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視知覺功能失調檢核表

2006年07月19日
公開
37

視知覺功能失調檢核表【一】 為了幫助您了解孩子的視知覺發展是否有異,以下提供一份症狀評量表,作為參考: 閱讀時易跳字、漏行。 重覆唸,唸過的字句。 讀寫速度緩慢。 常以手指指著一字一字唸。 部首左右顛倒。 閱讀過後,記不下來。 閱讀時間短暫,容易疲勞。 抱怨字會跳動,視力模糊。 看書時,頭部前後不斷晃動。 相似的字常混淆。 同樣的字隔一行或隔一頁就不認得了。 偏頭看電視。 只看圖不看文字。 好動,注意力不集中。 抄黑板速度特別慢,常常抄不完整。 抱怨閱讀後會頭疼。 常閉起一眼,以單眼看東西。 逃避做近距離的工作,如寫功課。 一面讀、寫,一面不斷揉眼睛。 手眼不協調,例如不會接球,不敢下樓梯。 視知覺功能失調檢核表【二】 下列調查表提供您參考(適用國小低年級國語科抄寫、閱讀狀況):請仔細地回想平日學習「國語科」的狀況;「O」表示有此現象「X」表示無此現象。「經常」指十次抄寫或閱讀課文中有超過五次有這種現象。 經常抄寫黑板上的字動作較慢。 經常抄寫課本上的某一個超過十劃的國字不只看一次才能抄完。 經常抄寫某一個國字不依國字的筆劃順序寫出來。 經常抄寫某一個國字的左右部分顛寫出來。 經常抄寫某一個國字少寫一點或一劃。 經常抄寫某一個國字多寫一點或一劃。 經常漏抄或漏讀了一個國字或一行課文。 經常多抄或漏讀了一個國字或一行課文。 經常抄寫國字有字跡潦草的現象,或者字體的左右或上下不對稱或格局有扭曲的現象 經常寫字超出練習簿的格子範圍現象,或者筆劃間連接處有空隙或缺口而寫出來的字體大的現象。 若上述勾選題數超過五題的話,建議家長帶孩子先做「視功能」的檢查。

視知覺的發展與遊戲訓練

2006年07月18日
公開
43

視知覺的發展與遊戲訓練 擦亮靈魂之窗-- 作者/張雅晴 前言 眼睛是靈魂之窗,從我們每天早上一張開眼睛,陽光射入眼底的剎那,我們的眼睛就開始不停的看這個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清澈的眼中到底看到了什麼,每個父母親可能都會好奇吧!尤其是當您發現他眼中找尋的東西和您想像中的不一樣,便不禁強烈的懷疑起孩子是不是有視覺上的問題。例如:「有做過視力檢查,醫生說沒問題,卻不知道孩子看到多少」、「怎麼一般小孩喜歡看的卡通或玩具,我的孩子卻沒什麼反應」、「喜歡的東西,一看到眼睛會發亮,只看自己想看的,其他都裝作沒看到,或分心馬上跑掉」、「似乎常找不到東西」、「花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畫圖及簡單閱讀上,卻產生很大的挫折」,針對上述的情形,是否曾經出現在您孩子身上而困擾不已呢? 這就跟我們接下來要談的視覺應用能力,也就是「視知覺」有關。什麼是視知覺?它和視力有什麼不同?對於幼兒的學習又有什麼影響?在本文中都將為讀者做簡單的說明。 視力V.S視知覺 視力 視力在整個視覺功能來說,指視覺接收器官構造是否發育良好、傳導路徑是否有缺陷,從光線通過眼球,運用眼睛周邊的小肌肉轉動眼睛並控制水晶體聚焦,接著通過視覺通道,傳達到視神經、大腦相關皮質等一連串的接收過程。除了要能看得清楚、眼睛能跟著物品轉動,更需要將光線明暗、物品顏色形狀準確的接收、雙眼並用產生良好視野及立體感。(圖一、眼球構造與傳導路徑)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們一樣嗎?是不是和我們看到的一樣繽紛多彩,還是模糊不清呢?一般來說,嬰兒在出生一週左右就能注意到約0.25公分的黑白相間線條(圖二),並且對人的興趣遠大於物品;因視神經才剛發育,傳導訊息的速度不夠快,因此動作反應也比較慢。到八個月大至一歲孩童的視力約為0.2,就可以媲美近視卻沒戴眼鏡的成人。但同樣的由於眼球內的錐狀細胞和以及大腦的視覺皮質並未完全成熟,因此在顏色、深度判斷上則不如成人敏銳。一般來說,要到快五歲的孩童才有標準1.0的視力。(見表一) 表一、重要的視知覺發展里程碑 視覺接收 視覺認知 12個月會對焦並調整進入眼睛的光線,雙眼並用能力較強,視力約達0.2 會觀察人臉的表情並試著模仿,會試著找尋在眼中被藏起來的物品;一歲左右可自如的塗鴉;用眼睛來監控身體在所處空間中的移動 12-24個月 立體感良好,視力約達0.2能配對顏色和形狀、塗鴉時手能畫垂直、水平、圓弧動作 24-36個月 視力約達0.3模仿別人的動作、視覺記憶內容增加 3歲視力約達0.6可畫出不規則圖形、會玩簡單拼圖 4歲視力約達1.0,相當於成人正常視力 會分辨大小、有正確的立體感、精確的手演協調動作 5歲可用眼睛判斷大小或形狀的差異、可觀察到圖案中的小細節、會著色、使用剪刀和膠水 視知覺 視知覺則是更進一步的從眼球接收器官到視覺刺激後,一路傳導到大腦接收和辨識的過程,包含視覺刺激擷取、組織視覺訊息,最後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視知覺包含了視覺接收的基本要素,也包含了視覺認知兩大部分。簡單來說,看見了、察覺到了光和物體的存在,是與視覺接收好不好有關;但了解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有沒有意義、大腦怎麼做解釋,是屬於較高層的視覺認知的部分。 表一、重要的視知覺發展里程碑(請見附表)Download file 視知覺的分類 接下來,我們要更詳細的區分視知覺有哪些類別: 視覺接收—-動眼系統 1. 眼球動作、視野、視力 視覺接收是視知覺最底層的能力,也是影響視力最基本的要素。眼球動作能讓眼珠上下左右移動、旋轉看不同方向的物品;視野是指眼睛直視前方所能看到的範圍;視力是能看清楚物品的能力。 視覺認知 1. 視覺注意力 視覺注意力包含了幾個層面:(1)東西出現在眼前,能不能注意到是很重要的;(2)注意到了之後,能不能持續的注意,還是一下子就分散掉看別的東西;(3)如果眼前不止一個東西,要選擇注意哪一個東西,而忽略不相關的;(4)必須同時注意兩件事物以上的時候,能夠妥善分配及應用。注意力的不足常是多重障礙兒、自閉孩童、智能不足孩童最常見的困擾之一。 2. 視覺記憶 把現在看到的東西和以前的經驗作比較,加以分類、整合再儲存在大腦中,即是所謂的視覺記憶。例如:媽媽一開始指著狗告訴小朋友這是狗狗,小朋友看到狗有四隻腳的特徵,日後只要看到四隻腳的就會說這是狗。直到記憶累積越來越多,分類越來越細,就能進一步發展出區辨各種東西的能力。 3. 圖形區辨 能認出物品之間特徵的異同點,接著進行配對。例如:小朋友從經驗中知道不只是狗有四隻腳,貓、獅子、長頸鹿都有,會正確的區分彼此的不同。另外還包括辨認東西的顏色、質地、大小、粗細,對於形狀大小、位置、環境改變,也可以認得出。例如:小朋友的杯子被東西擋住一半了,或是翻倒在桌上,雖然形狀不完整,或放的位置不對了,還是認得出那是自己的杯子。 4. 視覺想像 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腦就能想像出具體的樣子,比如:老師說「畫一朵花」,能夠聽到話之後想出花的樣子,最後畫出正確的東西。 Warren學者在1993年提出視知覺能力是有階層性的,並以金字塔圖案呈現,由下到上有等級之分,越上面所需要的視覺認知能力要越好。 圖三、視知覺發展模式(請見附表)Download file 好玩的視知覺遊戲 遊戲一:捉迷藏 適合年齡:0-2歲* 玩法: 孩子喜歡的玩具呈現在他的視線裡,然後藏在一塊布下面或用東西蓋起來,可露出一半或完全蓋住,孩子會不停的注視著被蓋住物品的位置,進一步會將物品掀開來。 2. 將球在孩子的面前滾動,在孩子的眼前將球滾到桌子下面,「哇!不見了?」鼓勵孩子自己探索找出球在哪裡。若動作能力較弱的孩子也可以玩,換成用嘴巴講或用手指出球的位置。 遊戲二:皮影戲 適合年齡:學齡前(3-6歲) 玩法: 1. 將動物玩偶或日常生活物品,在打燈光的白幕(或燈箱)後面呈現,沒有實物找圖案沿著形狀剪下來也可以。先讓孩子看實物或彩色的圖片,再猜猜看影子是什麼東西。也可以用與物品相關的聲音來提示,如:火車氣笛聲、老鼠吱吱聲,增加趣味性。 2. 會用筆的孩子也可以玩影子配對的遊戲,將相同的物品與影子連起來。(圖四) 遊戲三:大家來找碴 適合年齡:學齡前(3-6歲) 玩法: 1. 將數個物品一同放置在桌子上,找出某一件指定的物品(如:杯子) 2. 同上,找出兩個一樣的東西(如:兩支彩色筆) 3. 同上,依功能找出不一樣的東西(如:在一堆盥洗用具中找到手錶) 4. 同上,依功能將所有物品分類 5. 從兩張看似一模一樣的圖片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圖五) 6. 從雜亂的圖案中,找出藏在裡面的物品 遊戲四:我是小畫家 適合年齡:學齡前(3-6歲) 玩法: 1. 三歲-用說故事或玩遊戲的方式,製造畫直線、橫線、圓圈圈的情境。比如說下大雨了(直線),地上都是水(橫線),花兒(圓圈圈)會被淋濕。讓孩子可以跟著情境畫出簡單的線條 2. 四歲-能模仿著圖案畫出簡單幾何圖形,包括○□△+╳等 3. 五至六歲-能按照簡單的點連線畫出圖形、在引導下畫出人的五官特徵 遊戲五:推理遊戲 適合年齡:4-6歲以後 玩法: 陪孩子看簡單的連續漫畫,引導孩子看著圖案說故事,或著讓孩子自己找出圖片中的因果關係。 遊戲六:動動腦、動動手 適合年齡:5-6歲以後 玩法: 1. 從組合玩具(如積木、樂高)的示範圖案中可以嘗試做出一模一樣的成品。 2. 可依想像力或指定主題下捏出簡單的黏土造型,並取名字。 3. 玩紙上迷宮,先用視線找出口,再用筆沿著路走。 * 註:此適合年齡為一般的心智發展年齡,而非孩子的實際歲數。 學校及家庭 在瞭解一個孩子的視知覺發展,及介紹一些有趣的遊戲之後,希望能提供一個觀念給大家:就是六歲以前的孩童並不需要在視知覺部分特別強調閱讀訓練,或寫出一手好字。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視覺應用能力,因為視覺應用能力不好,會造成幼兒轉移對物品的興趣與專注,而影響對環境事物的學習探索。因此學校及家庭可著手的原則如下: (1)在教導孩子中融入各種多感官教學,當然也包含視知覺的概念,比如學1,2,3除了紙筆練習之外,用拍手點頭數數、用黏土捏、用拼圖拼、或用手摸數字的形狀,甚至用肢體擺出數字的樣子都是很好的多感官教材。 (2)多運用肢體,讓孩子從中瞭解自己身體和空間的關係,包括律動、模仿動作,不僅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能促進各種知覺動作的整合。 結語 看完這篇文章的人或許會有個疑惑,視知覺的能力和我們一般說的手眼協調以及認知理解能力似乎有很大的重疊。沒錯!由於牽涉到大腦對訊息統整的功能影響,視知覺的表現很難只是用「看」的就知道好還是不好,還需要依賴孩童的反應表現來判定。因此,視力不好需要配戴眼鏡或做其他矯正,而視知覺不好,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教學上,依不同程度給予適度的探索學習空間,也為孩子做環境上的調整。相信在努力的過程中,孩子們的靈魂之窗會逐漸明亮生動起來。 (作者為職能治療師,曾任萬芳發展中心)

視知覺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

2006年07月17日
公開
45

視知覺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愛鄰復健科診所 李紀屏 職能治療師 兒童在學習時,最常使用到聽、說、讀、寫、算等能力。而對兒童而言,讀書、寫字、拼音、算數等這些能力與視知覺及動作的整合表現有大的相關性。我們最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小朋友寫字顛倒、抄黑板時會漏字跳行、立體的空間感等能力較差,這些都會影響兒童學習的表現。 以下就簡單介紹視知覺的能力: 視知覺指的是個體從外在環境中經由眼睛所接收到的訊息,這些訊息經由視神經上傳至我們的大腦中,藉由大腦的組織及處理的過程後,讓個體將這些資訊解釋及使用於外的視覺認知能力。視覺接收的部分就包含如:凝視、對移動物體的追視、視覺的精確度即視力、調節視覺影像的能力及雙眼有良好的動作和整合的能力。這些屬於基礎的能力。 而視覺認知的能力包含的有: 視覺注意: 指對環境中的事物或某部分專注的能力 視覺記憶: 指對過去的視覺經驗,包存和回憶的能力。分為短期和長期的記憶 視覺辨識: 指察覺物體的各種特質,經由此種能力,我們才能對相似的物體找出具有相同或相異之處。譬如:我們要先知道這個物體是什麼,且知道這物體在空間中的概念,才能找出所要的物體。並做出配對及分類歸納的能力 視覺影像: 指不看物體就能將物體描繪出來的能力 當然,視知覺的能力也必須要與動作的表現整合很好,才可表現出良好的寫字或畫圖的能力。因此,若兒童出現學習障礙的問題時,我們就必須去了解是視知覺的某個部分出現問題,或者是手部精細動作差。經由職能治療師的專業評估後,可以清楚的了解問題所在。

增進上下肢肌肉力量的活動

2006年07月16日
公開
54

增進上下肢肌肉力量的活動 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作者/陳金鈴 大動作發展是一切行為的基礎,大動作發展的好不好,攸關未來精細動作或認知概念建立、人際社會互動等其他功能的發展,因此,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父母親所要提供的不只是營養的食物及安穩的生長環境,更要提供小寶貝們豐富的玩耍經驗,利用各式的遊戲刺激腦部神經系統發展,促進肌肉骨骼發育,增加手腳協調性以順利應付成長中的各式挑戰。 本文將介紹家長們利用一些簡單的遊戲,在自然的情境下增進幼兒上下肢肌肉力量,讓孩子們── ?四肢發達?,頭腦更不簡單 。 上肢肌肉力量訓練: 零到二歲 ◆ 不要特意去束縛孩子雙手的自由,衣服袖子不要蓋到手背,更不需要戴手套,多利用色彩鮮豔或會轉動的玩具引誘小寶貝雙手伸出揮打玩具。 ◆ 平躺在床上時,可以輕拉寶寶雙手從躺到坐,坐起來後別忘了給他一個微笑或是稱讚他。 ◆ 在嬰兒時期趴著玩是一項十分有益的運動,不但可以訓練頭頸部抬起的力量,上肢和背部肌肉更因為要努力撐起身體上半身的重量而加強。 ◆ 讓孩子趴著伸出一隻手拿玩具,如此便練習到身體重量轉移的平衡。 ◆ 孩子坐在嬰兒車上時不妨將靠背豎直,以便小寶貝的雙手可以抓握橫桿,眼睛及頭部能自由轉動注視環境。 ◆ 玩具可以從比較好握的棒狀搖鈴進展到環狀、較不規則形狀,重量也要慢慢增加。 ◆ 一歲之後,孩子對自己進食會十分有興趣,儘量給予機會訓練他自己拿湯匙吃東西、握杯喝水。 二到四歲 ◆ 由於手眼協調的進步,孩子可以玩的玩具種類增加許多,可以多玩敲打臺、手指畫(如此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觸覺刺激)、樂高積木等。 ◆ 沙地或是家中澡盆都是很好的遊戲場地,因為水和沙本身都有一定的重量,孩子在玩耍時必須花比平常多的力氣,這時不妨給他各式的小容器或小工具,讓他自由地舀來舀去,自得其樂。 ◆ 有些家長會擔心太小的孩子運筆寫字會影響其手部發展,但這不代表不能讓小朋友握著畫筆隨意塗鴉。家長除了將畫紙放在桌面上,還可以把紙黏在牆壁上,如此無形中便可以練習到整個手臂抬高及手腕控制的力氣(不過年紀較小的孩子不適宜給予太細的筆)。 ◆ 球也是一種十分便宜又好玩的遊戲,可以變換各種玩法以加強上肢的力量。例如丟接球、投球、拍球。 四到六歲 ◆ 剪貼、拼圖、扮家家酒各種運用手部小肌肉力氣的活動都可以鼓勵讓孩子去做。 ◆ 可以嘗試讓孩子玩單槓遊戲,吊單槓時只要小朋友雙手抓握單槓,雙腳離地即有效果,時間可以從數秒到1、2分鐘。 ◆ 帶孩子上街買東西時不妨讓他幫忙拿一點;資源回收時請他提一些舊報紙;許許多多的活動是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執行的。 下肢肌肉力量訓練: 零到二歲 ◆ 有部分孩子學會坐以後就接著學站,然後直接學走;或是六、七個月就坐在學步車中練習走路,其實這是很可惜的。家長可以布置一塊安全的環境讓小寶貝盡情的翻身或是練習爬行,以訓練手腳協調性。最成熟的爬行方式應是肚子離地、右手左腳前進,然後再左手右腳跟進,如此不斷交替前進。 ◆ 爬行的環境中可以放置一些障礙物,如:枕頭、棉被捲、斜坡,讓孩子隨心所欲的移動,去解決空間中所佈滿的挑戰。 ◆ 學會走的孩子就不喜歡爬了,這時可以練習站著將地板上的玩具撿起來,以加強蹲下時足踝的承重力量。 ◆ 讓孩子多練習拉著玩具倒退走以增進臀部及大腿力量;家中若有小板凳或是鐵質的餅乾盒,也可以當作階梯練習兩腳一階上下樓梯。 二到四歲 這時期孩子可以從事的活動更多了,無時無刻都是訓練他們的好機會。選一顆軟質有彈性的球玩玩單腳踢球(訓練單腳承受身體重量)、踮腳尖拿東西或開關電燈(訓練小腿後方肌肉力量)、或是給他一部坐在上面用腳踩地推進的玩具車輛;三歲時可以給你的小寶貝騎騎三輪車了,和他一起玩跳房子。當然也可以把各種跳躍加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從樓梯最後一階跳到地板上、兩張椅子中間綁上橡皮筋練習跳過障礙物、單腳跳過水溝蓋等等。如果是居住在公寓中,別忘了上下樓梯也是相當好的運動喔!另外,讓小朋友練習用腳跟走路及腳指頭夾衛生紙或毛巾,都是有利足弓肌肉發展的小運動。 四到六歲 只要適當的注意安全,這時的孩子應該可以接受更大的動作挑戰。跳遠、跳繩、盪鞦韆、溜冰、公園中各式的攀爬器具都是訓練力量的好幫手。 (本文作者為物理治療師,現任職心路兒童發展中心)

行為改變技術

2006年07月14日
公開
61

愛鄰復健科診所 李季屏 職能治療師 -------------------------------------------------------------------------------- 臨床上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小朋友,除了使用感覺統合的治療方式等,我們常會配合使用行為改變的技術,這主要是應用學習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的行為原理與技術,用以改變個人的不佳行為並建立良好的行為,以增進個人的適應行為,解決個人及社會問題。以下將簡介各種不同行為改變技術的方法。 一. 增強作用 目標是促使不良行為發生的頻率在有計劃的增強物配合下,逐漸減少,而良好的行為能逐漸形成。通常會使用個案所喜好的增強物來加強其某以一受歡迎的行為發生,如:食物、玩具、讚美、獎狀等。或藉由個案不喜歡之增強物來促進某一受歡迎行為的形成,如:不予注意、不准下課等。此方法適用各年齡層,尤其以年紀較小的兒童及智能不足者最具功效。 二. 處罰作用 目標是要消弱或解除個案的不良行為。當個案在出現某行為後,加諸以生理的痛苦或心理上的傷害,使個案的此種行為漸漸減少,終至不再發生。處罰有許多型態,如責打、責罵、罰款、取消權利等。實施此方法之前需注意:處罰是去除不當行為的最終選擇而非第一選擇,且要避免使用嚴厲的處罰如體罰。而運用此方法時需保持一貫態度,不可有雙重標準,要保持冷靜的情緒不可作為洩忿的手段,且須先與個案溝通讓其自我了解問題所在。 三. 隔離 目標是要消弱或解除個案的不良行為。當個案出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立刻終止或拿掉所喜好的增強物以消弱其不受歡迎的行為。如:立即停止喜愛的活動或立即送進隔離室等。適合針對很難處理的衝動、攻擊性或情緒上的行為。必須要向個案說明為何要隔離,並立即執行。隔離是溫和的處罰,並不適用年紀較大的小孩。 四. 逐步養成 目標是以逐步增強、漸進目標的方式,塑造應有的良好行為。首先需將個案的起點行為與目標行為之間,分成若干小階段,依照各小階段之順序逐一進行,且決定各小階段的強化標準。可兼用增強作用與消弱作用。注意須上一個階段訓練完成後,才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理論上,任何良好的行為養成,均可使用此方法。 五. 消弱作用 目標是使不被期許的行為減低其發生的程度,減少其發生的頻率,甚至使它不再出現。如哭鬧小孩,若不予理會,待表現乖巧,才給予注意微笑,就會削減哭鬧,養成正當行為。使用消弱作用應注意的是:堅持到底,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 六. 代幣制 目標是矯治不良的的行為習慣,逐漸降低其發生的頻率;重新塑造所期盼的良好行為,提高行為表現或工作效率。這是一種類化的制約增強物,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個案能夠用之以兌換獎品實物。實施前須訂定明確合理且有信用的契約,有技巧的選取恰當的增強物。 以上不同方法可合併使用,視個案情況而定,盡可能要求家長回家時亦可配合臨床上使用的方法,且與治療師採取相同的態度,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3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79

取自ICDC 0-1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人類的大腦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大致發展完畢,三歲時,大腦的重量已經是成人腦的80%,因此,許多專家提出【三歲定終生】的理論,事實上許多教育學者發現,若父母有計畫的由0歲開始,就能注意嬰兒的學習潛能培育,對於日後進入幼稚園或學校的學習計畫,會有極大的助益。 0-12月的嬰兒,主要以觸覺及動作為主,觸覺發展良好的嬰兒,對於其進一步探索環境及學習有良好的幫助,也因此情緒發展較穩定,反之,父母很少擁抱撫摸或觸覺發展不靈敏的嬰兒,其情緒容易不穩,對人的信賴感降低,對於日後的學習也會造成障礙。 美國幼教專家對家有0-12個月的嬰兒的父母,提出對未來學習有幫助的四個重要潛能開發領域: (一)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就沉默寡言,兒童長大後的學習基礎來自識字及閱讀,而識字的基礎來自大人的對話及聲音,透過父母的手勢、音調及用詞,嬰兒對於溝通發生興趣。父母或保母應該經常大聲閱讀書本給嬰兒聽,並經常透過唱歌、對話與嬰兒溝通,這都是奠定未來學習潛能的重要基礎。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嬰兒天生就有了解外界事務,並學習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本能及需求,根據兒童發展學,孩童的認知概念,是透過簡單的因果關係建立起來,例如孩子由攀爬、鑽洞遊戲中,體認空間的概念;由餓了或尿布濕了大聲哭,大人會立刻來餵食或換尿布,建立基本的因果關係,兒童發展思考及數學邏輯也是依據這樣的經驗,父母若能了解這點,就能在嬰兒時期,便能協助建立幼兒的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嬰兒有很微弱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們是運用自己的感覺開始動作,但並沒有能力停止這些動作,如果你能敏銳感覺並引導其動作的話,也可以讓嬰兒學習自我控制。有二種方法可以幫助嬰兒控制自己,第一就是協助嬰兒平靜下來,只要平靜下來,他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平靜的方式,無論是擁抱、撫摸,搖晃或是輕拍,有的嬰兒最喜歡的是自己安靜獨處,雖然你可以用各種方式教導你的孩子平靜下來,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平靜,當你自己的情緒舒緩,嬰兒就可以獲得安全感;第二種方法是教導並引導嬰兒做他可以做的,而不只一味制止孩子,一昧制止孩子只會讓孩子更為焦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又能讓他的能量及好奇心得以抒發。 無論是何種方式,嬰兒時期的自我控制是兒童未來的情緒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基礎,也是未來進入學校及社會重要的人格特質,嬰兒到了三個月大時,已有80%的時間在從事活動,嬰兒的活動經驗可以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進而讓嬰兒學習主宰自己,培養獨立自主的氣質,這個階段若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過分保護孩子的安全,會使得此方面的發展受到干擾。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幼兒需要有很強的安全感才能發展他的自信心,讓嬰兒安心,當他哭或有所需求時一定要給他安心的回應,當他有安全感時,他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學習的事務,另外一種培育嬰幼兒自信心的方式,就是讓他有機會自己完成一些任務,而不是什麼都幫他處理。 以下是兩種可以創造兒童自信的方式,第一是透過慣例建立與幼兒互動的默契,大多數兒童對於週遭事物可以預測的話,他們會比較有自信心;第二種方法是引道幼兒重複練習一些動作,例如嬰兒重複抓取玩具的動作,父母不要阻止,反而要鼓勵他重覆,對於自信的建立非常有幫助。 當兒童擁有面對競爭氣氛卻欣然相信自己的人格特質,必能在日後的學習環境中脫穎而出,自信的人格特質奠定孩童日後與他人合作、交友等許多社會化的活動的成功基礎,父母應在嬰兒時期就提供培育此種人格特質的環境及互動。 1-2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零到兩歲的幼兒,其智力的發展屬於【感覺動作】,各種認知範疇的發展需透過感官的探索去形塑,一般感官的知覺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運動覺、前庭平衡覺等,嬰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以「嘗試錯誤」的模式建立起對世界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一歲到二歲的幼兒的感官活動以視覺及動作為主,因此,觀察力是其學習外界事務重要的方式,幼兒會觀察大人的互動及環境,並依據觀察所得學習,因此父母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可透過各種活動,讓幼兒透過豐富的環境學習。 (一)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幼兒滿週歲後,他們的溝通能力變得很好,他們會利用肢體語言與聲音來讓你知道他們的想法,例如他們會牽著你的手到冰箱旁,等於就是他想要喝冰箱的飲料,此外他們的表達能力也變強,一歲半後他們就能將單字結合在一起,滿兩周歲的小孩,通常可以說200個單字,你可以透過共同閱讀及一起說話來練習語言及識字能力。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滿週歲的孩子就像個小科學家一般,急於探索許多事物,他們會透過實驗「嘗試錯誤」來建立自己的能力,他們也開始累積自己的「資料庫」,記憶過去實驗過的經驗值。 父母應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探索來建立對事物的了解,例如上下左右的關係,空間感等;另外重複的動作也可強化孩子對複雜事務的了解,父母應提供具有挑戰性的玩具及活動,例如:拼圖、積木、玩水、玩沙等啟發性活動,透過活動及玩具來引導孩子找出事物的原委。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滿週歲的小孩已經有很強烈的獨立思想,同時也非常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及看法,此年齡的孩子最常說:「NO!我不要」,但是這個時候的小孩也因為力不從心而經常產生挫折感,所以提供一些規律性的活動,可讓此時期的孩子比較不容易在情緒上失去控制,此時開始要教導孩子什麼是底限,也就是許可的範圍,對於可做之事的規範要有一致性,才不至於讓孩子混淆,例如:當他用蠟筆畫牆壁時,父母需要拿開他的蠟筆,這樣他才能學習要用蠟筆畫在紙上。 要讓你的孩子了解,你知道他的感覺,但並不需要完全滿足他的要求,給孩子適當的選擇方案而不要一昧的禁止,可以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滿週歲的小孩有很強烈的慾望渴望獨立,但他們又需要知道親人在旁支持他,這種認知會讓他們勇於探索及學習,要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不二法門。 讓你的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你可以協助但不要介入,當他碰壁時只要提供建議而不是搶過來幫他做,如此才可以建立他的自信心。你要時常提出一些適合的挑戰,並觀察他的反應,並適當地提醒他一些可行的步驟。 2-3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一般而言,二歲到三歲幼兒的語言理解力及聽覺記憶均有相當的基礎,此時期的活動以語言及動作為主,所以,父母若配合遊戲及教材適當的教以性別、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等概念,很快的孩子就能有很好的學習成果。此時期的幼兒自主性很強,無論吃飯、喝水、大小便、脫鞋襪都可以自己來,也經常堅持自己做,父母不要什麼事都幫孩子打點,反而失去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時機。 (一)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幼兒此時期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速度極快,大部分小孩滿三歲之際,已經能夠講出完整的句子3-5句,他們可以了解故事的含意,因此這個時期是學習讀及寫的關鍵時期,此時期他們可透過畫圖及書寫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應多鼓勵此時期的小孩多用不同的書寫工具,如蠟筆等做出各種不同的表現,這個時期你應該多與孩子交談,無所不談的談,你可以講故事給他聽,也可以要他講故事給你聽,唱遊也是極佳的方式讓他學習新的語彙。 這個時期也要鼓勵孩子閱讀,因為此時期的孩子已經能將書本上的故事與現實聯想在一起,此時期的孩子已經喜歡故事,並能記憶歌謠等押韻的句子,這個時期已經可以學習數字、形狀、大小及字母等,一些笑話也能讓此時期的孩子捧腹大笑。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此時期的幼兒思考能力已有很成熟的基礎,不僅可以編出各種想像的劇情,也能理解抽象符號背後的意義,此部分的能力,就是日後幼兒數學及邏輯發展的基礎。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進入理性思考的範疇,這也是為何他們經常問「為什麼?」的原因。 在此時期,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想像力,經常讓孩子做導演或編劇,陪孩子編故事,這樣可以強化他們的想像力、邏輯及對抽象世界的理解。 父母在生活中時常與孩子玩算數的遊戲,常問他一些和數量有關的問題,例如餅乾夠大家吃嗎?我們要去第幾樓呢等,孩子對實體世界的數量概念越清楚,未來對於抽象數學的理解能力就會越強。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此年齡的孩子通常無法控制他們的行為,你還是需要讓他們知道允許界限,同時也讓他明白你完全明白他的情緒及慾望。導引他的需求到其他可被允許的選擇上,讓他在可被同意的方案中擇一,而不要一昧的說「NO」,有創意而正面的引導孩子遵守紀律,而非只是採用負面的禁止,對於建立孩子自尊並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協助你的孩子學習等待,等待可以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並且讓他認知社會其他人的需求及限制,此時讓孩子多與同儕玩耍,對於尊重別人的權利、與他人分享已開始建立良好的認知,懂得等待、分享語輪流的孩子,才能適合未來學校及社會的學習生活。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兩歲以上的小孩其實已經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們希望自己什麼事都可以自己來,透過自己完成的嘗試,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喜歡幫忙,並對自己能分擔責任感到驕傲。 父母對孩子完成的成就要清楚的讚揚,對於任務的交付也要清楚的說明,如此他們才會循序漸進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你的孩子在自己來的過程中,你要細心體貼從旁觀察,並適時鼓勵他,發生問題時可以尋求協助,如此可以讓他對於尋求協助有正面的觀念。

從自閉症兒童的學習特質探討自閉症學習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113

從自閉症兒童的學習特質探討自閉症學習 作者:林麗英 早療領域的工作者或許會發現,為什麼自閉症的兒童好像越來越多?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過去醫生認為自閉症的發生率大約是1/2000,即兩千個孩子大概會有一個孩子有自閉症,但是目前有些研究顯示,這個數字已提高到1/500,足足增加了四倍。 自閉症的診斷: 在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手冊(DSM-Ⅳ)上,對自閉症的診斷有三大標準: 一、有社會互動上的缺陷:自閉症並不是全然沒有社會互動行為,而是有互動上的缺陷。譬如,他們比較不會做主動互動、不會正確的回應,也常會將別人的行為解讀錯誤。 二、有溝通上的問題且特別是溝通品質的問題:有些自閉症患者是有語言的,只是他們的語言問題是在溝通品質的缺陷,例如亞森伯格症候群的孩子常有過度仿說的現象,就是屬於質的缺陷。 三、他們的某些行為或對某些有興趣的東西會過度偏好固著,例如,喜歡看線條、對於特殊奇怪的聲音著迷。有些自閉症家長就發現,他的小孩都只看同一卷錄影帶、特別喜歡抖動繩子、轉圈圈或重複化線條等,這就是過渡偏好固著的現象。 目前有些理論證實,有些自閉症的孩子可能對感官訊息的處理有困難。他們對某些視覺、聽覺等感官上的訊息,常可能過度反應或是過度不反應現象;在本文中我們將從「感官訊息處理」的角度來探討自閉症孩子的行為問題。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模式~ 自閉症兒童有某些典型的行為模式,例如: 一、環境持同: 自閉症孩子常常要求環境要保持不變,例如有一個孩子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跪在陽台地上,說:「這不對」,就開始排鞋子,一定要將鞋子按照他腦袋中記憶的順序一模一樣排好,不能稍有變動。 二、固著行為: 為何會有固著行為?一個原因是因為孩子有環境變化處理上有困難,孩子無法應付環境改變,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求環境不變來適應自己。第二個原因是自閉症孩子普遍都在記憶方面非常突出,所以所經驗過的事物都深記於小小腦袋中,當有類似情境出現,就照本宣科一番,也就表現出固著行為。有一個媽媽就說,她買東西一定要買到處都可以找得到的,絕對不可以買特殊的,否則一旦壞掉就沒辦法,因此有些家長買東西不得不買兩樣,萬一一個壞掉了,還可以有同樣的東西可以替代,讓孩子感覺沒有改變。 三、以舊經驗處理新經驗: 其實一般人也常會如此,例如第一次到某個從未去過的地方,有人告訴你路線如何走,此後,即使有很多條路都可以到達,我們還是會習慣走第一次的路線。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必須留意教導自閉症幼兒時,不要過度窄化孩子的學習經驗,當我們過於強調所有學習需要結構化時,孩子的經驗也容易被窄化,但是自閉症幼兒又無法在過渡開放沒有結構的課程中獲益,所以對自閉症個案的早期療育課程設計,應在結構化中有多元化及豐富的學習經驗。 四、沉浸於自我刺激: 很多自閉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可能跟他的感官需求很有關係。在感覺統合系統裡面有談到兩個概念,有些刺激可以讓我們的神經安定下來,有些刺激可以讓我們的神經覺醒起來。而本體刺激的活動都是屬於安定神經的作用。有時會看到自閉症孩子在換一個新環境時會開始咬東西,這是因為他緊張;有時興奮時就會用盡全身的力氣一直跳,這都是在做很多的本體活動,企圖以這些本體活動讓自己的神經安定下來。 五、過於偏好或過於排斥的行為: 自閉症的孩子對於聽覺和視覺的刺激會是選擇性的,且常是該反應的不反應,不該反應的卻反應。在觸覺方面則比較傾向於敏感防禦型,自閉症孩子對觸覺的刺激的統整普遍不佳,當他感覺到有人要碰他時,他就會開始防衛,像刺蝟一樣「ㄍㄧㄥ」在那裡。因此,一個觸覺比較敏感的人就比較不喜歡坐在一群人中間,可能會去選擇角落的位置。在味嗅覺方面,有些孩子會偏好特殊味道,例如清潔劑的味道等。自閉症的孩子對於前庭活動與本體活動會過度偏好情形。 六、單向式互動模式: 自閉症孩子的互動通常都是發生在他有極度需要時,而其表達方式,可能是用拉人的方式;但是當大人或同儕要與他互動時,他不會理你,他們的互動多是單向式的。 七、自閉症的孩子容易對環境判斷錯誤,所以會不知危險;有些則是過於逃避環境,什麼地方都不敢去。 ~自閉症兒童學習特質~ 自閉症兒童由於感官訊息處理的困難,常造成他們的學習方式有異於一般兒童,他們可能在某些發展上表現特別優異,而在某些發展則明顯有困難,這就是自閉症兒童常被稱為「零碎的天才」;瞭解自閉症的學習特質,才能幫助自閉症跨越學習困難的鴻溝,其學習特質包括: 1.感官覺知的問題: 由於自閉症兒童對於感官刺激多呈現選擇性反應,常過度偏好某些感覺,對某些感覺刺激又過渡排斥,例如:有些孩子過度偏好觸覺,碰到什麼東西都要摸,而有些孩子一緊張就會開始跺腳、轉圈圈來安定其神經。 2. 認知學習策略問題: 自閉症兒童常使用過於偏窄的學習管道來學習,而非多感官學習。一般的人是用多重感官在學習的,例如不僅看到投影片上的字也可聽到講者的聲音,但有些人則看了就聽不到,聽了就看不到,這不僅是自閉症的孩子會這樣,一般的人也可能會有這種情形。 3.過於依賴記憶策略: 記憶能力特佳是自閉症兒童給人印象深刻的一部份,但是過渡使用記憶策略而不求慎解,會影響其學習,例如有些孩子很會背九九乘法但是不會計算;有些孩子很會背唐詩三百首,但是他們不瞭解意思。 4.語言溝通問題: 將近有1/2的自閉症孩子沒有口語溝通能力;有口語的個案也常呈現以「非慣性語言」的溝通特質;所謂的非慣性語言指的是利用可區辨的語句或是語詞表達,但是跟社會所能接受的溝通慣例不同,一般人難以理解他的意思。 ~自閉症的非慣性語言常用四種方式表現~ A.仿說: 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立即式的仿說,例如你問他,他立刻模仿,可能模仿整句也可能只重複後面幾個字;還有延宕式的仿說,可能在學校聽到的話,回到家後才會說。 B引喻式的語言: 例如「你很凶嗎?你不凶我要吐口水喔」,這種語句的功能常是用來抗議、表示拒絕的,或為了要求的、表示需要的。 C.不停地問問題: 這類型比較少見,其溝通目的在尋求注意或要求傳遞訊息。 D.固著性的談話: 像宣告式的語言,例如「東西放好不可以掉下來,小心喔!小心喔!」一直重複地說。 非慣性的語言是不容易改掉的,除非他們在溝通理解上面有所進步。比較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們要瞭解孩子在使用非慣性語言時的真正溝通意圖及目的,而滿足其溝通需求。孩子在使用非慣性語言時都有不同的功能,使用非慣性語言的自閉症個案,他們的認知層次都比較高,比較好,也就是常聽到的高功能自閉症。 5. 社會性互動問題:自閉症兒童之互動動機弱、互動方式別人無法理解、無法解讀互動情境。例如,他正在生氣時我們過去拉他的手,我們的意思可能是要安慰他,但是他的經驗可能是有人伸手過來就是要握手,他可能就會伸出手來握手這就是自閉症解毒互動訊息困難情形,他們常誤解別人的互動意義。 6.有自我刺激行為:也許是為了滿足他的感官需求或是遊戲特質仍停留於感官性遊戲階段,自閉症個案常有自我刺激行為。當然,自我刺激行為的出現,也可能是因為個案無法理解外界訊息、無法融入環境或太無聊有關;有些個案需藉自我刺激來誘發神經反應或安定神經。 ~自閉症兒童的訓練~ 常看到家長或老師教導自閉症的孩子說話的情境是:在孩子眼前拿一個杯子,問他:「你要喝水嗎?」然後就站到孩子的旁邊,拉孩子的手拍著胸口說:「我要喝水」,要求孩子跟著仿說「我要喝水」,一次又一次、週而復始;長時間下來,孩子慢慢被制約,就會認為要喝水一定要有手拍著胸口的手勢。而且個案也可能只對「你要喝水?」這句話有反應;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用「你要喝水嗎?」這樣的問句和相同的動作來問,孩子在這樣過渡結構而僵化的學習下,可能會被制約成當你問他要不要喝水時,他就一定會說「我要喝水」──不論他渴不渴!而別人問他:你口渴嗎?他卻不會回答! 與自閉症兒童互動時,我們提供的資訊如果過度狹窄沒有變化時,孩子的行為模式和語言也就會更窄化。所以如何設計課程及教學,有效幫忙自閉症兒童學習,對一個特教老師或家長是極大挑戰,下列的建議提供參考: 1.教學時必須要提供多感官的教學方式,要能看到、聽到、摸到並且操作一下,才能幫忙個案建立事物之完整概念。 2.語言溝通方面,應強調聽指令的能力或習慣的建立;對於沒有口語能力之個案,建立個案可很快習得且社會接受的溝通方式來溝通,溝通方式有很多,圖片交換系統、手勢動作、溝通輔具、口語(包含非慣性的語言),都是可以運用的溝通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提供自閉症個案之有效溝通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3. 建立有意義的互動行為,在互動時的「引發互動」、「維持互動」、「結束互動」,對於自閉症而言,最困難的就是引發互動,所以,教導一般幼兒在與自閉症互動時,應扮演「互動引發者」之角色,而自閉症則可以成為「互動的回應者」,那麼,將可以有效提升自閉症的互動行為。。 4.增強個案好的行為,來建立其行為。 5.請接受孩子偶發的無法控制行為。 6.提供可融入、可參與的學習環境

語言發展與治療

2006年07月11日
公開
73

語言發展與治療 羅梅英�高雄長庚兒童醫院語言治療師   若我們對正常小孩的語言發展有所了解,就較能注意小孩可能發生的語言溝通問題。   首先,就語言及語音的發展一簡單的介紹。 語言的發展   依據正常的語言發展時序,可推斷兒童語言能力是否有落後或異常的現象,早期發現問題,能把握治療的先機,使兒童得到最適切的幫助。   下列列舉一些語言發展的重要界標作為參考: 二歲還完全沒有語彙出現,或是還不會說話。 二歲沒有任何句子。 三歲以後說話大部份含糊不清難以理解。 五歲以後句子結構仍有明顯錯誤。 五歲以後仍不能流利說話或構音異常除上述現象外,若發現兒童在語言表達上有明顯異於同齡一般兒童時,應帶給語言治療師做進一步評估。兒童語言發展的異常,一般可檢查出來的主要原因有五種: 聽覺障礙。 智能障礙。 大腦功能不良。 情緒困擾。 環境剝奪。 語音的發展   小孩的語音發展常是從容易的開始,慢慢發展出較難的語音。大部份的研究指出,雙唇音ㄅ、ㄆ、ㄇ的發展比較早,而舌尖音ㄉ、ㄊ、ㄌ以及舌根音ㄍ、ㄎ、ㄏ也比唇齒音ㄈ及舌前音ㄗ、ㄘ、ㄙ都來的早,一般而言,大部份的音在五歲左右應都已發展出來。   兒童在語音發展上常會出現一些特殊構音型態如前置型的構音,將”阿公”說成”阿東”,另一類是以不送氣音代替送氣音,如將”兔子”說成”肚子”,這些情況若出現在兒童早期的發展階段,父母尚不需過份擔心,大部分的兒童於日後會逐漸發展正確的語言。 唇顎裂小孩可能遇到的語言問題   一般而言75%左右的患者在顎裂修補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發展與一般小孩一樣的語言,其餘約有20-25%的小孩會有語言上的問題。   常見的語言問題有下列幾項: 鼻音過重或漏氣,在說非耳音的語音時會有不適當的氣流從鼻子出來。主要原因有: 顎咽閉鎖不全顎。 顎裂修補時,上面還有些空隙或明顯的漏洞。 舌頭運用不當,舌頭位置不對。 張口程度不足,嘴形不清楚。 構音異常。部分患者因器官條件的不足而發展出代償性的構音行為,最普遍的為喉塞音,構音的位置不對,較正確位置偏後,如咽、喉處。   有些研究指出這種代償性的構音行為是學習而來的,因患者父母較接受代償性的構音,而比較不接受小朋友用比較正確但鼻音較重的說話方式。 家長如何協助小孩說的更好的方法 口腔運動練習 一、唇的練習   就語音的發展雙唇音ㄅ、ㄆ、ㄇ是比較早,因此可利用一些遊戲的方法讓小朋友練習唇的部位。 玩法: 在兒童嘴唇上塗上口紅,照鏡子,再把嘴印在紙上,比比看,誰的嘴巴最大,誰的嘴巴最小。 用嘴唇印在圖畫紙上,完成一幅自畫像,或隨意壓印構成一幅唇晝。 嚼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嗚」。 拉開嘴唇說「伊」。 不停交換說「伊」「嗚」。 上下嘴唇內縮後發「吧」。 閉唇練習:玩「吻紙」遊戲,或閉嘴咬住小東西,可以幫助他們體會如何閉上嘴巴。 鼓脹兩頰然後發「啪」聲。 鼓起兩頰做漱口狀。 二、舌頭練習 舔棒棒糖用具:棒棒糖、湯匙玩法: 鼓勵兒童舔食棒棒糖、冰淇淋。 把果醬、巧克力醬、砂糖等孩子喜歡吃的東西,放在湯匙上給兒童琢食,看誰先舔完。 將兒童喜歡吃的食物塗在嘴唇上,要他用舌尖舔下來吃。添的順序是: 下唇中間。 唇的左角或右角 上唇正中 舔食:塗滿嘴唇上的糖漿,看誰先舔淨。 練習(1)的時候,應先示範,等(1)會了以後再順序練習。 舌頭伸出伸入。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 舌頭在日內左右移動推抵兩頰內側。 用舌尖舔上下唇。 舌頭用力舔餅乾。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 捲舌作馬蹄聲。 舌尖運動:用舌尖舔食食物,增加顏面肌肉和舌肌運轉能力。 用吸管吸飲料:用吸管吸飲料,舌頭會被牽引到口腔的後部,亦是一種舌頭的訓練。 三、呼與吸的練習 吹羽毛遊戲:用嘴巴呼氣,吹羽毛,且可染色,增加兒童的興趣。亦可以棉花、毛線、彩帶、棉紙片等器材代替。練習呼氣的長短、強弱、斷續,以培養兒童呼氣的調整力。 用厚紙筒吹前項材料,材料可由小(輕)而大(重),輕重不同,所用氣量不同,注意送氣集中、均勻。 用吸管吹前項材料,放置桌上,成人先示範,再鼓勵他自己吹。 吹玩具小喇叭、哨子、口琴、口笛等或吹泡泡、風車、氣球、乒乓球,以增進呼氣量與調整力。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噓」。 吹火柴、蠟燭、碎紙片、口哨。 用吸管吹水。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 置舌頭於上、下齒之間慢慢吹氣。 四、舌根音的練習   漱口練習:喝一點水,頭仰著,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協助小朋友了解舌根動的感覺。上述口腔運動練習可於顎裂手術修補後,約一歲左右即開始練習。儘早做可加強小朋友口腔功能。 家長應注意的事項 父母應學會如何分辨不正確的發音方式:如唇顎裂小孩較容易出現喉塞音的代償性行為,若小朋友有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應避免去增強這種錯誤的發音。   而於小孩呀呀學語的階段,家長應多鼓勵用舌尖前音如ㄋ、ㄌ來練習發音,另就語音發展的時序來講,可先增強雙唇音如ㄅ、ㄆ,慢慢再加強舌尖音如ㄉㄊ,還有舌根音如ㄍ、ㄎ及早期的擦音如ㄒ、ㄙ的練習。 定期回診追蹤:一般唇顎裂小朋友初次進行語言評估的時間約兩歲至兩歲半間,之後約半年追蹤一次,此追蹤的目的在協助家長即早發現小孩語言或語音是否異常,提供家長一些意見,讓家長在家可以協助小孩練習。 鼻咽鏡及x光檢查:若小朋友有鼻音過重或有鼻漏氣的現象,以致影響語言的清晰度,且無法透過語言治療得到改善時,須於四歲左右進行鼻咽鏡或X光檢查,以確知顎咽閉鎖功能異常的情況如何,以決定進行何種手術來改善。   一般檢查年齡會選擇在四歲左右主要的原因有下列三點: 此時小朋友的合作度較高,因進行該項檢查需小朋友配合講話、不哭鬧 構音能力及語言程度趨近成熟 顎咽功能較協調,如此,對顎咽功能的判斷才能較為精確。 (本文選自顱顏會訊季刊,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構音器官運動練習

2006年07月11日
公開
56

構音器官運動練習   構音器官運動練習,對牙牙學語的幼兒是一項有趣且重要的語言刺激活動,幼兒透過這些活動練習,知道自己口腔器官∼主要是雙唇、舌頭、軟顎;不只是運用在吸、吹、嚼、吃等本能的飲食動作,還可以透過自己的掌握,做出許多不同的動作,發出許多不同的聲音。   這些口腔器官運動練習對唇顎裂兒尤其重要。許多有關唇顎裂兒語言發展的研究都指出,唇顎裂兒由於先天性的唇、硬、軟顎缺陷,其口腔運作的模式-特別是舌頭靈活度,自出生的哭啼,到語言呢喃期(6-10個月)甚至於單詞期(10-18個月),都不同於非唇顎裂兒的感覺迴饋系統。他們獨特的迴饋系統一經養成,即使在硬、軟顎修補健全後亦不容易自動改變,除非後天加以矯正。   因此希望父母能在唇部修補完後(約三個月大),便開始逐步利用遊戲和幼兒一起進行口腔運動練習。下面練習表是集合不同醫院語言治療的資料,取其精髓而成的,共分為五部份。 第一部份 �有關舌頭的運動�   在幫助舌頭上、下提昇力,及左、右的靈活度;這些動作是發舌尖音�ㄉ�、�ㄊ�、�ㄋ�,舌尖前音�ㄐ�、�ㄑ�、�ㄒ�、�ㄗ�、�ㄘ�、�ㄙ�等必備條件。 舌頭伸出伸入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 舌頭在口內左右移動,推抵兩頰內側 用舌尖舐上下唇 舌頭用力舐餅乾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 捲舌做馬蹄聲 舌頭捲起由齒槽後掃至軟顎再掃回來 第二部份 �有關嘴唇的練習�   在強調雙唇的張力及形狀,有助於雙唇音�ㄅ�、�ㄆ�、�ㄇ�的發展及講話的口形變化,對於雙側裂、唇部修補過緊的幼兒尤其需要。 蹶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鳴� 拉開嘴唇,說�伊� 不停交換說�伊-鳴-伊-鳴-伊-鳴� 露出上下牙放鬆,重複的做 兩頰內縮,蹶嘴作聲 上下唇內縮後用力發�吧!� 上下唇含住管狀物品,用手往外拉 吸半吸管的水,以舌、唇抵住使水不下掉 中型鈕釦,穿線,置牙齒與嘴唇問,用手往外拉 第三部份 �顎的練習�   指的是上、下顎,亦即是講話的口形及張嘴的程度。 儘量張開嘴後蹶起嘴,說�啊-鳴-啊一鳴� 說�啊一伊一啊-伊� 說�啊-鳴--啊-伊,鳴-伊� 說�啊-鳴--啊-伊,鳴-伊� 上下牙相碰出聲 做大咀嚼狀,或嚼餅乾或口香糖 第四部份 �吹氣練習�   目的在讓幼兒學習空氣從口中吐出,就像說話時的呼吸是吐氣的狀態;另外,吹氣練習有助軟顎口的功能,是減少鼻音的要件,此項練習可在硬、軟顎修補完後練習。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噓一,噓一 吹火柴、蠟燭、碎紙片、或口哨 用吸管吹水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 置舌頭於上下齒之間,慢慢吹氣 鼓脹兩頰,持續越長越好 鼓脹兩頰,然後爆�啪�聲 鼓起兩頰做漱口狀 第五部份 �運用不同的口腔部位做輪替練習�   以增加靈活度,不致於講多了就含糊了。模仿動物的聲音是引發幼兒語言模仿的前奏,先培養他們模仿聲音的習慣,將來才能進行『仿說』。   最後希望父母在依據此表練習時,能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及創意,將練習的原則轉換成幼兒喜歡的遊戲。 說劈、啪,劈、啪 說噗、潑,噗、潑 說滴、答,滴、答 說踢、他,踢、他 說啪、啪、啪 說他、他、他 說卡、卡、卡 說啪、他、卡 說啦、啦、啦 說發、發、發 說嘶、嘶、嘶 學小鳥叫,吱、吱、吱 學鴨子叫,呱、呱、呱 學小狗叫,汪、汪、汪 學小貓叫,喵、喵、喵 學火車開動聲,啾、啾、啾

構音異常

2006年07月10日
公開
78

1. 何謂「構音異常」? 「構音」即俗稱的「口齒是否清晰」。「構音」為產生語音的過程:它是將由胸腔呼出之氣流經過聲帶振動發出的音源,以唇、舌、顎、咽等構音器官的磨擦或阻斷等動作,而發出各種語音的機能。這種機能通常大約由二歲開始逐漸發展,到六歲左右才會有接近成熟的各種構音能力。構音發育有一定的里程軌跡:二歲已發展出的音包括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而最慢發育的音有ㄖㄗㄓㄔ。若構音的發育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遲緩,才可視為異常。因此,在二到六歲間存在的某些構音問題,常只是發育過程的一時必然現象。 2. 「構音異常」分作哪幾種類型? (1) 替代音(substitutions):以另一語音代替標準語音,或以其他類似聲帶振動的聲音取代標準語音的情形。例如:「公公」說成「咚咚」,以ㄉ代替ㄍ。 (2) 歪曲音(distortions):語音歪曲變化,聽起來不同於標準語音,此發出的聲音是語音系統中不存在的音。 (3) 省略音(omissions):聲符韻符被省略,例如:鞋說成一ㄝˊ,而造成不正確的發音。 (4) 添加音(additions):正確的語音內加入不該加的音,例如:ㄔ飯說成 ㄔㄨ飯。 (5)聲調錯誤:國語的四聲運用錯誤。 (6)整體性的語音不清:例如唇顎裂、聽覺障礙、腦性麻痺等類兒童的咬字不清晰,但無確定的構音錯誤組型。 3. 構音異常的原因為何? 主要分成四大類,或由數類原因混合引起。 (1) 智能、中樞神經以及人格和環境的問題:含這類原因引起的構音異常,治療上最為困難,常需特殊教育的協助。 (2) 聽覺問題:言語的發育須靠外界給予聽覺的刺激才可學習,因此早期發現並治療聽障礙很重要,必須在言語功能發育的年齡以助聽器利用剩餘的聽力刺激,或以其他可接受刺激的機能來學習語言。 (3) 構音器官的問題:包括構造異常及神經肌肉運動性的問題。如牙齒咬合不正,及由腭裂等原因引起的腭咽閉鎖不全造成的鼻音過重。腭裂的治療,建議在2歲半到6歲間做修補及語言治療;若仍有腭咽閉鎖不全,則在12歲前再做咽瓣腭咽重建手術及術後語言治療。此外,因外傷或手術造成的構音器官損傷,也可能引起構音異常,至於舌繫帶過短造成的構音異常極為罕見,只有在舌尖伸出無法觸及下唇的情形才可能影響到如ㄋ、ㄌ的音,此時才須剪開舌繫帶。 由構音器官之神經肌肉運問題引起的構音異常,包括輕微的口腔或舌部動作協調不良或靈敏度差,到較嚴重因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運動性言語障礙」常會合併語言層次的問題,如小孩的腦性麻痺和成人的中風等,也需要語言治療來改善。 (4) 機能性的構音異常:為兒童族群最常見的構音問題。這類構音異常沒有上述三類的病變,只是某些音的學習發育上有遲緩現象,以語言治療來改善有很好的效果。當然有些兒童的構音異常會逐漸自然改善,但若未加以早期治療,成人後便有可能留下一些很難矯正的構音異常。 4. 構音異常的治療為何? 以語言治療為主,並需要家長的充分配合,其步驟包含以下階段: (1) 增加自我問題的意識。 (2) 分析異常音及正確音。 (3) 建立正確的語音:包括發音刺激、矯正構音部位、移音矯正、分析語音、詞句練習及交談式練習。 (4) 語言遊戲 要幫助孩子獲得正確而清晰的語言,必須多方面的互相合作才能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經驗。構音治療並不困難,一旦兒童了解標準音及自己錯誤的特徵,並能在單音或音節上發音,就可以矯正得很快。 5. 口吃可以治好嗎? 除了上述構音異常外,還有一類常見的「言語節律性異常」,最多的就是俗稱的「口吃」 (stuttering)。另外如「言語急促」(cluttering),即說話太快使人聽不懂。這兩類「言語節律性異常」的矯正,皆以語言治療為主。 一般人印象中的「口吃」,指的是說話結結巴巴,有口難言。根據美國口吃大師Van riper對「口吃」所下的定義,口吃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說話流暢性失調,不管是重複的發出同一個字音,或是將字音拉長,當事人因此感到挫折或尷尬。 每個人在兒童某時期均會發生言語不流暢的現象,如無特別因素影響,此現象會自然消失,故此時的言語不流暢乃自然現象,並不屬於口吃患者之列。依據美國聽語學會的調查,全美國學生大約0.7%是口吃患者,占語言缺陷人口的第二位。此外,許多研究調查指出,口吃的發生率約佔全人口的1%左右。口吃患者的男女比例約為二比一至十比一不等,可能係因男童在身體上、社會上、語言發展上皆稍慢於女童,處在不公平的競爭下,其挫折感-特別是語言方面-無疑的比女童為多,於是言語方面之不安全感、遲疑和抑制現象更多。此外,如雙胞胎、腦傷、糖尿病等團體的口吃發生率均比普通團體為高。若家族中有口吃患者,則家人常因遺傳或模仿,使口吃的發生率更高。 口吃開始出現的年齡,最高峰約在5至7歲期間。雖然80%孩童的口吃問題,只持續一段時期便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但仍然有不少孩童的口吃卻反而更加嚴重,乃至成了一輩子的遺憾。影響口吃行為發生的因素,除了與口吃患者本身的語言發展及能力相關之外,還包括了其他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心理特質、父母、社會適應、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大部分專家傾向認為口吃的發生是生理基因和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 口吃的起因是一個複雜及多層面的問題,是無法靠單一途徑或學說就能解釋清楚的口語障礙。專家們對口吃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大致有三個不同的派別,包括「個人心理和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方面的探討、「神經生理」方面的研究和「語言心理學」。口吃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其特色為具有多變性,即口吃行為會隨溝通環境的地點及時間而產生變化。要為口吃患者設計一個有效的治療計畫,往往必須依賴對個案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診斷和評估。口吃患者在臨床上須做的評估主要分作三部份:聲波、生理和社會心理的評估,再根據檢查及評估的結果,訂定不同的治療計畫。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嚴重程度不同,通常可分原發性(兒童)口吃治療及續發性(成人)口吃治療。在兒童口吃治療方面,得到父母與小孩的合作為首當其衝的要務。而治療兒童口吃的方式有兩大派:「間接治療法」和「直接治療法」。「間接治療法」的主要原則是避免兒童對說話感到恐懼,其治療重點在「對外在環境加以修正」一如父母盡量對小孩說話的「順暢」行為加以強化而不要強加指正;同時建議父母說話速度應放慢以提供良好的說話模式。「直接治療法」強調提高兒童對口吃問題的自我覺察能力,並配合增強本身說話順暢的技巧。針對兒童的口吃,一般建議的是融合「間接-直接」的治療法。在成人的口吃治療方面,目前主要的三種方法包括:「口吃修正治療法」、「說話速度控制療法」及「說話流暢性塑成治療法」;而較常用的治療技巧則有「陰影法」、「遮蔽法」、「隨意性口吃法」、「停頓法」、「節拍法」及「延遲聽覺回饋法」等。 經過許多專家學者的努力,80%的口吃問題已經得到良好的治療預後。口吃的發生是口吃患者環境,及在適應環境時,口吃患者所表現的技巧和能力,互相影響下的產物;因此,口吃的治療必須仰賴多方面的配合。由於口 吃的語言評估和訓練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所以需要耳鼻喉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診斷和協助,才能有最佳的治療效果。

語言溝通異常

2006年07月10日
公開
66

語言溝通異常分類:構音異常、音聲異常、節律異常、語言異常、多重語言異常 1.構音異常(Articulation Disorder) *構音異常是指在構音過程中構音部位錯誤或是氣流方向、壓力、速度不準確、甚至整個動作不協調,以致發生語音不準確或省略之情形。 *構音異常的原因: (1)構音器官問題 (2)動作協調問題 (3)口腔靈敏度 (4)聽力問題 (5)智力問題 (6)環境因素 (7)人格特質 (8)情緒問題 (9)父母的態度問題聽力問題 構音異常若沒有顯著生理器質之缺陷亦無神經系統控制的問題,而由於環境或情緒因素或單純的學習錯誤以致於語音無法完全正確,常見於一般的兒童,即所謂的乳兒語。 *發生率:國外統計(1930-1960)--約佔語障人口之60-80% 國內統計(1976-1986)-----約佔語障人口之39-50% *構音錯誤的類型: (1)替代音(Substitution):以另一語音代替標準語音,通常以較易發的語音取代較難 發的語音(如公公說成東東),此類型出現最多。 (2)歪曲音(Distortion):語音歪曲改變。 (3)省略音(Omission):該發的音被省略、如:“鞋子”說成“椰子” (4)贅加音(Addition):最少發生,字音內加入不該存在的音如“吃飯”說成“初犯” *治療原則:個別性計劃,由較簡單、易理解、易區辨、易控制的語音開始矯正,利用各種感官刺激輔助個案瞭解如何改正構音,如視覺、聽覺、動感刺激。 *治療年齡:四歲至六歲;由單音->語詞->句子->讀文章->看圖說故事->對談練習 2.音聲異常(Voice Disorder) 說話聲音有異於常人的特徵,如喉頭機能不完全而發生嘶嘎、嘶啞或帶氣息聲,口鼻腔失調而鼻音過重或缺乏,其他如音量過弱或過強,音調與性別年齡不配,音調與音量缺乏變化或變化不當、 *須先判定為器質性音聲異常(如:聲帶節結、瘜肉、瘤)或機能性音聲異常(濫用或誤用) *依聲音三要素分三種異常類型 (1)音調異常:音調與性別年齡不配,音調與音量缺乏變化或變化不當等。 (2)音量異常:如音量過弱或過強。 (3)音質異常:如喉頭機能不全發生嘶嘎、嘶啞或氣息聲,口鼻腔失調而鼻音過重或缺乏 3.節律異常(Rhythm Disorder) 節律異常意即說話節律不順暢,通稱口吃(Stuttering)。口吃是一種語言模式,在整個言語的節律方面有過長或不當拖長音或言語流暢性被一些重複音、字、句所打斷,通常還會伴隨掙扎或逃避行為。 *兩歲到七歲兒童易見,80%發展型口吃會自然消失、20%成為永久性口吃。 *評估考慮要素:包括發生的時期、語言發展能力、家族史、言語特質及其他相關因素。 4.語言異常(Language Disorder) (1)語言發展異常(Language Development Disorder) 語意、語法、語用、語形、語彙之發展,在理解與表達方面較同年齡者有明顯偏差 a.語意異常:詞不達意或無法理解說話者的涵意。 b.語法異常:說話句型結構簡單有顛倒混淆或省略等不合語法的現象。 c.語用異常:說話不合溝通的情境或措詞不當。 d.語形異常:對聲音或符號字型的辨認不清或混淆等現象。 e.語彙異常:語彙少,甚至完全沒有。 (2)語言發展遲緩(Language Development delay) 比正常兒童在順序的語言發展上進步緩慢;在適當的語言運作上較同年齡的兒童顯著的低落,不能理解或說出同儕水準語言,可能有一種或多種機能上的困難。賓士(Bangs,1968)。原因有器質性原因及非器質性原因,或分成個體原因(腦傷、智能不足、聽障、情緒障礙)與環境原因。 (3)發展性失語症(developmental dysphasia) 大部份的兒童是自然地學習語言,亦即以傾聽、辨認及模仿方式學習語言,然後再創造出他們可能並未透過模仿而學習的無數語言。然而,有少數中樞神經系統緩慢成熟的兒童,或因輕微腦傷及比輕微腦功能異常稍重的兒童,不能〝自發地〞學習語言,他們是屬於〝發展性失語症〞或〝先天性失語症〞。發展性失語症兒童生理方面並無顯著神經及聽力損害,而有語言表達、理解或兩者的障礙。他們的非語言智商通常是適齡的,其特殊的語言問題會產生輕到重度溝通困難,可能廣泛影響其聽、說、讀、寫之學習。 5.多重語言異常(Multiple Speech disorders): 凡具有上述任何兩類或兩類以上的語言異常,如顎裂(Cleft Palate)、聾(Deaf)及 重聽、腦性麻庳(Cerebral Palsy)等多屬此類。 (1)唇、顎裂(Cleft Palate) 唇裂、顎裂或唇顎裂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源於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致使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唇、顎癒合不全。伴隨而來的是外觀的畸形、攝食問題、聽力問題、牙齒、語言發展及言語問題。 (2)聾(Deaf)及重聽(Hard of Hearing) 聽障者由於聽知覺受損,以致妨礙正常語言的學習與溝通。聽障者大致分為: a.先天性聾:指一出生即喪失聽力,無法藉由正常聽力途徑學習說話。 b.偶發性聾:指出生後學習說話時罹患聽覺障礙,可能因疾病或意外事而引發。自然學 習語言後,短期內發生聽障而喪失說話的能力。 c.重聽:聽知覺雖然有缺陷,但配帶助聽器或不用助聽器仍有聽覺功能者。重聽的兒童 雖然常有明顯的缺陷,但仍可經由聽覺途徑來學習基本的說話。 (3)腦性麻庳(Cerebral Palsy): 廣義而言,腦性麻痺指與大腦病變有關的若干因素,但不一定有特定的運動障礙。許多腦性麻痺者有聽力損失、視覺障礙及其他感官障礙如感覺統合、知覺及智力低下、相關行為問題等,其言語及語言發展也都有困難。

談發展障礙的口功能異常

2006年07月09日
公開
212

談發展障礙的口功能異常 怎麼會吃不好?(一)---談發展障礙的口功能異常 作者:林麗英 許多發展障礙的個案,如腦性麻痺、重度智能不足、自閉症或多重障礙等的個案由於腦功能障礙、肌張力問題或後天的刺激不足等因素,導致他們多半有口功能異常,而影響他們的進食能力、流口水控制或說話的清晰度。所以,對於發展障礙個案的訓練應注意其口功能的問題,並儘早提供適當的訓練,才能使他們吃得巧又喝得好。 發展障礙個案的口功能問題主要包括口腔感覺異常及口腔動作異常兩部分: 一.口腔感覺異常── 口腔感覺異常可分為「口腔過度敏感」及「口腔過度鈍感」二種。 口腔過度敏感的孩子有下列幾種特徵: 1.不喜歡口腔周圍或口腔裡面的碰觸:這類個案對湯匙碰嘴巴、用牙刷刷牙、 衛生紙擦臉,或洗臉碰觸臉部或嘴巴等刺激會有閃躲或拒絕的表現。 2.吃東西時常含住食物或直接吞下,很少咀嚼,因為吃東西時,食物在口腔裡的 移送、攪拌等刺激,都是一種口腔觸覺。口腔敏感的個案,對於這樣的觸覺刺激會使他們不舒服或排斥,而以「含」或直接吞下的方式處理食物。 3.對食物的溫度、味道、質感粗糙度的改變很敏感:口腔過度鈍感的孩子其特徵表現與敏感的個案正好相反,他們對口腔的刺激缺乏反應、無法分辨食物,有些個案還合併口腔肌力弱、明顯口腔動作發展遲滯或流口水情形。 二.口腔動作異常── 發展障礙的個案,常因不正常肌肉張力(例如:張力過高的痙攣型、低張的弛緩無力型、或動作穩定度差的徐動型)、不正常反射動作干擾、口腔動作發展遲緩,或口腔動作經驗不足等問題,造成口腔動作異常,而影響進食能力或口腔協調性。 無論是口腔感覺異常或口腔動作異常,甚或兩者兼而有之,發展障礙個案的口功能訓練應及早開始,才不致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因為每個案的困難均不同,且導致問題原因也有個別差異,所以,口功能問題的評估及有效的口功能訓練應由語言治療師評估、擬定,家長或老師能於家中或教學中配合訓練計畫來落實目標,如此才是有效的治療。為便於家長或老師瞭解口功能問題的處理策略,列舉常見問題及訓練方法,以供參考。 ●口腔感覺異常的處理 一、口腔過度敏感的處理-- 處理建議:(減敏感法)口腔過度敏感的小孩,常常會呈現過度地排斥我們給予的一些刺激,甚至會有磨牙、流口水等情形出現。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是用「減 敏感」法。減敏感進行的方式,應從不敏感的區域來開始,比方說: 孩子的手、背部等,做有壓力的撫壓技巧;慢慢進行至肩部在到臉頰,最後作口腔周圍。 當孩子可以接受你的手在他的口腔周圍做撫壓刺激,接下來則可以進行口腔內的按摩,來達口腔內感覺正常化的目的。口腔內的按摩技巧係用手指按摩牙齦,由前面的牙齦做到臼齒的牙齦部分,來回撫壓上下牙齦。如果孩子磨牙比較嚴重,建議在兩邊臼齒側邊牙齦多加按摩。 當孩子的口腔可以接受手指頭的刺激以後,我們就可以增加不同的感覺刺激:用紗布繞在手指頭上沾開水,做口腔的按摩。口腔按摩最主要的目的在減少孩子口腔的過度敏感,讓口腔感覺正常化。 適合做口腔按摩的時間,是在三餐吃飯前的十分鐘、早上起床後,以及睡覺以前都需進行,才容易降低孩子口腔敏感程度。 二、口腔過度鈍感的處理-- 處理建議:(誘發性技巧)此方法主要是針對鈍感的孩子。由於鈍感的孩子敏感帶很少,故家長或老師可以直接從臉部開始作拍、刷的刺激,來增加臉部及口腔周圍的敏感度。當孩子的口腔周圍感覺正常後,則進行口內按摩,口內按摩的方法與過度敏感的方法相同。 ●口腔動作異常的處理 一、不正常反射動作的干擾 發展障礙幼兒多因腦部功能受損,常使嬰兒期應消失的反射動作一直保留下來,或一些該存在的反射動作為出現,而影響口腔動作,常見問題有下列幾種: 1.過強作嘔反射 特徵:正常者當碰觸舌頭後半部,會引發作嘔,即為作嘔反射。過強作嘔反射係為碰觸舌頭前端或前舌面時,即引發作嘔反射;嚴重者,進食時湯匙碰到舌頭或刷牙時牙刷的碰觸都可能引發作嘔,而影響餵食或刷牙。 處理建議: 1.餵食時,食物放在湯匙前端,且湯匙不可餵得太深入,以免碰觸舌頭,而引發作嘔反射。 2.若個案有口腔過度敏感情形,應作減敏感手法及口腔按摩,來使口腔感覺正常化。 二、搜尋反射 (Rooting Reflex)保留 特徵:每個嬰兒都有搜尋反射,即當嬰兒肚子餓時,碰觸嬰兒一邊臉頰,嬰兒的 頭會轉向被碰觸一方。正常嬰兒搜尋反射在四、五個月大時會慢慢消失, 而發展障礙幼兒常沒有消失,所以是不正常的反射。如果一位腦性麻痺的孩子保留搜尋反射,則常轉向被碰的一方,造成擺位困難、肌肉張力的不正常。 處理建議: 1.正確擺位 2.餵食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臉部碰觸,以免引發搜尋反射。 3.若個案有臉部過度敏感情形,應作減敏感手法及口腔按摩,來使臉部、口腔感覺正常化。 三、吸吮吞嚥反射 (Suck -Swallow Reflex) 保留 特徵:初生嬰兒的進食多以吸吮吞嚥反射方式進食,但到了六、七個大以後,吸 吮動作和吞嚥動作漸漸可以分離,使吸吮成為可以隨意控制,而終生保留 吞嚥反射。發展障礙個案若保留吸吮吞嚥反射進食,則會造成無法咀嚼固體食物、食物一進入口腔立即吞下的情形,當然他們也不會有「含」住實物的動作出現。 處理建議: 1.訓練「含」的技巧:若個案雙唇閉合不錯,訓練「含住空氣」的遊戲, 當孩子懂得「含」的意思,再訓練「含水」動作,漸次誘發吞嚥反射分化。 2.個案若仍以此反射動作進食,則不宜食用固體食物,以免發生哽嗆。 四、咬合反射 (Biting Reflex)保留 特徵:咬合反射是指當物品(湯匙、牙刷或手指)碰觸到個案的牙齦時,孩子的 牙齒會緊咬,當你想抽動湯匙或牙刷時,孩子會咬得更緊。 處理建議: 1.使用有軟膠套之特殊湯匙餵食,以免引發咬合反射時,傷到孩子的牙齦。 2.利用下頦控制手法(註1),協助口腔開閉。 3.餵食時,湯匙不要伸得太裡面,以免引發咬合反射;餵食時湯匙最好 放在雙唇位置,協助孩子用「抿」的方式抿下食物;湯匙避免碰觸孩子的牙齦。 4.若孩子的咬合反射已引發,切忌用力抽出湯匙,因為會導致咬得更緊。 應用「下頦控制手法」,先將下頦往上推,待個案顳顎關節變鬆後, 再順勢將下頦下推,使嘴巴張開,拿出湯匙。 五、不正常肌肉張力: 肌肉張力異常情形分成: 1.肌張力過高──即為「痙攣型」,這類孩子關節僵硬,張力很高。若肌張力過高 的情形影響到口腔,會造成舌頭活動少、嘴巴開閉困難、頭部控制可能過度後仰或過度彎曲,而造成餵食困難。 2.肌肉低張──肌肉張力低即為「遲緩無力型」,這樣的個案動作無力,嚴重者 軟趴趴地無法產生動作。 3.徐動型──這類個案的不隨意動作過多,動作穩定度差。 處理建議: 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作適當擺位、姿勢控制及一些處理手法,使個案肌肉張力能維持在較正常狀況。 一個適當而及早的「餵食指導」及「口功能訓練」,對有口功能異常的發展障礙兒童是很重要的。口功能訓練應從小開始,在早期療育工作中,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由於篇幅限制,下期將繼續介紹「口腔動作異常的訓練」及「特殊口功能異常的處理」,敬請拭目以待。 (作者為資深語言治療師 現任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早療總督導) 【備註】 1.下頦控制手法係為利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三指來控制個案的下頦,以促使嘴吧的 開、閉。下頦控制手法可分為: A.側面控制法 B.面對面控制法

溝通圖卡在語言溝通上的應用

2006年07月09日
公開
67

溝通圖卡在語言溝通上的應用 作 者:顏禎慧   來到人世的新生兒無不努力的吸入第一口空氣以打開肺泡,發出引人注意的哭聲,來向世界宣告他\她的到來。小嬰兒只需要用「哭」聲,便可以表示吃、喝、拉、撒、睡的基本需求,而得到基本的溫飽,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要表達的內容及大人的期待,就不再只是這基本需求的表示,他們必須要能表示喜.怒.哀.樂..的情緒,要會與人對答、打招呼,甚至於要會告狀、打電話、唱歌說故事等等。因此,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得學習通用於社會環境的符號,來與人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互動、傳達訊息的過程,是利用各種傳達工具(不限於口語)與各種媒介(如符號、姿勢、表情、動作、手勢、文字、標誌、圖畫、音樂等信號),以達到相互交換訊息的過程(林寶貴,民81b,引自林寶貴,83)。換言之,溝通模式(Forms of Communication)是共同統合多種表達形式,藉由口語或非口語方式達到溝通目的,如下所示。 表達形式: ◎有聲符號:又分為語言符號(說、聽),及非語言符號(哭、哼、笑、愉悅聲)兩種 ◎無聲符號:包括:文字、手語、特殊符號或代碼(為無聲語言符號)、臉部表情、手勢、身體反應、圖畫、相片、模型、象徵性的線條畫等(為無聲非語言符號) 「口語」即說話)是諸多溝通形式中的一種,卻不是唯一的一種。所以,不會說話並不代表無法溝通。許多發展障礙的個案或尚未發展說話能力的較小幼兒,我們應該構思如何促進孩子的溝通動機及溝通策略,來克服溝通問題,而非只是要孩子開口說或學著發音而已,特別是重殘的個案。 對於發展障礙的個案,在短時間內學會有效口語與人溝通,是有困難的;所以,為這類個案設計一種可以溝通的方法,訓練個案使其與人溝通,是語言治療師或老師的重要課題,而「溝通圖卡」常是不錯的選擇。語言治療師李淑娥曾提及,在為個案選用「溝通圖卡」溝通時,需考慮的因素包括下列幾點: 1.使用場合(如家庭、學校、治療室….)與目的(如購物、遊戲、認知學習…)。 2.個案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 3.口語表達能力:個案會說的語彙,可以不要放入溝通板內,而讓個案自己說;但不會說的語彙則應選用放入。 4.選擇符合個案年齡和性別的內容。 5.適應個別需要、能激發主動學習與溝通動機者為優先(例如:個案特殊嗜好和興趣、最愛吃的食物等,這些內容被選用後,個案有較多機會使用,也較有動機)。 6.能用來社交應對或問問題的內容。 7.依個案能力,選用語彙、短句或完整句子。 8.列入可以表示個案不同想法的內容(例如:「我不懂」、「不在這個溝通圖面上」….)。 9.家人、老師、治療師、朋友等有關人員應共同參與。 10.時時評估個案反應、時時依需求更換溝通內容。 11.選擇孩子所能理解且用得上的內容,才是具有功能性的。 ***溝通圖卡的使用可以是單一張圖卡就可以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也可使用許多語彙圖卡,練習組句來表示完整意思。例如:在圖一的圖卡中「糖果」圖片即表示「我要吃糖果」的意思,這種以單張圖卡表示完整意思,較適用於無組句能力或能力較差的個案;但是對於有組句能力的個案,可以選擇語彙設計,以便個案學習組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例如:圖二的板面就是由一個一個語彙所組成的,個案可以按壓「我」「要」「吃」「糖果」等四張圖卡,而組合成「我要吃糖果」的句子,就是應用語彙組合成句的原理。    圖二版面設計是為一位認知功能還不錯的自閉症學生於治療室中搭配結構式課程的教學模式所設計的例舉,例如:圖三中語言治療師在黑板上呈現「糖果」、「開水」、「拼圖」、「溜滑梯」、「盪鞦韆」五張圖卡來表示今天在治療室要進行的活動(結構式課程應用),在以圖二版面內容作為個案溝通表達的工具。當治療師問個案現在要作什麼,個案撕下黑板上「糖果」圖卡,並按壓圖二版面的「我」「要」「吃」「糖果」等四張圖卡,而組合成「我要吃糖果」的句子;當進行下一個活動,如「喝水」,則用同樣方式讓個案練習組句,這種結構式課程設計,對自閉症個案是相當有效教學設計。換言之,學生必照順序壓板面來表達,才可以達到他想要的,因為「吃糖果」、「喝開水」、「玩拼圖」、「溜滑梯」、「盪鞦韆」五個活動都是個案最喜歡的,當個案可以熟悉應用後,這張圖卡板面就可以當作其他課程內容的增強物了,個案完成一個活動,就可以選擇五種增強物的一種,並以按壓溝通板表示。 對一個無法用口語表達的個案,提供一種個案可以很快學會,又可以有效溝通的方法,是「功能性溝通訓練」最重要的理念,而溝通圖卡常是不錯的選擇。溝通圖卡可與微電腦語音溝通板結合,讓孩子按壓後即有語言回饋,以方便個案從中模仿口語。倘若溝通圖卡沒有與語音溝通板結合,則大人在提供圖卡視覺刺激的同時,一定要一併給予語言的回饋。 孩子要開口說話必須建立在認知及語言理解上,否則說出來的話在溝通效度上是會大打折扣的。因此由「功能性溝通訓練」的觀點,訓練個案學習目前最需要、最感興趣的且可以有效應用的溝通策略,促進孩子的認知及語言能力及增加社會互動技能,是語言溝通訓練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現任醫院 語言治療師)

如何利用教學活動增進幼兒語言能力

2006年07月06日
公開
63

如何利用教學活動增進幼兒語言能力 作者 :王憶菁 人與人的溝通方法,可分為語言及非語言兩部份。所謂語言,在于有聲音出現,可以讓人聽見,懂得意思或是文字的呈現,使人可以閱讀;而非語言係指藉由肢體、表情、動作或圖卡來傳達個人的意思和表示需求。 因此,在發展障礙個案的教學活動上,老師們就不能只侷限在「要求孩子說,才算是語言的表現」的觀念中,而應以多重的溝通模式來達溝通目的,滿足個案溝通需求。學前幼兒的教學模式,多以活潑、多元化、創造(提供點子)、遊戲等方式來呈現教學活動。好的教學活動是孩子願意參與,喜歡玩、並且是可操作並增加互動的教學策略,而不應是僵化地只要孩子坐下聽講或背誦而已。所以,教學活動設計中,教材的準備及教學情境設計是非常重要。教材並不在乎昂貴、複雜或製作精美,而是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多變的、重覆出現的教材。而教學情設計應結合生活事件,強調自然情境,使孩子學會以後可以很快應用於生活中,並提昇個案的能力。特別是發展障礙幼兒,他們學的慢且所學有限,更應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及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每個幼兒的一項重要發展,而語言溝通能力學習更需結合生活,學習可以應對、互動、表示需要的語言內容,而不是背誦唐詩或唱兒歌而已。 所以,老師應把握教學及生活上的各種情境,教導個案學習語言、學會應對與互動。在 設計發展障礙幼兒的教學活動,應把握幾個原則: 一、考慮幼兒的基本發展能力,特別是個案的理解能力。 二、時間的安排以10-15分鐘為佳,過於冗長的活動易使個案不易配合或無法獨力完成。 三、幼兒的人數要依活動型式不同而改變。 四、玩具或教具應每一個個案都有。 五、輪流等待的時間不可過久。 六、老師要有愉快的心情,能和幼兒玩在一起。 七、教學活動需具備重複、連續、可擴展性。內容由簡單至複雜,並在每一次活 動中添入一部份新事物。 在掌握原則後,來談談教學活動的進行方式。每一個教學活動均有一個單元主題及數個單元目標,在串連每個單元目標時,要明確知道單元主題可以分成多少教學目標,並瞭解每一個教學目標希望共同達成的學習終點為何。以下舉一教學例子,可供老師在教學準備上的參考。 *例如: 單元名稱:玩具總動員 教學目標(標示為:1.2.3.)及學習目標(標示為:1-1.1-2.1-3): 1.會正確操作玩具。  1-1會模仿操作玩具。  1-2會自己操作玩具。 2.會與人分享。  2-1會與同伴交換玩具。  2-2能輪流等待。 3.會收拾玩具。  3-1會分類玩具。  3-2在老師口示下,會把玩具放至定點。  3-3會正確歸類物品。 每一個教學目標的學習,必須溶入在課程中,教學者可在課表上以現有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課、角落教學、團課活動、律動或體能課中,加入幼兒的學習目標。 一、角落教學設計在角落教學中,結合單元(如:玩具總動員)設計角落活動及活動目標: 美勞角--製作童玩 圖書角--黑手(認識修理工具) 音樂角--玩具進行曲 娃娃角-汽車大賽 電腦角-打擊魔鬼 積木角-玩具城堡 觸覺角-體力大考驗 在每個角落活動中,老師依循該角落特色並結合個案學習目標作角落活動設計,使個案在角落學習中,達到應有的IEP(個別化教育方案)目標。角落活動中老師可以透過「問與答」、「聽指令作反應」或「模仿聲音、模仿口語」等策略,促進個案的語言能力。 二、團課活動、體能活動設計 在團課活動、體能活動或律動等課程,更可以結合「點名」、「聲音模仿」、「接唱」等方法來結合語言訓練目標。玩「車子」:可以模仿發出「嘟嘟嘟、叭叭叭、車車、碰」等語彙;玩「槍」:聲音則為「碰碰碰、ㄅ一ㄤ

看誰在說話─談幼兒的語言發展

2006年07月06日
公開
69

看誰在說話─談幼兒的語言發展 作者:林麗英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的溝通行為當中,語言溝通是一個最重要的方法。有學者提到:人之所以不能像其他動物一樣,快速地由幼兒時期進入成年,最主要是幼兒必須學習複雜的語言,發展口語溝通的能力。 所以語言發展在幼兒的成長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發展。許多父母總是試著叫孩子開口,要孩子跟著發音來學習說話,雖然有些孩子可以在這樣的策略當中學習語言,但是多數的孩子無法只從不斷複誦方式中學會有效口語溝通技巧。現在讓我們來瞭解孩子的語言發展的歷程,瞭解每個孩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應具備的語言溝通能力,及如何促進幼兒語言發展,這對父母、老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語言的發展歷程分成三個階段:口語前期、建立基本口語能力的時期及建立語言 精熟度的時期。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特徵及不同促進策略。 第一階段:口語前期 口語前期的發展係指零到一歲半的幼兒。雖然有些幼兒可以在十個月大左右發展出簡單口語,但在多數要發展出有意義的口語,多在一歲半以後。所以,在孩子尚未發展出有意義口語之前,均稱為口語前期。 在此階段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可以瞭解指令、聽懂語彙及許多非口語的溝通行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藉由認知、社會性互動,以及和父母的遊戲中,來建立很多的概念。這些認知及概念的理解,將成為語言內容中非常重要的部份。所以,語言和認知是不可分的,而語言又是社會互動中重要的工具,所以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是環環相 扣;身為父母或照顧者,應注重孩子的整體性發展。口語前期幼兒的語言發展可分為表達、理解及互動行為三部份來談: 一、表達能力── 孩子從出生時的哭聲開始,到三至四個月大時,可以發出一些無意義的聲音,雖然這些聲音可能只是從喉嚨發出的,但這時孩子已開始嘗試振動他的聲帶,運用他的喉頭肌肉,來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到了七、八個月大時,孩子就開始有了一連串牙牙學語的聲音出現,由於大人會去回應孩子的聲音,所以在大人和孩子聲音互動過程中,孩子開始模仿大人的語音或環境中的聲音。所以在「口語前期」的後期,孩子會使用許多的擬聲詞來表示意思。例如用「ㄅㄨ ㄅㄨ」,來表示「車車」、要吃東西的時候會說「ㄇㄢ ㄇㄢ」,像這些都是很好的擬聲詞。 二、理解能力── 新生嬰兒可能什麼都不瞭解,但是卻已具備了聽覺能力。許多研究中也發現,嬰兒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如正在吸吮的嬰兒,聽到媽媽的聲音,會停止吸吮,並試著去注意聽這個聲音,所以嬰幼兒的聽覺是相當敏銳;到了七、八個月,嬰兒的聽覺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會反應聲源、判斷聲音的方向,並嘗試把頭轉向聲源。接下來,孩子對環境中的聲音就會更加注意,而慢慢理解環境中聲音的意思。如當聽到門鈴在響,會轉頭看門;聽到電話聲響起,會把話筒拿起來,這都表示孩子已瞭解環境中經常出現的聲音,當然,也包括:媽媽的聲音或照顧者熟悉的聲音;到了「口語前期」最後的階段,孩子已能聽懂很多的指令,如說「不可以」,他會停下來;說「過來」,他會走過來…。一但孩子聽懂簡單的指令,就會對環境中的物品產生興趣,可能會指著車子、燈、門等物品,要求大人說給他聽。在和大人的互動中,幼兒學會聽懂許多語彙和指令,而這些理解能力都將成為孩子下一個階段中「口語能力建立」的重要基礎。 三、互動行為── 雖然口語前期幼兒沒有口語能力,但是他們多可以與照顧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剛出生的嬰兒無法與人互動,所以生活上的需要完全依賴大人的滿足和給予;到了三、四個月大,當大人逗弄時,孩子就會有一些回應;七、八個月時,孩子會藉主動發出聲音來吸引大人的注意,要大人陪他玩。會伸手並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表示要抱抱、把奶瓶遞給你表示要喝牛奶,甚至拉著你到他想要東西的地方,要你拿東西給他….。這些溝通互動的行為,是孩子未來發展口語、建構社會行為的重要里程碑。因此,在口語前期,建立孩子溝通行為是很重要的。 發展較快的孩子,約在十個多月大時,就會出現有意義的語彙,而大部份的孩子,通常要到一歲多,有意義的語彙才會出現。在過去的文獻中,指出孩子第一個有意義的語彙,通常是「爸爸」、「媽媽」,但是現在的孩子,第一個有意義的語彙不一定是「爸爸」、「媽媽」,也許和現在父母較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有關。但是,孩子所使用的第一個字彙,常是和自己最需要、最常使用到的有關,如由祖輩照顧的孩子,第一個語彙可能是「婆婆」、「阿嬤」、「爺爺」;其他像「走」、「要」、「不要」,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第一個語彙。在孩子出現語彙後,語彙量會隨著發展慢慢的增加,也就進 入了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口語期-口語基本能力的建立    一般而言,多數幼兒在一歲半至四足歲是建立口語能力的黃金時期,寶寶從牙牙學語到發展出日常對話能力,約需三年左右時間,也就是說一歲半至四足歲是建立口語基本能力的「口語期」。口語期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小階段: 一、語彙期── 一般而言,幼兒會在一歲到兩歲之間發展出有意義的單字(語彙), 也許是「爸爸」、「媽媽」,也許是「要、不要」或是「走」或「吃」,端看幼兒表達的需要。在語彙期的孩子多用手勢動作夾雜有限的語彙來做溝通。在這個階段幼兒的語言發展重點為: 1.語彙量的增加: 幼兒從一開始只會叫「爸爸、媽媽」會「要、不要」會漸漸發展出許多語彙;多數剛滿一歲的寶寶也許一個語彙都不會,也可能只會說一、兩個語彙;但是到了兩歲多,寶寶多可以說出大約五十個語彙左右,這就是語彙量的增加。幼兒必須有足夠語彙量,才能建構短句使用的發展,為下一階段的基礎。 2.理解能力的進步: 孩子的理解能力明顯地從只聽懂環境的聲音,進步到聽懂語彙,然後再到聽得懂一些簡單的句子;語彙期的幼兒大多可以發展出物品的功能性概念,例如:喝水用什麼?孩子會回答「杯子」, 「畫畫」會瞭解要用「筆」,這就是物品功能性概念。 3.主動互動溝通行為的出現: 雖然,語彙期的孩子多用手勢動作加上少許語彙來表示意思,但是他們的互動行為表現較主動,而不像前一階段,只是回應父母的問話或逗弄,現在他可是會主動示好、表示需求、拒絕或情緒。例如要叫你帶他出去玩,可能會拉著你,說「走.走」、或當你 走到門邊時,說「門」來表示要開門,雖還不會用完整的句子說,但已明明白白表示他要你幫他做什麼了。 二、簡單句時期── 當孩子有了足夠的語彙之後,就會把這些語彙組合成電報句,像是「爸爸車」、「ㄋㄟ ㄋㄟ泡」、「媽媽抱」;當孩子會說電報句之後,慢慢地會把使用的句子加長,大約到了兩歲多以後,就進入簡單句時期。此時孩子會開始使用完整的句子,例如:「爸爸開車車」、「媽媽泡ㄋㄟ ㄋㄟ」;此時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也會有明顯的進步,他們能聽懂兩個指令,如:「去拿﹍和﹍ 給我」、「要﹍不要﹍」、瞭解一些常用的形容詞,如:燙燙的、髒髒..;此外,溝通行為和溝通功能也明顯增加,除了會表示需求外,也會表示拒絕,會打招呼,也開始喜歡發問。 三、複雜句時期── 約三歲多的孩子會進入複雜句的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已經能聽懂較複雜句子和指令,而且理解能力也能隨著年齡及生活經驗的增加而更豐富。在口語表達的部份,孩子開始使用「我要這個,不要那個」、「我要這個和那個」複合句型,代名詞、形容詞、連接詞的使用也一一出現。這階段的寶寶就像是個嘰嘰喳喳的小可愛,說個不停也問個不停。 孩子到了四足歲左右,一般的對話能力多已完成,孩子可以敘述生活上的事物、會問問 題、回答問題、表示喜怒哀樂、會告狀愛現,但是,語言的精熟度並不夠,所以說起故 事、描述複雜事物會情節跳脫,讓人覺得不知所云。 第三階段:語言精熟度    四歲以後的孩子其語言精熟度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在習得基本口語能力後,就會學習把句型說得複雜些、語彙也用得較難、會學習成語、俚語,會建立幽默感,學習把話說得婉轉好聽,學習在不同場合說不同的話,對不同的人說法也會不同,這就是語言精熟度的重要。所以,即使到了成人,我們也都還在建立語言精熟度。語言精熟度包括: 一、說話清晰度──由於語言越臻成熟,孩子的口語清晰度會明顯增加,多數滿四足歲的幼兒,除了捲舌音不夠標準外,大多數的語音都可以清晰。 二、說話的流利度──即說話的流暢性,不會結結巴巴,不會常常中斷。 三、內容的完整性──隨著語言的發展成熟,孩子說話的內容不致情節跳脫、不知所云,不會從白雪公主,說到小紅帽,最後講三隻小豬,讓人不知道孩子在說哪一個故事。 四、語言的複雜度──較小的孩子說話都是平鋪直述的。如會說「哥哥好壞,不給我玩」,當語言的複雜度增加後,我們會用「哥哥小器」、「哥哥吝嗇」、「哥哥是鐵公雞」、「哥哥摳巴」等來形容相同一件事。這些複雜語詞或成語使用,都屬於複雜度的增加。雖然 語言精熟度是在孩子四歲後開始發展,但這也是我們可以持續 建立的能力,例如:演說訓練、辯論、口才訓練等等,也可以說是語言精熟度的學習的一種方式。 §許多的研究發現,孩子學習走路大約在二歲完成,但是要發展較成熟的語言能 力,至少要花七年的時間,由此可知語言發展的重要及語言學習的複雜程度。 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雙薪家庭的增加,孩子多由褓姆或爺爺奶奶照顧。再加上生活步調的加快以及大人的忙碌,使孩子在玩電動玩具、看電視上花很多時間;所以,孩子和大人的互動減少了,說話機會變少了;或許各種資訊的發達,使孩子的認知能力進步,但孩子的溝通能力卻並不明顯進步,這是非常可惜的。父母或照顧者,應該利用生活上的事件,來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說話、溝通的經驗。在溝通當中,孩子必須學習延緩等待、傾聽,並且學習聽懂話中的意思,然後用正確的語言符號回應別人的問話。溝通過程中,說話者可以成為聽話者,聽話者也可以成為說話者,是一種不斷的循環,必須有延緩等待和輪流,要能解讀說話者的意思,更要瞭解溝通時的非語言線索及情境,這些能力,絕對無法靠圖片、聽錄音帶,或要求孩子跟著大人唸,而可以學會。幼兒的語言學習及溝通能力建立,必需在各種情境當中來學習發展的。 因此,身為孩子的父母或老師,您是否可以關掉電視,停下手邊的工作,利用幾分鐘和孩子互動。藉著和孩子說說話,增加孩子輪流、延緩等待,以及口語的能力。在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是否能走慢一點,帶孩子看看周遭路上的事事物物…..,這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將成為孩子語言中重要的內容,增加孩子說話的豐富性。我們更期望老師的教學中,不止是搬出許許多多的教具,讓孩子在一旁安靜地操作,也絕不是只有聽聽故事、唱唱兒歌或是認一張張的圖卡而已;而是利用情境和機會,增加孩子在情境中與人互動的機會來學習與建立語言能力。所以父母與老師們,不妨放慢您腳步,不要只是不斷把知識灌輸給孩子,而是停下來和孩子說說話,聽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那麼將是一場有溝又有通的語言遊戲。 (作者為資深語言治療師 現任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早療總督導)

認知教學自製教具與教法分享

2006年07月05日
公開
72

認知教學自製教具與教法分享 莊億惠 老師 從事特教至今,一直深深地領悟到,教具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利器,但是一般市售的教具,大部分並不適用於身心障礙者,或是要加以修改方可以適用,於是乎自製或修改教具的能力變成為從事教育者必備的技能。 特殊兒童本身的個別差異性便很大,每個人皆有不同的特性與優勢,因此不同類型的個案所適用的教具便大不相同,即使同樣類型的個案而年齡上的大小,所適用的教具與教法亦有其差異性,茲歸納必須遵循的原則如下: (一)個別化差異原則:為視障個案所製作的教具便不同於聽障的個案,即使同樣是視障的個案,其適用的教具亦可能因人而異。例如:同樣是視障,有的個案較適合以聽覺為導向的教具,有的又較適合以觸覺為導向的教具,這不僅關係到孩子的程度,更關乎孩子的興趣與優勢。 (二)安全性的考量:製作較具若沒有考慮安全性,則再有趣的教具也無濟於事。例如:護貝後的字卡,往往有尖銳的角,若製作完畢,沒有加以修剪,則常有被割傷之虞。 (三)材質的耐用性:製作教具的過程,首先必須考量的是,適用的對象,接著便是選用何種材質,因為教具的使用是持久性的並非使用數次,因此在材質上的選用便相當重要,例如:有些字卡的製作就必須加以護貝以增加其耐用性,否則很容易被撕毀或折損。 (四)經濟性的考量:因為製作教材教具的量相當地大,為考量其經濟因素,若有替代性的材質且可達到同樣的教學目標,則可以考慮使用比較便宜的材質,以達到經濟的效果。 (五)空間的考量原則:由於較具的使用量相當大,因此在製作的過程必須考量到收藏的問題,例如:有些是屬於粗大動作訓練方面的教具,體積相當龐大,此時便需考量可以裝拆,或可以捲起來以方便收藏。 (六)規格化:為使教具的收藏整齊並減少收藏所需的空間,使用規格化的袋子以玆收藏是有其必要性的,例如:個人將教材收納袋分為二種規格,一種為A4大小的公文塑膠袋,另一種為A3尺寸的公文塑膠袋,將比A4小或符合A4尺寸的教材教具,放在A4的公文塑膠袋中,另一種比A4大,比A3小的教材教具放入A3尺寸的公文塑膠袋,而且塑膠袋的外側貼上內容名稱與編號,最後再使用大型的整理箱將所有的教具放入,同時依領域區分,例如:粗大動作類、語文類、數學類、生活自理類和感官知覺類等,如此一來,可以以最少的時間找到需要的教具,減少相當多的時間。 (七)易清理的原則:因為教具的使用者為特殊兒童,因此常常有口水或彩色筆的塗抹,為使其教具的使用效能達到最高,如何保持教具本身的衛生,以免疾病的傳播,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因此固定的清理是相當重要的,而方便清理更是製作時的考量因素之一。 (八)使用的多元化:教具本身是死的東西,如何把它活用,甚至利用多種教具的搭配使用更是一門學問,不僅如此,若能將同一種教具應用變化教不同的目標,更要依靠教師靈活的運用,例如:貼有子母帶的1、2、3字卡,不僅可以教數的概念,亦可以教跳的粗大動作訓練,更可以教空間的對應概念。 接下來要敘述的便是,如何教?以下分五個項目來敘述: (一)粗大動作的訓練: (1)向前跳:除了以呼拉圈排在地上作為視覺線索外,一般市售印有數字的地墊亦可以達到向前跳的目標,但是較無法多元性的使用,因此個人會用紙剪成B5大小的1、2、3數字,護貝完背面貼上子帶,再貼在綠色的方形毯子上,剛開始先一塊,再慢慢增加數字,讓孩子先由原地跳,再連續往前跳,接著則可以加上形狀的認識、圖片的認識,注音符號的認識……,除了粗大動作的認識外亦可增加其認知的層面。 (2)踢球的訓練:剛開始會把數支可旋轉瓶蓋的資源回收空瓶打開,要求學生把指定量的彈珠放入瓶中,再旋緊,教師可將套圈,依課程有秩序或隨意地散落在地上,讓學生依次,一個套圈擺放一個瓶子,再依次踢倒,增加其課程的趣味性﹔程度更好的個案則可以在寶特瓶之外貼上數字,剛開始依數字放進彈珠(數與量的配對),散落在地上的圈圈內放置數字的字卡,再請個案配對(符號與符號的配對),最後才做踢的動作。 (二)精細動作的訓練 (1)堆疊積木:可以製作大型的紙箱,外面包卡典西德紙,增加美觀並透過身體的活動,將數個大型積木堆疊,增加堆疊的樂趣。接下來便可堆疊小型的積木,木質積木的製作方式為將木條裁切成3-5立方公分的立方體,為增加成功的機率,可在積木上黏貼子母帶,減少倒下來的機會,待能力逐漸提昇後再逐漸褪除其協助。 (2)指頭的作訓練:除了市售的按壓玩具外,尚可以利用回收之空罐內放置增強物,再用白紙將瓶口封住,若想要拿增強物,要求以食指用力將祇戳破,以此增加指尖的力量,除此之外,底片盒亦是可以考量使用。甚至可以在白紙上畫上所需要認知的圖形,答對的底片盒內才有增強物,答錯的則沒有,藉此增加其認知的能力,與趣味性。 (3)幾何圖形的仿畫﹔為了增加形狀的概念認知,除了以粗的棉繩或色紙固定在地上,連成所要的形狀,再要求學生沿著繩子走,加深其印象,接著則以砂紙剪成所需之形狀,以食指依筆順去觸摸,不僅可以加深形狀之概念,更可以奠下日後畫□△○的基礎。 (4)鈕釦的開與合﹔有些障礙程度較輕的小朋友,我們會教導其鈕釦的運用,剛開始,會以紙板中間挖一鏤空的長條形,教師將紙板直立,接著以圓形的塑膠片從右邊穿過此紙片達到左邊,當此動作已較純熟後,再類化到衣服上,而此教具的製作亦可利用低納鹽的空罐,做成投幣式的訓練,屆時,再另外將盒蓋當成直式的紙卡,亦可達到指定的效果。 甚至可以選購不規則圖案的鈕釦,例如﹔小熊圖案、貓咪圖案……,不僅可以增加指尖的抓力點,更可以增加其趣味性。 (5)擰的動作訓練﹔生活自理對於特殊兒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同時擰毛巾更日常生活中每日必備的技能。一般孩子要求他們擰毛巾時,往往都會以捏緊的方式把毛巾上的水分擠壓出來,因此要教擰的動作之前,個人會使用啤酒桶套杯,當著個案的面,將增強物放入最裡面的套杯中,再要求其依次以手掌心握緊瓶身,雙手同時轉動,透過多次練習,將可類化到毛巾的擰乾上。 (6)剪的動作訓練﹔學習剪的動作之前,必須會以大夾子夾物,而且動作必須要很熟練,因此個人會準備多樣化的材質,供個案練習之用,剛開始可夾材質較軟的食物或造型橡皮擦,增加其吸引力,接下來可夾材質較硬,但外形呈不規則狀的粗糙物品,最後才外形光滑的教具,因此小方塊、棉花軟糖、彩色橡皮擦、泡棉彈珠……,皆可以成為其訓練的教具。透過此一連串的動作練習,再進展到剪的動作,就不是一件難事了,同時要注意到的是﹔被剪物的材質問題,先從開始的一刀兩斷再延續到較長的紙片。 (三)認知訓練 (1)五官的認知 1. 要訓練個案身體部位和五官的認識,個人平日教學上最常使用的便是自編的歌曲,透過簡短的兒歌,配上動作,幾乎有口語能力的孩子,都能朗朗上口(有口語能力的孩子,此時我教的目標,是認識五官的文字了)。 2. 接著會以圓點貼紙貼到欲教的部位,用玩遊戲的方式互貼,寓教於樂。 3. 除此之外,以乳液抹在臉上要求其擦拭乾淨、平日的情境上的演練……。 4. 眼鏡戴在眼睛上、口紅擦在嘴唇上、耳環掛在耳朵上……。 (2)大小概念的認知 1. 剛開始可以滾大龍球,讓其親身去感覺、體會、去感受、體驗大的感覺,慢慢地在增加小的概念。 2. 也可以拿兩個大小比例差異大的套杯,把增強物放在大的套杯中,並蓋上蓋子,同時告知學生,大的套杯中放有增強物,小的套杯沒有,只要拿大的,杯中的增強物就是他的了,透過數次的練習,大部分的學童,看到老師都拿對,吃到增強物津津有味的樣子,都會奮發圖強以達到目標,便可以享用增強物了。 3. 平日亦故意把東西放在小的盒子內,要求拿出來,讓其去感受「小」的感覺……。 (3)空間概念的認識 1. 上面、下面、中間、裡面、外面和旁邊的基本概念﹔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應用,例如﹔「請打開(上面)的抽屜,拿○○給老師」、「請把鞋子放在鞋櫃,(上面)那一格喔!」。 2. 或是可以玩停車的遊戲,讓學童透過走迷宮的遊戲,看他的車子可以停在哪一格,當然,教師可以找停在中間的停車位,讓他停在「中間」的位置,甚至故意把車停到格子的外面,再故意告知「哇!停到(格子)外面了,請你把它開到(格子)裡面好嗎?」 (四)視知覺的訓練 1. 個人會製作數張透明塑膠片,每一張以線條畫一種圖形,剛開始重疊兩張不同顏色的圖案,再逐漸增加張數,最後再重疊相同顏色的圖案,增加其難度。透過此法教會相當多的個案,證明有效用! 2. 仿砌形狀配圖 3. 仿砌形狀、顏色配圖 4. 仿砌形狀、顏色大小配圖 (五) 社會行為的訓練:猜拳的遊戲是孩子之間的一種重要的遊戲方式,但是這種遊戲規則,學童往往無法理解,因此個人會製作剪刀、石頭、布的手指形狀,讓他們了解所代表的意義,接著是兩個圖形的比輸贏,贏的圖形上方貼一張貼紙,告訴學童所代表的意義!接下來可以玩學童喜歡的玩具,要求猜拳,贏的可以玩一次,透過遊戲,讓學童親身去體驗猜拳的意義,並加強手指的靈活度。 綜合以上所言,針對不同的個案所設計的教具可能相同,但教法可以不同,亦可以結合數種教具來教同一種教學目標,必須實地教學者方能感受其玄機與樂趣,特殊教育實在是太有趣了。

2歲是嬰幼兒生長發育

2006年07月03日
公開
63

2歲是嬰幼兒生長發育 0-1歲十二個月中主要活動內容分別有活動性遊戲、感官刺激、媽媽的歌、兒歌、語言訓練、智力遊戲、看圖認物、數和空間知覺、色彩和繪畫等活動。 1. 活動性遊戲:從出生到兩歲,我們可以安排按摩操、被動操、主動操、竹竿操、模仿操等活動性遊戲。他們的作用是綜合的,除了訓練孩子的大肌肉活動,促進全身活動外,甚而激發孩子歡愉的情緒;媽媽的口令或其他語言指示也帶給孩子良好的語言刺激。 2. 感官刺激:目的是讓孩子接受觸覺的刺激,訓練孩子初步接受外界信號,做出反應的能力。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鍛鍊他的視覺能力和追蹤能力。 3. 媽媽的歌:媽媽唱歌給孩子聽,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樂感和節奏感外,還可以給孩子「情感營養」。 4. 兒歌:媽媽輕柔優美的音調能使嬰兒感到身心愉快,更容易入睡。 5. 語言訓練:這是對孩子最初的發音訓練,使他能把自己發出的聲音同耳朵聽到的自己的聲音聯繫起來。同時,這個活動又是母子感情交流的好方式。 6. 智力遊戲:這項活動進一步訓練孩子尋找物體和認識物體的能力。發展觸覺,手眼的協調能力,認識事物的特性,對開發孩子的智力十分重要。 7. 看圖認物:從第六個月開始,媽媽在以往給孩子指認實物的基礎上,開始給孩子看圖認物。 8. 數和空間知覺:讓孩子鞏固從週歲內開始感知的關於大與小的概念。 9. 色彩和繪畫:訓練孩子的手指靈活性,給予初步的色彩和線條的概念。 1-2歲的活動內容中除以上訓練方式外,更加強增進兩種活動:說故事及教孩子唱歌。 1. 故事:反覆說故事的同時,一步步地向孩子發問,引導孩子記住故事情節,會複述其中的簡單內容,從故事中擷取認知記憶以及培養孩童的順序邏輯概念。 2. 教孩子唱歌:孩子學歌,不僅能給家庭帶來愉快,更主要的,它是一種美育教育。孩子們很樂意在歌曲的藝術形象中受到感染,得到教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他們的品格,豐富他們的感情,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發展他們的智力。 文�《風車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提供 感謝園丁媽

IEP的理念與其問題

2006年06月30日
公開
63

IEP的理念與其問題 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教中心主任 李翠玲 壹、前言   特殊學生的個別差異大,在教學上無法像普通班一樣,用一樣的教材與一樣的評量標準,因此極須有一套方式來加以規劃與管理課程與教學,並隨時供老師及行政人員來評做教學效果與教學績效,此時「個別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便擔任了此一關鍵的角色。IEP的產生自有如此之背景與需要,它是特教法及特教行政單位密要求的,但由於IEP的寫費時,一份落實的IEP也需要專業的技術,也因此由IEP也衛生了一些問題,本文及針對IEP的理念及其所產生之問題提出探討,並針對現有問題謀求改進之道。 貳、緣起與定義   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個別化育計畫�方案)到底是什麼?簡單的說,它就是以個別化的教學為基礎,為個別學生或同質學生所組成的小組所設計的孝計畫。它是特殊教育管理工具。   IEP之所以會出現,仍有其歷史背景與其需求性。根據美國94-124公法(1975年)即「殘障兒童教育法案」,其為確保障礙兒童接受適當教育,因此在此法案中即特別規範個別化教育計劃之實施與落實。此法案規定美國三至二十一歲的殘障者應提供免費之公教育,亦即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下受,並對鑑定後之特殊兒童,在鑑定後之三十天內設一由行政人員、教師、父母或監護人所組成之委員會,共同研擬IEP,經家長同意簽字後,並需至少一年檢查一之,必要時亦可修正。此一法案經三年準備工作後,在1978年正式實施時,已有95%接受特之殘學生有IEP(吳武典,民76)。   IEP立意良好,因此廣為各國實施特殊教育所採用,我國因在第一次所制定之特殊教育法(民73)中並未強制學校老師為特殊兒童制定Iep,但特殊孝專家仍積極呼籲使,故仍受到部分教育行政當局與實務工作者的重視,常列為評鑑教學績效的項目之一。但其推廣效果十分有限,教育曾於民國八十三年進行調查我國實施IEP之情形,結果發現,社福機構孝使率較高,而國小及國中教師約有一半在使用,(林幸台、林寶貴、洪儷瑜、盧台華、楊瑛、陳紅錦,民83)。各位使IEP之教師,在一、二學期後即放棄使用者佔用77.5%,剩下所使之IEP是否合手IEP之精神與要素者,也是一大問題。在此等狀況之下,於是促成特殊赴育法(民86)、特教法施行細則(民87)第二次修訂時,則將IEP列為強制項目,即對每一位接受特教服務之學生,其教師皆應為其設計IEP,否則即為違法。 參、法源基礎   當今殊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對IEP有關之規定如下: (一) 特殊教育法第27條「各級學校應對每位身心障礙學生擬定個別化教育計劃,並邀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其擬定及教育安置」 (二)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8條「本法第二十七條所稱個別化教育計劃,指運用專業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擬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學生認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情緒、人際關係、感官功能、健康狀、生活自理能力、國文、數學等學業能力之現況。 學生家庭狀況 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之影響。 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 學生因問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及處理方式。 學生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 學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 學生能參與普通學校(班)之時間及項目。 學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及標準。 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高中(職)三年級學生之轉術服務內容。」   前項第十款所稱轉銜服務,應依據各教育階段之需要,包括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等項目。   參與擬定個別化教育計劃之人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相關專業人員等,並得邀請學生參與;必要時,學生家長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 (三)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9條「前例個別化教育計畫」學校應於身心障礙學生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每學期至少檢討一次。」   由特教法及其相關施行細則中可看出IEP所含蓋之內容及其實施方式,此法之頒佈實施主要是從八十七年度開始實施,因此至今每一位特殊學生應有經由團隊所加開之IEP會議之意見所擬出來之IEP,並在學期末實施IEP檢討會議,如果這些沒有做到,以特教法的規定來說,就是違法了。 肆、IEP之優缺點   IEP到底有何優點?有何重要性?而必須藉由特教法的力量來加以規範?從學生、教師及行政單位的立場出發,其優點有: 確保身心障礙者得到適性、個別化的服務。 促進教師有效率、有組織的教學。因為: 可依目標進行教學,不至雜亂無章 提供每週(日)課園計畫 提供證明學生進步的證據 特教績效系統的評鑑 教師及相關專業人責任之釐清 教學的管理工具 整合家長、教師及專業人員的意見與期望,不至於失之主觀。   IEP雖然有以上之優點,但在實務上亦有以下之缺點,以致使得不少教師視設計及使用IEP為畏途: 編寫費時:平均編寫完成約花二至四小組(舊生)、五至六小時(新生)。 缺乏足夠的社會資源、專業人員的共同參與。 家長配合意願低(不願參加IEP會議、不願配合教學)。 部分教師專業不足,不會編IEP。 學生差異大時,要編不同之IEP,在教學時有困難。 伍、目前IEP之問題及其改進之道   筆者因特教中心業務需要及輔導區鑑輔會要求,參與訪視特教班及資源班之機會較多,最常發現IEP的問題及可改進之意見條列如下: 全班共用一份IEP,個別化精神無法落實:一位老師可能要同時教好幾位學生,無法個別教學,老師只好依據同一份IEP的目標對全班(組)設計教學。然此已違背個別化之精神,因此可採實施多層次教學,及在學生分組上按程度靈活安排,如此反應在IEP上即可出現不同之短期目標。 IEP只有教案,或只有教學日誌,或只有測驗卷,或只有作業單等或有其中前述幾項要項: IEP可視為學生學習的整套檔案,由它應可看出孩子學習的潛力及教師教學的成效,因此IEP的內容至少要有三大部分,即學生基本資瞪(家庭史、成長史……)、評量診斷資料(以了解學生學業、生活適應、情緒等等的起點行為)、補救學習方案(包括長短期目標、學習評量、各教學負責人、教學資源、教學策略),因此如果IEP中只有部份零星的資料,則無法一窺全貌。 無長、短期目標、起迄日期,或長、短期目標起迄日期不合情理:有些IEP把短期目的期限定在兩個月或三個月,甚至於一個學期,樣子是相當困難做形成性之評量,無法隨時調整教學。 短期目標之擬定不夠量化,難以評量:為便於客觀鑑學生是否達到長短期目標,設定量化、可觀察的目標是有必要的。舉例來說,無法量化之例子如:「能認識數字」。能量化之例子:「能依序說出及寫出0至100數字,且答對95%」。 IEP寫的是一套,教的又是一套。 IEP設計應與執行配合,否則失去意義。但可能因為IEP編寫時,因此有些老師並不依IEP寫的來教,變成IEP只供備查之用。事實上IEP格式可儘量簡化,但仍應函蓋一定內容。目前市面有教學目標資料庫之軟體可供參考,另外亦有相當多的IEP格式供參考。為節省IEP編擬時間,孝時如採小組教學,可以小組方式設計IEP,即針對小組成員每人的起點行為,找出可共同進行的釀程學目標,影印數份,再根據個別需求加入其它目標。 陸、結語   IEP的格式可以往如何簡化的途徑來發展,或者可融合諸如檔案評量(Profolio)的方法或開發套裝軟體等其他方法來改進其費時編寫的缺失,但IEP的精神及其要素卻是不容遺漏的,否則我們又如何得知我們給了孩子多少?所給的是不是他(她)們所要的?再就政府投資了如此多的教育成本,教師教學績效的證據卻無從取得,如何能說服特教成本的再投入?現今階段,除非能找出比IEP更好的管理工具,否則IEP仍是每位特教老師的義務,每位特殊學生的權利。 參考文獻 吳武典(民76):特殊教育法的理念與作法。台北:心理。 林幸台、林寶貴、洪儷瑜、楊瑛、陳紅錦(民83):我國實施特殊兒童個別化教育方案現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1-42。 (本文選自「竹師特教簡訊」第二十八期,由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