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張無忌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文章》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

2008年11月08日
公開
17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賊; 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 但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 每星期五晚上,小吳都開車送太太到火車站搭車,去探生病的媽媽。 十分鐘後,小吳妹妹所乘的火車就到站。 他接她回家幫忙他們料理家務。 每逢星期日整個程序正好相反。 小吳妹妹的火車開出十分鐘後,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剛走,小吳正等著接太太的車,一個站務員慢慢走過來。 他笑容詭異地說:「先生,你真有辦法。難道你不怕有一天會被她們逮到嗎?」 ((((((((月暈效應)))))))) 和別人相處時,我們都慣於戴上一副「先入為主」的眼睛, 將別人放進一個「框框」裡,! 再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他是好人、他是壞人, 他好像有外遇、她很愛佔小便宜........ 我們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 以致經常偏離事實真相。 也許你也聽過這則故事.. 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 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 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 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 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兩部分。 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 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 反之, 如果一個人被歸於「不好的」的印象時, 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他的身上。 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 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 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 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 Halo Effect)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 「成見」能有多荒謬? 有一名年輕猶太人和老猶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車上。 年輕猶太人問老猶太人說:「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 老猶太人卻默不作聲。 「對不起!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 老猶太人還是不答 ! 「先生很抱歉打擾您了!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現在是幾點鐘。你為什麼不回答我呢?」 老猶太人答道: 「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後一站了。而我一點都不認識你這個陌生人。 如果我現在回答你,依照猶太人的傳統,我就必須邀請你到我家坐。 你長得很英俊,而我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 你們倆一定會愛上對方,然後你就會把我的女兒娶走。 你告訴我,我為什麼要一個連手錶都買不起的女婿呢?」 幾乎每一分鐘、每一件事,我們都依憑著過去所得的知識、經驗在作判斷。 比方,我們常聽說(或認為):「生意人都很狡猾」、 「女人都是爛駕駛」、 「男人都很不衛生」、 「猶太人都很吝嗇」、 「美國人都很浪漫」.......等等。 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 並用這個「成見」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物。 一對男女若看到一個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 女的可能會想:「哦!他真體貼、好浪漫。」 男的也許會認為,「天啊!我看這傢伙完了」 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不久,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 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 他心想: 「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 這位先生不禁想到, 「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艾斯曾有這麼一段妙喻, 當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見某扇窗亮了一盞燈。 也許有人會說:「這一定是母親為還沒有回家的子女在禱告」 也有人會說:「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茲立特有句話:「偏見是無知的孩子。」 說得一點都不錯, 「人」「扁」為偏, ! 人一旦有了偏見, 就會把「人」看「扁」、看「偏」了。 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 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 既然如此, 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 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 因為, 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 不是嗎?

天賜良緣大法會

2008年11月06日
公開
22

我告訴老婆 幸好我們不必花費NT$2988參加~~天賜良緣大法會 http://sh2.obuy.com.tw/ubobe/item.asp?item_id=1424042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4563865.shtml 招桃花求姻緣 法會萬人擠爆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 2008.10.19 03:20 am 普天宮法會吸引上萬人參與,許多信眾排隊持福袋過香爐。 記者張念慈�攝影 「太誇張了,今天光坐計程車到普天宮的,至少好幾千人次!」 新竹市普天宮月老星君廟昨天舉辦「天賜良緣大法會」,幫民眾祈求姻緣桃花、工作事業。報名人數破萬,一整天的法會造成周邊交通大打結。 「我的天呀,連上個香都要排隊排半個小時!」從台南與朋友組團上新竹進香的林小姐,一早坐高鐵北上,轉乘計程車到普天宮,她與姊妹淘排隊擠在人龍裡,等著拿求來的幸運符過香爐,「我今年32歲,一直找不到好姻緣,如果法會能幫我找到好老公,等再久都值得!」 黃小姐剛從美國返台,昨天被母親從機場直接「押」到新竹。她笑說,對婚姻大事不急,倒是在台灣的父母親天天催,日前看到聯合報報導,特地把網路新聞轉給她,還說「這是12年才1次的法會,如果孝順父母,就回來參加!」她想如果求來好桃花,也不賴。 法會早上9時開始到傍晚近5時,香客絡繹不絕,除法會儀式外,普天宮也安排「桃花池」,讓人裝取桃花水飲用、在桃花樹上綁許願籤,現場還有拋繡球活動,許多親子祈求家庭和樂,也有不少大老闆前往祈求「事業桃花」,希望事業蒸蒸日上。 普天宮董事長鄭逸臻表示,普天宮主要奉祀玉皇大帝與關聖帝君,「月老星君廟」是經過關聖帝君指示設立,每年因月老撮合前來還願的有情人多達千對,光今年7月就有400多對來還願。 今年是12年1次「正桃花」年,「天賜良緣大法會」由關聖帝君、玉皇大帝、地藏王菩薩一起做主。平日月老只處理姻緣,但有時姻緣未達成,牽涉到三世因果,這次玉皇大帝為信徒結良緣,又有地藏王菩薩助清空累世冤結、孽緣,「各方神明大團結幫忙信徒牽線!」 【2008/10/19 聯合報】

《轉貼新聞》滷汁一年一換 黑心餐館髒到不行

2008年11月01日
公開
31

還是在家裡吃飯比較安心 滷汁一年一換 黑心餐館髒到不行 更新日期:2008/10/31 04:33 林克倫�北京報導 大陸不肖黑心餐館究竟能有多髒,最近一名因菜未炒熟導致廿多人食物中毒的資深廚師,在良心不安下對外自爆內幕稱,其任職過的每家餐廳「潛規則」幾乎都是:一盆水洗數百個碗,洗菜只是過水一下,滷汁一年換一次,過期食品、變質肉類則用爆炒或糖醋壓味,炒菜全用低質油或地溝油,簡直匪夷所思的髒。 據「新華網」報導,這名自爆大陸餐飲業「潛規則」內幕的小陳,於○一年起先後在福州、漳州、廈門三地從事餐飲行業,類別包括快餐店、小炒店、大排檔、高級西餐廳和準三星級酒店,然小陳強調,「不管什麼餐飲店,潛規則都是一樣的。」 潛規則有哪些,小陳以清洗青菜為例,餐廳洗菜阿姨都是把水池灌滿水後,將青菜往池子一丟、就撈出來,然後再放另一種青菜,等洗完所有青菜後,「那池水的顏色就變成黑色了」,小陳指出,只有青菜才「過水」,「白菜、包菜都不洗,木耳等也從不洗!」,洗碗也是,第一個池子裝水跟洗潔精,三四百個碗盤用抹布隨便一擦,就送到清水池過水,最後清水池都變成油黃色。 看似香濃的滷汁,因一桶原料要價三百多元人民幣、成本高,店家多是一年換一次,更誇張者,「有天早上,鹵水燒開後,我就看見一個黑色東西浮上來,以為是藥材包,後來用勺子撈出來,才發現是老鼠,爪子都被燒得通紅」,小陳心有餘悸回憶說,「廚師長的回答是,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並將冰凍的雞腿扔進去。此後小陳再也不吃魯味。 再看好吃的宮保雞丁、糖醋肉等名菜,小陳指出,廚房的「白切雞」都是事先做好放在冰箱裡,「白切雞在夏天很容易變質,七天左右就會散發異味,這時廚師就會利用爆炒、糖醋等手段將臭味掩蓋,將變味的白切雞加辣椒炒,做成重口味的宮爆雞丁,臭肉是先沖水再泡醋,最後煮爛或是炸熟,做成大家喜歡吃的糖醋肉!」 為節省成本,部分餐飲店都是買高級西餐廳的回鍋油,「紅燒魚是需要油炸的,油都是重複利用,直到出現噁心的黑色,然後再用來炒菜,所以有時候炒的菜,看上去都黑黑的」,小陳還透露說,「有的時候會用地溝油,或者兩元一斤的劣質油,一到冬天就結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豬油呢。」 至於廚師衛生習慣更不忍卒睹,「除原材料之外,餐飲人員的衛生素質也是很大問題,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師傅,炒菜的時候經常用手抹鼻涕、又不洗手,還經常對著菜打噴嚏」,小陳搖著頭指出,「傳菜員有時被顧客弄得心情不好,就會故意在菜裡吐口水!」

《轉貼新聞》從0搏到4.5億 魏導「矇到的」

2008年10月31日
公開
41

從0搏到4.5億 魏導「矇到的」 更新日期:2008/10/30 07:20 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昨天在金馬獎座談會上,暢談從零開始的拚搏,到如今締造四億五千萬元票房後的自省。 金馬獎邀代表台灣電影三世代的導演李行、朱延平、魏德聖座談,魏德聖穿著起毛球的背心、磨得灰白的大黃鞋現身,毫無億萬大導演的架勢。面對兩位前輩,談起創作理念、歷程、票房成績,不急不緩、不卑不亢、條理分明,這也是魏德聖在「海角七號」票房破億之後,首次公開自己的心情。 魏德聖說: 「我進電影圈,跟楊德昌導演學習,接受電影專業訓練,那是台灣電影美好年代的末期;接下來台灣電影跌入谷底,我一邊訓練自己,一邊告訴自己有機會一定要展現自己的力量。近年台灣電影蠢蠢欲動,我沒有包袱,反而有機會做自己。」 「海角七號」開拍前,要錢沒錢、要人(明星)沒人,魏德聖說:「當時和我同輩的一些導演,拍第一部片都遭遇種種不公平,最後大家好像沒在比怎麼樣把電影拍好,而是如何用最少的錢拍完。我心想,既然要卡司沒有、要找錢沒有,乾脆不找明星,花大錢全砸進電影製作裏。」 魏德聖說:「電影開拍我就怕了,但那麼多人跟著我,如果放棄,對不起他們。上片後我更怕,如果賣不過兩千萬,我的債兩輩子都還不完,小孩怎麼辦?可是等到電影票房越來越高,我每天晚上在陽台上發呆,很多事還是想不通。」 如今四億五千萬元的票房,魏德聖形容:「若這次我考一百分,猜中是五十分,下次我能不能追回猜中的五十分呢?我覺得電影不是成本大小,而是甚麼都要到位,我會謹守著這個理念,堅持拍下去。」 金馬獎今天公布入圍名單,「海角七號」被預期是大贏家。魏德聖說: 「我已經是最大得利者了,有名有錢,電影是團隊工作,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才有發展空間,我希望他們能被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