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peach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穎開始補習

2017年04月25日
公開
19

還是屈服了………..一直不願意讓孩子們奔波於補習班、影響家庭生活,所以一直以來,孩子們都是自己學習,自主管理,連測驗卷我也只要求在家裡買一份來寫就好,去安親班只是為了安全、等我們去接,不用寫任何測驗卷,我們總是覺得生命應該浪費在更美好的事務上…….小學近六年,穎一直把自己管理的很好,成績也都保持很不錯,只是對於需要轉很多彎的數學一直學得倍感吃力,但靠著自己練習和回家問我們,倒也都過得去……….. 但小六下的數學讓她徹底投降了,穎本來理解力就不算好,加上目前導師有很大問題,這次她數學完全潰不成軍,但讓我們更擔憂的是害怕加上挫敗,她開始逃避,原本錯的會去訂正,那幾天卻見她抱著小說猛K…….我們發覺問題的嚴重性,畢竟基礎不穩、國中會更沒信心,甚至對這科目完全放棄,幾經討論,讓穎了解畢竟該努力的我們都試過了,或許尋求外援是方法,畢竟我們父母自己會和會教不一樣,我們也告訴她補習不是永遠,只要學得補習班老師的好方法,覺得自己找回學習的節奏,隨時可以中止補習………先找了補習班談論了穎的狀況後,穎試上過後上車跟媽媽說補習班老師上的真的比較聽得懂後,當下才跟穎一起決定繳錢……….希望在這樣的過程中,穎學到這整個過程是我們一起努力和思索後下的慎重決定,不單單只是繳錢上補習班的隨便決定…….穎、加油啊,希望你趕快找到學習的靈感,媽媽也能趕快解除這種接送的日子啊~

愛慕虛榮?是需要還是想要?

2017年03月29日
公開
22

前陣子媽媽就有這種感覺了, 穎常常找各種理由不願意帶我們幫她買的手機,一隻智障型的簡易手機,媽媽心裡就有在猜,該不會是嫌棄手機的功能?這次去畢業旅行,我們一樣要求他帶著以防有需要時可以用?但是這小妞帶去了,不是關機,就是要打時沒拿出來,反倒是跟同學借..........回來那天,我們為了確定他大概幾點到校以方便接他,打了N通,手機都不通,後來卻是他用同學的手機撥給我們,這樣的行為幾乎印證了媽媽的猜測.............回到家詢問她為何不打電話給我們?先是支支吾吾說老師說不可以拿手機,但對媽媽詢問為何同學可以拿出來的種種疑問卻答不出來,眼看說不下去了終於承認因為手機太差,覺得丟臉.............這可把我們氣炸了,一直以來都很努力在教導她需要和想要間的思考,人窮不丟臉,丟臉的是態度,何況她擁有的資源和物質都是爸爸媽媽自己從小努力用功讀書,換得好工作辛苦工作得來的,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她,絕不可以再有樣樣都要用到最好的愛慕虛榮念頭...........念了他很久,希望他可以思考自己這樣的行為的可恥之處,也讓他寫了悔過書,希望穎能深切檢討和記住這樣的心態是不正確的........雖然生氣,但也慶幸在她還小時發生,我們還能慢慢引導她,給他正確的觀念.........

3/22-24穎畢業旅行

2017年03月22日
公開
31

穎去畢業旅行了,三天兩夜,雖然不是他第一次獨自離家,但對爸媽來說真的還是有點不捨,孩子真的一步一步在長大,離我們越來越遠…….開學以來,穎一直處於很興奮的狀態,幾乎每天都會提到要帶甚麼?要做甚麼?這一陣子的生活完全是活在畢業旅行的主題中,昨晚英文課下課媽媽去接她時,問她去旅行會不會想家?他當然是搖搖頭說不會,媽媽心裡有點失落,就像有文章裡提到的,父母看著孩子的背影的機會真的只會越來越多……這幾天穎在學校其實發生了一些事,讓媽媽和爸爸小小煩了一下。簡單來說,因為班上一位人緣較差的孩子沒人願意跟他一起,本來開開心心、規劃好一切、要去旅行的孩子們被迫被拆開得跟這被排擠的孩子一起,於是孩子心裡有了委屈………先說班級狀況,不知是否和市區學校有關?家長太過強勢,穎這個班級的狀況很不好,家長、孩子對導師其實一直不是很尊重,導師帶起來一直很無力,穎回家都會跟爸爸媽媽說班上一些同學的誇張行徑,媽媽對他們導師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就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師,但同樣身為教育人員,對於老師如此不被基本尊重,其實是比較心疼的,而穎在班上一直是個溫和的孩子,對老師都很尊重,算是少數還尊重老師的孩子,媽媽在猜這次這位沒人願意跟他一起的孩子,或許是他的家長有來跟老師反映,或許是老師自己覺得都要畢業了,就鼓勵孩子一起去,總之就出現了大家都已找好伴,唯獨這位孩子落單的狀況,於是導師祭出重賞徵求可有人願意拆組?想當然沒人,因為大家都找自己好友分組好了,所以怎麼辦?這個班級的孩子本來就強勢,加上難搞的家長,再加上我和穎好友的媽媽學妹討論可能那位孩子的母親也去找過導師,導師或許無計可施,於是找了班上最聽話的孩子們…………..平常都會告訴我們大小事的穎,居然對這事隻字不提,是到出發前兩天,弟弟不小心說出來,在我們跟她討論時,眼淚就掉下來了……當下,我和papa對老師的處理是很生氣的,認為難道因為乖,就活該被凹,向來不輕易打擾老師的媽媽衝動地想找老師………後來還是先跟學妹聊了一下,學妹提醒我們一直以來了解他們導師的困境,現下這個大難題更是難解,如果那位孩子的父母也去找了老師,請老師協助,同樣身為老師的我們如何處理?何況面對的是一個不好處理的班級?學妹這樣一提,倒是讓我冷靜下來體會到當事孩子父母的心情,老師的進退兩難(還是學妹有智慧)………於是媽媽和穎討論了老師面對這些可能的困境………穎也說自己其實不會跟同學起鬨,她沒有那麼討厭那位同學,只是單純想要好朋友在一起………媽媽現在比較困擾的點是在,穎向來是個壓抑,順從的孩子,我們會比較鼓勵她捍衛自己,這件事看來她是有情緒,沒有非常釋懷,但老師也是進退兩難………究竟體諒他人和和捍衛自己間如何平衡.............. Weitzer Wu :我覺得老師有困境,但仍要先和穎溝通,除非穎心甘情願幫忙,否則這不公平的對待影響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體諒他人很好,但不好的情緒,會受傷,影響他和善的心。 謝依霖:穎真的是個性溫和貼心的孩子,我覺得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旅行畢竟是件開心的事,相信孩子的能力,她會找出方法愉快的去享受。這最後大家能貼近相處的時間搞不好最後會有想不到的友誼出現^_^。

好文分享: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2017年03月22日
公開
20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32815-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utm_source=parenting-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ormal_article 小五就放火燒了全班考卷,中學因為太愛問問題,被校長痛打、被學校開除,大學重考才勉強考上。從小到大在教育體制裡跌跌撞撞、受傷不斷的張文亮,如今卻是台大最受學生肯定的教授之一。他不僅獲得台大優良導師獎,他所開的課程,常常塞滿三、四百名學生。 在課堂上,他可以把冰冷的科學變成一堂堂精采的故事,用科學寫文學,從文學探索科學,牛頓、法拉第、金庸、《福爾摩斯》、《唐詩》、《宋詞》、《西遊記》在他的課堂裡都可以相遇、碰撞出火花。有人形容張文亮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他寫書超過二十本,主題從科普到文史、傳記、工程、漫畫,幾乎每本書都獲獎。 張文亮如何從一個教室裡逃走的問題學生,變成一個激發人心、鼓舞學習的老師?他的故事,提供了教育現場什麼樣的啟示? ✽ ✽ ✽ 我是公務人員的孩子,母親在銀行工作,父親在糖廠工作,弟妹成績都很好,但我的成績卻起伏很大。雖然我很喜歡念書,但考試往往無法呈現我努力的成果。 從小我就是個問題學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曾經跑到教室裡,把全班的考卷給燒了,因為我討厭這種教育的方式。還有一次老師在監考的時候,我把鋼筆打開,從他後面這樣唰的∼∼噴過去,把他的衣服全部噴髒了!我覺得這是上學真正有趣的地方。當然,我受到嚴重的懲罰。我爸也會打我,小五我曾被打到手心噴血,手上現在還有疤,臉上也被踢過,因為我爸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到了中學,我被老師修理得很厲害,後來還被開除過,因為我在教室裡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我問老師:「波義耳是誰?」又很想知道,安培和焦耳是誰,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某些因素讓他們寫下這些公式。但老師要我不要再問這些問題了,因為聯考不會考,只要把公式背下來就好了。但我還是一直追問,就一直被處罰,有一次我反射性揮手擋了回去,就被當做毆打老師,後來就被學校開除了。 一個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 我在教室裡沒有辦法獲得滿足,我比較喜歡教室外面的鳥在叫、樹葉是那麼綠、雲是那麼藍,所以很容易分心。下課後我很喜歡到野外去,我的自我學習都來自野外,因為在野外,我看到不懂的事物或是我沒辦法再深入看第二次的,就會回來看書找答案。譬如「雲為什麼會是這個形狀?」「為什麼草的旁邊會有這種花朵?」「葉子跟花朵的顏色為什麼會差這麼多?」我就會去圖書館翻書。 我不一定是回來讀教科書,因為教科書通常是不太會教書的老師去編的。教科書應該有非常好的文學、非常好的音樂。教科書應該是帶著色彩的,教科書不能取代我去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但我覺得我們的教科書往往是攔阻我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所以我寧願接觸課外書。 回顧我的學習歷程,我小學是一天到晚被學校毆打的,中學是被學校開除過的,高中是念夜間部的,大學是重考才勉強考上中原大學的。但是,我後來為什麼會變成台大的教授? 這是因為我到後來,其實是一個已經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我在教育體系裡、考試的方式下,找不到對知識的喜愛,到了大學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我壓力了,那是我重新開始的時候。從此我海闊天空,我有一個自由的空間,我不需要再去跟別人競爭。 那時候我才知道,用考試去分辨學生的程度是滿低層次的。高層次的教育,只要問幾個問題就知道學生的程度。所以我們的中小學,是在培養低層次的學生,不是在培養高層次的學生,因為我們整個教育是用低層次的方法評斷學生。 我在大學的時候,也是個異類,但當時我遇到一個老師,他只收異類。這個老師是國科會科教組的組長毛松霖。他就只收幾個學生,每週一次,跟他問一些問題,無所不談。他的教材就是報紙,我們可以談政治、性行為、信仰、經濟、藝術等各種問題。我們談論的地方就是在冰果室或是校園的草地上,這個老師帶了我們四年,每個星期跟我們談一次。我覺得「冰果室裡的這一堂課」是我一生裡所受的教育,最精采的地方。 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沒有希望的。我第一次跟毛老師談話之後,他給我一個功課,要我下次講給他聽,我講給他聽之後,他就跟我說,我是個天才。我說:「我聯考都考不上,怎麼會是個天才?」 他說:「天才有四種,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他所謂的「完蛋」,就是指會被聯考放棄的學生,在聯考教育體制下,後面這兩種天才就「完蛋」了。所以必須想辦法讓後兩種天才不要被教育體制犧牲。 我聽完他的話,當下很感動,因為從來沒有人說我是天才,大家都說我是問題學生。我後來自己體會,我應該是屬於第三種類型的天才。 我是異類的天才? 我知道自己是個異類的天才之後,就自己開始去做整合的工作。我曾經問過毛老師要怎麼整合?他說要整合對人類文化有影響的科目。我問他是哪些科目?他說,只有三科。第一科,歷史。第二科,經濟。第三科,音樂與美術。這三門課裡選一門,就可以影響人類的文化。 因為我不太懂經濟、也不懂音樂,所以我選歷史。一個人如果懂歷史,他可以懂大學裡所有的學科。我就開始讀所有的歷史,像是講醫學的歷史、美術的歷史……只要有歷史這兩個字我統統挑出來讀,不是為了興趣,是為了使命。 在大學那段時間,我就是用60%的時間去讀我科系的東西,用40%讀課外的書,然後整合在一起。 大學我讀環境汙染,那是因為我考試分數很低,所以進到這個系。當我在讀環境汙染的時候,其實台灣沒什麼環境汙染,等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台灣的環境汙染變得很嚴重,我剛好「躬逢其盛」,接觸了很多環境汙染的議題,也排解了很多糾紛。在那段期間我幾乎走遍台灣所有的鄉村、所有的客家庄,所以後來我可以寫關於台灣的水、台灣的客家庄。 在排解糾紛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知識不夠,解決問題不是有熱情就可以了,所以就再去念環境汙染的博士學位。因為我覺得很虧欠那些受害的農漁民,他們對我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我幫不了忙。 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就來台大教書。我在大學教書這麼多年的觀察發現,只要學生服你,他就會有學習動力,他就會學得好。因為在教學裡面,最重要的是師生關係,關係超過知識的傳授、品德的傳授。University(大學),原意應該是指「師生聯盟」,因為我們一生裡面遇到最好的教育都是因為我跟某個老師發生一種非常好的「師生聯盟」的關係。一個老師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他本身就是「老師」,他的魅力來自於他的使命感,來自於他和學生所建立的聯盟關係。

好文分享:被職場遺忘的八年級生!「大學玩四年」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報復

2017年03月10日
公開
15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9203&type=Blog 20歲淨在學率,美國51.8%,德國26.3%,台灣73%,世界第一。一個國家超過70%的學生都上大學,上一樣的課程,考一樣的試,念一樣的科系,最後文憑失去價值,新鮮人找不到工作,工作找不到人,教與學不該重新思考嗎? 「開學第一個月,生涯導師要他們『找三個工作』。」好友KiKi日前分享兒子在美國普渡大學的經驗:「兒子開始思考自己的需要,搜尋一堆資料後,寫下三個志願:1.Sony混音工程師、2.環球旗下的錄音室、3.apple現場錄音師。」 「為什麼會選這三個工作?」 「因為兒子念的是電機工程,又對音樂有興趣。」KiKi繼續說:「選這三個工作還不夠,老師還要求他們詢問這些工作公司的徵才條件、年薪。調查後,兒子才發現這個職場上,有人拿到500萬美金的年薪。但兒子也發現一個邏輯,那就是沒做過第二個志願,很難得到第一志願工作;但若想得到第二志願的工作,最好修過傳奇人物保羅·布蘭登·吉伯(Paul Brandon Gilbert,著名吉他手)的課。」 「這好有趣!」 「不僅有趣,而且有用。兒子發現保羅在大學兼課,便大膽寫信請教保羅,保羅請他先修一門線上課程。結果兒子現在不僅認真修這一門線上課程,還轉到音響工程學系。」 大一放空是對青春的報復 KiKi的分享讓我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美國大一的生涯導師逼新鮮人開始思考自己需要什麼,大一就產生豐沛的學習動能,但反觀台灣,大一常是玩得最瘋的一年。 學生F說:「大一主要工作是對『青春的報復』,以前什麼都不行,但突然限制不見了,一定要好好的談戀愛、睡大覺,『任性的活』。」 但是並非世上的大學生都敢這樣「任性的活」。一位在台交換半年的英國大學生,離台前,很不可思議的對我說:「很多台灣同學好像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對課業興趣不高,對未來的工作也很少思考。」 如同學生M形容的:「大家中學時代的讀書動機是隔天的小考,但升上大學後,小考不見了,加上外在活動多,很少人會在大一努力學習。往往出社會後,才發覺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職場的需求。」難怪根據 1111人力銀行調查, 2016年受訪企業新鮮人接受度,較2015年少了19個百分點。他們就像海明威小說中形容的「被遺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被職場遺忘的新鮮人 學生L很恐懼自己被職場遺忘。L大傳系畢業,去年甫退役,在軍中還因勤奮、態度好,被擢升為排長。L大三曾到知名廣播公司實習,之後便決定以AE(廣告業務)或Copy Writer(廣告文案)為未來的工作目標。但他去年投了二十幾張履歷表,卻換不回一張聘書。 「他們要的是有兩年以上經驗的『即戰力』文案,不然就是要累積足夠的作品。面試官說現在不景氣,企業都苦哈哈,很難有餘力培訓新人。」L很感慨:「我很後悔兩年前沒聽老師的話,開始練習文案。」 這幾年為了指導學生,從零開始學習微電影拍攝及編劇,最後累積一點能力,與一金鐘獎導演合作,擔任編劇工作,認識該製片公司老闆,詢問是否可錄用L。「他會3ds Max, Premiere, After effects或Sony vegas嗎?」老闆要我詢問L。 「我不會,但我很想學。」L表達他的決心。但老闆最後還是沒找L,可能是因為這家公司已擁精通攝影、後製、企劃、和公家標案的Ren。Ren一樣才二十多歲,但因為學生時代就一直在這家公司學習,現在已是獨當一面的業務大將。 L知道出發慢的痛點,因此L上個月要我轉達給學弟妹一句話:「在現世,大三才做職業試探可能太遲了,若可能,大一就開始吧!」 快速成長的學習法 學生徐韜真的大一就開始他的職業試探之路。 2016年底辦理中台灣模聯會議時,認識大四生徐韜,深談後才知道他高中階段曾參與日本311地震募款,慢慢探索出自己的學習需要。大一時思考解決101跨年的垃圾問題,便與同學創辦「笑擁青年聯盟」,號召2,000名大學生志工,在101跨年晚會後撿拾垃圾。 活動後,提升志工報到以及跨NGO的合作效率,成為他學習的中心。最後他索性休學一年,寫企劃,向業界簡報,成立「微樂志工平台」,與208間非營利組織合作、媒合超過2000位志工,復學後還將平台賣出。徐韜大學還沒畢業,但因為了解自己需求,擺脫既有教育框架,已經擁有創業經驗、以及領導管理的能力。 徐韜的大學歷程,很像美國史丹佛大學在2014年提出了「史丹佛2025」想像藍圖。史丹佛大學期待學生自我介紹時,不再拘泥於某一科系,而是「我想解決世界上某一問題,因此我正在修習那些課程。」這種有意義的學習(Purpose Learning)打破線性的學年路徑,讓學習走得慢,但是能得到像徐韜一般的快速成長。而這「快速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學生必須先找到「自己想解決的現世問題」,然後才會知道「自己需要學什麼」。 107課綱架構老師和學生一起翻轉的平台 其實台灣「十二年國教課程」(107學年開始適用,又稱107課綱)的「一生一課表」與「史丹佛2025」想像藍圖異曲而同工。兩者都是為了因應十倍數時代的挑戰;都是注重學生差異化的學習歷程。 十二年國教課程(107課綱)核心集中在「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為了要教出活用的素養,高中學科的必修時數必須下降,全新的選修課學分將佔1/3,還要跨科學習,更貼近生活,以啟動每個學生的自我探索動機,達到「適性揚才」的目標。 但許多老師批評推動新課綱的行政是騙子:「台灣的頂尖大學招生,主要還是看考科成績,我們不教考科,亂搞一些『花俏沒用』的課程,壓縮學生準備考科的時間,只會讓學校升學績效越來越差。家長的眼睛是雪亮的,當『考招聯動』還混沌不明時,如果『奉公守法』搞多元和特色的學校是對的,為什麼這幾年升學導向的私中還是會爆滿?」 這些批評完全正確,因為頂大不用去配合十二年國教的目標,就能靠考試制度,每年「進貢」分數最高的學生。但看看這樣的制度正如何糟蹋一個國家和一個世代的前進動能? 2015年世界20歲淨在學率,美國51.8%,德國26.3%,台灣是73%,世界第一。一個國家超過70%的學生都上大學,上一樣的課程,考一樣的試,念一樣的科系,搞的文憑失去價值,搞的人找不到工作,工作找不到人,搞的國家競爭力江河日落,難道教師們不應重新調整自己的教與學嗎? 雖然台灣大部分老師的背景都是from school to school,缺乏業界的經驗,「自主行動」與「社會參與」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但如果老師們不再滿足只當一名經師,願意像普渡大學的生涯導師一樣,和學生一起探索現世,主動了解職場的現況與需求,當經驗值夠了,一定能設計出滿足「學用合一」的新課程。 107新課綱的實施已箭在弦上,我們開出的「新課程」可以掛羊頭賣狗肉,讓新瓶繼續裝舊酒。例如國文課改名為成「小說賞析」或「現代詩賞析」,仍是嚴重的學術導向,仍缺乏應用的邏輯,賞析完了,學生還是創作不出職場需求孔急的原創故事與文案;我們也可以花時間去學習與設計,成為真正的業師,開出像「從唐傳奇與韓劇學編劇」或是「現代詩如何活成文案」等學生有興趣,又一生有用的素養課程。 在翻轉的年代,學生和老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社會需要什麼?自己需要做甚麼改變才能幫自己、幫這個國家在世界的賽局中勝出? 套句大聯盟投手陳偉殷的話:「你不夠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沒人會幫你,當你對自我需求迷惑時,就出局了!」

11元的感動

2017年03月06日
公開
18

令人感動的11元 上周才收到一張超速紅單的papa,才被我唸了幾天大腳要放一下,今天我在上班時,又突然打電話來說人在警察局,原來下午去處理事情完,他從某處停車場要出來時,倒車沒有注意,把人家的車A到了……媽媽聽了差點昏倒,趕快先確認,他自己沒受傷,對方因為不在車上也沒受傷,那就好,再來他自己的車子也是毫髮無傷(90真的沒話說,超勇),但被他A到的車是頭又大,凹了一大塊………….唉………雖然對方不在場,但誠實的Papa堅持: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所以先在現場等了一下沒看到對方車主,自己主動打了電話連絡警察過來協助處理(聽說警察先生大大誇了Papa),結果還是沒等到車主,所以Papa就跟警察大人回去警察局備案,請警察先生連絡車主做後續保險處理………..放學去接小琹時,媽媽在車上跟她提了爸比今天闖的小禍……… 琹:那爸比有很難過嗎? 媽:會啊,因為自己不小心撞壞別人的車,還要花錢,當然會難過,但要負起責任面對啊~ 琹:那我要趕快回家安慰爸比,事情都發生了,就要處理啊(挖,你這小妞哪學來這麼沉穩的語氣?)……媽媽,那要花很多錢嗎? 媽:不知道耶,應該要花些錢 琹:那我幫爸爸出11元 媽:??? 琹:昨天一起去賣回收分到的11元,我要幫爸爸付……………. (原來如此,聽到此,媽媽好感動,Papa果然沒有白疼小琹,對琹來說11元是她全部的財產了,很多,但她要全部拿出來給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