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琁琁ㄉ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正確的親子互動方式

2006年09月07日
公開
2

說話是人與人之間互動與溝通的產物,要協助孩子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正確的親子互動方式十分重要。每天固定的活動與情境都是很好的語言溝通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所,戶外活動如到公園、到購物場、到兒童樂園等,戶內活動如早晨例行工作、吃三餐等,這些活動都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互動和語言溝通能力。但親子互動的方式若不合宜,不但會失去教學的機會,有時還會衍生孩子的情緒障礙,阻礙教學的效果。 【錯誤的親子互動方式】 1.沒有讓孩子有學習的機會 妳一直是孩子的好幫手,代他做所有的事情,甚至孩子都不必有所表示,你也猜測他的需求而主動幫他做好。這樣會造成孩子沒有任何的欠缺和需求,也就不需要互動和溝通了。所以孩子會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完成;不會做的等他表示後再帶著孩子一起做〈如穿鞋、穿衣服等〉。也可以安排孩子一起做家事,剛開始也許會越幫越忙,但時間久了,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每天都過的匆匆忙忙 父母都上班或安排孩子到處作治療,每天在緊張焦急中,大人與小孩的心情都無法放鬆穩定下來。不但親子互動的時間減少,孩子的情緒也易不安而吵鬧,所以盡量每天讓孩子過的輕鬆愉快些,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其情緒問題會減少很多。 3.時時像個老師一直下命令 你一直下指令,孩子可能不懂你的意思或不願意放棄正在進行的活動而不予理會。當兩次指令沒反應時,就應探究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而不要繼續吼叫,引起雙方不愉快。有時給孩子一些轉換活動的時間,他較不易發脾氣,千萬不要”以暴制暴”,雖然馬上可得到孩子暫時的服從,但孩子也學會使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他人。 4.當你不應休息時卻沒有精神和體力 孩子要找你玩時,而你卻因太疲倦需要休息而拒絕了,這樣會失去和孩子互動及教學的時機。若工作太忙,應思考妥善安排作息時間,不要讓自己太累。因為與孩子互動要有創造力,不斷動腦筋,隨時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否則孩子會感到無趣而逃離,這都需要好的精神體力才能達成。 【正確的親子互動方式】 保持敏銳觀察力觀察孩子的需求,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當你能了解並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時,你與孩子的互動才會讓他有滿足感,有安全感,此時學習新事物的動機較高。下面提供幾種啟發幼兒溝通潛能正確的親子互動方式以供參考。 1.讓孩子做引導 有時讓孩子有主導探索與學習的機會,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與主動學習的動機,也讓你更加認識孩子的能力。父母在旁該做到的是 a.觀察:由孩子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觀察其感受,對什麼有興趣。 b.等待:有耐心的等待孩子的反應後再適時的給予指導,等待孩子自己表達意見,不要迫不及待幫他說。 c.聆聽:仔細聆聽孩子所說的話,不正確時幫他把話正確說出來,不完整時幫他把話說完整,太簡單時幫他擴展豐富些,想說而不會說時幫他把感覺說出來,如此可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2.調整自己與孩子共同分享 調整自己與孩子年紀一樣大小、與孩子長得一樣高、和孩子有共同興趣等,孩子會體會到你愛他,主動與你親近玩樂,讓你們更加親密、互動更多。共同分享的互動方式有: a.面對面玩:坐下來或躺下來與孩子視線對視線,讓孩子看到你在做什麼?與孩子說一樣的話、與孩子做一樣的動作,孩子會開心的和你一起玩。 b.模仿孩子的動作和聲音:先模仿孩子的動作和聲音,當孩子注意到你時,在適時的做變換,引導孩子模仿他人的動機。 c.說明:說出孩子心裡想說的話讓孩子學習。 d.解說原因:試著用孩子理解的話解說他不懂的現象,包括認知學習、社會規範等。禁止孩子的行為之前要先予說明後再堅持,如孩子看到喜愛但不適合購買的東西吵著要買,應試著以表情、孩子懂的話與動作讓孩子理解為何不可以購買,使孩子較快進入明辨是非的階段。 e.發問:適當有趣的發問可以讓你與孩子的對話一直延續下去,不要像在盤問他,否則溝通互動會很快中斷。 f.輪流參與:訓練孩子有聆聽他人說話的習慣及輪流等待的概念,這樣進入團體生活會比較快與同儕有正確的互動,增加孩子的學習機會。如幫孩子訓練口腔動作靈活度時,讓其他大人小孩一同參與,大家輪流做,孩子會比較有興趣學習。 3.增加新經驗和詞彙 任何地點都可以幫助孩子增加新的經驗,有了新的經驗才能提供新的辭彙。增加新經驗可幫助孩子更認識這個世界,讓孩子有機會可幫助孩子更認識這個世界,讓孩子有機會到各種不同的場合,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社會經驗越豐富,孩子到每個新環境較不感陌生,較不會因害怕而有情緒問題出現。每到新的情境或場合,一定先帶孩子看整體情境了解整體的內容,再看相關細節。孩子所用的辭彙是其經驗中親身體會得來,才能真正了解詞彙的意思。 增加新詞彙的方法有: a.使用動作:將新詞彙與動作結合學習,如:看到娃娃睡覺,則可說“安靜”並配合使用“噓~”的動作。 b.指稱事物:先讓孩子由聽名稱指出物品開始,再來聽片語、進而聽簡單句,最後聽複雜句和複合句。 c.模仿後擴展詞彙或動作:如孩子把“花花”說成”ㄨㄚㄨㄚ”,可先模仿他說“ㄨㄚㄨㄚ”後,再說出正確的“花花”,並可將詞彙擴展為“漂亮的花花”。 d.強調重要的辭彙:將新的詞彙加大音量或拉長聲音來引起注意。如湯匙“掉了”、湯匙“掉下去了”。 e.重複重複重複:將新的詞彙反覆的練習,直到幼兒記住,並且會使用及運用。如“脫”衣服,“脫”褲褲,“脫”襪襪等。 f.增加新的概念:可藉由指稱事物、解釋、假裝、談論感受、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談論未來等方式增加孩子的新概念,建立孩子的新辭彙。如當孩子在“玩辦家家酒”時,可以跟孩子說“這是雞蛋、把蛋殼打開放在鍋子裡煮一煮才可以吃、打開蛋殼放到鍋子裡、我最愛吃雞蛋、雞蛋煮好了、請媽媽吃、再煮一個等下給爸爸吃....”等。 親子之間有正確的互動方式,彼此的感情才會親密,才能體會孩子的感覺而做適切的引導,才能培養孩子的感覺主動學習的動機。若幼兒能主動學習,其潛力就可以進步到最大量,語言溝通的學習亦不例外。希望家長能善用以上正確互動的建議。 4.當你不應休息時卻沒有精神和體力 孩子要找你玩時,而你卻因太疲倦需要休息而拒絕了,這樣會失去和孩子互動及教學的時機。若工作太忙,應思考妥善安排作息時間,不要讓自己太累。因為與孩子互動要有創造力,不斷動腦筋,隨時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否則孩子會感到無趣而逃離,這都需要好的精神體力才能達成。

"我吃飽了啦"+"我也要吃看看這一個啦"+"不會啦~香噴噴的啦"

2006年09月07日
公開

★ 我吃飽了啦 ★ 早餐媽咪先餵過琁琁喝豆漿.吃吐司 然後換媽咪吃吐司的時候琁琁到媽咪身邊 琁琁看著媽咪吃.媽咪就問琁琁"還要吃嗎?" 琁琁回答"我吃飽了啦~"還是站著看媽咪吃 媽咪就撕一小片吐司靠近琁琁嘴巴 琁琁就張口把吐司吃下接著說"我吃飽了啦~" 唉呀~既然琁琁吃飽了 那幹啥媽咪拿吐司過去還張嘴吃勒~ ★ 我也要吃看看這一個啦 ★ 爸比下班有買雞排回家.琁琁看到就直想吃 琁琁在一旁說"我也要吃看看這一個啦~" 反覆的說這句話盧爸比.爸比就說雞排琁琁不行吃 琁琁一聽就發出"嗚..嗚.."的聲音 跑到客廳跪著趴在沙發.不一會臉偷偷抬起來看 媽咪看到琁琁的眼睛時.琁琁又趕緊趴下去嗚.嗚. 琁琁在假哭啦~但是這招沒用還是不行吃雞排 ★ 不會啦~香噴噴的啦 ★ 晚上琁琁洗完澡.媽咪說聞看看有沒有香噴噴 琁琁就把雙手伸過來讓媽咪聞 媽咪聞了之後故意說"臭臭的" 琁琁就笑笑用很ㄋㄞ的聲音 說"不會啦~香噴噴的啦~" 媽咪說"那再聞看看".琁琁又把手讓媽咪聞 嘿嘿..媽咪還是說"臭臭的" 琁琁仍然笑笑用很ㄋㄞ的聲音 說"不會啦~香噴噴的啦~" 呵呵..琁琁也知道媽咪是在跟琁琁開玩笑滴喔.. 發現琁琁講話結尾都會有"啦"耶.. 而且都是ㄋㄞ ㄋㄞ的口吻 怪怪~媽咪平常有這樣說話嗎~@@

寶寶的完美敏感期

2006年09月05日
公開
1

文�許銘  專家�姜穎 幼稚園教師 轉貼至聰明寶寶 電子報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出現,其中有一個「完美敏感期」,需要家長來了解一下。 兩歲半到四歲這個階段正是寶寶的「完美敏感期」。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非常在意周圍的事物是不是符合他自己的審美要求、是不是完整沒有缺陷,如果不是,便會哭鬧,或是非得將它恢復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 爸媽該怎麼樣來應對寶寶的敏感期?本文以辰辰為例,為大家來說明。 *完美敏感期案例 辰辰的個性非常好強又敏感,想贏怕輸到為了不輸就不肯去嘗試的地步。 例如他的動手能力很差,別說做紙工了,就是撕邊緣已經刻了齒印的簡單圖形也不行。每次在幼稚園的自由活動時,很多寶寶都在玩撕紙,但辰辰從來也不去撕;有一次在家裡媽媽嘗試陪他撕了個比較難的小獅子,然後讓辰辰自己撕簡單的魚。結果,只開了個頭,辰辰不小心就把魚頭撕破了一點點,便開始哭哭啼啼地不肯撕下去。媽媽狠心不幫他,最後拉下臉來說:「如果你今天不撕下這條小魚,就不要吃晚飯了!」然後把他關在書房裡沒理他。五分鐘後,辰辰成功地把魚給撕了下來,然而那天晚上,他情緒一直不好。 以前媽媽覺得這可能只是個性問題,但最近媽媽卻發現辰辰是為了怕出錯而不肯去做某些事情。 Q:寶寶過分怕出錯正常嗎? 解讀:千萬別用「不正常」這種否定詞語來評價成長中的寶寶。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各種事物都有敏感期。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秩序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等。像辰辰這個年齡的寶寶,他會努力要求自己什麼都做到最好,樣樣求第一,如果做不到就會不開心,甚至像辰辰一樣拒絕嘗試沒有把握的事物,哪怕只是吃一種新鮮的食物,這便是「完美敏感期」的表現。 Q:爸媽需要干涉嗎? 解讀:以辰辰來說,他懂事、聽話,但同時也非常膽小、非常敏感。如果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強是天性使然,那麼辰辰的表現又稍微太過了。 我們應該看到寶寶不服輸、懂事聽話好的一面,也要認識到它的負面作用。對於辰辰這種比較敏感的寶寶,還是應該適當干涉,以免將來在成長過程中產生學習偏見,挫折忍耐力也太過脆弱。 Q:該怎麼去改正寶寶呢? 解讀:媽媽對辰辰的影響是很大的,他非常在意媽媽的想法、感受,在意媽媽看他的眼光,甚至有時候他有點怕媽媽。不是說怕媽媽打罵他,而是怕媽媽不喜歡他、不覺得他是最棒的,所以他一直努力維護自己在媽媽心目中那個好寶寶的形象。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關注自己的寶寶比較多一些是正常的,但過度就不好了,這也正是目前寶寶普遍挫折忍耐力較差的原因之一。 Q:爸爸對寶寶有影響嗎? 解讀:媽媽的愛對寶寶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是像辰辰這樣的寶寶,媽媽應該適當減少對他的關注。即使媽媽在旁邊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光是看著他玩,寶寶都可能有壓力。 所以,爸爸應該主動制定一些活動計劃,來提高和寶寶在一起相處時間的效率,因為爸爸的豪邁性格是可以給予寶寶積極面的影響力。 *適當的放手 適當的放手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敏感的寶寶,其實他原來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他只是不能接受被別人,特別是最愛他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失敗。所以作為寶寶最親密的人,應該減少在寶寶自主遊戲時間裡的陪伴,讓他們自己決定怎麼玩、玩什麼。 此外,現在家庭裡照顧幼兒時間較多的通常是母親,寶寶在幼稚園裡接觸的老師也多為女性。女性的關愛太過細膩、瑣碎,而寶寶的健康成長也需要來自父親所施加比較粗獷的風格。男性在很多方面比女性放得開,也想得開,這樣的管理風格對改變辰辰這樣的寶寶是適合也需要的。 每次學習一個新遊戲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讓寶寶覺得這是對於他動手能力的一個挑戰,而是嶄新的一項活動,進行中應該著重表揚他付出的努力,表揚他在進行中的每個步驟,而不要一味地表揚他取得的成果,教會寶寶享受過程,而不是只關注結果。 *不要強迫寶寶 沒必要強迫寶寶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就拿前面所提到的撕紙事件來說,這只是我們訓練寶寶小肌肉發展中的一項練習,而類似的替代遊戲還有很多。如果寶寶明顯已經對於撕紙有了反抗情緒,那麼爸媽就別再逼著他撕。換別的方式,例如用水杯倒豆子、捏黏土、折紙工、練習用筷子,方法很多。在學習新遊戲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他的興趣,不要讓他覺得這是一種有目的的訓練。等他慢慢掌握了這些新的技能之後,再誘導他去撕紙,辰辰肯定會發現,原來撕紙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啊! *不要給寶寶心理暗示 不要當著寶寶的面跟別人說「我們家寶寶手很笨的」之類的話,這會給他心理暗示,覺得自己的手真的很笨,於是更怕練習、更怕出糗。給他嘗試的信心和機會,這樣,寶寶才有可能慢慢學會不去太過在意結果,而開始享受整個學習的過程。 *如何來讚賞他的表現? 如果表揚辰辰又怕他對自己要求更高,期望得到更多的表揚?尤其現在育兒書上都強調要讓寶寶在掌聲中長大,在讚美中成長,其出發點是不錯,但也不能太過片面。原則是該表揚的時候表揚,該批評的時候也要批評,寶寶要受得起表揚、也要經得起批評。 「無效率的表揚」指的是過度的、誇大其辭的、與寶寶所取得的成績不相符的表揚。 現在的寶寶太在意每次遊戲的輸贏、每場比賽最後是誰得了冠軍,甚至連吃飯他們都在暗地較勁。所以要注意盡可能保持每個寶寶的積極性,讓寶寶們多多體會,只要參與,就是勝利。 家長千萬不要去打擊寶寶,但也不要一味地誇獎寶寶,尤其是那種無效表揚。在進行表揚的時候要分清程度、分清項目,哪項成績該得到什麼樣的表揚,家長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只有當寶寶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時,才有可能慢慢接受別人的批評。

一個人的童年 到哪去學搶玩具?

2006年09月05日
公開
1

在少子化浪潮之下,「台獨」勢力日漸坐大。「台獨」指的是「台灣獨生子女」。 「請問有沒有獨生女媽媽?我女兒三歲半,但我打算只生一個,又擔心她會孤單,以後她會怪我嗎?大家有何建議?」一位媽媽上網丟出疑慮,許多人回應她,有支持不生、有鼓勵再生的;更實際的是,許多只生一個小孩的媽媽,決定仿國外成立「play group」,讓一群一歲多到四歲的孩子定期網聚,滿地撒歡。 「連搶玩具都是家裡學不到的技能,」職業婦女的「小樹媽」說,小孩跟小孩玩才自然,就算只是偶爾見面的「虛擬手足」,她也覺得心安多啦。原本覺得只生一個,對孩子有些虧欠的,現在發現「獨生子女」不在少數。 「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了,」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身在第一線的小學教師感受最深。他曾在台北縣三所小學對四十二個班級進行調查,最高比率是全班卅五人中,有十五人是獨生子女。雖然小一新生未來還是有機會擁有弟妹,但是根據人口趨勢,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已是定局。 國民健康局的生育意願調查也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生兩個孩子最理想,但實際結婚後,卻有五成的人說一個就好,再來受不了,「養不起」是主要考量。 少子化浪潮席捲,獨生子女家庭也全球化了,在許多國家成為主流。除中國大陸是「一胎化」政策外,德國、西班牙等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義大利學者憂心大家族傳統就要消失;美國、日本為獨生子女出版的書及網站更不在少數。 當愈多父母只生一個時,「一個人長大」的經驗將變得普遍,但獨生子女並不好當,刻板印象是其一。 「為什麼每次(和朋友)吵架,就要說:獨生子女最難搞?」在全台最大的bbS站「批踢踢」上,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板」上相濡以沫,這群「台灣獨生子女聯盟」成員最想甩開的標籤是隨著「獨生」而來的臆測,包括驕縱、依賴、獨享家產等;外人卻看不見他們獨自長大的孤單,和父母緊密的牽絆負擔。 六十七年次的林子珣記得,小學時導師還跟班上同學說,「她是獨生女喔,各位同學要多體諒」,那時她覺得好慚愧,「到底慚愧什麼呀,好像我個性就會有缺陷似的」,讓她到現在耿耿於懷。 聽多了諸如「為什麼你爸媽只生一個?」「好好喔,以後你家財產都是你的」之類的言辭,「台獨」網友忍不住搞笑:當獨生變成主流,「非獨生」才是少數時,學者就會開始研究「非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適應問題」,人家就會問:「為什麼你爸媽要生那麼多小孩?哦,他們一定很不愛你喔!」玩笑背後是長期被「問題化」、「特殊化」的不耐。 獨生女李韋姍由己身經驗出發,完成以獨生子女對自身生命經驗主觀感受及看法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訪談十一位成年獨生子女後,她指出,「孤獨」是獨生子女很小就必學習面對的,因為沒有手足,所以因應人際衝突能力比較弱、更渴望融入團體;父母完全的愛讓他們有自信,但未來也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她說,歷來對獨生子女表現的研究結果十分分歧,原因就在於決定性格的不是獨生、非獨生,而是家長生育獨生子女的原因、看法、教養態度和方式。 愛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六十三年次的獨生女「小古」說,父親四十歲才生她,父女感情極好;如今父親七十多歲了,日漸老去,「光看他駝背的背影,我就會掉淚」,她放棄出國留學的計畫,因為「很怕半夜會接到電話,趕不回來」。 老年乏人照顧,也是政府鼓勵人民多生的說詞之一:「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機會」。以對岸為例,大陸「一胎化」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適婚年齡,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被稱為「獨苗合盆」。小時他們是「四二一」世代,四個祖父母加兩個爸媽,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小孩;如今,獨生子女夫妻肩上扛十二個老人,不禁感嘆「小皇帝已成最辛苦的一代」。 前台北縣勞工局長曹愛蘭和台大教授施信民從不給他們卅歲的獨子「養兩老」的壓力,因她深信「老年照護不該家庭個人化,而是社區公共化」,她努力推動照護體系,準備要在老人機構終老;政府要說服人民「手足是父母給的最佳禮物」,還得有更好理由才行。 【2006/08/28 聯合報】 心情故事》當兵才知道 不狼吞虎嚥就挨餓 作為一個「資深獨生子」,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常是朋友猶豫「要不要再生一個」時的諮詢對象。藍青一貫態度是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因為依他成長經驗,「沒有手足,孩子好孤單」。 四十四年次的藍青是獨子,自稱少子化先鋒。他最近投稿本報,用自身經驗鼓勵父母「還是多生一個吧!」他說,少子化討論都針對社會生產力;可是「多數父母才不會去管國家的競爭力」,但如告訴他們,有手足對小孩較好,他們可能會多生一個。 以孩子立場出發,果然打中父母心,好些人對藍青說:「如果早幾年看到你的文章就好了,現在想生第二個,已經太老了。」 藍青說小時候和鄰居小孩玩在一起,不會太無聊,但是在家時還是會寂寞,所以「自己說故事給自己聽」。此外,缺乏手足競爭的操練,當兵時吃了大虧,「當兵之後才知道競爭的重要,不狼吞虎嚥就會挨餓。」 藍青的太太恰是對照組,她是老么,上有七兄姊,加上嫂嫂、姊夫,龐大親屬網絡,不但容易獲得人生經驗,有困難也容易解決。不像他成長過程中,從國小學注音符號,到考大學如何選系,都得自己摸索。藍青婚後,當然生了不只一個。 藍青強調,生兩個對父母也省力,孩子大一點就會一起玩,小的搞鬼,大的會告狀,父母不需要亦步亦趨。 藍青坦白說年輕時只想發展自我,覺得小孩可有可無。但中年以後,才發現小孩帶來的快樂,遠超過名利爭逐。他覺得「還好當初奉太座之命,多生一個,不然現在一定會後悔!」 他認為,孩子對維繫父母感情很重要此外,生兩個不但可傳下較多基因,也比較「保險」。 他以名片「亂世佳人」為例,白瑞德對女兒百般疼愛,後來女兒不幸墜馬死了,白瑞德悲痛欲絕,離郝思嘉而去,他對郝說,如果女兒還在,他也許不會走。藍青說:「你看,如果他們當初生了兩胎,結局就可能不一樣了。」 【2006/08/28 聯合報】 心情故事》爸媽若走了 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六十四年次的獨生女「銅豌豆」小時候滿羨慕別人有兄弟姊妹的,她算過如果這些手足稱謂都齊全,那爸媽得生五個小孩,她剛好排中間才行。 年紀漸長,朋友告訴她:「妳知道世界上有比星期一更令人討厭的東西嗎?是妹妹!」或「哥哥其實是最會欺負你的人」,她逐漸接受「爸媽就是我的全部,我也是他們的全部」。 她從小在大人堆裡長大,行為模仿對象是大人而非同儕,「一直到高中以前都很老氣橫秋」。 她愛熱鬧、愛朋友,獨生子女耍孤僻、驕縱等等印象,都不適合她,有人知道她是獨生女,會說:「看不出來耶!」「什麼意思?」銅豌豆說,哼。 對「獨生子女」這個身分,大學畢業那年,她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疼她的外婆過世了,在家族哀傷中,她看到媽媽和舅舅相互扶持、處理繁雜後事,「如果我的爸媽走了,到時我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銅豌豆說,那一刻她非常真實地感受「總有一天,我就是一個人」。 她很難像同學想去哪國,拎了包包就走,「理智上很想,心理上不忍」,「爸媽就只有我」的想法一直拉著她。當年她試著到北京遊學,計畫考當地研究所,媽媽跟著去,在宿舍裡開伙,「宿舍裡外國學生都是她養的,她是人氣王」;第二個月,連爸爸都來了,一家三口居然一起留學! 獨生子女和父母緊密相連,依賴又想脫離的心情,外人難以體會。銅豌豆說,她大學沒參加社團,因為「我有門禁」,九點得回到家,同學聚會,她永遠是掃興說「我要回家了」的那個人。 去年,她決定「衝」了,爭自由。和朋友聚會,媽媽問她幾點回家,她說不知道,後來把手機關了,痛快聊到天亮。回到家,媽媽一夜沒睡,哭說再也不要管她了。銅豌豆很難過,但不後悔。 她跟媽媽保證,她一定會報告跟誰在哪裡,一定安全回家。經過幾個月的拉扯,現在就算她晚回家,「媽媽都可以自己睡得很好」。 銅豌豆決心赴美念書,就算擔心兩老,「總不能一輩子一起綁在這裡吧。」 爸媽答應她,會勤運動、吃得好,讓自己很健康,「多給我一點自由時間」,等他們真的老得動不了,爸媽說要去住老人公寓。 「他們想怎樣都好,只要他們快樂。」爸媽對她的愛有多深,她的責任就有多重,「這就是我的命運吧」。 【2006/08/28 聯合報】

彰化王功出遊

2006年09月03日
公開

一早七點多就出發前往彰化王功找憲忠阿伯 媽咪和琁琁上車後不久就睡著.睡醒的時候已經快要下員林溪湖交流道了 一路上的路況十分良好.非常順利的到達彰化 爸比打電話問自行阿伯開到哪裡 因為自行阿伯去桃園載峻岳阿伯也要去憲忠阿伯家作客 自行阿伯說快要下交流道.嗯..真是很有默契喔..時間差不多ㄋ.. 爸比和他們都是專科的同學.雖然在不同的縣市單位上班但是感情還不錯 爸比和媽咪上一次去憲忠阿伯家大約是4年前了 爸比大約還有印象所以很快就找到憲忠阿伯家 以為自伯阿伯很快也會到.但是自行阿伯搞不清楚方向在附近繞 憲忠阿伯就騎腳踏車去找自行阿伯的車 呵呵..真有趣的畫面.大概在鄉下才能看到這種情景吧~ 阿公(憲忠阿伯的爸爸)在門口處理自己種的四季豆 阿媽(憲忠阿伯的媽媽)和秀梅阿姨已經在廚房準備豐盛的午餐 我們就在客廳聊天唱歌.瑄瑄姊姊和智杰哥哥在看電視 琁琁一直主動去找瑄瑄姊姊和智杰哥哥 最後憲忠阿伯把電視關掉.瑄瑄姊姊和智杰哥哥拿出玩具跟琁琁一起玩 可能因為姊姊.哥哥和琁琁年齡差了6歲和3歲所以覺得琁琁太小了 尤其是哥哥相當害羞每當琁琁靠近就故意裝酷 但是一會兒姊姊和哥哥就能跟琁琁玩的很開心 午餐是一整桌的豐富菜餚還特意去買了炸蚵嗲回來 彰化王功有名的就是蚵.剛好現值採收期所以蚵都很肥很大 今天的天氣相當酷熱吃完午餐就先休息一下繼續唱唱歌 憲忠阿伯家卡拉ok的歌曲都相當新.而且瑄瑄姊姊唱的很棒喔.. 琁琁雖然不會唱但是當別人唱完歌曲絕對馬上掌聲鼓勵 瑄瑄姊姊在唱歌的時候琁琁還去坐在旁邊拿著麥克風陪唱 等大約下午三點多憲忠阿伯開車載大家去海邊走走.太陽還是好大呀~ 拿了雨傘要遮陽但是風太大把雨傘骨架都吹斷.沒辦法只好走在太陽底下了 芳苑燈塔 彰化王功假日人潮很多因為規劃成觀光景點 港邊黑白交錯的芳苑燈塔是王功的地標也是西海岸最高的墱塔 生態景觀橋橫跨後港溪.可遠眺後港溪出海口及王功漁港景緻 王功漁港蚵田擁有寬闊的潮間帶加上潮差大的特性.可說是蚵仔養殖的絕佳場所 鮮美的海產讓王功名聞遐邇.王功美食街上一字排開的海產店是老饕的最愛 尤其是各式的蚵炸食品與海鮮絕對不能錯過.另外還有現炒花生及古早味枝仔冰 憲忠阿伯的舅舅家有在挖蚵所以帶大家去體驗一下 爸比和媽咪以前來找憲忠阿伯的時候有動手挖過蚵了 今天是琁琁第一次看到完整新鮮的蚵.爸比就帶琁琁把蚵挖出來 自行和峻岳阿伯也都是初體驗.要不是有認識的人哪會讓我們隨便挖蚵勒~ 挖出來的蚵可是要拿去賣的.如果把蚵挖破就不行啦~ 爸比和峻岳阿伯還一起把現挖出來的蚵一口吃下ㄋ.. 時間不早就回憲忠阿伯家等姊姊.哥哥洗完澡就準備要到台中 等待的時間到憲忠阿伯的小學逛逛 爸比教琁琁在跑道準備起跑的姿勢.琁琁很認真的學動作喔.. 當爸比抱琁琁要坐翹翹板時.自行阿伯過去一坐對面的翹翹板就往上翹 琁琁嚇了一大跳大哭起來.媽咪趕緊抱琁琁到處走走 可能琁琁還沒有心理準備好所以驚嚇到了 跟憲忠阿伯家人道別之後就前往台中 大家約好在"伍角船板"吃晚餐 老闆娘謝麗香將浮木.中國石雕及古董 現代藝術品金屬天花板和樓梯.木頭桌椅等元素全都結合呈現 有600-700坪的台中餐廳是五家分店中最大的一家,超過500個座位 那類似山洞的建築代表著高第的夢想.或是來自某科幻電影 褐色水泥隆起並被玻璃窗塑成不同的方向.帶入充足的光線 寬敞的地下室,有著魚隻的礁湖整個感覺真的很棒 爸比和媽咪曾經去過一次而憲忠阿伯家.自行阿伯和峻岳阿伯都是第一次去 晚餐邊聊天邊喝點小酒.小朋友胃口都很好 琁琁吃了一碗白飯和配菜.1/3碗冬粉.鮮菇湯和牛奶麻糬 結束了一整天相聚的快樂時光就要say bye bye了 爸比同學們相識已經16年好難得可以這樣聚在一起所以感觸很深 希望大家都要珍惜難得的緣分喔.. 琁琁都是上車睡覺.一下車馬上就開心的玩耍 像琁琁在車上睡著.爸比一停車說到了.琁琁就驚醒說"下車走走" 琁琁明明在睡覺的呀~怎麼好像沒睡一樣勒~那模樣真是好笑 琁琁一點都不會哭鬧被打斷睡眠ㄋ..嗯..琁琁蠻適合出遊喔..ㄎㄎ.. 爸比已經訂好晚上住宿的房間.但是看看時間九點半還早乾脆回台北好了 這趟來中部主要是和爸比同學們聚一聚 其實前兩天都外出加上今天又玩一整天爸比和媽咪很累 提前回家好好休息.有時間再去其他地點玩吧~ →此連結去看看遊玩照片

把握長高關鍵期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1

把握長高關鍵期 0∼3歲很重要 文/顧運梅 要把握好0∼3歲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尤其是爸媽個子不高的寶寶,更不能錯過這個階段喔。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健康的體魄、足夠的身高。根據寶寶身高增長規律的資料顯示,2∼3歲時寶寶的身高與成年身高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2∼3歲時個子明顯小於同齡寶寶,成年後身高有可能比較矮。 影響身高增長的因素 身高是個複雜的問題,首先遺傳因素占70%,其他包括營養、運動、環境和社會因素等占30%。先天遺傳無法改變,但透過後天營養、運動、作息、生活環境改善等因素的調整,身高是可以有一定範圍的改變。為了讓寶寶長得更高一點,爸爸媽媽應注意以下幾點: 營養影響大 營養物質是寶寶身高增長的「磚瓦」,理想的身高與合理的營養密不可分。 研究證實,蛋白質、鋅、鈣、磷、維生素A、碘對身高增長有明顯的作用。而另一些營養物質,如鐵、核黃素、維生素D則透過影響寶寶食欲和免疫功能,間接影響身高的增長。 蛋白質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首要「建築材料」。動物的肌肉及內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脯氨酸,也含有骨骼形成和生長中有重要作用的膠原。豆類食品、乳製品、魚蝦、肉蛋類等蛋白質含量都很豐富。爸媽要注意寶寶飲食的多樣化,必須讓寶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鋅 鋅是有助於寶寶身高生長的營養素。鋅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作用不小,能促進寶寶食欲;鋅缺乏直接影響骨細胞分化和增殖的基本過程;鋅對生長激素的合成也有重要作用。食物中麵粉類主食都含有鋅,另外,蘿蔔、牡蠣、肝臟和蛋類鋅含量也比較豐富。 鈣和磷 鈣、磷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骨頭和牙齒重要的礦物成分。骨的鈣磷比幾乎是恆定的,若二者之一在體內的含量顯著變動時,另一個亦隨之改變,因此補充鈣和磷時需一起考慮。99%的鈣和80%的磷均存在於骨骼中,因此骨被譽為鈣庫。鈣促進體內某些酶的活動,參與神經肌肉的活動。食物中牛奶、蝦殼、動物骨髓含鈣豐富;肉、魚、乳製品、豆類和硬殼果等含磷豐富。 碘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主要參加甲狀腺素的生成。甲狀腺素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組織的發育和分化、蛋白質合成。寶寶如果缺乏甲狀腺素,會對腦的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引起智力下降、聾啞、骨骼和生殖系統發育障礙而發生呆小病。海鹽和海產食品含碘豐富,是碘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A和D 維生素A和維生素D,對軟骨中細胞的活性有重要作用。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物化不足,還可透過甲狀腺激素來影響身高增長。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綠色蔬菜、紅黃色蔬菜及水果中有含胡蘿蔔素,可轉變為維生素A。動物肝臟、魚肝油、牛奶、蛋黃、肉類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另外,爸媽多帶寶寶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和轉化。 運動可幫助寶寶長高 6個月以內寶寶的運動,主要是爸媽幫助下的被動運動。7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主動運動的能力,爸媽要根據寶寶運動發育的情況,積極地引導寶寶自己做運動,例如四肢的伸展運動、環繞運動,可訓練寶寶多多爬行;在寶寶的腿部力量足夠的時候,爸媽可以用手托住寶寶兩側腋窩,扶寶寶站立起來,此時寶寶就會借力頻頻跳躍兩腳,爸媽可因勢利導,幫助寶寶彈跳;稍大時可鼓勵寶寶多走路。 彈跳運動是1∼3歲寶寶長高的首選運動項目。具體方法有:當寶寶到1歲多後,會自然行走了,多讓寶寶走路;同時爸媽引導寶寶學動物跳,如兔子跳、貓咪跳等,爸媽先作示範雙腳跳動,引導寶寶模仿;或爸媽拉著寶寶的手,讓寶寶借力向上跳。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多來點彈跳運動、跳繩、短跑或者球類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爸媽要耐心教寶寶運動技巧,最好能和寶寶一起運動,有利於寶寶長得更高。 另外,晚上睡覺前一小時進行規律性運動,效果也很好,運動後寶寶睡眠品質更高,有利於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但訓練應該適度,以不疲勞為準,如果運動量偏重或過大,反而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影響身高。    生活作習要重視 良好的作息也有利於寶寶長高。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晚上22點到淩晨2點,晚上最好讓寶寶早點入睡,儘快進入高品質睡眠狀態。 心理因素對寶寶長高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精神神經系統異常會影響寶寶身高的生長,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裡,或寶寶受到其他的嚴重刺激,可能抑制腦垂體正常分泌生長激素,導致寶寶生長速度逐漸減慢。 另外,不要忘記慢性疾病的積極防治。長期性疾病如慢性肝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骨骼的遺傳疾病,如軟骨發育不良等,也會使骨生長受限。如果是營養不良而長不高,可以靠補充營養來迎頭趕上,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長異常,就要及早就醫診療。

金山出遊~挖地瓜+玩沙.玩水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爸比今天休假.早上媽咪因為有事情要辦 原本想先帶琁琁去上藝術課但是時間有點趕所以取消了 出門時一路上琁琁還直嚷嚷要去上課ㄋ.. 琁琁對不起..下星期媽咪再帶妳去上課喔.. 媽咪帶琁琁去找千侑阿姨.阿姨一看到琁琁好高興 上一次阿姨看到琁琁是今年初的時候 琁琁看到千侑阿姨一點都不怕生會叫阿姨 阿姨拿了一個糖果請琁琁吃.琁琁有說謝謝喔.. 阿姨跟琁琁玩一下炒蘿蔔然後再給一個小熊維尼玩具 最後要離開的時候阿姨跟琁琁說要再來玩喔.. 真是謝謝千侑阿姨喜愛琁琁!! 阿媽接近中午打電話問媽咪有沒有帶琁琁去上課 想下課時要媽咪帶琁琁去找阿媽 阿媽電話剛切斷不久換阿公打電話來問琁琁有沒有上課 因為阿公想要來看琁琁.真是謝謝阿公和阿媽這麼疼愛琁琁呀~ 中午到達金山先去老街有名的金山鴨肉店吃午餐 由於今天不是假日所以人潮不多 用完餐就逛一逛老街去看看寄居蟹 琁琁看到寄居蟹興奮一下子就往店裡晃去 有阿姨正在吃櫻桃拿了一個給琁琁 琁琁接過手說謝謝就用手指拿著櫻桃上面的蒂 然後開心的繼續逛街但是媽咪怕琁琁拿在手上不小心會捏破 這樣汁液就會染到衣服.果不其然真的沾到衣服了.真是傷腦筋.. 沒辦法也只有等回家再做處理了 接著去參加金山甘藷文化季的挖甘藷(地瓜)活動 爸比原本上星期日要帶琁琁去結果下大雨 琁琁很失望最後只好買了地瓜給琁琁吃 今天是甘藷文化季最後一天 爸比特地休假再帶琁琁去玩.爸比真是疼愛琁琁ㄋ.. 當準備要挖地瓜的時候太陽已經不那麼大了.運氣真是不錯耶.. 琁琁看到泥土以為是沙就開心的說要玩沙 迫不及待拿起鏟子就要挖泥土 當看到地瓜的時候努力的把地瓜拔起來 剛開始琁琁只有挖土加唱拔蘿蔔歌曲 邊拔的時候邊唱拔蘿蔔.咦~怪怪滴..應該是拔地瓜耶..ㄎㄎ.. 琁琁把第一個地瓜從土裡拔出來時有點驚訝.還在意手髒髒的 明明就是拔地瓜怎麼連爸比都說拔蘿蔔勒~講的還真順口都沒發覺ㄋ.. 拔出比較大的地瓜時琁琁跟著爸比.媽咪發出"哇~"的聲音 還有琁琁想要用力把地瓜拔出來的時候整個人往後跌坐在地上 爸比陪著琁琁奮力的挖地瓜.媽咪則是用心的拍照.3個人都汗流浹背了 最後琁琁跟挖出泥土的地瓜合照再把地瓜放入袋子裡 拿去給老闆算錢就要離開了 但是琁琁遲遲不肯走還想繼續玩 爸比和媽咪已經走遠.琁琁還是一個人蹲在地上玩泥土 呵呵..在都市的確很難得可以玩到泥土ㄋ.. 好不容易琁琁肯離開農地.爸比帶琁琁去附近的廟清洗一下 然後讓琁琁吃一點東西.喝喝水 正好有一家人帶個弟弟走過來.媽咪要琁琁拿餅乾請弟弟吃 琁琁很大方的拿餅乾給弟弟吃..琁琁真是棒喔.. 另外活動還可以焢窯但是需要3個小時左右 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再試看看吧~ 結束挖甘藷活動就去翡翠灣的海灘玩沙.玩水囉~ 琁琁以前到海邊雙腳一碰到海水就害怕哇哇叫 這次來琁琁一看到海好高興要媽咪趕緊幫忙換泳褲 一放手琁琁就自己跑去踏踏沙 當海浪碰到琁琁的腳時琁琁愣了一下覺得很新奇 找了一個位置讓琁琁坐下玩玩沙.爸比陪著蓋城堡 爸比還去抓了一條小魚和3隻小螃蟹給琁琁看 哇~琁琁竟然完全不怕還敢用手去抓起小螃蟹 趁天黑之前爸比牽著琁琁的手散步海邊 但是海浪漸漸變大沖上岸有點力量.琁琁站不太穩有點害怕了 走著走著琁琁的雙腳陷入沙裡就向爸比求救 最後相機沒電了無法再拍照好遺憾喔.. 回到停車處簡單清洗一下就去附近的餐廳吃晚餐 吃到一半看到很熟悉的臉孔進餐廳 仔細一看原來是電視上各綜藝節目彈電子琴配樂的鏗鏘老師和老婆 螢幕下的他相當的自然.自然到吃飯老婆還幫忙穿上圍群 爸比和媽咪看了真是傻眼.一個大男人在餐廳吃飯竟然穿起圍群~@@ 往回家的車程中媽咪和琁琁都睡著了.真是辛苦爸比開車嚕~ 今天琁琁玩的好開心.爸比和媽咪雖然累但是覺得很欣慰 琁琁今天是個有禮貌.大方.勇敢的孩子.感覺琁琁又成長了 爸比和媽咪都很愛琁琁唷~ →此連結去看看遊玩照片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本文轉載自人本教育札記) 孩子已經把我氣得快瘋了,我舉起了巴掌。這個時候,我應該: 一、默念「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本能,我的孩子也有許多好處」若干遍,直到我能夠「正確地」看待他。   二、較平靜之後,我開始研判情況,現在的情況是: 1.他造成了立即的危險 2.他損傷了我的尊嚴、干擾了我正在進行的活動 3.他違反了做人的基本道德 4.他違反了我再三告誡過的命令 三、若是第一種情況(例如跑到可能跌下的高處、玩火、攻擊別人等),我採取下面三個步驟: 1.立即以行動(例如以手拉住或拉開)制止他,但不以語言指責,也不以暴力攻擊(即體罰)他 2.嚴肅而堅決地,以非常低(只要他聽得見就可以)的語言說明他行為的不當,以及可能的後果,並確認他已經明白 3.改變態度,對他示愛,並表示對他明白道理的嘉許,和對他不會再犯的信心 四、若是第二種情況(例如對我不禮貌、把水潑在我身上、吵得我不能和別人說話等),我採取下面的三個步驟: 1.生氣地,以非常低(聲音越低越能表示生氣)的聲音告訴他我的感受 2.溫和地,以非常低的聲音說明他的行為何以令我生氣,以及何以對我造成干擾,並確定他已經明白 3.同前三之3 五、若是第三種情況(例如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貪得無饜、偷錢、說謊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思考他所違反的道德戒律的種種「理論」(例如人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所有物),並準備對他說明的「講稿」(要用孩子聽得懂的方法說道理) 3.尋找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以便能專心地,在平和的氣氛下和他談話 4.和他談話,但不是教訓他,要他提出問題來相互討論(例如為什麼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又要和別人分享),務必使他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啟發 5.這種談話也許要進行多次,不期望在一次談話中就讓他變得「道德」起來 6.每次談話的最後,都要有一個快樂的結局,也就是三之3 六、若是第四種情況(例如超時看電視、不能如時完成家庭作業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研究我的命令可行性(要考慮孩子所處認知的發展階段),以及他不能達成命令的各種原因 3.試圖改變環境(例如讓家裡變得更安靜、改變家庭作業的份量),以便命令較易達成 4.然後進行前面五之3、4、5、6 的工作 七、我下定決心,使用前述比較「嚴格」、深刻的方法教育他,不用魯莽、粗糙而「不嚴格」的手段體罰他。因為,我對他的愛是真愛,我不偷懶。

修剪瀏海~跟阿媽吃午餐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1

媽咪打電話給Aring阿姨問她今天有沒有上班 然後跟阿媽約下午一起帶琁琁去修剪瀏海 正中午出門太陽真是大呀~還好公車沒有等很久 琁琁看到阿媽很開心一同手牽著手走往美髪院 琁琁一進美髮院完全沒有害怕的感覺 通常琁琁進到陌生環境尤其是室內一定會緊張 很奇怪~琁琁上次第一次來的時候就不會怕ㄋ.. 今天是琁琁第二次來給Aring阿姨剪瀏海 Aring阿姨一來幫琁琁圍上圍裙 琁琁就乖乖坐在媽咪的大腿上讓Aring阿姨修剪瀏海 阿媽坐在旁邊很驚訝.怎麼琁琁這麼乖勒~真是不可思議 琁琁任意讓Aring阿姨梳剪頭髮甚至清理臉上掉落的頭髮 就是這麼奇妙~琁琁都完全乖乖不動耶.. 這次Aring阿姨仍然是免費幫琁琁修剪瀏海 媽咪真是不好意思ㄋ..謝謝Aring阿姨喔.. 修剪完頭髮媽咪就帶阿媽和琁琁去ASTO義式多餐飲用餐 點了墨魚海鮮麵套餐有主食.沙拉.湯.麵包.飲料和冰淇淋 媽咪有幫琁琁帶稀飯所以先讓琁琁自己把稀飯吃完 然後琁琁又吃了兩個小麵包.一小塊三明治.喝點湯 最後等不及要想吃冰淇淋 媽咪就叫琁琁跟阿姨說要吃冰淇淋呀~ 琁琁就叫著"阿姨~吃冰淇淋" 可是服務生都不理琁琁.不知道是琁琁叫的聲音太小嗎? 媽咪就幫著叫"阿姨".結果服務生就回過頭了 琁琁就再說"阿姨~吃冰淇淋" 服務生回應說"要吃冰淇淋嗎~好~但是要叫姊姊" 哇~原來服務生不想承認是阿姨所以要琁琁叫姊姊啦~>"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2006年08月30日
公開
1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 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 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 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育兒小貼士: 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 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 *冷處理。 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自然後果法。 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 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講明道理。 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