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Nancy 2

日期

#Tag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

2014年05月13日
公開
55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是一種有外套包含單鏈RNA病毒,屬於Paramyxoviridae 科,Pneumovirus屬。可區分為亞型A和B,亞型A的臨床表現較亞型B來得嚴重。 十一月至隔年三月為高峰期 RSV的基因中能製造十種蛋白質,其中以F和G蛋白為最重要的抗原蛋白。RSV藉G蛋白與細胞接觸,再藉由F蛋白與宿主細胞之細胞膜融合,而形成一個大的融合細胞(所以被命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病毒則在融合的細胞間直接散佈,令呼吸道上皮的杯狀細胞分泌大量黏液,纖毛細胞則會壞死脫落,兩者一起塞住細支氣管或肺泡,造成肺泡塌陷。同時細支氣管周圍及肺部間質會有大量淋巴球浸潤,這些發炎細胞會釋放細胞激素,造成細支氣管水腫,氣管攣縮等發炎的現象。 呼吸道融合病毒好發於秋季至冬季(熱帶地區則好發於雨季),常開始於晚秋,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達尖峰之後才慢慢減少流行。好發於男性及低社經家庭、擁擠的居住環境。 感染常發生在六個星期至二歲的小孩(少見於小於一個月的嬰兒),潛伏期約二∼四天,會造成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及肺炎。兩歲以上的幼童百分之八十已感染過RSV,而有中和抗體存在,不過之前得到感染,並不能完全避免再度感染。藉由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傳染。 新生兒感染常會造成窒息 在臨床表現方面: 從輕微的感冒至嚴重的細支氣管炎或肺炎來表現,無症狀的RSV初次感染是非常少的。感染常造成低血氧,而嚴重的病人經常會併隨著發紺、胸凹、肋凹、鼻翼搧動等症狀。 新生兒(四週以下的小孩)感染的表現跟較大小孩不同,可能只以窒息為唯一的表現,或者以昏睡、躁動不安或食慾不振表現。 大小孩和大人的再度感染,是無症狀或以上呼吸道感染來表現,包括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發炎及喉嚨痛、發燒。 高危險群的小孩包括:早產兒、支氣管肺再生不良(包括肺高壓)、先天性心臟病、先天及後天免疫不全和纖維囊腫的小孩。若受RSV感染常需要更久的住院時間,死亡率也較高。當早產兒受RSV感染時,容易造成窒息發作、肺部塌陷或肺部膨脹,而常需氧氣治療,甚至氣管插管、用上呼吸器。正常心臟功能的小孩受RSV的感染時,心臟功能並不會受到限制,但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受RSV感染,常需要更多的加護治療。 併發症:中耳炎(最常見)、易合併百日咳感染、全身性的細菌感染(少見)。 正確診斷及早治療 洗手是重要預防方法 現在沒有安全和有效的RSV疫苗可用,但已有多項疫苗被發展出來,只是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合適的疫苗研發出來。 病源體 1. 是一種RNA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同屬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2.在多種不同組織中培養都可產生特別的細胞融合現象(syncytial cytopathology),侵入呼吸道後會引起氣管上皮細胞壞死、黏液分泌、發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水腫。 流行病學 1.呼吸融合病毒是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在流行季節,小於1歲因細支管炎或肺炎而住院的病患,RSV均須列入考慮。在感染人類的病毒中,是唯一在新生兒時期即有高發生率的病毒,在小小孩的呼吸道疾病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都有且每年發生,北半球流行期為每年1~3月,但遲至6月或提早至12月也有可能。 2. 高危險群包括 .早產病史 .支氣管肺葉發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 .免疫不全者 .住在養育院、醫院等公共團體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3.兒童二歲前幾乎都會得到感染,之後在每次流行期再感染機會大約10~20%,年紀愈大感染機率愈低,嚴重度也愈低。在高曝露率的場所如托嬰中心,這些比率都會提高(首次感染100%,再次感染60~80%)。老年人冬季住院,10%是由RSV引起的,且造成約10%的死亡率,跟流行性感冒病毒差不多。 4.潛伏期4~6天,疾病表現期7~10天,病毒排放時間5∼12天,甚至有長達三星期或更久,急性症狀之前2~4天最具感染力。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沬感染或經手接觸感染。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毛)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 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 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 大概3至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至4天,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至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至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 。 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 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當幼兒沒有發燒,飲食正常,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預後 死亡率約2%,多為高危險群。

小兒感冒,藥不藥?

2014年04月07日
公開
54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9D3D84D69BEA2A2E 小兒感冒,藥不藥?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47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江睿毓 諮詢�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宇光 寶寶打噴嚏、流鼻水又咳嗽,寶寶感冒了?會自己痊癒嗎?需要馬上帶去看醫師吃藥嗎?還是先觀察幾天再決定是否上醫院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是家有幼兒出現不舒服症狀時,擔心的家長會想瞭解的問題。事實上,要不要看醫生、要不要吃藥、吃藥的時間多久,都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就能回答,受訪醫師表示這些問題足以寫成一本書來討論!而現在用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立刻來解開爸比媽咪們的疑惑。 哈啾、流鼻水、發燒,就要送醫院? 輕微,請先觀察;嚴重,馬上看診 寶寶出現感冒的病症,如果只有打個噴嚏,流點鼻水或輕咳,並不一定要馬上送醫院,這時家長可以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周宇光表示,如果寶寶作息正常,沒有發燒,胃口以及活動力都屬正常,就不需要立即去看醫生,可以先觀察個1、2天,1、2天後如果寶寶的症狀減輕就可以再繼續觀察。 但若寶寶症狀變嚴重,就必須帶去看醫師,讓醫師來診斷。可是,如果一開始寶寶就出現發燒的症狀或呼吸喘、咳不停、又吐又拉,或是症狀嚴重到影響胃口與活動力,或顯現精神狀況差,這時就需要馬上看診,讓醫師早點作診斷找出確實的病因,對症治療。 感冒以症狀治療為主 感冒的治療都是以症狀性治療為主,也就是將病患不舒服的症狀緩解、減輕,像是流鼻水的藥是減少流鼻水的症狀、退燒藥是降溫、咳嗽藥是減輕咳嗽症狀等等,醫生會依據病患狀況給予不同緩解症狀的藥物,通常感冒病程約1∼2週應該可以痊癒。 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先來定義一下何謂感冒?周宇光主任指出,人體氣管上端與食道的交界處有個會厭軟骨,這個軟骨在吞嚥食物時,會將氣管蓋上(以避免嗆到)。此軟骨以上的部位受到感染,稱為上呼吸道感染。當這種感染的病原是病毒引起時一般就稱為感冒。感冒出現的症狀通常是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咳嗽、喉嚨有異物感,較小的嬰兒及1至3歲的幼兒比較會出現發燒情況。感冒的病源是病毒,約有50∼60幾種之多,此外,黴漿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也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症狀。 生病與吃藥不是等號 找出確實病因對症治療 周宇光主任強調,其實生病與吃藥並不是等號,而看醫師的用意是要找出確實的病因以對症治療,只要寶寶的病症輕微、作息正常,並不一定要看醫生當然也不必吃藥,此種狀況只需做好身體調養即可,例如均衡的營養、充足的休息、遠離感染源等,大約休養一週身體本身就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等病毒被清除就可康復。 兒感冒經常伴隨合併�併發症 但是因為幼兒的感冒經常伴隨著合併症、併發症或多重感染的問題,所以若寶寶的症狀在1、2天內沒有轉好就要看醫生。常見的幼兒感冒合併與併發症以中耳炎、鼻竇炎、急性腸胃炎、支氣管炎與肺炎多。尤其在秋冬常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很容易讓嬰幼兒除了感冒症狀外,還併發出現小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性肺炎,這些併發症容易造成嬰幼兒發燒,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痊癒。另外,肺炎鏈球菌也容易讓嬰幼兒從感冒症狀併發變成具有生命威脅性的急性肺炎。這種細菌正常人的帶菌率很高,約10∼15%正常人的喉嚨中都帶有此菌,只要帶菌者讓細菌隨著咳嗽散出,則吸入細菌的嬰幼兒就有可能感染。 中耳炎、鼻竇炎併發,比感冒更嚴重 除了上述的併發症外,因為幼兒咽喉接耳朵的耳咽管較短及細小,感冒引起的喉嚨黏膜發炎及水腫,會讓耳咽管阻塞造成中耳積水及細菌感染,讓幼兒中耳與喉嚨間的壓力無法平衡而產生耳痛症狀;還有感冒引起的鼻腔水腫、鼻塞也容易讓副鼻竇的引流阻塞,加上細菌增生造成幼兒鼻竇炎。中耳炎與鼻竇炎都是感冒後可能會引起的併發症,這兩種併發症也都比原本的感冒嚴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治療且療程也比較久。所以若是幼兒出現嚴重的感冒症狀,或是身體相當不舒服影響到一般作息與活動情況,就一定要看醫生,讓醫生正確診斷再對症下藥。 不用吃藥身體也可以自癒 人體本身是具有抵抗力與自癒力的,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是預防疾病最好的方法。要培養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家長首先必須讓孩子擁有均衡的飲食,周宇光主任指出,現在很多孩子的飲食是不均衡的,不是偏食就是吃了過多的速食,速食中的高脂肪與高糖分不僅會讓孩子有肥胖的問題,引發代謝方面的疾病,也無形間減低了孩子的抵抗力,應該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才比較不容易受到病菌侵襲。營養之外,規律的生活、足夠的運動(例如打球、騎車、散步都是不錯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都是必要的,現在不少孩子不但活動量不夠還有晚睡的習慣,這都對增強抵抗力有負面影響。 藥吃太多、太久,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吃藥最好不要超過2週 雖說治療感冒症狀的藥物副作用不大,但周宇光主任還是不贊成吃藥吃太久。周宇光主任建議吃藥最好不要超過2週,因為像是退燒藥,吃過多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對胃黏膜亦會造成損傷,止咳藥主要的作用是讓氣管平滑肌縮弛,吃過多則亦會影響腸胃平滑肌收縮功能造成便祕問題,而治療流鼻涕的藥屬於抗組織胺藥物,對幼兒的神經系統影響較明顯。 重複感染,幼兒長時間用藥主因 會造成幼兒長時間吃藥物的原因與重複感染有很大的關係,尤其現在很多孩子都在2、3歲就開始就進到幼兒園,幼兒園中的感冒病毒種類很多,而且多數對病童的隔離措施做得不徹底,有可能今天得了一種感冒病毒還沒治療好又得到另一種病毒,甚至有可能再感染到第三種不同的病毒,這種重複感染會讓孩子的症狀持續而無法減緩。家長若是發現孩子的感冒病症在用藥後一直都沒有減輕,就要考慮到是否出現重複感染的問題,為了讓孩子不要吃太久的藥,建議家長讓孩子停止上課1至2週,觀察是否可以讓幼童縮短吃藥的時間。給孩子們身體有時間復元,不要一再受到病毒感染。此外,不可在家中抽菸以及減少自家人的傳染,亦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醫師用藥與評估方式說明 周宇光主任表示,一般來說,診所大概每次開2天的藥量,醫院大約開3∼4天的藥量,一般感冒通常吃3天藥後,若病症減緩就不需要再回診,但若病症加劇就必須回診看看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產生。病症超過2週尚未痊癒就可能轉為慢性疾病,必須讓醫師評估原因後再重新用藥;有時因感冒引發嬰兒的支氣管炎或是支氣管性肺炎病程可能會長達1∼2個月之久。這時醫生在用藥一陣子後,如果病情減緩藥量就會減輕或只用化痰藥、蒸氣吸入或物理性的拍痰方式來治療。 周宇光 現職: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小兒學科講師 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小兒腸胃科研究員 中華民國小兒科、新生兒、感染科、小兒腸胃科專科醫師

孩子半夜睡覺會突然大哭

2013年09月24日
公開
60

★孩子已經一歲了,仍對副食品非常抗拒,即使吃進嘴裡卻總是含著,所以就只好再餵母乳補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又該如何去改善? 黃瑽寧醫師 孩子對副食品抗拒的原因有三種: 1.爸爸媽媽親手做的副食品可能不太可口。建議給孩子的食物先由爸媽親自嘗過味道,覺得好吃再給孩子吃。 2.食物的形狀孩子是否喜歡。爸媽可能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以吃泥狀食物為主,但是未必每個孩子都喜歡吃泥狀的食物,他可能比較喜歡白飯或是顆粒較粗的食物。 3.孩子可能在餐前吃了大量的餅乾或零食,因此吃不下正餐。此時爸媽必須要狠下心來,將零食丟進垃圾桶或是放置在 孩子拿不到且看不到的地方,這樣在正餐時間就比較會肚子餓且吃得下。 每個孩子都有模仿的本能,當孩子念幼稚園或是身處在群體生活中,用餐時周圍的小朋友都在吃飯,他就會跟著拿起湯匙一起吃飯。爸媽也可以在家裡模擬幼稚園的環境,小朋友就由家庭成員來扮演,不失為一種改善的方法。 其實能夠自動自發的吃是最快樂的,當孩子被強迫要吃東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孩子有一餐不願意吃,父母就不要強迫,可以等孩子自己發現餓了,就會開始用哭或是發出聲音,讓你知道他想吃東西了。 ★以中醫的觀點,要如何讓寶貝吃得多又長得高呢? 李思儀醫師 中醫的觀點著重三個部分,分別是飲食、運動跟睡眠。 •飲食─早上7:00~9:00是人體胃運行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餵小朋友吃早餐會比其他時間吃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運動─人類足底有一個穴道叫「湧泉穴」,約在腳底三分之一處,即食指下方凹陷處,小學生可以多做跳繩或是籃球等 運動,便能夠刺激湧泉穴,有助長高。爸媽平時有空就可以幫孩子輕輕按摩雙腳的湧泉穴,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按囉! •睡眠─必須掌握正確的睡眠時間,晚上11點是人類膽經所主的時間,主生長及發育,所以11點前一定要讓孩子入睡,這樣 生長發育會比較快,且孩子睡著後體內才會分泌生長激素,因此睡眠跟生長激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九個月大的孩子腳的支撐力不夠,但他又很喜歡站,若是站立太久會不會造成腳掌外翻的情況呢?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九到十一個月剛好是孩子扶站、扶走的發展階段,所以自然而然的孩子會喜歡站、喜歡直立,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不過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喜歡站那就抱著他站、抱著他走,認為這樣子是在幫他;其實這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孩子應該要自己學習站立、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站久站累了自然會坐下休息,爸爸媽媽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一歲半是檢核發展的里程碑,若孩子已經一歲半了,還不會站起來走,這時就必須注意可能是發展較慢的現象。此時應該要刺激學扶站,可以將孩子喜歡的東西或是目標物放遠一點,讓他藉由走或扶走到達目標處。但是如果四周並沒有任何可以扶的設施,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得會走呢?因此可以設計一個扶站的環境,增加孩子扶站、扶走的機會。 ★ 孩子快兩歲了,但半夜睡覺會突然大哭跟尖叫,這樣的情形常常讓父母不知所措,可以請醫師歸納 有哪些原因會造成小孩哭鬧嗎? 黃瑽寧醫師 孩子半夜哭鬧原因有很多,首先希望孩子晚上睡得好,白天孩子醒著的時間就要夠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晚上睡不好,而在白天花過多的時間補眠,如此一來白天睡眠時間長,晚上精神當然會比較好。 每個人都會有所謂的睡眠週期,在一個週期內,孩子的睡眠會從深度到淺度,淺度時就會比較容易清醒。當孩子半夜清醒時,本能會確認四周圍是否安全,是否讓他有安全感。所謂的安全感是什麼呢?假若孩子含著奶嘴入睡,但半夜清醒時奶嘴掉了、不見了,孩子可能會因此大哭大鬧,所以我們必須尋找一個孩子願意接受且半夜清醒時能安撫入睡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將自己 帶入睡眠中。 半夜啼哭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睡著閉眼時)醒來,孩子可能會大叫、尖叫等等,稱為「夜啼」,跟夢遊是同一個時間點。孩子夜啼時,父母會將孩子叫醒、搖醒,但是他會認為本來自己是睡著的,卻無端端被叫醒,便會更加的生氣,此時父母只要輕拍孩子或是不要理他,一段時間孩子又會進入睡眠囉!。另一種類型是在睡眠的後三分之二醒來然後大哭,通常是做噩夢,此時父母必須要安撫或抱抱他,讓他得到安慰後再繼續入睡,這兩種類型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孩子遺傳到過敏體質,像是鼻子不舒服或皮膚癢,在食材方面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李思儀醫師 現在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非常的常見,根據統計約每三個就有一個小朋友過敏,最主要的原因是飲食習慣改變了。像是早餐吃米飯的人越來越少,其實米飯類比吐司或漢堡更具有保護身體的效果唷!因此想改善過敏的情況,飲食方面需要改變一下,比方說將早餐的吐司改成吃粥,情況就會改善許多。 另外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吃了益生菌後,過敏改善了皮膚狀況也跟著好起來,其實以中醫邏輯來說,人的腸胃好,體內的肺氣系統也會提昇,肺主表,皮膚當然也會跟著變好。最後不建議過敏者吃所謂的發物,即蝦、螃蟹、芒果、奇異果等,因為生冷的東西對腸胃並不好,假若要餵小朋友喝果汁,建議飯後飲用為佳。 ★孩子目前約七個月大,一個月前從親餵改為瓶餵後,出現「分離焦慮」的問題,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根據一項針對嬰幼兒的研究中,六個月的孩子就能聽得懂成人複雜的語言,所以在做任何的環境改變之前,建議先讓孩子慢慢認識、熟悉瓶餵的器具,否則突然從親餵改成瓶餵,容易造成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另外,當孩子用哭泣在找父母時,有可能只是要一個擁抱,當他安撫下來的時候,中間的過程家長要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還不知道時間的概念,對孩子來說離開一下下跟離開一輩子是一樣的意思,家長需多留意這方面。 黃瑽寧醫師 每個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其實與照顧者有一定的關聯。有時孩子需要的是認同感,像十個月的孩子就會開始有需求,如果孩子在白天時釋出的需求沒有辦法取得媽媽的認同與支持、雖然爸媽在旁邊,但真正與孩子的互動並不多,像這樣在陪伴的關係中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適度去了解孩子發出的某個聲音、某個動作,當家長滿足孩子的需求,且孩子露出快樂的笑容就表示做對了。適時給予回饋會讓小孩更加有安全感。 ★ 孩子洗完澡後不喜歡吹頭髮,甚至會有傷害自己的行為,而且也不喜歡用毛巾擦臉,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或改善這種情形? 王宏哲職能治療師 只是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而有一些自殘行為或自傷行為以外,有一些孩子是有感覺統合的問題,若孩子過度的敏感,很怕人家碰、很怕人家擦臉等,會建議媽媽在擦臉或洗臉的過程,不要使用太輕的力道,因為輕觸覺對一個正在成熟的孩子來講,是一種很刺激的感覺,再加上家長會用言語去提醒孩子現在要擦臉囉,孩子就會因為非常害怕,而讓整個神經系統非常的緊繃,久了以後孩子對毛巾這種東西就會感到非常害怕。所以每天除了使用嬰幼兒按摩的方式,用重壓觸刺激,並用溫的毛巾由上而下,從刺激的近端到遠端,這樣刷下來的一個動作;或是用大拇指、食指去幫孩子做口腔的一些深部按摩,或玩臉部遊戲的活動,再回到毛巾的這部分,孩子就比較不害怕了。 ★兒子快三歲,但體重不到十五公斤,想請問小孩體重過輕的問題?另外,小孩白天在學校的飲食都很正常,可是晚餐在家都不吃,該怎麼辦? 黃瑽寧醫師 首先,一定要讓小孩回到對吃的熱愛,並從爸媽自身開始做起,別讓吃飯變成一種壓力,比如在孩子不吃飯時,說出「不吃就不會長高」的類似話語,這是大部分的爸媽都會使用的激將法,藉此逼小孩吃飯,殊不知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壓力。若孩子早午餐都吃得很正常,第三餐讓小孩自己決定自己要吃的東西以及吃多少,這樣沒有壓力的飲食反而很自由,也更容易找到吃東西的樂趣,也比較不會有壓力。 李思儀醫師 一般會先請媽媽看小孩的肚子會不會脹氣,因為有可能是脹氣的關係而導致食慾不佳;再來就是要看孩子的排便狀況,因為小孩有可能是宿便排不乾淨,而使食慾下降。而中藥裡面有幾種不錯的藥材,例如:八角、小茴香、肉桂,這些藥材本身就有辛香開胃的功效,所以有時候食物可以用滷的方式,記得醬油不要放多,不但可以消脹氣還能打開食慾。另外,也可以補充中藥界的益生菌「神曲」,幫小朋友做腸胃調理,祝情況調整後食慾也較容易變好。甚至可以幫孩子做腸胃道的按摩,方法為使用四個手指頭,由右手往左邊按,幫助腸胃道的蠕動。 轉貼至以下網址 http://blog.ebc.net.tw/apps/life/article.aspx?id=650

讓寶寶更聰明ㄉ50種方法

2013年07月18日
公開
51

1. 目光交流 新 生的寶寶一天中很多時間都是在呼呼大睡中度過,所以你應該非常珍惜他睜開眼睛的有限時間,看著他,也讓他看到你。小寶寶很早就有了辨認人的不同面孔的能 力,我相信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些記住爸爸媽媽的樣子。那么我告訴你--每一次你的寶貝看著你,他的記憶力就多了一些累積。 2. 說話,越多越好 也許,開始你得到的只是寶寶茫然的目光,但先不要放棄,而且要在你希望得到他回應的地方稍做停頓,留給寶寶一些時間。不用多久,孩子就能夠掌握對話的節奏,並且用友好的"咿咿呀呀"來填補你留給他的那些空白。 3. 母乳喂養,越長久越好 這是一個老話題了,但我還是想說,哺乳是一個絕好的與你的小嬰兒交流的機會。在他香甜地吮吸時,你輕輕哼唱,或者跟他說說話,哪怕只是輕撫他那柔軟的頭髮,都將再一次地加深你們之間的情感。 4. 伸舌頭的遊戲 研究表明,出生僅僅只有兩天的嬰兒就能夠模仿簡單的面部動作--這是他們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早期表現。 5. 看看自己 讓你的寶寶從鏡子裡看看自己。剛一開始,他可能會以為那是另一個可愛的小伙伴,然後他會發現自己能令那個"小伙伴"揮手和微笑--所有的寶寶都會喜歡這樣的遊戲。 6. 撓撓 撓撓他的小腳心,或者溫柔地呵他的痒痒,他會很開心。而且,笑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 7. 那裡不一樣? 將兩幅畫舉到離寶寶8~12英尺的地方讓他看。這兩幅畫應該是大致一樣,但稍微有所區別的。(比如一幅畫中的樹下有只小兔子,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雖然小,卻已經能夠反覆地來回看那兩幅畫,慢慢發現它們之間的區別。這種簡單的遊戲將為他以後識字以及閱讀打下很好的基礎。 8. 分享 帶寶寶出去散步,用小車推著他,或者將他舒服地抱在懷裡。一路上向他描述所看到的一切︰"一只小狗跑過來了。""看,小樹又長大了。""你聽到汽車喇叭聲了嗎?"你知道嗎,這樣做能幫助寶寶發展語言和詞彙量。 9. 傻傻的媽媽 有沒有試過像小嬰兒一樣咿呀地歌唱,或者高聲地模仿寶寶那些"嬰兒的語言"。別怕旁人笑話你傻,你的寶貝最欣賞你這樣做了。 10. 學會100首歌 實際上我的建議是能學多少首就學多少首。或者你也可以唱自己寫的歌(比如︰我喜歡給你換尿布,換尿布,換尿布……)。有研究表明,熟悉音樂的節奏對學數學很有幫助。 11. 尿布時間很重要 當寶寶躺著,你給他換尿布時,教給他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衣服的各個部分。要盡量講解得多一些。 12. 你就是孩子的遊樂場 父母躺在床上或者地上,讓寶寶在你們的身上爬來爬去,攀上攀下。這個最便宜的"遊樂場"可以給寶寶帶來非常多的樂趣。可以鍛鍊他的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 13. 買東西 你唱歌唱累了,遊戲也結束了,那么,去趟超市吧。那裡往來的人群,各種各樣的聲音和顏色能給寶寶無窮樂趣。 14. 給一個線索,先﹗ 開燈之前,你說︰"我要開燈了。"然後再按下開關。這樣的小小動作可以教給寶寶因果關係的概念。 15. 一個小驚喜 用嘴在寶寶的小臉、小胳膊或小腿上輕輕吹口氣,寶寶會很喜歡這種對皮膚的小刺激。 16. 一張兩張面巾紙 很多小孩子都喜歡把面巾紙從盒子裡拉出來的動作,不要阻止他。只不過浪費了幾張紙,你卻得到了一個可以鍛鍊孩子感官的玩具--看你的寶寶怎樣將它們揉皺又撫平。你還可以將小玩具偷偷藏在面巾紙下面,然後你看吧,孩子發現那些玩具時會是多么地欣喜若狂。 17. 讀書 一遍又一遍地讀。科學家們已經發現,8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識別句子當中的因果關係--如果你能連續讀兩三遍的話。這樣反覆地讀書對孩子學習語言很有幫助。 18. 藏貓貓 你藏起來,然後你又出現。你滑稽的表情讓孩子笑個不停。在笑聲中,小寶寶慢慢明白,一個物品是怎樣消失,又是怎樣重新出現。 19. 自由地觸摸 找一只盒子,用來保留各種各樣質地的小東西︰碎布、絲綢、羊毛、尼龍等等。用這些東西輕柔地拂過孩子的面頰、肚子和雙腿,同時向他描述這些東西的感覺。 20. 別著急,休息一下 每天總要有那么幾分鐘,和你的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沒有音樂、沒有明亮的燈光、沒有遊戲和玩具。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讓他去探索,看看他能把你帶到那裡。 21. 做一本家庭相冊 相冊裡應該保留你們所有親戚的照片,常常把它翻給寶寶看,以增強他的記憶。還有你要記得,當外婆打來電話,就把外婆的照片指給寶寶看,這樣會很有效。 22. 和食物一起玩 在合適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不同種類和觸感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花生、粥、麵條和切成大塊的水果等等。不要怕寶寶弄髒衣服,他將在與這些食物的遊戲中很好地練習抓握的能力,同時培養自己的感覺器官。 23. 誰把玩具揀起來? 小 家伙趾高氣昂地坐在自己的小車裡,把手邊的玩具接二連三地扔出來,讓它們落到地上。你給他撿回去,他又扔出來,並且為這個新發明的遊戲高興得手舞足蹈。你 千萬別覺得煩,就多給他撿幾次玩具又怎么樣,小朋友在體驗地心引力的作用呢。你還可以給他幾個捲筒紙或者是網球,再在他座位前擺只空盒子。好了,寶貝可以 練習瞄準了。 24. 新新紙牌遊戲 和大人玩的紙牌遊戲有些類似。找來幾只塑膠的裝食物的盒子,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扣在其中一只的下面,來回幾次移動盒子的位置,然後讓寶寶自己去發現他的寶藏。 25. 穿越障礙物 沙發墊子、枕頭和紙盒子能幫助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把這些東西都放在地板上,教給你的寶寶怎樣爬過或者繞過這些東西。 26. 我爬你也爬 你在前面爬,讓寶寶跟著你,一起爬著穿過房間。你可以改變速度,也可以在你覺得合適的地方停下來。 27. 寶寶領導你 等寶寶稍微長大一些,他就會有自己的辦法來檢驗自己的創造力--讓你模仿他。他喜歡看你是否願意模仿他的各種動作,比如發出可笑的聲音,大笑,向后爬等等。 28. 作怪相 鼓起腮幫,讓寶寶來摸你的鼻子,他摸的時候,你"呼"地吹氣;寶寶拍你頭的時候,你可以發出奇怪的聲音;當寶寶抓住你的耳朵,你就伸出舌頭。同樣的過程你可以重複三到四次,然後再換新花樣。 29. 小手告訴你 抱著你的寶寶在房間和房間的周遭慢慢走動,握著他的小手,引導他觸摸各種物體。比如冰涼的窗框、衣架上柔軟的衣服、植物光滑的葉面……(首要原則︰保證安全。)隨時向孩子介紹他觸摸到的東西。 30. 經典故事 選擇一個孩子最喜歡的故事,把主人公換成你的寶寶,這樣就有趣多了。 31. 創作一本"動物園的故事" 下次去動物園的時候,記得帶上相機。把寶寶喜歡的動物拍下來,裝進一本專門的相冊裡。以後可以和寶寶一起看這本相冊,共同分辨不同動物的名稱,還可以加上它們的叫聲和與它們有關係的故事。 32. 讓寶貝做主(但只能偶爾為之) 在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這樣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有些事情是可以讓寶貝自己做主的--比如晚飯時用什麼顏色的碗。這樣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也是有意義的,同時還增強了他辨別顏色的能力。 33. 猜猜誰會做主角? 全家人一起觀看記錄孩子成長過程的錄像帶,讓孩子看到自己第一次洗澡,第 一次會爬,第一次過生日……你可以在一旁充當講解員。這會是一個鍛鍊孩子記 憶力和語言能力的好機會。 34. 每一樣都數一數 家門口有幾級台階?小朋友一次能將多少塊積木疊起來?你有幾個手指幾個腳趾?你要先養成大聲數數的習慣,孩子很快就會加入進來。 35. 充分利用故事時間 邊看圖邊講故事是個不錯模式。你要善于指出圖畫中的細節,同時向孩子提問。比如"你見過白顏色的小貓嗎?" 36. 關掉電視 很多時候,小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你和家裡人給他更多的交流與關心,這些可不是卡通片或者錄像帶能取代的。 37. 換一個角度看風景 把寶寶的餐椅從餐桌這頭搬到餐桌那頭。哈哈,這對寶寶的記憶力可是個大挑戰呢,他還能記得以前左邊坐的是誰嗎? 38. 扭一扭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教寶寶扭腰的舞蹈和像芭蕾舞那樣的旋轉。 39. 誰是誰 為那些孩子熟悉的人(親戚、朋友)各拍一張清楚的照片,每張洗兩份。這樣你就有了一套可以玩對比遊戲的"紙牌"。把這些照片都攤開在桌上或者地板上,幫寶寶一起找到哪張和哪張一樣。 40. 下雨了,我們出去玩 跳進小水坑裡,坐在濕漉漉的草地上……當然這種遊戲會招來泥漿和一片混亂但卻能教給孩子干與濕的概念。 41. 尋找甲蟲 在雜誌或者圖書裡找到一些無害的昆蟲(比如瓢虫、螞蟻、蝴蝶)的圖片給孩子看,然後到公園或者小區的花園裡去尋找這些昆蟲。 42. 一個玩笑 開個小玩笑,比如故意叫錯某人的名字,然後告訴孩子你是在開玩笑。這樣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43. 打扮起來 讓孩子試試穿上老爸的襯衫,打上領帶。你還可以找出冬天戴的帽子,丟了一只的手套,老奶奶的圍巾,看看孩子的創造能帶給你怎樣的驚喜。 44. 什麼叫"體積" 找幾個不同大小的杯子或者是塑膠盒子。下次寶寶洗澡的時候讓他嘗試將水從這個杯子倒進那個杯子。有的時候他倒多了,有時候他又倒得太少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跟他討論一下哪個杯子大,哪個杯子小的問題了。 45. 顏色偵探 挑一種顏色(粉紅、黃色或者天藍,什麼都行),在帶寶寶去散步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讓他找出他看到的這種顏色的東西。下一次則讓他挑顏色,你來找。 46. 小幫手 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幫你做點簡單的家務了。比如在洗衣服之前讓他幫你把黑色的衣服和白色的衣服分開。或許你的寶貝還能夠把他自己的衣服都挑出來呢。 47. 圖書館 如果你有週末去圖書館看書的習慣,或許偶爾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就幾分鐘,讓他感受一下那裡與眾不同的氣氛也好。 48. 一次只一種 西方的小孩子在學習字母時,他們的家長都會遵從這樣的建議︰一周學一個。比如這周是A,那么就給他看以字母A開頭的書,把麵包切成A的形狀,用彩筆白紙上寫A。這個辦法你也可以借鏡,比如一周教一種顏色,學會一個數字等。 49. 舊玩具的再利用 不要著急把他嬰兒時期的玩具扔掉。現下再給孩子那些搖鈴或者小皮球,你會驚異地發現寶寶為它們找到了新的玩法。 50. 回憶那些感受 晚上臨睡前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問問他這一天當中什麼事高興,什麼事令他傷心,什麼是他最驕傲的……幫助孩子回憶一天當中的感受,你可以給他鼓勵或者安慰。

申報新生兒資料

2013年02月10日
公開
72

生產診斷証明書1份 醫院出生証明申請四份 用途1.報戶口 2.勞保生育給付 3.健保加保 ***戶政事務所 報戶口(出生60天內申報) 1.出生証明正本 2.父身份証 3.戶口名簿正本 4.一併申辦生育補助(新北市2萬) http://welfare.ntpc.gov.tw/viewService/show/1008103 ***戶政事務所 生育補助(報戶口一併申辦) 1.存摺影本(新辦正本為佳) 2.媽媽生份証影本 3.印章 4.爸爸代辦要帶証件,印章 各接生醫療院所會主動徵詢新手爸媽有無為新生兒「依附健保」及「製作無照片健保IC卡」之意願,並由接生醫療院所登錄於出生通報;民眾至戶政事務所辦妥新生兒出生登記後,內政部戶政司透過戶役政系統將出生登記資料傳送給健保局,在出生登記後約7 個工作天,健保局就會完成新生兒的投保、健保卡寄發及通知被保險人的投保單位。 http://www.moi.gov.tw/chi/chi_moi_note/moi_note_detail.aspx?sn=459 一個月內申報 A.新生兒健保加保(由公司代辦) 1.戶口名簿影本 2.填寫加保申請表 B.新生兒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 1.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 2.戶藉騰本 製卡中心電話:2348-6325~8 ***勞保生育給付(2年內申辦-回公司網路申報即可) 1.出生証明或戶籍謄本正本(已辦理出生登記者免附) ※ 持有內政部憑證中心透過戶政事務所核發之自然人憑證者,可利用本局網站之「個人網路申報及查詢作業」系統(網址:https://edesk.bli.gov.tw/na/)申請,不受本局上、下班時間之限制,也不需填寫書面申請文件郵寄或親送本局。 2.存摺封面影本 3.媽媽身份証印章 4.填寫申請書

婦幼生產Q AND A

2013年01月23日
公開
56

剖腹+住院大約3.5萬 單人房無法事先預約 現場住院才知道有沒有單人房 我那時住院沒單人只好先住三人2晚 再排後補單人房第三晚終於住到了單人房 單人房舒適多了我記得好像住5晚的樣子..有點忘了 就住到健保給付最後一天 單人有冰箱電視專屬廁所也安靜很多(三人病房的母嬰同室超可怕) 印象中單人房有健保給付的話每日自費約2000 算蠻便宜的 可以訂婦幼月子中心的月子餐 很便宜每天好像只要500元(住院後去同樓層櫃台詢問即可) 通常剖腹要等排氣完才能吃東西 剛開始建議吃清粥可能沒辦法馬上吃月子餐喔 我有另自費用玻尿酸防沾黏貼片好像要一萬多(防組織沾粘下半輩子肚子痛)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還是給他花下去(需事前告知醫生事前準備材料喔) 要帶什麼東西? 就是束腹.產褥墊(好像是墊床上的)+.專用衛生棉(忘了名稱)+免洗內褲 陪住的要帶枕頭棉被 衛浴用品衛生紙等 小孩的衣服是出院才會用到 還有陰道沖洗器(去附近要藥局買就可以了) 可以買頭髮乾洗劑 醫院有免費借擠奶的奶瓶 好像有提供尿布跟濕紙巾 好像要帶父母兩個人的身份證當然還有同意書 婦幼是母嬰同室會要求媽媽哺乳跟照顧(若真的受不暸好像可以通融推回去) 要有心理準備喔 --------------------------------------------------------------- 1.要準備小孩哪些東西? 濕紙巾、小孩尿布、護臍包、小孩手套腳套婦幼都會提供(會有張表格讓你勾選你要哪些東西,包括照大頭照、要不要將小朋友穿的手套腳套帶回家等等),只要準備一套給小朋友回家穿的衣服即可(若不知道要穿多穿少,可以準備好的衣服在出院那天拿給護士,護士會自行幫你搭配要怎麼穿。)。 2.婦幼可刷卡,現金可以不用帶太多 3.婦幼會放錄影帶教洗澡 4.婦幼會提供前開式睡衣,就放在茶水間,可以自行拿取,很方便,可以不用準備。 5.餵奶。 生產完後幾小時後護士就會把小孩帶來給你餵奶。婦幼鼓勵餵母奶,也鼓勵親餵,第一次餵奶護士都會問:會不會餵母奶 ? 第一胎的八成都不會,所以不用緊張,可以請護士教你。每個護士都很親切,會幫你喬位置或是教你怎麼把乳汁用手擠出來。如果晚上太累,就可以擠出來給護士晚上幫你餵。擠奶器婦幼有提供美樂電動擠奶器(大型的),可以去跟護理站借,只要登記房號就可以。護理站也有提供空奶瓶與標籤,擠好後貼上標籤拿到嬰兒室給護士,護士就會幫你餵囉。 6.在待產室等待時,護士就會要你把準備好的生產包拿給他。產褥墊、免洗褲與小可愛沖洗器當天就會用到,先準備好。 7.我在病房時忘了準備臉盆洗臉、擦身體都很不方便,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備。 8.若先生要留在醫院裡陪你過夜,要自己準備棉被和枕頭,婦幼沒有提供;若要跟醫院借,需另支付清洗費。 其他我寫信問婦幼的諮詢內容與回覆: 問題一:什麼樣的狀況下要到醫院? 回 覆:產檢無其他產科合併症,於規則宮縮(暗紅色血性帶下,伴隨3-5分鐘,持續1個鐘頭的宮縮或腰酸),或破水需至醫院急診就診。 Grace:我是宮縮已經痛到不行,持續一小時以上,所以就到醫院報到了。 問題二:到醫院後怎樣需要留院觀察? 回 覆:先裝置胎兒監視器,觀察子宮收縮情形和寶寶心跳,約30-60分鐘,再由護理師評估子宮頸擴張程度及胎頭下降情形,由值班醫師決定是否留院觀察。 Grace:我到醫院後已經開四公分,值班醫師就決定要留院觀察。 問題三:留院後醫院會做的步驟有哪些?會硬性規定要灌腸、剃毛嗎?會鼓勵無痛分娩嗎? 回 覆:留院後視媽媽個別狀況及需求,不會硬性規定要灌腸或剃毛。 本院有提供無痛分娩的服務,但不會主動介紹或鼓勵媽媽接受無痛分娩。 Grace:從頭到尾沒人問過我要不要使用,所以有需要的可能要自己跟醫生提吧! 問題四:怎樣的狀況下醫生會使用催產術? 回 覆:依媽媽狀況,經產檢主治醫師評估後方會進行催生。 Grace:從頭到尾沒人問過我要不要使用,所以有需要的可能要自己跟醫生提吧! 問題五:待產期間產婦可以自由活動嗎? 回 覆:無產科合併症,媽媽待產期間皆鼓勵自由活動或更換待產姿勢。 Grace:這點婦幼做的很好,待產時真的很自由,護士還會問你是否需要小椅子、生產球或是按摩器,也會鼓勵你多走動,所以不用擔心。 ※【生產後的病房是幾人房的?住院期間可以訂購餐食嗎(何時訂購、費用多少)?小孩子出生後有哪些必要的檢查(費用多少)】? 一、生產後的病房健保補助的為健保床是3人房、若要住單人房則需要部份負擔自費2000元 (健保期間內自然產3天、剖腹生產6天) 二、若產後需訂購餐點可與護理人員訂餐點,餐點分為3種:甲伙280元/天、乙伙190元/天、產後調理餐600元/天 。 三、寶寶出生必要檢查為新生兒篩檢350元;聽力篩檢為560元(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做檢查;屬於自費項目) Grace:我住的是三人房,本想升級為單人房,但因為沒空房,就先住。 我分到的床位恰巧是自己單獨一角落,有大大的窗戶,採光還不錯,加上後面陸續有人離開,從三人房變成二人房,還有一天只剩下我,變成單人房,所以也沒特地換房間了。 餐點部分需要的話當天跟他說都可以,也可以隨時停,只要到櫃檯詢問登記即可。

生產先修班

2012年12月20日
公開
60

每一位想嘗試自然生產的孕媽咪,在生產過程中,都有可能會碰上這個棘手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產程遲滯。生產的固定過程,必須先有規則的子宮收縮,也就是陣痛,然後子宮頸口(俗稱生門,也就是寶寶要出生所經過的門口)將會慢慢擴張打開,在經由媽媽用力的過程中,會將胎兒的頭往產道口推,等胎頭到達產道口,寶寶就出生啦! 以下我們將詳細介紹: 〔1〕 什麼是產程遲滯: 產程遲滯(prolonged labor)簡單的說就是生產過程進度過慢或是停止。生產過程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產程指的是子宮頸口開始擴張到全開為止,第二產程指的是子宮頸口全開後,開始用力讓胎頭下降,到胎兒娩出為止,第三產程指的是胎兒娩出後至胎盤娩出為止。而這裡我們要談的產程遲滯是第一與第二產程的問題,也就是子宮頸擴張過慢或停止,及胎頭下降過慢或停止,並非第三產程(若第三產程延長就是指胎盤滯留)。 〔2〕 產程遲滯的型態: 第一產程隨著子宮頸擴張的程度又可細分為潛伏期及活動期,潛伏期指的是子宮頸開始擴張到開到三公分之前,活動期指的是子宮頸擴張大於三公分以後的時期。會分成這兩個時期,是因為正常產程在子宮頸擴張到三公分之前是頗為緩慢的,而在三公分之後則會明顯進展快速。潛伏期過慢的定義是指,在子宮有規則收縮的情形之下,初產婦(第一次生產的產婦)大於20小時,經產婦(已經有生產過的產婦)大於14小時,都還無法讓子宮頸口打開超過三公分,請注意,是在子宮有規則收縮(也就是陣痛)的情形之下喔!如果只是不規則的陣痛,時間可不能算進來呢!而活動期則必須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大於1.2公分,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大於1.5公分,若四小時內都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就符合活動期過慢的標準。而若是四小時內子宮頸都卡在一定的大小,沒有繼續擴張,就符合活動期產程停止的標準。當子宮頸全開,進入第二產程之後,在產婦適當的用力的過程中,胎頭也應該持續的下降,如果胎頭位置停止下降,不論媽媽怎麼用力,胎頭就是完全沒有不動,在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1小時,就符合產程胎頭下降停止的標準。不過如果產婦有使用無痛分娩(半身麻醉),標準就會寬鬆一點,初產婦以3小時為界,經產婦則是2小時。 〔3〕 造成產程遲滯的原因: 產程要順利進展,子宮收縮的力道必須要夠大、夠密,子宮頸的阻力必須要消除,也就是子宮頸要夠軟、夠開,這兩個因素總結起來,會決定胎頭往前進的力量是否足夠,影響第一產程時間的長短。如果子宮收縮的力道與密度不夠,或是子宮頸不打開,就會造成第一產程遲滯。而子宮頸全開之後,胎頭的大小及媽媽骨盆的大小之間的關係,將決定胎頭是否可以順利下降至產道口,也就是在比例上,胎頭不能太大,骨盆不能太小,胎頭骨盆不對稱是第二產程遲滯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胎頭的方向不對。通常只要胎兒的頭在下,身體在上,也就是倒立的姿勢,婦產科醫師就會跟你說胎位是正的,但在這裡我們指的是,即使胎頭在下,還要看胎兒的頭,枕骨的方向不可以在媽媽屁股的方向,這種位置我們稱之為OP (Occipital Posterior),如果是OP的方向,除非胎兒體重不大,媽媽骨盆又很寬,才有辦法順利分娩。簡單的說,就是當媽媽仰躺時,如果胎兒也是仰躺,就是OP方向。如果媽媽仰躺時,胎兒是趴著或是側躺,那就是正確的方向,因為我們產道的角度,胎兒仰躺的方向頭會不容易鑽過去,不容易下降到產道口,不過在產程中,大部分的胎兒都會把頭轉對方向,只有少部分胎兒會轉不過去。還有一個產程遲滯的原因是醫療行為造成的,就是無痛分娩,無痛分娩是採用腰椎半身麻醉,如果在進入活動期之前就上麻醉,會延長潛伏期的時間。而在子宮頸全開,進入第二產程之後,大部分的產婦都會有自然的傾向,會有隨著子宮收縮的時間點,有想用力的衝動,子宮收縮的力道加上產婦腹壓的力量,就可以將胎兒推出,讓胎頭下降,但無痛分娩可能會降低想用力的衝動及感覺,讓產婦不知道怎麼用力,也不知道何時可以用力,導致第二產程遲滯。 〔4〕 產程遲滯的處置對策: 必須針對原因來決定對策。如果是因為子宮收縮力道不足或密度不夠,可以打催產素來做加強,如果是因為子宮頸不夠軟,可以用前列腺素來讓子宮頸軟化,如果是胎頭過大、骨盆過小,或是胎頭方向不對,就要看情形處理,如果胎頭還很高,硬要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來幫忙,對母親與胎兒都不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就只好改成剖腹生產,比較安全,如果胎頭已經距離產道口很近,只差臨門一腳,就可以幫忙產婦推肚子來增加腹壓的力量,或是用真空吸引器幫忙一下,讓胎兒通過。另外,使用無痛分娩時,醫師都會建議不可太早上麻醉,最好等子宮頸口開到三公分以上再加藥,才不會延長潛伏期,如果是因為用了無痛分娩不知道怎麼用力,則可以考慮暫時將無痛分娩的藥停掉。 〔5〕 如何降低產程遲滯對母體及胎兒所造成的傷害: 有研究指出,過度的產程遲滯的狀況,可能會危害到胎兒與母體的健康。產程遲滯的併發症有羊膜絨毛膜炎,也就是細菌感染,還有產後大出血,產道創傷,胎兒的致死率也會增加。不過近年來又有新的研究報告認為,如果在產程中有適當的使用胎心音監側器來監測胎兒狀況,也就是心跳一有變化就馬上去剖腹產,而且不要在不恰當的時機使用困難而危險的產械硬從產道生產,則即使產程延長也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6〕 如何預防產程遲滯: 在懷孕前與懷孕中,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被醫師交代不能運動的話,建議要多多運動,尤其是可以訓練腹壓的運動,這樣在第二產程需要用力將胎頭往下推時,就比較得心應手。另外,關於在產程進展中是否要去走路,並不需要特別勉強,也不需禁止(除非已經破水擔心臍帶掉出)。以前有報告指出走路可以縮短產程,但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其實並沒有差別,不過也有產婦感覺產程中走路可以降低不適。而在產程中,子宮頸還沒全開之前,不可以往下用力,以免子宮頸裂傷或是水腫,反而使產程拖的更久。還有,該使用藥物時就要使用,有一大部分的產程遲滯是使用藥物之後就可以順利渡過的。 〔7〕 結語: 如果一切順利,沒有特殊原因需要剖腹產的情況下,能夠自然生產對母親、對胎兒都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產程是否會遲滯,並不是婦產科醫師可以事先預料到的,必須進入產程,真的嘗試了才會知道。各位媽媽們也不需要因此太過擔心,婦產科醫師手上有各種方法可以幫忙解決,真的不行的時候,也還可以改成剖腹生產,各位孕媽咪們只需要放鬆心情,信任妳的醫師,安心的面對生產,快樂的迎接寶寶的降臨! 引用網址 http://www.ybl-clinic.com.tw/knowedge_detail.php?i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