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5月13日
公開
11

再度慶祝母親節....

2007年05月12日
公開
16

奧福

今天上課情形不錯!

2007年05月02日
公開
15

烤肉去~~

2007年04月29日
公開
16

影 子(高雄 吳佩曄)

影 子 高雄 吳佩曄   你曾不曾在朋友的孩子身上看到朋友的影子?或者,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我有一個朋友,至今不忍殺蟑螂、打螞蟻,她說從小爸媽就告訴她:「桌上爬滿螞蟻,不是螞蟻的錯,是我們沒將食物收拾乾淨,給了牠們環境,螞蟻有什麼錯?」她說:「這是一種尊重生命的教育,我受用至今。」有一位教授,深具藝術才華,舞蹈、美術、戲劇都涉獵極廣,他說小時候父親重病,為了逗父親開心,姊弟三人每天畫爸媽的肖像拿到醫院病房張貼,父親的病有了好轉,他則因此練就了美學素養。父親練毛筆、唱京劇來做心理復健,他一路陪著走來,領略了戲劇之美,我從他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響。   孩子的心,就像一塊海綿。我們倒什麼東西進去,他都照單全收。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孩子身上看到了父母的縮影。從家庭訪問和電話拜訪中,我找到了孩子問題的癥結: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往往是有一位暴力傾向的父親;做事背負不起責任的孩子,可能有一位處處幫他打理一切的母親;課業上無法專注的孩子,則可能有一對忙碌晚歸的父母。   人格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放孩子單飛之前,他像養在家裡的溫室花朵,我們得每天加一些水來照顧他,我們每天加諸孩子身上的喜怒哀樂則造就了他的人格。我們可以選擇歇斯底里地生氣,也可以選擇充足的理由表達不滿;我們可以選擇口無遮攔地謾罵,也可以選擇寫下想罵的字句,依生氣的程度修改下筆的輕重再出口。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孩子未來行為的榜樣。   當我們很想發脾氣時,先深呼吸一口氣,選擇平和、不尖銳的語氣說出心中的不滿;很想打人時,先站在原地三十秒,讓怒氣緩和下來,再伸出手輕輕拉著孩子坐下,告訴他你實在很想處罰他,但要聽聽他犯錯的理由再決定輕重;孩子達不到我們原先的期望時,先別急著表現出失望的表情,問問他的感受,也許他的心情比你還更深陷谷底;孩子不聽話時,等十分鐘後再表達怒氣,用這十分鐘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生氣的表情,然後問自己:我有沒有先聽孩子的話?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一個影響孩子一生的選擇,我可以選擇讓孩子跟我一起經驗火冒三丈,情緒難以平復的焦慮心情,也可以選擇讓孩子看到我的不滿,但跟著我學習情緒管理。當我們體認到孩子會將我們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深深地收放在心裡,用來舖設人生的道路時,我們將很高興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2007年04月28日
公開
21

教小孩怎麼有錢的

猶太人理財教育冠全球, 對小孩的理財教育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他們會送股票給剛滿周歲的小孩,這是他們民族的慣例,尤其是北美的猶太人。 小孩三歲時; 父母就會開始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幣 五歲時;讓他們知道錢幣可以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並告訴他們錢是怎麼賺來的 七歲時;得看懂商品標籤的價格,並加深「錢能換物」的理財觀念 八歲時; 教他們可以透過打工來賺錢,並且把錢存在銀行裡 十一到十二歲;要他們看穿電視廣告的假象,並且執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的術語。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是猶太人,他要求他的孩子在每天睡覺前記下當天的每一筆開銷,甚至告訴他哪裡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商品,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學會過節儉的生活。 雖謂為世界第一位擁有十億美元財產的大富翁,但他給子女的零用錢卻少得可憐,而且比一般的家庭要求更嚴格。 他規定: 七至八歲,每周給三十分美元的零用錢; 十一歲至十二歲,每周一美元; 十二歲以上,每周給三美元; 他每周發一次零用錢,並要求子女們事先做出預算並記清每一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由他來檢查,若帳目清楚、用途正當,下周增發五美分,反之則減。 連大富翁洛克菲勒都用這種辦法,讓孩子從小養成不亂花費的習慣,你還要怎樣寵壞孩子? 盡量避免 孩子養成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優越感,希望他們和普通孩子一樣接受基礎的理財教育,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 賺錢不容易,才容易守成。 過去,我在工作上採訪不少大老闆,包括嚴凱泰、王令僑等被認為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小富翁,從小的生活並不輕鬆,像嚴凱泰就跟其他孩子一樣要趕校車上下學,沒有大轎車接送。 財富可能歸零,智慧卻長相左右 「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會伴隨你一生 。」 在猶太家庭的母親啟蒙小孩時都會問:「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你的財產被人搶光,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一般,小孩會直覺地想到錢或是鑽石、珠寶的答案,但是母親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 。」 因為 【 智慧】 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2007年04月27日
公開
14

智慧,施恩惠,很實惠

有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其實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的到教訓,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 對方在度過難關以後,會終身感激你的支持。 甚至,你什麼都沒做,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的。 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當朋友也是一樣。 在別人哀慟欲絕的時候,你還要追根究底,就像人家的傷疤好不容易在結痂,你還來撥人家的痂。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有智慧的父母也是孩子福份。 我在英國遊學的時候,住宿家庭隔壁就住了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他們剛好度過七年之癢。有一次我在院子看書,目睹隔壁院子發生的事情。 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接著我看到一幕慘劇;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糟殃。 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 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 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好友慧文,她是個家庭主婦。 後來她告訴我,很感激我跟她說這個故事。 「以前孩子打破東西,我少不了罵他兩聲,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對我重要的是孩子,不是碗。哪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不會打破東西呢?」 情緒智商高得人懂得分輕重。 如果你真的珍視感情的價值,就該懂得在他倒霉的時候施小惠。 也許我們都沒有聰明到「一句解千愁」的地步。 但傾聽卻是人人做得到的施恩行為。 傾聽,常比替他義憤填膺或替他擔起一切聰明一百倍。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想清楚再說; 小事,幽默的說; 傷害人的事,千萬不能說; 開心的事,要看場合才能說; 別人的事,謹慎的說; 自己的事,傾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先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等到未來再說; 放慢速度、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活在當下,不攀緣。

2007年04月26日
公開
10

教學觀摩上午10點

教學觀摩上午10點

2007年04月24日
公開
39

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

幼兒教育是成長的第一步, 這一步能否走好與性格形成和命運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德國人認為 , 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闖一片天地 , 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 , 不如從小摔摔打打 , "撞 "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 ,殘酷教育 " 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 上午9時,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寒冷無比,然而位於市區的瑪格瑞特幼兒園門口十分熱鬧。孩子們背著碩大的雙肩揹書包,精神抖擻地陸續走進園內,開始了一天的生活。為了深入了解現在德國流行的 "殘酷教育 " ,我也走進了幼兒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 ……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 衣服穿多了易感冒 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 '發電' 。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靈活性。" 走進活動室,只見地面堆滿了各種墊子,孩子在上面盡情地翻滾嬉戲。6歲的喬安娜在圓形的蹦蹦床上彈跳,一不留神把 2歲大的托尼撞倒了。托尼大哭起來,而站在一旁的老師並沒有馬上跑過去安慰他。 3分鐘後,老師走過去溫和地說: " 托尼,你剛剛被喬安娜撞了一下,你覺得很委屈對不對? 可是你是小男子漢,難道還沒有哭夠嗎?"托尼點點頭,立刻收起抗議的哭聲,用袖子擦去臉上的鼻涕和眼淚。 我留意到牆上貼滿了"15名小科學家的研究學習成果 "。難道還包著尿布的小孩也懂得研究和寫報告嗎?"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處就是,年齡大的孩子會教年齡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模倣年齡大的孩子 。他們在一起製作東西,牆上所展示的成果就是他們的小發明。"幼兒園的負責人蘇珊娜博士笑著對我說 ,"這種教育模式能激發孩子勤動手動腦,主動團結合作。比如,配對遊戲、合作拼圖、合辦聚會等,讓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團體合作的力量。 " 蘇珊娜博士強調說, 來幼兒園的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通過玩來教他們,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幫助者,要充分發揮孩子的天性。園內以小組和個別活動為主,至於進行什麼活動,由孩子自己決定,可以畫畫、聽故事、到戶外玩,只要是幼兒園內能進行的活動,幹什麼都行。 午餐時間有 3 個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中午12 時。我看見孩子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餐桌旁。老師把飯盤放在孩子面前,大點兒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紀小的、不會用勺子吃飯的孩子就用手抓著吃。今天剛剛入園的3歲大的格碧妮站著不動,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老師讓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勢啟發她自己吃飯。可是,格碧妮不會抓著吃,呆呆地坐在那?堙C老師耐心地用手比畫著教她,卻絲毫沒有要餵她的意思。直到吃飯時間結束格碧妮一口沒動的飯菜就被 "沒收" 了。 看到這兒,我有些不解。 雅娜老師說: "德國人從來不餵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 "蘇珊娜博士說:" 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 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幼兒園提供 3個午餐時間-中午 12時、下午1 時和下午2時,孩子自己決定何時用餐。" 在午睡的問題上,老師也尊重孩子的意願。 孩子如果在床上躺20-30分鐘還沒有睡著,他可以出去玩。 這讓我想起鄰居 4歲大的兒子米希爾到我家時的情景。 米希爾沒有見過中國的餃子,抓起一隻生餃子就往嘴?媔諢C當我想制止時,他媽媽卻制止了我,說: "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是不能吃的 。" 大人向孩子認錯 蘇珊娜博士認為, 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以孩子儘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要常把 "對不起" 、"請原諒 "和 "謝謝" 之類的詞掛在嘴邊 。由於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購買什麼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佈置房間、處理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 小主人的身份與父母一起商討,父母也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 ,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 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 "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獨特的抱孩子方式 從下午 2時開始,家長們陸續趕來接自己的孩子。 中國的父母天冷時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緊緊地摟在懷 ?,聽說德國人不這樣做。這時,我看到一些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被家長一手抱在胸前。有趣的是,他們的抱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 "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 ,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儘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於他們適應自然環境,茁壯成長。 " 轉載自《環球時報》 發表於2006/02/28

2007年04月23日
公開
43

【轉貼】把「不要」拿掉 正面管教更有效

老師斥喝學生「在教室不要亂跑」與輕聲說「教室內慢慢走」有何不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全球老師用正面管教法,表揚學生優良行為次數和糾正犯錯次數應維持四比一的比率,長期下來,有助師生關係和諧,且能達到管教效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六年出版《正面管教法》使用手冊,人本教育基金會昨天出版中文版。 人本強烈反對體罰,人本執行董事史英說,棍子不要放到小孩身上,用說理、肯定態度面對學生,效果更好。 什麼是正面管教?老師斥喝學生「在教室不要亂跑」是負面管教,輕聲說「在教室內慢慢走」就是正面管教,兩句話說同一件事,但聽在學生耳朵,有刺耳與悅耳的差別。 《正面管教法》提出六項正面管教技巧,包括:聚焦和輕語、直接的說明、持續監督、非語言的信號、分享、低姿態處理法。 例如,當有學生犯錯,老師可以在活動進行中,不知不覺接近行為失當學生,提醒改進,避免讓學生當場難看。 史英日前出席一場「零體罰」座談會,有人當場嗆「如何正面管教?」某校生教組長還說,有次他喝斥學生「不好好走路,小心被車子撞死」,學生卻回「你威脅我,小心我告你」。這位組長認為,對這種學生,正面管教可能會沒用。 史英回答,他會對學生說:「走路要排路隊,比較不會被車子撞倒。」很多大人喜歡用負面言詞指責小孩,這不會讓他們行為變好,可能還會以不禮貌方式反彈。多肯定、讚美小孩,效果意想不到。 台北市中山國中教師蕭曉玲說,有次上音樂課,有學生沒帶笛子,她說要登記下來懲戒。有學生竟回答:「我就是沒帶,你要記就記。」 蕭曉玲表示,事後她瞭解,學生其實有帶笛子,只是放在教室裡,沒帶到音樂教室來。她當時如果態度和善,並允許學生回教室拿笛子,音樂課氣氛可能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