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盧小霏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引導孩子學習

2007年12月07日
公開
46

利用故事來引導孩子學習,是最便利,同時也是成效最佳的方式,透過故事角色的帶領,孩子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各種美德,像是誠實、有禮貌等。如果您對家中的小寶貝很頭疼,不知道如何教養,不妨到書中來尋寶,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寶寶,你看!書裡面的熊姐姐多聽話呀!都會乖乖吃飯呢!你也要像熊姐姐一樣!」教育小寶貝最怕雞同鴨講了,往往口沫橫飛說了半天,寶寶卻有聽沒有懂,如果媽咪能找一個故事角色來當範例,事情可就好辦多了,寶寶可能會主動說,「媽咪,我也要像熊姐姐一樣乖喔!」 Part1:【小寶寶的枕邊書】 0∼3歲的寶寶由於口語能力尚且不足,最適合讀圖案豐富的繪本了!繪本具有不同的材質及形式,有:洗澡書、口水書、吸盤書或布偶書、投影片書等,不僅具有不同的功能,還可在不同地點使用,最適合想把寶寶教育融入生活的媽咪使用! 種類多元的兒童繪本 現今社會許多家長鮮少有機會將孩子抱在身邊好好讀完一本書,因此,常造成孩子的語言能力低落。如果您想培養一個充滿「書香」的寶寶,從色彩豔麗的繪本開始著手,是不錯的選擇。 運用繪本來教養寶寶,有哪些優點呢?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方素珍指出,除了角色易使孩子產生認同之外,繪本的選擇也較多樣性,不易使孩子產生厭煩。 * 角色認同: 繪本具有大篇幅的圖畫,就算寶寶看不懂,家長也可以指著繪本上的圖樣看圖說故事,或者也可以隨意發揮,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豐富故事情節,是0∼3歲寶寶枕邊故事的首選。 * 選擇多元: 繪本具有不同的材質及形式,像是枕頭書、工具書、口水書、洗澡書等。透過有趣造型的繪本,可在無形中傳達父母欲教育孩子的觀念,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誠實、有禮貌、友愛等日常生活美德。 簡化故事內容 孩子接受度高 將故事說的動聽,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家長不下一番功夫,可是很難唬住孩子的唷!方素珍強調,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來簡化故事內容,才能順利引導孩子接納故事中的角色,進而認同該角色的行為。 * 用淺顯的語言: 家長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要將文字轉化成最簡單的語言,用童言童語來得到孩子的認同。 * 詢問孩子的意見: 在說故事的期間可以反問孩子的想法,舉例來說,「如果你是書裡面的人,你會怎麼做呢?」用引導的方式,來傳達什麼才是對的做法。 * 比喻法: 用比喻的方式將孩子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比較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同。如:「弟弟是強壯的老虎哥哥,不可以欺負弱小的老鼠弟弟唷!要友愛朋友,朋友才會喜歡你。」 * 運用卡通人物書: 除了傳統用翻的書之外,家長也可以選用造型奇特的繪本,如:可愛小巧的建築師造型書、立體澆花造型的澆花器書,或是卡通人物造型製成的布偶書等。不僅好握好拿,寶寶又可從中發現讓他驚喜的設計,與傳統光用「翻」的書大不相同。而且還可以拿來當裝飾品,隨時拿來教育孩子,不僅變化多元又實際。 * 變換不同的講法: 同一本繪本,也可以變化出不同的故事呢!由於孩子的注意力不長,媽咪每次講述時,可以從中挑出一個重點來講述,下次再找不同的主題來說,或者也可加入新的角色,每次都做不同的解讀,保持孩子的新鮮感,讓他覺得,「這本書真的好有趣喔!每次媽媽說的都不一樣。」 值得學習的繪本角色大推薦 說故事之前 媽咪先溫書 小朋友可不是隨便唬哢就好!在說故事之前媽咪本身也要做些準備功課,才不會一遇到小朋友發問就破功。 為了增加故事的靈活度,媽咪可在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之前先自行演練一遍,將故事內容順一遍,講述時才不會結結巴巴。或者也可利用睡前的時間與小朋友談心,將生活上的趣事改編成小故事,傳達生活上的智慧。如:「今天阿姨送媽媽生日禮物,但那個禮物媽媽已經有了,如果你是媽媽,你會做什麼反應呢?」利用生活小故事與孩子討論做法,也是教育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發掘孩子善良一面的好方法。 如果媽咪在坊間找不到合適的書,自己DIY也是不錯的法子。運用一些小工具,把想傳達的理念畫出來,不用花大錢,就能達到目的。

孩子怎麼看父母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28

孩子怎麼看父母(美國幼稚園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如果能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事情,將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來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己需要被提醒的。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母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記於下,或許也能作為你的參考: 1.--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只是在試探你。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我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如果能夠,請別再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生在我身上的壓力。 8.--別過度的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 來學習。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別再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的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是有能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它處尋求答案。 16.-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便會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別忘了我很快便會長大。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嘗試。 21 -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了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它的成長過程。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媽咪閱讀

2007年11月26日
公開
10

追風箏的孩子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著 故事從一對小男孩的親密友誼開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即使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這是一個關於背叛的代價、贖罪的可能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父親對兒子影響的故事——包括父親對兒子的愛、奉獻與謊言。小說背景也涉及了阿富汗過去到目前的狀況,讀者也得以從本書一窺這個神祕國度。 --------------------------------------------------------------------- 風之影 作者:[西]卡洛斯•魯依斯•薩豐 著 書是鏡子,人只能在書里看到自己的內心。 二次大戰後的巴塞羅那,達涅爾十一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前往“遺忘之書墓園”,這是一座專門收羅為世人所遺忘的各種書籍的圖書館。在父親的慫恿之下,達涅爾挑了一本胡利安•卡拉斯的小說《風之影》,並且深深為之著迷。于是他開始尋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卻驚訝地發現一名自稱“谷柏”的畸形男人正四處尋找卡拉斯的所有著作,並欲將之焚毀殆盡。而達涅爾手中的這本《風之影》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本。 原來一場單純的文學尋根之旅,卻意外開啟了通往巴塞羅那陰暗過去的恐怖冒險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