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淋漓盡致之盛夏~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我的人生因為兒子而變「厚」了

2009年06月25日
公開
13

我的人生因為兒子而變「厚」了 蔡岳勳 孩子,其實是自己最好的學習與明白。 兒子六歲生日了,在加州的朋友家裡,買了一把S SIZE的吉他給他當禮物,在加州燦爛的陽光下,我看到孩子快樂地跳躍著,像是看到了我自己的夢想,童年的夢想……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第三天就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一連串的就醫與焦慮,交雜著擔憂、煎熬,日復一日。 有孩子,是幸福的,生命是厚的,就算是無止盡的眼淚與辛勞,也一概無悔,就算一時的崩潰痛哭,也旋即再擁抱起孩子,繼續往前走。就像在就醫的那些日子裡,看盡各式各樣的病童與父母親們,他們抱著腦性麻痺的孩子、抱著畸形弱智的孩子,抱著即將離去的孩子,他們疲憊的臉上沒有哭過的痕跡,只有擁抱著天使的笑容。 我明白了,愛可以是永無止境。我衷心地學會,好好活著,因為有很多人在等你。順帶一提,我戒了快二十年戒不掉的菸,在他出生後的第三天,戒了。 隨著孩子成長、工作忙碌、生活壓力,衝突便慢慢地展開。 我的孩子,有種強大的活動力,跟過度保護下的驕縱。 我開始管束、責罵,在一次怒不可抑的痛罵中,孩子被我的憤怒嚇到尿失禁。 當時他緊緊抓著褲子,啜泣驚恐地看著我。我嚇了好大一跳,好想立刻去擁抱他,但很快地,又被身為父親的制約與憤怒取代。 那段時間,我和孩子之間產生了疏離,恐懼往往是孩子看我時的眼神,是的,我達到目的了,我的孩子會怕我了。現在只要我出聲喝止,一定會立收管束功效。但是,我開始失去我的孩子,他不再跟我睡,哭泣時不再需要我的擁抱,永遠離我遠遠地。就像所有威權時代的父母,嚴厲、責罵、毒打,所教育出來的親子關係一樣。 在工作瀕臨崩潰的那段時間,妻子一直提醒我,我在移植我母親的嚴厲,也複製了我父親和我的距離。就像最後我舅舅的提醒:不要把我們的記憶與痛苦延續到他們的身上,到我們這一代就好。 我驚覺事情的改變,時至今日,我仍是深愛孩子的人,只是沒想到,教育的過程,竟然會掉進生命預設的陷阱裡。我很慶幸,我雖在陷阱裡,還有機會抬頭看到天空,有一天,就會爬出陷阱的。 我試著溝通、討論,以他可以理解的方法,協調我要的結果。接下來的日子我必須很努力,因為傷痕是很不容易修復的,而生活中的情緒與壓力,也是需要調適的,因為不能將這些加到與孩子的相處中。 試著傾聽孩子說什麼?試著以記憶裡童年的自己,去想像他現在的反應是什麼?我也曾想過嗎?我是不是也曾因相同的事情遭喝止,而感到傷心、退縮呢? 我的孩子,他有一種本領,可以永遠很High,可以唱歌唱一整天。那天在家裡,看著從起床開始唱唱跳跳,到黃昏都沒停止High的孩子,我很擔心,轉頭問妻子,怎麼辦?是不是要帶他去看醫師,他這樣從早跳到晚是不是有病?然後,我妻子看著我,很不解地說,怎麼,什麼時候,快樂也成了一種病? 我霎時如遭雷擊,原來,是我們忘記快樂,忘記人類其實生來是這麼快樂而無憂的,是生活給了我們許多痛苦,是社會告訴我們,活著要有一定的規範,是我們把自己推向一個不會快樂世界裡,然後才開始努力地開發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我們遺忘了,相信孩子的思想是奇特而自有生命的。 向他們學習,向生命學習,就會得到更多。 歲月是生命循環的一種行為,我的孩子已經和我的記憶重疊了。 我可以追溯得到,最早最早的記憶,已經和我的孩子現在的年紀一樣了。 一樣在這間屋子裡,一樣是蔡導演的兒子,一樣有很疼他的阿嬤,只是阿嬤變成我媽,而蔡導演已經變成我了。 我用了很多時間去想,生命循環的意義是什麼?我在孩子身上,看到我自己,終於也發現了我父親。 我站在這個時間的中線點,看著過去所有的歲月,想著未來即將發生的人生,我擁抱著孩子,像是實現了,我孩提時從沒實現的溫柔。 也像是明白了,我和我父親的距離,是只剩一步就可以跨過的鴻溝。 二○○六年,在加州燦爛的陽光下,我看著孩子快樂地跳躍著。我的孩子六歲,我開始學當父親的第六年,也是我當別人孩子的第三十九年。

變型金剛劇情~

2009年06月23日
公開
16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上映日期:2009-06-23 上映戲院:全省國賓影城、國賓大戲院 類  型:冒險、動作 導  演:麥可貝 演  員:西亞李畢福、梅根福克斯、席亞拉伯夫、喬許杜哈明、約翰特托羅 發行公司:UIP ◎劇情 第二集除了博派與狂派機器人將再現大螢幕,在第一集中飾演成功解救地球危機的高中生的席亞拉伯夫也將繼續演出第二集。密卡登將自外太空帶領另一批更強大的機器人,返回摧毀地球。 好萊塢的電影特效一次又一次的為人們帶來新的視覺震撼,這兩年首推的精彩動作娛樂電影,就必屬汽車機器人大變身的變形金剛!近幾年隨著電腦的演算效率越來越進步,對於場景複雜又昂貴的電影特效,當然也就越來越降低成本,但是永遠不變的價值,就是導演的功力和節奏掌握,變形金剛能在全球造成一股機器人旋風,就在於他獨特的電影節奏運作技巧,還有他十分了解並懂得掌握觀眾的胃口;變形金剛的導演麥可貝,早在「珍珠港」的電影特效上,就已經展現了運用電腦特效展現速度的手法,而到了變形金剛的連續變形畫面時,觀眾卻來不及仔細的觀察這些車子到底如何變形,而汽車卻早已變成機器人,這種目不暇給的速度感,讓觀眾們大呼過癮,變形金剛因而在電影院線的票房及DVD市場都表現出驚人佳績,顯見這種華麗的視覺表達,完全收服了電影迷的心。   變形金剛迷人之處當然不僅在於變形和打鬥畫面,不需要對話就創造出人性化的需求,又是另外一個吸引人的特點;還記得第一集裡面,大黃蜂總是透過收音機的傳遞,適切的播放出符合當時氣氛的音樂,讓靦腆的男主角不僅窩心又竊喜,還順利的追到了性感火辣的女主角;還有另外一個變形金剛們貼在屋子上,躲避男主角父母的尋找,都令人感到十分經典。因此,第二集裡面對於這種人性化的互動,也有更加吃重的場景和表達,不僅給予大家對於冷冰冰的汽車機器人多點想像,也創造出機器人的性格特質,換句話說:「你一定會更瘋狂的愛上『變形金剛』。」   第二集變形金剛:復仇之戰預計2009/6/24(三)全球同步上映,台灣因為時差的因素,當然又可以提早一天看到變形金剛攻擊金字塔精彩畫面!在第一集裡面各式各樣的汽車登場,讓大家看得非常痛快,汽車商們也趁勢在不景氣當中大量鼓吹他們的車款,據說此舉十分受到美國市場的消費者歡迎,因此第二集的變形金剛:復仇之戰當中,不僅會有上一集登場的車款們,甚至連奧迪利曼大賽中的經典名車R8都現身其中,還有重型機車也跟著一起躬逢其盛,車迷們這下子可又要大為瘋狂了! 預告片請連結以下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6XlBrAHYDs&eurl=http%3A%2F%2Fblog%2Eambassador%2Ecom%2Etw%2F&feature=player_embedded ◎導演是艾倫庫格(Ehren Kruger) 作品: 2009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2007 噬血神差 Blood and Chocolate 2005 毒鑰 The Skeleton Key 2005 神鬼剋星〈雙碟精裝〉 The Brothers Grimm 2005 剎靈 SAMARA(The Ring Two) 2000 神鬼莫測 Reindeer Games 1999 無懈可擊 Arlington Road

幼教 " 當個快樂媽咪~

2009年06月19日
公開
8

女人看女人,要批評很容易,要讚美很困難,那麼,能成為女人羨慕又希望的對象,可就真不是普通的高段! 是的,于美人。 不久前,一份針對現代女性所做的調查,選出他們最想成為的「幸福女」,于美人排名第一,理由是:同時兼顧家庭與事業,俗氣一點的說法是「家庭事業兩得意」。 對此,于美人除了謝謝老天爺,還淡淡說了一句:幸福,是知足感恩,是別人的成全與幫助! 于美人這番「幸福論」,其實是有感而發。 時間倒回至四年前,那時于美人剛當母親,生下龍鳳胎的她,第一個碰上的難題是「尋找母奶」。 于美人說,兒子因為體質關係,消化能力太弱,必須要餵母奶,可是,偏偏她沒有奶水,也沒有脹奶的感覺。 「母奶協會還派了人來幫我,結果搞了一個半小時,只擠出5c.c.!」於是,于美人展開她的要母奶之路。多則1000c.c.,少則200c.c.,只要聽到哪裡有奶,就趕著去拿,但,救急不救窮,老是這樣零零散散的要也不是辦法,後來決定乾脆在自己主持的廣播節目裡公開徵求「奶媽」,很快,熱心的電話湧進來,解決了于美人的無奶之苦。 「算一算我兒子總共吃過了工程師媽媽的奶、家庭主婦媽媽的奶、檢察官媽媽的奶、法官媽媽的奶,還有大陸媳婦北京媽媽的奶。人家說上帝因為分身乏術,無法照顧每一個人,所以才創造了母親,而我的孩子何其有幸,老天爺給了他這麼多媽媽,是這麼多媽媽幫我把兒子養大的!」 于美人記得有一次她打開冰箱,面對別人送的一袋袋母奶時,她心裡感慨萬千。因為錢可以買得到,她這個做媽媽的都可以去買,銀貨兩訖,付錢買是最簡單的。然而,今天給母奶的那些人,都不是為了錢,甚至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因為那些人給的是「愛」。 于美人說,那段日子,讓她真正明白什麼叫做「感同身受」,那絕不是指甲劃過皮膚的深度而已,那是切身的知覺。 「我告訴兒子,他人生第一個功課是要學會感恩,而我人生則有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業,感謝。」 一星期工作五天堅持把時間留給孩子 一如于美人老公James說的,「于美人是個一百分的好媽媽」,所以,聊到親子關係時,于美人的話就像水銀洩地般,止不住,因為她可不是書上理論而已,全都是自己的實際經驗。 拿講故事這件事來說,于美人可是很盡責地講述兒童床邊故事,即使是錄音帶,也是由她自己講,然後錄下來給孩子聽,至於童書,于美人認為那只是親子關係的媒介而已,什麼書都可以。很貴的童書或很多的童書,並不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德、智、體、群、美兼備,重要的是陪伴與共讀的過程。 「我常常看到書展時,很多父母會花大錢去買大部頭或一套幾十冊的童話故事書,但回到家就擺到書架、書櫃上,束之高閣,真的蠻浪費的。」 不過,于美人也承認,給孩子講故事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錄完影回到家已經累癱了,可是,兩個孩子等著她講故事,那渴望的眼神,讓她根本無法拒絕。 有時候,講到一半,實在太累了,她會跟孩子說,「接下來的故事媽媽忘了,讓媽媽睡一下,就會想起來。」然後,要不了多久,孩子就會過來叫醒她說,「媽媽,你想好了沒?」 于美人認為,親子關係就像幼苗,需要時間和心思去栽培,不可能速成,更沒有捷徑。而家事雜務可以請人代勞,親子活動郤不能假手他人。這就是為什麼她堅持周休二日,一星期工作五天,因為她必須把時間留給孩子,因為她不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缺席。 「等你有時間陪他的時候,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世界,不需要你了!」 另外,于美人強調,無論是改變或建立孩子的習慣,都需要耐著性子、配合決心去做,時間一久,結果就跑出來了。 她舉了三個例子。 孩子一歲時,怕影響嘴型所以要戒奶嘴,這時候于美人就每天講「虎姑婆愛吃吸奶嘴小孩」的故事給他們聽,講了兩個月,兩個小寶貝終於放下奶嘴。 于美人說,吸奶嘴是孩子們的一種慰藉,如果硬要從他們嘴裡拿下來,其實是很殘忍,可是,透過故事,慢慢瓦解他們對奶嘴的依賴,最後達到戒除的目的。 接著是拆尿布。那是孩子一歲半左右,她打算讓他們告別包尿布的日子(只有晚上睡覺時才包),於是,于美人開始她的擦地板歲月,孩子一尿褲子,她就跟在後頭擦地板,約莫兩個月的時間,孩子不再尿褲子,懂得告訴大人要上廁所。 還有一個例子是訓練孩子自己吃飯。這件事也讓于美人擦了三個月的地,原因是,她覺得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拿湯匙吃飯,不應該老是要大人餵著吃。而這個過程,則會遇到孩子自己一邊吃飯一邊掉飯的情況。 「我寧可擦三個月的地,也不要餵三年的飯。這樣做並不是我不願意餵他們,而是希望他們可以早一點有能力過自己的人生,為自己負責。」 于美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不是父母的資產,做父母的應該盡量給孩子空間,讓他去過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愛孩子有原則訓練孩子選擇能力 談及教養孩子,于美人也是心得一籮筐。 一歲喪父的她,母親獨立拉拔她長大的過程,並不輕鬆,然而,卻給她全部的自由與自主去發展自己,影響所及,現在當了媽的于美人,也希望給孩子一片開闊的天空。 「我不想給孩子們太多的壓力,因為這個社會不快樂的事太多了,拼命把你往死胡同裡擠,讓你喘不過氣來,所以我希望他們每一天都能開開心心地,然後幽默、樂觀面對每一件事。」 于美人說,孩子現在還小,很多事都說不準的,她盡量讓自己是個快樂的媽媽,讓孩子的童年無憂無慮。至於「愛他們,卻絕不溺寵」可是于美人挺堅持的原則。 譬如,買玩具。 于美人說,以前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後來她發現玩具已經多到有點氾濫了,於是,有一天兒子在百貨公司看到一輛小車車,又吵著要買時,于美人立即拒絕。 兒子當場大哭,且耍賴不肯走,柔聲安撫發揮不了作用,于美人乾脆把他抱起來,回到家放在浴缸裡,她對兒子說,「以後你一年有兩次買玩具的機會,就是你生日與過年的時候!」 于美人說,「一年兩次額度」是訓練孩子懂得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否則要買就買,只會讓玩具多到不知珍惜。 「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生一個,加上愈來愈多人是老來得子,所以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很少說『不』。」 于美人說,很多父母以為買東西是滿足孩子,其實孩子早就滿足了,是大人自己不滿足,所以不斷地買。而孩子是古靈精怪的小天使,他們天生有種本能,會不斷去測試父母的底限,久而久之,最後變成「不管,我現在就要。」 母親是那個餵飽孩子的人 透過人工受孕才當媽的于美人,其實是經過一段艱辛的求子路程。從不孕症到龍鳳胎,于美人吃足了苦頭。然而,當個母親,是她千金不換的選擇。不為傳宗接代那樣的重責大任,只是很單純想成就一段母子(母女)緣分。至於催促她當媽的「幕後推手」,則是于美人的母親。 「我還記得當我三十出頭還沒結婚對象,我媽就跟我說:結不結婚沒關係,但找個好一點的『種』,生個孩子,我幫你帶。女人,終歸要有個自己的孩子。」 早些時候,于美人還有個好朋友,跟她講了一個故事,也是誘發她當媽的原因。那個故事是這樣的:哲學家康德臨終時,他的門徒把康德這輩子最重要的三本哲學巨著擺在康德的病床前,康德看了看那三本書,流下淚來對身旁的人說:「如果這三本書是一個小孩有多好!」 養兒方知父母恩,當了媽之後,于美人開始知道對孩子牽掛的那份心情,才體會到自己在母親的心裡佔了多麼重要的份量。 于美人在她自己的那本紀錄懷孕生子的書《親愛的,我把肚子搞大了》裡,曾寫到:有個深夜,孩子餓了,她起來餵奶,她的母親可能是聽到聲音,也起來,看到她只穿了一件薄薄睡衣,於是趕緊找了件衣服幫她披上。 「這個畫面給我很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我媽媽照顧她36歲的女兒,而我這個36歲的女兒,正在照顧那個不到60天的兒子。」 于美人說,也是那一刻,她知道了什麼叫母親? 「母親就是知道孩子餓了,不管再累,再苦,也要把孩子餵飽的那個人;母親就是知道孩子半夜起床,就絕對沒辦法繼續好睡,一定要起來為他添衣的那個人。」

幼教 " 我們在乎小孩會綁鞋帶嗎?

2009年06月17日
公開
12

(轉載) 住在加拿大的華裔媽媽聚在一起討論的,總是哪家補習班好? 何時開始學才藝等等,好像沒有人在乎孩子是否會自己繫鞋帶、扣扣子、拉拉鍊, 這和加拿大人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幼稚園放學了,偉偉又是最後出來的孩子,原因是他不會繫鞋帶, 他來自大陸的奶奶想要進去幫忙卻被老師制止,老師對奶奶說:「放心吧!偉偉做得到的,讓他自己來。」 果然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很長的時間,偉偉終於帶著微笑滿意地出來了。 為了室內清潔,學校希望每個學生一進門就換上父母準備的室內球鞋, 下課及放學再換上室外便鞋,這項新規定卻苦了許多華裔孩子。 我的女兒也不會繫鞋帶,我自以為聰明又好心的幫他選了自黏性的球鞋,卻從來沒想過教她如何繫鞋帶, 總覺得大了就會了,我也以為像他們這些五歲的孩子應該沒幾個會繫鞋帶, 沒想到有幾個加拿大孩子已繫得很好了。 我想起在書局看過教孩子繫鞋帶的書,當時還納悶覺得浪費錢, 以為沒幾個華裔父母會花錢買那種非知識性的書。 又想起當初幼稚園的說明會時,老師也只提醒父母希望在入學前教導孩子自己會扣扣子、拉拉鍊、繫鞋帶, 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不只華裔留學生被批評為生活白痴, 只重視知識不注重生活教育的華裔媽媽,當然也會養出生活白痴的孩子。 常聽許多華裔媽媽聚在一起討論的是哪家補習班好或不好, 談孩子時只在乎課業及是否開始學才藝,沒有人在乎孩子是否會自己繫鞋帶、扣扣子、拉拉鍊。 當加拿大當地的孩子在草地上學騎腳踏車時,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家練琴或寫ㄅㄆㄇ; 當加拿大當地的孩子在草地上踢足球時,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各才藝教室趕場, 華裔媽媽總喜歡為孩子早做準備,還沒入學就先教會ABC、123,永遠趕在各年級學習課程的前頭。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老外卻相反,覺得這些知識孩子大了自然就學會了, 不需要趕在前頭,反倒是生活教育才須從小扎根。如果你也看過「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 你會發現那裡面每一條規則其實都是生活教育,都是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 到加拿大已三年了,很驚訝我所遇到的加拿大孩子總是大方又有禮貌,很少看到父母大聲斥責孩子, 總是用堅定的語氣耐心地對孩子好好說,相反地也很汗顏地常看到華裔的孩子在麥當勞前哭鬧, 父母急起來口氣就不好,說的話更難聽,例如:「你再不乖我就把你從這丟出去!」等等。 一個不會尊重孩子的媽媽如何教出乖巧的孩子?行為乖張的小孩考第一名又如何呢? 太注重智育的結果,只會教出生活白痴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