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peach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穎和儒和爸爸出國去

2016年09月29日
公開
38

以往只要papa出國發表論文或開會,都是媽媽我陪著去,他開會期間,我會自己到鄰近城市或國家去玩耍,但三隻小鬼接連到來後,現在Papa遇有開會行程都是單飛出國……..今年穎小六、儒小三了,Papa剛好要去美國的IEEE,疼愛孩子的他覺得兩隻大的應該可以嘗試跟著他去開會,如果可以進會場,他想要孩子們去看看老爸開會發表論文,去看看老爸如何跟世界各國的學術菁英交流,即便papa的英文常常被孩子們取笑發音不標準、台式英文,但我們希望孩子們知道即便是這樣,這樣的老爸卻努力地在學術上挣得一席之地,先天條件或許不足,但爸爸很努力,這樣的學習機會很難得…………因為是在學期中出國,所以我們先跟穎和儒討論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學校課業進度,先請孩子們去詢問月考時間,了解課業進度,讓孩子們自己想想可以解決的方法?希望孩子們能學到不是拍拍屁股就跟著爸爸出國遊玩那麼簡單,有完善的規劃才是學習之道,而這才是爸爸帶他們出國的用意,玩耍和學習是可以並重的……….這些天,穎和儒跟Papa討論該帶的行李、事前的規劃,要如何分配?學校課業如何跟老師討論…….. 媽媽想這樣的過程,孩子們已經在成長了………(是說媽媽好羨慕啊,偶也想去啊) ?因為還太小,所以沒能跟去,這次是第一次媽媽和小?單獨相處比較久的時間,想一想也是很好的機會,?出生後,在帶?的過程中,總可以感覺她性格上較為剛強、固執的一面,這也讓她事事都喜歡跟哥哥姐姐爭,即便我們認為我們做到公平,即便我們給的愛一樣多……這次她沒能跟去,雖然有點傷心,但其實也很成熟,一點都沒有吵鬧,媽媽告訴她:哥哥姐姐和爸爸是去學習、然後順便旅行,那你和媽媽兩人也要來規畫我們這幾天的活動啊,一起去好吃的、一起去參加活動,,,,,,,,,,,,,或許也讓她知道,只是不同年紀為他們規劃的活動不一樣,但不管如何,爸爸媽媽對他們三隻都是平等的~

孩子想要智慧型手機?

2016年09月26日
公開
68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2334&utm_source=parenting-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p-editor 讀者來信: 我家孩子現在國中一年級,已經第三次偷拿爸爸的手機了。說道理、原諒他、給他機會改進都無用,我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只因為孩子說班上同學有人拿,幾乎大家都玩電玩。因為我家是不給玩的。他說去學校大家都聊電玩,他因此而沒有朋友。我該怎麼辦? 安儀回覆: 關於網路、電玩、手機,現在真的是青少年父母一項非常頭疼的問題。我想到我以前有兩篇文章:一篇叫做「我的孩子不打電動」,另一篇叫做「電動的苦果」。寫作時,被許多讀者攻擊。尤其是很多做爸爸的紛紛留言,覺得我對三C有偏見。現在事隔多年再回頭看,我非常慶幸我堅持孩子在10歲以前實施「電動、網路淨空」政策,讓兩個孩子在10歲前培養了很好的閱讀、運動、戶外活動的習慣,現在即便電腦、網路、三C產品入手,他們也沒有「網路成癮」的問題,更不致於終日沈迷於電腦遊戲之中。 只需要簡單的約法三章,我們就可以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以及均衡的娛樂生活。反觀很多從幼兒開始玩電腦遊戲的孩子,很多現在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父母也很困擾。但是,讀者千萬不要以為,只要一味「禁止」使用網路與手機,就可以讓孩子遠離網路成癮的問題。因為,你「禁」得了一時,「禁」不了永久。更何況,現在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的聯絡、交友型態,因此到了一定年齡,很多的需求會自然浮現,這已經不是單單「禁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再則,在沒有三C產品的生活中,做父母的其實更需要花時間去找尋「替代項目」:替代電動的「刺激」活動、替代電動的「交誼」活動、替代網路的「娛樂」活動、替代網路的「知識」空間,這些,都不是單純的「禁止」,就可以替代的。 所以,在孩子10歲、家中不開放電腦與電動之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帶孩子出們露營、爬山,帶他們參加足球隊、溜冰滑雪、甚至到處去旅行。讓這些均衡的娛樂活動,變成他們豐富多元的生活元素。去年,來到人文,兒子已滿10歲,女兒13歲,我們家的三C產品正式「有條件」的解禁。首先,我們考慮到經常隨學校外出的女兒,需要跟家人聯絡,因此,我們給了她一支傳統手機。 半學期之後,傳統手機故障無法修復,所以升級使用爸爸的舊智慧型手機。但是我們鎖住了家中網路使用的區域,並沒有讓她的手機可以隨時上網,因此她只有在特定區域才可以使用手機網路。此外,人文的孩子有一些報告需要靠電腦完成,學校也有「MINE CRAFT」社團,因此我們也添購了第二台電腦,放在公共空間,供孩子們使用。 我們家訂出的規則是:週間可以使用電腦(半小時眼睛要休息五分鐘),但是不可以玩電動遊戲;週末則沒有限制。前一年,孩子大體遵照這個規則使用三C產品,並沒有太大的衝突。不料,後來卻發生了一件插曲:因為我換了手機,女兒再度升級使用我的舊手機,是因為原號碼SIM卡不合的緣故,阿宏便自作主張給她換了一個免費無線上網的門號。 這下可好,女兒開始日夜上網。我發現她常常午夜還是醒著的,窩在房間玩手機。而且跟我們外出時,眼睛也離不開手機。她雖然不玩電動、線上遊戲,但是她瘋狂地下載動畫、影片、歌曲,上各種繪畫網站結交網友。雖然因此語言能力進步許多,查資料、谷歌搜尋的能力越來越強,甚至可以靠電腦自己規劃旅行行程、解決交通問題...... 但是相對的,沈迷網路的副作用也漸漸浮現:她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出門,只要沒有網路她就覺得很無聊。她不再閱讀、練琴,很少跟我們聊天、跟弟弟玩;假日她為了看網路影片瘋狂到整夜不睡,生活作息完全打亂;甚至因為FB的貼圖跟同學發生糾紛、吵架,嚴重影響她的心情。 於是,在我的堅持之下,阿宏終於收回了那支無線上網的免費門號,讓女兒換回了原本沒有網路的手機。但是因為她已經養成了利用手機看下載圖片及影片的習慣,因此我更進一步要求她每天放學回來後便要將手機繳交給我,直到睡前才能使用一小時。假期則每天改為兩小時。 女兒對這個新規範大為不滿,當下大哭、摔門抗議,但我不為所動。我告訴她,我了解她需要手機維繫人際關係,因為現在很多同學的互動都在line上、FB訊息上,甚至老師也會用網路分派功課。我也了解她喜歡從網路上下載圖片畫畫、聽音樂,或是看影片,那是她很大的樂趣,也提供了很多學習的管道。 但是,我告訴她我也有責任要讓她的娛樂活動維持均衡,並且保護她的視力健康。我說,這個年紀的她需要維持運動、閱讀,也需要真正的人際互動。因此,在她離家獨立之前,要不就換回傳統手機,要不就遵守手機規範。 女兒在情緒平靜之後,接受了我的「規則」。有趣的是,上星期,她的手機不小心撞壞了,她放學時把手機交給我,竟然大大的呼了一口氣:「媽媽,不知道為什麼,手機摔壞了,我竟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然後,她又開始翹腳看她好久沒看的小說、陪著我一起做晚飯了。 有些讀者可能有所疑惑:既然會有這些副作用,那為什麼不乾脆就不要給她智慧型手機、不要開放電腦就行了?我想,對於該不該給孩子手機?該不該讓孩子玩電玩?重點應該放在,他是不是真的「需要」?生活中有沒有可替代的方案? 以我的看法,10歲以下的孩子,在學校、在家裡,其實並不真正需要電玩或是手機,他所需要的刺激、活動、運動、人際關係,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而聲光效果的刺激往往會影響其他活動的建立,比如較為靜態的閱讀、音樂欣賞.....等等,因此,我們家長在這個階段,要辛苦一點的花時間建立其他刺激的養成,多元化的生活。 電玩及網路不是洪水猛獸,但是它也絕不是方便的保姆,因此,如果你不能陪伴孩子一起使用,最好避免讓它在沒有防範的狀況下入侵。但對於青少年,我們已經不能假裝網路需求不存在。當大人找對象、交友、約會、聊天,都離不開交友網站、LINE、FB的世代,少了這些,確實可能讓青少年孤立於同儕之外。 當大家都用LINE討論功課,約出去玩,用網路語言聊天時,沒人會記得打電話約你家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兒子或女兒,讓他感覺自己彷彿像外星人一樣跟別人的生活圈格格不入時,那麼,這時候你就得站在他的立場考慮,他是不是需要使用電腦網路,或是智慧型手機。 但是,使用三C產品仍需要適當的公約,就像我女兒的言語所透露,她其實知道自己不應當沈迷其中,但是她的自制力不夠,需要成人拉她一把。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就讀高中名校,孩子回來對她說,幾個同學大家說好,明年升上高三後,就要換回「智障型手機」,好好讀書。 這就是青少年雖有自我覺醒,但仍要依靠外在力量幫忙的證明。所以,對於青少年,與其一味禁止使用三C,不妨讓他思考一下使用三C的界線。只要界線拉出來,並能確實遵守,維持各項活動的均衡,我想,三C仍就是利大於弊的。

3C產品

2016年09月18日
公開
58

一直都注意盡量不讓孩子們太小時接觸過多3C產品,電玩、網路遊戲這類的東西還好,因為我和papa自己也興趣缺缺,連手機都是拿普通堪用的而已,雖然常有人開玩笑怎麼不買好一點的?我們的觀念一直都是不是買不起,而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Papa更是連line,FB都不玩,他覺得自己沒興趣,更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勉強自己使用,反正需要聯絡他的人手機、email都很方便,所以孩子無從看到我們兩老人家沉迷這一類活動………至於電視,我們家幾乎只有weekend會開,也多是全家一起看電影,weekdays孩子們都是寫完功課,做完家事就在做大量閱讀的活動、或是桌遊、玩自創遊戲,一直都是這樣…….但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大,同儕間的影響越來越多,我們也開始面對孩子們對3C產品的渴望,有趣的是即使他們沒有太多機會接觸3C或各式戲劇節目,藉由同儕間的口耳相傳,孩子們居然也都能說得一副自己很了解的樣子,但最讓媽媽有點困擾的是出門只要有人玩3C產品,三隻就會不自覺貼過去,我們不會禁止他們這樣的行為,畢竟還是孩子,會好奇是正常的………… 總是有人告訴我:這樣孩子們跟同儕會不會有隔閡?沒有共同話題? …….我總在思考:為何要有這樣的活動才能有共通話題?如何強化孩子內在的想法,有自己的style,而非盲從大家是我在努力釐清的………

好文分享:掛國旗事件

2016年09月17日
公開
49

好有智慧的媽媽,希望將來帶孩子們出國,假如遇到這樣的困境,我也能有這樣的智慧和堅持~ http://carolsworld.tw/taiwan-flag/ 凱若媽咪 | 姐姐學校「掛國旗」事件 後續報導 可能一些臉書朋友還記得,上個學期,姐姐學校通過了一個提案,要在學校的兩面牆上掛上學生國籍的旗子。 我們家屬於政治敏感度頗高的家庭,所以我立刻寫了一封 E-mail 給大校長與中學部的校長,表示我非常開心有這樣的活動,不過我想確定,台灣的旗子也會被放上去。 校長很快就回信了,然而,他說:學校掛國旗∼是以聯合國的會員國為標準(而台灣不是會員國),而他們希望我們諒解他們的立場,也希望政治與校園分開。 媽媽我,沒有這樣就放棄了。 我回信說:我理解他們的立場,然而有幾點我希望提出來。 1. 以聯合國為標準,基本上就是以「政治」為標準。因為聯合國就是一個政治的組織。有許多國家和地區與台灣一樣,因為「政治」因素而無法進入聯合國。所以這個理由很簡單,但如果他們希望「不要政治化」,則不是正確的理由。 在我們所有的文件上,甚至德國政府給予的「居留證」,上面國籍都是標明「台灣」。 如果不是因為「實際現狀」,德國政府是不是也能如學校一樣給我們最簡單卻不符合現狀的答案,把所有的台灣人都直接劃歸於另一個國籍,或者直接說我們沒有國籍? 而我相信德國政府,是個政治組織,他們都需要考量現實上就是有一大群人,不被聯合國所承認。而學校,不是政治組織,更不應該用這樣簡單卻不符合現狀的方式來回答我。 如果學校是害怕某個很大的國家的人民會有意見,而就直接不放台灣國旗,其實就與您所說「政治與教育分開」的立場相悖了! 如果不是因為其他的壓力,那就更應該深入討論這個議題。 2. 學校的角色,是「教育」。 而在貴校的教育方針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尊重」。 尊重,包含尊重有不同狀況,不同立場的族群。 就算全校只有我們一個台灣學生,如果,學校通過決議,「每一個學生」的國旗都要被掛上,那我們就無法被忽略。 我沒有強烈要求學校怎麼樣表態,然而你們不能直接用最簡單的答案打發我們,而是需要充分溝通,甚至讓通過這個決議的學生代表們,為這個議題進行投票,而且讓我們有充分的發聲機會。 這,才是教育! 3. 我有身為母親的角色! 校長,您的兒子就在我女兒的班上。試想,如果這狀況是發生在您的孩子身上,您會怎麼告訴您的孩子? 「算了!因為我們不是聯合國會員國」? 我們無法決定我們生在哪裡,但我們有權利決定我們怎麼面對這些狀況,我們也需要決定,怎麼教育我們的孩子面對這些狀況。 所以,我是為了我女兒的教育而寫這封信。 我希望讓她知道,她的意見有必要被聽見,而她的意見非常被重視。就算結果不如我們的期望,但我們不能在第一時間遇到狀況的時候就告訴我們的孩子「算了」,如果他們覺得有異議,他們可以用理智的方式提出,並且大人會充分聆聽他們的想法,尊重不同的意見,並且尋求出一個解決之道。 這,是我寫這封信的目的,我也相信身為父親與校長的你,能夠理解我的想法。 以上是我寫給校長的落落長信件。 我、我家德國人與姐姐,都反覆看了這封信,同意了所有內容後寄出。 過了幾天,校長回信了。 「非常感謝您在日前給我們的回饋。我們因為您的來信,所以我們深入地瞭解了貴國的狀況,也針對這樣的情況開會做了很多次的討論。 請瞭解我們一開始所必須採取的標準(也就是聯合國會員國),因為學校行政總是需要一些準則。 然而,因為您的回饋以及我們所做的了解,我們一致決定,會將台灣的國旗也同樣放在牆面上。 再次感謝您,因為您的回饋讓我們思考得更深入與全面,也幫助我們在這樣的議題上面有更多的討論。」 我開心的不只是看到台灣的國旗,而看到所有有爭議的地區,旗幟都與他們的「敵國」們一起掛在牆面上。 學校,是受教育的地方。對所有人都是。 我一直覺得很幸運能夠讓姐姐到現在的學校,特別在經過了「掛國旗事件」之後,更是。 或許在台灣的孩子,不會面對到這樣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走出了台灣,就一定會常常面對到。 我們,會怎麼告訴他們? 這答案沒有一定,只有爸媽自己能夠決定。 有許多機會,孩子會「被直接忽略」。 例如身為: 極少數的族群(像我們是學校中的極少數,似乎只有我們一家台灣家庭,或者學校中的特殊需求孩子) 不被認可的族群(例如面對同志議題或宗教議題) 覺得處理起來很麻煩的族群(例如過動兒或遲緩兒) 當我們直接教孩子「少數服從多數」,卻不教他們怎麼面對少數族群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同時教了他們什麼叫做「多數的暴力」。 這,絕對不是我想教給孩子的! 偶而,我們身為多數,偶而,我們身為少數。 但,「尊重」永遠是同樣的,無論你是哪一種。 然而尊重,說得容易,做得難。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做功課,一起實踐!

好文分享:費斯汀格法則

2016年09月13日
公開
32

你聽過“費斯汀格法則”嗎?多少人因為不懂而被殘害! 最近發生一個關於情緒管理的血淋淋的案例。 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位女遊客跟自己的丈夫爭吵,在虎區私自下車被東北虎拖走,受了重傷,她的媽媽也下車去救她,被老虎殘忍咬傷致死。 男人從駕駛位衝出來解救,但還是猶豫了一下又返回車裡,據說是因為車內說還有孩子。後座的老太跑出來希望 搭救女兒結果老太太身亡。 因為一個女人的憤怒,瞬間一死一傷,她蔑視最基本的規則,自我為中心,絕不考慮母親和孩子的安危。作為觀眾你有什麼感想?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濕。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事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事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事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這個案例裡,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可是下面這個事例,是你,你能做好嗎? 在美國有一對夫婦,在婚後11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貝!男孩兩歲的某一天早晨,丈夫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只大聲告訴妻子:記得要把藥瓶收好!然後就匆匆關上門上班去了。 妻子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卻忘了丈夫的叮嚀。男孩拿起藥瓶,被藥水的顏色所吸引,覺得好奇,於是一口氣都給喝光了!藥水的成分劑量很高,即使成人也只能服用少量;由於男孩服藥過量,雖然及時送到醫院,但仍舊回天乏術!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呆了!不知該如何面對丈夫,更害怕丈夫的責備......。焦急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看著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後在她耳邊悄悄說了四個字,:I love you dear。(親愛的,我愛你!) 當我看到那句。(親愛的,我愛你!)I love you dear!的時候,心中真是感慨萬千!多麼簡單的一句話!但要有多久的修煉、多大的包容 、多深的人生智慧,才能在那種時刻,說出如此令人動 容的一句話! 其實,一個人在遭遇不幸的事件時,如果不能選擇以最適當的方式去面對,那麼我們又怎能去面對未來,以及周邊的人、事、物。 要是這個事情發生在我們絕大部分人身上,我們可能會憤怒的辱駡,更甚衝動起來發送什麼慘劇也不是不可能的。最後絕大多數結局:夫妻之間有一層厚厚隔閡,婚姻破裂。 面對人生各樣的處境,我們都有選擇的能力。面對一件不幸的事件,你可以大發雷霆、怨天尤人,甚至責備所有的人,但事情卻不會因為這些而絲毫有改變。不幸的事,它會繼續地伴著你往後的生活,讓你背負著一生 的痛苦活下去。 相反的,如果能放下怨恨和懼怕,換一個角度來看事情,勇敢的活下來,那麼事情的情況也許就不會如想像中那麼糟糕。很簡短的故事,但是能夠體會其中的道理,而且又能夠在真實的生活中實踐,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說到底這是一個心態問題。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瞭解並能熟練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處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生活中,不妨讓我們養成: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這樣的想法。這樣一來, 我們便能轉苦為樂,逍遙自在! 遭遇一切的事情,讓我們學習面對它! 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請記得:能夠讓我們一生受用的一句話: 一、請隨手把你身後的門關上吧! 二、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穎拿到KET A2

2016年09月08日
公開
28

一直以來,我們夫妻對孩子的語言學習始終抱持應該是細水長流、融入生活中的學習,所以三隻都是在五六歲就跟著美語老師玩,上課前,媽媽一定會找老師說明我們的原則:不寫字、不考試,只要喜歡英文就好.......然後就是每年跟著我們世界到處跑身歷其境的使用英語、還有日常生活看到我和Papa讀英文papers的模仿........我們從來不要求成績,美語班的升級考試我們也向來放任他們自理,不會幫他們加強,我們的想法就是升級了,代表你能力到了,沒過,那就再上一次課程確認自己哪裡不夠?就這樣,孩子們一直都不怕英文,應該是喜歡,我們偶而突然跟他們對話,他們也都能自然地回應...... 美語班也幾乎每年都會詢問要不要參加英文檢定?我們總是拒絕,讓孩子們將語言內化才是我們的重點,直到今年我們第一次鼓勵穎參加,目的也是想知道他的英文能力是否真足以應付一般聽說讀寫?報名後,美語班很熱心地問我們要不要參加"加強班"?就是針對檢定考試額外不斷複習和練習的班級,我們還是婉拒了,一直很不喜歡台灣這種凡事要用加強班的方式補出證照的方式,我們希望孩子用真實的能力去應考面對自己,過了,代表自己真的有那個能力,沒有,代表還有努力空間..........穎就這樣去"裸考",沒有加強,就用平常建立的聽說讀寫能力去應考,然後,就過了.........希望這樣的過程讓孩子們認知道平常建立的實力真的才是長長遠遠的,才是自己真實的能力~

好文分享:德國小學

2016年08月31日
公開
65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8/30/chouyichun-2/ 你小孩居然留在教室寫這種東西,我們需要談談嗎?談德國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Posted on 2016/08/30 by 巷仔口社會學 周怡君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我想這是很多社會學者都會遇到的情況,不管自己研究的主題是什麼,只要家裡有小孩,無論到哪一個國家,就會關注和小孩相關的社會現象和制度,並嘗試分析和比較。今年暑假我到德國進行移地研究,申請學校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地方可以安置家裡九歲和三歲的小孩,否則移地研究可能馬上變成移地家庭照顧。 Grundschule 【德國小學沒有圍牆,不像以前台灣的小學空間設計好像軍營】 經過大學的外國學人接待單位協助,小兒子直接送到大學裡頭,專為外國學人所設置的幼兒園,大兒子進到居住地附近的德國公立小學就讀。一切溝通好之後,我的大兒子開始去上德國公立小學。原本擔心孩子上課聽不懂德文什麼也沒學到、跟其他小孩不能溝通沒朋友,可能討厭或抗拒去上課。結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孩子每天急著去上學(媽,拜託你上廁所快點,我不想遲到!),下課去接他,要等他依依不捨和大家說再見後,才離開學校(拜託,不能讓我多待一會嗎?)對照他在臺灣每天早上要去上學無奈的眼神、完全是待宰羔羊的神情、傍晚去安親班接他的極度疲憊狀態,告訴我他今天「拼」完幾份評量和考卷,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德國小學教育的特色 網路上關於德國教育制度的介紹已經很多,我想在這次巷仔口和讀者分享的,是透過一個臺灣母親在德國近兩個月的參與觀察,所做出的德國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微型觀察報告。特別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體制對小學生在學習興趣與動機上的小心維護,他們對學習興趣的誘發和維護。德國小學教育並非沒有任何要求、也不是全然的內容簡單,其中的特色,我大致整理出幾點。 從生活中學習 上學第一天,我到小學和負責接待外國學生事務的教務主任溝通時,她說:「德國小學的基本學科認識,其實都不算難,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系統地認知日常生活。學生在學校能交到朋友、喜歡上學、喜歡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注意到,他們許多課程經常需要離開教室,像是去游泳池上體育課、去城堡或教堂上歷史課、去附近的公園或森林上自然課。學習內容與取向似乎與小學生居住所在地或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圖1 (已馬) 【學習不限定在校園內、教室內的書本】 從找尋中學習 引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內容是否可能過於簡單或淺薄?我的觀察似乎也非盡然如此,像是地理課介紹非洲,學習內容不只是了解非洲有哪些國家?國家首都在哪裡?國家人口多少等等;而是同時讓學生理解非洲面臨的許多問題(象牙盜獵、飢荒、貧窮、內戰、愛滋等)、非洲飲食(我承認這題把我整慘了,因為學校要求父母讓小孩帶一樣非洲特產或食物去學校…)等等。孩子回家每天興致勃勃的提問、很多老師認為他們應該去社區圖書館、去問問家長才能獲得答案的問題,像是:為什麼大部分非洲國家貧窮?為什麼那麼窮還有錢買槍打內戰?為什麼很多人那麼壞、去非洲把大象殺死只是為了要那兩支象牙?非洲國家有沒有網路?這些都不是一個O或X的是非題、也不是單選的選擇題,相反的,要回答這些問題多少都涉及了歷史知識、生態立場、種族差異、國際政治、資本主義經濟等議題的瞭解。但是,這絕對比背誦或記住非洲國家的總統是誰、或非洲某國的平均薪資、、、真的有趣多了。小學生找尋答案的歷程、和父母親一起討論的過程,比起死背死記教科書上的內容,又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比教科書能寫的更多、也增加學習的品質。 學習不一定需要重複練習 引發學習興趣與動機,並不等於不斷重複練習。印象很深的是,大兒子下午去的安親班,整個教室裡滿滿的各式樂高、積木、教具、足球、體育器材和書籍,我注意到書架上沒有一本長得像臺灣從小學一年級就有的評量和考卷。安親班的時間安排大概是:中午十二點下課到下午一點吃午餐,在這段時間,小朋友可以在安親班教室玩積木、拼圖、教具、讀故事書等,也可以出去外面遊戲或踢球;下午一點到兩點吃中餐;下午二點到下午三點半完成學校給的作業,三點半到五點可以在教室或到外面去玩耍。安親班老師特別解釋:「不是每天、也不是每個班級都有作業,所以沒有作業的小朋友想待在教室、必須安靜看書或做其他事,不能影響他人的作業時間;不想待在教室的小朋友、就出去外面玩耍,我們都有老師在外面注意他們的安全,直到五點家長來接回。」大兒子去德國小學上三天課,每天都說沒作業,我讓他把臺灣安親班主任「送」的數學評量和國語評量,帶去德國安親班寫作業的時候寫。結果去接他放學時,老師說話了:「今天我班上的小朋友都沒有作業,整個下午都在踢球;您的兒子居然留在教室裡寫這種東西(用手指著數學評量)。我覺得很奇怪,我們需要談談嗎?」 從遊戲中學習 德國對小孩的玩耍這件事,有很多的寬容和投入,街道掃得乾乾淨淨不准丟垃圾、垃圾亂丟也會被抱怨,但是小孩在社區道路上塗鴉畫跳格子,卻不會被指責。德國小學有很多課程設計,就是讓孩子離開教室,第一天帶大兒子去上學,遇到德國朋友的十歲小孩正躲在學校旁的灌木叢中,我問他怎麼不在教室?他說老師讓他們出來抓X蟲(拍謝,沒聽懂)回去觀察。下午到五點的安親班,當天沒有作業的小朋友,除了吃飯時間外、其他時間可能都在玩耍。小孩玩耍不是踢球,就是爬高爬低、追來追去,德國小學校園裡,通常沒有臺灣的塑膠搖搖馬、要轉好幾圈的塑膠大象溜滑梯等配備,反而大部分都是以木頭、麻繩為材料所建造的簡單設施,像是樹屋、木橋等。某天下午,學校老師準備了一堆大型木頭、幾個廢輪胎和大木箱。小孩馬上發揮創意,把一塊長方形扁木頭架在輪胎上,身體直接坐進木箱上,從木頭上滑下,高興的吱吱叫;稍後還可架得更高、或多個木箱一起順序滑下,也一樣玩的津津有味,如果再拿條水管來噴水,小孩就更開心了。創意是從自然和簡單的玩耍和遊戲中逐漸引發和產生,並不一定需要臺灣坊間那些太矯揉造作且貴得嚇人的「創意課程」或是「創意玩具」。 14060240_517049315157413_879828036_o 【遊戲一直是德國小學教育的重要一環】 從被尊重中學習 我和當地德國小學老師聊天時也發現,他們很少用以上對下的口氣在命令或是評價學生,大部分用肯定、理解的、鼓勵的、中性的字眼表述他們對學生的觀察和建議,例如「XX本來就是比較害羞的孩子,我們不能強迫他一定要做什麼」,而不是「他還是應該要過團體生活」;或是「專心不是每個小孩都能做到的、很多大人也有無法專心的狀況」,而不是「既然大部分的人都能做到、他也應該做到」;或是「這個狀況等他長大可能會有些改變,我們要有耐心」,而不是「小學就這樣,以後怎麼辦?」。對我來說,大人能嘗試理解、客觀分析小孩的行為,就是一種對小孩的尊重。成人比小孩年紀大、生活經驗多,但不代表成人就可以任意主觀評價小孩。很多成人後天行為其實來自孩童時代的學習與模仿,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觀點。大人對小孩的不尊重很可能被模仿學習、進而複製到往後的成年生活,長大的小孩也會複製孩童時代所經歷的以強對弱、以上對下的相處模式;同樣的,大人對小孩的尊重也會被學習和複製。 圖2 【老師帶著大玩具跟學生一起玩】 ◎「輸在起跑點」的德國vs「必須拿冠軍」的台灣 對照德國,從自己孩子在臺灣小學教育中的經驗,我深刻感受到,那種「不能輸在起跑點」及「小孩聽話才乖」的教育特徵,還是很鮮明反應在我們小學生的生活。在臺灣小學不管什麼科目,很快地回答出答案,就被認為聰明反應快、能夠重複的寫評量和考卷而不抱怨叫做用功,最好還能參加鋼琴、XX數學競賽並拿到冠軍,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小孩要能做到一個蘿蔔一個坑、上課不要亂動,不然老師會請你罰抄課文或生字作為處罰,然後也千萬不要問老師說:為什麼行為問題是用罰寫課文這種學習事項來處理、難道小孩不會因此討厭學習嗎?否則老師就會請你帶小孩去看醫生,因為小孩可能有ADHD,如果不處理就會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對班級造成困擾。但是老師沒有時間特別為你的小孩個別處遇、因為班上很多學生、而且也沒有協助人力,麻煩家長把小孩處理好再帶來學校。 螢幕快照 2016-08-30 下午4.24.58 【台灣教育從小就要求不斷競爭拿冠軍】 在這種群體的、目標的、績效的學習導向中,那些不具有這些特質的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被嚴重忽視(或許說被敵視)、更不可能得到鼓勵或尊重。可能很多小學老師會說:「我們也是很認真的在教孩子,社會結構就是這樣、很多父母也是這樣要求,全班那麼多人,不然是要叫我怎麼辦?」這樣的教育氛圍,當然是受到當代績效主義社會的影響,但是又何嘗不是一種儒教思考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欠缺對個人選擇尊重,還有威權體制缺乏反省的社會結果?如果每個教育體系的行動者都只聲稱他們是被動地受到社會結構影響,那麼他們作為教育行動者的主體性又在哪裡、該如何被評價? ◎讓學生不敢上大號的台灣小學!? 臺灣和德國小學,不僅是在學習觀念上存在差異,就連小學的學習環境都不太一樣。印象很深的是,大兒子在德國小學,想上廁所就隨時去解決,因為學校的廁所都很乾淨明亮、沒有臭味。而臺灣教育機關花很多經費放在大學建設,有些大學經常拆掉舊大樓、重建新大樓,大樓有冷氣和乾淨的廁所,大學會派清潔人員去清洗廁所;但是看看臺灣公立小學基礎建設,教室多數不裝冷氣,因為學校付不起電費;廁所很多又老舊又臭,孩子從上小學開始,一直都是忍住大號回家再上,因為學校的廁所就是一條看起來很黑暗的水溝,連大人去上廁所都要忍住呼吸的那種環境,然後學校還要小學生去打掃廁所。臺灣的教育經費不放在改善小學基礎教育環境中的廁所和教室,讓小孩有個被尊重的環境來學習,但卻要他們服從教師、服從校規,還要寫評量和考卷。 Toiletten2 【從廁所也可以看出學校對於小孩教育是否尊重】 資料來源:do.nw.schule.de/ 德國很早就存在對於其中、小學體制的批判,例如:學校大部分都是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就放學,某些批評者認為,這樣少於其他國家教育體制的上課時間,可能讓德國小孩學習得比其他國家小孩還要少;有些則認為,小孩太早下課,不利父母參與就業市場(所以後來也才有學校安親班的產生)。不過,德國小學即使有安親班,他們在學科內容上也沒有學得更多、或做更多的重複練習,應該說,反而延長了在學校玩耍遊戲的時間,也就是名符其實的發揮「安親」功能、而不是「增加學習時間和份量」。但也有其他論點認為,德國學校體系不應該一味的配合資本主義勞動市場的上班時間,相反的應該縮短勞動市場的工時,好讓父母和小孩有更多的共同家庭時間。不過,是不是像德國小學生這樣上課時間少、不做練習卷,長大就會不成材、超級「沒有競爭力」?從各種經濟指標、學術發展狀況、音樂藝術、國際運動賽事成績等面向來看,德國的小孩和其他國家小孩比較起來,「輸在起跑點」上的德國小學教育,並沒有讓他們在往後成人生活中「沒有競爭力」;相反的,在德國等車、搭乘火車和公車時,你會看到很多年輕人在看書;在大學校園中,你會看到年輕大學生隨處席地而坐,不是看書就是在做筆記。 不管讀者是否認為這是一篇崇洋媚外的小文章,這點你無法否認:什麼時候臺灣教育環境和父母能讓評量和練習卷消失、鼓勵孩子遊戲和自發學習、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重視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建設,讓那種以「競爭力」為導向的目標學習所帶來的緊張和焦慮氣氛都能放鬆下來,讓孩子、家庭、教師得到解放,才有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廣度與深度的可能。

媽媽原來是有依戀的.........

2016年08月27日
公開
22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酷愛自由的人,沒認識Papa以前,總覺得自己要不單身,要不就是結婚但不生小孩…但誰也沒想到我不但結婚,還生了比平均值高出許多的三隻小孩…剛結婚時,非常了解我骨子那份不安定靈魂的Papa,還是依照計畫親自送我去美國尋夢、放我單飛,等我回到台灣,接連生了穎和儒,又在意外中迎接小琹的到來,身為三個小鬼的媽媽,喜歡安靜的我還是認為自己需要極大獨自的空間、需要自由的空氣,找到空檔就想一個人閒逛、獨處,我也曾經很老實的跟孩子們說:媽媽其實沒有那麼喜歡小孩,因為我很怕吵,但因為太愛你們爸爸,所以為了愛小孩的他生小孩……..不過最近卻猛然發現,人真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質變,一直以為自己是如何如何,卻在時間的淬煉下慢慢變成以前自己覺得不會變成的人,尤其這兩年,三隻小鬼越來越獨立的同時,我才隱隱發現自己心裡對孩子們的依戀…….那天三隻同時參加不同的營隊,媽媽我就沿路丟包,一個一個丟到各自的營隊,最後一個是琹,按常理,才五歲的琹是需要家長陪同的,但向來獨立、有主見的她在車上就不斷聲明:我想自己嘗試獨自在那裡,不用媽媽陪………到達營隊後,大概半小時熟悉環境後,就催促著媽媽可以離開了,反倒是媽媽遲疑了………..想起即將滿十二曾經也是黏在我們身邊的穎,現在也開始酷酷的、會有自己很多意見的大女孩了 ……..原來我也在依戀著孩子們而不自知啊………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4234&utm_source=parenting-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p-editor 2016暑假,老大小熊哥忙著國三升學考試,老二則是一派輕鬆,他對我說:什麼都不想參加,只想待在家裡念愛看的書! 就這樣,他沒有什麼營隊,除了學校社團的兩個暑訓:弦樂暑訓、足球暑訓外,其他時間都在家裡。 不過這開始有問題出現:開始變聲、正式進入青春期的他,也正式進入與父母對抗的日子。 小熊哥青春期大約是六年級到國二,原本是最負責任、最貼心的老大,開始動不動就暴跳如雷,一點小事也氣的跺腳,我稱之為:「火山青春期」。 還好,火山爆發兩年多後,國二下終於穩定許多,活火山開始休眠了,萬幸萬幸。 不過,老二的症頭可就與老大不同了,從小一向溫吞、逆來順受的他,出現的模式是「冰河青春期」,也就是說:他不會暴跳如雷,但是就是天天想冬眠,不但睡的超多(當然吃更多!),而且你說什麼,他都會冷冷地回答: 「我不要。」 如果你堅持: 「你還是要。」 他還是回答: 「我不要。」(而且不動,自顧自看書) 「請你一定要!」(媽媽的火氣上升中) 「我。就。是。不。要。」(繼續不會動) 更讓母親飆淚的,以前放假說要帶他出去玩,他總是開心又期待的不得了!現在要帶他出去玩,卻有如登天般困難!一聽到要跟媽媽出去,就開始皺眉,然後還是: 「我。不。要。」 「去兒童新樂園?去看電影?去科教館?去游泳?打球?騎腳踏車?」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都不要......」 所以,11歲的他,已經不想再跟媽媽出門了;連請他吃頓好吃的午餐,都唉聲嘆氣,硬拉才出門,好像要出錢的是他,而吃的,是塑膠橡皮。 跟老二正好相反的對照組,是四歲的老三;他天天想黏著母親,暑假有幾天送他去幼兒園,也要眼淚汪汪的十八相送、不肯進去;晚上則是一定要緊緊抱著媽媽,好像沒抱到,媽媽就會開小差離去。 但是,仔細回想當年,老二也曾這樣對過我的!還記得他上幼兒園時,也是每天十八相送,如今,卻巴不得媽媽早點離去;連有時開車順路、想送他去學琴,他都會說: 「不,我自己一個人去就好了!千萬不要跟著我喔!」 真心酸哪~~ 最近,看到一段瑪麗亞。蒙特梭利寫過的文章: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晚上要睡覺時,兒童總是喜歡要求成人陪他睡,這不是因為兒童調皮,而是因為他們深愛著成人,不願看到成人離開。 當成人去餐廳吃飯時,還在吃奶的孩子也一定要跟來,他不是要吃他還不能消化的東西,而是想待在成人身邊,可以時刻看到成人。 可惜的是,成人並沒有能意識到兒童這種深刻的愛。成人必須知道,現在如此深愛著你的兒童有一天終將長大,並慢慢離開父母的懷抱。等到那時候,誰還會像現在這孩子那樣深愛我們呢?誰還會在睡覺的時候呼喚我們,並深情地說:「和我在一起」,而不是冷淡地祝我們:「晚安」呢? 當我們在用餐時,誰會僅僅是為了看著我們,而真誠地站在我們身邊呢?這種愛我們將永遠再也不能得到了!可是,當這種愛在身邊時,我們卻在防衛這種愛! 人們叨叨絮絮地說:「我沒有時間!我無法!我很忙!」然而,在他們內心深處所想的是:「我不能成為孩子的奴隸,所以我必須糾正孩子!」 就這樣,成人想盡方法要擺脫掉孩子的束縛,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方便去做想做的事......」 對於此文,我有深深的感觸: 孩子對大人的依戀源自他的深愛,而這份依戀是有保存期限的。 而今,我有兩個大孩子的保存期限已經到了,我也終於領悟了….還好,我曾在幼小時,盡力陪伴過他們,如今他們想振翅高飛,也只能獻上深深祝福。 如今每晚,當迷你熊睡前用力抱著我時,我總是摸摸他的頭,回抱他;因為我知道,這種依戀,也終將離我遠去….在還能擁有的時刻,怎能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