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現階段能力評估建議

2006年02月19日
公開
50

現階段能力評估建議 領域:粗大動作 評估結果:15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可以由坐到站由蹲到坐 或站 2,會自行走路小跑步 會扶物上下樓梯 長程目標: 1、增加動作的協調、平衡 2.訓練雙腳跳躍 3.會踢球 4.會以抱球方式接住近距 離丟來的球 5.會騎三輪車 精細動作: 評估結果:24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會做拇指和食指抓取動作 2.會握筆畫連續圓圈連續橫線 3,會旋轉瓶蓋 4.會伸手以手掌心拿物 5.會以單手連續拿取二物 6.會打開剝開式的糖果紙 長程目標 6.會玩黏土 7.會用前三指夾取物品 8,會使用剪刀 9.會把掌心物品移至手指頭處放掉 10.能運筆 11,會舀東西 感覺與認知: 評估結果:42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會指認數字 2.數量1--6正確配對 3.可以指認圖卡並命名 4.可認讀國字 5.可閱讀簡單故事書 6.會分辨左右 長程目標 13.有時間概念 14.會數量1-20 15.會簡單的加減(10以內)概念 16.會認讀簡單的常用字 17,會分辨軟硬 18.會分辨輕重 溝通: 評估結果:30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會做雙唇音的模仿但其 他舌部的發音尚無正確發聲 2.可咀嚼較硬的固體食物 長程目標: 19.加強口腔功能 20.舌尖音、舌根音的建立並能類化至詞彙中 21.增進自發性的語言表達,減少仿說。 22.增進簡單句敘述的流暢度,減少含混的現象。 23.增進溝通互動的注意力和持續度 生活自理: 評估結果:17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可以直握湯匙舀取食物 進食 2.大小便少有表示但在指 定時間由老師帶著如 3.可站立小便在馬桶大便 長程目標 24.以前三指拿取湯匙舀取 食物 25.如廁訓練 26.加強穿脫衣物的能力 27.加強盈洗能力 社會行為: 評估結果:27M 優劣勢分析 表現狀況分析 1.會注意其他小朋友玩耍 但各玩各的較無主動互 動的行為 2.引導下能參與團體遊戲 合作和分享 長程目標: 28.和人說話時會看著對方 29.會和同學進行合作遊戲 30.遇到困難時會尋求幫忙 31.會遵守教室常規 32.會和同學分享玩具和食物

童書書店&兒童學習書 網站--婷ㄇ分享

2006年02月17日
公開
71

~~~好康分享喔~~~~ 童書書店&兒童學習書 Mamibook Web媽咪兒童書店 http://www.mamibook.com.tw/ Mackids 麥克兒童原文書店 http://www.mackids.com.tw/Default.asp 168books幼福 網路兒童書店 http://www.168books.com.tw/index.jsp 兒童文化館 http://www.cca.gov.tw/children/ 童書世界 http://www.childbook.com/Childbook_Com_TW/default.asp 英文網站 青林學習樂園 http://www.012book.com.tw/ 幼教天地 http://www.contest.edu.tw/86/4/kidsky/index.htm 全國兒童美語雜誌社 http://www.kid-web.com.tw/ 小牛津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http://www.newwis.com.tw/ 柏克萊出版社有限公司 http://www.baklice.com.tw/ The Baby Einstein Company - Baby Videos, Toys, Books and Music http://www.babyeinstein.com/index_02.shtml 書攤網路兒童書店http://www.chibook.com.tw 小書蟲童書坊 http://www.kidsbook.com.tw/ 123童書網 http://www.123book.com.tw/ 愛的兒童書店 http://www.bookstart.com.tw/ 無尾熊兒童圖書網 http://home.kimo.com.tw/koala_store/ 歡樂酋長~ 兒童圖書、玩具 http://sh1.yahoo.edyna.com/kidmate/ 伊索兒童網 http://www.esbook.com.tw/ ezToy 玩具便利屋 http://www.eztoy.com.tw/ Kalson Education 嘉信教育服務中心 http://www.kalsonedsa.com/ 出售啟發兒童學習潛能的VCD和CD,內容有智力及語言能力門開發、兒童音樂及故事。 Language Adventure Ki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oftware and videos for chil http://www.magictheatre.com/language.html Languages for children - Bilingual books - teaching and learning aids http://www.bilingual-supplies.co.uk/ Soleil Software, a World of Languages and Learning for Children. http://www.soleil.com/english/index.html Spanish and French for Children Beth Manners Audio Cassettes and CDs http://www.bethmanners.com/ 兒童各國英文繪本 免費看...免費學..免費聽...^^ 英文網站 44 本兒童英文繪本英文繪本不好買, 這兒有 44本適合初學小孩的動畫繪本 有分level 1-- 24本 level 2 -- 12本 level 3--8本 選最上面的標題 可以進入其他區域 如字母 教具...等 ,免費的網站, 重要的是 有發音又粉清楚, 還有教你 做英文教具的方法省錢的好網站ㄛ..^^ 網址 http://www.kizclub.com/S.html 260本 各國繪本童書, icdlbook 各國繪本童書網 英文網站 http://www.icdlbooks.org:8080/servlet/ResultByCategory?catid=16&sort=cov http://www.icdlbooks.org/ Learn to Read 有聲閱讀網 http://www.starfall.com/n/level-a/index/load.htm?f 兒童英文動畫辭典 英文網站 網址 http://www.amau.com.tw/classroom/ 認識英文字母顏色形狀的初級網站英文網站 http://www.literacycenter.net/lessonview_en.htm busca's picture's book http://home.kimo.com.tw/horabee/ 蒐集繪本偷走月亮、愛上月亮的提琴手、喬治波吉、烏龜塔菲、大熊老彭等兒童文學網路學校 http://www.schoolfree.com.tw/schoolfree/tw/index.asp 學前兒童學習的動畫網站,有童話、遊戲、常識、音樂、畫畫、數學等可愛馬吉島 http://www.gomagic.com.tw/ 專業的幼教兒童學習網站,也是親子教育網路教學,涵蓋遊戲、題庫、動畫等 愛麗絲童話夢幻網 http://home.kimo.com.tw/momoalice/ 中國神話 http://chinesemyth.uhome.net/ 水仙花的傳說 http://www.t2t-travel.com/flower/story.htm 獅索寓言 http://hk.geocities.com/othertopic_leo/aesop.htm Trina's 《河童屋》http://clik.to/kappa/ 郁化清的童話世界 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fa21/index.htm 童心網 - 專科專題多媒體網站製作,介紹兒童故事及童詩,中英文翻譯。 http://home.pchome.com.tw/soho/mych2000/ch.htm BBC - Schools - Homepage http://www.bbc.co.uk/schools/ LITTLE EXPLORERS by Enchanted Learning Software http://www.enchantedlearning.com/languages/Frenchdictionary.html L2Ed.com - Bilingu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http://www.lafete.org/ Free worksheets for children - French, Maths, English, Accelerated Learning etc http://www.happychild.org.uk/freeway/index.htm French Language Lessons at WannaLearn.com http://www.wannalearn.com/Academic_Subjects/World_Languages/French/ 兒童知識網站 國立自然科學科博館 http://www.nmns.edu.tw/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兒童網站 http://kids.nmmba.gov.tw/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www.nmp.gov.tw/ 小牛頓科學網站 http://www.littlenewton.com.tw/ 小校園 http://smallcampus.net/projects/world_vision/index.php 台灣數鳥 http://taiwan.yam.org.tw/tbc/ 國立鳳凰谷鳥園 http://www.fhk.gov.tw/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http://www.tesri.gov.tw/ 中時兒童好好站 http://bird.org.tw/hstar2/flyback/20.htm 科學小芽子 http://www.bud.org.tw/ 護幼文化園 http://www.hysbook.com.tw/hysbook/frame_all.htm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http://www.folk.org.tw/ 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園地 - 提供館藏文物、古代帝王及文人生活等資訊。 http://www.npm.gov.tw/game/home1.html TQ100兒童電視網─提供兒童與電視相關知識,包含電視智商測驗、電視漫畫月刊以及意見交流區。http://www.tvcr.org.tw/child/child.htm 太空漫遊兒童網站-含太陽系和九大行星的資料、拼圖遊戲及小測驗 http://home.ied.edu.hk/~s0010528/ Kids World 2000 提供多樣的資訊,如世界博物館、科學、運動、政治、和動物園等 英文網站 http://now2000.com/kids/index.shtml 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Kids' Corner 認識雨林 英文網站 http://www.ran.org/kids_action/index.html 兒童防疫網 - 提供兒童傳染病資訊介紹及遊戲等內容。 http://www.cdc.gov.tw/children/ 中華民國總統府 - 兒童天地 - 針對兒童製作的國家認識網站,簡介五院及家 由來 等資訊。 http://www.president.gov.tw/2_children/index_0.htm 兒童天文網站--宇宙和太空 http://www.geocities.com/space_science/index.html 兒童學習網站 KidsPsych:提供許多富含教育學習的益智遊戲 英文網站 http://www.kidspsych.org/index2.html Funschool - Part of the Kaboose Network 益智遊戲 英文網站 http://www.funschool.com/ FunBrain.com 教育學習的益智遊戲 英文網站 http://www.funbrain.com/ KIDS MATH 英文網站 http://www.kidsmath.com/e_int.html zippy兒童互動美語 http://www.zippynet.com.tw/index1.html (zippy 兒童互動美語─1個專為4歲以上兒童及家長所設計的互動英文學習網站) 孩子王親子 http://www.kidsking.com.tw/ 數學小飛俠 http://www.contest.edu.tw/87/endshow/2/mathfly/ 數學遊戲 - 共享資源 - 小學數學園地 http://www.hkedcity.net/iworld/resource/index.phtml?iworld_id=41&parent_ 比較數值大小 - 透過遊戲讓學生溫習及鞏固分數、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http://ihouse.hkedcity.net/~ma1212/count_html.pl 數樂天地 http://mathteacher.uhome.net/ MATHWORLD 英文網站 http://course.fed.cuhk.edu.hk/s021716/edd5169c/ 認識顏色與幾何圖形 - 含顏色與幾何圖形辦認,以及兒童綜合數學教學。 http://kids.dale.nhctc.edu.tw/cai/ 數學/幾何 兒童Hi樂園 - 提供以動畫與遊戲方式學習英文。 http://www.hi2ez.com.tw/kids/ 賽柏兒童村 - 提供遊戲、學習、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美術等課程相 關。 http://ccv.src.ncu.edu.tw/ 快樂兒童─我是囝仔 http://www.zgi.com.tw/main.htm 免費兒童教育網 - 提供即時線上學習及測驗,並提供幼教軟體免費下載。 http://www.freechilds.com/ 佛教漫畫屋 http://children.bfnn.org/comic/ 中文學習 國語小字典 http://140.111.1.43/ 國語辭典 http://140.111.1.22/mandr/clc/dict/ 國語辭典簡編本多媒體網路版 http://140.111.1.22/clc/jdict/main/cover/9001.html 葫蘆墩兒童文學一群國中小學教師組織讀書會,並在站內陳列兒童們的文學創作。 http://www2.nsysu.edu.tw/sunyou/ 國語日報 http://www.mdnkids.com/ 小河兒童文學教室-兒童散文, 童詩....... http://163.20.59.3/funa/ 中文- 成語故事 http://chinasite.stormloader.com/ 成語動物園 http://resources.ed.gov.hk/idiom2/ 兒童唐詩精選坊 http://www.geocities.com/Wellesley/3190/ 羅鳳珠-中華典籍網路資料中心-唐詩三百首 http://cls.admin.yzu.edu.tw/300/Home.htm 溫柔在頌-唐詩三百首 - 提供唐詩的線上讀看聽玩寫及檢索功能。 http://cls.admin.yzu.edu.tw/300/Home.htm 唐詩世界---唐詩裡的神話與傳說故事 現龍系列 ─《樂在詞中》 http://www.dragonwise.hku.hk/dragonwise/ 台灣節慶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index.htm 中國文字之美 http://www.contest.edu.tw/87/endshow/5/word1/index.htm 記鯤島本土文化園地─踏話頭 http://www.dang.idv.tw/head-1.htm Giankiu Tiongsim 白話字研究中心 -台語 http://www.de-han.org/pehoeji/ 台語拼音字-普實台文 http://www.taconet.com.tw/hioong 台語寫真集 http://www.taconet.com.tw/wtchurch/ 台語唐詩選讀.孟浩然 http://www.ncku.edu.tw/~taiwan/taioan/kou-tian/si/hclu-tongsi/14-beng-ho 123台語教學網 http://www.taiwanese-oki.idv.tw/ 台語教育學院 http://www1.twcat.edu.tw/webmaster/wwweng/t_edu/ 台語呼音法 http://home.pchome.com.tw/discover/daiwanese/ 阿龍台語世界 http://www.yalon.com.tw/taiwantalk/index/index.asp 十五音台語音標 http://www.tw15in.com.tw/ 蕃薯囝仔 http://www.monkid.com.tw/ 台語唐詩選讀.孟浩然 http://www.ncku.edu.tw/~taiwan/taioan/kou-tian/si/hclu-tongsi/14-beng-ho 聰味的網站 http://netcity2.web.hinet.net/UserData/h7617761/A/A.htm 個人的兒童文學創作 方素珍兒童文學館 http://netcity6.web.hinet.net/UserData/fsc4439/ 兒童音樂教育: 古典音樂的演奏家, 印象三重奏 http://www.arstrio.com.tw/ 音樂塗鴉國 http://www.prtmusic.com.tw/prtfamily/program/PAINTMusic/part_2/ (台北愛樂電台) 每週日早晨 9:00 ~ 10:00 主持/製作人: 吳逸芳 音樂色調:橘色 音樂類型:古典音樂為主,世界音樂、跨界音樂為輔 PAZU 兒旅網 http://www.pazu.com/ 天籟音樂城 http://www.csps.tp.edu.tw/dodo/musiccity/ 丹兒古典音樂網 http://classicsmusic.virtualave.net/ 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 http://content.edu.tw/junior/music/ks_wg/main.htm (國中音樂) 音樂家小傳http://content.edu.tw/junior/music/ks_wg/content/story/story.htm 台北愛樂 http://www.prtmusic.com.tw/ 小學音樂科相關網頁 http://www.hktas.edu.hk/webs/submus1.htm 歡迎光臨教育部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2003/default.htm 兒歌 tvb 兒童節 2002 http://tvcity.tvb.com/special/kid2002/song/ 兒童園地 http://www.ednoland.com.hk/ednolandweb/knew.cfm (還有益智遊戲) 咱的囝仔咱的歌 http://www.cca.gov.tw/song/main.html 藝術網站 Art Kids Rule! http://www.artkidsrule.com/ 英文網站 Kids' Space:彩繪兒童創作天堂 http://www.kids-space.org/ 英文網站 摺紙的網站 http://www.tacocity.com.tw/folds/introduction.htm 媽媽寶寶網站 So Smart Productions http://www.sosmart.com/ (嬰兒教育產品) 英文 網站 BabyHood嬰兒物語 http://www.ibabyhood.com/ 奇蜜親子網 . 華文父母社群網站 http://www.kimy.com.tw/ (嬰兒用品, 產前產 後知識,嬰兒幼兒兒童保健,身心發展............等有用知識) Johnson's BBCenter 嬌生嬰兒 http://www.bbcenter.addr.com/ 媽媽寶寶 http://www.mombaby.com.tw/km-portal/front/bin/home.phtml (孕婦須知, 育兒須知, 營養食譜..............等等) 育兒錦囊索引 http://www.mama123.com/b/bb/bba/lower.php3 母乳哺育專區 http://www.bfvghtc.org/ 媽咪寶貝 http://www.cwow.com/baby/article/0,1817,12-BB00003014--AR00001245,00.htm 嬰兒與母親 http://www.baby-mother.com.tw/ 優生保健 http://www.cgmh.com.tw/heal/journal/subject3.htm mababy.com http://www.baby-mother.com/a/index.php3 雀巢寶貝家族 http://www.nestle-baby.com.tw Mother No.1 http://www.motherno1.com/ BabyDJ婦幼網 http://www.babydj.com/Code/H_Home.asp 各項連結網站 教育網站 http://w7.hhps.tp.edu.tw/teacher/yahui/resource/goodwebs/search01.htm 兒童網站介紹 http://www.istec.iii.org.tw/01_04/3c/websiteinfo.asp 兒童篇(7至12歲) http://www.socialwork.com.hk/kid.htm 兒童世界 http://freebsd.sude.tpc.edu.tw/sude/grade/sm.htm 優良兒童網站 http://www.gifc.com.tw/寒假兒童網頁. 好站導遊 http://www.hbes.km.edu.tw/h8.htm 兒童網站 http://ms1.slps.ylc.edu.tw/~slps63/weblink/children.htm 囝仔網站 http://www.zgi.com.tw/main3-2.htm 兒童親子網站 http://www.buddhanet.com.tw/fp-vv.htm 幼教天地---網路書籤 http://www.contest.edu.tw/86/4/kidsky/bookmark.htm Caring for Kids - Resources and Links 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resources/index.htm 英文網站 致知網 http://netcity4.web.hinet.net/UserData/hwy49/ 提供學習資訊及 兒童學 習資源。 小朋友的學習網站 http://www.snwes.tyc.edu.tw/edu03.htm 兒童精選網站 http://w2.laes.tp.edu.tw/rebecca/old_index/ 社會科教學 兒童天地 http://www.naer.edu.tw/study/computer/1136/f1/student.htm 100精選兒童網 http://www.llps.hlc.edu.tw/ 兒童應該去 網路--網路兒童 http://www.ddp.ks.edu.tw/page28.html 兒童網站連結 http://www.yses.hcc.edu.tw/links/child-link.htm 學習資源 http://www.lzp.ks.edu.tw/left44.htm 兒童優質網 http://www.ples.cyc.edu.tw/childien.htm 勵馨基金會推選優質兒童100好站目錄 http://www.logps.cyc.edu.tw/91.10.31.3.htm 兒童文學 http://www.clse.tpc.edu.tw/zvandalism/4.htm 兒童好站 http://www.tlaps.hlc.edu.tw/tlaps/stuweb.htm 學習資源中心 http://www.fles.tyc.edu.tw/new_page_27.htm 優質兒童網站 http://w3.csps.tp.edu.tw/~kelly/internet01.htm DVM http://www.dvm.com.hk/elearnkid/interesting/childsite_leisure.html 教學資源網 http://ms1.faes.ylc.edu.tw/tearesoure.htm 其他好站 公視原住民兒童網站 WAWA.NET http://wawa.pts.org.tw/index.php 草莓易學網-可以尋找全省幼稚園 http://www.kid.com.tw/ 小蕃薯搜尋引擎 http://kids.yam.com/index.html 台北市幼教資源網站 - 提供幼兒教育資源。 http://www.kids.tp.edu.tw/ 窩比幼教服務網 http://www.woby.com.tw/index.asp 光和美幼教專業網站 http://www.1-6.com.tw/ BabyCenter http://www.babycenter.com/ 有用資源尋找 英文網站 兒童醫學網 http://www.vghtpe.gov.tw/~peds/index.htm 兒童健康 http://www.kidsno1.com/ 台灣迪士尼 http://www.disney.com.tw/ 英文迪士尼 http://disney.go.com/home/today/index.html 佑佑兒童資訊網 http://yuyu.ncc.com.tw/ 翻譯停看聽 http://home.kimo.com.tw/carlayeh/ 介紹德文翻譯兒童文學、包括圖 書推介及翻譯理論等相關資訊。

生活情境中的認知遊戲

2006年01月25日
公開
58

生活情境中的認知遊戲 作者:鍾美貞 美國教育家布洛姆(B. S. Bloom)(朱敬先,1990)以為,自出生至四歲的經驗與環境,對幼兒以後智力發展影響具有關鑑性;且智力發展在四歲前達到50%,八歲時達到80%。由此可見,兒童期的學習,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而在眾多能力的學習裡,「認知能力」可以算是一個人最經常表現,且最為人評估“聰不聰明”、“能力好不好”的依據。雖然以認知能力來判斷一個人有失偏頗,然而從IQ測驗中,認知能力所涵蓋的內容包括記憶、推理、抽象概念及語言理解來看,的確也明顯可以看出其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一般提供給幼兒的認知訓練不外有:物體恒存概念、配對、分類技能、模仿、記憶、符號接受、推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概念理解(如物品改念、顏色概念形狀概念、數概念、比較概念、序列……等概念)等等(林麗英,1997)。而對學齡前的認知學習,重點在於提昇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此能力必須在兒童智力成熟,以及透過長期地學習吸收,方能有良好的發展。 布魯納(J. S. Bruner)曾說過“任何學科的基礎,都可以某種形式在任何年齡教授給任何人”;認知學派心理學家庫柏爾,L. Kohlberg的幼教理論則認為幼教階段應重視其所生活的外在世界與經驗的嘗試;而杜威(John Dewey)也曾強調以兒童實際經驗為起點,使教材成為適應行動需要的工具,再以實際行動來完成知的作用(朱敬先,1990)。 因此,當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而大量提供學習課程的同時,不要忘了要以孩子的年齡、程度及身心發展為基礎,來選擇符合孩子的能力需要的活動;並且應避免偏重在某一領域的學習,由簡入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如此不但容易吸收,也可以讓孩子學得有自信。除此之外,在活動進行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接受度,並機動地調整活動內容,儘可能營造互動性的學習方式(非傳統的一說一聽學習),來建立良好的雙向學習關係,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中,徜徉於學習、探索事物的樂趣,並經由探索行為中學習判斷、推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之能力。 以下筆者將針對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或容易安排的情境,說明如何善加運用以提昇孩子認知能力。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可以依照自己時間的規劃,隨時隨地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學習的經驗與樂趣。當然,文章所舉的例子都只是生活的一小部份,讀者只要運用巧思,可運用的情境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情境一:摺衣服 目的:分類(大小、形狀、種類…..)、配對練習,及摺衣服之精細動作訓練。 安排: 1.摺衣服時請小朋友幫忙 2.請小朋友幫忙將同一類衣服放在一起,並拿去放好 3.邊摺邊問孩子問題,如:這件是誰的?大人的有幾件?穿在腳上的有     幾件?紅色的有幾件……? 情境二:吃飯時間目的:認識物品名稱、配對(碗-筷)、簡單的量及算數練習 安排: 1.一邊準備晚餐,一邊問或告訴孩子:這是什麼菜? 2.餐前請孩子幫忙擺碗筷(一人一副) 3.洗水果時請孩子去問每個人要吃幾個,並算出正確水果數 情境三:洗澡時間 目的:邏輯概念練習 安排:洗澡時分別拿一些輕、重的玩具丟至澡盆中,問孩子發生什麼事?什麼東西掉下去?為什麼海棉、積木會符在水面上? 情境四:超級市場目的:練習購物、付錢、記憶 安排: 1.事前──看圖認識蔬菜水果,之後列出購買清單(如:蘿蔔-2;蘋果-5;高麗菜-1),如孩子尚不識字,清單上的蔬果可用圖畫表示。 2.在超級市場時,會依清單上的數量拿物,並拿至櫃台付錢。 3.回家後,敘述在超級市場買東西的流程,及當時發生了什麼狀況,先買什麼,再買什麼? 情境五:搭公車目的:練習計算票價 安排: 1.事前──製作圖示卡教小朋友票價(如下圖──大人:15元�哥哥:8元�我:不用),並玩家家酒(司機和乘客)。在玩時給孩子不同的出遊人物組合,讓孩子計算要多少元(如全家出遊要38元;我和爸爸出遊要15元)? 2.搭公車時,把提示圖卡放在身上,在等公車時,請孩子先準備好零錢 情境六:去動物園目的:認識動物名稱、特性、觀察、記憶 安排: 1.事前──教導認識動物,如: ●動物園有什麼動物? ●會飛的動物有什麼? ●四隻腳的動物有哪些? ●什麼動物只有兩隻? ●什麼動物住在水裡? ●什麼動物喜歡在晚上出現? 當孩子回答時,可為其準備紙卡(一個問題一張),將問題及孩子回答的答案寫在同一張紙卡上(如:“會飛的”──”蝴蝶、鳥”)。 2.在動物園時,實地引導孩子認識動物及其特性;並在紙卡上記錄補充在家沒有回答的動物(如在“會飛的”──“蝴蝶、鳥”紙卡中加上“蝙蝠、貓頭鷹、……”)。 3.回家後,將在動物園觀查記錄的紙卡拿出,再次回答“1”的問題,同時和孩子一起討論原因;並請孩子描當天到動物園的場景、發生的事件。 情境七:搭捷運 目的:認識捷運褡乘步驟、認識沿途地點、練習認字、數數、觀察、簡單計算、    記憶 安排: 1.事前──向孩子簡單說明搭乘捷運的流程(如購票Ü找入口Ü插卡Ü拿票Ü排隊Ü上車)、製作字卡教孩子上下車的站名、模擬車廂人數的計算(如用骰子決定每個車廂男女數,請孩子計算每一個車廂的總人數及男女人數差別)。 2.選在非上下班時間帶孩子搭捷運,在每一站告訴孩子地名,並引導孩子看站名(如:“士林”);並讓孩子去數並記下車廂裡有幾個人?幾個男生?幾個女生?男生和女生差幾個人?(如果孩子有興趣,可以比較不同車廂的人數)。 3.回家後,和孩子討論人數的計算(如果是比較不同車廂的人數,還可以做成小小的比較圖表),以及回憶搭捷運的過程。 以上所舉的都是一般父母普遍重視的認知能力練習,雖然專家學者將個體的發展分門別類,然而孩子的每一部份發展都是相互影響、全面進行的。在提倡誘發孩子多元智能的今天,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已不僅僅是這個孩子有多聰明、瞭解的知識有多少,而是如何將其能力善加運用,甚至活用於日常生活或人際互動中。本篇所舉的認知情境,都是家長或照顧者在平時即隨手可得的機會,父母只要腳步放慢一點、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巧思,那麼生活中無處不是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運用生活中的情境學習,不但可以提昇孩子的認知能力,同時對孩子生活技能的訓練、常規的建立、人格的發展,與社會互動行為,均能產生正向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生動而有趣的生活學習,容易讓孩子樂在其中,進一步所養成的良好學習態度與學習精神,將使孩子受用一生。 (作者為資深早療工作者 現任萬芳發展中心副主任)

多元智能在早期療育的運用

2006年01月25日
公開
50

多元智能在早期療育的運用 作者:張淑娟 在面對特殊孩童的教學時,我們常陷入一種迷思──“他的能力如何”;而在評斷能力時又常以孩童的“智商—IQ”高低來衡量。雖然美國智能不足協會已強調智能發展遲緩的定義應包括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再局限於智商,但不可諱言智商的去標籤化仍是目前努力的目標。傳統的智能理論是以語文與數理為基礎,認為人的認知是一元化的,每個人皆可落在IQ曲線圖上的某一點。然而豪爾.迦納(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另一種說法,他打破了傳統的基本假設,認為人並不只限於這兩種智能,同時定義智能包括三種能力:1.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2.能提出新問題來解決問題的能力;3.對自己所屬文化能做有價值、有創造的服務能力(Campbell & Dickinson,1999)。 迦納在1983年“智力的架構”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其中發表了人類所具有的七種智能(目前已擴增至八種),分別是語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體—運動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內省(個人內在)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等。 當筆者接觸這七項多元智能後,開始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多多少少總受到自己所擅長的幾項智能所影響,而局限了教學模式的運用;同時也忽略了開發學生的不同智能。特殊教育所強調的是透過瞭解孩子的優弱勢,啟發其不同的能力,然而在老師在評量孩子時,看到是常常是孩子的弱勢,像是目前不會什麼?有什麼是尚待學習的部份等等,並依此來訂定教學計劃與目標,而忘了對特殊兒童而言,最弱勢且受限的部份往往是前三項智能(語文,邏輯與空間),而這三項智能的發展對他們來說,即使投入時間與精力,學習成效依然有限。 迦納的多元智能論再一次印證並提醒我們重新去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並修正以往的教學模式:探索智能卻不以此標籤孩子的能力;開發優勢智能、鼓勵學習,卻不放棄加強其弱勢點。由於傳統對智能學習的單一教學模式,限制了對孩子多元智能的啟發,因此當老師有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後,必須學習調整教學模式與課程安排,呈現至少七種以上的學習索引。因為有了迦納多元智能的概念,在面對特殊孩子時,引發我們思索如何運用多元智能在特殊兒童上,也嘗試運用教學來呈現七種智能的開發。 教學運用 首先我們成立一個三位孩子的小小實驗班,孩子的年齡約5至6歲,皆為動作發展遲緩的腦性痲痺兒童,一開始便從瞭解孩子的多元智能著手。由於目前尚未有一套標準化的測驗來瞭解孩子這七種智能的高低,因此最適當的方式為觀察記錄。觀察記錄大約持續四星期的時間,同時使用自然與情境設計的方式,觀察孩子對不同智能相關的教材或玩具的喜好與強度。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將教室的玩具依七項智能做基礎分類,在觀察的一開始即同時呈現五種智能的玩具(人際與內省除外),每日固定開放三十分鐘讓孩子自由探索,時間可依孩子的反應作調整,有時會長達近一小時。因為腦性痲痺兒童在動作及經驗上受限,老師必須是位敏銳的觀察者,才能適時地提供必要的協助。例如有位孩子只對有聲的操控玩具有興趣,在近三天的觀察後老師便決定將教室內所有有聲物收起。起初孩子會有些情緒反應,但這也迫使其開始去注意其他的玩具,也開始觀察同伴,慢慢地會試著伸手將同學正在建構中的積木推倒,也漸漸試著探索其他教具。 除了觀察外,也可以從與孩子相關的人訪談過程取得訊息,如父母、相關老師或治療師等。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機會最多,或許無法清楚地將其能力歸納於七種智能中,但透過老師的說明與協助,家長的瞭解將使雙方有機會看到孩子更寬廣的學習面貌;另一個輔助的方式是反向思考。阿姆斯壯(Armstrong,1997)曾說過:解釋孩子最發達智能的另一個好辦法是──觀察他們在課堂上的不當行為,像是坐立不安,無法靜坐在椅子上學習者,可能是肢體動覺智能較佳者;空間智能強者可能喜歡隨手亂畫或幻想….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好方法。 在經過觀察記錄將資料彙整後,其結果常令我們訝異:最初先入為主地認為腦性痲痺兒童對七項智能的反應一定相當有限,事實卻不然。除內省智能外,每位孩子在其它六項智能皆有強弱不同的表現,問題的癥結反而是老師本身在面對孩子弱勢的智能時,較難去誘發孩子的學習。此點是老師本身應去努力開發或尋求支援的。 瞭解了孩子的多元智能,便開始著手選擇與設計教學。在孩子與老師的第一次嘗試中,我們選擇孩子最有興趣的主題著手──車。在思考如何將這六項智能融入教學時(因考量孩子目前發展,內省智能暫不列入),我們將教室分為幾個學習區(其中有些學習區能同時符合不同智能的學習),並將課程分為兩個時段:第一個時段即是上述的三十分鐘自由探索的「自主學習時間」;第二段則以單元為主的較結構性教學。學習區不但提供學生自由學習時間對不同智能領域的探索學習外,也在結構性的教學中由老師引導活動的進行。以下即以「車」為教學主題,針對六項智能領域學習區的活動設計加以敘述並舉例說明。 ●語言智能: 收集各式有關車的圖卡、汽車書報雜誌、圖畫書,以及各種車聲的錄音帶等。孩子可藉此認識不同類型的車子與其功能,也可將書報中喜歡的車子剪下貼在紙上成為自己的汽車大展。在這個活動中孩子練習了區辨(找出車子圖片)、分類或配對(找到相同或不同性質的車子)、剪貼(手眼協調)、語言(認識車的語彙或不同車所發出的聲音)等能力。 ●邏輯—數學智能: 收集各式車子的玩具,由操作中瞭解車子的特性(如須有兩個圓形輪子且會滑動者),可安排賽車大賽遊戲,由每位孩子輪流比賽看誰的車子跑得最遠,待孩子將車推到定點後,再用有顏色的膠帶將孩子所推動的距離貼在地板上,讓孩子在視覺辨識上清楚分辨長短;除了距離外也可以比較快慢與順序;或用秤來認識車子大小與重量間的關係。 ●空間智能: 積木或疊疊樂是孩子喜歡又具變化的玩具,孩子可用積木想像建構不同的車子;也可以排成列,作為汽車行徑的軌道;或是圍成圓圈做成停車場。 ●肢體—運動智能: 對動作發展正常的的孩童,可以設計滾輪子大賽,不僅促進大小肌肉的發展,也可同時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而對腦性痲痺的孩子,則可以稍加改變,以趴滑板的方式玩賽車遊戲;也可以利用餅乾空盒做成小汽車,動動自己的小手嘗試創作。 ●音樂智能: 市面上有許多與車相關的兒歌,可用來與語言智能相結合學習;此外,利用不同樂器的聲音特質,想像扮演不同的汽車(如鑼可代表救火車、鼓是大卡車、手搖鈴為計程車、鈴鼓為警車等),或利用節奏的快慢來表示車速等,皆可自由創作成為教學的好題材。 ●人際智能: 只要在上述幾項活動中多加留意,即可設計成包含此智能學習的遊戲:如需要互助合作的團體活動,其中觀察同伴,輪流等待…..等人際智能的學習可由老師視情境介入引導。 上述的幾項活動,是相互串聯,彼此相關的。每位學生的優勢學習各有不同,老師如果只用單一教學模式作能力引導,則學生無法吸收時,老師不應只是一味相信學生的能力不足,而應反求諸己,思考課程安排的問題所在。例如要傳達上課這個概念,除了簡單口頭說明“上課了”,還可以搭配播放固定的上課音樂、展示一張上課的圖卡或相片,或指導學生需將每日活動流程卡貼在指定的地方等,這些皆是透過多元智能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學習。多元智能提醒我們教學不再只是坐與聽的授課模式,並跳出以往教學的繁籠,挑戰老師串聯各項智能的教學智慧。 在運用多元智能論時,重要的是去開發學生的不同智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應,尤其是對特殊兒童,更應該放慢我們的速度,才能觀察到學生的優勢學習管道。多元智能所改變的並不是教學的內容,而是改變我們教學的方法與想法,它的多樣化端看我們如何去運用與變化。老師可以利用照相、錄影,收集學生的作品或半成品,建立學生檔案並提供評量學習的依據,並透過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去發揮孩子的專長與啟發潛在的能力。在多元智能的理念下,老師的角色是催化劑而不再是主控者,多給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自由探索學習,讓學生在教室內可以自由發表意見與想法。少一些掌控,多一點彈性,孩子會帶您發現更寬廣的天空。 (作者為資深特殊教育工作者 現任心路兒童發展中心早療教師 )

語言發展與治療

2006年01月24日
公開
56

語言發展與治療 羅梅英�高雄長庚兒童醫院語言治療師   若我們對正常小孩的語言發展有所了解,就較能注意小孩可能發生的語言溝通問題。   首先,就語言及語音的發展一簡單的介紹。 語言的發展   依據正常的語言發展時序,可推斷兒童語言能力是否有落後或異常的現象,早期發現問題,能把握治療的先機,使兒童得到最適切的幫助。   下列列舉一些語言發展的重要界標作為參考: 二歲還完全沒有語彙出現,或是還不會說話。 二歲沒有任何句子。 三歲以後說話大部份含糊不清難以理解。 五歲以後句子結構仍有明顯錯誤。 五歲以後仍不能流利說話或構音異常除上述現象外,若發現兒童在語言表達上有明顯異於同齡一般兒童時,應帶給語言治療師做進一步評估。兒童語言發展的異常,一般可檢查出來的主要原因有五種: 聽覺障礙。 智能障礙。 大腦功能不良。 情緒困擾。 環境剝奪。 語音的發展   小孩的語音發展常是從容易的開始,慢慢發展出較難的語音。大部份的研究指出,雙唇音ㄅ、ㄆ、ㄇ的發展比較早,而舌尖音ㄉ、ㄊ、ㄌ以及舌根音ㄍ、ㄎ、ㄏ也比唇齒音ㄈ及舌前音ㄗ、ㄘ、ㄙ都來的早,一般而言,大部份的音在五歲左右應都已發展出來。   兒童在語音發展上常會出現一些特殊構音型態如前置型的構音,將”阿公”說成”阿東”,另一類是以不送氣音代替送氣音,如將”兔子”說成”肚子”,這些情況若出現在兒童早期的發展階段,父母尚不需過份擔心,大部分的兒童於日後會逐漸發展正確的語言。 唇顎裂小孩可能遇到的語言問題   一般而言75%左右的患者在顎裂修補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發展與一般小孩一樣的語言,其餘約有20-25%的小孩會有語言上的問題。   常見的語言問題有下列幾項: 鼻音過重或漏氣,在說非耳音的語音時會有不適當的氣流從鼻子出來。主要原因有: 顎咽閉鎖不全顎。 顎裂修補時,上面還有些空隙或明顯的漏洞。 舌頭運用不當,舌頭位置不對。 張口程度不足,嘴形不清楚。 構音異常。部分患者因器官條件的不足而發展出代償性的構音行為,最普遍的為喉塞音,構音的位置不對,較正確位置偏後,如咽、喉處。   有些研究指出這種代償性的構音行為是學習而來的,因患者父母較接受代償性的構音,而比較不接受小朋友用比較正確但鼻音較重的說話方式。 家長如何協助小孩說的更好的方法 口腔運動練習 一、唇的練習   就語音的發展雙唇音ㄅ、ㄆ、ㄇ是比較早,因此可利用一些遊戲的方法讓小朋友練習唇的部位。 玩法: 在兒童嘴唇上塗上口紅,照鏡子,再把嘴印在紙上,比比看,誰的嘴巴最大,誰的嘴巴最小。 用嘴唇印在圖畫紙上,完成一幅自畫像,或隨意壓印構成一幅唇晝。 嚼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嗚」。 拉開嘴唇說「伊」。 不停交換說「伊」「嗚」。 上下嘴唇內縮後發「吧」。 閉唇練習:玩「吻紙」遊戲,或閉嘴咬住小東西,可以幫助他們體會如何閉上嘴巴。 鼓脹兩頰然後發「啪」聲。 鼓起兩頰做漱口狀。 二、舌頭練習 舔棒棒糖用具:棒棒糖、湯匙玩法: 鼓勵兒童舔食棒棒糖、冰淇淋。 把果醬、巧克力醬、砂糖等孩子喜歡吃的東西,放在湯匙上給兒童琢食,看誰先舔完。 將兒童喜歡吃的食物塗在嘴唇上,要他用舌尖舔下來吃。添的順序是: 下唇中間。 唇的左角或右角 上唇正中 舔食:塗滿嘴唇上的糖漿,看誰先舔淨。 練習(1)的時候,應先示範,等(1)會了以後再順序練習。 舌頭伸出伸入。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 舌頭在日內左右移動推抵兩頰內側。 用舌尖舔上下唇。 舌頭用力舔餅乾。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 捲舌作馬蹄聲。 舌尖運動:用舌尖舔食食物,增加顏面肌肉和舌肌運轉能力。 用吸管吸飲料:用吸管吸飲料,舌頭會被牽引到口腔的後部,亦是一種舌頭的訓練。 三、呼與吸的練習 吹羽毛遊戲:用嘴巴呼氣,吹羽毛,且可染色,增加兒童的興趣。亦可以棉花、毛線、彩帶、棉紙片等器材代替。練習呼氣的長短、強弱、斷續,以培養兒童呼氣的調整力。 用厚紙筒吹前項材料,材料可由小(輕)而大(重),輕重不同,所用氣量不同,注意送氣集中、均勻。 用吸管吹前項材料,放置桌上,成人先示範,再鼓勵他自己吹。 吹玩具小喇叭、哨子、口琴、口笛等或吹泡泡、風車、氣球、乒乓球,以增進呼氣量與調整力。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噓」。 吹火柴、蠟燭、碎紙片、口哨。 用吸管吹水。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 置舌頭於上、下齒之間慢慢吹氣。 四、舌根音的練習   漱口練習:喝一點水,頭仰著,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協助小朋友了解舌根動的感覺。上述口腔運動練習可於顎裂手術修補後,約一歲左右即開始練習。儘早做可加強小朋友口腔功能。 家長應注意的事項 父母應學會如何分辨不正確的發音方式:如唇顎裂小孩較容易出現喉塞音的代償性行為,若小朋友有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應避免去增強這種錯誤的發音。   而於小孩呀呀學語的階段,家長應多鼓勵用舌尖前音如ㄋ、ㄌ來練習發音,另就語音發展的時序來講,可先增強雙唇音如ㄅ、ㄆ,慢慢再加強舌尖音如ㄉㄊ,還有舌根音如ㄍ、ㄎ及早期的擦音如ㄒ、ㄙ的練習。 定期回診追蹤:一般唇顎裂小朋友初次進行語言評估的時間約兩歲至兩歲半間,之後約半年追蹤一次,此追蹤的目的在協助家長即早發現小孩語言或語音是否異常,提供家長一些意見,讓家長在家可以協助小孩練習。 鼻咽鏡及x光檢查:若小朋友有鼻音過重或有鼻漏氣的現象,以致影響語言的清晰度,且無法透過語言治療得到改善時,須於四歲左右進行鼻咽鏡或X光檢查,以確知顎咽閉鎖功能異常的情況如何,以決定進行何種手術來改善。   一般檢查年齡會選擇在四歲左右主要的原因有下列三點: 此時小朋友的合作度較高,因進行該項檢查需小朋友配合講話、不哭鬧 構音能力及語言程度趨近成熟 顎咽功能較協調,如此,對顎咽功能的判斷才能較為精確。 (本文選自顱顏會訊季刊,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構音異常

2006年01月24日
公開
62

1. 何謂「構音異常」? 「構音」即俗稱的「口齒是否清晰」。「構音」為產生語音的過程:它是將由胸腔呼出之氣流經過聲帶振動發出的音源,以唇、舌、顎、咽等構音器官的磨擦或阻斷等動作,而發出各種語音的機能。這種機能通常大約由二歲開始逐漸發展,到六歲左右才會有接近成熟的各種構音能力。構音發育有一定的里程軌跡:二歲已發展出的音包括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而最慢發育的音有ㄖㄗㄓㄔ。若構音的發育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遲緩,才可視為異常。因此,在二到六歲間存在的某些構音問題,常只是發育過程的一時必然現象。 2. 「構音異常」分作哪幾種類型? (1) 替代音(substitutions):以另一語音代替標準語音,或以其他類似聲帶振動的聲音取代標準語音的情形。例如:「公公」說成「咚咚」,以ㄉ代替ㄍ。 (2) 歪曲音(distortions):語音歪曲變化,聽起來不同於標準語音,此發出的聲音是語音系統中不存在的音。 (3) 省略音(omissions):聲符韻符被省略,例如:鞋說成一ㄝˊ,而造成不正確的發音。 (4) 添加音(additions):正確的語音內加入不該加的音,例如:ㄔ飯說成 ㄔㄨ飯。 (5)聲調錯誤:國語的四聲運用錯誤。 (6)整體性的語音不清:例如唇顎裂、聽覺障礙、腦性麻痺等類兒童的咬字不清晰,但無確定的構音錯誤組型。 3. 構音異常的原因為何? 主要分成四大類,或由數類原因混合引起。 (1) 智能、中樞神經以及人格和環境的問題:含這類原因引起的構音異常,治療上最為困難,常需特殊教育的協助。 (2) 聽覺問題:言語的發育須靠外界給予聽覺的刺激才可學習,因此早期發現並治療聽障礙很重要,必須在言語功能發育的年齡以助聽器利用剩餘的聽力刺激,或以其他可接受刺激的機能來學習語言。 (3) 構音器官的問題:包括構造異常及神經肌肉運動性的問題。如牙齒咬合不正,及由腭裂等原因引起的腭咽閉鎖不全造成的鼻音過重。腭裂的治療,建議在2歲半到6歲間做修補及語言治療;若仍有腭咽閉鎖不全,則在12歲前再做咽瓣腭咽重建手術及術後語言治療。此外,因外傷或手術造成的構音器官損傷,也可能引起構音異常,至於舌繫帶過短造成的構音異常極為罕見,只有在舌尖伸出無法觸及下唇的情形才可能影響到如ㄋ、ㄌ的音,此時才須剪開舌繫帶。 由構音器官之神經肌肉運問題引起的構音異常,包括輕微的口腔或舌部動作協調不良或靈敏度差,到較嚴重因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運動性言語障礙」常會合併語言層次的問題,如小孩的腦性麻痺和成人的中風等,也需要語言治療來改善。 (4) 機能性的構音異常:為兒童族群最常見的構音問題。這類構音異常沒有上述三類的病變,只是某些音的學習發育上有遲緩現象,以語言治療來改善有很好的效果。當然有些兒童的構音異常會逐漸自然改善,但若未加以早期治療,成人後便有可能留下一些很難矯正的構音異常。 4. 構音異常的治療為何? 以語言治療為主,並需要家長的充分配合,其步驟包含以下階段: (1) 增加自我問題的意識。 (2) 分析異常音及正確音。 (3) 建立正確的語音:包括發音刺激、矯正構音部位、移音矯正、分析語音、詞句練習及交談式練習。 (4) 語言遊戲 要幫助孩子獲得正確而清晰的語言,必須多方面的互相合作才能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經驗。構音治療並不困難,一旦兒童了解標準音及自己錯誤的特徵,並能在單音或音節上發音,就可以矯正得很快。 5. 口吃可以治好嗎? 除了上述構音異常外,還有一類常見的「言語節律性異常」,最多的就是俗稱的「口吃」 (stuttering)。另外如「言語急促」(cluttering),即說話太快使人聽不懂。這兩類「言語節律性異常」的矯正,皆以語言治療為主。 一般人印象中的「口吃」,指的是說話結結巴巴,有口難言。根據美國口吃大師Van riper對「口吃」所下的定義,口吃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說話流暢性失調,不管是重複的發出同一個字音,或是將字音拉長,當事人因此感到挫折或尷尬。 每個人在兒童某時期均會發生言語不流暢的現象,如無特別因素影響,此現象會自然消失,故此時的言語不流暢乃自然現象,並不屬於口吃患者之列。依據美國聽語學會的調查,全美國學生大約0.7%是口吃患者,占語言缺陷人口的第二位。此外,許多研究調查指出,口吃的發生率約佔全人口的1%左右。口吃患者的男女比例約為二比一至十比一不等,可能係因男童在身體上、社會上、語言發展上皆稍慢於女童,處在不公平的競爭下,其挫折感-特別是語言方面-無疑的比女童為多,於是言語方面之不安全感、遲疑和抑制現象更多。此外,如雙胞胎、腦傷、糖尿病等團體的口吃發生率均比普通團體為高。若家族中有口吃患者,則家人常因遺傳或模仿,使口吃的發生率更高。 口吃開始出現的年齡,最高峰約在5至7歲期間。雖然80%孩童的口吃問題,只持續一段時期便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但仍然有不少孩童的口吃卻反而更加嚴重,乃至成了一輩子的遺憾。影響口吃行為發生的因素,除了與口吃患者本身的語言發展及能力相關之外,還包括了其他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心理特質、父母、社會適應、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大部分專家傾向認為口吃的發生是生理基因和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 口吃的起因是一個複雜及多層面的問題,是無法靠單一途徑或學說就能解釋清楚的口語障礙。專家們對口吃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大致有三個不同的派別,包括「個人心理和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的探討、「神經生理」方面的研究和「語言心理學」。口吃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其特色為具有多變性,即口吃行為會隨溝通環境的地點及時間而產生變化。要為口吃患者設計一個有效的治療計畫,往往必須依賴對個案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診斷和評估。口吃患者在臨床上須做的評估主要分作三部份:聲波、生理和社會心理的評估,再根據檢查及評估的結果,訂定不同的治療計畫。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嚴重程度不同,通常可分原發性(兒童)口吃治療及續發性(成人)口吃治療。在兒童口吃治療方面,得到父母與小孩的合作為首當其衝的要務。而治療兒童口吃的方式有兩大派:「間接治療法」和「直接治療法」。「間接治療法」的主要原則是避免兒童對說話感到恐懼,其治療重點在「對外在環境加以修正」一如父母盡量對小孩說話的「順暢」行為加以強化而不要強加指正;同時建議父母說話速度應放慢以提供良好的說話模式。「直接治療法」強調提高兒童對口吃問題的自我覺察能力,並配合增強本身說話順暢的技巧。針對兒童的口吃,一般建議的是融合「間接-直接」的治療法。在成人的口吃治療方面,目前主要的三種方法包括:「口吃修正治療法」、「說話速度控制療法」及「說話流暢性塑成治療法」;而較常用的治療技巧則有「陰影法」、「遮蔽法」、「隨意性口吃法」、「停頓法」、「節拍法」及「延遲聽覺回饋法」等。 經過許多專家學者的努力,80%的口吃問題已經得到良好的治療預後。口吃的發生是口吃患者環境,及在適應環境時,口吃患者所表現的技巧和能力,互相影響下的產物;因此,口吃的治療必須仰賴多方面的配合。由於口 吃的語言評估和訓練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所以需要耳鼻喉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診斷和協助,才能有最佳的治療效果。

如何協助構音異常的幼兒

2006年01月24日
公開
57

如何協助構音異常的幼兒 作者�林麗英 常聽一些父母說,我的孩子說話不清楚,是不是舌頭太大了?是不是要剪舌繫帶?長久以來的錯誤觀念,造成許多人以為只要處理孩子的舌繫帶就可以修正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其實幼兒口齒不清和舌繫帶是不是太緊沒有太多的關係,反而和孩子口腔動作的協調性以及語音的靈敏度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幼兒的語言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因為他說的話還不夠多,語音也不夠純熟而出現口齒不清、發音不清的現象,例如「蜘蛛」這個詞彙並不是很常用,「ㄓ」音又很難發,許多孩子特別是四歲以前的孩子,在說「蜘蛛」時,常會說成「ㄐㄧ ㄓㄨ」或「ㄉㄨ ㄉㄨ」,但這些並不代表孩子有構音異常的問題。 一般而言,幼兒在三、四歲以後,口語表達能力可以達到日常對話的程度,也可以用比較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所以,如果這時候仍有發音不清楚的現象,我們才會需要帶孩子去做構音的矯正。換言之,四歲以前的幼兒有發音不清楚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他的語言純熟度不夠,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語言發展愈來愈成熟,構音的問題會自行修正。但是,如果到了四足歲以後,孩子仍有相常程度的發音不清時,就需要語言治療師的幫忙了,而這一類的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謂構音異常的孩子。   構音異常的幾種類型   構音異常通常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一、舌根音化 這類孩子發音的特徵就是把大部分的聲母,例如ㄉ、ㄊ、ㄓ、ㄔ、ㄕ等用ㄍ、ㄎ來代替,像「弟弟」說成「ㄍㄧˋ ㄍㄧˋ」,「蛋塔」說成「幹卡」。 二、舌前音化 這類構音異常的孩子常把大部份的音都用ㄉ、ㄊ來代替,例如「哥哥」說成「ㄉㄜ ㄉㄜ」,「公園」說成了「東園」,「褲子」則成了「兔子」。 三、不送氣音化 在聲母中有很多音是屬於送氣音,例如ㄆ、ㄏ、ㄊ、ㄎ、ㄑ、ㄕ、ㄘ、ㄔ、ㄒ……都是有氣流的音,有些孩子在氣流跟音的協調上出了問題,所以常把氣流都省略掉,所以「婆婆」發成「伯伯」,「泡泡糖」變成「爆爆檔」,這些都屬於不送氣的類型。 四、省略音化一些構音異常的個案在發音上會有把語音簡單化的傾向,把某一個聲母、韻母省略不發,例如「樓梯」變成「ㄡ ㄧ」,把ㄌ、ㄊ省略掉了;「弟弟」變成「ㄧˋ ㄧˋ」,ㄉ省略掉了。 五、其他語音錯誤 除了上述較常見的四種構音異常類型,有時也會有一些其他的異常情形,例如,有些孩子會用雙唇音來代替很多的音,所以「飛機」變成「ㄅㄟ 機」、「不會」變成「不配」;也有些孩子會有語音添加的問題,像「不要」成了「不料」等等。 構音矯正的方法: 當孩子有口齒不清的問題時,應接受語言治療師的構音矯正;常有人誤會「構音矯正」是教孩子唸注音符號,但事實並非如此,學習注音符號或參加正音訓練,是無法改善孩子構音錯誤的問題的。當孩子有構音異常的情形時,語言治療師將是孩子最佳的協助者,語言治療師可以透過評量找出孩子錯誤的語音及語音錯誤的類型,再應用音韻歷程分析及構音矯正的方法,將錯誤音做矯正,幫助孩子改善構音異常的問題。 在構音矯正過程中,治療師會分成幾個步驟來進行,(以舌前音化之類型為例,孩子把ㄎ發成ㄉ音,而治療師要矯正『ㄎ』的發音),治療師會採取的治療步驟如下: 一、把目標音(ㄎ)誘發出來: 要誘發孩子發出ㄎ的音,可以透過一些遊戲來引導,像玩咳嗽的聲音,或要孩子跟我們一起發出「ㄎㄎㄎㄎ」的氣音遊戲。把音發對,是構音矯正的第一個步驟。 二、詞的練習: 當孩子能發出正確的目標音(ㄎ)後,即可進入詞的練習。ㄎ有許多詞,例如褲子、蝌蚪、上課、快樂、筷子、開門…..多讓孩子做不同含有ㄎ音的詞的練習,幫助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加強正確的發音。 三、把句子中的目標音(ㄎ)說對: 當孩子也能發對詞彙中的ㄎ音時,就可以把詞結合成句子來練習,例如,「哥哥有新褲子很快樂」。 四、在短文中把目標音(ㄎ)說對:我們可以把很多包含ㄎ音的詞組合成短文或編成故事,例如:「凱凱是一個愛哭的小孩,有一天他又哭了,因為他上課要遲到了,可是卻發現他的褲子破了…..」既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聯想力,也可以練習在更長的敘述中把音發對。 五、類化訓練: 有些孩子也許能在語言治療室中把ㄎ音從單音到詞到短文都說得正確,但並不代表孩子在日常說話中也能把音說對,所以語言治療在最後必須進入類化的練習。所謂類化就是讓孩子能在任何時候都能把音說對,這個階段就必須走出治療室,由老師、家長在平日課堂及生活中讓孩子有經常練習的機會。 *老師如何在課程中協助構音異常的學生* 通常,類化是所有構音治療中最困難也最重要的部份,可是,絕大部份的老師都認為,在正常教學中要面對全班數十個學生,實在難以兼顧某一個孩子的發音問題。對於這樣的困擾,我們建議老師們不妨運用下列的方法來幫助構音異常的學生: 一、如果孩子正在接受語言治療的構音矯正,請老師配合做構音的類化練習。例如孩子正在學ㄎ的音,老師可以利用下課的時候要孩子到跟前做五分鐘ㄎ音的詞、句子、短文練習,老師也可以運用各種情境讓孩子有練習的機會,像拿起一杯開水問孩子:「這是什麼?」誘發孩子說出「開水」,或問:「為什麼要喝開水呢?」,誘發他說:「口渴」。 二、如果孩子並沒有做語言矯正,請不要去矯正孩子的構音錯誤,因為老師的善意矯正,常常變成是要孩子在錯誤的音上多說幾次,結果反而讓孩子將錯誤的音又加強練習了幾次。例如當孩子把ㄎ發成ㄊ,褲子變成兔子,老師若一再糾正,要求孩子多唸幾遍,讓孩子在未經正確指導之下,又再把「兔子」加強了幾次。所以在孩子尚未獲得專業的構音矯正前,老師不宜急於矯正孩子的發音,以免弄巧成拙;面對尚未接受構音治療的個案,老師應提供資訊給家長,並做適當轉介。 三、老師、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是最密切的,所以老師應該扮演良好的轉介者的角色,如果孩子已滿四足歲,卻仍舊有發音錯誤的情形時,老師應儘早協助家長尋找相關的醫療資源,告訴家長到哪裡去做進一步的語言構音的評估。 四、老師可以成為家長和孩子重要的支持者。因為構音矯正或語言治療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可能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許多父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可能便因忙碌而放棄;也可能因為要求短期見效,而放棄需要耐心練習的構音矯正。這時支持者的角色便很重要,一方面推動家長繼續帶孩子到醫院接受適當的矯正,一方面則協助孩子在教室裡做發音的練習和類化。 正確的治療,字正腔圓不是夢 功能性構音異常的矯正效果是相當好的,因為這一類孩子的構音問題多是功能性的,沒有器官上的問題,所以只要經過語言治療師正確的矯正,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幫助孩子做類化的練習,大部份的孩子都可以把錯誤的音矯正過來,所以對於功能性構音異常的孩子,如果能夠儘早做適當的轉介治療,並配合在日常活動中做類化的訓練,都可以幫助孩子獲得字正腔圓的能力。

好玩的語言遊戲

2006年01月23日
公開
45

好玩的語言遊戲 作者/程川芳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裡,聽覺和發音器官已逐漸成熟,幼兒開始會將學會的聲音,竭盡所能的表現出來與人互動,接下來,當他漸漸了解這個聲音的意義,也會配合非口語(例:手勢、表情等)的表現方式,達到溝通的目的。語言的表達在生活中是一個重要的溝通媒介,兒童可以透過語言的學習模式去認識周圍環境和事物的意義,可以了解別人和他溝通的內容,更可清楚表達自己的情意,進而進行抽象的思想活動。 語言的發展 兒童的語言學習結構,必須從簡至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幼兒從出生的第一個哭聲開始,就已經在與人及環境做互動:肚子餓了,用哭來表示,漸漸長大後,學會伸手去比奶瓶來要求喝奶,然後,在真實環境經驗中學會了用「na-na」表示,這便是幼兒能主動建構語言知識的歷程。由此可知,語言在發展的最初階段,是由最基本的需求而延伸出來的。 小嬰兒用哭來表示尿布濕了、餓了、不舒服等各種生理需求,用笑來代表高興,雙手打開要大人抱抱,並且對大人的面部表情,聲音,動作,口語,能夠開始模仿了,溝通變成一個有思想的交流,孩子知道用何種方式來達到目的,雖然,小孩的表現方式不同於大人,但可以說是有表達的能力了。 幼兒學習語言之前備技能 孩子在學會使用語彙表達之前,對符號或象徵性物件的理解能力,家長必須配合孩子發展的階段、能理解的程度,給予適合的活動來引導,並且是在自然的情境及遊戲中進行,讓兒童來學習不同的溝通模式。 例如:孩子目前沒有表達的動機,便可以鼓勵去指出想要的物品,在玩遊戲時,給的語氣是較誇張「哇!倒了。」讓孩子可以明白動作的意思,將眼前所看到的和語彙結合在一起。語言的學習發展過程中,幼兒必須先建立下列能力,才能漸次發展出語言: 1.辦識聲音的能力---辨識環境中聲音的意義,例如:當有人開門時,會去看門的方向,並且知道是爸爸或媽媽的腳步聲 2.模仿的能力—會模仿聲音及動作,會學狗的汪汪聲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調及動作、進而模仿口語。 3. 視線注視的能力 4. 輪流互動—會參與一來一往的活動和談話 5. 建立對生活的事物理解能力—透過感官知覺的刺激,認識週圍的事物及在生活中的學習 6. 情境理解的能力—例:吃飯時知道拿湯匙,對日常情境中聽到的話會做正確的反應停!看!聽!---語言溝通技能的學習 兒童在學說話表達之前,必須先學會三個步驟—停!看!聽! *停!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能專注人及物,學習看別人玩,等待,輪流,從遊戲性的方式轉至說話過程。 *看!兒童有許多經驗,是看到別人做,然後嘗試去模仿,再從模仿類化為自己的行為。 *聽!聽聲音的來源,知道誰在說話,辨別不同的聲音或語調,了解聲音的意義。 在環境的豐富語言刺激及學習經驗下,幼兒開始覺知聲音符號的意義,加上認知概念的建立,使幼兒漸漸明白語言的意義,學習使用語言來與人互動及達到需求的滿足。裴格維夫斯基(L。S Vygotsky)認為:「兒童不是獨自開創自己的世界,是經由與他人互動而重新創造自己的世界」。兒童可以在環境中表現自己的才華,尤其在遊戲情境中所創造的語言便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 創造活潑的語言學習情境 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素材,生活的情境是建立語言溝通的最好環境,因此,語言活動及情境的設計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幼兒在語言發展過程中,會利用聲音、動作、表情、手勢、口語等溝通方法來與人互動。 父母或老師可以利用生活上事件或語言遊戲活動來增進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 @提供圖片或物品做為聽及看的學習符號。如:故事書及生活中常見的標誌、招牌、門牌號碼等。 @鼓勵幼兒描述生活事件,來訓練觀察力及表達的能力。(例:能說出電視中的情節或故事書的內容) @利用音樂、故事、繪畫、扮演等活動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幼兒的語言發展,就是藉由遊戲與生活經驗類化學習, 幼兒學習如何說話,學習如何將聽到、看到的,變成有順序的方式去表示出來,而和他人有一來一往的互動模式,漸漸地累積成功的經驗,孩子的語言便有不同的層次,技能也愈臻成熟,所以成人在與幼兒遊戲時,應靈活運用各種機會,尤其是日常生活的體驗,實際的示範,孩子的能力便會發展出來。 好玩的語言遊戲 對孩子來說,認識聲音的活動,是學習的第一步,尤其是生活環境的聲音,因此, 我們可以運用生活週圍的聲音、物品,幫忙孩子瞭解與模仿: 遊戲1:猜一猜,我是誰? 準備教材: 圖卡或照片,兒歌 動物照片—小狗,貓咪,公雞,獅子,大象 生活環境照片—電話,馬桶,水龍頭,鬧鐘,走路,炒菜 遊戲方式: 1.將照片全部蓋住。 2. 決定表演者。 3.將以上的照片,藉由扮演+聲音+描述活動來說出照片的內容。 *遊戲開始* 1.扮演+ 聲音 :扮演小狗+汪汪聲 ,猜什麼動物? 2.扮演+描述 :每天早上有一種聲音會叫我們起床 +扮演鬧鐘的樣子 3.描述 : 有一種動物,身體很大,有長長的鼻子,是什麼 ? 4.記憶:說出剛才曾經出現的照片 5.教唱有上述照片的兒歌及模仿律動 遊戲目的: *注意力集中表現 *記住照片的記憶能力 *內容表達的完整性 *輪流,等待 * 模仿 遊戲2: 比手畫腳 遊戲方式: 1.將指令,傳給一個小朋友,指令是:(先跳二下,再模仿兔子吃冰淇淋的動作),請小朋友做完動作後,再傳給下一個人,直到傳到最後一位,並請他做出指示動作,然後說出指令內容為何?(給小朋友的指令可以是圖片或口語) 2有沒有其他小朋友要補充做出的指令,不一樣的地方? 遊戲目的: *注意力集中表現 *內容表達的完整性 *輪流,等待 * 模仿 生活情境的營造 在自然情境下所進行的語言活動,會引發孩子的自主性及學習的主動性,例如: 孩子會主動去描述學校發生的事情、孩子會詢問電視上演的內容,怎麼了? 孩子會問你袋子裡買的東西是什麼? 等等對於比較主動表達及詢問的孩子,便有較豐富的語言學習機會,但有些氣質較內向的孩子除家人之外,是不太願意開口說話,因此,老師或家長便要針對個別差異,給予不同的機會來表現,最好的方式便是在「遊戲中學習」,藉由愉快的環境,讓他們主動開口說話。 例如:孩子對於以布偶來扮演都很高興,對比較不敢說話的孩子來說,使用布偶來表演,較可以引發願意說話的動機,比如,「打招呼」:○○,你好。當孩子有意願開口了,再延伸以下的話題。表達能力是藉著提供機會,增加他對溝通的興趣,鼓勵孩子表達。語言的學習,一直存在生活周遭的環境中,大人應創造豐富的情境,讓幼兒能發揮最佳的學習能力。 (本文作者為語言治療師,現任職大同兒童發展中

視知覺的發展與遊戲訓練

2006年01月23日
公開
46

視知覺的發展與遊戲訓練 擦亮靈魂之窗-- 作者/張雅晴 前言 眼睛是靈魂之窗,從我們每天早上一張開眼睛,陽光射入眼底的剎那,我們的眼睛就開始不停的看這個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清澈的眼中到底看到了什麼,每個父母親可能都會好奇吧!尤其是當您發現他眼中找尋的東西和您想像中的不一樣,便不禁強烈的懷疑起孩子是不是有視覺上的問題。例如:「有做過視力檢查,醫生說沒問題,卻不知道孩子看到多少」、「怎麼一般小孩喜歡看的卡通或玩具,我的孩子卻沒什麼反應」、「喜歡的東西,一看到眼睛會發亮,只看自己想看的,其他都裝作沒看到,或分心馬上跑掉」、「似乎常找不到東西」、「花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畫圖及簡單閱讀上,卻產生很大的挫折」,針對上述的情形,是否曾經出現在您孩子身上而困擾不已呢? 這就跟我們接下來要談的視覺應用能力,也就是「視知覺」有關。什麼是視知覺?它和視力有什麼不同?對於幼兒的學習又有什麼影響?在本文中都將為讀者做簡單的說明。 視力V.S視知覺 視力 視力在整個視覺功能來說,指視覺接收器官構造是否發育良好、傳導路徑是否有缺陷,從光線通過眼球,運用眼睛周邊的小肌肉轉動眼睛並控制水晶體聚焦,接著通過視覺通道,傳達到視神經、大腦相關皮質等一連串的接收過程。除了要能看得清楚、眼睛能跟著物品轉動,更需要將光線明暗、物品顏色形狀準確的接收、雙眼並用產生良好視野及立體感。(圖一、眼球構造與傳導路徑)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們一樣嗎?是不是和我們看到的一樣繽紛多彩,還是模糊不清呢?一般來說,嬰兒在出生一週左右就能注意到約0.25公分的黑白相間線條(圖二),並且對人的興趣遠大於物品;因視神經才剛發育,傳導訊息的速度不夠快,因此動作反應也比較慢。到八個月大至一歲孩童的視力約為0.2,就可以媲美近視卻沒戴眼鏡的成人。但同樣的由於眼球內的錐狀細胞和以及大腦的視覺皮質並未完全成熟,因此在顏色、深度判斷上則不如成人敏銳。一般來說,要到快五歲的孩童才有標準1.0的視力。(見表一) 視知覺 視知覺則是更進一步的從眼球接收器官到視覺刺激後,一路傳導到大腦接收和辨識的過程,包含視覺刺激擷取、組織視覺訊息,最後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視知覺包含了視覺接收的基本要素,也包含了視覺認知兩大部分。簡單來說,看見了、察覺到了光和物體的存在,是與視覺接收好不好有關;但了解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有沒有意義、大腦怎麼做解釋,是屬於較高層的視覺認知的部分。 表一、重要的視知覺發展里程碑(請見附表)Download file 視知覺的分類 接下來,我們要更詳細的區分視知覺有哪些類別:

發展遲緩兒的肌力訓練活動

2006年01月23日
公開
68

發展遲緩兒的肌力訓練活動 作者/賴文婷 「妹妹總是不愛走路,就連走到巷口便利商店買個東西也要媽媽抱!」「家裡住公寓三樓,每次妹妹只爬了一層樓就喊腳酸,一定要爸爸背!」經常碰到一些有發展遲緩現象的孩子,爸爸媽媽總會抱怨孩子似乎比較 「懶」,例如不肯走遠路、輕的東西也不願意拿、也很少看見孩子和一般孩子一樣跑跑跳跳。其實,這些孩子並不是懶,而是他們通常都有肌肉張力偏低的問題,進而造成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一般的孩子來得差。 肌力偏低易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 什麼是「肌肉張力」 呢? 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當我們下班之後,舒服的臥在沙發上看電視時,雖然我們並沒有「用力」的坐好,但是我們的確能坐在沙發上而不至於滑下來;這便是我們利用肌肉張力在維持身體的姿勢。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不感覺到在用力,事實上,肌肉卻依然維持一定的力量來挺住身體。然而,肌肉張力偏低又是怎麼回事呢? 相信大家都有感冒的經驗,吃了感冒藥之後總是昏昏沈沈,全身沒力沒力的。若此時要求你背脊挺直、只能坐板凳三分之一,恐怕要不了一、兩分鐘就撐不下去了。沒錯!這個時候平日維持一定的力量來挺住身體的肌肉張力變得比較低,因此平日稀鬆平常的姿勢,現在卻變得十分費力了。 而發展遲緩兒童常見的肌肉張力偏低,就是類似這樣的情況。試想,當你全身虛弱無力時,要求你爬樓梯、搬東西、甚至跑跑跳跳,是不是都讓你很辛苦呢? 而肌肉張力偏低除了讓孩子不愛動之外,也可能會讓孩子的關節較鬆動,容易扭傷、甚至變形。也因為孩子不愛動,影響了探索、學習的意願,更進而影響孩子的社會互動、人格發展;當然,更不能忽略不愛動所帶來的肥胖問題。 *加強肌力的簡易活動* 因此,在無法改變肌肉張力的情況下,我們便希望由訓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來著手。以下,我們便列舉幾個簡單又有趣的活動提供讀者參考,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其實都必須有全身肌肉的幫忙,才能有協調性的動作。 *可以加強頸部和上背部肌力與耐力的活動 日常生活中: 讓孩子趴在地上看故事書、畫圖或玩遊戲。可以提供孩子頸部後方與肩胛附近的肌肉較長時間出力的機會。 遊戲與活動: 小牛耕田----這個活動對於手的力量也有幫助。抓著孩子的兩腳膝蓋,讓孩子用兩手走路。這個活動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或是兄弟姊妹輪流玩;甚至人多一點時,分組來個小競賽也很有趣喔! *可以加強雙手肌力的活動 日常生活中: 讓孩子有多一些的機會做你的 「小幫手」,可以幫忙做一些簡單的事或搬、拿一些東西。另外可以給孩子一把屬於他自己小椅子,從客廳回到房間或其他地方時,便可以自己搬自己的椅子。 遊戲與活動: 相撲娃娃----兩個人站好,雙手互推。這個活動也可以用牆壁為假想對手來推牆壁。進行這個活動時,要隨時注意安全,必要時地板應鋪軟墊,以避免跌倒受傷。 支援前線----利用家中的整理箱做為 「物資箱」,讓孩子從起點推到前線,聽指令應補充的物資之後,再推回起點補充物資,然後送至前線。 *可以加強雙腳的肌力與耐力的活動 日常生活中: 多多製造散步的機會,並且不要一下便要求走很遠,可以每天走一小段路, 一兩週後再增加一點。另外盡量不要習慣坐電梯,可以爬樓梯;或著坐幾樓電梯,最後兩、三樓不用電梯,改走樓梯。 遊戲與活動: 跳格子----畫一些線條、格子或呼拉圈,讓孩子雙腳跳、雙腳單腳交互跳、或左右腳單腳跳。若孩子的跳躍能力尚未穩定,亦可以雙手牽或單手牽來幫忙。 烏龜慢爬----讓孩子躺在滑板上面,利用腳來推滑行走前進。當孩子的動作熟練之後,也可以加上枕頭讓孩子抱著推移前進,當當 「小烏龜」。 *可以加強背部肌力與耐力的活動 日常生活中: 給孩子一個屬於他的小背包,出門時可以讓孩子背自己的水杯等小東西,也讓孩子學會保管自己的東西。 遊戲與活動: 火車過山洞----讓孩子躺著,腳彎起以腳板踩地。拿玩具火車,告訴孩子火車要過山洞了,屁股要抬高高,火車才過得去喔!讓孩子學習抬起屁股拱起背,來訓練背部肌力。如果需要,一開始可以先幫孩子固定住腳板,這樣會比較容易抬起來。當孩子動作熟練,力量逐漸增加後,提醒孩子手不可以幫忙,或者拿一個布偶給孩子在胸口抱著。 小超人天空飛----趴在地上,胸口與肚子可墊一個軟墊(毛巾或小枕頭),手與腳同時抬高離地,此時爸爸媽媽可以加點想像力,帶著孩子出發,一起飛到動物園(或其他孩子喜歡的地方),會很有趣的呢!當孩子動作熟練,力量逐漸增加後,可以將軟墊加高、時間加長,以增加難度。 *可以加強腹部肌力與耐力的活動 日常生活中: 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唱歌或答數,並鼓勵孩子加大音量和拉長音。 遊戲與活動: 仰臥起坐----開始練習時,孩子可能需要爸爸媽媽拉著手幫忙,可以在孩子動作熟練,力量逐漸增加後,漸漸減少幫忙。 手腳抱枕接力----讓孩子躺著,先用手抓好小抱枕(大小以孩子能輕易以腳夾住的)然後傳給自己的腳,接著傳給下一個人的手,然後繼續傳下去。 腳腳打排球----讓孩子躺著,腳高舉來踢氣球;也可以把皮球綁好垂吊於天花板下,調整到適當高度來踢。 以上是一些加強孩子肌肉力量與耐力的簡單方法,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多製造機會讓孩子練習。提醒爸爸媽媽,與其一個禮拜魔鬼訓練一個小時,不如將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中,或者每天玩個10分鐘的小遊戲才能達到最棒的效果喲! (本文作者為物理治療師,現任職於新竹輔具中心)

從統合教育到融合教育

2006年01月22日
公開
489

從統合教育到融合教育 融合式教育的理念 作者:蘇雪玉 自1990年代起,融合教育(Inclusion)盛行,「融合」的理念被廣為接納,在教育的現場,國內外的幼稚園、托兒所也不斷嘗試不同的模式(吳淑美, 1998; 黎慧欣, 1996)。然而國內外的研究均提出理念與實踐之間仍存助極大的鴻溝(Janko, et. al., 1997; 鄒啟蓉, 1998),如何橫跨障礙,使得融合教育的精神具體落實於幼兒園中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融合教育的實踐當中,普通班的教師首當其衝,面臨角色定位的重新省思(蘇雪玉, 1996)。 「融合教育」(Inclusion)是指將障礙幼兒與非障礙幼兒安置於相同的普通教室中,在普通教育環境中提供特殊教育服務(黎慧欣, 1996)。融合教育與早期「回歸主流」之理念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合作與融合,不再採取分離的二元系統。它主張在單一的教育系統中,傳遞教育服務給所有的兒童,並且致力於普通教育環境中進行特殊教育服務(Ross & Wax, 1993)。 依據傳統的「回歸主流」概念所實施的統合教育(integration)強調「準備說」(readiness),即認為孩子在進入普通班前必須接受學前基本技能、團體生活常規之準備(Haring & Krug ,1975),教育的焦點在改變障礙的孩子,強調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成果;而「融合教育」則主張改變環境來適應障礙的孩子,強調「合作」與「參與」的人際關係結構(蘇雪玉, 1997)。 融合教育是以幼兒為學習的主導者,主張彈性、開放的教學策略以因應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的需求,與幼兒教育的理念較相符合;但目前台灣所實施的統合教育方案,大部分以傳統「回歸主流」的概念,以重視治療、矯正和教育輔導的「醫療模式」為主(吳淑美, 1998),對大部分未曾接受特殊教育的普通班教師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與挑戰,如果能確實掌握與幼兒教育較為相符的「融合教育」的精神,以強調「生態模式」之理念,具體落實於教學中,更能發揮普通班教師的角色與功能,同時降低其挫折,增加接納程度。 從「統合教育」到「融合教育」最大的改變是:(1)「統合教育」是將被排除的特殊幼兒再度回到主流教室中,而「融合教育」卻述說所有的幼兒在一開始被包含於其鄰居社區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生活當中(Hobbs,T ; Westling,D. L.,1998);(2)「統合教育」的關注焦點在特殊幼兒的障礙,教育重點在矯正、治療、訓練特殊幼兒,而「融合教育」則關注在特殊幼兒具體的能力上,由特殊幼兒的優點方面來進行幼兒學習環境的規劃,以「合作」與「參與」學習為其特色(蘇雪玉,1997)。 上述的改變,已導致教育者和父母們改變他們的觀點,問題和困境不再是如何將以前被摒除在外的特殊幼兒,回歸到主流教育系統,而是如何發展出互相支持合作的教育環境,以促進所有幼兒,包括特殊幼兒的成功(Stainback, S. ; Stainback, W. & Jackson, H. J., 1992)。 融合教育班級之特色何在?它是一個充滿支持、友誼、合作、參與;訴求社區化、歸屬感、生命共同體、價值、勇氣和講求個別性的學習環境。也就是要實施融合教育時,首重創造一個充滿社會正義、容忍、關懷他人的教室社區(將教室當做一個小社區般經營);塑造幼兒感受成功和歸屬感,讓幼兒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生命個體,且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教會孩子容忍、接納甚或欣賞,瞭解別人的不同。 融合班的教師該具備哪些特質?吳淑美(1998)和McCormick (1997)認為應包括下列數點:贊成多元化的態度、完全參與學校與社區、彈性及願意改變、願意嘗試一些不確定、學習新的技巧和願意合作。 普通班教師在融合教育方案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尤其是他們的態度、能力和意願是影響方案成功的重要因素(Hobbs,T., & Westling, D.L., 1998;吳淑美, 1998)。在面對身心障礙的孩子,普通班的幼兒教師最常提出的質疑是:「我沒有學過特殊教育,能教嗎?」;「我不是專業人員,幫忙有限」;「班上孩子這麼多,無法一對一的個別教學,有用嗎?」(蘇雪玉,1996)。對於這些疑惑,傳統的特殊教育與幼兒教育均需經過調整,才適合融合式教育,普通班的教師面臨角色轉變與衝突,融合班的教師同時要教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要兼顧更大的個別差異。 融合教育教師扮演的角色中,第一個積極角色即是接納的心,誠懇、積極的接受孩子;同時學習如何改變周遭環境來適應特殊幼兒;其次,提供自然回應的環境,正常的期望、正常的社會互動機會,以及如何將幼兒在特教輔導中所學應用在自然生活情境中。融合教育強調合作的班級經營,合作的學習,所以教師另一角色是如何善用同儕的協助,進行同儕教學與合作教學。融合教育強調的是生命的「歸屬感」與「參與」,故而融合教育的教師專注在如何想辦法讓特殊的幼兒參與團體,與所有幼兒體驗生活與學習(蘇雪玉,1997)。 從統合教育到融合教育,普通班教師角色有哪些改變?依據Porter’s(1995)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所關注的焦點由特殊幼兒轉向教室,由教師注重專家評量特殊幼兒轉為檢驗教學相關的因素;由診斷、治療和成果轉為老師間的合作性問題解決策略;由關心特殊幼兒的表現改為關注教師策略;由強調將特殊幼兒安置在適合的教學環境而轉為修正和支持普通班教室環境為主(見表一) 表一、融合教育與統合教育教學關注點之比較(Poter’s) 統合教育 融合教育 ●焦點在幼兒 ●專家評量幼兒 ●診斷�處方成果 ●幼兒的表現 ●安置在適合的教學環境 ●焦點在教室 ●檢驗教學相關因素 ●合作性的問題解決 ●教師策略 ●修正和支持普通班教室環境 由上述說明,明顯地看出教師的角色由治療者轉為環境管理者,以創造適宜所有幼兒(包括普通和特殊幼兒)互相扶持共同學習。 策略 教師在融合教育中,必須加強問題解決的技能(problem-solving skill),與其他教師共同合作定期提出教學中所碰到的問題,以對談、討論的方式提出適宜的策略,以符合融合教育的特色。 融合教育在教學方面的改變,可分別由環境策略與教學策略來說明: 一、環境策略 融合教育在訴求幼兒主動學習,增進同儕互動的前提之下,環境空間規劃保持彈性、多元是其最大的特色。 Purkey & Strahan (1986) 認為佈置一種邀請幼兒共同參與的學校環境,使教師認定幼兒是教學過程中的夥伴,如此便會成為一種合作性的學習環境。 Ashto-Lilo, 1981 ; Alleen, 1981; Alpert, McEvoy & Doctoroff(1988)提到學前教室環境設計必須考慮的部分包括教室佈置,教具教材與設備、日常作息、分組活動和教師分工。Corollaro, Haney & Cabello (1993)亦指出選擇適當的教材以促進互動,保持教師與同儕的共同參與(蘇雪玉, 1996)。 吳淑美(1997)提出無障礙空間的設置,空間夠大的教室,充足的設備,以適應各種不同障礙的孩子有足夠的學習刺激,融合教育中同儕合作學習是很重要的,有充足的設備可以增加孩子之間的互動,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McCormick, L.(1997) 亦指出融合教育的情境必須提供社會遊戲及合作的教材,安排環境,以增進溝通,並安排有趣物品材料及活動等。 Wolery, M. (1994)提出幼兒-環境互動策略,提出融合教育中五種類型的環境策略:(1)物理空間安排和活動材料;(2)社會學習空間的安排;(3)使用幼兒喜歡的活動及教材;(4)安排固定的作息時間;(5)有設計的遊戲活動。 二、教學策略 融合教育的情境中,教師必須面對個別差異相當大的幼兒來設計課程與教學,因此,如何調整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因應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的需求,是使融合教育成功的一大要素(吳淑美, 1998)。 課程與教學策略為影響介入方案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幼兒為主的幼兒教育模式,特殊幼兒會主動與同伴遊戲、互動,更易獲得社會溝通技能(Diamond , Hestenes , & O’Connor, 1994;郭秀鳳, 1997);發展彈性化,統整化的課程與活動;運用同儕指導的策略可增加幼兒間的互動與了解。 其中,活動本位教學(Activity-Based Instruction)、多層次教學(multi-instruction)和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達成融合教育目標之有效策略: 1.活動本位的教學(Activity-Based Instruction) 活動本位的教學是Bricher & Cripe (1992) 所提出又稱為ABI(Activity-Based Instruction),主要是應用自然環境中發生的事件作為教學內容。 活動本位介入乃是由幼兒主導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特殊幼兒的個別目標,同時邏輯的運用自然發生事件中的前因和行為後果,以發展功能性技巧的教學方法(吳淑美, 1998)。 2.多層次教學(multi-instruction) 多層次教學是在相同的課程內,進行不同類型的學習;採用不同教學方法,採用不同的學習活動;接受不同的學習成果;接受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其學習成果;採用不同的評量過程(吳淑美, 1998)。 多層次課程的選擇意指再同一課程領域內確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同一課程活動中一起學習(Campell , Canpell , Collicott , Perner & Stone , 1988)。 3.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Jonhson , Johnson & Houbee,1996) 是融合教育中的教學策略,異質性分組,強調小組合作;合作學習中,團體目標的達成有賴於每一成員一起工作。彼此間必須直接依賴,每一名幼兒必須承擔不同的,個別的工作以完成團體的共同任務,特殊幼兒藉由合作學習而參與其一部份,與其他幼兒互相學習,增進友誼(胡致芬, 1997)。 傳統的教育體系,講求一元價值,強調競爭與成就;反之融合教育則講求合作及參與的教室社區、營造關懷的教室社區,以促進所有幼兒全面的發展。營造一個成功的融合教室社區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因素包括(Sapon-Shevin, 1999): 1.勇氣(courage):講求社會正義,勇於擔當,面對未知、不安全、害怕的勇氣,以及改變的勇氣。 2.歸屬感(生命共同體)(inclusion):訴求社區化,互相扶持。 3.開放(多元、彈性的態度)(integrity):忍受個體間的差異,及人類異質性的存在,欣賞多元文化。 4.價值(value):講求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他是個有價值的人,獨特性和自主性充份被發揮和尊重。 5.安全(safety):身體上的安全和心理上、情緒上的安全,成為安全自在的個體,能坦然面對生活的一切,坦露真正的自己,包括優點和缺點。 融合教育中,老師必須放下承擔障礙孩子一切教育的壓力,不是專注在如何將他們教會、教好;而是專注在想辦法讓幼兒參與團體,一起體驗生活與學習,並善用同儕的協助,進行同儕教學與合作教學。融合教育相信對所有的幼兒而言,人生不只是專業、認知上的成就而已,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歸屬感」與「參與」,如何營造「合作」與「共同參與」的教室社區將是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 (作者為資深教育工作者  現任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