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ya

日期

#Tag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2009年01月08日
公開
2

內容很棒.值得現代父母省思~ 侯文詠|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 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 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 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都要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 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 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 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

music play 家長必讀(一)

2008年12月26日
公開

本文作者:楊道鑌博士(Gordon音樂學習理論 音樂教育博士) 幼兒階段,指的是0-7歲的孩子。 學習的過程通常可分三個大階段, 第一個就是沈浸在他所處的文化中。例如在食的文化上, 在台灣就是米食文化;若美國孩子則是速食,蒙古的孩子則喝羊奶, 完全不一樣的文化。 音樂上, 同理,這三個地方上的音樂文化不會一樣。電視及收音機所播的曲子、爸媽的兒歌、都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孩子的學習環境中第一個階段即是文化的洗禮,完全的吸收他所看到的、所聽到、所吃到的感官刺激. **** 從認知轉換到技能的發展過程 以台灣食的文化來作例子:在餐桌上,經過一直看大人拿筷子的這個文化吸收後,一歲的孩子拿筷子也許是為了玩,也許是真的要學大人吃飯的模樣,我們不會知道。 但這其中有很大的一個差別在,只是拿筷子玩時,大人解讀說孩子長大了,會拿筷子了。這個認定也許還太早,他只是還任意地拿起手邊有的東西玩玩,這個反應,不算是真正的一個學習成果,爸媽不用太高興。 但很快的,孩子看爸媽在吃飯時就出現筷子,他也會知道:"哦! 這玩具只在這時出現。”這時,吃飯和筷子有連結了,他拿筷子是為了吃飯這個目地,有目地地出現拿筷子這個反應,但是知道要吃飯用的,在大人的標準中,孩子的拿法還是亂拿,但孩子郤覺得拿的相當好了。 吸收過了, 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成熟了一點, 第二個大階段則是可以模仿了. 模仿的意思是模仿一個已經存在的事物或行為, 也就是有像不像的問題在了. 孩子大概三歲時, 他已經開始有這個所謂像不像的判斷能力出現. 這是一個內在的標準的發展, 很好玩的話題. 小女孩會穿上媽媽的高跟鞋要學媽媽走路的神韻. 而且知道他和媽媽走起來還是不一樣, 知道這個 “不一樣” 是模仿上進步的一個要件, 因為, 他才能模仿的更像. 拿筷子時, 他開始注意到, "咦! 怎麼大人的拿法和我不一樣?" 有了這些不一樣的問題出現了, 孩子要進了下一個階段了. 他開始試了! 試著試著, 他會發現在, 原來是穿高跟鞋時走路不能和穿拖.鞋一樣, 拖來拖去, 他發現了這個要點, 他學會了, 試著試著, 他發現到手指頭是拿筷子的關鍵, 他練習, 他愈學愈像了, 慢慢地, 從純粹看人家的模仿, 到進入自己會思考問題的所在, 他要進入第三個階段了.. 第三個階段也是吸收, 但這個吸收和剛開始的任意吸收是不一樣的, 指的是將拿筷子的技術吸收成自己的能力. assimilation, 從幾十年前皮亞杰的理論翻譯開始, 中文通常翻成同化. 孩子這時的內在標準愈來愈成熟. 他知道一些能力上真的作不到的事情. "我會拿筷子了, 但我的手指就是沒有大人的靈活." 他有這個能力作這個判斷了. 最後, 功德圓滿, 再大了一點, 孩子的手指發展度夠了, 他能自然地在吃飯時間就走去拿筷子, 自然地自己挾自己想吃的菜, 他真的吸收了這個能力, 他和餐桌上的人同化了, 筷子教室, 成功 ! 學齡前 (0-7歲) 第一個大階段 : Acculturation 文化環境的洗禮 只有對環境有一點點的意識. 這個階段的孩在學習音樂就像在學習語言一樣, 先藉由聽, 1.Absorption 吸收期 吸收任何環境的聲音和音樂. 2.Random Response 隨意反應 孩子的移動及發聲是無意識的, 他的聲音並不一定是回應媽媽的催眠曲, 而只是自己在依依啊啊的任意反應. 3. Purposeful Response 有意識地反應階段 大約三歲至四歲 試圖用移動及發聲的方式, 來反應環境中所提供的聲音及音樂. 這兒的依依啊啊是媽媽的伴奏了, 當然, 沒有人知道他在唱什麼, 或講什麼, 但知道他是在溝通, 一種有意識的, 只有孩子自己了解的溝通. 在這三個階段中, 孩子尚無音準及速度的概念. 一個例子家長常提到的, “孩子在亂唱亂唱的, 五音不全, 不知道在唱什麼? 音樂細胞這麼差, 怎麼辦喔!!” 音唱的不準就是在這個個階段,. 孩子這時開始會真正有意識地開始唱歌了, 但, 她的歌唱還是在自我的音高及速度上. 記住, 十二個音高是人為排列的成果, 不是自然現象, 也就是說, 孩子還沒完全地吸收十二個音高這個人為的排列. 音不準? 是相對於我們大人的音高而定, 而不是他自己的. 第二個大階段: Imitation 模仿期 有意識地開始要模仿想模仿的事物或行為了.. 4. Shedding Egocentricity 孩子發現到自己在唱歌上的音色, 音準, 在節拍上移動的拍點及速度和別人的不一樣. 在這個階段, 孩子會開始發現他所唱的怎麼和別人唱的不一樣? 有了這個發現, 她的音準系統才真正開始進入內化過程. 這個成果要產生的前提是: 你要唱的夠多, 夠正確, 不用糾正他, 只需一直地示範給他聽, 孩子在這個音樂豐富的環境中, 會像海綿一樣自行吸收的. 但, 要有人唱正確的音高給他聽. 5. Breaking Code 找到訣竅 孩子開始模仿之前音樂環境所提供的聲音. 特別是曲調及節奏, 開始發現到為什麼模仿的不像的原因. 知道了竅門的所在, 開始模仿及練習這個竅門. 第三個大階段: Assimilation 同化, 內化 有意識地參予, 並且把學習重心放在自己. 6. Introspection 孩子在音樂的演奏或演唱上掌握了竅門, 進而開始有自我省思的能力, 並且發現到他自己在唱, 動, 朗誦, 及呼吸, 缺乏了哪些東西. 7. Coordination 協調 協調性出現, 能作出正確的整合音樂上的各個要素作演奏或演唱了. 以說話為例子, 當我們在說話時, 很自然地, 我們會在下意識中知道哪兒該呼吸, 哪兒加上面部或手部的表情來對所要表達的事情作更好的表達. 應該沒有看過人講話講到一半和您說要停下來換口氣. 這是很偉大的一個自然現象, 您要講多長的句子, 您的氣早就準備好了. 音樂的學習, 在這個階段, 也是這個成果, 孩子在唱歌的時候, 應為聽想能力的存在, 他們知道那兒是個樂句, 很自然地會換氣. 在表達上, 他會放入自己的表感而以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音樂形式來表現, 不再像是在前幾個階段中一樣, 唱歌唱到一半會停下來換口氣, 看他唱的很高興的樣子, 但唱什麼, 只有他自己知道. 雖說音樂上的表現是不太好, 但真的是好可愛. 學齡前孩子的音樂能力發展, 理論上, 應和語言能力發展一樣, 能用已會的字彙去表達自我的心情及需求. 這個成果, 是大人們在音樂上最頭痛的即興創作. 但在語言上, 每個成人無時無刻都在用已會的字彙從事即興創作. 如同我現在正在用中文作寫作上的即興創作. 音樂字彙的建立, 愈早愈好. 四歲孩子的音樂學習階段, 真的重要. 方法上, 除了"放"音樂外,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範唱. 請不要被"範唱"這二個字給嚇到了, 再回到語言的學習過程來作說明, 相信大家會比較容易了解, 我們對著二個月大的孩子說話時, 這是在"範說", 我們都不是主修說話的學生, 但我們的"範說"提供了孩子在語言學習上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都不見得是音樂或聲樂主修, 但, 同理, 孩子若能從大人們的範唱中吸收到音樂在生活中的實際性, 那孩子的音樂能力才能真正地像語言一樣, 從根紮起! 範唱 (或範哼) 這個字用在古典樂上也許容易造成困擾, 但其實是可以的. 當然不是每首曲子的音域都真能在人聲範圍中合適的使用. 以四季為例, 我正在哼, 用 "Bum" 來發聲, 一句一句的, 就以記憶中的主題一直唱下去, 唱到接不下去為止. 當然, 古典樂絕不是唯一的選擇, 只要是您能哼的音樂, 都是音樂, 愈多樣愈好. 有家長反應”孩子不願意和媽媽作音樂的回應?” 這是很正常的. 哪個小孩子願意把唱歌這麼快樂的事讓我們大人來干擾. 音樂就是一種自我表達, 一種不要別人干擾的自我表達, 您不要干擾他的表達沒錯, 但你可以示範他您自我的表達方式. 我們必需自我先真正地試著用音樂表達自己, 真正地讓音樂就活在生活中, 而不是把音樂當成是一種知識或事物試著硬給小朋友學習. 孩子的成長是和遊戲分不開的, 音樂的學習, 在學齡前是從遊戲中自然地學習, 而不是有工作成果壓力地人為學習. 不要糾正孩子的錯誤, 他唱的不準沒有關係, 家長所要作的是, 模仿孩子唱錯的地方, 唱給他聽, 然後, 再示範正確的樂句給他聽,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其中的不同, 這樣, 學習的成效才能真正地植入孩子的心中. 對與錯的糾正, 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大且最無效的指責, 就是因為他不知道也還沒吸收到什麼是所謂的對, 所以才會錯, 大人的工作, 就是提供這二者之間在實際聽覺上的音樂差異, 而不是在孩子的心理上用語言這工具來教導. 這階段的學習發展, 並不是從 單方面的 教授即可得來, 而是要有環境的提供, 孩子自己吸收而得. K525的主題可以唱, 和孩子一句來一句去的對話, 唱到唱不下去為止. 當然, 這首曲子的設計早就不是用來唱的, 只是, 有了這個觀念, 所有的音樂, 除了單單放給孩子聽之外, 若能夠把曲子拿來或唱, 或哼, 孩子不只從聆聽的角度去吸收音樂外, 更能從實際的演奏角色進行學習. 曲目建議上, 莫札特音樂絕對重要, 但這人類音樂上其中的一個派流, 只是除了大師的名作外, 另外一些各地名謠, 如中東, 日本, 中國, 印度, 等等, 其中包括了多樣的調式及節奏, 對孩子的幫助會更大! 唯一的建議是, 儘量避免用歌詞來當作範唱的曲目, 因為歌詞的加入, 很容易讓孩子的注意力是放在歌詞, 將學習能力轉移到語文學習上面, 孩子變成只是在朗誦歌詞, 而不是音樂. 很多孩子就因為這樣停留在第三個階段, 在他自我的認定中, 覺得只要歌詞正確了, 即是音樂表達成功. 若無適當的指導, 這孩子很可能在音準的發展上就會受到影響, 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

music play家長必讀(二)

2008年12月26日
公開

Edwin,E。Gordon (1927-) 一位讓美國ABC電視台預測也許會改變廿一世紀音樂教育的學者,他的音樂學習理論對音樂教育的影響,是一股完全嶄新的思考方式,他對現今的音樂教育投注了一個很大的預兆,一個尚在蘊釀中的變因,廿一世紀,音樂教育法可能會因他的音樂學習理論而完全改觀。 不同於其它的教學法,Gordon的學說其實不應說成教學法,而是一個理論--音樂學習理論。而其教學法的系統化現正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實驗教學中成形。他曾說過,不管老師的教學方法如何,只要是基於孩子音樂學習理論而建立的教學方法,對孩子都是有益的。 Gordon音樂學習理論的出發點完全是站在孩子--學習者的考量,著重於了解孩子是怎麼學會音樂 (How children learn music?) 所討論的基本問題是:學習音樂倒底是個如何的過程? 相對於音樂教育學習理論,其它的教學法都是以教師的觀點為基礎,強調於該"如何教!"(How should teachers teach music?) 許多的音樂研習會所針對的都是在教學技巧的討論,Gordon覺得這個步驟應不能放在增進學習成果的第一步,惟有了解孩子是如何學的,教師才能正確且有效地配何孩子的發展去了解為什麼要這麼教(Why),教什麼(what),何時教(when)。 Gordon強調--聽想(Audiation)的能力才是建立音樂性的基礎並相信音樂教育的目的應是提供學生音樂上的了解,進而能學習藝術性地演奏及反應,最後能利用符號的呈現來和其它人作藝術傳達。音樂學習理論的主要目標即是幫學生利用聽覺為基礎來建立對音樂的領悟。 學生的個別差異在音樂學習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成果變數,但不管資質的高低,Gordon相信所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都有一定的發展順序。音樂學習理論即是幫助我們了解整個音樂學習的過程,它解釋了學生在特定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學會哪些音樂能力,進而藉由所學會的能力再繼續往下一個更高程度的能力階段進行學習。 音樂學習理論的發展是由許多的科學研究結果並結合許多教育心理學家們的知識,如Gange,Pestalozzi,Piaget等,一步步架構而成。大多數的心理學家所發展的學習理論是應用在很廣泛的學習上,而Gordon認為因為每個科目特性不同,應有不同且特定的學習發展過程。 在音樂學習中,特定的二個學習領域為技能學習過程及內容學習過程。技能學習過程和其它科目較為類似,因為在大多數的學習領域中,人類的學習的發展過程為--感官接受,辨別,推論,概念化,進而創造,記憶。技能發展類似,但內容卻是因不同的領域而完全不同。在音樂這個領域,Gordon 認為最重要的二個內容學習過程為: 調式學習及節奏學習。

music play家長必讀(三)

2008年12月26日
公開
2

學“樂器”和學“音樂”是二件完全不同的事,但很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定義。 樂器學習指的是器具的操作技巧,而音樂的學習是內在的音樂能力。心中若沒有音樂,樂器練的再好,也是所謂的“樂匠”,容易遇到瓶頸;心中若有音樂,樂器的學習是更加的得心應手,音樂演奏的表達也更容易淋漓盡致。 孩子的音樂學習,不希望以彈或拉過的樂曲數量來計算。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是:能有深度的使用教材的能力,在這個能力的培育方向下,孩子除了漸漸地熟悉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發展出個體的音樂能力。這份自然養成的音樂能力,最初步的成效會讓他們在不需要樂譜的狀況下,能自發性地演奏出耳悉能詳的曲子。這是一份帶的走的能力,將來孩子學習其它樂器時,這份能力會更顯得強勁。 除了能照譜演奏出音樂外,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在曲調上或節奏上作即興創作。我們希望孩子在基本上能演奏的和老師相似外,更鼓勵能演奏出不一樣的樂曲詮釋。 音樂學習的真諦,是希望能藉由音樂這項媒體來表達並發展孩子的完整自我,把孩子教 成和 老師的演奏一模一樣,只是最基本的目標。 從最基本的音樂去學習其中的音樂語法及變通,才是基礎音樂教育最須發展紮根的地方!勿須太早急著帶領孩子陷入樂器練習圈限,只要奠穩了孩子對音樂興趣,往後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好好練習,不用急於一時。 真正學過音樂的人都能體會,樂器練習是無止境的一條路,而支撐著所有音樂人走過這條孤單路的力量是對音樂的一份摯愛。 現階段,大多數的孩子在心智上及程度上都還沒作好“練習”的準備,請家長多陪孩子玩,玩樂器,玩音樂,讓孩子是因為要享受音樂,才進而快樂地進行樂器練習,讓孩子心中充滿音樂及成就,才進而願意使用樂器來演奏出一首首動人的曲調。 若從一開始的學習即不快樂,那我們能期待孩子學多久呢?

七大方法 讓孩子持續練琴

2008年12月17日
公開
19

文�張必忻(國語日報文化中心音樂組組長)   有人說:「若想破壞親子關係,就讓孩子學琴。」這句話道出許多父母的困擾。   「孩子不練琴怎麼辦?」當了二十年鋼琴老師,最常被問到這個問題。還未成為媽媽時,我總是說:「孩子還小,要有耐心,不要逼他,要讓他喜歡音樂……」可是,下回上課時,媽媽卻滿臉的委屈的說:「老師,我用盡各種方法,最後還是棍子有效。可是,先生責怪我,孩子憎恨我,我快要撐不下去了。」   的確,學琴的過程並不輕鬆,在我教過的學生中,有百分之七十是不愛練琴的孩子,願意自動自發練琴的的確不多。 如今,我也有兩個小孩,老大直到小二才學琴,老二則是很小便展現音樂天賦。面對自己的孩子練琴,不禁要敬佩所有讓孩子學音樂的家長,不僅要有財力投資,更要有「超人」的毅力。   每當晚飯過後,便是練琴的黃金時間,孩子跟我光是討價還價就花了十分鐘,最後總是要好說歹說,威脅利誘才開始練習。我一想做家事或看書時,琴聲又停了,於是又得拉開嗓門大吼幾聲,孩子才又繼續。於是,我開始同情那些學生家長,原來每週上課前,他們必須投注許多心力,才能讓孩子有些許的進步。我開始想辦法讓我的孩子主動練琴,好讓我不致天天預支隔天的體力。  首先,訂定練琴時間表,除非有事外出,否則這段時間只能練琴。  第二、在初學階段,規定每首必須練幾次,一段時間以後,再要求每首必須練幾分鐘,直到熟練為止。  第三、重點練習。抓住困難樂段處,反覆練習。切記不要從頭到尾拚命練。 第四、分段練習。將較長的曲子分成一週六個樂段,一天練一段,分量不多,孩子壓力就不會太大,但是切記要練到精確純熟,不然不可停止。  第五、有效的練習。當孩子精神狀況不佳或疲累時必須停止練習;否則肌肉疲勞會造成手部傷害,還不如不練習。  第六、加強練習基本技巧。如手指觸鍵力度、音階、琶音等基本技巧,作為開始練習時的暖身,避免用太複雜的方法練習。  第七、練習結束時,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告訴他你有多愛他才讓他學琴,讓他覺得你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如果孩子上完音樂課,受到老師誇獎,家長也要記得獎勵他、鼓舞他。(我的孩子每受到一次誇獎,便可得到一張獎勵卡,集十張便可換一份禮物。) 練琴是一種藝術,必須有特殊的研究,嚴格的自我要求及有效的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成果。最重要的是,要跟隨優秀的老師學習,看著老師示範指導,學 習 老師的氣質,陶冶孩子的心性,學習鑑賞音樂的能力,這都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資產。

教好獨生子女~

2008年12月16日
公開
16

轉載 商業週刊 獨生子女最大的不幸,就是不懂「匱乏」,如何才能避免養出小霸王?以及偏差的品格與行為?父母要注意了! 這天,3歲半的小曦坐著啜泣。他一人分飾兩角,以不同的語氣,自問自答著。 「小曦,你怎麼啦?(模仿媽媽語氣)」 「我被爸爸罵。(小孩語氣)」 「為什麼被爸爸罵?」 「因為我不乖。」 「哪裡不乖呀?」 「因為……我搗蛋。(幾近啜泣狀)」 最後他責罵說:「那你活該!」 孤單,是他的宿命。他重複這些話,自我解嘲。像小曦這類的獨生子,越來越多。根據主計處統計,2008年台灣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15到49歲婦女生育率),將降至1.1人,「只生一個」成為趨勢。 不只台灣,全球家庭都有獨子化的趨勢。在日本,婦女的生育率只有1.22人,韓國為1.29人,德國、西班牙超過半數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大陸,獨生子女人數更逼近9,000萬人。 因此,獨生子女的教養已成新顯學。然而,100多年前,獨生子女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籤:自私、驕縱、缺乏獨立性、不合群。美國心理學者史坦利•霍爾(G. Stanley Hall)甚至憂心忡忡指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症!」 然而,近年的學術研究已顛覆此結論。美國加州心理學家們,針對40萬名中學生,進行一項長達20年的獨生子女研究。他們發現: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更聰明、更有創造力,也顯得更有教養、更成熟。 親子關係攸關成就 4成獨子:父母影響自己最深 美國研究排行的心理學家雷門(Kevin Leman)形容,「獨生子是父母苦心孕育的特殊寶石。」 美國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就是個天才獨生女,她15歲跳級進入丹佛大學讀政治,27歲就在史丹佛大學教書,會說好幾種語言,也是業餘的室內樂鋼琴演奏家,曾和馬友友演奏布拉姆斯,風靡全場。她聰明而勤奮,全天下似乎沒讓她感到做不到的事。 她是當今最有權勢的女強人之一,更是獨生子女群中,熠熠生輝的那顆寶石。其他有名的獨生子,還包括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等。 但問題是,不是每顆石頭都會發亮。在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眼中,寶石變成一顆「骰子」,「現在很多人只生一個小孩,那叫做賭一把。」孤注一擲的結果,獨生子女父母必須面對擲出骰子後龐大的不確定感。 事實上,親子關係的確是影響獨生子女成就的關鍵。專研獨生子女30多年的專家法波(Toni Falbo)博士過去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就顯示:40%的獨生子女認為影響他們最深的人是父母,而長子或排行中間的子女卻只有3%及2%。 顯然,父母的教養態度之於獨生子女,比一般孩子還重要。那麼,就應剖析獨生子女的心理特色。 獨生子女特殊的排行,形成三個特色。第一個特色,唯一性。獨生子女兼具老大與么子雙重身分,不需要與手足爭奪資源,從小便獲得父母全部的愛,甚至全家族不虞匱乏的資源。如果把愛量化,他們得到的關愛,可能是一般孩子的4倍(加上祖父母)。也因為在家中是唯一的孩子,獨生子為避免寂寞,會使出渾身解數,去贏取同儕團體肯定,因此,他們總顯得聰明、大方、慷慨、不善於吵架(競爭)。 沒有橫向同儕關係 易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 第二個特色是,缺損性。獨生子女缺乏手足互動帶來互相學習刺激的「利益」。兒童成長過程,不止需要「縱向親子關係」,也需要「橫向同儕關係」。對獨生子來說,他們嫻熟和父母對應,洞悉父母想法,擁有各種技巧利用父母情感,卻缺乏橫向發展的手足關係。 一般來說,兒童早期與手足相處的經驗,奠定他未來與同儕交往80%的基礎。但因為獨生子女缺乏與手足相處的經驗,比較缺乏同理心,或者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第三,孤獨感。不可避免的,獨生子女有較多獨處經驗。這是壞事嗎?美國《獨生子》(Only Child)雜誌主編卡洛琳.懷特(Carolyn White)說,她訪問過的每個成年獨生子女都表示,他們的「孤獨時光」是世上最美好的時光。 小時候,知名網路文學作家藤井樹的媽媽總是工作很晚才回家,爸爸沉默寡言,除了他,家裡沒有別的孩子,「家裡常常很安靜,最大的聲音,是按馬桶的聲音。」 他一個人和自己相處的時光,就如同卡洛琳描述的,「孤獨的滋味對我們的孩子有所幫助,孤獨時光就像塑膠黏土,你可以擰它、拉扯它,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它給你空間去測試自己的想像力有多大。」 製造匱乏感 學習延遲欲望的滿足 全天下獨生子父母,心態大抵雷同。有能力的父母像資源豐沛的好園丁,在設計精密完善的溫室裡,全心全意栽培一顆種子,他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傾其所有,卻不會揠苗助長。製造匱乏感,才能讓孩子不被過多的愛與資源淹沒。 像小曦的爸爸就堅持「即使給一顆糖,都要有策略」。他觀察,小孩子永遠看到自己沒有的,而不會看到自己有的,不斷滿足他,只會讓他欲望無窮。 原本,小曦的媽媽會用小糖果鼓勵他,有一天,糖果沒了,小曦便用哭鬧的方式要糖吃,媽媽心軟,便答應給他買更好的玩具,久而久之,3歲半的小曦懂得「以小搏大」,操縱、控制媽媽。於是,小曦的爸爸決定剝奪他的享受,與他約定一段時間表現良好,聖誕老公公才會視表現好壞送他禮物,「要他學習延遲欲望的滿足,別急著給孩子吃棉花糖。」 國際通商主持律師陳玲玉就擔心優渥的環境,會讓獨生女洪紹凡耽於安逸,也刻意製造女兒的欠缺感。「我一直深信,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才有激勵人向上提升的動力。」女兒就讀賓州大學後,每月只有固定而有限的生活費。「除了買書、或到紐約觀賞文化藝術表演外,我每個月底都要跟她對帳單的。」 「如果這個月超支,一定從下一個月的生活費中扣掉。」陳玲玉從不讓步,紀律嚴明。 對獨生子女的寵溺,源自內疚與不確定,因此,父母要停止自責,放手,還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空間。那麼,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盡力為其營造虛擬的手足團體了。 打造青梅竹馬般關係 模仿、分享,彌補所缺能力 小潔、軒軒和小文,是三個年齡相近的獨生子女,週末,三對爸媽帶著他們,從台北開車遠到花蓮的東華大學遊玩。三個孩子衝出車子,立刻在廣闊的草原奔跑打滾追逐。這是軒軒的媽媽及閨中密友刻意為孩子們組成的「小圈圈」。當她抱定只生一個孩子,還在懷孕時,就想用自己的人脈,為孩子打造一種「青梅竹馬」的同儕團體。 因為三個家庭都住台北東區,保母、幼稚園都相同,因此,三個獨生子女常常玩在一起。年紀稍長的小潔自動變成大姊,軒軒變成老二,小文成了老么。雖然三人都上了幼稚園,但軒軒的媽媽認為,「老師很容易介入管理,下指導棋。但我們家庭聚會時,卻讓孩子自己相處,不干預、不出面仲裁,如果有衝突,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在這個圈子,孩子們得以藉由模仿、分享,擴展原本沒有的能力。「我們是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創造出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軒軒的媽媽說,好像回到以前大家庭同住三合院的感覺。她說,將來孩子們到了叛逆期,跟父母鬧得不愉快,不想回家,「至少還有個接納他們的空間,有第二個家可以選擇,得到擁抱關心。」 獨生子女的優、缺點其實互為表裡,只要協助盡早融入同儕,就可以在天平的另一端取得平衡。(選錄自《商業周刊》1046期) 【教養獨生子女 你可以這樣做】 不要過度放縱 父母心態:反正只有這一個,拚命用遊戲、衣服、玩具做安慰劑。 較佳做法:設定界限,好的東西都需要等待,才是人生寶貴的經驗。 切莫過度保護 父母心態:害怕會失去孩子,安排、控制孩子生活的每一面 。 較佳做法:把擔心表列出來,挑出孩子可以解決的,鼓勵孩子做。 對孩子建立紀律 父母心態:如果我管他,他會討厭我,不如不管。 較佳做法:向孩子「定義」紀律與違反紀律的後果,並切實執行,表現好才贏得新權利。 跳脫過度補償的內疚 父母心態:出於內疚的補償心理,希望孩子沒有失敗,永遠幸福快樂。 較佳做法:對抗只生一個的內疚感,停止責備自己,不要和別人家庭比較。 於是,藤井樹躲入漫畫世界,把紙上角色當成朋友,傾吐心事。「從小習慣自己一個人,讓我長大以後,可以長時間一個人靜下心來專心寫作。」他也意外的成為暢銷書作者。 總結上述三大特色,教養獨生子女的要訣,就是適度製造匱乏感,擴大「唯一性」、「孤獨感」所帶來的好處,想辦法彌補「缺損性」造成的缺點。也就是說,父母應該想辦法為獨生子女盡量製造青梅竹馬的「虛擬手足」關係。 然而,多數的父母卻不盡如此,卡洛琳就指出,他們雜誌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一半是關於獨生子女父母只生一個的「內疚感」。於是,常「以愛之名」犯錯,最直接的就是溺愛,養出驕縱獨生子。 卡洛琳列舉獨生子父母最易犯下七大項罪狀,包括:過度放縱、過度保護、缺乏紀律等。一胎化盛行的大陸,也有學者指出,獨生子女父母常犯「六過」及「四怕」。所謂「六過」:愛之過甚、擔心過度、照顧過多、遷就過多、誇耀過多、希望過奢;「四怕」:怕不孝、怕生病死亡、怕學壞、怕不成材。 別苛求完美 父母心態:將孩子的夢想、成敗與自身緊密相連,時刻在替孩子照鏡子,不滿意就整型。 較佳做法:別用顯微鏡觀察孩子以及太在意輸贏,孩子不是你的替代品。 不把孩子當作成年人看待 父母心態:聽孩子講話好像懂很多,像個「小大人」,把家裡所有的事都告訴他。 較佳做法:負擔過多大人世界的獨生子,可能無法擁有真正的童年。 讚美不可過度 父母心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誇讚,充斥大量不實讚美。 較佳做法: 讚美是一種籌碼,給得濫不如給得好,過度受尊崇的孩子,只能依靠他人獲得肯定,沒有自我。 (資料來源:卡洛琳.懷特著《別驕壞你的孩子》,整理:吳錦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