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語慧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哭聲不同調 旋律受母語影響

2011年05月12日
公開
50

寶寶哭聲不同調 旋律受母語影響 研究:寶寶哭聲不同調 旋律受母語影響 (路透倫敦5日電)嬰兒嚎啕大哭的聲音,聽在全世界睡眠不足的爸媽耳裡可能沒有差別。不過科學家指出,事實完全相反,嬰兒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哭聲就隨著父母的母語音調發展。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找來60個新生兒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嬰兒在子宮裡就開始學習語言,這比他們冒出第一個字、開始牙牙學語早了許多。而且他們的哭聲可以用母語來區別。 法國寶寶哭聲的旋律輪廓傾向上揚,德國寶寶的則較為下降。科學家表示,這樣的模式符合法語及德語最典型的差異。 烏厄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erzburg)專家沃克(Kathleen Wermke)與美法的研究員合作,他表示這項研究可看出新生兒「能發出不同的哭聲旋律」,而且他們偏好在媽媽腹中聽到的母語旋律。 先前的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在母親肚裡最後3個月,可以記住來自外界的聲音。口語模仿研究也指出,嬰兒會模仿大人發出的母音,但要等到12週大的時候。 沃克的研究團隊說,他們的研究顯示,母語的影響開始得「非常早」,而且證實,嬰兒哭叫是他們與人、特別是母親溝通的第一步重要嘗試。中央社(翻譯) 看上一筆回列表頁看下一筆 常見問題好站連結認識我們連絡我們 研究:寶寶哭聲不同調 旋律受母語影響 (路透倫敦5日電)嬰兒嚎啕大哭的聲音,聽在全世界睡眠不足的爸媽耳裡可能沒有差別。不過科學家指出,事實完全相反,嬰兒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哭聲就隨著父母的母語音調發展。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找來60個新生兒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嬰兒在子宮裡就開始學習語言,這比他們冒出第一個字、開始牙牙學語早了許多。而且他們的哭聲可以用母語來區別。 法國寶寶哭聲的旋律輪廓傾向上揚,德國寶寶的則較為下降。科學家表示,這樣的模式符合法語及德語最典型的差異。 烏厄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erzburg)專家沃克(Kathleen Wermke)與美法的研究員合作,他表示這項研究可看出新生兒「能發出不同的哭聲旋律」,而且他們偏好在媽媽腹中聽到的母語旋律。 先前的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在母親肚裡最後3個月,可以記住來自外界的聲音。口語模仿研究也指出,嬰兒會模仿大人發出的母音,但要等到12週大的時候。 沃克的研究團隊說,他們的研究顯示,母語的影響開始得「非常早」,而且證實,嬰兒哭叫是他們與人、特別是母親溝通的第一步重要嘗試。中央社(翻譯)

告訴孩子要感恩

2011年05月11日
公開
47

告訴孩子要感恩 分類:旅遊記事 2011/02/19 10:28 一名成績優秀的青年去應試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 他通過了第一級的面試,董事長做最後的面試,做最後的決定。 董事長從該青年的履歷上發現,該青年成績優秀,從中學到研究生從來沒有間斷過。 董事長問:「你在學校裏拿到獎學金嗎?」該青年回答:「沒有。」 董事長問:「是你的父親為你付學費嗎?」該青年回答:「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去世了,是我的母親給我付的學費。」 董事長問:「那你的母親是在那家公司高就?」該青年回答:「我的母親是給人洗衣服的。」 董事長要求該青年把手伸給他,該青年把一雙潔白的手伸給董事長。 董事長問:「你幫你母親洗過衣服嗎?」該青年回答:「從來沒有,我媽總是要我多讀書,再說,母親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董事長說:「我有個要求,你今天回家,給你母親洗一次雙手,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 該青年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很大,回到家後,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母親受寵若驚地把手伸給孩子。 該青年給母親洗著手,漸漸地,眼淚掉下來了,因為他第一次發現,他母親的雙手都是老繭,有個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 青年第一次體會到,母親就是每天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洗衣服為他付學費,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今天畢業的代價。 該青年給母親洗完手後,一聲不響地把母親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當天晚上,母親和孩子聊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早上,該青年去見董事長。 董事長望著該青年紅腫的眼睛,問到:「可以告訴我你昨天回家做了些什麼嗎?」 該青年回答說:「我給母親洗完手之後,我幫母親把剩下的衣服都洗了。」 董事長說:「請你告訴我你的感受。」 該青年說: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

如何正確幫寶寶拍嗝

2011年05月06日
公開
67

如何正確幫寶寶拍嗝 作者:文�謝宜桂 出處:媽媽寶寶雜誌 備註:採訪諮詢�臺安醫院護理部督導劉文琪;攝影�陳炳煌;演出�漂亮媽媽徐僑芬&寶寶 推薦:8 人|瀏覽:2055 人 寶寶出生後,拍嗝幾乎是每個新手父母必修的一門課,為什麼一定得幫寶寶拍嗝呢?面對軟趴趴的新生兒,新手父母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寶寶拍嗝呢?長輩、親朋好友、專家教的姿勢與方法,哪種才是最正確與快速的拍嗝方法呢? 拍嗝對寶寶的重要性 臺安醫院護理部督導劉文琪說,這是因為寶寶雖然在媽媽肚子裡住了十個月,事實上卻還有很多器官發育還未完整、成熟,包含消化器官等,如:賁門擴約肌(位於食道與胃的交接處擴約肌),食道短加上蠕動性較差,且胃的容積尚小、排氣較慢,容易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而出現吐奶、溢奶現象。此器官通常一直要到寶寶 3~4個月大後發育才較為完善。 雖然目前廣泛建議媽媽哺餵母乳,但是還是有很多寶寶在喝配方奶,喝配方奶的寶寶因為多以瓶餵方式餵食,容易喝到空氣,若空氣進入消化系統,寶寶無法排氣,奶跟氣一直出來,導致嚴重的吐奶、嗆奶、溢奶情況,有時會造成寶寶猝死,這也是劉文琪督導強調一定要幫寶寶拍嗝的重要性。 拍嗝時間 很多爸媽會問,幫寶寶拍嗝到底要拍多久,是否一定要拍出嗝來?劉文琪督導表示,只要拍5-10分鐘,並不一定要拍出嗝來,因為拍嗝時間太久,或力道過大,對於脆弱的新生兒而言,也會感到不舒服,當寶寶空氣並未吸入太多,不一定有嗝氣。寶寶若沒有打嗝,媽媽又很擔心,她建議只要用直立抱姿,保持寶寶背脊直立,時間約20分鐘,真的很不放心的話,就讓寶寶保持右側臥的睡姿,左右側臥其實都可以,較建議右側臥的原因,是消化道的解剖結構位置,若還有空氣未排出,萬一發生嗆奶或溢奶是順著右邊嘴角流出,比較安全。 影響打嗝因素 劉文琪督導說,每個寶寶都能拍出嗝氣。但非每一次寶寶都能拍出嗝來,有很多影響的關鍵點。 喝奶量 因為每個寶寶食量不一致,有時是寶寶沒喝飽所以沒打嗝,也有可能因為喝太多,氣已經壓在消化道,可能要拍很久才會拍出嗝來,劉文琪督導建議可以在寶寶餵奶一半時,就先拍嗝,再繼續餵食,若寶寶仍然沒有打嗝,可不用勉強,保持直立抱姿,讓氣體自然上升排出。 空氣量 當寶寶並未吸入過量空氣時,並不一定會在當次拍出嗝氣,這跟奶嘴設計、孔洞大小也有關聯。通常親餵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有這個問題,吸入空氣的機率很低,不必一定要拍嗝。親餵母乳是最好的,因為親餵母乳的寶寶,必須耗力氣、用力吸吮,會隨著媽媽的身體挪動位置,加上有時媽媽餵食母乳的姿勢採直立式,這時寶寶的整個消化道系統是通暢的,若媽媽不放心還是可以幫寶寶拍嗝,若沒拍出嗝來,就盡量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配方奶 基本上餵食配方奶較容易產氣,且配方奶的分子大小,是否容易消化吸收都是原因之一,每個寶寶對配方奶吸收程度不同,尤其配方奶在餵食時,寶寶的位置幾乎是保持固定不動,照護者都抱的緊緊的,建議喝配方奶的寶寶,爸爸媽媽最好要幫寶寶拍嗝,避免讓寶寶沒拍嗝就平躺或讓寶寶平躺著喝奶,一定要將寶寶抱起來餵食,較為安全。 體質 基本上只要喝到空氣,寶寶就會打嗝,但有的寶寶本來就容易打嗝、容易產生嗝氣,這是體質問題,跟寶寶腸胃吸收程度有關,加上每位寶寶消化器官、解剖構造的不同,寶寶對於打嗝的快慢、頻率情況也會不一樣。 寶寶能否自行打嗝? 劉文琪督導說,喝完母奶、配方奶,若沒有幫寶寶拍嗝,原則上只要保持直立抱姿20-30分鐘,空氣較輕會上升,慢慢的自然會排氣,寶寶一樣會打嗝,劉文琪督導分享,拍打嗝的另外用意,是動作帶有安撫作用,寶寶其實是很喜歡被輕拍背部的。 睡著仍需拍嗝 新生兒邊喝奶邊睡覺,當寶寶睡著了,很多爸媽、甚至是長輩都會猶豫著還需要幫寶寶拍嗝嗎?會不會驚醒寶寶?關於此點,劉文琪督導表示,即便寶寶睡著,仍然需要幫寶寶拍嗝。寶寶不會因為睡著就不打嗝,嗝氣一樣會排出,新手父母有時會輕忽,因寶寶睡著就直接放下平躺,其實吐奶、溢奶症狀是反射行為,發生嗆奶是非常危險的。劉文琪督導強調,睡著的寶寶更是需要拍嗝,且一定要抱起來拍嗝,重點在於拍嗝動作要輕柔、正確,避免力道過大,不用拍的波波作響,讓寶寶不舒適或吵醒寶寶。 正確拍嗝法解說 劉文琪督導說,幫新生兒拍嗝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方式正確,就能幫助寶寶排出肚子裡的空氣,減少吐奶與溢奶的情況,她建議,以下兩種方式?寶寶拍嗝。 方法1. 爸爸媽媽可一手托住寶寶的頭,另一手支撐寶寶的屁股,將寶寶位置調整好,讓寶寶的臉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手掌略為拱起,使手心呈半圓弧、類湯匙狀,用空掌的方式輕拍背部,從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動原理,慢慢的將寶寶體內空氣拍出來。 方法2. 讓寶寶坐在爸爸或媽媽的大腿上,身體側面稍微靠著媽媽胸口,媽媽以虎口托住寶寶下巴、脖子位置,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一樣以空掌的方式拍打寶寶背脊。 注意事項 劉文琪督導強調,幫寶寶拍嗝時,照護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控制,畢竟新生兒還有很多器官正在發育,尤其拍打位置若不正確,誤拍打到腰際兩側的腎臟,會傷害到寶寶的器官。尤其寶寶喝完奶後,忌諱搖晃寶寶,網路上盛傳的「逆時針轉圈法」,劉文琪督導並不鼓勵,雖然這樣的旋轉方式,寶寶或許能自行打嗝或排氣較快,但搖晃容易讓寶寶昏眩,甚至陷入昏睡,導致寶寶變成「Shake Baby」,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症狀,畢竟寶寶腦部器官仍相當脆弱,搖晃太大力,很可能有腦出血的風險。 小辭典: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指的是多次並快速的搖晃,在短時間內劇烈的搖晃寶寶,頭部以頸部為軸心,在不同方向劇烈的加速與減速晃動下,寶寶頭部雖沒有直接碰撞到堅硬的物品,也會形成腦部傷害。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嬰幼兒因為外力傷害,而導致死亡或是肢體障礙的主要原因。當寶寶被劇烈搖晃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包括不安、嗜睡、不停的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嘔吐、乃至呼吸加快、體溫下降和心跳過慢;嚴重者呈現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原文刊載於2010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www.mombaby.com.tw閱覽

粗動作發展

2011年04月17日
公開
63

粗動作發展 0~1個月:俯臥時頭稍可抬起 0~1個月:俯臥時頭可由一測轉為另一測 0~1個月:仰臥時手會亂動 精細動作發展 0~1個月:反射性抓握(一碰處手掌心就會抓) 0~1個月:會將頭及眼轉向光源 0~1個月:換看媽媽ㄉ臉並會有臉部表情ㄉ反應變化 社會互動認知與行為情緒發展 0~1個月:逐漸由持續昏睡轉變為較長時間的警醒與肢體活動 0~1個月:會憑嘴旁的處尋找媽媽的乳房 0~1個月:奶嘴或物品放入嘴中會自動吸允 視覺及語言發展功能 0~1個月:對於突然的聲響會有驚嚇反應 0~1個月:對於微弱持續的聲音會停下來凝神聆聽 0~1個月:哭聲強而有力 1個月大嬰兒-----記憶和視覺遊戲-- 一個月大的嬰兒睡的時間比較多,醒的時候比較少,一般來說醒來後就是要吃,或是要排便。家長將孩子喂飽後,可以在寶寶安靜時可給予適當的感官遊戲。 到一個月間的孩子對顏色還不能很識別,看到的東西是黑白的,最愛看的是媽媽的臉。可以畫大一點的父、母的臉黑白像,貼在離寶寶眼睛約20公分地方讓他看。給這個時期的孩子看黑白畫可培養他的記憶和視覺上的能力。 也可以畫一些黑白的條紋、波紋或是黑白格子棋盤等,交替的給寶寶看。在寶寶醒來看畫時,可隔三四天左右更換下一幅。如:給孩子看三天媽媽的像,然後換成爸爸的像,然後是其它的。你會發現寶寶對看過的畫已有了記憶能力。 除了給孩子看畫外,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臉和有聲音的小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遊戲中可左右移動頭部和各種逗笑的臉部表情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等。只要寶寶醒著,育兒者就應該不斷地和他說話,也可為日後孩子的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在育兒中,父母應該了解到的就是,與孩子互動得越早越好,逗笑孩子也是越早越好,這些都是關鍵。@ 第二個月 ●生理指標: 滿兩個月時,男嬰體重3﹒5-6﹒8千克,身長52﹒9-63﹒2釐米;女嬰體重3﹒3-6﹒1千克,身長52﹒0-63﹒2釐米。 ●養育手冊: 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規律生活;盡量多地與寶寶說話、唱歌、逗樂,培養良好的母子感情。讓寶寶醒的時候處在快樂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聲音訓練寶寶的聽覺;天氣好時帶寶寶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觀看周圍環境,進行適當的日光浴;可以讓寶寶俯臥片刻;懸吊鮮艷、能動的玩具,給寶寶看、觸摸、抓握。 ●發育指標: 逗引時會微笑;眼睛能夠跟著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能夠轉頭尋找聲源;俯臥時能抬頭片刻,自由地轉動頭部;手指能自己展開合攏,能在胸前玩,會吸吮拇指。 ●特別叮囑: 在陽光下曬寶寶屁股,可治療“紅臀”;母親發燒38℃以上時應停止哺乳,發低燒(37﹒5℃-38℃)時是可以繼續哺乳的。別讓寶寶過胖。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濃縮魚肝油。 已滿月的嬰兒比剛生下來時醒著的時間較長,臉部的表情也開始多了起來,小手小腳的動作也開始頻繁了,力量也慢慢增加。因此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除了繼續給於他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外,還應增加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體能等。 一.抬頭看玩具 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博被,使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將孩子輕輕的放在床上,讓他趴著,幫助他調整一下使他的兩臂彎屈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媽媽拿著可發出聲音的玩具〈如小搖鈴等〉一邊搖一邊快樂的叫著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抬起頭來看。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處得到鍛鍊,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 一般一天一次為宜,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免寶寶疲累。最好是在餵飽孩子一小時後在進行,以防吐奶。孩子哭鬧時也不宜。 二.抓手指遊戲 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已經有了本能的反應,只要有東西放到小手心,寶寶的手就會自M收握。2個月大的嬰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腦協調的能力以促進大腦發育。 方法: 媽媽將食指放入嬰兒手心讓他抓握,幾秒鐘後將手收回。反覆幾次後再用食指觸碰嬰兒小手掌的邊緣,看他是否有反應、也去抓。如果孩子能把父母的手指抓得很緊,這時你可以試著將孩子往上提升〈另一手在寶寶身後保護〉,握得緊、比較有力的孩子有時能被提高到坐的姿勢。 一般一天兩次為宜,每次不要超過五分鐘。 三. 散步,“介紹”事物 寶寶醒著時,父母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寶寶出去散散步,讓孩子接觸感受一下外面的環境,並可通過不斷地“介紹”周圍的事物、環境來增進親子關係和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也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2~3個月:俯臥時頭可抬起90度 2~3個月:側躺時可以翻回成仰臥 2~3個月:俯臥時手可支持胸部一下子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2~3個月:雙手可在胸前接觸 2~3個月:會看手中所抓的物體 2~3個月:手會張開,不在緊握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2~3個月:認得出媽媽 2~3個月:當抱起來話對他/她說話時會停止哭泣 2~3個月:會轉頭注視附近正在說話着的臉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2~3個月:媽媽說話時會以低估聲回應 2~3個月:開心時會發出聲音 2~3個月:會辨別大人說話的語調,對母親不同情緒的語調聲音會有不同反應 第三個月 ●生理指標: 滿三個月時,男嬰體重4﹒1-7﹒7千克,身長55﹒8-66﹒4釐米;女嬰3﹒9-7﹒0釐米,身長54﹒6-64﹒5釐米。 ●養育手冊: 通過讓寶寶俯臥、豎抱寶寶,幫助寶寶練習抬頭的動作,鍛煉寶寶頸椎的支撐力。用玩具逗引寶寶發音。 訓練聽力,初步培養追蹤聲音來源的能力,感受聲音遠近的能力。鍛煉寶寶的皮膚,只要寶寶的心臟沒有毛病,就可以經常洗澡。寶寶不會爬,但可能從大床上掉下來,大人離開時,別忘了把寶寶放在有欄杆的小床上。寶寶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寶寶還小,母親躺著哺乳有發生窒息的危險。只吃牛奶的嬰兒可加果汁,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喜歡喝,也可以加果汁。 ●發育指標: 俯臥時,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撐上身;頭部能夠挺直;眼看雙手、手能互握,會抓衣服,抓頭發、臉;眼睛能隨物體180度;見人會笑;會出聲答話、尖叫,會發長母音。 ●特別叮囑: 多數寶寶此時應該補鈣了。帶寶寶到公共場所為時尚早。盡早讓寶寶品嘗各種味道,為以後添加副食作準備。 這個月的寶寶手眼開始協調,小手小腳的活動力越來越強,會玩弄小手,也開始想翻身動一動;對外界聲音反應較靈敏了;咿咿啊啊的喃喃自語中開始學發音。此時家長可多陪他們玩些刺激觸覺、聽覺、肢體動作等遊戲或運動,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一、伸手抓玩具 讓寶寶反覆練習抓握動作,有益腦部運動。 方法:經常在寶寶床頭放些玩具,讓其俯臥,媽媽可逗引寶寶去抓,或拿起寶寶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寶寶能抬頭用肘支撐上身,並用其中一隻手去抓玩具,表示寶寶的上肢及頸肌已開始發育。寶寶如能揮動自己的小手去抓玩具,媽媽就要給予適時的讚美,讓他知道你多麼喜歡他這樣做。 二、懸吊鬆手練習 寶寶每次在「抓」東西的同時也在練習「放手」,家長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懸吊運動就是很好的練習。懸吊能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及擴張胸部,吸進更多的氧氣供大腦使用。 方法: 給寶寶穿上好活動的T恤與尿片,讓寶寶抓住你的大拇指,然後將他的身體拉離床面幾吋,如果寶寶握不住有鬆手的感覺時,就讓他躺回床上。一天可做好幾回,每回只做一分鐘,一分鐘內可練習好幾次。因為每次寶寶支撐的時間只能五到十秒。 注意: 做任何活動前都應告訴寶寶你要做什麼,除了注意安全外,還要隨時鼓勵他:「你好棒喔!」 三、學翻身 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進一步爬行,移動身體。 方法: 有些寶寶上個月就已學會不必墊後背,或靠他人扥後背就能側翻了。如果寶寶還不會側翻,媽媽可從旁協助扥住背部,輕推臀部,使其容易向另一側翻身。接著學向左右兩側翻身,媽媽在一側逗弄他,或拿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抓住玩具會順勢翻成側臥、俯臥,此時媽媽要守護在旁。如果寶寶學不會翻身,可能是衣服太厚、太緊或床太軟,妨礙他的行動。有些寶寶對這些練習還是有困難,可延至下個月再進行。 四、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會咿咿啊啊地發出雙元音,此時媽媽應多重複他的「咿咿啊啊」去做回應,並且唇形要明顯地和他「對話」。寶寶喜歡有人跟他說話,你的微笑及聲音會使他感受到你的愛。他由你這兒學到如何發音、笑,以及親近、信賴他人。 這項活動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及母子交流的溫馨互動,越早開始越好。在寶寶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持續與寶寶「對話」,親切地回應他發出的各種聲音。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3~4個月:協助做起頭可以固定 3~4個月:手可移到胸 3~4個月:可維持側躺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2011年04月15日
公開
52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3~4個月:俯臥時會有抓或刮的動作 3~4個月:將手抓到物體放入口中 3~4個月:看見移近臉的東西,兩眼會有內向會聚動作(鬥雞眼)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3~4個月:餵食時會不眨眼地注視媽媽並流露出滿意的眼神 3~4個月:會將物件或手放入口中吸允 3~4個月:會駐是自己鏡中的影像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3~4個月:會將眼睛與頭轉向聲源所在 3~4個月:會無意中發出一些語音 3~4個月:聽到準備餵食的聲音時會有吸允與舔唇的反應 第四個月 ●生理指標: 滿四個月,男嬰體重4﹒7-8﹒5千克,身長58﹒3-69﹒1釐米,女嬰體重4﹒5-7﹒7釐米,身長56﹒9-67﹒1釐米。 ●養育手冊: 發展感覺動作技能,即視覺、聽覺和觸覺與肌肉活動的聯合。如眼睛引導手去拿東西、聽到聲音準確轉動眼睛和身體。多給寶寶聽音樂,和寶寶說話。給寶寶做翻身操,鍛煉寶寶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幫助寶寶學習翻身的動作。 逗引寶寶說話,與寶寶做問答遊戲,練習發聲,學習“交談”。 適量加副食品,如雞蛋、米粉、菜泥等。 盡可能堅持母乳餵養。母親工作時,要三小時擠一次,促進母乳分泌。擠出的奶在冷藏狀態下,可以留給寶寶第二天吃。有的寶寶已會翻身,父母更要當心寶寶的安全。 ●發育指標: 俯臥時寶寶上身完全抬起,與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視線靈活,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開始咿呀學語,用聲音回答大人逗引;喜吃副食品。 ●特別叮囑: 該去復查卡介苗是否接種上了。不必太過糾正寶寶吸吮手指的動作,因為吸吮手指能促使寶寶手眼協調行動。一歲以後,隨著寶寶的成熟,自然會停止吃手。孩子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指標不能達到不要緊。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週圍。 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4~5個月:從仰臥拉起寶寶時她會有用力感 4~5個月:從仰臥拉起頭不會向後仰 4~5個月:俯臥時會用扭動方式往後移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4~5個月:兩手各可抓緊小物品 4~5個月:手腕有旋轉的動作 4~5個月:把玩玩具時會稍微協調手與眼睛,但做的不好

幼兒常看電視 容易變小惡霸

2011年04月14日
公開
40

幼兒常看電視 容易變小惡霸 不良的電視節目會讓小朋友變成小惡霸嗎?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小朋友經常看電視,長大後可能會變成小惡霸,每天多看一小時電視, 將來出現惡霸行為的機會就增加百分之六;如果爸爸媽媽能為小朋友提供其他智慧刺激或情緒 支援,就可消減由電視帶來的負面影響。   外電報導指出,美國華盛頓大學對一千兩百多名四歲的小朋友,進行兩年到七年的追蹤研 究,結果發現,小朋友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愈長,入學後出現野蠻、霸道行為的機會愈大。   報導指出,小朋友看的節目,將近六成含有暴力內容。研究人員甚至表示,即使部分節目 內容不屬於暴力,卻含有待人不禮貌的態度,例如粗言冷語,幼兒接收到這些資訊,也容易形 成惡霸性格。   相反的,如果爸爸媽媽在小朋友成長時期,能陪伴一起閱讀、遊戲,給予情緒支援,入學 時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會比較容易。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黃意霖說,念幼稚園的小朋友在單純模仿階段,並不瞭解 自己從電視中模仿的行為是好還是壞,但小朋友如果因為某項行為得到爸媽的讚美或想要的東西 ,將來就會繼續表現相同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   黃意霖說,小朋友上學後就會開始跟同學互動,若大家都看同一個節目,就會產生認同感, 一些不良行為也會互相影響。所以小朋友應該選擇適合的節目,千萬不要迷戀電視。

嬰幼兒時期的「品格教育」培養

2011年04月13日
公開
41

嬰幼兒時期的「品格教育」培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然而有許多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在無形中給了孩子負面影響。在陪伴孩子成長、學習的路上, 嬰兒的學習和開發自己的能力極強,由0歲到上小學前,是開發潛能、學習一切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也是最適合培養良好品格的時期。 內文: 中國人有句諺語:「3歲看大、6歲看老」說的正是──人格的成長關鍵在童年。試想「一個初生的嬰兒」剛來到人世,連與人溝通尚在摸索和嘗試階段,如何讓他學習抽象的「品格教育」? 了解嬰幼兒 嬰兒從出生到8歲以前,是他一生中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段,而在這一時期照顧是否得當,對孩子日後成長的性格和品格有很大的影響。初生嬰兒來到人世,很像走迷宮的實驗老鼠,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遇阻擋,就會另找新的途徑,但也經由環境及阻礙,讓他學到如何適應人世。 按照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腦細胞的成長從初生到1歲的1年間,大腦重量會由4百公克成長到8百公克,到5、6歲時會增加到初生時的3倍,在8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成長,已完成了成人的80%。又據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的大腦前葉的新舊皮層是掌握情緒記憶及人格成長的重要部份,初生的嬰兒已有1億4千萬左右的腦細胞,腦細胞數目不會增加,增加的是神經叢之間的連線;這些連線受外界刺激不停增長,而形成更加複雜綿密的網路。研究顯示,這些神經網路愈複雜,表示嬰兒愈聰明,對外界的認知和學習也愈豐富,這段過程也就是嬰兒潛能的開發過程。 由於外界環境不同,嬰幼兒受到的刺激不同,他的智商(IQ)情緒智商(EQ)運動智商(MQ)及人格發展成長,也會因不同的刺激而發展出不同的能力。 心理發展忽視不得 20世紀心理學大師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把人格的形成分成8個階段,在6歲前的嬰幼兒時期,是其中3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嬰幼兒探測人世、自我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危機」,小寶寶如能克服這些危機,便可建立「自我」。 母親的關愛影響到嬰兒對人的信任 0∼ 1歲半的嬰兒 在這段時間的嬰兒只是拚命在吃,嘴巴不停在動,口腔動作是主要特點。在生理上,嬰兒成長得很快,體重不斷在增加。艾瑞克森把這一時期幼兒「自我」的發展目標定為:「信賴或不信賴」;在此時,嬰兒是完全無助的,要仰賴父母照顧和給予,但是他是有感覺的,他週遭的環境正是他探索學習的功課。 當他餓了、哭了,是否有人餵他?尿了、濕了,有人換尿片嗎?當他不舒服,或有點怕,有人安撫他嗎?如果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都能夠持續獲得滿足及照顧,他就感覺到:他的母親或照顧者是可以依靠的,從而發展出對人或環境的信任態度,即使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仍會有安定感。如果是他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嬰兒可能變得有些恐懼,並對週遭的人不信任。 6大要點,必須了解把握 艾瑞克森的理論對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根據本人3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艾氏的理論內容和一般嬰幼兒的性格成長情形非常接近,因此,在此特別介紹,以作為我們了解嬰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參考。在艾氏的論述中,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 1.孩子人格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場考驗。而每場考驗中,都存在著危機,必須讓孩子自己努力通過,通過了,他才可接續下一場的學習和考驗。 2.在每一階段的學習考驗中,父母親或照顧者的態度非常重要,對兒童的性格特質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也可以說,孩子的未來,父母態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3.在艾氏「人格形成」的8個階段中,前3個階段是嬰幼兒進入人類社會的「基礎階段」。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和過程,是自然的,漸進的,受到遺傳基因的決定,像一朵漸開的花朵,它綻放的早晚有一定的時間,不宜以人為力量太過干預;不過艾氏很重視幼兒在人格形成過程中,文化和社會對其影響。 4.每階段的功課,以兩個詞來定名,像「信任」或「不信任」,起初似乎是很明顯地,嬰兒必須學習「信任」而非「不信任」,但是艾瑞克森講得很清楚,我們也必須學到在兩者間取其平衡。無疑地,嬰兒主要是要學「信任」,但也需要學一點「不信任」,為了在成長之後,不致於成為容易上當的白癡。

先學前期(0 ~ 3歲):安全感、信任感、與自主性

2011年04月12日
公開
37

先學前期(0 ~ 3歲):安全感、信任感、與自主性 在先學前期階段,管教的重點應偏重*保護*,尤其在0 ~ 1 1/2歲時, 正值嬰兒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的時期,此階段是人格基石發展的黃金 時段,嬰兒有了*安全感*,才能建立對父母或照顧者的*信任感*。 有了對人的信任感,孩子才不會畏縮,才願意學習獨立、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並且願意遵守父母及照顧者所設的規定。在這階段給孩子一個有安全感 並可以自由探索的環境是最要的,所以在0 ~ 1 1/2歲的階段,管教重點 應偏重在*保護*。有一個實驗結果顯示,哭了就有父母或照顧者立即回應的 小孩子,在6個月以後哭的次數比沒有被立即回應的孩子有明顯的減少, 這代表著安全感的養成。有安全感的孩子能信任父母,有了對父母的信任感, 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與教導,例如教孩子等待,當孩子有需要而以 哭表達時,若父母正在忙而無法立刻幫忙時,可以告訴孩子等一下,有了安全 感和信任感的寶寶,常會在聽見父母的聲音和要求後就停止哭了。 要特別提出來是我們要了解嬰兒都有與生俱來的氣質 (temperament) (氣質與人格不同,人格是指在先天條件及後天環境的雙重 影響下所產生人的獨特行為模式、信念、與感覺),天生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方式就不同。就天生的氣質而言,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嬰兒不屬於「易養育型 (the easy baby)」,所以父母及照顧者千萬別懷疑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 愈是難照顧不容易取悅的孩子,愈需要你的耐心與付出,細心去觀察他/她的 需要,他/她會愈來愈好帶,不過當你覺得有挫折感和疲憊時,別忘了向家人 或朋友尋求支援。有人說,兩歲以前的孩子最好自己帶,可能是因為這段時期 的孩子帶起來最累人,最需要愛心與耐心,更重要是此時期正是孩子建立 「安全感」與「信任感」的階段,父母雙方如果都能撥出時間共同照顧孩子, 孩子會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感」,日後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會信任和遵守, 也就是可以建立父母對教導孩子的穩固基石。 一歲半至三歲則是孩子自主性(autonomy)萌芽的階段。 在新形成的自我感下,孩子常說*不*,以表達欲與照顧者分離的意識。 然而擁有自主性的孩子才容易發展出獨立性,缺乏自主性孩子常會對自己的 能力缺乏自信而畏縮。自主性的建立是往後的「進取性」發展的基礎。 所以允許幼兒適度的自我表達,給孩子一些做選擇的機會,將有助於孩子 自主性的發展。此外孩子的自主感,深受父母要求內容的影響,若我們的 要求能配合孩子的能力,孩子可以輕易地遵守父母的要求並建立自主性。 例如要換衣服時,你如果拿兩件給孩子選一件,是比讓他/她自己去一疊 衣服裏挑一件容易,且比只拿一件給孩子別無選擇的穿上,更能讓他/她有 做選擇的成就感同時也建立了自主性。

教孩子時絕對不可說的話

2011年04月11日
公開
37

教孩子時絕對不可說的話 2009-04-01 13:42:40 發表 好文推薦 父母不恰當的責備,不但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傷了孩子的自尊。 我注意到有對夫婦,兩歲左右的兒子在身旁邊跑邊喊。這對夫婦在路邊買了兩支冰棒,邊走邊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親說:「寶貝,你可以從我這兒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來要整支,他母親再次把手拿開,他失望地哭了,父親又重複他母親的做法。小孩邊哭邊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來,嫉妒又難過地盯著兩個正吃得起勁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冰棒,但大人緊握著寶物的手卻一次次縮回去。 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覺得有意思。他們不停地笑著,並想跟他開玩笑:「你看你,這有什麼重要的,值得你這麼吵鬧?」於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對父母,朝母親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來,焦慮地四下張望,想知道爸媽是否還在那裡。父親吃完自己的冰棒後,把小木棒遞給兒子,自己繼續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著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撿起來,但最後還是沒有撿。接下來他一臉失望,孤獨又傷心地哭起來,全身顫抖。然後馴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親眼見的景象,寫在《幸福童年的祕密》裡,她非常驚駭於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後也展開對小孩成年後也會對弱者輕蔑的關聯性研究。 米勒認為小男孩並非因為「貪吃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斷受到傷害和打擊。不但願望無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還被開玩笑。 父母把他們的觀念與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為了生存和愛,學著去服從,甚至對父母所說的傷害自尊心的話,也只有壓抑下來,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社會裡每時每刻在發生,很多大人不自覺地常犯這些錯。 在婦幼節前夕,我們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提醒您,別再說了,別再讓羞辱與輕蔑代代傳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擊:笨蛋、壞蛋、混蛋、人渣、死人、豬、烏龜、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緒性的語句: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沒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貶抑:你真沒用、沒人喜歡你、你什麼都不會、你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壓抑:說不准就不准、閉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讓孩子解釋:再給我頂嘴、你說什麼我都不信、你還有理由啊? ◎諷刺、嘲弄:你也太聰明了吧、這種事只有你做得出來、你能考及格我就謝天謝地了、這麼簡單也不會。 ◎威脅:你給我試試看、給我小心點、打電話跟老師說、送你去警察局、你如果…我就…、你不要後悔、把你送給別人、我看你以後怎麼辦。 ◎哀求:爸求你不要這樣、你再這樣媽要哭了。 ◎冷漠:你活該、我早就告訴你了、自己不會想啊、自己看著辦。 ◎比較:你比得上×××嗎?人家比你強多了、如果你能跟×××一樣就好了。 ◎強調父母的經驗和權威: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會了、你得聽爸爸的。 ◎懷疑:你實在無法讓我信賴、我看你沒這麼厲害吧?那有什麼了不起。 ◎不耐煩:到底要我講幾遍?為什麼老是忘記? ◎不當的引導:去死吧、乾脆跳樓算了、出去就不要再回來、給我滾。 ◎誇張:你對不起列祖列宗、自從有你,我再也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 ◎放棄:我對你不抱任何指望、再也不管你了。 ◎利誘:你少打一點電動,就多給你零用錢。 ◎過於明察秋毫:終於逮到你了、又出錯了吧、你以為我不知道? 責備孩子的原則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小孩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不適當的責罵、管教有時造成反效果。 2. 向孩子說明為什麼受到責備,不要讓孩子覺得無故挨罵。 3. 告訴孩子該怎麼改進。責備的目的是下次不再犯,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行為哪裡不對,該怎麼做,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自己思考怎麼改進。 4.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例如要求孩子對人有禮貌,父母自己就不能粗魯無禮。先得到子女的尊敬,他們才會信服管教。 資料來源:優仕網

培養愛看書的寶寶!

2011年04月10日
公開
41

培養愛看書的寶寶!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吳幸玲 親子教育實踐家 汪培珽 看書可以增長人的智慧,也能提升寶寶的智能喔!若能讓寶寶從小就喜歡看書,這對他來說可是個最棒的禮物呢!不過該如何為小寶寶選書?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PART I:選書篇 依據寶寶的發展選書 輔仁大學講師吳幸玲表示,爸媽配合寶寶的心智發展與能力來選擇書籍,也就是「適齡適性」,這樣對寶寶才會有幫助。 以下是吳幸玲老師為爸媽們提供的寶寶各階段建議書籍類型!爸媽們可要看仔細囉! 0-3個月─簡單的視覺卡 此時的重點在刺激嬰兒的視覺能力,因此以閱讀圖像為主。因為新生兒眼裡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也無法分辨不同色彩的差異,所以對比強烈的顏色較易引起他的興趣,例如黑白色就是最好的對比色。同時,選擇的圖案越大越好,且畫面簡單,不要過度複雜,例如簡單的視覺卡,讓寶寶能夠在近距離就能看到這些東西。 4-6個月─可抓握的玩具書 此時的嬰兒開始有用整隻手抓握東西的能力,同時喜歡以嘴巴探索抓握到的東西,因此,可抓握的塑膠書,或類似的玩具書都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讓寶寶熟悉書本,培養他日後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協助他探索各種物體的特性,包括軟、硬、方、圓等等,有助於他的觸覺發展。 6-9個月─耐抓、咬,可清洗書本 寶寶的視覺有進一步的發展,手部精動作發展得更好,能夠用手指去抓、翻、拍東西,所以他的活動力更強、更有破壞力,更有可能咬、抓、摔甚至撕掉紙張。這時可為他選擇耐抓、耐咬、可清洗的書,例如布書;或是考量到讓嬰兒自行翻閱的話,也可選擇他容易翻動的書籍,像是厚紙板書(board book,或稱硬頁書),而且這類書籍也不容易被破壞。 12個月 1歲左右的嬰兒會主動參與閱讀,此時可帶著他「指物命名」,也就是指著某個圖案告訴他那是什麼東西,幫助他發展語言與認知功能,而認識的事物應從他周圍的事物開始,例如奶瓶、杯子、各種食物等等,並且幫助他把物體與文字連結在一起。而後,爸媽們還可以進一步和他玩看圖說話的遊戲。 PART II:唸書篇 除了讓寶寶開始接觸書籍之外,爸媽還可以做的就是唸書給寶寶聽,因為這也是一種讓寶寶喜歡閱讀的方式,而親子共讀也能滿足寶寶對愛的需求,並增加親子感情喔! 藉由唸書與寶寶互動 爸媽們可能會認為,寶寶還小怎麼聽得懂故事呢?但事實上,所謂的唸故事書給寶寶聽,是大人與寶寶一起看著書本,讓寶寶看著書中的圖文,並由大人唸出書中的文字或是故事。所以唸故事也包含了看書這部分。親子教育實踐家汪培珽表示,她在小兒子一個半月大時,隨手拿起一本書唸給兒子聽,兒子當時雖然不會說話、動身體,但眼睛卻一直盯著書本上下左右地看!此外,她認為,唸故事書給嬰兒聽的重點並不在於他有沒有聽懂,而是藉由唸故事書與寶寶互動,同時讓寶寶從小就接觸到書本,再者,寶寶也很喜歡大人對他說話,既然如此,何不試著唸故事給他聽。 餵奶、睡前都是好時機 汪培珽表示,當寶寶開始對大人說的話有反應時,就可以開始說故事給他聽。她認為,寶寶喝奶時、睡覺前(包括午睡)、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時都是很好的唸故事時間。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的時間,但只要寶寶願意聆聽,爸媽隨時隨地都可以唸書給他聽。 PART III:環境營造篇 除了為寶貝選擇合適的書籍以及唸故事書給他聽之外,提供一個好的閱讀環境,讓他感覺閱讀是愉快的,也是培養他喜愛閱讀的關鍵! 家中處處有書: 汪培珽表示,她會在家中到處放書,包括嬰兒床邊、臥室、客廳沙發旁、餐桌旁等寶寶或是大人會停留的角落都看得到書,讓寶寶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無形中也提高了他對看書的興趣!再者,大人們無論在哪裡,只要想唸書給寶寶聽,就隨時拿得到書,不會因為不方便走動而作罷! 吳幸玲老師也提醒爸媽,嬰幼兒發展的理論是養育寶寶的根據與參考,但是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爸媽應了解寶寶的特質與發展,並適當地引導他,不要硬將所有理論套到寶寶身上。總之,無論是陪伴寶寶閱讀,或是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別忘了保持心情上的愉快並且放輕鬆,不要給寶寶過多壓力,這樣寶寶才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喔!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吳幸玲 親子教育實踐家 汪培珽 看書可以增長人的智慧,也能提升寶寶的智能喔!若能讓寶寶從小就喜歡看書,這對他來說可是個最棒的禮物呢!不過該如何為小寶寶選書?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PART I:選書篇 依據寶寶的發展選書 輔仁大學講師吳幸玲表示,爸媽配合寶寶的心智發展與能力來選擇書籍,也就是「適齡適性」,這樣對寶寶才會有幫助。 以下是吳幸玲老師為爸媽們提供的寶寶各階段建議書籍類型!爸媽們可要看仔細囉! 0-3個月─簡單的視覺卡 此時的重點在刺激嬰兒的視覺能力,因此以閱讀圖像為主。因為新生兒眼裡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也無法分辨不同色彩的差異,所以對比強烈的顏色較易引起他的興趣,例如黑白色就是最好的對比色。同時,選擇的圖案越大越好,且畫面簡單,不要過度複雜,例如簡單的視覺卡,讓寶寶能夠在近距離就能看到這些東西。 4-6個月─可抓握的玩具書 此時的嬰兒開始有用整隻手抓握東西的能力,同時喜歡以嘴巴探索抓握到的東西,因此,可抓握的塑膠書,或類似的玩具書都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讓寶寶熟悉書本,培養他日後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協助他探索各種物體的特性,包括軟、硬、方、圓等等,有助於他的觸覺發展。 6-9個月─耐抓、咬,可清洗書本 寶寶的視覺有進一步的發展,手部精動作發展得更好,能夠用手指去抓、翻、拍東西,所以他的活動力更強、更有破壞力,更有可能咬、抓、摔甚至撕掉紙張。這時可為他選擇耐抓、耐咬、可清洗的書,例如布書;或是考量到讓嬰兒自行翻閱的話,也可選擇他容易翻動的書籍,像是厚紙板書(board book,或稱硬頁書),而且這類書籍也不容易被破壞。 12個月 1歲左右的嬰兒會主動參與閱讀,此時可帶著他「指物命名」,也就是指著某個圖案告訴他那是什麼東西,幫助他發展語言與認知功能,而認識的事物應從他周圍的事物開始,例如奶瓶、杯子、各種食物等等,並且幫助他把物體與文字連結在一起。而後,爸媽們還可以進一步和他玩看圖說話的遊戲。 PART II:唸書篇 除了讓寶寶開始接觸書籍之外,爸媽還可以做的就是唸書給寶寶聽,因為這也是一種讓寶寶喜歡閱讀的方式,而親子共讀也能滿足寶寶對愛的需求,並增加親子感情喔! 藉由唸書與寶寶互動 爸媽們可能會認為,寶寶還小怎麼聽得懂故事呢?但事實上,所謂的唸故事書給寶寶聽,是大人與寶寶一起看著書本,讓寶寶看著書中的圖文,並由大人唸出書中的文字或是故事。所以唸故事也包含了看書這部分。親子教育實踐家汪培珽表示,她在小兒子一個半月大時,隨手拿起一本書唸給兒子聽,兒子當時雖然不會說話、動身體,但眼睛卻一直盯著書本上下左右地看!此外,她認為,唸故事書給嬰兒聽的重點並不在於他有沒有聽懂,而是藉由唸故事書與寶寶互動,同時讓寶寶從小就接觸到書本,再者,寶寶也很喜歡大人對他說話,既然如此,何不試著唸故事給他聽。 餵奶、睡前都是好時機 汪培珽表示,當寶寶開始對大人說的話有反應時,就可以開始說故事給他聽。她認為,寶寶喝奶時、睡覺前(包括午睡)、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時都是很好的唸故事時間。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的時間,但只要寶寶願意聆聽,爸媽隨時隨地都可以唸書給他聽。 PART III:環境營造篇 除了為寶貝選擇合適的書籍以及唸故事書給他聽之外,提供一個好的閱讀環境,讓他感覺閱讀是愉快的,也是培養他喜愛閱讀的關鍵! 家中處處有書: 汪培珽表示,她會在家中到處放書,包括嬰兒床邊、臥室、客廳沙發旁、餐桌旁等寶寶或是大人會停留的角落都看得到書,讓寶寶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無形中也提高了他對看書的興趣!再者,大人們無論在哪裡,只要想唸書給寶寶聽,就隨時拿得到書,不會因為不方便走動而作罷! 吳幸玲老師也提醒爸媽,嬰幼兒發展的理論是養育寶寶的根據與參考,但是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爸媽應了解寶寶的特質與發展,並適當地引導他,不要硬將所有理論套到寶寶身上。總之,無論是陪伴寶寶閱讀,或是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別忘了保持心情上的愉快並且放輕鬆,不要給寶寶過多壓力,這樣寶寶才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喔!

寶寶9種氣質大解析

2011年04月09日
公開
52

寶寶9種氣質大解析 採訪撰文�張采妮 諮詢�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梁歆宜          您知道寶寶的氣質九向度中,蘊藏了什麼樣的生理密碼?即便是剛出生的寶寶,也能窺出其中道理哦!我們將寶寶氣質分成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性、情緒本質、反應強度、敏感度、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九種向度,且依序解析,幫助家長探索小寶貝的氣質奧妙! 1. 活動量 什麼叫做「活動量」? 簡單來說,就是一天當中,寶寶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和活動頻率多寡。 如何觀察寶寶? 1. 很喜歡戶外活動,不喜歡待在家裡? 2. 對任何事情充滿好奇心,都想嘗試看看? 3. 在室內或戶外活動時,孩子喜歡用跑的,不喜歡用走的? 4. 一起吃飯時,孩子會乖乖坐好?還是常常動來動去,想跑去玩耍? 5. 洗澡的時候會把水潑的到處都是? 6. 睡覺時安安穩穩的睡著?或是一直翻來翻去? 各自的氣質特色 活動量大的寶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王珮玲教授表示,活動量大的孩子經常坐不住,對每件事情都充滿好奇心,因此經常跑來跑去,探索新事物。睡覺時,比較不容易乖乖入眠,睡前家長可能孩需要陪孩子玩一陣子,孩子才會心滿意足的睡著。 活動量小的寶寶 活動量小的寶寶經常被歸類於「文靜一族」的孩子,他們喝ㄋㄟㄋㄟ、玩遊戲的時候,比較不會有「吃一口飯就跑去玩一會兒再回來繼續吃」的狀況。這類的孩子多半是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比較不會打擾到大人的作息。 如何引導寶寶? 活動量大的寶寶 注意孩子的安全 王珮玲教授表示,活潑好動的孩子東奔西跑下,經常一不小心就會受傷。家中假使有精力旺盛的寶寶,在居家佈置上,譬如桌腳邊緣、櫃子邊緣、牆角等有尖角的地方都可以貼上防撞條或是軟海綿墊,避免寶寶跌倒撞傷。 活動量小的寶寶 安排固定的活動時間 對於比較文靜、不喜愛趴趴走的寶寶,適當的運動仍是必須的!家長可以盡量帶寶寶到公園或是親子遊戲空間,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不僅能讓孩子增加活動量,孩子也能認識更多小朋友呢! 陪孩子一起遊戲 引導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他們一起遊戲!譬如陪孩子們一起看圖畫書、玩猜猜看、陪孩子玩舉高高…等等遊戲,都能幫助孩子增加適當的活動量,也能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哦! 2. 規律性 3. 趨避性 4. 適應性 5. 情緒本質 6. 注意力分散度 7. 堅持度 8. 反應閥(敏感度) 9. 反應強度 什麼是「反應強度」? 結語 整體來說,氣質九向度的特性,都是環環相扣,相互牽連。盡量以正向面來看待孩子們的行為和感受,不要以負面的想法幫孩子貼上標籤。愈早了解孩子的氣質,便能愈早積極引導出孩子的氣質特點,不僅幫助家長找出更恰當的教育模式,也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學習!

嬰幼兒語言發展0~3個月會回應

2011年04月08日
公開
56

當胎兒還在子宮內時,即已具備聽覺能力;而新生兒出生的放聲一哭,就代表他具有學會說話的能力,以「哭聲」與父母溝通,而父母要用溫柔的語調回應他,並且在他醒著的時候,把握時間多與他說話,開啟語言學習的歷程。 能力1.會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 聽覺是未來學習的最主要管道,沈素戎治療師表示,聽覺器官功能正常的baby,已具有聽覺能力,即使還未滿月,就能感受到外界的聲音刺激時會有所反應,如轉頭或扭動身體。他喜歡聽父母溫柔親切又帶點誇張的語調,趁著換尿布、餵奶和洗澡等時刻,跟他進行一對一的對話。 遊戲.聲音在哪裡 準備物品:對比強烈的黑白雙色(具聲光效果者更好) 讓baby或躺或趴,父母則站在他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如其身體兩側,搖動會發聲的玩具,甚至呼喊他的名字以吸引注意力,觀察baby是否會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若能正確分辨聲音從何而來,表示其聽力發育良好,感覺統合也大致正常。 進階班 養成建議 如果baby的反應不理想,沒有任何反應或是反應不明顯,父母可以多試幾次在她身邊呼喚他,直到他轉頭看人,之後再換方向,試到他能準確找到音源處。沈素戎治療師建議,如果父母覺得baby的反應讓你覺得不對勁,且出生時又未做聽力篩檢,最好還是尋求耳鼻喉科醫生做聽力檢查。 能力2.能注視照顧者的口型變化 baby在學會說話前,需要有大量的聲音刺激與模仿的學習機會,除不同聲音刺激外,父母說話的口型變化正是baby模仿學習元素之一,記住喔!與baby說話時務必要面對面,好讓他能近距離觀察。當然,父母願意對他說愈多的話,他的語言發展就會愈好! 遊戲.看誰在說話 準備材料:對比強烈的黑白雙色(具聲光效果者更好)可吸引嬰兒注意的玩具 父母將baby抱入懷中,並與之面對面,說話、唱童謠都可,記住要加入明顯的表情及聲音變化,速度則最好慢一點,好吸引他的注意並觀察父母的口型變化。而父母也要觀察baby的反應,是否有出現感興趣與注視模仿的樣子? 進階班 如果baby能達到此活動目標,視其反應程度延長互動時間,甚至多唱一些不同的童謠,提供更多的口型變化讓他觀察並學習,以奠定更佳的發展基礎。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可再放慢說話的速度,或試著一字一字的慢慢說。沈素戎治療師提醒,如果baby的眼神無法與父母交會,有疑似自閉症的隱憂,務必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0∼3個月 自動發聲•需要父母的回應 不要以為baby不會說話,就不能與他有所互動,其實除了哭聲外,他還會用肢體語言與基本聲音,回應外在的刺激,與這個世界產生互動。父母一定要把握每個和baby溝通的機會,與他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能力3.能發出聲音自娛 聽覺正常之外,baby自身的生理發展成熟度也會影響語言發展,若口腔構造異常,在語言學習與表達將受到限制。讓baby主動開口「說話」,是此階段重要能力之一。 遊戲.發聲練習 準備材料:baby吃飽睡足擁有良好精神狀況、輕柔音樂 讓baby躺著或抱著他,爸媽可觀察他是否自己會發出聲音,有如自言自語般的娛樂自己(約在出生後20天左右,baby會發出如「a gu、a gu」的聲音自娛)。這時,大人若用同樣的聲音回應,他會覺得很開心。 進階班 如果baby能達到此活動目標,就視其精神狀況延長互動的時間,多引導他試著再發出不同的母音(如ㄚ、ㄟ、ㄨ、ㄡ),或是給予更多具有變化的聲音。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更要注意與他面對面的互動,先發出一些單音或對著他說話,多重複幾次,以觀察baby是否會模仿父母發出聲音?甚至在自發狀況下發出聲音。 能力4.會回應成人的聲音 不要小看baby的能力,只要你對他付出關心,他就會有所回應,即使他還不能言語。當你發出聲音時,他也會發出不知名的音,並扭動身體給予回應,當你回應時,他會不動聲色的聽你說;如果你不回應他,他會感到難過喔。 遊戲:現在做什麼 準備材料:baby吃飽睡足擁有良好精神狀況、輕柔音樂 把握你幫他做事的時刻,如換尿布、喝奶、洗澡等例行工作,進行一對一的親子互動。如泡奶的時候,你可對baby說,「媽媽要泡ㄋㄟ ㄋㄟ了」、「泡好喝的ㄋㄟ ㄋㄟ」;餵食時,則說「來喝ㄋㄟ ㄋㄟ囉」、「喝光光,好健康」等。說話時,可觀察其是否有回應?如果有,父母一定要給予肯定的回應,讓他願意再繼續「玩」下去。 進階班 如果baby能達到此活動目標,就不厭其煩地再對他多說一些話,讓他習慣有來有往的溝通方式,也鼓勵他多發出聲音。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不只要多說幾次,以提供他模仿的機會,可視情況調整音量,注意其聽力是否正常?沈素戎治療師建議,父母可在baby吸奶嘴的時候,放點輕柔的音樂,看他是否會隨著旋律調整吸吮的節奏?熟悉後,可再放節奏快一點點的曲子,讓他再做改變。她表示,吸吮動作不佳的baby,值得父母多注意,因為生存功能表現薄弱,必然伴隨一些問題的產生,最好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爬行好處多

2011年04月07日
公開
45

爬行好處多(轉貼) 2008-12-24 13:01:46 發表 寶貝活動 育兒知識 爬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能使全身的各個部位都參與活動。當寶寶爬行時,他需要昂著頭,挺著胸,抬著腰,上、下肢要支撐身體,動作要協調才能保持平穩。由於姿勢的經常變換,還能促進小腦平衡功能的發展。爬行也能促進寶寶眼、手、腳協調運動,從而促進其大腦的發育。 從寶寶的心理發展來說,爬行對寶寶的運動知覺、方位知覺的形成都有良好作用。爬行是寶寶向世界更主動的探索,寶寶可以克服距離的障礙,去接近他感興趣的人和事物,活動範圍隨之擴大,為寶寶擴大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及開發智力。 此外,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根據檢測,爬行時要比坐著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著多消耗兩倍能量,這樣就有助於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進而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有些寶寶不爬就走 雖說爬行對寶寶的好處很多,但還是有些寶寶沒有經歷過爬這個階段,是不是他們的智力發展比會爬的寶寶稍差一些呢? 就醫學的觀點來看,會站、會走是每個寶寶爬行的目的,換句話說,爬行是寶寶站、走的準備動作。然而,爬行並不是寶寶生長發育絕對必經的階段,小兒科醫師認為,爸媽不需要因為寶寶不爬,便擔心他在生長發育上出了什麼問題。 醫生不會以寶寶爬行與否,來評估寶寶的心智發展,只要其他的發展像動作、感官、智能、語言、社交技巧等都有進展,而且符合年齡標準,就沒有所謂「發展遲緩」的疑慮。因此,不要強迫一個不打算爬的寶寶非爬不可,順其自然就好。 從客觀來說,寶寶爬與不爬是天性使然,因人而異。寶寶不爬並不表示他有什麼損失,然而對於肯爬的寶寶,如果能多給他爬的機會,那麼他必然有更多的收穫。 阻礙寶寶爬行原因 在自然的情境下,大多數的寶寶都會經過爬這個階段,然而因為大都市的生活空間較小,嬰兒床、遊戲床、學步車的普遍使用,或爸媽因為寵愛寶寶而經常抱著、背著,或怕寶寶會弄髒或吃到髒東西或因為安全問題的考慮,很少給寶寶在地上爬的機會,於是有些寶寶便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學習。 可見環境因素是現在寶寶不會爬的主因。對此,有時候幫寶寶換個生活環境或者更換主要的照顧者,情況便可能改變,例如以寬廣的地板取代遊戲床,換個贊同寶寶多爬的保母,或者交給生活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帶,都可能讓原本不爬的寶寶自然而然爬了起來。 七個月開始訓練 在寶寶七個月左右就可以對他進行爬行訓練了,這個訓練需要爸媽共同幫助寶寶來完成。 一般寶寶在六個月左右會坐,坐穩了以後的一個月,爸媽就可以教他爬行了。可以讓寶寶趴在有墊子的地面上,爸媽用手抵在寶寶的腳後面,寶寶就會有條件反射,用腳蹬踏爸媽的手,爸媽這時就可以把他的腳往前推,這樣慢慢寶寶就學會爬行了。 幫助寶寶學爬的方法 有很多寶寶在剛開始學爬的時候,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轉及向後退,爸媽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爸媽可以教寶寶練習,可將寶寶身體俯臥在床上,在他前面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並不停地說:「寶寶,電話響了,快來拿啊!」另一個人則在寶寶身後用手推著他的腳掌,讓他借助大人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讓寶寶試著自己爬。 剛開始的時候做幾分鐘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哭鬧或者是不願意做的時候,就不要再繼續,要以寶寶的情緒為主,隨著時間再慢慢增加次數,持之以恆地訓練,寶寶就能學會爬行了。 安全措施 在寶寶九個月大的時候,身體才能慢慢地離開地面,雙手前後交替,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這時候爸媽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好,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摩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各種色彩鮮豔的玩具、圖片或拼裝軟墊,給寶寶營造安全的爬行環境。 這篇文章讓你覺得? 有趣很酷神奇新鮮誇張頓悟實用警惕0 投票 更多結果 刊登贊助網站熱門關鍵字寶寶出生最棒見面禮www.mamypoko.com.tw 迎接寶寶新生的喜悅,滿意寶寶貼心的新生賀禮,讓媽咪、寶寶都開心! www.mamypoko.com.tw育兒新知盡在MagVtw.MagV.com 千大出版社授權,數百萬雜誌、理財書、寫真、旅遊、小說、漫畫,免費看! tw.MagV.com及早準備 對抗癌症不用怕www.cigna.com.tw 康健人壽「新加倍守護」一次給付防癌險,每天$30、申請簡單,理賠最高300萬 www.cigna.com.tw熱門關鍵字

何時訓練寶保自己上 廁所

2011年04月06日
公開
34

何時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2009-02-20 23:03:52 發表 育兒知識 鼓勵寶寶上廁所,讓她帶著小玩具如廁,像是小車子、小電話、手搖鈴之類,以單手拿取為主,不宜太大。 正值夏天,一歲多的寶寶還包著厚厚的尿布,實在悶熱難受。讓寶寶自己上廁所,對寶寶和爸媽都是成長課程。 ` 尿片撤離 寶寶的訓練期 寶寶一歲大,該脫離尿片了!除了心理建設、不斷鼓勵之外,也得有些輔助工具,讓寶寶學習自己上廁所。 何時該展開訓練? 尿片撤退的魔鬼訓練,醫師建議10個月以後再開始,但每個孩子的發展不同,得因人而異。2~3歲才開始訓練,也是正常的。滿3足歲後,可試著夜晚也不包片片。 訓練初期,可觀察寶寶有無特別的表情或動作;一發現「異狀」,立即解開尿片,帶他到廁所,並鼓勵寶寶試著「表達」;即使不斷失敗,也不要責備孩子,免得他產生愧疚感,要用鼓勵取代責罰 ? 訓練脫離尿布最好的時間,在夏天。天氣熱,可以快速更換小褲褲,即使褲子小濕,也不會立刻感覺不舒服。 學習褲就像幼童的內褲,有雙層設計,往上下拉開、很容易曬乾。內部材質是不織布或純棉(吸水)、外層是防水布(防漏);與尿布最大的差別在於「回滲感」,只要尿溼、屁屁立即感覺不舒服,讓寶寶藉此學習表達想上廁所。 ●學習褲注意事項:最多一次只能吸收一至兩泡尿,還是得勤換洗。 激突綜合論壇" 學習褲首要「合身」,才不會邊走邊漏尿;其次,一歲之前的嬰兒不適用。 2.學習便器(約950~1,580元) 學習便器的花樣、顏色,選擇都多。達人建議,最好選擇可分階段使用的,至少可從一歲用到三歲。第一階段是專用便器,第二階段可拆成小馬桶墊與小凳子(可當踩腳墊,增加如廁的安全感),第三階段可當洗澡坐椅。這種三階段的便器, ●便器注意事項:很多父母將便器放在客廳,這是錯誤的。寶寶的學習力很強,可先讓他與父母一起上廁所,讓他認知「廁所=嗯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