇院西側靠河邊的外牆,用大理石砌成所謂的"Insull Throne".從河面上看就像巨大的寶座一樣的宏偉.. 順便一提的是Chicago River在每年3月17日或前一個週末 St. Patrick's Day 為了記念愛爾蘭古代傳奇人物的節日,整條河川都染成綠色,我沒能目睹,有點遺憾,但在電影 "The Fugitive" 由哈里遜福特主演,描寫一位外科医生被陷害為殺妻兇手的逃亡過程裡頭,就可以看到整條綠色的Chicago River.. 從船上攝影到的芝加哥歌劇院Insull's Throne外牆遊河船折返點附近的高級mansion,遠方為有名的Sears TowerMerchandise Mart-裡面有許多高級家俱展示場,餐舘和捷運站標榜為比Sears Tower更高的川普大樓

2008年09月17日
公開
7

The Museum Campus

The Museum Campus 位於芝加哥的south loop.佔地十分的寬闊,裹頭有3個主要的機構 The Field Museum博物館, Shedd Aquarium水族舘 和Adler Planetarium天文台..是芝城兩間最大的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s & Company 和Sears Co.連手回饋給市民學術,文化以及觀光旅遊的大資產..很可惜的這2間公司,前者因經營不善,幾年前完全被Macy's公司收購.而後著耗費鉅資興建的70年代,世界最高的大樓Sears Tower也因為承租率不盡理想,加上New York911恐佈爆破事件之後,有人揚言其次要爆破的對象就是Sear Tower,所以大厦的反恐措施十分的嚴厲.連頂樓全世界有名的觀景台(Skydeck)也不能開放營運,而迫使大樓拱手讓人,十分的可惜..閒話少說,由於園區就在Grant Park下方,東邊緊鄰Lake Michigan 所以週圍景色十分迷人,而且陸上,水路交通都很便利.所以一到週末假期,總是擠滿了帶小孩子來見習的父母親們和觀光客..這3間museums並不是随便走走,就可以結束的.裡頭所展示的東西,尤其是號稱美國第3大的博物舘The Field Museum 的舘藏,如果要認真的欣賞2天也走不完..所以我們利用2天的時間,分別參觀了博物舘和水族舘..首先是The Field Museum,我之所以和嘉枝非來不可的理由,是孫兒Taku最喜愛恐龍的玩具,而這間博物舘在大廳所展覽的暴龍化石Sue(1990年考古學家Sue Hendrickson在南達柯達州發現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同時也保存最完整(90%以上的真跡)的肉食性恐龍化石.我和嘉枝拍了許多照片..其次引我注目的是位於一樓M-6W室的Lions of Tsano.這對姊妹食人獅,在19世紀末,在東非以專門襲擊殺害築鐵路工人而出名,後來被工程師槍殺而製成的標本,擺設在這裡展示..舘內其他關於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和人類歷史考古學等分區展出的舘藏標本等更是多不勝舉.我們看了一整天到閉舘的時間才離去,出舘前,本想替孫子買Sue的模型,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記念品都是made in China而且製作的相當粗糙而作罷..其次Shedd Aquarium水族舘,雖然標榜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水族舘之一, 但坦白說,水族舘內的水生物種比不上我們屏東的海洋生物舘.而且海豚的表演也比不上野柳的海豚秀精彩..但旣來之則安之,加上我對魚類的喜愛,所以還是慢慢的欣賞,尤其是亞馬遜雨林區和加勒比海的珊瑚區以及爬虫類的展示區,都值得一看,祗苦了嘉枝,因為對水族舘的興緻並不高,所以枯坐了半天,真的是ご苦勞さまでした.. 暴龍Sue的化石-目前全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化石標本嘉枝攝於The Field Museum的大門前從bus停車站所拍攝到的Shedd Aquariuum加勒比海的熱帶魚區

2008年09月16日
公開
10

Wrigley Field home of CUBS

不知幾時,我自己也成了標準的洋基迷..因為王建民在美國大联盟的優越表現,加上國內电視台,祗要是Yankees的比賽,几乎每場都有直播,所以不止關心球隊的輸贏(今年洋基的賽績實在不理想,連季後賽都達不到,總教頭Girardi的日子不好過).而且洋基的主要球員,我也都能如數家珍,其中特別喜愛的球員有Pettitte,Rivera,Giambi,Jeter和Damon.. 所以這趟來訪美國,縱然沒能去New York的Yankee Stadium欣賞洋基的球賽和替王建民加油打氣,希望他的脚傷能早日復原.但旣然來到了芝加哥這個運動大城一個月,如果沒能去看MBL的game,起碼也要參觀美國職棒的比賽場地,否則實在說不過去..更何況芝加哥小熊隊,雖然可能因為"山羊魔咒"的關係,自1945年以來,從沒能打進世界大賽.而今年的表現實在太棒了,到目前為止90勝58敗,不但是國聯中區的霸主,而且己經確定能打入賽的佳績..所以和朋友王志宏夫婦選擇了這間Chicago CUBS主場的Wrigley Field 這間美國大联盟第2古老的球場(僅次於大家比較熟悉的波士頓Fenway's Park 球場,建於1912年)來見習一趟.. Wrigley Field是在1914年由以箭牌口香糖聞名於世的William Wrigley, Jr.創建的.這球場有許多的特色,除了外野的計分板,仍然用手工放上去以外,紅色外牆並不很高而外表長滿了和芝大一樣的長春藤,一眼望去非常的漂亮..Wrigley Field 球場的入口處內野看台的座位區球場和外野人工計分板--注意看放大的照片二傍的場外看台球員休息區

2008年09月15日
公開
9

Millennium Park (千禧公園)

千禧公園,顧名思義是紀念人類踏進西元2000年而建立的公園..催生者正是我以前提過的 Richard M.Daley 市長.這位政績斐然,深受芝加哥人擁載和支持的政治家於1997年底,巡視這片位於Grant Park西北角所有權屬於伊利諾州中央鐵道公司的空地時,原先是一片停車場和擺放癈棄鐵軌的髒亂地方..他痛下決心,要除掉此都市之瘤.因為這塊黃金地段(當初計劃為16 Acre 最後擴充為24.5 Acre)位於芝加哥的市中心,緊鄰美術館和著名的保德信廣場與Aon中心.而隔著Michigan Ave.對面更是芝加哥市立圖書館,交響樂團大樓等藝文中心. 對芝城的発展太重要了..所以在市長監督下,市府規劃,加上民間企業的大力贊助以及多位建築師,設計師等的創意下,將原先的停車場移到地下,而地面上的公園搖身而成為最具有前衛性與科技感的城市樂園..我們可以由 Exelon Pavilion 西北棟的遊客中心拿到一本厚厚的遊覽導引手冊,而且公園的服務員,志工以及到處巡邏的警察都會很親切的替觀光客提供各項協助..所以公園自2004年7月16日開放以來,每年都擁進百萬人來此參觀遊覽.所以在Daley市長的遠見下 Millennium Park 不僅帶給遊客歡笑和享樂 同時更活絡了Loop East 的商業發展..Millennium.Park裹頭值得介紹的去處多不勝舉,簡單的提起幾個我們常去的景點.首先是The Crown Fountain 這地方是觀光客和當地居民全家大小一起出動的嬉水處 由西班牙藝術家Jaume Plensa設計的兩座長柱型噴泉,50呎高的玻璃液晶螢幕顯示取鏡自1000名市民的臉譜 而螢幕每隔4-5分改变臉貌 忽男忽女 忽老忽少 十分有趣.春季中旬到秋天更有大約140000加崙的水流自塔頂瀉下.同時還有水柱自臉譜的嘴巴噴出,更受大小孩子的歡呼戲水..其次是Cloud Gate 是英國雕塑家Anish Kapoor的作品.由168片表面光滑的不銹鋼板所組合成,由於公園工人不停的擦拭鋼板表面 所以外觀十分的光亮.使得芝加哥的天空和摩天大樓在它的反射下,呈現出另一番的景緻.尤其在清晨和夜晚,更是美麗.對了,由於它外型很像一顆豆子,當地人反而習慣叫它"The Bean"..第3去處是BP Bridge這是Frank Gehry的創作.其造型獨特,尤其它橫跨Columbus大道.但整座橋沒有階梯.外型像是银白色的蟒蛇(不銹鋼板的橋樑) 在陽光下非常的顯眼.而且橋中央部位較高 站在橋上四處望去也是另一個可以欣賞到芝加哥城內大厦群以及Grand Park and Lake Michigan 的好去處..第4去處也是我們吃午餐的好地方,叫做McCormick Tribune Plaza & Ice Rink 冬天是城內有名的溜冰場,我們去的時間因為是夏天,所以是Park Grill餐廳的戶外用餐區 在這裹排隊等用餐的觀光客很多,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餐舘的神戶小牛排,味道十分的鮮美好吃..最後要介紹的是Jay Pritzker Pavilion & Great Lawn 也是由BP Bridge同一位的建築師法蘭所設計的大型戶外舞台.全座不銹鋼板組合而成,現在是芝城特殊活動以及格蘭特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夏季音樂會的場所..総而言之,這座公園不僅是Daley市長的驕傲,同時也是全体芝加哥人的驕傲.下次來訪芝城,也一定會坐在The Crown Fountain 旁的草坪,和嘉枝一起細數來往的人潮,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你說是不是? 信夫攝於清晨的The Crown Fountain前,街道對面乃芝加哥Symphony Center BP Bridge蛇形走道中間的小黃花圃 大人小孩都喜愛的The Crown Fountain 水柱噴水 嘉枝攝於戶外舞台正面草坪 從BP Bridge橋上觀賞Smurfit-Stone Building,Prudential Plaza和Jay Pritzker Pavilion戶外舞台 The Crown Fountain 50呎高的噴泉長柱背面玻璃牆.水流自塔上一瀉而下清楚可見 公園內到處可見的大型藝術彫塑 清晨時分的Cloud Gate 十分美麗 從千禧紀念碑前的Wrigley Square拍攝的戶外舞台雄姿 嘉枝坐在Cloud Gate前的板凳小憇The Crown Fountain臉譜嘴巴噴出的水柱遊客擁進The Crown Fountain淺水池戲水遊玩Jay Pritzker Pavlion& Great Lawn戶外舞台

2008年09月14日
公開
12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張芝加哥美術館的名畫,再步入話題吧! 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 梵谷-搖椅上的魯蘭夫人 莫內作品 馬奈作品 畢沙羅作品 Degas作品 雷諾瓦作品 莫內作品 孟特作品 莫迪里亞尼作品 畢加索名作-彈吉他的老人 馬諦斯的作品 米羅作品 康定斯基作品 近代美國畫家摩爾作品 芝加哥藝術學院美術舘聳立於市中心的東邊.Grant Park內,是一座涵蓋了美術舘,美術學校和戲劇學校的綜合藝術中心..創立於1879年,而在1983年芝加哥萬國博覧會時擴充為壯麗,典雅的建築物.由於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己逐漸由經濟轉向文化.所以建館一世紀以來,美術館的繪畫.雕刻,裝飾美術,建築和照片等精品急速的增加..而美術館的硬体部份也随著不斷的擴建,成為今日不祗是美國前10大美術館之一,也是世界級的藝術中心..大家都知道芝加哥美術館以印象派畫作而聞名,但可能不知道美國之所以能夠搶先法國(印象派的大本營),發掘印象派作品之美,芝加哥美術館可以說居功厥偉,因為芝加哥的不少繪畫收藏家,譬如帕馬夫人對莫內和雷諾瓦的熱愛(前期印象派代表).以及巴特雷特將他所收藏的後期印象派作品.悉數捐贈給美術館,其中包括了秀拉聞名於世的鉅作--大碗島的星期日-所以可以說發掘印象派,芝加哥收藏家居首功.而這些慧眼識英雄的芝加哥人又把這些藝術財產,遺留於故鄉的美術館,成為當今美國頗具代表的大美術館..館內定期舉辦全世界重要藝術品的巡迴展覽..而美術館又位於市中心,面向芝加哥最熱鬧的Michigan Avenue 所以大門前兩隻青銅的鎮館對獅,可以說是芝加哥的主要地標.. 我雖然去了3趟,但很可惜的是遇上部份Intermittently closed between May and August 2008 所以沒能欣賞到塞尚的靜物畫-瓶中的鬱金香 雷諾瓦的陽台上的母女和馬戲團兩名少女兩副油畫 羅特列克的紅磨坊,以及凱耶波特的雨中的歐洲廣場等我很喜歡的名畫.實在非常的遺憾..所幸秀拉的偉大作品 大碗島的星期日 梵谷的搖椅上的魯蘭夫人 以及我心嚮巳久的愛德華 霍伯的經典名作-夜猫子 和其他莫內,Degas,畢加索,馬諦斯,米羅,康定斯基及克利等近代畫家的許多畫作.讓我一看再看,捨不得離去..順便提起 lower level的 photo galleries 展覽的許多照片,十分的前衛而且有創意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又地下樓的花園餐廳,如果天氣睛朗 在這裹用餐休息,亦可享受到另一種情趣..因為許多繪畫沒有展示,所以我歸程在禮品中心買了大本的畫冊.如果有興趣,可以借大家欣賞.. 芝加哥美術館前的鎮館雄獅芝加哥美術館大門入口處面對正門的Grand Staircase位於 lower level 的 彫刻廣場小憩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10

環台旅遊-休市8天

環台旅遊-休市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