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ck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章~強摘的瓜不甜

2013年06月28日
公開
1

強摘的瓜不甜 小聰明忙碌一生,大聰明寧靜一世。 ──佚名 炎炎夏日,已經好幾個星期沒有降雨, 寺院中的草皮都枯乾了。 老師父於是交給小和尚一袋草種,吩咐他去撒種。 小和尚才撒了幾把種子出去,就吹起一陣強風, 不少種子都被吹走了。 「師父,怎麼辦啊!種子都被吹跑了!」 小和尚焦急不已。 師父慢條斯理地說: 「別緊張。被吹跑的種子都是空的,沒辦法發芽,隨性就好!」 小和尚摸摸頭,繼續撒種子。 這時卻飛來一群麻雀,吱吱喳喳地啄食起來。 小和尚想跑去趕麻雀,但被老師父制止: 「別急,種子很多,麻雀吃不完,隨遇就好!」 當天晚上,突然下起豪雨, 小和尚一想起積水一定會沖跑不少種子,便坐立難安。 老師父又安慰小和尚: 「水流到哪兒,種子就會長到哪兒,隨緣就好!」 幾天後,太陽再度露臉,草種吸足了水, 又照射到溫暖的陽光,紛紛萌發新芽。 寺院的各個角落,很快地又恢復了綠意盎然。 小和尚開心不已: 「師父,您說的果然沒錯!草都長出來了呢!」 師父微微笑著: 「沒錯,這就是隨喜。」 ~心的體驗~ 有一句俗話說「強摘的瓜不甜,強求的緣不圓」。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對人、事、物患得患失, 而恐懼、擔憂、煩惱也隨之而來。 中國人常說「盡人事,聽天命」, 這句簡單的話,其實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 因為,只要經過付出與努力, 只要知道自己已經盡了全力, 我們就應該放下所有憂患, 讓該來的來,該去的去, 心頭的壓力就自然能減輕不少! 本文摘錄自: 《握緊雙手,裡面什麼都沒有: 讓你學會放手,順逆成敗都自在的80則小故事》

孩子犯錯了,不用批評,只要和孩子講八句話就可以了

2013年06月18日
公開
30

2013-5-28 05:56 閱讀(23) 轉載自facebook 讀書會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而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很清楚並得到解決了。家長不妨可以一試。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並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問他最後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經典八問: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