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最♡August♂

日期

#Tag

LP33益生菌抗過敏性療法

2005年03月13日
公開
125

LP33益生菌更符合國人的抗過敏性療法 (一) 降低過敏 只能吃藥嗎? 每當季節交替,早晚不停的連連『哈啾』聲,是家有過敏兒的父母親共有的夢魘。過敏病症不僅僅帶來生活的不適,同時也容易形成過敏兒心理及學習上的困擾。 過敏,簡單的說就是人體免疫功能失調、產生不平衡狀況,而引起一連串不適反應。醫治過敏疾病首要條件就是尋找出過敏原,再依據過敏原給予適當治療。 面對三分之一以上的過敏人口,醫學界努力尋找有效防制過敏症狀、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的方法。現行的注射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多著重於症狀的控制,這些藥劑雖然可以立即壓制病情、減緩患者痛苦,可是一旦長期使用,會出現些許副作用。 (二) LP33益生菌有助於過敏性鼻炎症狀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的臨床試驗顯示,從國人腸道中篩選出的LP33益生菌,對於抑制過敏反應具有極佳效果。臨床實驗主持人--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林曉娟表示,他們所設計的臨床實驗,主要是依據美國FDA過敏性鼻炎藥物臨床試驗規範進行實驗,採取隨機抽樣、雙盲、安慰劑控制組的方式進行。 全程共有80位病患參與為期三個月的臨床試驗,實驗組60人給予含有LP33益生菌的優酪乳,對照組20人則給予安慰劑。在服用30天之後,本實驗結果發現,喝LP33益生菌的實驗組在整體生活品質上具有明顯的改善! (三) 首株本土菌種獲國際醫學期刊肯定 林曉娟醫師表示,與傳統的抑制過敏療法相較,此次實驗過程中,患者順從度高,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顯示藉由LP-33益生菌改善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是可能的治療方式。 該人體實驗結果研究論文刊登於今年二月出刊之國際知名醫學雜誌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兒童過敏免疫期刊),顯示LP33益生菌可有效降低血液中IgE含量,並減緩過敏性鼻炎症狀。此研究結果已獲得國際兒童過敏免疫醫學界的肯定,LP33同時也是第一株機能功效獲國際醫學界肯定之本土益生菌種。 (四) 參與臨床實驗者現身說法 過敏問題長期困擾著陳家。『我們全家人都是過敏體質,小朋友這麼好動,卻有許多地方不能去、許多事情不能做,看在我們眼裡,真的覺得很心疼。』陳媽媽表示,丈夫一家人都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家中小孩子也多有過敏症狀,每年因為過敏所要花費的醫藥費用,高得驚人。在參與這次臨床試驗後,陳小弟弟的症狀獲得明顯的改善,『真開心可以有這樣的療法出現,讓小孩子跟家人的生活舒適度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藝人張月麗的家裡有個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寶貝女兒,對塵 過敏,中藥、類固醇…等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但還是效果不彰。張月麗心疼地表示,「每次有人送她絨毛玩具,就只能先幫她收起來,看她失望的樣子真的很不忍心。」直到學校的老師介紹女兒服用LP33益生菌,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她的體質變好了,睡得比較安穩,容易紅腫的過敏症狀也改善很多,多了好菌的保護真得不一樣! (五) 更安全、更便利的抗敏方式 過去20年間,不管是台灣或是其他已開發國家,過敏病症,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都增加五倍以上。而兒童罹患過敏病症的比例更是逐年升高,根據調查,兒童時期過敏性疾病罹患率超過三分之一。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許清祥醫師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除了環境、遺傳、飲食、生活形態改變等原因讓過敏人口激增外,人體內部的腸道細菌生態也會影響人體體質,誘發過敏疾病。 我們樂見有一項發現,可以用更便利、更安全的方式可以使得過敏反應獲得抑制,讓過敏病患可以感覺「今天比昨天好」、「今天活得更愉快」。LP33是從國人腸道中篩選出來的,相信可更符合國人體質,有效改善國人過敏症狀。』

把握孩子的學習關鍵期

2005年03月13日
公開
48

一歲陪 陪三年,三歲陪 十年陪不完 一不留心錯過孩子的最佳學習時間,你可能要花更多時間經歷來禰補….很多父母常在子女成長到三、四歲突然才發現:「為什們我的小孩子以前不會這樣,現在怪毛病、怪脾氣統統跑出來?」顯而易見地,他們的子女可能在一歲的時候,「印記關鍵期」沒有掌握該階段學習的正確與矯正,並因過分保護以致種下壞習慣。此外,為充分掌握「印記關鍵期」的正確觀念與學習,小孩未來若遭遇學習障礙、挫折或招致大人責難,易致「行為上的退化」;長期下來可能成為「習得的無助感」。小孩一夕間的改變不容易為父母接受,更有甚者,他們容易遭受誤解,如:多數父母會認為他們只是鬧一鬧情緒,不要理他自然就會好了!究竟如何掌握「印記關鍵期」的學習與注意事項,這裡提供兩點淺見: 1.認知方面:「印記關鍵期」通常們有固定的年齡時間,一個小孩的成長發育、外在刺激的條件不同有先後之分。不過有一個特徵可以供父母參考,當小孩在牙牙學語或對事物、環境有明顯好惡時,很可能以臻「印記關鍵期」了。這時候,為人父母者者應給予正確刺激及安全、健康的環境。例如:曾有五歲小孩患有夢魘捆擾症,曾臨床發現,他的父親經營地下鐵工廠,時常夜間有尖銳聲音刺激其聽覺神經,致腦部將尖銳刺耳的聲音完整紀錄下來,終成為每夜惱人的夢魘來源。 2.行為方面:「印記關鍵時期」是一個重要基礎學習的關鍵時期,忽視這個時段的學習,將導致往後學習效率不彰,甚至畏懼學習情況發生。因此,建議在行為徵狀部份,如果假定在一歲半致兩歲期間的小朋友,他們因該開始具備「模仿」的能力;在這個階段的父母,應該避免過度呵護,造成依賴,必須調整生活作息,嘗試與孩子獨處。例如:曾觀察兩戶對比家庭的小孩,一戶主張在一歲起每晚十點要求孩子就寢,家長暫停一切工作,在小孩房間說故事;另一戶讓小孩隨大人熬夜,想睡時才睡,糟糕的是,這戶人家沒有讓小孩在「印記關鍵期」學習獨立的能力,所以一直到十歲都要父母陪他睡眠,不然它半夜會害怕,睡眠品質很差。 愈早讓小孩獨立學習及嘗試學習上的挫折經驗,都有助於往後複雜的生活常規。

優秀是教出來的

2005年03月13日
公開
39

優秀是教出來的 一、遇到大人,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說「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點頭或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 二、看著別人的眼睛。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如果旁邊有人發言,你就轉頭去面對那個說話的人。 三、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應該持續至少三秒,手掌的角度要剛好,才能拍出響亮的掌聲。(我知道這樣說很蠢,可是孩子喜歡聽這一套。) 四、課堂上進行討論時,要尊重別的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盡可能這麼說:「我同意約翰的說法,而且我還覺得…….」或是「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她的觀點很好,可是我認為……..」或是「我認為維克多的看法很棒,他的話讓我想到…….」。 五、贏得任何比賽,或有任何好表現,都不可以炫耀。如果輸了,也不要顯露生氣的模樣。你可以這樣說:「參加剛剛這場比賽真是愉快,希望將來還能和你較較高下。」要不然就說:「是很不錯的一場比賽。」不然就什麼都別說。生氣或說話酸溜溜,說什麼「我剛剛又沒盡全力,你真的沒那麼好」之類的,只是表示你很遜而已。 六、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也回問他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你這個週末愉快嗎?」你不只應該回答愉不愉快,還要回問他。舉例來說: 我:「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你:「很愉快,我和家人去逛街買東西。你呢?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讓別人知道,你就跟他關心你一樣地關心他,這是基本的禮貌。 七、咳嗽、打噴嚏、打嗝時,得體的做法是別過頭去,並用整個手掌掩口。不要手握拳。然後你應該說聲:「對不起。」 八、不要用咂嘴、翻白眼等類似動作表示輕蔑。 九、每次我送你什麼獎品,你一定要說謝謝。如果你在收到獎品三秒之內沒有說謝謝。我會把送給你的東西收回來。因為不表示感謝是沒有藉口可以通融的。 十、有人送你東西時。絕對不要嫌棄禮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領情,侮辱送禮的人。 十一、隨時為別人做一些小小的貼心服務,帶給別人一個小驚喜,至少一個月一次。 十二、偶而我會讓學生互相改考卷。為同學打分數時,如果你打錯分數,不管是打太高或打太低,多給的或少給的分數將由你自己的分數扣除。在別人的考卷上只能打「×」,以及答錯題的數目。 十三、我們在課堂上一起讀課文時,你眼睛一定要看著課文的一字一句。如果我叫你一人把課文讀下去,你一定要知道我們讀到哪裡,立刻接著讀下去。 十四、用紙筆作答的所有問答題,都應該以完整的句子回答。舉例來說,如果題目是:「俄羅斯的首都在哪裡?」應該答:「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此外,與別人對話時,以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也很重要,因為那是表現尊重。譬如,如果有人問:「你還好嗎?」你不應該只說「很好」,而應該說:「我很好,謝謝。你呢?」 十五、學年中我不時會發獎品,獎勵學生在操行或學業各方面的優良表現。可是,如果你開口主動要獎品,我就不會給。開口問表現良好有沒有獎,是很沒禮貌的。你努力做個好學生,應該是為了你自己好,而不是為了要有獎品。我通常會獎勵每一個在單元測驗考一百分的同學。如果你考一百分,並開口問你有沒有獎品,所有考一百分的同學就通通都沒有獎品。 十六、每個學生每天都要交每一科目的家庭作業,沒有例外。 十七、課堂上,教完一科要換別科時,換的過程要迅速、安靜、有秩序。大家應該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從一本課本換到另一本,連帶所有家庭作業和必要的教材都準備好。轉換的時間應該不超過十秒鐘,我們則以七秒鐘為目標。 十八、做什麼事都要盡可能有條不紊。 十九、當我指派家庭作業時,不要抱怨。抱怨將導致作業份量加倍。 二十、代課老師來代課時,你們要和我在的時候一樣遵守班規。(我知道執行起來有困難,但還是很重要。) 二十一、要遵守某些課堂禮儀。為了要專心、有條理、有效率,要遵守下列規矩: A:未經許可,不要離開你的座位。例外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舒服的話,不用問老師,快去洗手間或醫護室。 B:不要發言,除非: 1. 你有舉手,我也叫了你的名字。 2. 我問你問題,你回答。 3. 在下課或午餐時間。 4. 老師說你可以說話的時候(像分組討論)。 二十二、你可以帶一瓶開水放在桌上。我在上課時不可以問你是不是可以去倒水。你甚至可以放吃的東西在桌上,只要別人沒看到,我也聽不到你吃東西的聲音。 二十三、快速記住學校其他老師的姓名,並這樣打招呼:「葛蘭姆老師早」或「歐提茲老師好。老師今天穿的很漂亮。」(註:如果是全班列隊前進,照規定是不准說話的,所以這時不可以和遇到的老師說話。但是在上下學、下課休息、幫老師跑腿、外出辦事或換教室上課時,你就應該和其他老師打招呼。) 二十四、如廁後要沖水和洗手。使用公廁的話,洗手前要先拿一張紙巾。洗完手要拿著紙巾關水龍頭,再取另一張紙巾擦乾雙手。絕對不要用乾淨的手去碰別人髒手碰過的地方。 二十五、學校會有訪客來參觀。如果參觀我們班,我將派兩名學生去外面迎接。負責去迎接的學生會拿一個歡迎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光臨的牌子。來賓到達時,這兩名學生要和他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並歡迎這位來賓光臨。兩位學生先帶來賓簡單參觀大樓的設施,再帶來賓到教室。 二十六、在校內的公用場所,不要幫要好的同學佔位子。如果有同學想要坐下,就讓他坐。不要排拒任何人。全校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間要親切,要尊重。 二十七、不管是我還是其他老師在責罰某名學生時,都不可以盯著那個學生看。如果是你惹麻煩挨罵,你也不希望別人看著你,所以別的同學挨罵時,請不要看著他。如果是你正在被我罵,也請不要生那些看你的同學的氣。請告訴我,讓我來處理。 二十八、如果你有家庭作業的問題,你可以打電話給我。如果我不在家,可以這樣留言:「克拉克老師您好,我是誰誰誰。我的什麼什麼作業有問題要請教您。可能的話請您在幾點之前回電話給我。謝謝。」沒必要留言十四次。 二十九、用餐時有些禮儀一定要遵守,我稱之為「用餐禮節ABC」。 三十、用餐完畢要自行清理。要清潔桌面,確定沒有留下垃圾在地上或附近。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為你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確定沒有亂丟,這很重要。 三十一、你在餐廳、旅館等場合所受到的服務,你要懂得惜福感恩。 三十二、搭公車或校車,總是面朝前方坐著。絕對不要轉頭和其他學生交談,不要把任何東西伸出窗外,不要離開座位走來走去。下車時,一定要和司機說謝謝。 三十三、到校外進行戶外教學時,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當我介紹你們認識這些人時,你們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大家離去時,一定要握手道謝,記得要稱呼對方。 三十四、有機會讓你拿東西吃時,不論是「吃到飽」的自助餐還是班上有人請客,絕對不要貪多拚命多拿。不只是因為吃不完會浪費,也因為你如果沒有留下足夠別人吃的分量,是很失禮的行為。 三十五、不論我們是在校內,還是出去做校外教學,如果有人掉了東西,請幫忙撿起來,並物歸原主。即使物主比較靠近東西掉的位置,你還是要彎腰幫忙撿,這樣才顯得有教養。 三十六、如果你走進一扇門,有人在你後面,你要幫他扶住門。如果門是用拉的,你就拉開門,但自己先不進去,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你自己再進去。如果門是用推的,你自己就先進去,再幫後面的人扶住門。 三十七、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 三十八、當我們舉辦校外教學時,進行任何場所都不可以講話。大家就悄悄地進去,安靜到沒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無論是電影院、教堂、劇堂、劇院或任何人群聚集的場所,都適用這條班規。 三十九、進行校外參訪時,不妨讚美一下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譬如:如果參觀的是別人的家,讚美他家的窗帘很漂亮,聽起來就會讓人覺的很窩心。有客人來家中,主人多少會有點不自在,你的讚美可以讓主人放輕鬆。此外,如果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或劇院等場所,稱讚建築很有格調,或是跟導遊說整個設施很棒,都是一種禮貌。 四十、全校集會時,不要說話,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試圖吸引別班朋友的注意。我們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自愛、自重! 四十一、當你在家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應答得體。 四十二、校外參訪結束,你們要握一握我的手以及每一位隨行老師或家長的手。要說謝謝我們花時間帶你們出來,要說你很高興有這次參訪機會。我關心的不是我自己是否被感謝,我是要教你在有人撥出時間精力為你付出時,你要適當地表示感恩。 四十三、進行校外參訪,要搭電扶梯時,大家要靠右邊站,讓趕時間的人從左邊通行。當我們要進入升降梯、地鐵、進出口時,都要先等裡面的人出來,我們再進入。 四十四、排隊時要排成一列,距離前面同學兩、三呎(七、八十公分),雙手垂兩側。臉朝前,絕對不要說話。 四十五、絕對不要插隊。如果有人在你前面插隊,不要說什麼或做什麼。就讓那個人插隊,但要讓我知道這件事,我會處理。如果你打抱不平,可能會惹上麻煩,那不值得。只要讓我知道就好了。請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同學之間的所有紛爭,在你自己解決任何問題之前先來找我。 四十六、到電影院看電影時,無論如何都不要講話。我不管電影有多好看,也不管你要告訴旁邊的人什麼事,連悄悄話也不行!不可以把腳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如果要吃東西,必須盡可能不出聲。如果買了一包糖果想在看電影的時候吃,你要在開演前就打開包裝。電影看一半時打開糖果袋,是會吵到別人的。看電影時開著行動電話或呼叫器,也很失禮。 四十七、不要帶零嘴「多力多滋」到學校。 四十八、如果有任何同學找你麻煩,讓我知道,我是你的老師,我本來就應該照顧你和保護你。我不會讓學校裡的任何人欺負你或讓你覺得不舒服。相對地,我要求你不要自己處理;讓我處置這個學生。 四十九、捍衛你的信念。如果你全心全意相信自己的方向沒錯,就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畏縮。 五十、要積極地去享受人生。有些煩惱是很不值得的。看事情要看清大小輕重,要專注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面。 五十一、生活要抱著「別讓將來有遺憾」的態度。如果你想做什麼,那就去做!絕對不要讓恐懼、疑慮或其他阻擋你。如果你想要追求什麼,就全心去追求。是你想做的,就要努力,沒真做到絕不放棄。如果你有什麼夢想,你就要竭盡所能去實現,直到夢想成真。 五十二、你是會犯錯的,請接受這個事實。你要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五十三、無論什麼情況,一定要誠實。你做了錯事,最好對我坦白承認,因為我欣賞誠實的人,常會因為你的誠實而選擇不給予任何懲罰。 五十四、把握今天。今天是不能重來的,所以不要浪費它。生命是由特別的時刻組成的,許多時刻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我們把警戒心拋到腦後,先行動再說,抓住這一天。 五十五、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一個最棒、最棒的人。 擷自"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中

全方位促進寶寶食慾

2005年03月08日
公開
32

2005 / 3 / 21 (11 個月) 全方位促進寶寶食慾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醫師 幼兒食慾通常仍處在易波動而不穩定的狀態,常有不想吃飯、沒胃口的情形。這種食慾不振的情形是正常的,但父母仍應適時作一些改變,快速了解寶寶有否生病的可能。 食慾不振的定義 缺乏食慾或不想進食,稱為食慾不振。以往所吃的食物量減少或不感興趣,稱為食慾減退。食慾是身體自動調節作用的一環,受到腦中樞的控制,是無法掩飾的。食慾是健康的指標,當出現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時,不但是腸胃疾病,也可能代表身體的異常;通常腸胃的疾病是從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開始,為人父母者應多加注意。 食慾不振的病因 任何疾病都可能使患者失去胃口,由最常見的感冒到嚴重的發炎症狀,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罹患的疾病已經治癒,胃口也就會自然的恢復。除了疾病外,治療用的處方藥物也會使幼兒失去胃口,如所有的抗生素、止痛劑,甚至是阿斯匹靈,抑制的不只是不舒服的症狀,也同時抑制了自己的食慾。 情緒上的因素如煩惱,也會減低食慾,像緊張得吃不下飯,難過得忘記吃晚餐等就是,其他如寂寞、無聊厭倦、壓力焦慮也會如此。可控制的因子例如酒精、煙及藥物的使用,也能導致食慾不振。其他如不易或未被察覺的疾病、重金屬中毒及缺乏營養等,也能造成不良的食慾。 如何刺激食慾? 要刺激食慾,飲食必須個人化,以符合嬰兒的需求。在門診中,媽媽們常會報怨營養不良的嬰幼兒,一見到過多的食物便失去胃口,因此少量多餐可能比較易被接受,而且可以逐漸增加食物的量。當你嘗試刺激食慾,除了考慮環境是否有助於進食,還要考慮食物是否色香味俱全。 首先要了解孩子食慾不佳的原因,然後除去這些原因,配以相對的措施,以及合理的膳食。這樣才能打開孩子的胃口,提高他們的食慾。產生厭食原因有以下幾種: 飯前的劇烈運動,抑制了視丘下的食慾中樞,胃口自然不開,多見於好玩兒童。 孩子飲食無定時,給吃零食過多,使食慾中樞長期受到剌激,而後轉入抑制狀態。 因偏食造成某些稀有元素(如鋅、銅、鐵、鈣)缺乏,致使參與機體組織代謝的酵素失去活性,食慾自然不好。 家長對孩子活動限制過度。因運動量太少,機體能量消耗量過少,缺乏飢餓感而不想吃。 父母對進食量較小的孩子,強迫進食,甚至採取打罵等過激手段,造成心理壓抑,食慾反而下降。 有些孩子患有各種慢性疾病或腸寄生蟲病,而未加以適當治療處理。 運動會增加還是減少食慾? 可以改善幼兒食慾的蔬果與療方 瞭解食慾不振原因與對策 幼兒食慾通常仍處在易波動而不穩定的狀態,常有不想吃飯、沒胃口的情形。此種食慾不振的情形是正常的,但父母仍應依以下原則,快速了解有否生病的可能。 身體不適 用餐時間不固定 生活沒有規律 情緒不佳 點心甜食過多 吃了不當食物 食物外觀不吸引嬰兒 為提振孩子食慾,可以從人事物等三方面來著手。 人的方面: 可在孩子們開始學習吃飯時,養成全家定時用餐的習慣,並且不讓孩子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事的方面: 可加強菜色上的口味及變化,由於夏季懊熱,多少會影響大人小孩的食慾,因此烹調方式可以涼拌代替,使口感清爽;或在菜餚中添加水果,例如番茄、鳳梨、芒果等食材,亦有開胃的作用。 物的方面: 可使用較可愛,或是孩子喜歡、自己挑選的餐具,將會增進孩子們用餐的興趣。要培養孩子們正確的飲食習慣,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糾正孩子愛吃零食、喝冰涼飲料的壞習慣,並以身作則,盡量讓全家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 轉貼(詳文請見9月號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