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真媽咪~

日期

#Tag

腸套疊~寶寶的致命殺手

2007年10月17日
公開
1

腸套疊~寶寶的致命殺手 本文轉載自媽媽寶寶雜誌 記者:文�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一般兒科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一般兒科兼重症 你是否還記得以下這則新聞「男嬰沒被診斷出腸套疊死亡.醫師起訴」——兩年多前台北縣土城市廖姓夫婦七個月大的兒子因病就醫,24小時內連跑了兩家醫院,卻沒有醫師診斷出是「腸套疊」,而以呼吸道感染及胃炎治療,最後小孩死在父親懷中。 究竟什麼是腸套疊?一旦罹患了腸套疊真的會有致死的危險嗎?寶寶那麼小又不會說話,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注意……。 關於腸套疊 一般幼兒嘔吐及腹痛是很常見的問題,如腹瀉、腸炎、便秘等,其中絕大數是屬良性的且會自行恢復,但是就因如此也容易被父母或醫生忽略而延誤就醫或診斷,短時間內會導致嚴重併發症及致命的腹痛首要的就是「腸套疊」。正常胃腸道都會有規律性的由口咽部向下(大腸肛門)的蠕動,藉以將胃腸腔的內容物逐漸地由胃腸推向大腸而終至肛門排出體外。 腸套疊,顧名思義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面,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但其中較常見的是位於右下腹部盲腸附近的小腸套大腸。 常見的症狀 一歲左右的幼兒若有陣發性的嚴重嘔吐、腹痛及後續會排出粘稠血便,有可能就是屬於「腸套疊」,產生的機轉是在蠕動時腸道壁因某種原因彼此套卡重疊在一起,即一段腸子跑到另一段腸子裡面,越蠕動套疊越多,而導致腸腔阻塞(嚴重嘔吐),為克服阻塞腸蠕動會更增強(漸歇性腹痛),同時腸道壁上諸多的血管也因彼此相互被擠壓而血流不通,造成腸道組織缺血粘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引發腹膜炎(腹膜炎會有腹脹、有壓痛的症狀),發炎感染擴散至全身造成敗血症休克而最終死亡。 此病會使原本健健康康的寶寶在一、兩天內致命,即使僥倖存活者也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部分壞死的腸子,故在兒科領域中是非常要提心吊膽注意的疾病,必須及早求醫正確處理。 為什麼腸子會套疊在一起 腸套疊常見於6個月至2歲的孩童,約有60%的病例發生於一歲內,很少發生於新生兒,通常男多於女。此症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有些是因為感冒或腸炎造成的腹部腸子附近的淋巴節腫大,腸蠕動異常;或因為大腸內腔長了息肉(小肉瘤),或小腸的「美克式憩室」,再引發產生腸套疊。 一般年齡大於2歲的小孩所患的腸套疊,大都與解剖學上的異常結構(息肉、憩室、曾經腸手術過)相關,而大於5歲的腸套疊病兒,又以「腸子的淋巴瘤」最多見,另外,過敏性紫斑症也常會合併發生腸套疊。 高度的警覺性 大部分的患兒先前都好好的沒有明顯的前兆,卻突然發生間斷式劇烈的腹痛(每隔一段時間劇痛一次,而且疼痛的間隔愈來愈短)、嘔吐,同時會有血便(包括了紅色果醬樣的血便、肛診及大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反應者),及偶而可在寶寶右上腹部觸診到一團像「香腸」形狀的東西等,這些都是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不過,並非所有的病例都有如此典型表現的,有的會較複雜,如出現像「急性胃腸炎」症狀(上吐、下瀉),有的一天內可能只痛1、2次,或有的會合併發高燒、腹脹,故除了父母要提高警覺外,尚需要靠有經驗的醫師正確診斷,對於一些腹痛症狀找不到確實病因者或高度懷疑有腸套疊可能者,也可先安排腹部的X光及超音波檢查,因為此些檢查屬於非侵襲性、方便快捷,對腸套疊的檢查尤其正確可靠。 儘速灌除腸套疊的部分 確實診斷為腸套疊之後,應儘速處理,以免腸子套卡久了後發生缺血糜爛壞死,併發腹膜炎敗血症而導致生命危險。 常見的處理方式: 一般醫院多會用「鋇鹽」、「生理食鹽水」、或甚至「空氣」,由肛門口放一條管子進入大腸內腔,藉由重力原理,將鋇鹽經由管子灌流入,逐漸藉在腸內腔產生的壓力灌除套疊部分的腸子。至於無法完全解套時,就應要立即手術開刀,將套疊的腸子拉開及切除已經壞死的腸子。 注意事宜 在診斷確定後,一定立即要先給寶寶打點滴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因為寶寶已經上吐、下瀉甚至高燒一段時間了,容易發生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的現象,進而引發更嚴重的休克症;在灌除後,醫師通常會給予「活性碳」口服,如果吃下後能順利從肛門排出,表示腸道順暢可以正常進食了,但仍要小心有復發的可能性。 經灌腸復原後,再發率約為10%,因此,曾患有腸套疊的寶寶,一旦再發生類似的症狀時,必須趕快送醫處理。 如果是藉由開刀方式治療,再發率可降到2%,只是開刀後如有沾黏性腸阻塞的現象時,仍必須再動第二次手術。若因腸子壞死而切除過多時,就算挽回小生命,寶寶腸子明顯的縮短(短腸症),則後續胃腸營養的消化吸收會有很大的問題。 留意嘔吐、腹痛、血便等症狀 一旦,一歲左右的幼兒若有陣發性的嘔吐、腹痛及後續的粘稠血便,就有可能就罹患了腸套疊,且需要早期及早做出正確的診斷,並且即速處理,方可將傷害減少至最輕。

舌頭上的奶漬擦不掉?—談小兒鵝口瘡

2007年10月08日
公開
3

當寶寶的舌頭上出現一塊塊白色很像奶漬的印跡,有些媽咪會以為是喝奶而有的「奶漬」,但若用紗布沾水想將之擦掉,卻又擦不掉,那就很可能是得了所謂的「鵝口瘡」!很多媽咪都聽過「鵝口瘡」,但它究竟是什麼樣的病狀?鵝口瘡跟舌苔有何不同?每個寶寶都會發生嗎?得了鵝口瘡應該如何照護、治療?如何預防呢? 認識鵝口瘡 致病原因 鵝口瘡是口腔內的白色念珠菌(黴菌)過度繁殖,在口腔黏膜上形成一塊塊白色的白斑,通常長在口腔兩側、舌頭,但嚴重時可能會長滿口腔內的各個部位。 其實,念珠菌是人體的正常菌蟲,嬰兒在出生的時候,經過產道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他們的嘴巴就有念珠菌的存在。但是在身體抵抗力較差、口腔衛生不佳時,或是我們給嬰兒使用抗生素或類固醇,導致免疫力與微生物間的平衡混亂,讓黴菌活躍起來,就會讓念珠菌過度繁殖,產生鵝口瘡。 好發對象 主要發生在未滿1歲的嬰兒。因為嬰兒免疫力不成熟,加上常喝奶,如果口腔清潔做得不好,就很容易孳生過多念珠菌,導致發生鵝口瘡。一般而言,六個月大以後的寶寶就比較不會長了,除非生病時抵抗力太差,或者服用抗生素,才比較會再長。 症狀 1. 在寶寶口腔內的兩側、口腔上顎、舌頭上會出現白色的斑塊,看起來很像奶漬,但無法擦掉或洗掉。 2. 有時在幫寶寶清洗口腔時,有可能會出現微量出血。 3. 嬰兒有可能因為口腔疼痛而拒絕吸吮,但此情形較不常見。 治療 罹患鵝口瘡的寶寶,必須在病灶消失後的兩天內繼續用藥,以預防復發。 寶寶用藥 1. 局部口腔用藥:確診為鵝口瘡之後,醫生會開立藥粉,讓孩子餐後塗抹在口腔內。 2. 服用抗黴菌藥物:若是較嚴重的,可以服用抗黴菌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會好得比較快。 哺乳媽咪用藥 如果是餵母奶的寶寶,就需要母子同時用藥治療。醫師會開藥用乳液給母親,塗抹於乳頭上。 鵝口瘡寶寶的照護重點 1.在寶寶喝完牛奶後、用藥前,應該讓寶寶喝些開水,可以的話用紗布沾鹽水清洗口腔,可以有效做清潔與消毒。 2. 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在每次使用過後都應徹底清洗並消毒(至少煮沸20分鐘),以減少菌體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