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珊蒂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故事小玩家4

2008年01月31日
公開
14

今天天氣好冷 又冷又下雨 實在有點不想出門上課 但是圖書館借的書也到期了 母女倆還是整理了一下出門聽故事去 一到教室雖然已經遲到了 我們還算是最早的 所以先跟老師聊了聊蓁最近的一些退化行為(吃手指、愛哭) 老師說這是小朋友的正常發展階段 這麼做只是想引起人家多關心她、注意她 因為後面陸陸續續的親子也都到了就沒辦法多聊 今天老師介紹的繪本是-Hide-And-Seek Elmer (艾瑪玩捉迷藏) 這是一本翻翻書,大象艾瑪和小鳥玩捉迷藏,小鳥躲在哪裡呢?艾瑪找遍了粉紅色石頭、紅色花叢、橘色圓木、黃色蘆葦、紫色山洞、綠色樹木、藍色樹叢等到處都找不到小鳥躲在那裡,原來小鳥是躲在艾瑪的耳朵後面。 透過這本繪本可以陪養幼兒的專注力和記憶力,讀完書後可以考驗一下小朋友們是否記得粉紅色石頭、紅色花叢...等後面都躲著什麼動物。也可以讓小朋友認識不同的顏色。 接下來老師讓小朋友做兩個小遊戲 一.紙牌配對(考驗記憶力) 將成對的紙牌打散正面朝下排於桌上,一次可選兩張牌, 拿到兩張點數相同的牌即得分。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幼兒的記憶力 蓁在這個遊戲裡只陶醉在翻牌的樂趣而已 根本不管她拿到什麼牌 不過在家裡她已經可以體會"記憶轉轉盤"的竅門,會玩類似的遊戲 二.聽代號做動作 老師先拿出三個紙盤,上面各寫了1,2,3 三個數字 先讓小朋友認識這三個字及讀音 接著老師再教小朋友做三個動作 立正站好、跪著、趴下 而1,2,3就各代表這三個動作 當老師講到一個數字時就要做那個數字所代表的動作 蓁一開始覺得地板髒說什麼也不願意跪下或趴下 到後來看小朋友玩得開心也豁出去了 趴下的動作還要做到五體投地 勞作-撕紙畫 今天的勞作主題就是今天繪本的主角-大象艾瑪 老師發各色的棉紙數張 讓小朋友用手撕成小片再貼在大象的圖案上

文章: 樂活教養─帶孩子簡單過生活

2008年01月20日
公開
31

樂活教養─帶孩子簡單過生活 文�楊毓菁 學前教育雜誌主編 有錢,是大家都想過的「好」日子,尤其豪奢流行的消費風潮引得孩子都想擁有最好的、最流行的事物,但是花錢買了不但不惜物,還要得更多。除了儘力做個「富爸媽」,你還能給孩子什麼? 理財作家夏韻芬曾經很愛花錢卻不自知,是孩子3、4歲時的童言童語驚醒夢中人:「買東西不用付錢阿!刷卡就好啦!」孩子一出巷子就舉手她也很納悶,「因為舉手就有車坐!」原來她出門常叫計程車,孩子早就記在心裡。 物質誘惑大,別人都有自己沒買不就「遜掉」?從小養成收受最好的習慣,孩子怎會回到惜物、節省的心態?夏韻芬認為這是爸媽縱容的結果,她記得小時很想買東西,但媽媽跟她講「沒錢不能買」,小小年紀的她就僅記本分;但是現在爸媽把全部的愛都給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寧願自己買路邊攤的衣服穿,但買小孩一件數千元的球鞋背心,眉毛都不皺一下。「很多物欲的不斷滿足,是相對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感受。」 惜物觀念,從小做起 其實爸媽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的東西,也不要因為孩子愛吃什麼,就儘量滿足。因為孩子還不懂事,只要他喜歡吃的,就會儘量要,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能夠吃多少,到時候剩下一大半,他就吃不下、不吃了,當然很容易邊吃邊玩邊浪費了。 「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買」是爸媽應有的堅持,可以和孩子一起實踐節儉的行為,例如︰教他隨手關燈、關水;請他幫忙把沒有人看的電視關掉等,自然而然地養成愛惜物力的習慣。 做家事賺零用錢,先有錢概念 夏韻芬的做法是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錢,她非常贊成家務有給制,兩個兒子從小幫媽媽做家事有錢賺──雖然才10元,讓他們想買東西自己計劃存錢,也感受有夢想可以靠自己實現。 這樣會變成有給錢才要做家事,反而物欲太重嗎?的確,她曾經碰到叫不動的狀況「我錢很多,不想賺了。」孩子說,「那我也不煮飯了,你們洗碗還有錢賺,我可是沒人付錢呢!」她堅持到底,到了晚上8點廚房還是沒動靜,孩子們開始緊張了,才向媽媽讓步。 夏韻芬提到有次回到家,很累、完全提不起勁做事,兩個兒子爭相跑來搥背、揉腳,還體貼地跟她說:「媽媽,家事通通交給我們來做,不用錢。」夏韻芬認為,給不給錢並不是孩子勢利的原因,與孩子互動的過程,還有價值觀的分享,才是重點。同時孩子也可清楚地在過程中體認到:要工作才有收入。 存才能領,知道珍惜所有 壓歲錢還是零用錢加起來,就帶孩子到銀行開戶存錢,孩子會看到錢存進去才可以領出來,才不會以為神奇的ATM可以隨便吐錢。如果爸媽只教他花錢沒教他存錢,坊間廣告都是教人花錢,請問孩子怎會有存的概念? 孩子有了錢的觀念就有比價的基準,吵著吃大餐之前,會自己盤算要洗幾雙球鞋才吃得到;字典亂撕亂丟,找不到再吵著買新的,眼見已經買到7、8本,夏韻芬決定讓他自己承擔後果,讓孩子掏腰包,就會珍惜這本自己買的字典。 也可以在平常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物歸原位、妥善保存東西等小習慣,東西不容易丟失;不妨替孩子準備存物箱,專門放他自己的「寶貝」,這樣將更有助於他養成這種好習慣。 家庭開銷說給孩子聽 很多爸媽不願讓孩子了解家庭經濟狀況,但是夏韻芬簡單解釋家裡房貸的狀況,並對孩子說:「我還不完你要還!」,有時吃好一點,孩子還會提醒:「你貸款交了沒」呢!她認為不能給孩子假象的生活方式,孩子曾經問她為何要貸款欠銀行錢,看到豪宅會問是誰在住,她都會一一解釋,讓孩子知道努力工作會有收入,讀很多書、做其他人不會做的事也能與眾不同 採買家用,讓孩子計劃購物 很多孩子到長大都還「甲米不知米價」,只知道消費,不知道花多少錢;她曾經在對學生演講時做小測驗,發現很多孩子不知道一盒蛋是多少錢。不妨先從帶孩子到超市帶孩子買東西開始。先教他們查看家裡短缺哪些用品,計畫後再去買,孩子熟練以後還會根據特購比價呢! 有錢怎麼用,支出要計畫 既然孩子有零用錢,要怎麼用才對?夏韻芬教育孩子的原則是──賺到100,把50存起來,拿40計劃添購的物品;如果馬上花光以後就買不到。孩子一開始只只知道強迫儲蓄,現在更知道計劃性支出,如果要買電動車,就會讓買wii的計畫往後延。他操練到「人生只能選一樣」的狀況,知道人生裡有順序要處理。而10元也許可以買到小快樂,但是有時,錢也買不到快樂、買到愛。 父母對孩子呵護太過,給得太多,反而對他愈殘酷,孩子將來總要獨自面對人生吧?給孩子正確的人生態度,就是給孩子活路。 來源:學前教育雜誌電子報

親子聚會-筱晴生日會

2008年01月17日
公開
22

星期天收到筱晴媽媽e-mail邀請我們參加筱晴生日會後 蓁蓁就很開心 因為已經好久沒有見到好朋友了 而且最近超喜歡過生日的 剛好前兩天她又自己翻出了信誼小書包的書-禮物 講的就是送生日禮物的主題 貓熊媽媽要幫小貓熊過生日 寄了卡片邀請三位好朋友(貓、熊、無尾熊)來參加 結果三個好朋友都各自帶了他們最喜歡的東西當禮物(老鼠乾、魚、尤加利樹葉) 貓熊媽媽也準備了自己喜歡的竹子來待客....... 講完了故事媽咪就帶她去幫她的好朋友挑選生日禮物 媽咪請她挑一個筱晴會喜歡的禮物 結果挑來挑去她當然是選她自己喜歡的 挑好了還特別聲明"我覺得筱晴一定會喜歡這個禮物的" 本來媽咪還擔心蓁會捨不得將禮物送給朋友 不過因為一開始就告訴她這個禮物是筱晴的 今天也是由她自己揹著禮物且親手送上禮物 她也很開心可以參加朋友的生日會 大家幫筱晴唱生日快樂歌 筱晴又開心又不大好意思 蹦蹦跳跳連相機都抓不住她了 小壽星切蛋糕 蓁和筱晴一起玩她送的禮物 順便也玩一下言昕送的禮物 對筱晴家的新弟弟很好奇 今天和好久不見的朋友一起玩了一下午 蓁好開心 回到家還一直唸著"我和我的朋友玩拼圖" 沒睡午覺的她一直high到晚上十一點多還不肯睡 後來是媽咪硬逼著她去睡 躺在床上沒多久就進入的夢鄉了 睡夢中似乎又見到了她的好朋友們 因為睡著的她 突然大叫了一聲 大概是和朋友們在搶玩具吧

故事小玩家 1

2008年01月10日
公開
37

新竹市文化局薪傳研習57期 故事小玩家 授課內容: 讓親子在互動式故事劇場裡,一起聽故事、演故事、玩故事。 打破舞台表演空間的界線,讓親子在看戲的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參與機會, 期盼在互動的過程中,傳達藝術創作的觀念,從體驗中獲得創意學習的快樂。 備註:限二足歲至三歲報名(親子一對一) 剛好看到這期薪傳研習的課程有適合蓁的課 而且又是親子的課程 在育兒的過程中可以親子一起上課的機會也不多 所以就幫蓁報名的這堂課 首先Candy老師先對課程做一個介紹 接著就進入今天的課程主題 今天說的故事是"小雞和小鴨" ----------------------------------------------------------------- 小雞和小鴨(The Chick and The Duckling) 世界親子圖畫書第1輯 文�米拉.金斯伯(Mirra Ginsburg) 圖�荷西.愛莉安•阿瑞哥(Jose Aruego) 譯�曾蕙蘭 導讀�潘人木 關於一個跟屁蟲的故事   這是一個俄國故事,卻有著普遍的世界性。   小鴨和小雞先後破殼來到這個世界。小雞以為自己和小鴨沒有什麼分別,小鴨能做什麼,牠也能做什麼,於是成了小鴨的跟屁蟲。小鴨找到一條蟲子吃,小雞就和牠搶著吃;小鴨捕到一隻蝴蝶,小雞也捕到一隻。可是,當小鴨去游水時,小雞也跟著下水。但這下子可慘了,小雞差點沒淹死,還是小鴨把牠救了上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以由模仿中學習,從模仿中找到樂趣。但模仿過了頭,認為凡是別人能的自己也能,這就會埋沒自己的獨立性。天生萬物,各有差別。人也是一樣,你 有你的長處,我有我的長處,認清自己,發揮長處,才會有快樂的生活。   中國北方鄉村的小孩遇到別的小孩老是模仿自己,就會不高興的說:「見樣學樣,長個葫蘆瓢樣。」意思說,總是跟在別人後頭,人家做什麼你做什麼,最後一定得到教訓。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這正是小雞和小鴨這本書的含意。   特別令人欣賞的是本書的插圖,線條簡潔,色彩鮮艷明亮,處處顯示活潑的生機。不看別的,光看小雞和小鴨眼睛的表情,就足夠玩味的了。 ----------------------------------------------------------------- 接下來是課程延伸活動-鏡子 親子相互面對面 把對方當成是鏡子 親子可以互相模仿對方做動作 蓁此時突然high了起來 根本不管媽咪做什麼動作 而是全場跑 還跑去繞著Candy老師轉圈圈 最後老師帶著大家做一段帶動操後結束 接著是讓小朋友做塗鴉(鴨) 畫的就是符合今天故事主題-鴨子 課後文化中心散散步

幼兒美術10-太陽

2007年12月24日
公開
14

耶誕節的前夕 今天的教室真是冷清 只有小貓三隻(三個小朋友) 今天的主題-太陽 一開始老師就先預告 今天可是會玩得很髒 首先老師先利用一些動物的特性帶著小朋友做一些手部運動 也是作畫時會運用到的技巧 例如: 大象走路咚咚咚(用手掌拍擊桌面) 貓咪喵喵叫(用手指頭抓桌面) 小白兔跳跳跳(用指頭點) 接著老師拿出數張色彩及表情都很豐富的太陽畫像 讓小朋友看看 讓小朋友去感受畫中太陽的性別和喜怒哀樂 因為今天的學生少 所以老師讓小朋友全坐在桌上看圖 起先蓁一直堅持不上桌 大概在她的認知裡 爬上桌子是不對的 後來在試做的階段媽咪鼓勵她爬上桌 她這才敢爬上去 也跟著開始用手輕輕碰老師示範的作品 首先老師先拿一片與圖畫紙同大的軟性的白色壓克力板放在桌上 先擠上一些糨糊 請小朋用手掌塗抹在板上 接著再倒上顏料 請小朋友做塗抹及抓取等動作 畫上一個圓形的太陽臉 再請小朋友畫上太陽的表情及頭髮 完成後老師拿一張圖畫紙蓋在板上 將畫印在圖畫紙上作品即成 今天只有三位小朋友 蓁堅持不要上桌 開始試做 抹上糨糊 先觀察一下言昕怎麼玩 真的可以這樣玩嗎? 我也來摸摸看 換我自己做了 先抹糨糊 再抹顏料 作品一 拿紅紅的手要嚇媽咪 幫太陽畫頭髮 作品二 真的玩得很髒 開始不耐煩了 作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