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盧小霏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進入[性器期]

2007年09月07日
公開
23

小霏最近進入了[性器期] 看了許多相關文章都說.不需要用色情眼光去看待 反而要適時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讓這段過渡期趕快過去吧... ------------------------------------------------------------- 採訪撰文�陳華櫻 採訪諮詢&資料提供�德育醫管專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暨杏陵醫學基金會特約講師 毛萬儀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 丁綺文醫師 「性」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也是生命中的重要課題。面對亦趨開放的社會風氣與色情資訊隨手可得的多元環境,家長們與其消極的對孩子做出過多的保護與限制,倒不如積極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性觀念與相關知識,讓孩子提早學會判別是非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家長要教的並不只是性生理知識,價值觀與情感教育更是不可偏廢的重點。本篇專訪了杏陵醫學基金會專業講師毛萬儀老師、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醫師,除了讓家長瞭解孩子的性心理發展歷程之外,也告訴你該如何教、教些什麼,並點醒家長做好心理準備的重要性,放下不必要的閉塞,以大方自然的態度,與你的孩子「談性說愛」! 【PART1 人之初,性本善--幼兒性心理發展】 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心理發展理論將「性」界定為「任何可令人感覺愉快的身體刺激」,並且不只會在青年期後才出現,因此他將人類的性心理發展分為「口腔期」、「肛慾期」(或譯做「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五階段。 ##性心理發展過程 「潛伏期」和「生殖期」已是學齡兒的範圍,故以學齡前3-6歲為說明重點,列舉如下: 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歲): 在這個階段,口腔的吸吮和啃咬是孩子所有快樂與舒適的泉源,因此孩子會將所有身邊抓得到的東西往嘴裡塞,刺激嘴、唇和舌以獲得快感。 若慾望得不到滿足,寶寶會哭鬧或手腳亂踢,這便是以奶嘴塞入寶寶口中通常他就會安靜下來的主要原因。此外,佛氏認為一旦面對壓力就有可能以大吃大喝、喋喋不休等方式來緩解緊張的人,與此一階段遭受挫折或不能獲得滿足有關。 肛慾期(The anal stage,1-3歲): 家長通常會在此一階段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大小便,一旦體會到解便快感,有時會出現不該解便時解便,或是該解便時不解便的反抗行為。佛洛伊德認為,除了肛門期所帶來的快感較口腔期來得強烈之外,此時的性態度都與肛門有關,會在排便過程中開始注意、並接觸到生殖器官,進而萌生初步的性感覺。 著名的性學專家金賽博士則主張,當寶寶可以自行控制手部動作時,就同時會有探索和把玩身體的動作,包括性器官。此外2歲左右的幼兒也會喜歡爬到成人的身上進行探索,當他對自己或他人的探索行為不斷被禁止或斥責時,可能會產生焦慮與不安,並會對性器官及性機能產生「不乾淨」的印象,甚至影響到日後的性生活。 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歲): 這段期間是生殖器官概念與性別認同的重要奠基時期,幼兒身體滿足已從口腔、肛門轉到自己的生殖器官,並產生高度興趣。佛洛伊德認為此一階段的幼兒將發現撫弄自己生殖器官所帶來的快感,因此產生自慰行為,有時甚至會將興趣轉移到自己的異性父母身上。 ##寶寶自慰?非關情色! 針對幼兒期出現的自慰行為,若是對幼兒心理發展歷程不了解,便會以成人的觀點將其與情色、欲望畫上等號,而感到驚慌或無法接受。「這是幼兒期的一種無意識、非出於性衝動或性欲望的好奇行為表現,」杏陵醫學基金會特約講師毛萬儀老師表示。 她進一步解釋,孩子一旦脫離尿布的束縛,開始學習自行大小便,他便會開始留意到這個之前一直是被包覆起來的地方,加上手部動作控制能力的成熟,會因出於好奇、好玩而去觸碰自己的生殖器官,而且觸碰後的感覺的確不同於摸手或摸臉,因此即使只是小小孩,也會出現該有的生理反應(如小男生也會有勃起現象)。 但她也提醒家長,這是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過渡期現象,真的不需要過度緊張或小題大作,只要能有技巧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隨著孩子生活內容的逐漸豐富,這些行為便會慢慢消失。 ##性別意識&性別角色 毛萬儀老師表示,由於牽涉到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不同,一般來說,幼兒是先透過「外在訊息」(爸媽或其他人的反覆告知,如叫他「妹妹」或「弟弟」)得知自己的性別,但只是知道,並非等同於「了解」。因此孩子並不懂得分辨他人的性別,也不知道性別是無法改變的,此外對於性別的辨識方法也是比較僵化的,如長髮、穿裙子、擦口紅是女生,若是改變造型為短髮、穿長褲,可能會讓孩子以為「你變成男生了」! 儘管如此,由於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他開始會從家長或他人的口中接收並篩選該有的性別角色訊息,並逐漸開始建構對性別角色的認識,由於「性別」與「性別角色」之間的觀念開始聯結,「男生應該怎麼樣」,「女生應該怎麼樣」之類的概念也被逐漸強化之中。 3-6歲間,隨著語言與認知能力的進步,更大量的在接收與自身性別有關的訊息,從週遭對他的期望,或從同儕身上開始學習扮演自身的性別角色,「因此性別角色多是建構於後天的訊息告知與學習,」毛萬儀老師說道。 差不多到了上小學之後,才會逐漸明白性別是固定而無法輕易改變的,也就是說,「我現在是女生,以後也是女生」的概念會更明晰起來,並開始真正的學習自身性別所該有的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