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元&芊麻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童發燒處置

2008年08月11日
公開
47

兒童發燒處置 【 小兒科主治醫師暨教研部副主任 林建亨 】   體溫之測量與發燒之定義:腋溫>37.5度C;口溫(舌下)>37.8度C;耳溫與肛溫>38度C。   發燒是家長最常帶小孩至急診求診的原因,也是家長最為擔心的,但是發燒真的那麼可怕嗎?! 其實發燒跟咳嗽,流鼻水一樣,都只是疾病的一種症狀而已,發燒本身並不會燒壞腦筋,除非是高燒41.7 ~ 42度C,或者是腦炎,腦膜炎引起的發燒。(但是罹患腦炎或腦膜炎時,小朋友會有意識不清,對答不正常,脖子僵硬,劇烈頭痛和噴射狀嘔吐等症狀),所以當小朋友發燒時,不要一直將重點放在燒幾度,燒幾次..,那是沒有意義的,更要注意的是小孩子是什麼原因發燒,還有發燒時,小朋友的意識狀態是否清楚,對答正常嗎?眼神靈活嗎?若燒退了之後精神活動力恢復過來就不用太擔心! (試問一個微燒38度C多,卻已經全身癱軟,不省人事,和一個已經發燒到39~40度C,可是還會活蹦亂跳,對話正常,您會比較擔心哪一個呢?)   另外有些小朋友發燒前會畏寒發抖(請勿誤以為是抽筋),手腳冰冷,這是高燒前的症狀,因為生病時,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被重新設定了!當有上述之症狀:畏寒發抖以及手腳冰冷時請不要緊張! 如果這時候小朋友還在發抖覺得很冷時,應該幫他們多加衣物保暖,可是當他們已經發高燒而且不會冷時,就應該幫他們退去多餘衣物,保持通風透氣,這樣才可以散熱退燒!   至於該如何退燒呢?一般在疾病初期(前2-3天),因為尚未穩定,所以體溫本來就有可能起起伏伏,燒了又退,退了又燒,所以退燒藥一定要按時服用(一般每6小時服用一次,或一天4次:三餐飯後與睡前, 但是如果燒的很密集,可以改成每4小時服用一次), 但是切記服藥完之後應該於一小時後再量一次體溫,如果此時還是高燒不退(>39度C),才可以用塞劑,否則如果小朋友精神可以,無任何不舒服,雖然體溫還是38度C多,並無必要積極退燒,因為常常使用塞劑,反而因為一直刺激肛門而使他們拉肚子,小孩子會更不舒服,這個時候倒是可以補個紅包退燒藥,洗個溫水澡幫助散熱,或者是睡個冰枕等等。 什麼時候應該要回診呢? 1. 一般疾病都有其自然病程,發燒並不會一瞬間就消失,在疾病初期(前2-3天)甚至有可能會越來越高燒,但是急性期過後,體溫應該要慢慢下降穩定,若是藥物服用完,體溫卻仍然持續高燒,就應該要回診,再做進一步檢查。 2. 如果服用藥物這段期間,只要有精神不佳,意識改變不正常時,請立即回診! 3. 有些幼兒(5歲以下,大多在6個月到3歲左右)有可能會因為發燒而抽筋(眼睛上吊,嘴唇發黑或咬舌,全身僵硬等現象﹔也就是所謂熱性痙攣),這是無法預知的,所以如果有這種情形發生時,請勿慌張,您應該保持鎮靜並將小孩的頭側一邊,頭略低於身體,避免他們嗆到,如果有退燒塞劑可以先塞一顆後,並馬上至急診就醫!! 結論:   每位小孩都是父母親的心頭肉,生病時除了儘速就醫之外,心裡的焦急與擔憂往往不為外人所道,希望以上對兒童發燒的概述與處置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