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皮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YOYO童話城園遊會--中山足球場

2008年11月15日
公開
10

今天我跟老公特地早起,為了要帶小皮去YOYO童話城園遊會玩,早上的舞台秀是十一點開始,我們得趕到中山足球場呢,當然不能睡得太晚囉∼ 小皮今天也起得算早,八點不到好像就醒了。簡單吃完早餐、拿好包包,我們就出發搭火車換捷運過去了。一路上越發地覺得今天是個好天氣(熱…),等到了圓山站,更是豔陽高照,看樣子今天得流不少汗了。 花了七百多大洋門票錢,進去之後才發現,只有氣墊樂園區和欣賞舞台秀免費、其他所有玩樂項目都要收費,裡面吃喝東西又超貴(一杯飲料50元)、也沒有可以給小皮吃的東西(他不能吃熱狗當午餐吧?!)幸好我們有帶便當,老公和我就到外面7-11解決了我們一家的午餐。 雖然天氣真的很熱,太陽曬得我們都滿頭大汗,但躲到陰涼處就蠻舒服了,小皮跟我們一起吃了便當、還用保特瓶自己喝水呢∼ 整體來說,其實小皮年紀還是太小,對於這些遊樂項目或許還不能理解,氣墊樂園裡有些設計,小皮這種年紀的小小孩去玩,其實還蠻危險的。我今天有陪著他進去氣墊樂園裡面,才發現原來在充滿氣的超大氣墊裡爬上爬下,其實還蠻困難的,必須手腳並用;也幸好有我陪著小皮一起,他才沒有感到害怕,似乎還覺得挺新奇。(至於好不好玩,我想就不得而知囉) 20081115-yoyo園遊會入口20081115-Diego和小皮20081115-yoyo園遊會

小遊淡水

2008年11月15日
公開
6

中午過後,我們就離開中山足球場了,或許那樣的園遊會得等小皮再大一點,會更有吸引力。(老公,Sorry,這次有點小浪費門票錢) 老公提議要去淡水吃吃東西,我們夫妻兩也很久沒去那裡了(我這兩年還有去過幾回,但都是我跟娘家老爸老媽偷跑去)淡水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對我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反正捷運也是一條線、我們也有帶推車,就讓小皮跟著我們台北爬爬走吧∼ 假日的淡水熱鬧得摩肩擦踵,沿著河邊往老街去,天氣好所以商店全開了,我想起之前鄰居小朋友玩過些玩具、小皮很想要的,好像就是在那邊的古早味童玩店買的,趕緊走了幾家店找找,嘿∼讓我找到了:一個小的波浪鼓、還有一支搖著就會發出好笑聲音的小棒槌,小皮在路上玩的樂不可支。 我跟老公沿路亂買亂吃,小皮也跟著一直吃,今天就隨便讓他吃吧∼他第一次嘗試了酸梅湯,果然很愛!至於雙淇淋,嗯…不愛…,看樣子小皮不太愛吃甜的,真是怪怪小孩。回程路上買了淡水蝦捲、魚酥魚丸和包子,哇∼大豐收呢!走出老街、搭上淡水線捷運前,小皮累得睡著了(已經下午兩點半多),我跟老公也趁機在車上小瞇一下。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我相信小皮今天應該是很開心的,而我和老公,也累得要早點上床睡覺了~~~ 20081115-和媽媽在淡水

明曜週年慶

2008年11月14日
公開
8

今天終於放晴了,連續下雨好幾天,簡直快悶死了 早上帶小皮下樓散步騎三輪車,玩著玩著又飄起細雨 我心想:明天我們要出門去玩耶,不要再下雨了啦~~ 把小皮送上床,還是細雨綿綿 沒想到小妹線上 call msn, 問我買棉被的事情 原來是小妹(皮的小阿姨)和老爸要換新棉被 我就建議了百貨週年慶、還有昨天新聞報導的英商寢具撤台大拍賣 聊了半天,搞得我也很想去逛逛百貨 沒想到這時,竟然聽到小皮醒來了(哈∼真準) 我當然就開心的把包包準備好,帶著小皮出門和老媽小妹會合了 目標是明曜百貨 一路上搭公車、換捷運,小皮都超興奮,東看西看一直講話 到了明曜,趕緊借了手推車後,直奔寢具部 老媽小妹果然有了我的殺價幫忙,一下子就搞定棉被事情 還因為這樣獲得童裝玩具部門的三百元禮券、湯姆龍歡樂城30個代幣兌換券 哇賽∼ 當然是卯起來買玩具啦! 外婆給小皮買了兩台車子、還有一個張開嘴的鱷魚玩具 (全口好多牙齒,如果按到對的牙齒會闔上嘴巴咬你一口) 後來上樓去湯姆龍,一大堆代幣根本玩不完,我就賣給旁邊路人換回了點錢 小皮不是很愛坐那種會動的音樂車,只愛其中一台而已 倒是很喜歡小阿姨玩的太古達人,拿著鼓棒亂敲一通 我們三個還一起去玩了打鱷魚(就是打地鼠啦),小皮超High 不過最讓他不想離開的,還是那台音樂車,因為裡面還有小螢幕 可以邊開車邊看電視,難怪小皮愛到不想走 到了晚餐時間,我們跑到後面巷子裡的小熱炒店吃飯 然後才搭捷運換小黃回來,已經是晚上八九點了 小皮還是精神很好,看不出來他今天早上7點多起來、午睡只有1個多小時 回到家裡,外婆買給他的車愛不釋手: 拿著洗澡、拿上床要陪睡覺,我好說歹說的才肯放在床邊,安心睡覺去 經過了這麼一天,小皮終於累得睡著了... 明天還要繼續出門去玩呢∼ YOYO園遊會等著我們! 希望是好天氣。

做功課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79

轉自陳安儀部落格:做功課 每次談到「做功課」這樣的話題,認識的媽媽們幾乎都很羨慕我:因為「做功課」這件事,從女兒入學以來,幾乎不必我操心。她總是自己處理的好好的。我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晚上幫她看看作業,把她不會寫的、做錯的部分訂正一遍,然後在聯絡簿上簽好名,僅此而已。 但,女兒通常不會一回家就寫功課。因為我也從未這樣要求。 我的想法很簡單。大人都不見得喜歡把每天一定要做的工作提前做完,那麼,我又何必這樣要求孩子?所以,我通常都只告訴她,這個週末有哪些行程、或是今天我們要做哪些事....,那麼做功課的時間,就由她自己安排與決定。 比方說,星期一下午有兩件事通常一定會做,那就是「溜冰」與「上提琴課」。兩者連車程時間算進去,大約會花掉四小時。所以她通常會先睡個午覺,上完才藝課,晚上回到家,吃過晚飯才開始做功課。但是星期三,因為傍晚我會帶弟弟去國小操場踢足球,她也會跟著去玩,足球課結束後,我們可能又會跟別的媽媽一起去晃晃、玩耍、租帶子回家看,所以,她就會一下課就立刻先把功課「解決」掉,好留下晚上的時間大玩特玩一番。至於週末、週日,我會預先告訴她要去露營、或是要去看戲,她自己會找空檔時間把功課做完。 所以,我很少需要叮嚀她做功課。事實上,她做功課的時間一向很快,一年級時每天大約花個15分鐘,二年級大約也只需要半個鐘頭,除非碰到不太懂的數學題目,需要花上長一點的時間反覆教導,否則訂正作業時,多半也僅需要15∼20分鐘即可。 有媽媽問:「妳陪小孩做功課嗎?」 答案是:「不。」 我只有在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陪過幾次,等確定她已經瞭解「做功課」的意義、自己可以完成作業、沒有困難之後,我就不再陪她做功課。 第一是因為我不耐煩。第二也是因為我覺得不必要。第三,我不喜歡一邊陪她做功課、一邊罵她、一邊把她寫好的字擦掉。我覺得那是一種對孩子的不信任與不尊重。 我遇過很多邊擦、邊罵的媽媽,我發現,這些小孩後來寫功課都變得很被動,而且會花上過長的時間做功課。道理很簡單:「既然我寫的妳都要擦掉,我不如等妳來再寫。」或者是「不管我做完多少功課,妳都會再找一點事情給我做,那麼我不如不要趕快做。」 所以我不陪孩子做功課。但是,我們家的孩子做功課一定在她自己的房間、書桌上做功課。我嚴格規定,玩具必須留在遊戲間,不可以帶進臥室。這樣規定的原因,除了我不喜歡家裡到處都是玩具、造成整理困難之外,我也不喜歡書房裡有太多引孩子分心的東西。因此,女兒一上桌做功課就很專心。我後來在教作文時也發現,女兒雖然很好動,但是她的專注力夠高,一旦開始寫作文,周邊的吵鬧都可以聽不見,每次都可以在我預留的時間內完成,我想這也是平日養成的習慣。 有媽媽又問:「如果不陪她做功課,那寫得很難看的字,最後不是全部要擦掉重寫?那樣不等於重寫一遍功課?」 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只要妳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看孩子,那就不至於如此。 每天簽聯絡簿時,我會一一檢查,必須改正的字,包括:筆畫錯誤、超出格子、嚴重歪斜、扭曲以及句子不通、錯誤。對於不美觀的字型,我會建議她怎麼寫才好看,但是我不會要求她每個字都要達到我的標準。所以,通常需要改正的並不太多。 事實上,回憶自己的寫字歷程,真正字型開始變得漂亮,印象中也是高年級、國中的時候了!那時候,看見同學的字很漂亮,便會慢慢模仿,到高中左右,字才漸漸定型。所以,媽媽們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另外,有兩種功課我是不「幫忙」檢查的,一種是默書、聽寫、小考,另一種就是閱讀圖書。 在我看來,默寫、聽寫這類功課,都是要自己練習的。媽媽並不是幫孩子讀書的機器,所以教導錯誤跟不會的部分就夠了。溫習的部分,就要靠孩子自己了。因此,平常小考,她都是自己應付;大考前我會幫忙她訂正評量券,不會的地方複習一下。考試前的一切日常活動都照舊,冰照溜、琴照拉、照樣出去玩。因為,我小時候我爸也是這樣教我。 不過,大家也不必誤會,我女兒的成績在班上,並不算是特別「優秀」。本次期中考,她的數學考了89分,國語97分。她拿考卷給我的時候還挺得意:「媽,我考得還不錯吧?」 我笑了。比照她在考試前拿回來的數學評量卷:68分、77分來看,她說得一點也沒錯:她考得確實還算不錯! 我想,每個媽媽對於考得「好」的標準並不一樣。我對孩子考試的看法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要「會」。至於粗心、題目沒看懂、不小心算錯、我一律不予計較。 我想,我跟一般的媽媽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我一向不只是看錯的題目,我也會看對的題目。有的時候題目頗有難度,她答對了,我會給予讚美。而錯的題目若是因為粗心、我只會告訴她,如果妳粗心大意的部分加上去,妳可以得到XX分。對我來說,八歲的孩子若是跟我一樣細心,她就是不是孩子了,所以粗心是不需要責罵的。 而且,我的孩子沒有上安親班,因此在題型的練習上本來就比較少,遇上題目有些小陷阱被騙,考出來的分數不如別人,那也沒什麼了不起。重點是,國語該會認、會寫的字都會;數學的百位數、加減法、看時鐘.....都會,老師教過的都沒問題,那就夠了。 我一直到這學期,因為她班上同學來上作文課,聊天時我才知道學校有所謂的「五育獎」----頒贈的對象是平均成績在前五名的孩子。因為女兒的學校完全落實不排名、不打分數,所以光看期末成績單,根本看不出來她是第幾名?她們班上的月考成績也從不公佈幾個100、幾個90,再加上我也沒去打聽,所以完全不清楚! 我曾問過女兒:「妳數學89,那班上有考100的嗎?」她答:「好像有2、3個吧!」「那90分的有幾個?」她竟答非所問的說:「有人只考了60幾喔!」我笑笑沒有追問。孩子的回答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她對於成績好、壞,已經有十足的敏感。並且,孩子已經意識到分數的意義。那麼,我還需要告訴她,她的成績好與不好?或是,還要繼續給她100分的壓力?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是只有考試,不是只有分數。我小時候成績很好,幾科一百、滿分是家常便飯。現在回想起來,那又如何?對我來說,影響我最大的,哪裡是那幾個100分呢?很多安親班的老師說,現在爸媽把安親班的老師當成審核作業的機器,只要習作發回來不是一百,家長的電話就來了。弄到最後,大家已經不記得考試的意義在哪裡?孩子變成追求100分的機器。 這兩天,我一直在想,做任何事情,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最初始的「初衷」。成立「台灣母乳協會」,為的是幫助更多的媽媽成功哺乳,而非比賽誰比較有人氣、誰的權利比較大、誰可以管誰。去參加露營,為的是讓孩子享受陽光、綠野,親近大自然;而非去交際、應酬、或是喝酒、八卦。考試,為的是想知道學習的成果,而非與人競爭。寫部落格,為的是抒發自己的心情,呈現自己的成長。 凡事皆有初衷。如果能常常提醒自己初衷何在?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沒有時間閱讀的孩子

2008年11月11日
公開
62

文章引用陳安儀:沒有時間閱讀的孩子 我在內湖開有兩個小小的作文班:中低年級是為了教我自己的女兒所開的,中高年級是應家長要求而開的。(詳情請看「怎麼教孩子寫作文?」)每次在上完課之後,都會有媽媽問我:「要怎麼樣讓孩子的寫作能力更好?」 通常我都會回答:「寫作就跟下廚一樣,經由不斷的模仿與練習而來。因此,除了固定時間的練習、老師教授的寫作技巧之外,還要靠『閱讀』來累積詞彙與佳句。」 於是,媽媽們又會繼續問我:「請老師推薦一些書單?」 我就會把我認為適合孩子讀的作品告訴媽媽們。並且強調:「孩子不能夠只看繪本、漫畫,需要看一些散文、小說、詩,學習描寫與思索的能力。」 可是,問題來了。 很多媽媽苦著一張臉問我:「老師,妳推薦的書,很多都很厚耶。孩子怎麼有時間看呢?」 比方說,我之前推薦過親子天下的「長襪皮皮」系列,厚度大約2公分,二年級的女兒大約要花上一、兩天(每天看一小時左右)的時間看。如果是長一點的像是西遊記、湯姆歷險記,可能需要更長一點。我原本從沒想過孩子竟然會有「沒時間看書」這個問題!因為女兒現在二年級,每天只有半天課,就算其中兩天下午安排了些才藝課,剩下的時間還是很多、很多。因此她很自由,隨時隨地都可以抱著一本課外讀物,悠遊在文字的幻想世界之中。 但是,現在有很多孩子是「沒有時間看故事書」的! 中、高年級的孩子放學之後從安親班回家大約已經六點,沒有上安親班的也多半要補英文。晚上如果有一個才藝課程,回到家就超過九點了,連寫功課的時間都不太夠了,哪來時間看課外書呢? 假日更慘。從早到晚,要上各種課程:珠心算、數學、英文、作文、鋼琴小提琴、跳舞、畫畫.....有一次有個學生在作文裡抱怨:「我沒有時間把想看的小說看完!」而這個孩子已經算是閱讀程度較佳的孩子囉! 果然,孩子們根本沒有時間閱讀。他們的時間被安排的太滿,不但沒有時間玩,連自由閱讀的時間都很難擁有。 回想起來,我小時候也是一個「才藝」少女,我學過英文、鋼琴、長笛、畫畫、作文、舞蹈、游泳,每天放學除了要上英文課,還要練鋼琴一小時、長笛一小時。我也是幾乎沒有看課外書的時間。也難怪,我以前看課外書的時間,都是「上課時間」------把小說放在抽屜裡偷看。 為了不「重蹈覆轍」,也為了讓「閱讀」這件事能夠「名正言順」、不需要偷偷摸摸,因此我格外「力挺」女兒的課外閱讀時間。 放學回來,她大小姐一屁股坐在沙發看故事書。 老媽我開口了:「妳今天要睡個午覺。傍晚要上小提琴。」 「可是我想先看書耶!」 為娘的看看時鐘,一咬牙。「......好。那看半小時。」 晚上要睡覺了,她大小姐又抱了一本書上床。 「媽媽,我可以看一會兒書再睡覺嗎?」 眼看時鐘已經過了10點。為娘的我只好再一咬牙:「......好,看半小時。」 早上出門,咦,書包怎麼這麼重?一看,她把故事書塞在書包裡。 為娘的我硬擠出一副笑臉:「這本書好看嗎?」 「很好看啊!我看了一半,想帶去學校看。」 「......好吧,要記得下課要出去走一走喔!」 我突然發現,在學齡孩子緊湊的生活中,「閱讀」這件事,如果沒有媽媽鼎力支持,它將默默的退居學習的最後一位。 於是,我在烘焙教室裡放幾本她可以看的書;出門的時候除了我自己習慣帶的書之外,也讓女兒為自己帶一本書。在等車的時候、看診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媽媽忙的時候,她便可以盡情的看書。 總之,提醒自己,千萬別讓兒女變成一個「沒有時間閱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