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昊昊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性別平等教育七:兩性衝突 __從男性角度出發

2014年02月24日
公開
61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第七期 兒童文學與性別教育 【兩性衝突---從男性角度出發 讀書會 】 前言: 當我們無可避免的需要存在於某種社會型態時,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裡,我們的存在,就像和社會簽約的方式一樣,因此社會與我之間有了權力與義務的關係。社會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保障個人的生活方式,如免於恐懼或增加學習的機會。 我們台灣政府戮力於社會和諧,其中之一的政策在於消彌過去性別歧視的現象,例如: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全力推動聯合國人權體制中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然而在建立一個看似性別中立的社會中,決不能忽視可能存在的性別差異,因為大眾對於性別差異的不了解,就容易產生兩性的誤會與衝突。以長遠追求”永續和平教育”的理念中,如何避開、解決與修復兩性關係,實為必要存在的教育程序和內容。 早期性別議題著重在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大多是為婦女朋友爭取性別平權,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社會變革,例如: House Husbands 的增加,職業婦女的家庭事業分工與平權等等社會現象,改變了傳統性別認知結構,因此我們探討了不少相關議題和書籍。自去年九月起,針對性別認同與男性成長的青少小說《她是我哥哥》、《奇風歲月》,一同討論性別認同的學說、性別差異的觀點、以及男性從兒童到青少階段的發展,期待學員們經由兒童、青少小說相關文學作品中,能夠更進一步的釐清性別議題的多元性與複雜性,我們該如何建構更寬容和多元的性別視界呢? 自Kenneth Clatterbaugh1090年提出【男性氣慨的當代觀點】造成人們對二十一世紀的性別角色開始重新思索,引發新男性運動。 2002年女書文化出版了一本「瑞典的查甫人」,英文書名稱為「Men on Men」,本書是從瑞典男人的角度敘說所謂的男子氣概,他們從各種面向,分享自己的性別成長經驗,以及對許多性別議題的看法。非常值得以本書作為這次讀書會的讀本,瑞典長期經營性別教育,從政府、學校、民間企業到家庭都有涉及到,他們的想法足以作為我們推動兩性教育的借鏡。 在細部上,這次的讀書會依序按照「瑞典的查甫人」的章節,分別為爸爸不必真偉大、運動場上的男性角色、男性暴力、神學關照下的男性與平等、巧遇點頭之交、現代瑞典父職、公平社會的願景以及最後的男性空間,分別論述瑞典男人如何說男人,當然更期待能在此增加兩個單元分別論述相關的延伸比較,看看我們台灣如何看待此書的觀點,當然,我們也會準備相關影片資料與青少小說,作為推動兒童讀書會帶領者可用的參考書目。 TCRA理事長 徐永康 2013.10.30 日期 書籍單元 學員分享 電影介紹 時間 9:00~10:00 10:10~10:45 10:50~11:00 書目 瑞典查埔人 對橡樹說話的少年 阿蒙與橡樹 2/17 1.爸爸不必真偉大 1~4章 2/24 2.男性暴力 5~8章 3/03 3.運動場上的男性角色、 9~12章 3/10 4.神學關照下的男性與平等 13~16章 3/17 5.巧遇點頭之交、 17~20章 3/24 6.現代瑞典父職 21~24章 3/31 7.公平社會的願景 25~28章 4/07 8.最後的男性空間 29~32章 4/14 9.台灣與北歐不同的比較 33~36章 4/21 10.台灣與北歐相關的延伸 37~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