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張無忌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TGIM》今天看到的新聞提供各位參考~~台塑砸150億 六輕管線全面升級

2013年04月29日
公開
28

Dear All: 分享這一篇今天看到的奇摩首頁新聞給各位參考 通常都是在週五收到《TGIF》 我特別改為《TGIM》Thank God It's Monday 因為台塑發生多次火災,所以六輕管線全面升級。 請直接閱讀以下新聞: 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因應麥寮六輕工安設備升級,台塑集團斥資近150億元,對六輕整改管線工程,展開全面地毯式的檢視、升級計畫,包括拆除舊管、汰舊換新、新建管架(線)及留用管線維護四階段方案,將在8月全面完工;期間動員合作承包商高達1181家、單日最高進出工程人員達1.5萬人規模。 台塑六輕整改管線計畫包括拆除管線99條,汰舊換新72條,新建管線146條及留用管線維護。為此,台塑六輕廠區每日進出工程人員從過去正常歲修、維護的5千人,大幅擴充為每日平均1.2萬人,單日最高進出工程人員更達1.5萬人規模,凸顯整改管線工程規模之龐大與企業革新決心。 台塑指出,經參酌各先進國家規範及工法,除在管線(架)防蝕、保溫改善部分以國際水準看齊,更考量麥寮特殊地理條件,首創全球業界先例;增設巡檢走道以及有別同業直梯模式,將管架各層間距增為2米、每60米設置上下梯,兼顧巡檢人員的工作安全及巡檢效率。 針對麥寮岸邊腐蝕環境,鋼構塗裝系統全面提升,防蝕塗裝耐用年限可達15年;管線保溫材採用氣膠體保溫材、鋁鎂合金板外覆材,耐用壽命達15~20年,也為業界最高等級。 此外,台塑更委請「財團法人安全衛生技術中心」辦理新建管線之製程危害分析作業,並由「中華壓力容器協會」擔任新建管線監造的第三方公證單位,力求工程能專業、完備執行。

商業周刊--她考不上資優班 卻錄取台大五系

2013年04月26日
公開
192

「怎麼用一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根據《富比世》雜誌調查,台灣在全球國家當中,對外商的吸引力名列第六、七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如果你是化妝品的行銷顧問,如何透過社群網站,推銷產品?」 這是17歲的高雄女中學生李芹妙,在台大工商管理系英專組口試過三關時,三位教授針對她提出的問題。三分鐘內,抽到中文題目要先譯成英文,再用英文即席作答。她得到口試教授高度評價。 四月中,台灣大學甄選入學放榜,今年錄取台大五個科系的同學共有五位,李芹妙以72級分錄取會計、工商管理、財務金融、國際企業、資訊管理系,是中南部唯一五冠王。 談論興趣中展現能力 五冠王的背後,沒有刻意栽培、無止境的補習,沒有琳瑯滿目的獎盃、冠蓋群倫的才藝,也沒拿到全校第一名的縣長獎,甚至進雄女時,她也沒考上雄女在外界相當著名的第二外語語文實驗資優班。 然而,她卻比才藝王、考試王,更獲得教授青睞,勝出的關鍵是:對自我的理解與規畫。 以「用一分鐘介紹自己」來說,她認為管理系相當注重思考、組織及協調能力,於是她用「喜歡拼圖」,讓教授了解自身特性。 口試中她提到,自己愛挑戰高難度的作品,且不容許「半途而廢」;在完成拼圖的過程中,須把上千片零零碎碎、長相雷同的小紙片,先理出「線頭」,從「怎麼分配」,到「怎麼組織」、「有耐心的完成」,整個拼圖從拆解到完成,是對於一個人耐心、毅力、思考力、邏輯能力、組織能力最好的訓練。李芹妙透過自身興趣,巧妙傳達她具有上述特質,讓口試教授留下深刻印象。 父母工作忙碌 學會對自己決定負責 李芹妙的爸爸從事水果批發,每天清晨三點出門,即便寒風刺骨的冬天也不例外,媽媽在五金行當會計,哥哥是體育系大一學生。父母親工作忙碌,無法盯功課、盯補習、盯成績,只有從小要求她做好分內事情,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次選系,除了口試當天媽媽陪她北上,其他一切都是她自己搞定。 她唯二的校外補習,是每週一小時英文、一小時數學,沒有學才藝,更不可能有家教。但她卻對時間管理與自我訓練,頗有想法。 數學老師林義強就說,高二下的數學作業,「李芹妙夾了一張小紙條給我,質疑我的作業規定,並沒有帶給她多大的幫助」,老師見識到這個孩子很有想法,溝通後,同意她可以自行決定作業內容,結果她將數學作業方向調整為「高中數學重點整理」,讓她更有效率的掌握高中數學重點精髓,在學測拿高分。 「我並不是一個一直在讀書的人,我也是愛玩、愛吃東西。」李芹妙受訪時不斷強調「自己很幸運、一點都不特別。」 為什麼沒有父母「重金打造」的獎牌,卻獲得台大五系青睞?台大工商管理系副教授郭佳瑋表示,與其參加一大堆活動,如果沒消化,在口試過程,教授一問就會清楚「學生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歡」。 如今,李芹妙在台大五系中決定就讀工商管理系,一個掌握自己牌局的孩子,正醞釀新的希望。

《好文章分享》《TGIM》張忠謀救了誰?

2013年04月22日
公開
36

Dear All: 分享這一篇有意思的文章給各位 通常都是在週五收到《TGIF》 我特別改為《TGIM》Thank God It's Monday 沒想到台積電已經四年沒有漲停! 請直接閱讀以下文字: 張忠謀救了誰? 【聯合報╱社論】 2013.04.22.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上周四發布「好到破表」的營運展望,讓四年沒有漲停的台積電紅燈高掛,激勵次日台股大漲近一百四十點,成交量也明顯擴大,一掃台股的鬱悶之氣。張忠謀的一席話,救了很多人。 第一個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因為就在台積電法說當天,政務委員薛琦才在行政院會中發言示警,直指台股三月日均成交量太低,「何止悶,悶到極點了」,要求加速執行股市提振方案,而此一方案的主要執行者正是負責監管資本市場的陳裕璋。相對於薛琦不惜得罪同僚的勇敢放砲,陳裕璋面對各方對提振方案的詢問,則是淡淡地答以「適當時機推出」。因此,次日台股價量俱揚的表現,反倒顯得薛琦有些杞人憂天、陳裕璋卻是成竹在胸,加速執行提振台股方案的壓力似乎瞬間解除。 第二個是財政部長張盛和。也是在上周,監察院為證券交易所得稅推動時機不當、造成台股市值大縮水一事糾正行政院及財政部。兩位政策推動者——前行政院長陳冲及前財政部長劉憶如都已經下台,但此一糾正案重啟證所稅應否廢止或修正的討論,加以近月台股跌多漲少的盤勢,已有多位國民黨籍立委準備藉題發揮,提案修法以消除台股八千五百點就要課證所稅的天險,促使張盛和急急出面滅火。如今台股因龍頭台積電的亮眼表現而元氣稍復,停徵證所稅的必要性自然也跟著弱化了。 再一個是江內閣。上周一,江揆與工商協進會早餐會時,形容當前經濟只有一個「悶」字可以形容,所以振興經濟是內閣首要工作。擁有最多行政資源的最高行政首長竟然自承經濟悶,除了面對問題的勇氣、宣示政策的決心,更是以「人前打孩子」表達施政團隊的不滿,提醒內閣首長要上緊發條,如果江內閣的部長們聽到也聽懂江揆的話,現在理應承受了極大的拿出績效壓力。不過,張忠謀領軍下的台積電不只不悶,還更生龍活虎,激勵台股衝出「悶」局,而在台股不悶、經濟也就不悶的解讀下,似乎同步解除江內閣「悶經濟」的危局。 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這個「悶」局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台股一天的大漲格局可以打破的。從很多現象可以看出,自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台股就顯得氣虛,雖說與國際股市連動,卻常見跟跌不跟漲。以股價指數為例,近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迭創歷史新高、日股日經指數也早就超越近五年高點,香港、南韓及新加坡也都漲回前波高峰,但台股自二○一○年攀上九千點後就未見起色,至今還差了一千點的缺口,三年的欲振乏力自不能歸咎於去年才推動的證所稅,卻也絕非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所說的國際大環境因素,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經濟成長前景黯淡。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人人都能琅琅上口,但財經首長又有幾人解其真諦,甚至能落實它?台股表現不如人,反映的是投資人對台灣經濟的評價不高,當經濟全球化、資金無國界流通、各國群起爭取青睞時,這是全球投資人對台灣經濟發出的最直接而清楚的投票,比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等國家競爭力的排名還真實而殘酷。政府首長不能只看到指數的漲跌,而應將之視為警訊。沒錯,股市不悶,經濟就不悶;但畢竟必須經濟不悶,股市才能不悶。江內閣必須抓緊時間,趕緊衝破經濟大悶鍋,台股才能真正解悶。 張忠謀先生對台股的影響力,來自於他做為企業家的誠信、正直與自信,專注於提升台積電的價值;因為言必行、行必果,贏得市場的尊重與信任,不必多談台積電的股價,市場自會給予其應有的評價。我們希望江內閣的施政團隊能看到張忠謀的影響力,學習他企業家的精神,專注於提升台灣經濟的價值;果能如此,那張忠謀或許救的就是台灣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