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sto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莫忘初衷

2018年04月02日
公開
40

  說到計時狂(我是自稱數字狂啦),的確是少看到爬山部落客們像我一樣會仔細標註照片時間、把整段行程裡的分段時間標記都在事後整理清楚的,大部份人只記個整體時間(例如跑完�走完東西大縱走花了多少時間,之類)。 我記時間,不可否認也有跟別人所花的時間進行比較的意思,這部份出於自己的好勝心或愛現的成份。 但更重要的是,因為我是單人爬山,知道別人會用多少時間、自己加減多少 % 能夠完成行程,可幫助我據以估量哪裡需要改進或加強。既知自己體耐力良好,完成行程沒有問題,速度反而變成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漫長的時間裡,怎麼分配熱量消耗及補充的『時間點』。我異於常人的身體狀況及飲食習慣(需要多喝水,但在山上又常常忘記應該喝水、或忍耐不喝;進食量則很少),是比速度更需要注意的事。 畢竟,來回想想,叫我一上山只為了衝速度而忽略四週環境,那才是背逆了爬山的初衷。我爬山不是為了完成而完成、也不是為了收集或創造紀錄而爬山;所有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精華,這過程包括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感知與掌握,更包括與自然環境(以及路上少數的人文記號)的互動。因為好強,我要求自己表現在平均速度之上,已經讓我不能仔細賞看自然了;若還想純為速度而走,那絕對不是應該追求的事。 莫忘初衷,莫忘初衷。 2018/4/2 Mon 4am ● 以上,主要是因為感到阿九兄有強烈的較勁意味。 :D 二月十幾號、除夕前,阿九兄發求救訊號邀人 2/20-21 跟他一起去合歡北,因為一般人在他開出的那兩天都已開工,他招不到他原本熟悉的山友。我說我正好有空可去,於是和他展開成為臉友以來首次的私訊對談。我對於他首先就開出一大堆裝備建議的這件事,首先就知道了我跟他的『爬山哲學』,或說資源利用的哲學,可說是大相逕庭甚至背道而馳的;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他是大學時代就參與標準的登山社活動的人,中年生子以後又慢慢重拾登山嗜好,此時以他年輕時所習得及習慣的一切標準來自我裝備及裝備隊友,對他來說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我可以理解。(幸好最後沒去成,也幸好我除了弄斷我弟的 Leki 登山杖賠了他 2300、再加 999 元自己終於『屈服』買了一組 Costco 賣的登山杖以外,這個夭折的合歡北之行並沒花到我其他錢。) 但我從來就是不願與他人一起爬山的獨行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對於背糧食、鍋具、能源等等上山煮熱食這件事,很難認同;『我有個個人癖性,覺得人在野外如果不能利用地物生火,就不該帶「人造的火」,所以我在山上一律只吃乾糧,因為不願意背瓦斯爐什麼的。』這個不管是偏執還是什麼,總之就讓我對登山隊這種形態難以接受。 3/11 Sun 因為決意要『首次遇到一些一起爬山的「隊友」』,我在雪見司馬限林道飆速趕上他和他的隊友,也是首次與阿九兄見面。阿九因為是他目前山友中的指導員,或者也可能本來也有些好為人師的性格,當然還是會繼續習慣性地提供指導;但我一向不會直接接受任何人的指導,一概會依我對自己狀況的清楚理解及我對各種事物或標的事件的既有認知而先做篩選調整。這個不管是否太過自信或剛辟自用,總之是我這一輩子很難改變的風格。 再來就是我 3/15 浸水營的 16 公里少於五小時、和 3/16 獨登鳶嘴山的下山飆速。這兩天之後,包括阿信師和阿九兄,兩人都對於我的『速度』表示驚異;但其實自己想想,我陡下確實很強(鳶嘴山),膝力很好、長下坡不是問題(浸水營),攀爬危岩也有基本優異度(筋很開,活動跨距大;臂力不錯,膽量也大),再加上體耐力強,長時間行走沒問題。這些才是我的長項。 但似乎對於老登山社的人來說,上坡的速度是更重要的指標。雖然我自己的習慣是,上坡何必快?既然一定會完成,那當然應依自己肌肉狀況及呼吸運氣狀況進行,陡坡處 40-60 步稍停、一般坡度則可 100 步以上才稍停,氣順了、肌肉在十幾秒或幾十秒的休息之後不痠疲了,再繼續下一個 turn,如此反覆進行,而不做『較長的休息』。 阿九則表示『老登山前輩們沒有人會像你這樣幾十步就稍停,而是會設定一個目標,一口氣走到了之後才做較長休息』。 這兩種方法哪種好,我不知道;但若要說阿九講的老前輩方法才是『唯一正解』,那想也知道我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唯一』。每個人能否掌握好自己的節奏,這才是重要的事吧!   總之,我 3/28 十一個小時走陽明山西東縱八峰,雖然是為了已知的 18:00 需到公車站牌等小1而後半段放慢速度,其實大概是十小時可『慢』走八峰。前半段 6.5 小時,因為包括三個未去過的山峰及未走過的路線,較慢是情有可原;不過呢我完全可以放過自己,因為若以活動手冊為準的話(經之前驗證,該活動手冊的估計時間是相當準確的健走級速度),這五峰連走需耗時七小時到七小時半,我的速度還是較快呀。 但阿九和健腿女俠 Rebecca(聽說她和楊靜穎每天會做深蹲起立兩百下,比阿九還勤練 ^_^ ),這兩人曾創下西段五峰四小時完成的紀錄,至於全段縱走,阿九是今年元旦在淒冷天氣中與中高齡隊友以十三小時走了九峰,Rebecca 則一直想挑戰全段但沒試過。他們呢馬上在 3/31 去試全段西東縱走,最後以九個半小時完成十峰,一日大縱走紀錄落袋、而且成績還很不錯--蓋此一行程能在十小時內完成者,已算高段。 齁齁齁!我只能說,若沒有我 3/28 之行的刺激,這兩個上禮拜還在打哈哈說今年之內無論如何再怎麼懶也一定要 push 自己走完一趟的傢伙,哪裡會緊跟在我之後馬上就去拼一場? Rebecca 不是我的朋友姑且不用理,阿九倒只輕描淡寫一句『謝謝激發』。這傢伙且極度誤判以為我只有平地健行厲害,陡上和下坡都不行。哈!他是故意忘記他的鳶嘴山上、下紀錄都遜我許多嗎?當然看到他的輕率之言心裡會很不舒服,但再一想,他跟我實在不熟,只能在倉促間完全憑他的個人經驗來論斷,則其無法理解與他大異其趣的武功路數,又豈是意外? 為了對付自己心裡的不舒服感,我只能好好面對自己,問自己:你爬山是為什麼?是為了跟人比較嗎?你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是假的嗎,需要因為別人的誤解而介意嗎?--這樣釐清自我,才是對付不悅感的方法。 不悅,也是一種過程,更接近自己初心的過程。很高興我是面對及處理了它,而不是任它畸形存在或積累。 2018/4/2 Mon 6:35am ● 阿九 4/16 寫了這篇,哈哈!真不錯,一被激發、三月底四月初他走了兩次,一次西東、一次東西,然後真的可以稱為專家了。 ^_^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備忘錄 https://www.facebook.com/chungchiu.huang/posts/1853293471403443 ●

爸爸過世五週年前夕

2018年03月29日
公開
48

  昨天 3/28 我去陽明山縱走八峰,因為在終點風櫃嘴觀景台遇見一隻貓,懸念之餘、今天下午開車去想再找牠。 今天的行程短記: 『剛剛 14:20-16:41 開車跑了一趟,走北二高去汐止 Costco 買貓砂貓食,然後走汐萬路上山、過五指山後直開到風櫃嘴觀景台,大晴天看山真是太美了。然後發現原來從那兒開往士林方向,下來就是小1走的路線(非常長的至善路三段),又發現至善路原來是穿過兩股山脈中間的山谷。然後由自強隧道至大直、過大直橋、走復北地下道、復興北南路走到底直通辛亥路、上國三台北支線回新店,把台北盆地四週的山都巡看了一遍的感覺,真的是非常棒。』 汐萬路往五指山的中途,天氣非常好,藍天閃亮。我想找新山,因為從這條路上應該可以看見新山的模樣。沿路拍了兩張新山小山脈,第二張應該就是去年十二月我『意外』到訪新山山頂後,在那裡讚歎並睡午覺的岩稜。 是掃墓的季節,但還沒能跟媽媽約成去五指山看爸爸的時間。 4/1 起我週間都要上班,利用夜、休的白天處理事情的機會沒了,除非請休假;所以接下來一兩個月大概只能大量利用星期五了......。也好啦,就當休息一陣子好了。 但開車時對爸爸說話,跟他說:今天我不能再消耗太多體力,所以請容許我過門不入吧,改天再帶媽媽一起來。我今天要去找一隻貓嘛,如果是你,你也會這樣做吧!然後突然聞到一陣花香,雖然車窗是開的,也許是窗外路邊我沒看到的人家裡種的花(呃,像梔子花或是什麼的);就像去年八月去給金梅上香,離開時我坐進駕座時也聞到微微花香一樣。我很自然會覺得,花香應該就是逝去的親人朋友給我的訊息吧,表示他們在、他們聽到我的聲音、他們同意或回應著。 過五指山後往士林萬里方向繼續開,果然不多遠就到了風櫃嘴觀景台;查訪確認那隻貓是觀景台對面人家收養的前流浪貓後,很放心地就往士林方向下山。這條路我還真沒走過(可能以前走過反方向去萬里的那一條吧),又沒多遠就到了至善路三段、昨天搭小1的公車站牌。喔!原來這路的邏輯是這樣,甚好甚好,今天自己開車走一次就都搞清楚了。 所以從汐止上山,繞一圈到士林,真是舒服的一趟午後車行。 ● 3/28-29 休假兩天,爬山、整理山行記,非常愉快。3/30 上班,忙是小事,反正我是快手;但對於蔣女心地之惡劣,到了下班回家開車的路上我才終於有時間開罵,雖然我罵人的詞好少啊,簡直就是罵不來,但總還是要發洩一下不爽吧! 3/30 晚上大概十一點就睡了。3/31 03:20 起床。 然後,剛剛,因為看這裡留言板的緣故,回去看了一下我舊站的日記。真奇怪我之前為什麼一直沒想到?在舊站看 2013/3 最後的日記,才赫然記起,3/30 是爸爸過世五週年。 那麼,我在山道開著車、跟爸爸講話時,就是他過世前一天的五週年紀念......五年前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見到爸爸;下午差不多的時間,我、弟、媽都在振興,因為爸爸那天必須出院(可恨的健保),我們將他轉至養護院。因為那家養護院就在振興旁邊的分院設備不足、無法洗腎,所以負責人希望我們讓爸爸住在土城的總院。爸爸那時正在洗腎,我和弟跟他講了幾句話,說我們要去看你之後住的地方喔!你好好休息∼;爸爸沒講話,只是對我們一笑。媽媽和看護歐陽留著陪爸爸、並準備出院,稍後養護院會派車來接;我和弟就先離開,我載他去土城先看養護院狀況、與負責人稍微談一下爸爸的需求、填了一些資料,我和弟就分別回家和去上班(記得我載他到板橋花市站讓他搭公車),稍後會由媽媽陪爸爸到土城入住。我次日要上早班,爸爸那天狀況看起來也不錯,所以我根本沒想到這個在陌生環境的第一夜(我也沒想到媽媽也一樣沒想到該這麼做),應該要有家人陪在他身旁。 就在那個夜晚......應該是 3/30 凌晨或清晨,爸爸心肌梗塞發作,在那個陌生的環境中過世了。養護院早上發現後將他急送亞東醫院,人已經走了,可能在發現之前就走了。 這成為我永遠的痛,永遠永遠,因為我們沒人陪在爸爸身邊,沒人確知爸爸走的時間,我連去亞東醫院請教當日急診急救的資料都沒有勇氣。 那個 3/30,是個禮拜六,非常忙。手機裡有兒子、四阿姨、我媽等人打來的電話,我通通沒接到,直到十一點的半個小時休息時間,我才看到來電紀錄、以及兒子傳來的簡訊(他那個早上去上跆拳道課,邊哭邊試著打電話給我卻打不通,是教練說你怎麼不試試看傳簡訊?你媽不忙的時候就會看到簡訊了),如五雷轟頂,在無人黝寂的休息室馬上大哭,然後衝去找站長說我要請假,我爸過世了......謝謝當時的劉站長,他叫我趕快走,請假等事他幫我處理就好,謝謝他的貼心與溫暖。 ............ 五年以後的 3/30,我還是一樣在上班忙著,完全忘記了是爸爸的忌日。 五年以後的 3/29,我還是一樣在下午天氣不錯的時候,跟爸爸講了幾句話。 五年了,爸。願你在天之靈一切都好,常懷喜樂,自由自在,健康愉悅。   2018/3/31 Sat 05:57  

去保種

2018年03月14日
公開
43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175196205842724 3月12日 22:04 · 想半天,還是把111退掉,開車去屏東吧。 應該是 Terminator?電影最後一景是那個未來英雄的媽媽開著福特小卡車,在駕駛座上轉臉看鏡頭。 好孤寂的感覺呀,車開出去就到漫漫天涯、漠漠未來,不可知的及已知的命運。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島,開車到南端也只有四百公里,但我感到荒陌孤單。因為這個行程,好難。 我非常抗拒朋友的意見,可是也不無道理。 任性有這麼難嗎?我好像很任性?但是我看得出很想大罵一聲 "妳簡直莫名其妙!" 的話裡,還是有一點道理。 今天是植樹節。 【我今天對同事放了句狂言:『開車能比 111 還快到屏東,台灣這種人不多啦』哈哈哈。狂是因為:其實一定很多 :) 2018/3/2x 】 ●●●●●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17707192565515 3月14日 07:51 · 不管幾歲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要出發了總是很 hi。不過我想我是在很 hi 的時候還很穩的人吧! 那幾個老傢伙的縱貫線的那首歌,歌詞反正我也不記得,就算我已經唱著好了,哈。 希望中途萬一打電話給朋友請借收容一晚時,她家有空床可睡。 ----------------- 此日車程: 08:10 出門買早餐 08:16 上新店中興路交流道 09:03 寶山休息站上廁所、回留言(原來看我手機版 fb 留言才會顯示精確的留言時間) 10:21 到南投服務區上廁所,停留11分鐘 10:53 經過霧濛濛的劍湖山(因去年帶兒去過,對此地十分有感 :D ) 11:05 經過嘉義中埔交流道,以念力向 lili 問好 :) 11:37 到關廟服務區,上廁所、買一點乾糧、加油,共停留21分鐘 12:15 到某隧道前,發現左右地形大概是月世界吧? 12:22 下九如交流道 12:47 到保種門口。 16:34 離開保種,還沒想好接下來要去哪。決定往南。還是走沿山公路。 17:23 路邊暫停拍東�西兩側的黃昏景,查了一下確定浸水營是從枋寮開始而185沿山公路終點也是枋寮,就去枋寮吧。 17:59 開進枋寮市區慢行觀望。某路口轉頭一看正好就是枋寮火車站,掉頭前往;路邊暫停查部落格資料,有人提到的民宿又正好就在五十公尺以內。一切這麼正好,就先入住了吧!之後聯絡接駁車也大致搞定,於是決定次日就走浸水營古道了。 § 在保種待了三個半小時。我早就該開車來,四小時半應可從我家到保種,更不必為了趕火車而草草離開。 跟其他的阿達們相處著,才能忘掉失去自家人的悲傷。一樣講話、一樣勸導、一樣警告、一樣觀察擔心,原來可以無縫移情。 阿達的葬身處上面沒有種樹,但下雨時會變成排水小道如河,還壓著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就這樣了吧,我石頭,你阿達,其他龜們就請你們別把石頭踢開了,知道嗎? § to 郭睿軒: 謝謝你們讓阿達在保種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一年八個月。小如說他在那邊適應良好,雖然是個子最小,但沒有被欺負的跡象,吃飯玩耍睡覺自閉等等行為都很自在,總算讓我心情平復很多很多。因為從知道消息以來有一週的時間我也不知要怎麼問你,一直憋到人到了保種中心才問得出口,那一週非常難捱。但是在保種跟其他阿達們相處一下午,真是良方,悲慘的烏雲也終於見日了。真是一群可愛的阿龜,以後我還要常常去看他們。 再次謝謝∼ § 來去車程都靠兩張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CD 陪我。 尤其是 Op. 130、尤其是 Op. 130 的第六樂章!真是太感謝他,以及演奏的團(Quartetto Italiano) 在浸水營整個山上就我一人,走路時間太長,會想唱點什麼。唱歌我是不會啦,可惜要唱出弦樂四重奏太難了超出我能力,只會唱幾個零星主題而已。 所以回程既然開車越開越 hi, 就把第六樂章多聽兩遍跟唱。人家四把樂器在出神入化的作曲能力之下神妙相銜,一個可憐沒訓練過的人聲只好自由心證隨時忽高忽低去跟主奏的樂器聲部;幸好是一個人關在車內唱自己過癮的,不然一定笑死人了。 真感謝,真感謝。我崇拜的音樂家都是天才。 (Op.130 正好是貝氏弦樂四重奏第十三號。 其實我沒研究過他的弦樂四重奏資料,搞不太清楚編號。) ●●●●● 

阿達之死

2018年03月06日
公開
50

--------------------------------- 2017-12-18 17:39 請問,最近有看到阿達了嗎? 2018-3-6 04:00 嗨嗨,我 3/13-3/17 那幾天休假,想再去找找阿達, 如果你忙的話,可否請你們同事讓我進去找就好........ 一天找不到可以去兩三天,希望總有一天看到她出來晃晃。我會在屏東找個地方住∼ ----------------------------------    3/6,我 message 問郭睿軒下週我有五天可能會去保種看阿達。因為去年 11 月沒找到阿達,這段期間他也沒告訴我阿達出來了沒?所以我預計是可以花好幾天住在屏東、每天去找找,總會看到他跑出來曬太陽吃東西吧! 實在沒想到,我這一問,他才告訴我兩週前阿達被一個坍掉的龜洞埋了。....... ●●●●●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168044333224578 3月7日 08:32 · 去年十一月到保種中心看阿達,就沒找到她,不知道躲在哪個洞裡。帶著強烈失落感離開後,當晚住的恆春民宿竟然停電數小時,兒子又急性腸胃炎;次日我帶著他開車在台灣南端另一角繞了一圈就北返回屏東市,沒去海生館,提早回家,結束深感無力的悵然行程。 把阿達送去保種中心到底是對還是不對?2016/6/4 到昨天聽說了『上上週發生的洞穴坍塌事件』,一年又八個半月的時間,她在那裡交到朋友嗎?跟別的龜們相處好嗎?十幾歲但是體形比同齡龜小了一半,可說是成長不太健全、又挑食嚴重的她,到底會不會被欺負?她到底有沒有足夠的半圈養生活能力,或足夠的龜群社會化能力(這種能力可能只是人本位的無聊想像而已)? 送走她的一年多來,我去看她三次,最後一次還沒見著。從去年四月那次的碰面到現在,我已經一年沒看到阿達了。如今她已從地表消失,說是被埋在 1.2 公尺深的坍穴裡。我感到全身像被重壓與密封的窒息感,如果心臟被強力擠壓而無法跳動,會從神經系統傳送絕望而悲痛的強大電流給大腦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清醒而正常呼吸活動著的我,有從大腦產生的悲痛感經由神經電流傳遞的愧憾與疼痛到達心臟。 中國人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我求求你們讓我挖吧!讓我看到阿達最後一面吧!然後呢?我茫然不知如何,也許再把她埋葬回那個洞裡?或是我再去學學如何製作標本?我不知道,但是,拜託,讓我見她最後一面好嗎? ●●●●●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169367279758950 3月8日 09:05 · 難道前天我沒通知說下週要去找阿達,阿達被埋的事就可以不告訴我嗎?還是要瞞到天長地久?我不是每半年都去一次嗎,能瞞多久?我就只能接受既成事實嗎? 把小孩送養以後,我們到底算什麼?我百般尊重保種中心,深怕去看阿達造成他們的不便,每次小心翼翼地提早半個月以上通知我要去,配合他的工作時間改我的行程,也特別關注他們的動態,挑選看起來不需長期出差、也不會忙著對付他們那裡難教的實習生的時段才去,就是心裡有歉疚,畢竟是把自家居住環境已經不適合牠生長小孩送去給別人養,有著怕會增加別人麻煩的壓力。 但是不應該是這樣吧!維彥玉娟晴媽淑瓊姐,我們每一個人聽聞這樣的事件,不是都本能覺得應該馬上把被埋的生物挖出來嗎?結果不但沒挖,處理方式還是『把洞回填,以免其他烏龜受害』。然後過了兩週才在不得不的情況下,告訴我這個前媽,說兩週前你家阿達就被埋了!這什麼意思啊!!!我說我自己去把牠挖出來可以嗎?還說不建議挖,因為洞太深了。 我那帶著歉疚的可悲的心地,只能悲痛悲痛悲痛、連憤怒都無法發作,要過了好幾天才出現創傷症候群第二階段的憤怒感。到底是為什麼?我聽說了阿達被獸醫判定為可能無法長太大,因為小時候沒長正的左腰龜殼可能限制牠長大;因此也可能無法有後代。這些我知道,但你們照顧牠有特別的困難嗎?牠會被別的烏龜揍所以受傷嗎?牠很難搞,所以被埋了正好嗎?到底是什麼情形,會讓你們不但不救牠,還把土回填,把牠埋得更深?!這些我都不知道,看來你也不想講。好的,至少現在你同意我去挖了。如果到下禮拜我仍然感到憤怒,就用挖掘的體力活來發洩好了! 阿達從兩三個月大開始在我家長大,我養了她十五年。她是跟我不同種的我小孩。 § 謝謝朋友們 這貼文屏蔽掉了保種中心的人 然後找了些其他的事來做,轉移這幾個小時以來的焦點。 我是需要一個管道排遣悲憤 也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不是太會替別人著想了,為什麼我不會有衝動要馬上去屏東找他們理論?為什麼我的習慣就是玉娟寫到的那樣,先考慮對方是不是有什麼困難?為什麼覺得我控制情緒很容易,不需要把事情搞得很僵? 然後這中間照樣有一個缺口,也就是確實存在的、重傷的情緒,我總是最後才自行處理的情緒?不管理性再強的人,一樣會有情緒。但是因為不先發作,後發的情緒是不是被視為正當性比較低? 我也不會點名對方出來對質,為什麼台灣社會有些人好像總是可以很容易就這樣藉勢藉端藉力撈上一大團人幫他撐腰?到底要怎麼形容我跟有那種習慣或稱能力的人之間的差異? 如果我做得到,我會希望自己是一個在悲慘事發生時,當場大哭大鬧、嘶吼洩憤、甚至追著相關對造狠狠打一頓的人嗎? 我想我一點也不希望。 所以我現在能怎麼樣呢?理智型人格的悲哀,就是坐著繼續分析自己,分析事情。唉。唉。 然後還是會去現場,看我能怎麼處理。 然後呢?已經死去的,不會再回來........ § 忽然覺得,放棄也許是我的長項。生命中不需要擁有、不需要經歷的事情非常多,因為我不需要佔有什麼。即使就在手邊,拿不到也行,沒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堅持。因為沒有那些什麼,也不會減損我的完整。有了那些什麼,我不會比我自己更華彩。 雖然生命的消逝�你曾在意的生命的消逝,一定令人悲痛。但是悲痛與擁有�失去是不相關的,就像我愛惜自己的生命,悲痛是因為有別的生命消逝了,而不是因為我不能再擁有他們。 § 我確實難過並憤怒,也發洩。 但是現在這沒用。我必須想出我能如何得知那邊的飼養方式與哲學的方法,因為阿達並不是死在那裡的第一隻龜。如果阿達現在埋在地下,那我十一月在那裡看到至少兩組在地表已經化為空龜殼的蘇卡達又是怎麼回事?一具龜屍放在地面,肉身已消失(那表示早已腐爛並分解),用鋸子鋸不開的龜殼也自動裂解成片,那表示那兩隻龜已經死多久了? 十一月找不到阿達、及看到那兩組龜殼,我卻只有把震驚與怖懼埋在心裡,雖然中間問他們阿達有沒有出現?對方一直沒有回答,我也沒有積極採取行動,直到 3/6 得知這個荒謬恐怖的死法。 保種中心保育蘇卡達的方式與能力,是有問題的嗎?我知道他們去年底有人到台北動物園學習蘇卡達飼育的知識,但是不是第一次我就不知道。 我並沒有足夠知識能判斷這件事。我要怎麼反應才能是有用的?我必須學習知道的事還很多,否則就只是胡亂鬧情緒哭了幾場以後就塵歸塵土歸土,當成煙雲一片。反正烏龜還是會死的,跟人一樣? 我能在這事上有用嗎?還是怎樣?我目前尚不知道,因為我還困在一半情緒一半逃避及一半知識貧弱的孤島上。     我在那裡一隻一隻蘇卡達找著,看牠們的長相和眼睛,覺得沒有一隻龜比阿達更美麗,眼睛更有靈性,無所謂似的表情更帶著親熟與溫柔。沒有一隻龜我可以安然瞭解他的個性,雖然因為對這物種十幾年的熟悉,我可以看得出幾分,但是沒有一隻龜是我的朋友和親人,就像我對任何他人的態度一樣,看過就算了。 我想著我這樣的態度,最終還是害了阿達。因為我只關心他,而懶得把微弱的、對其他龜的好奇與關心擴大。我知道我是不對的,我一向知道我是不對的,因為我身為群體動物卻不夠關心群體裡其他的動物。但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辦,一種不對的事可能有存在分布上的必要性,但是可被容許其必要到什麼時候? ●●●●●

比自己無關,或是比自己強

2017年05月28日
公開
53

  比自己無關,或是比自己強。 談到關心他人的軟弱,這表示有人的軟弱被關心。但是什麼樣的人會接受別人的關心呢?我不是非常清楚,但大至來說應該是:心地比較軟、性格比較不臭硬、能夠理解或願意承認自己是軟弱的、真的是軟弱的、或者是喜歡跟他人互動的;以及知道自己確實需要幫助的。 如果被關心者能夠符合這些與關心者得以開始產生互動的特性,那麼『關心』這事差不多就成了一半;另一半則是:關心得不得體、得不得法、有沒有關心在真正的點上、若需現實上的援助時能不能及時有資源挹注......,等等。 但我想到的是另一些更極端的情況。有些人處於艱難之中,但他們不一定願意或需要或在乎關心不關心。 這些人多少也需要被別人知道他的狀況,因為可能人人都有表達或表現的欲望,但不見得敢(可能他非常羞怯)、或願意(可能他非常自大,認為不可能有人能懂得了他)表達及表現。 也許這類人需要的是比自己更無關、或比自己強的對象--更無關於自己的疼痛或高超,更強地不受制於人性。當這樣的對象出現的時候,即使並不關心,也許也會稍稍打開、或短暫開啟一些交流的可能性。   2017/5/28 Sun 10:10am   ●我覺得兩種都是需要教育的,關心和被關心。其實這兩種情態的發生頻率應該都比任何個人所知道或注意到的來得多;並不一定哪一方比較多。 不過還是會發生來不及關心而變為憾事的例子,而且當然也有不願意接受關心與幫助的例子。其實應該都還是屬於常態。 畢竟過度的(或者也可說是不得體�不得法�未能抓到重點的)關心就是騷擾,過度的拒絕關心則可能造成悲劇�暴戾�暴力�反社會行為。但是這兩種情態其實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或完全不發生。 最後我可能只能這樣形容:能關心到他人,或能接受切中需要的關心,都是一種美好的緣份。(亦即:沒有緣份的話,『兩造』是沒有機會形成兩造的)●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816819961680352  

不吐不快

2017年05月12日
公開
60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798156030213412   因為文筆很好就應獲得同情?還是因為人死為大,所以小說都可當成呈堂證供來辦案?喔!連呈堂證供都會造假了,作者寫的是小說,可以把它當成事實看待?真的別傻了。 人(女人、男人、各種性別的人)喜歡性愛行不行?耽溺於性愛行不行?覺得自己應該是他人的唯一真愛,行不行?當然都行啊,但是要是你的原生家庭無法跟你分享性教育和性快樂?要是對方根本不把你(或不可能把你)當成真愛?那麼有些人就去找哥兒們或手帕交來聊性興奮,有些人失戀了痛苦一場然後也就帶傷繼續走一回。 要談事件發生年表?嗯,逝者自己不會說了(她也一直不肯在這環節上說清楚講明白),家屬也不會說;逝者總有一兩個朋友、和一個分居的丈夫,他們就算想說大概也沒人會鳥。至於被指控者,旁人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反正現在大家一頭熱認為他不可能說得對。 這件事從頭到尾好笑又荒謬。 要談家庭功能,那就回歸家庭功能啊!性教育方面,家長該跟小孩談的要談啊!戀愛教育方面,怎麼談戀愛(有人說已婚老師憑什麼跟年輕女生交往?咦?那年輕女生又憑什麼跟已婚男子交往啊?)比較適合、比較合理、比較不會註定造成困難或悲劇,親子之間也是可以聊的啊,除非家長方面比小孩還笨呆。怎樣保護自我?小孩不懂得怎麼判斷人間百態,怎麼看穿人心險惡?那就聊啊教啊談啊!家長是放在那邊幹麻用的?等著幫小孩寫訃聞的嗎? 真的,不管是誘姦還是合意性交,是談戀愛還是耽溺性慾,總之若是陳星之際少女眾多,也只有一個覺得自己失戀不得志而求死。所以?!大家到底想怎樣呢?不爽的,都去買她的書好了!我估計所有版稅收入,那個家庭可能會捐給勵馨等等基金會,期待整個社會來幫失能的家庭做一做性教育、戀愛教育、社會認知教育吧。 2017/5/12 Fri 9:16pm 這個女生似乎很早就有憂鬱症,高中時期好像就開始每週從台南上台北看精神科,精神科醫師也是她很大的心理支柱。但是因為一切都只能從她刻意寫作及發表的文章、小說中看見她自己的說法,外人現在已經不可能知道真相如何。但是要說性完全毀了她?我覺得應該較可能是她無法處理她對性的探索、好奇或興趣,即被啟蒙了之後她找不到可以平衡自身感覺與外界重量級評價的方式。 我只能說這除了預防,也會激起興趣。只有青少年會覺得老師要防,沒有青少年會覺得也很想試試看跟一位年長的權威者交往嗎?難道就如有人建議的,讓這本書由家長帶著與小四年紀的孩子開始共讀,就能杜絕少戀老、老獵少?不會的。很清楚的是:作者自道,她的確是出於惡意而寫作。喜歡文本分析的文青文中文老們,可以好好研讀一下她『傳世』的文字及錄影.......等資料,看看她的惡意到底可能指著多少方向。報復、引誘、自宮、抹黑、妖魔化、除罪化........各種意圖都可能有。 ● 

文字自大症

2017年03月15日
公開
46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721700434525639 有人以為自己常被抄襲........但真是令人遺憾,他舉的例子是個看不出抄襲的語詞。 也許他確曾經受整篇被抄的情形、也提告並勝訴獲賠了,但看來那樣的經驗扭塑了他的心志,使他經常處於放大自我、懷疑他人的情境之中;即使不是常生疑鬼而不得安寧,也是三不五時浪費心力在深自苦惱或自憐、自大之上。 文字是有彈性、有活力、會演化、會變形、其靈巧或變化皆出自所有文字使用者的集體貢獻的;即使一時間有某種新意,也很快會在無框無形中流佈至其他操持該種文字者的心間。 字詞沒有獨創(即使有也極難證明、或羅列其演化史),沒有專利,沒有授權金。因為那是屬於所有操持該文字者的共同產業,而時間與語言永遠是流動的,絕不可能停留在某人自以為原創某種字詞或語句的當下,讓他自認為應該擁有金牌。 既然這樣的人無法放寬心,也只好任他去了;雖然哀其自囚與謬誤,又能何言。 ● 我有趣的舉例: 前天看到個有趣的例子(我第一次知道有『PTT鄉民百科』這種東西),裡面竟紀錄了某年某月在 ptt 開始出現某種數字諧音表達法、某年某月該種表達法又進化至如何如何。 :D 不過玻璃心的文字使用者可能會心痛.........因為為什麼只有紀錄日期,卻不紀錄初時『創造』該表達法的『人名』呢? 好吧,我得說:因為PTT鄉民百科應該很清楚文字的自然流佈力量,參與其中的所有『個人』均是不足道的。 :) http://zh.pttpedia.wikia.com/wiki/巴嘎囧、八嘎囧 ------------------------------ 我再舉個例子,讓妳也感覺一下。 哈金在他一篇文章《語言的背叛》的注釋裡,舉出幾個喬埃斯《尤里西斯》中,喬埃斯自己創造的詞,例如『dewsilky cattle』(露水般光滑的牛)、『allwombing tomb』(子宮的墳)之類,這些『建立在神奇的文字組合(combination)和改形(reformation)』上的新表達法。 喬埃斯創的那些字,可能後人不會再用--這個可以查查定期出修訂新版的英語世界可靠的大辭典,即可知它們有沒有成立為新字。 英文是拼音文字,組合很容易。中文是由字�詞組合成的,其實重組更容易。 若某些人如我前述的,組合過某些字�詞概念,完成了他認為是自創的某些表達方法。這卻完全不表示其他人不會對近似的字�詞組,有其他的重組方式,雖然可能表達了近似的概念。 我無法認同的就是有些人以為在『字�詞組的重組及概念表達方式』上,他是 exclusive、勝過他人、先於他人、優於他人的,自然也無法忍受在這類情況下他們控訴他人抄襲。這種自我中心,實在是狹視及愚眛的。 ● 其他留言裡的討論,也略為可觀啦。  

舊文.淒涼的紅衫軍

2017年03月12日
公開
45

  淒涼的公義與正直 http://blog.yam.com/stone118/article/8378113 找了好久才在底稿匣找到這篇原始檔、然後才知是貼在 Why stone?。 ● 天空部落格已經完全壞掉了(客服太爛,我始終找不回密碼讓我在它大改版後重新登入、整理、取回主控權),以上連結根本看不到文章內容。 只好再找底稿匣,把原始文字貼在這裡存檔吧。 2018/4/14 Sat 06:21 note ----------------------------------- (當成鍊字習作) (最近不小心扯到一點魔幻寫實小說的話題。雖然我不想寫那個題目,至少現在一點都不想,但依照目前直覺,我會用類似底下這篇的文字方式,寫那種小說。所以拿來給當當樣板,讓自己熟悉一下。 stone 07/2/24 Sat 7:20am note) 如果你是在台北,你大概不會覺得紅衫軍是「氣燄囂張」的。我認為這個群眾運動的確非常特別,在人數最多的時候可以自動動員百萬人,展現出強大的民心走向;但同時很弔詭的是,它完全缺乏「當下當場」的動能,或說,它幾乎是一種沒有能力的強大,無法動作的亢奮,缺少行為的言語。不管它在歷史上能不能真正成為一顆潛伏的種子、一股將匯流為巨河的源泉、能不能真正召喚出台灣公民的已被凌遲至將死的正義感、重新煨煲出中華民族曾經引以為傲過的禮義廉恥.....,那都是後話;此刻我只覺得紅衫軍是淒涼的,就像那首不祥的、過度柔軟的紅花雨一樣。 當然我也只能說我的感覺,畢竟我從頭開始就沒有參加到底。 從9月9日到10月10日,有一種奇特的「同胞感」,激烈一點的話你說叫「同仇敵愾」也可以,在台北的空氣裏膨脹與飄浮。凡走在公共空間裏,尤其與凱道相通的各種運輸動線上,只要是身上帶著點兒紅色的人與人之間,你似乎都可以感覺到他們彼此的神秘暗號如同靜電火花般不斷茲嚓默響點燃暗光;一抹極隱約的微笑或頷首姿態的微微改變,都可能是互相矜持流動的身份印記、心靈共鳴。平常時兩個人可能因為吐了口痰或停車不規矩而互相看不順眼甚至破罵成章,那段時間卻因為都身負了紅色的任務而相忍為國起來。 但是除了在廣場、或在你非常熟識而且確知立場相同的人群中,你不會跟任何不認識的人隨便談什麼,彷彿每個人都對這個行動懷有罪惡感,好像它註定非要揹負「擾亂社會安寧,破壞政局安定」的罪名,除了在適合的地點(那個可憐的馬路廣場)外,在任何地方都不該肆意發聲。這麼樣卑微、缺乏自信、惴惴不安。在廣場上的發洩,全都匯聚成現實生活中心理上更龐大又沉重的壓力,不僅是來自罪惡感的壓力、還來自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發洩能有什麼結果�又能走得到哪裏去的那種徬徨與無望。 台北的民眾跟泛台灣的民眾都一樣,太善良,善良到完全沒辦法。善良到總要擔心自己會不會做得太過份,會不會對壞人太壞,會不會壞到不知道死刑是應該廢止的,會不會因為想爭取點什麼就成了毀壞民主法治人權憲政....的兇手?! 紅衫軍於是成了這群人自我懲罰的一場悲劇。靜悄悄越來越安息,罪惡感再度只能用麻木來忘記。 善良有可能是公義的嗎?軟弱竟然會是正直的嗎?我對台灣最大的疑慮是這個,我對我自己的最大疑慮也是這個。公義與正直一定得透過衝突與暴動才可能復辟嗎?善良與軟弱真的能用愛與和平這種字眼來化妝嗎?愛與和平難道不是懦弱的最大藉口?懦弱真的不能成就公義與正直嗎?衝突與暴動呢,又真的能通往愛與和平嗎? 照民進黨史來看,他們的衝突與暴動通往執政之路,他們死也要維護他們衝突與暴動的權利,但是他們完全達不到愛與和平、公義與正直。這讓我在期待再一次衝突與暴動以制衡民進黨的這股渴望裏,感到猶豫。我的人性會比他們好很多嗎?我不會走上他們那相同的墮落之路嗎? 因為小人的前車之鑑,讓我們全成了綁手縛腳、只能讓自己繼續痛苦的無能之人。 則見證於這一次的選舉結果,一切的可笑與淒涼的冷漠、欺騙、受騙、選擇,都顯得十分「合情合理」了。 而我還在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效度可稱好的搏命方式」的難題裏,繼續失語。 06/12/14 Thu 1:30am -----------------------------------

媽媽的緊張

2017年03月02日
公開
43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706326806063002   弟弟下午去爬山,媽媽天黑後打電話給我,很心急,說天都黑了他還沒回家!電話也打不通!(我說,先別急,再等一會兒)他是去爬山欸!媽媽說。(我說:這種事有時候會發生啊,就沒訊號,或根本忘了帶手機。有一次我打了一天電話給妳、我都快急死了妳也沒接,結果妳跟我說是妳跟同學去逛街了,出門忘記帶手機。妳忘了嗎?) 不到二十分鐘,媽媽又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報警啊?我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但請媽媽回憶一下弟弟說的是什麼名字的山?不然汐止周圍都是山啊,我怎麼知道他會去哪裡?媽媽說,好像是大尖山。 我一面吃著晚飯(心裡同時想著,我兒子也快到家了,我拒絕開車去公館接他,這熱湯是我說會留些給他的)、一面用手機搜尋汐止大尖山的資料。 不一會兒,兒子到家了,站著在餐桌邊就開始用湯杓吃點喝點,媽媽電話又來了。她說,弟弟回來了。 我心裡有些淺淺的感覺在這三通電話之間流動起伏。我們四五十了,那個常常跟弟弟吵架的媽媽,會因為她兒子出門爬山不到四個小時、只是天黑了卻還沒回家,就緊張成這樣。很妙........好像我還是十一歲的姐姐、跟八歲的弟弟,然後媽媽緊張那個小兒子太調皮從學校鞦韆上盪得高高的跳下來摔斷胳臂一樣,叫我這個姐姐趕快這個那個照顧弟弟一下。 然後兩個兒子都乖乖地差不多在同樣的時間回到家。  

看完賽車小說

2017年01月04日
公開
44

  就成英姝的寂光與烈燄。因為它整體不是很順暢也稱不上好作品,其實拖了很久才看完它。 既然是意如聽我說以後我要去賽車所以才介紹我這本書的(是她們國藝會補助案下的創作成品),簡單的一點讀後記就寫給意如吧。 ● 19:52 stone 我似有強迫症,開始看的書就還是把它拖拖拉拉看完了 :D 寂光與烈燄,亂糟糟就結了尾,難道是她一年期限內時間不夠沒辦法好好寫完?目視看來似無特殊的結構性用意。只是讓人徒增『好可惜』之感。 19:53 意如 寫了2年多 19:54 意如 還有之前去拿賽車證的時間還不算喔 19:55 意如 我再去看一次後段 19:57 意如 作者寫作當下的情緒可能被你看透 20:21 stone 她塑造了一個我在近年看過的小說裡最完整的角色,端飛,但是因為旁線太多且這些太多的旁線都沒有收尾,俗話說就是虎頭蛇尾吧,我也很想替她說話:『因為對端飛這個人物的情感投射太強烈,以至於無法顧到其他』,但也掩蓋不了的確是草草結束的缺陷。 20:31 stone 我其實小說看很少,因為實在沒耐心。去年看了兩本吳明益的長篇小說(複眼人和單車失竊記),因為他有很強的自然文學及奇幻文學傾向,比較對我胃口,即使沒有一個人物能很完整地成型而形似切片、頂多是有些角色的『切片數量』多幾片。但還是讓我感到很剛好。 成英姝我覺得有點太耽於形容詞,過多的不停的一再反覆使用的形容詞,雖可接收到她的確感受深刻且極想把她的敏銳個人感受傳達出來的意圖,但還是很容易厭膩。 但是她至少創造了一個端飛,這是有著言情小說中王子氣質的人物,華麗完整度應該可稱得上是女性寫手的優勢吧--女性對人這個對象物,還是遠比男性來得敏感細膩。 ●

好笑的夢

2017年01月03日
公開
62

  覺得很累所以早上快十一點就睡回補的覺,也不想設鬧鐘了,反正我很累時睡的午覺都長達三小時。結果的確是下午快三點自然醒來。 但是過程中做了一個異常清晰的夢,夢見臺鐵有個公文(夢裡完全有那麼一張格式正確的電報公文),說同性戀者可購買半票,也就是視其為身心障礙者吧。 :D 然後因著這公文,認為同性結婚可以、但卻對歷次的修法法條內容及主導之尤美女等一干人極度厭惡的本人在下我,在社群網站(就臉書啦沒別的)跟人戰這是明顯歧視同性戀,因為夢裡有一些恐同(恐怖的同性戀或支持同性戀的極端人士)者還大力讚揚這項『權益』。 :D 哈哈哈,真的是好搞笑的夢。 醒來後因為夢境過於逼真,讓我一時覺得錯亂,很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過這樣的電報?還私訊問了一下目前主管,確認『我們不可能有這種公文吧?』害她也大笑了一通。     其實這個夢境十分有前言,是因為早上看到子豪的一則貼文(他老兄每天啥事不做好像都在發文,真的是閒戰力十足)所以才會被我的大腦創造出了這個情節搞笑的夢的。 ^_^ https://www.facebook.com/tzyhao/posts/10208313920350611 被他批的那篇報導,我是一看標題就怒,不可能屑於點進內文。光看子豪那些各路各擁其主的鬼怪鐵粉們在留言裡為該修法而戰的一兩則貼文,大概就知道這個狗屎政府又想幹什麼屁股事了。 2017/1/3 Tue 3:43pm  

有感與回顧

2017年01月03日
公開
61

  booker 大哥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360677840620879&id=100000360288338 .......『我沒唸幼稚園,學前識字是走去鹽埕埔路上,一路看著廣告看板,外婆帶讀認識一些字開始,ㄅㄆㄇ也是外婆帶我讀印在墊板上的注音符號。上完小一後,暑假裡有一天,她取來信紙和筆,她唸我寫,寫信給在台中的父親和阿母。』........... (之後 booker 回覆中轉貼他以前教國中外甥女兩年英文的經驗,也很棒)     我兒子讀的幼稚園,不會提早教那些小一會教的東西浪費小孩子的歲月。但是可能應廣大家長群的焦慮症候,還是會在大班畢業前弄個大約為期一週的『國小體驗』活動,大概在這個活動期間會教一點點注音符號什麼的。 那時候(2006前後,我還住在有幸各位曾去過的那個碧潭邊的家)我是神經很緊繃的人吧?兒子進小學前的暑假,到了最後兩週我也開始教他注音符號........但我既非幼教老師,說真的對自己小孩可能當時也只不過是個有著錯誤要求標準的人。因為他在兩個禮拜內無法做到『看見聲母和韻母寫在一起就順利把拼音讀出來』這件事,據他說他被我打過手心、痛罵、罰跪,可能各有一次.........後來我因意識到自己那樣藉機發脾氣實在太不正常,就停止再自行教小孩注音符號。 這個發音符號系統,小孩在小一讀完前、在正規優秀的小學老師的教導下,很自然就完全嫻熟了。我所有做過的提早教學及揠苗助長的事情,的確完全都是毫無必要且錯誤的.......... 但是人生不會重來,我們只能從錯誤中學習及成長。 2017/1/3 Tue 4:36pm   (這篇成了 #1000) ● 我們那年代都是國中才接觸英文,我因為當時吵著要離家去台中唸曉明,我爸抝不過我就讓我去了,在台中親戚家住兩個月上曉明的國中先修暑期課程。(至於我為何想去就去得了?應該是去考了他們的入學考好像是只考智力測驗,因成績優異所以就錄取了吧) 後來因為想家,自己又後悔了、拜託我爸同意讓我在開學前轉回家附近國中,哈哈。 不過重點是那個暑假裡不知為期幾週的課程,曉明的英語課教 KK 音標(可能還有其他內容),我學得極好,聽寫考試老師唸英文單字叫我們寫出音標,我大概都是考滿分。這個學習經驗很棒,因為之後我在所有學校階段的英文成績都很好 :D 所以可能是因此蒙了心竅,當家長以後就以為我也可以複製『教音標(雖然教的是中文音標)』這件事在自己小孩身上。但明明就是亂置,我小孩當時是六歲,又不是我開始學音標時的十二歲,我卻下意識地用我自以為十二歲時理所當然輕易能做好的事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六歲小孩。 可見缺乏專業教育知識(搞錯發展階段)又愛自以為是,是一件多糟糕的事∼ @@ 2017/1/3 4:50pm ●

Andras Schiff 鋼琴獨奏會

2016年10月26日
公開
46

----------------------------------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547604038601947 10月26日 20:34 · 不知道有沒有席夫對音樂廳這台鋼琴的『感覺』的八卦。這實在不是一台適合巴哈曲子音色的琴吧。邊聽會邊想像這些音符在大鍵琴或古鋼琴上演奏時的簡樸、無連音或回聲的音色。 我好像沒有聽過席夫演奏的郭德堡。下半場會是怎樣的質地?只好歸零重新接收。 ● 因為巴洛克曲子和那台鋼琴彼此辜負了,了不起的席夫四首安可曲全都是最能善表這琴音色的選擇。 我想他悶了兩小時了! :) 讚 · 回覆 · 2 · 10月26日 22:54   大感動(也讓我感到大解放)的四首安可,沒聽過的第一曲和第三曲,本來我只能憑感覺猜想也許分別是舒曼和貝多芬的作品。感謝巧帆解惑,告訴我正確曲目: 第一首是 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E Major, Op.109......查看更多 讚 · 回覆 · 1 · 10月27日 1:34 · 已編輯   1. Beethoven�Piano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2. Mozart�Piano Sonata No.16 in C major, KV 545, Mvt 1 3. Schubert�Impromptu No.2 in E flat Major, D.899 4. Brahms�Intermezzo in E-flat Major, Op.117 no.1 堪稱全場最精彩的第三半場(這個半場從 22:00 到 22:45)。深深感謝。 收回讚 · 回覆 · 2 · 10月28日 16:05 · 已編輯 ● 為了避免又讓學鋼琴的朋友或學妹抓狂,還是只在自己網站寫寫就算了吧。:) 顏華容是個小心眼到不行的高個子,真是丟我們高個子的臉。我翻開席夫此次來訪的節目單,看到後面的導覽文是顏華容寫的,覺得一陣倒胃口,差不多就再也沒把它翻開來過了。 我不喜歡席夫把巴哈曲子用浪漫派精神加以詮釋。音樂系學妹巧帆從小聽席夫版本的巴哈,她當然無從挑剔與分辨;小燕的 buddy 佳芳求學時浸浴了因為席夫而掀起的舒曼熱,應該也不可能不熱愛他的浪漫魂。 但我是堅持巴哈數學魂、理性之感性的人,不可能接受一種全然傾向感性路線的巴哈演奏。聽過席夫才更清楚知道顧爾德的好該怎麼形容:均衡、自制、每一顆音符乾淨不連不膩、不把對位當成和聲亂渲染。對位就是對位,應該乾淨、獨立、競合,而不是泛濫成一片模糊的愛、感情和情緒。 所以萬分清醒地聽完全場,一面聽一面試著分析他的問題在哪裡,所以其實也沒有挑剔嫌棄的情緒;只是感覺有些樂句他的分手方式應該與顧爾德不同,有些斷句也不同(比如一個上行樂句的最後一個音,可以用左手連續彈上來,也可以斷句成右手接續句的第一個音)。但這些細節若不看顧爾德的錄影是不可能證實的,所以就 remain 為我自己的判斷吧。 結束時我有點絕望地希望席夫的安可曲(已知他 2014 第一次來台獨奏時給安可曲就超大氣)來個法國組曲第一大段吧,也只有十分鐘長不是嗎。不料雙手一下,第一句就知道是個浪漫派的曲子!太好了,馬上再振奮(其實我一直很振奮的意思,哈哈)了我的精神;果然實在太讚了!強烈,動人,把音樂廳那台喜歡連綿串響而且聲大如鐘的鋼琴完全發揮了其音色美質,而且是撼動靈魂的強烈曲子。 我本來以為可能是舒曼的作品,後來問巧帆得知是貝多芬晚期的鋼琴奏鳴曲。 席大師二話不說、可是彈了這首 Piano Sonata No. 30 的全本!太感人了! 2nd 是莫札特。 3rd 我也沒聽過,但判斷是貝多芬的曲子。後來巧帆告知那是貝多芬小友舒伯特的。也難怪我猜錯。 :) 4nd 我不常聽但也是知道的,只是不曉得誰寫。看簡秀枝的紀錄,得知是 Brahms。   說真的,這個第三半場實在太精彩。感謝席夫自己都知道音樂廳這琴不適合巴哈曲子的乾淨自持基調,而用了四十五分鐘這麼長的安可時間,大大扭轉了頹勢。美哉席夫! 2016/10/29 Sat 10:43am ---------------------------------- 19:30 國家音樂廳 10/22 Sat 現在此刻早上十點之後才去買票........測試一下位於新店家樂福三樓的年代售票點吧。 ----------------------------------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542467469115604 這幾天不管連到啥網站,出現的都是席夫來台鋼琴獨奏的廣告..........真給我好大的壓力呀,因為剩下很貴的票。 突然想到 Andrew Shuai 帥哥說他(好像是)看了個冰箱相關文章,隔天到哪都看到家電網站的廣告........ 唉,原來不是上天老在顯示天意、要我別小氣那幾千塊錢,好好去聽一場席夫吧。而是,又是,仍然是,繼續是!(咬牙切齒)我的網路足跡曝露及套利於網路服務供應商了。 那個主辦單位(鴻宇國際藝術)到底付了 Google 或臉書多少廣告費啊! >_

看人

2016年09月29日
公開
56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519529458076072   一個穿著八分窄腳寬臀牛仔褲,穿著綠色平底女鞋的媽媽,燙過大捲但已經快直了的頭髮長度在肩膀上,走起路來拖著腳和掂著步的步態交雜,輕輕甩頭短短自言自語的神情讓我想到陳珮真,人長得漂亮但可以算有點打扮隨便。 她的女兒更漂亮,大概小學四年級,跟媽媽有著同樣的髮型但就更顯清麗,行李箱式的有輪書包上面還放著一個包,幸好圖案都是卡通。清麗的小孩看起來就早熟,她看來就比那有點兒隱式過動的媽媽成熟;結果要被抽血的是小女孩,似乎一抽就得血、使得媽媽站在旁邊微微跺了一下腳,也不是抱怨也不是希奇,但都是,嘴型好像說的是『所以上次到底是什麼問題?』。 小女孩也是伸出右手抽血,所以左手按壓止血棉、一邊用右手手指勾著她有輪子的書包到等候椅旁坐下,靜靜展示她的耐心,而且完全不可猜測她剛剛抽完血,一點都沒有波瀾異動;她的媽媽則是邊拖著腳邊掂著步向走廊另一頭走過去,也許是利用這需要壓住抽血點的十分鐘去洗手間。 我隔著檢驗區的開放隔間看著那個漂亮的穩靜的小女孩,忍不住想過去問她『妳覺得痛不痛?』的衝動。畢竟我可覺得痛得很。但她純然只有最端莊大氣的女子才能有的沉靜與逸適的表情。 宛如母女。我想起一則錯亂又好笑的 comment 。 更想到繆騫人,她在電影裡一直沒生出小孩,但我想在導演心裡、他想要的就是一個生出來後會長成這種樣態的女兒。   其實當時最先想到的是小女孩為什麼常常需要抽血。 也許她的任誰都可以觀察到的沉靜與成熟來自於我不希望聯想到的原因。 所以對她也就多了些疼愛式的想像。   ● 在高雄騎摩托車沒騎過癮,回到北區再騎它一騎,實際再 review 一下在高雄幾乎每個路街巷都會驚歎一下『為什麼可以這麼大』的那種大,在台北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是多少比例的有。 結果真是美滿,騎摩托車東看西看,好像什麼想看的沒想到能看的都看了,就帶來了在醫院能看許多人的閒逸狀態。   2016/9/29 Thu 7pm  

可惡!!!!!

2016年09月14日
公開
47

  以下是我的手機有時不小心開了定位(不過,也可能是 3/2 換這支 hTC 史迪奇以後、我真的從來沒管過 GPS 是否開著,也就是我變懶了 >_< ),所以被 Google+ 紀錄的我過去七個月到過的地方!!!太可怕了∼∼∼ ● 這個『在地嚮導』是八月時某天大清早五點送兒子去北城遊泳池,在那裡不意間聽到 Google+ 發訊息給我的提醒音,打開來看時因為急著開車就隨便點選了同意把我剛剛拍的該泳池懸掛的救生員訓練課程大幅廣告的照片上傳.......;然後我發現再之前幾天(8/2 禮拜二),大清早我去獅仔頭山時剛拍完某張金毛杜鵑的照片,也是隨即收到 Google+ 的來訊,希望我同意上傳該照片......,當時我因不想浪費我有限的 4G 傳輸量而明明沒有同意啊,但是該照片已經在我的『在地嚮導』資料中了!(怪不得我八月的 4G 用量消失得這麼快 >_< )。 所以,我現在是他們『在地嚮導』的等級一,獲有兩分?! ↓↓↓↓↓↓↓↓↓↓↓↓↓↓↓↓↓↓↓↓↓↓↓↓↓↓↓ Shih Eva Stone 在地嚮導 · 等級 1 2 分 0 1 2 3 4 5 ● 我是從來不打卡的人,所以以下這些我確實去過、或僅只是經過旁邊過的地方,都是 GPS 自己抓自己判斷的!完全不是我主動願意曝露的行蹤!!!!簡直就是太可怕∼∼∼ >_< 我強力譴責 Google+ 這種利用 GPS 及衛星訊號紀錄任何人行蹤的作為!!!!!!!!! 2016/9/14 Wed 1:27pm ↓↓↓↓↓↓↓↓↓↓↓↓↓↓↓↓↓↓↓↓↓↓↓↓↓↓↓ 家樂福新店店 Carrefour Hsin Tien Store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1號 大型超市 您 6 天前到過這裡 伊薇特冰淇淋夢工場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102號 糕点店 您 1 星期前到過這裡 陽明山國家公園 112台灣台北市北投區 国家公? 您 2 星期前到過這裡 威秀影城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新站路28號 电影院 您 3 星期前到過這裡 板橋-秀泰影城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3號 电影院 您 4 星期前到過這裡 Starbucks統一星巴克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7號 咖啡店 您 1 個月前到過這裡 北城室內室外游泳池 236台灣新北市土城區中華路一段150號 游泳池 您 1 個月前到過這裡 十八羅漢公園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館前西路 公? 您 1 個月前到過這裡 獅頭山獅仔頭山 237台灣新北市三峽區 山峰 您 1 個月前到過這裡 好市多Costco 汐止店 221台灣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158號 仓储式会员店 您 1 個月前到過這裡 北平上園樓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4號 北京菜馆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樂雅樂家庭餐廳 105台灣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99巷9號 家庭式餐厅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大潤發碧潭店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環河路22號 超市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桂山電廠冰棒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桂山路37號 冰淇淋店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板橋南雅夜市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新興里南雅東路 夜市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PHAT Burger 110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22弄2之1號 美国风味餐馆 您 2 個月前到過這裡 iFG遠雄廣場 221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3-99號 购物中心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台灣中油(直營)新店北新路站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一段90號 加油站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板橋車站地下停車場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7號 停车场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浮洲租借站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 自行车租赁服务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林本源園邸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9號 古迹地标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福勝亭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130號 日式餐馆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環保公園停車場 220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環保公園 停车场 您 3 個月前到過這裡 風吹凹 604台灣嘉義縣竹崎鄉嘉義縣竹崎鄉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605台灣嘉義縣阿里山鄉中正村59號 国家森林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山居小镇 No.52-14, Xiding, Fanlu Township, Fanlu Township, Chiayi City, 台灣 602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曦頂咖啡 602台灣嘉義縣番路鄉隙頂75之11號 饮料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大安森林公園 106台灣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 公?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好市多Costco 中和店 235台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347號 超市 您 4 個月前到過這裡 Soul Steak 靈魂牛排 23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一段283號 牛排馆 您 5 個月前到過這裡 華山1914文創園區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旅游胜地 您 6 個月前到過這裡 天麻蒙古鴛鴦火鍋專賣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97號 亚洲风味餐馆 您 6 個月前到過這裡 秀岡山莊陽光特區管理委員會 231台灣新店區新店區秀岡二街67號 您 6 個月前到過這裡 三義車亭休息站 367台灣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下湖5-10號 休息站 您 7 個月前到過這裡 ●

幾十年前的記憶

2016年09月13日
公開
60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503387759690242   1988年十一月初,我們在日內瓦的一間中型旅館,櫃台人員是個大約190公分高的大帥哥,不過彼時我好像欠缺勇氣與勤勉跟他搭訕要地址之類的。 :D 因為好像有一整天的空檔給大家城市觀光?我看了往巴黎的火車時刻,應該是打公用電話給同學小燕,說我可能會脫隊快閃去看她幾小時。那時她初至巴黎大約才一年吧。但領隊王爸聽說了我的企圖,就集合大家『沒收』了護照集中保管,以防真的有哪個傢伙跑去不在出國訪演行程中的第十個國家.........,然後因為去不成巴黎而感到鬱悶的傢伙,清早天還沒全亮就從氣窗爬到旅館的斜屋頂上坐著看那城市未醒時乳白色青煙中慢慢晃盪的模樣。 1996年六月,意思就是一晃眼已經八年過去了∼,我又忽然決定應該去一趟歐洲,重溫當年我特別喜歡的或來不及去的地方。結果就是去英國和法國(直接說是倫敦和巴黎比較正確)。頭一週自己在英國,到劍橋住了好像三天,去回都搭英國國鐵(那時尚未悲慘地民營化,台灣去的兩位女記者在倫敦遇上嚴重火車車禍的事也還沒發生)。然後轉往巴黎,終於與多年未見的親愛同學『重逢』,在她家住了好幾天,由她帶著我觀覽巴黎、以及去梵谷的奧維小鎮。當時是怎麼去奧維的我也想不起來,但應該是小燕開車吧?那個下午........是我這輩子最安靜、私人、而且很難被其他記憶取代的最深的一個旅遊日了。那年,像四本打開的書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快要完工啟用了。 1996年七月十四法國國慶後兩天,就回台灣了,然後開始努力於恢復『正常庸俗社會化』的年輕人工作與生活方式,結束我的二十年代。 剛剛為何突然想起這些,我也忘了。為免以後繼續常常忘了,就還是記一下吧。(對了!是因為想到青訪老友本週要小聚。 :D ) 2016/9/13 Mon 05:30  

媽媽的心情

2016年08月03日
公開
45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464650030230682 小孩想要自己(可能跟同學一兩名)來場暑假小旅行,我只知道目的地大方向,細節沒問。不過我看他提這件事快半個月、他預計要出發的日期也快到了,本老媽卻還沒聽到要託俺買車票之類的話,看起來經費也沒著落;昨天還在他好友問了句『你幹麻還要買鞋?』的情況下,一面被人認為他鞋已經太多、一面仍然執意要買新鞋。 (喂!少年!這些錢都可以是旅行途中樂趣的來源欸!現在都變成你腳下的一抹小小的光而已,而且你還得常常記得洗它才能維持的小光∼! @@ ) 話說我在他這年紀時的某場單人旅行,是想從東埔八通關走上玉山。從(紙上)探路、查車班、買車票、借背包、打理寒酸的裝備,通通自己進行;錢哪來?不就外地生每天能省就省的生活費。雖然因為獨行成癖,沒想過找人結伴同行,因此被僅一兩位知道我計畫的同學委婉勸退,但還是出發了。雖然最後因為實在太寒酸連雨具都不夠,在八通關古道上被雨打回頭,倒是省了回程車票錢、被成年人登山社團租的遊覽車一併揀了回台北。不過未完的旅程也一樣是出於小心但限於各種現實條件就是不夠周密的規畫呀。 所以給小孩一個功課:請你先做好計畫,我再看看有沒辦法金援或幫忙你。 至於功課做不做?就是他的自由啦。(於是別人對他也會有相應的自由反應)   2016/8/3 Wed 9am ● 程慧阿姐娘的關心。這部份只有劇場老人才能同感和理解啊∼,真感謝她問了、讓我有個出口。 ------------------ 感謝姐姐讓我有機會發抒一下(其實就是囉唆的中老年人才會有的回顧 呵呵) 我今天想,為什麼我十六歲半時覺得自己去爬山很自然,十七歲時覺得自己去走花東縱走很自然? :D 這兩件『代表作』(指我不告知父母自己跑去哪兒了的這種慣性行為),當然也是沒告訴父母和家人啊。但是爬山那事在寒假,不知為何反正也沒被發現,大概是因為被雨打回所以比預定行程提前兩天結束,很容易不被發現吧。後者就被我爸翻我的舊電話簿一個個打我外縣市朋友電話問他們我有無到訪,且還真的找到了傳話人(花蓮筆友),所以我回到花蓮時就打電話回家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古早時我們的父母都很忙於生計,不然就是很不擅與小孩交往,所以根本不可能像我跟我小孩這樣『很常溝通聊天』。既然小孩常跟我講有的沒的(當然正常的話應該還是要有一些話不願跟家長講才對),那麼會讓我知道他的行蹤也就很自然,雖然我跟我爸一樣也沒事先要求過他應該要怎樣。 這小孩七月開始的新打工工作,竟然變成劇場裝台小工了(搬 truss 的體力勞動)。他找工作的能力真的很奇怪,比他老媽我早了好多年、又完全獨立經營,這點我實在有感到佩服。不過這應該也是他的時代跟我的時代的差異之一啦∼。 ●

從 Y! 終於賣了想到我的上網歷史

2016年07月25日
公開
38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457380237624328 2016/7/25 Mon 12:00 noon 發現 Y! 終於賣了,買主是 Verizon,這歸宿很不錯啊。 但是搜尋新聞時又看到了好笑的霉體算術。V 要拿 48 億美元買 Y,結果使得 V 的『市值也可直接達 1.87 億美元』! 呃,豬油永遠怪味,隨便看看笑笑就好啦。   XD 難免又想到我人生中的 1997 年農曆新年。當時因為幫親戚處理掉一棟他交不出貸款的房子,我得找家房屋仲介幫他賣屋、跟來看屋的人談、選定買家、幫親戚清理掉他房子裡所有的東西;當時他打算自己重鋪地板所以買了很多很多的木地板條,我也找到建材行轉賣走了(那是我還沒開始上網的時候!)。 最後剩下一些家電,其中包括一台當時很新的 Win 95 電腦,以及一台 Modem。能丟能賣能留給新屋主的我都處理掉了,只帶了那台電腦和 modem 回家當成對自己幫人一忙的犒賞。 農曆年假很無聊,就那麼幾天把上網及圖形人機介面搞清楚了。接下來幾個月,每月一萬、兩萬的電話費(撥接上網時代啊.......)把我快逼瘋,只能乖乖出門找工作,計擔任過汽車鈑金工廠儲備幹部、摩托車雜誌社長特助等兩三個工作。最後,五月底去面談的一個工作在十月初來電通知已有職缺,問我還想不想去上班?當然想啊!於是我成了 PChome 電腦報記者.......... 然後接下來才會有我始終討厭台灣 Y! 奇,所以連帶對買下奇摩的美國雅虎也沒什麼好感的歷史。哈哈哈。 那年真的很有趣啊,我花了大筆的上網撥接費,利用當時的青輔會還是什麼的職介網站找工作,發了應該是不少的履歷吧,但回覆我又找我去工作的不是汽車鈑件廠就是摩托車雜誌,這件事很好笑吧?我當時唯一的工作履歷就是劇場人和教會青少年輔導而已欸。呵呵。 沒去汽車雜誌,只有幫汽車雜誌寫過兩、三次車主誌。 不過我真的沒想待雜誌。會去電腦報,是因為它不是紙本。  

歡樂的一銀案

2016年07月21日
公開
46

   一銀盜領案,應該是今年度台灣最歡樂的新聞事件,不太可能有其他案子能超越它了。 :D  從一發生就遭到銀行業界訕笑『一銀主管禮拜天晚上不管事的啦』,到計程車司機會用義大利文跟老外攀談,到雞婆無比機警第一名的台北市民力抗看起來怪怪的提款老外,到休假警察(他不是辦案的,是坐辦公室的新聞發言類人員喔)全家出遊會有報紙記者同行,到好好的白鯧幹麻糖醋吃所以被老台感到奇怪,到大量贓款善用可連續使用三天的車頭置物櫃,到沒有登山步道的棄款地點、以及可能誤植台灣為中國的詐騙黑道大概怕死刑所以誠實無比..........,又到民眾自稱在停車場撿到一包四百多萬現金、也送去警局,使得好像是八千零幾十萬的被盜領款、目前大概已經湊齊七千多萬了。 :D  笑完以後我有認真想一下:萬一我在不是登山步道的地方撿到一包一千萬新台幣、又或者在某停車場撿到算它五百萬的一包新台幣,那我在實踐拾金不昧美德之前,到底會不會自己先暗坎一點錢起來啊?根據新聞報導,一銀主管們反正連到底掉了多少錢也是過了好久才好像還沒搞清楚,想必也不可能有幾千萬(所以是有幾萬張千元鈔)的鈔票號碼吧,則為了配合整案的烏龍銀行演出,那拿一些紙張出來以測試烏龍底線,也許有可能是安全的。哈哈哈哈。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1454018344627184  

理想的人生

2016年07月14日
公開
43

  理想的人生當然是希望看到人人知所自律,不把自私自利當做唯一標準、卻從不把別人也有他們的私與利放在眼裡。 可惜這僅止於理想。當看到周圍人們總是只先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罵別人的時候一點也沒想到自己就做著被罵的事。 對於公共事務冷感當然是必須的因應,因為我不願意為了這一群人的私利而無視其他人的私利。『這一群人』並不會因為我跟他們比較熟,就比較有權利、比較應該被我憐憫照顧。 ● 管考、掣肘,是公務文化裡的重點,這種文化之下政府績效會好才有鬼。幹麻花這麼多人力來管考、掣肘,不減掉一半做公文書複製業的廢人去當公僕?還發明好聽語詞叫內部服務?因為人人都無法信任別人,人人都一定猜疑別人,人人都覺得我不去管理的話別人都不可能好好做事。 追到源頭,那是因為臺灣的教育裡一直看不起『把人教成自己就能做好自己該做之事的人』,從來不教導責任感榮譽感,不教導如何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如何在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事之後才能整體成為有效的。 當每個人都被預設為不可信(因為教育從來不看重『可信』這種形塑方向),所以當然得做一大堆冗事來防止別人的不可信造成錯誤。 這是一個不能夠一開始就做對的民族和島嶼。 ● 我是很氣工會,老是幾個講話口齒不清的老員工,撈過界替該向交通部要員額的局長做這件事。勞方幫資方忙?也難怪被會員幹譙。 但是這些所謂的會員又是多短視近利!那個什麼公關代表翁惠平真是一絕,把增員當成『治標』,把改善工作條件當成治本......,現在條件改善不了就是因為局媚俗、沒懶趴,台灣刁民叫著要坐車、要坐便宜的車、只坐又快又便宜的普悠瑪,那些叫著沒票回家的花蓮人聽到沒有普悠瑪就不回家了????你能相信那些人真的有在想家?真的想回家?!不過就是刁民思維!好了,開一堆蚊子列車,養許多賠錢車站,拼命剝削不足的勞動人力、叫去顧蚊子車站。怎麼改善勞動條件?不減班、不增員,難道你鐵路局有本事叫員工變成一天三十六小時給你用來當賤民,配合你的媚俗?! 台灣刁民又是些什麼鬼!以為台灣生活便利,有了不起的服務業可以讓你作賤,都是應該的?!屁!台灣就是賤,二十四小時便利以為是世界先進?其實根本是世界最無人性的國家!多少人只看自己生活便利最重要,卻完全不管別人要為你的便利付出什麼代價? 當你們指著企業家罵,自己不就是幫兇嗎?當你們拿馬政府來當標靶,不就是因為不敢面對自己的無能嗎?!所有被罵的,卻又通通是死老百姓想要的。所有訴求都是犧牲別人來成全我自己。這樣的人民有什麼好愛的?這樣的人民糟蹋和作賤著的國家,是叫人用哪一陀大便可以來愛得了國?! 那些蠢到爆腦的什麼翁、什麼林志賢。那些自私到從來不反省自己就是造成同事工作辛苦的人,妳趕快滾吧!媽的!有這種同事,還需要對抗資方嗎?妳就是踩著同仁血汗以遂己欲的人啊!有什麼臉罵工會、罵老闆啊?!   最好趁著勞動部廢止函釋之便,公車周末不要開行,鐵路大減假日加班車,二十四小時商店被裁定為違法,讓人人回歸基本尊嚴,不要老是些白領勞工在吃藍領勞工豆腐、正常工時的人自以為比日夜輪班的工作者高貴。讓那些得了便宜還敢說長道短自以為人家欠了他的豬屎們自己去吃屎,讓那些以為服務業就是台灣立國之基的蠢頭直接去爆頭。 還有,運輸業不是服務業。很重要,不需要說三次也請記住!服務業是什麼狗屁?不就是刁民被剝削者企業群洗腦、完全失去自主判斷能力以後(好啦,本來就是沒什麼腦力的無腦民之島啦),自以為對的大謬嗎!真是懶得再說再罵了。 ● 想組第二工會的清一色是運務人,但沒半個司機員,畢竟司機員早就分裂成自己有個火聯會。 工、機、電,你們難道真的是順民?!運務同仁不會替你們著想的,你們何時為自己也發聲?! 運務就像空服組員一樣,已經是處遇最優者,仍表演貪婪無上限的功夫,更慘的是還有媚俗之至的何原軒比用屁眼思考還不如地全部貪婪戲碼照單全收。 內部分裂難以避免,我卻連歎氣都懶得歎。如果運務人從來只知從自身利益著眼、只知道追求自己爽快。那就難怪我不屑與他們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