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菜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1年01月19日
公開
13

小孩要吃的藥,還是在家自行研磨的好=.=(前篇)

話說週二帶兩個孩子去大醫院掛特別門診 因為弟弟咳嗽一陣子了(快兩週),咳起來都是咳到眼淚要流出,只差沒嘔吐的 但要是氣溫緩和,他的咳嗽現象就幾乎沒有,猜測會不會是過敏咳??(以前沒有這樣子過) 哥哥則是才剛發燒完,還好只燒一晚,前陣子甚至半夜睡到一半哭,因為鼻涕倒流哭醒,然後咳嗽 買了清靜機跟開始吃益菌後改善很多,反倒是跟著吃益菌的弟弟卻是開始咳到現在 醫生看診的結果初步是先認為先把感冒的部分處理好 如哥哥好像都是有個感冒的根沒有全好,所以問題反覆性 (我心裡哀嚎,上幼稚園沒辦法阿!!) 弟弟則是咳一陣子了,支氣管有發炎現象,得吃抗生素一週,多拍痰,不然怕嚴重會變肺炎 臨走前醫生問我藥的部分要磨粉嗎?? 雖然我看過相關資訊,醫院或診所的藥還是少用研磨的好,因為研磨器共用且難清理,有可能藥物交叉混合 尤其是小小孩,藥物能自己處理壓碎餵比較好 知道歸知道~~但也習慣從小都吃診所的磨粉藥物,也就順口說"好,要磨" 醫生覺得弟弟狀況嚴重,所以一天四次藥,七天藥就等於藥粉有28包 (其實他除了咳起來,我們大人看的心疼之外,他自己倒是不吵不鬧滴,咳完繼續很有活力趴趴走四處玩) 哥哥還好,一天早晚兩次,七天藥才14包 藥得研磨,所以也等了一下才拿到藥包,兩小子不安分,我們拿完藥就走了 回到家,我習慣把連著的藥包一包一包撕開 這樣比較不用每次餵藥,又要很小心的撕藥包,就怕撕到隔壁包去 就是這樣的小動作讓我覺得奇怪,藥包怎麼越撕越"奇怪" 因為藥包內的藥粉卻是越撕發現裡面藥粉越少 甚至有一兩包幾乎裡頭藥粉像"灑"上去那樣的微乎其微=.= 我傻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藥包" 仔細把還沒撕到的藥包前後對照每包內的份量 哇勒~~太誇張了吧~~頭尾藥粉量多低要命,中段少低要命 不就還好我習慣一包一包撕開放好,不然真不知道弟弟吃了幾包藥才會發現給他吃過量=.=(弟弟的藥全部一串就28包) 今天去上班準備下班過去換藥,剛好同事有相機,請他拍下 相片傳給我之後我在補,讓大家開眼界=.= 連著三包藥粉,請自己比較哪包最少?? 這是一串連著的藥粉包中,最多跟最少的兩包...

2011年01月19日
公開
11

小孩要吃的藥,還是在家自行研磨的好~~(後篇)

到了醫院,問了服務台,說藥的問題直接找領藥處那邊詢問就好 一個小姐看到我之後,我告訴他來意,藥包也給了他說"很誇張的藥包" 小姐(應該是藥劑師)也自己說"真的很誇張,所以我們不大建議磨粉" 我說大醫院還這樣出包,有點不大好 他則回答這台機器還是剛進的機器,一台要百來萬的...邊說邊轉身準備幫我換藥去 我喊住他問"那能不能這次不要磨,你能教我回家怎麼磨嗎??" 藥師很阿莎力且高興的說"好好好∼我等等給你研磨缽,教你怎麼用" 就降他送了我-- 研磨缽(陶瓷的) 藥丸的切碎器(不知道名稱我瞎掰,功能是這樣) 一些藥紙(包藥的紙張,名稱一樣我亂編的) 然後開始教我研磨方法 我家孩子有四種藥丸要吃,每次只吃1/4顆的量 餵藥方法一: 藥丸中間都有切線,很好對線掰成兩半,再把每一半用切割器在對半切就是1/4顆了 然後可以把四種藥物都分成1/4顆 餵藥之前,先用小杯(一般診所都會附的很小的量杯)內裝溫熱水,藥物丟進去過幾分鐘 再用筷子就很好搗碎溶解了 餵藥方法二: 我家孩子一天要吃四次藥,每次藥量是1/4顆,等同於一天就吃ㄧ整顆就是 所以可以四種藥物各取一顆放置研磨缽裡搗碎後 (有稍微切割器切過在搗碎很快,我是孩子要吃的四種藥物共四顆一起放入研磨,不是一顆一顆磨) 在均量等份倒在四張藥紙上,這樣就是一天四包的藥粉了 記得藥粉要倒在藥紙光滑的那一面上 我家今晚是採取方法二再分藥包的,這樣方便隔天長輩照顧好餵藥 雖然覺淂倒楣遇到很難遇到的"狀況",但還是有另外的收穫也不錯 以後孩子的藥物我都會回家自己切割弄了^O^ 感謝熱心的藥劑師,我知道藥粉包不好是那台百萬機器的錯啦~~ 再次提醒朋友,藥物看清楚在下肚唷~~給小朋友的更是阿!!

2010年07月11日
公開
5

奶油酥餅乾--兄弟廚房初體驗

做法是參考夜媽家的食譜製作--點這看,過程幾乎一樣,寫起來是怕自己每次想做都要重找麻煩... ============================================= 工具: 1.塑膠刮刀 2.細篩 3.簡單打蛋器 4.造型壓花器 (以上都五金行購買,便宜好用) 5.保鮮膜 6.幾個有點深度的鍋子,方便孩子"幫忙" 7.烤箱 今日製作使用的材料比例:(可依喜好自行調整) 1.奶油60克 2.低筋麵粉300克 3.細砂白糖60克 4.蛋一顆 5.酵母粉1小匙 PS:臨時找不到量杯器具,就拿一般家中的小湯匙,一湯匙估算當10克。麵粉300克用大碗裝到平滿,若用家中一般瓷碗,約八分滿兩碗。 做法: 1.奶油切成小塊,用打蛋器攪拌成乳狀,在加入糖拌勻,拌好後,在加入打散的蛋拌勻 (小提醒:蛋要沒冰的,或記得從冰箱中拿出放置室溫下不冰才使用) (這過程都是哥哥幫我做的喔~~真棒...其中小弟就是幫忙打個蛋...) 2.將麵粉和酵母粉過篩兩次 (這過程我自己來,不然怕他們不知篩到幾點去,或是麵粉都給桌子吃掉了=.=) 3.篩好的麵粉倒入做法1的奶油糊裡,用刮刀採用"切割"方式拌勻(我是少量少量倒入切拌,第一次作怕失敗),力道要輕,避免麵粉在拌勻過程中出筋,不然餅乾就不酥脆了 (怕過程失敗,所以這過程還是由我自己來) 4.都拌勻後,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靜置約30分 5.靜置30分後,即可拿出桿成0.5公分的薄片,在用壓花器作餅乾造型 (沒有桿麵棍,也不想多買一支棍子,就自己純手工把麵團壓扁,在讓孩子自己壓花做造型,家中沒有牙籤,不然用牙籤在餅乾表面戳小洞洞也不錯看) (邊壓餅乾的過程中,貪吃的弟弟不停喊問"可以吃了嗎???"我只好不停回答他"還要烤過才能吃啦=.=") 6.烤箱轉180度,先預熱10分鐘。將餅乾放在烤盤上,餅乾和餅乾之間稍微留點空間,放入烤箱烤10分鐘就大功告成了 (若要馬上接著烤第二盤,烤的時間最好縮短為5分鐘左右,也要注意餅乾厚薄,較薄的餅乾烤的時間要再縮短,避免焦黑) 成品照--(稍後再補圖)

2010年07月11日
公開
8

哥哥對弟弟要抽血的耳提面命...

想說放暑假了我比較有空,外加這一年小的在娘家爸媽那總是比較好動不愛吃飯的,因此還是排定了一天日期帶回成大讓醫生評估看看有無抽血驗貧血的必要,因為整整一年,小的體重絲毫沒增加,還倒退300克左右=.=,實在很擔心是貧血又復發了(他一歲六個月後我就再也沒給鐵劑了,貧血追蹤到兩歲,醫生說可以了) 我的老習慣,都會對孩子說著我們"即將"要去做的事情,這類安排大醫院看醫生的事情也不例外,更何況還有孩子最害怕的"抽血"這關,因此早在一星期前想到就耳提面命跟他說"因為你都不乖乖吃飯,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都沒長肉肉,所以我們下星期一要去給醫生盃盃抽血看看有沒有生病??" 每次我說完,小弟總是天真的回答我"有阿~~我有肉肉阿~~"(就開始摸著他手上的"肉"),"要抽血喔~~我不要抽血~~"(外加哀嚎兩聲) 不過這星期的提醒,孩子似乎在吃飯上有了"覺悟",吃的多了一些,也比較不挑了,有時還會不停問我"這樣還要去抽血嗎??" 終於到了要抽血看診的前一晚,睡前躺在床上,我還是跟小弟在三叮嚀"明天要去做檢查喔~~要加油,你最近有比較乖吃飯,我會跟醫生盃盃說抽少一點點的血就好,所以只會痛一下下,抽完我們就去seven買糖糖吃,回家哥哥幫你秀秀,就不痛了,加油喔~~" 沒想到,躺在旁邊的哥哥竟然也開始幫腔了,很"好心"的跟弟弟說"你抽血的時候,眼睛閉閉像在睡覺一樣,這樣就不會痛了阿~~",突然發現孩子的想像力跟建議也是挺不錯的,哥哥邊說還邊表演給弟弟看,手摀著眼睛,還是眼睛自己閉起來,就看不到也不會痛的意思... 惡魔媽媽當然就問了哥哥一句話,"哥哥~~那要是換你去抽血,你也可以這樣眼睛閉閉勇敢抽血嗎??"哥哥馬上抗議著跟我說"我不要抽血啦~~我都有吃飯~~我很健康~~~",果然,旁邊喊燒的比較不在乎.... 不過,哥哥~~還是很謝謝你的建議跟關心弟弟...

2010年07月09日
公開
16

台南大林教會--小袋鼠親子營讀書會招生..

招生原由: 因為同一批孩子都從讀書會畢業要上幼稚園了^O^ 大林教會位置--台南市大同路二段482巷60號 走中華東路往文化中心方向,過德高百貨,下高架橋後馬上右轉大同路,再馬上左轉左邊第一條巷子進去(巷子口在賣港式燒臘,有點小條不明顯的巷口) 進入巷子後會看到右側有小公園,走到要底的右手邊就是大林教會了(裡頭有停車空間) 讀書會上課時間--每週二和四,上午10點到12點 課程安排-- 由參與的媽媽輪流提供課程 (假設參與人數多,每個月八次上課,頂多只被安排到一次) 例如帶簡單的說故事,ㄅㄆㄇ,英文字母或美勞繪畫勞作,兒歌教唱...等 新手媽媽會讓你熟悉環境跟上課方式之後才幫你安排課程,不用過度擔心 其實本讀書會就是秉持著媽媽們分工合作的精神,看著別人講故事或上課的方式,回到家中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一份耐心和教育方式的起頭,也開啟了自己和孩子的互動 偶爾大家聊起媽媽經,分享心中心情起落,我覺得好像是我想上課,不是孩子想上課:P 參加孩童年齡--原則上無限制 像我家一開始是哥哥一歲三個月,弟弟才三個月(帶去陪讀的),兩個一起帶去,也參加到哥哥要三歲了才休息(去年七月),因為我育嬰假結束了 基本收費方式-- 一個孩子一次上課20元 週二和周四負責的媽媽不同,自己可自由選擇要參加星期幾的讀書會,按次收費 收費原因: 其中10元是奉獻給教會,因為他們提供場地跟水電(熱也會開冷氣) 剩下10元就是累積讀書會經費,提供在上課時所使用到的用具,如上課用紙,彩色筆,剪刀膠水...等 若經費結餘夠多,偶爾還會辦戶外教學,固定大節日,如母親節,聖誕節,過年前夕,都會舉辦簡單的慶祝會或小聚餐 =================================================================== 這是我家之前上讀書會有拍的照片(我帶兩個孩子去,比較少拍照)給大家參考 親子營讀書會 這是"小袋鼠親子營"的家族版,有相關問題可上去詢問... 小袋鼠親子營 之前在三月也有負責人已PO過招生文,也可參考 台南小袋鼠親子營開始招募新血喔!

2010年05月31日
公開
4

"管教~~管教~~"--前言

最近剛看完汪培珽的"管教~管教~"一書,會買這書也算是緣分,因為我平常很少買這類教養書籍,"無書勝有書"是我的想法,"管教"在我的感覺雖不是約束,但也不需要別人怎做,我家就得怎做的方式(這觀念同樣在我家小弟喝母奶的過程中存在著,我總是觀念上跟別人反其道而行),因為要學人家管教法就要評估自己能力,學得不三不四的,也只是徒增孩子跟自己的盲點而已 推薦此書給大家,當你在管教上遇到鬼擋牆的時候,別忘記此書是可讓自己"充電"用的好書籍,可以藉此修正自己管教上的小缺陷--當參考,不是要你照抄,而是可以藉此"自省"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本書都點的算詳細了,而且一小段一小段的小觀念,也不會讀來是負擔.. 有時一些我們自以為聰明的方式,就拿長輩來說,在孩子小時候最會以"喔喔~~誰來了~~大怪獸來了~~在去阿~~等等被大怪獸抓走...等"一類的話,這番話,在我家一歲半以後就沒人甩他們了=.= 我不想以後我的孩子只想著能怎樣"快速"打發爸媽就好,所以從小開始的說理管教我是認同的,與其說是"管教",只是說讓孩子去了解每件事情的背後原因,甚至是他可能得承擔的責任 我在孩子一歲到兩歲這期間,的確是憑著我的教師本能在跟自己的孩子"解釋"每件事情的,只是隨著兩個孩子越大(現在要三歲和四歲),外加自己上班了,每每回到家就沒有多餘的心思花在孩子身上,這是看完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最大反省,沒付出,自然沒有收穫,所以最近我的孩子才開始紛爭不斷,吵鬧不休,所以自己下定決心,以後當媽的自己可不能在嫌麻煩,嫌累,總是想快速打發孩子,而每次都用所謂"威脅,利誘"的口氣在對孩子(也要把我先生抓來教化一下..),久了,或許我就看不到孩子本來的樣子了,因為在孩子心裡,或許就只是暫時性的把凶惡的媽媽當女王,當他有一天有能力反抗時,女王媽媽就只得被孩子放逐了>"<

2010年04月25日
公開
15

看房議價心得

最近一直在看房子,也大概知道價格上的處理(感謝網友和同事的分享) 以某間房子開價768萬來說: 第一種算法--一般開價的9成~85成是成交價 也就是768*85%=652.8萬 第二種算法--大概開價的三成會是廠商的利潤,七成是成本 廠商成本就大約是768*70%=537.6萬 給他賺一百萬好了,往上加就是比較合理的成交價格為638萬左右 第三種算法更詳細-- (地坪*每坪廠商向地主收的價位再往上加1~2萬) + 建坪坪數*每坪的建造成本(看他材質用料,一般每坪約4~6萬) 以房子地坪32 (還得考慮是否有持分到,如有的中庭式或門前馬路還要算是自己的地坪,相對剩下的地坪蓋房,空間就減少一些) 建坪70來講 假設這樣,以永康現在公告地價四萬,假設當初他收六萬,現在蓋好賣你,地坪一坪算八萬好了 建坪的施工材質(地磚,衛浴設備,廚具,粉刷...)如果覺得soso,一坪算最低4萬 那廠商的成本就是32*8+70*4=536 給他賺一百萬,往上加就是合理成交價為636萬 ================================================= 另外有些房子的建坪算法,給你往外推很大塊陽台,但其實都是外在用不到的空間,那這樣等於很多額外不必要的被賺走 ================================================= 所以我摸索到現在,以下幾點心得: 1.大概就是先看基本地坪,夠家人生活使用就好 (南部市區大多地坪24~27坪) 2.在來蓋的方式,如動線是否喜歡??房子隔間是否符合需求?? 要是有太多浪費用不到的建坪部分(像那種外推大塊陽台的,當然你喜歡陽台種花草的例外),你不想給他錢也不行=.= 3.每間房,每個位置都要去現場多看幾回,一般人在意的就璧刀(對到別人的房屋邊邊),牆角煞(對到別人房屋的牆角),路衝(對到馬路)..等 4.最後就是透光性,通風性,週邊生活機能,跟孩子將來上學或是大人上班方便性了 5.真有喜歡,臉皮厚一點,找個一般垃圾車出來收垃圾的時間去晃,因為週邊住戶一定會出來到垃圾,就隨便找個人問問建商的負責度(如果週邊剛好也有同樣建商蓋的),他們幾年住下來的感覺...等 6.還有同事說的,去看房子的時間最好都挑不同的時候,下雨,早上,中午,下午,甚至晚上看週邊感覺 7.不要怕房子買不到,多看幾家,多比較幾家,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格局跟負責的建商才最重要 8.想買預售屋的,倒是可以看過設計圖之後拿掉一些覺得不需要的衛浴設備或隔間裝潢,同事是有藉此省了一小筆錢 9.銀行能貸的成數,大多是房子成交價的八~九成,那剩的部份就是你得準備的頭期部份..過戶的代書費我看到現在第三家,最便宜五萬元(有的還7~9萬)...

2010年03月11日
公開
6

台南亞頓看牙記(前傳)

自從一歲半門牙摔到才發現門牙兩顆蛀了得抽神經裝牙套之後 在來就是固定三個月或半年回診塗氟 但最近幫孩子(目前兩歲半)刷牙發現右後方臼齒(最後大臼齒還沒長)有個怎樣都刷不到的小黑點 擔心了很久,網路上問了很多間診所跟其他媽媽的經驗跟想法 最後還是決定一間一間帶去嘗試看看有沒有有耐心治療孩子的牙醫師 這週一就已經帶去永康復國路上的"康齡"牙醫看診 會找那間的原因是我自己最近也有牙痛的困擾 在這間看牙發現醫生真是很有耐心跟細心的幫我洗牙 老實說,我很久才看牙醫,或是根本是都等到牙痛才去看牙醫 會降的原因就是因為常常受不了洗牙的不舒服 直到找到這家,醫生真的是很有耐心的幫我慢慢洗 所有的不舒服跟酸痛都沒有以前那樣的痛苦 所以才問了醫生有在看兒牙嗎?? 醫生是說可以嘗試,所以週一就帶他去了 結果當天努力了半小時 才好不容易讓弟弟張口稍微讓醫生看一下我擔心的黑點位置 醫生說確定是蛀牙,但是看孩子不配合的態度(手緊緊摀著嘴巴=.=) 他是說真的要治療就得要帶去能綁的診所了 不然也就是放任到嚴重了在說 (再此還是很感謝醫生撥時間看孩子的牙齒狀況,還說沒治療不用收掛號費) 經歷過孩子裝牙套那時綁的過程 老實說,我內心很掙扎,因為本來不怕醫生的弟弟就因為那次牙齒的治療 對於醫生的恐懼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好不容易現在有點不排斥看醫生了,卻又要因為蛀牙而去處理被綁實在是我不想面對的結果 因為台南市有名的小雅跟小博士,我家其實都看過了 我有點不知道該再找哪家診所的時候 朋友跟我推薦了"亞頓"(位於周宗盛婦產科附近) 當我電話先聯絡之後 小姐很熱心且很詳細的跟我說明 他說我家的狀況以他們診所處理流程來講,要治療是一定要綁的 因為根據他們經驗,孩子不到四歲,溝通上一定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 那為了治療上的安全,是一定綁起來是比較好的 有了他的解說,我心裡比較有個底了 也知道如果我怕蛀牙擴散,勢必是要處理的 熱心的小姐也知道我心急,還說有比較早的預約時間會優先通知我,真的很感激他.....(待續)

2010年03月11日
公開
5

台南亞頓看牙記(後傳)

本來約好的時間,在前兩天小姐打電話跟我說週四就有個空缺可以看診,問我能不能帶孩子來,於是我急忙的打電話跟同事聯繫調了課,小姐也跟我建議,週四來就看能不能塗氟,先讓孩子適應一下環境,別第一次去就治療嚇到了,此話深得我心^O^ 一進去,櫃檯前有個小客廳讓孩子活動,弟弟我已經從上週就開始跟他說有蛀牙要帶去看醫生,讓醫生把蟲蟲抓出來,所以其實當天進去,我有感受到孩子在緊張,雖然也願意讓小姐抱著他,我可以安心的填初診資料,可是他的整個表情我看的出來,緊張又呆滯到不行,輪到他的時候,他就開始拉著我的手準備往門口走要落跑,實在是精明到不行=.= 亞頓跟小雅還有小博士不一樣的地方是,家長衛教或是希望家長配合的治療須知寫的很清楚,也讓家長心裡有準備孩子接下來可能會產生的狀況,外加他們其中一位護士小姐講話好輕輕柔柔的,讓人聽了就很安心 亞頓的診療椅前都有擺一個大大的液晶螢幕,上頭會放上準備做治療的小朋友相片(護士小姐現場拍),以及治療的牙齒部位相片,聽他們說用意是吸引孩子坐上診療椅,第二是讓醫生了解每個孩子的長相跟上次的治療狀況.. 終於,孩子要躺上去了,當然,開始哭喊尖叫不要,我只能告訴他,這樣比較安全,不然你不願意乖乖躺好又沒綁是會受傷的 亞頓另一個讓我喜歡的是他們的綁床,小雅那個綁床是整個把孩子捆起來,只露出一顆頭的像木乃伊一樣,亞頓的綁床,只有圍住身體跟腿的部分,孩子的腰部部分有露出來,換句話說至少有幾隻手指頭露在那邊,我可以牽住他,孩子說真的,有哭,也沒小雅那麼慘 在來,亞頓李醫生真的是超級有耐性在"回應"孩子,怎說呢~~就拿上次在小雅裝牙套的經驗好了,小雅的醫生是埋頭苦幹的不停做了50分鐘(前後去了兩次都是綁有50分鐘=.=),沒啥在回應孩子的哭鬧,多半一綁上去,孩子就是前五分鐘都是在狂吐,吐到沒東西為止醫生才能開始弄牙的(哭到吐也有,跟吸口水的那根放在他嘴邊,他不舒服也作嘔),而李醫生是會"回應"孩子,跟他恩阿之類的,小聲哭或沒哭就說他好棒之類的,或是說哭哭會痛痛之類的,保持跟孩子之間的互動... 約過了15分鐘,醫生處理掉我擔心的那顆小黑點,醫生說,今天就先處理一顆,別嚇到他,然後再約時間回來處理剩的兩顆蛀牙,此時真的是感受到醫生的貼心^O^ 而且這次的診療,弟弟都沒有像小雅那邊狂吐喔~~推就原因,我想真的是醫生的技術了,因為第一個嘴巴的固定器,小雅用的是那種剪刀式的把孩子嘴巴撐開,那種常固定久了,嘴側就會有深深紅紅的痕跡,而亞頓用的是一個全塑膠的固定器,那種是整個放進去孩子嘴巴內讓孩子上下牙咬含住的,所以對孩子來說最舒服,也不會痛。 再來,有看過那種電視上演的手術開刀的病人,上面不是罩一塊綠布嗎??亞頓醫生就真的是用這樣的方式,用一塊小綠布上面開一個小洞,套住要治療的那顆牙齒,所以嘴巴上看似被一塊布全部遮住不舒服,但事實上,這樣才能儘量免去醫生治療過程中有噴牙齒水,讓孩子吞嚥不及又外加哭鬧而導致的作嘔,也能免去一直放吸口水的那根在嘴旁的不舒服的作嘔 所以整個治療過程包括醫生護士的態度,真的是滿滿的兩百分,小小介意只有醫生聽到孩子有夜奶,馬上說這樣容易蛀牙=.=,後來跟朋友抱怨醫生認知的這點,朋友倒是跟我說,其實是每個醫生對於牙齒乾淨的"堅持度"不同,有的就是認為,你口腔就是有吃東西然後睡覺沒清潔,那就是增加蛀牙率,所以想想,也就不去跟醫生談這件事情,反正兒子也是剛好真的沒夜奶了

2009年11月26日
公開
4

哥哥第一次到成大做發展檢查

哥哥其實當初出生後住保溫箱的醫院是新樓,後續有回新樓做的檢查也不過到一歲(基本的腦波心臟檢查,沒做其他的),但在一歲半覺得哥哥腳型不對的時候就帶他去做了矯正鞋墊(可參閱我家相簿有鞋墊照片),穿到現在也一年半了,腳的足弓弧度是有比沒穿之前明顯多了,但看著孩子現在偶爾撒嬌喊腳酸腳痛走不動怎辦??做媽媽的實在是很難區別他到底真痛??假痛??=.=,於是上週四弟弟回去做兩歲視力檢查的時候,醫生又聽到我家哥哥是比較大週數(34周)的早產兒,問我說願不願意讓醫院做個"配對"!! "配對"解釋--- 成大醫院有在做相關研究統計,需要同週數的早產兒做正常組跟不正常組的配對比照,很缺乏大週數的(32周以後的)案例,又剛好聽到我說哥哥腳的部分,就鼓吹我就來一趟讓他檢查吧~~想想也好,自己會安心點,因為一年多來的矯正都是只給做鞋墊的兒童職能治療師看而已,並沒有再給醫生進一步檢查腳... 早上一早就帶著兩個孩子去到成大,本要把弟弟放在我娘家,無奈孩子不要,耳提面命小的要聽話,不然叫醫生給他打針=.=,等到哥哥看診時間到了,來做檢查的醫生原來跟弟弟是一樣的 做的內容不外乎: 操作式的--手拿筆在框框內畫線,拿小積木方塊要孩子排出一樣的圖形,問他顏色規律,輕重,將東西放在杯子前面後面中間裡面,搭橋,小車子要怎樣沿馬路走到公園等等.. 圖片式的--找出一樣的圖案在哪??給部分輪廓,問孩子是否看出這些輪廓會形成什麼圖案?? 其中最讓我三條線的,就是問孩子輕重部分-- 將兩個一重一輕的東西讓孩子各拿一手,問他哪個覺得重,把重的給醫生。第一次哥哥遞出了左手拿的,然後醫生把兩樣物品互換,又再問了一次哪個重??哥哥還是遞出左手拿的那個=.= 最讓我感到吃驚的,就是看部分輪廓回答圖案還有小車子怎麼走到公園-- (1)看部分輪廓回答圖案: 這個測驗每張圖都會有三張圖案,第一張畫出的部分最少,第二張畫出一半輪廓,第三張就是完整圖案 因為一開始哥哥不懂醫生要他做啥??所以第一個圖案他看到第三張才知道是花,第二個圖案馬上就進步到只看到一半輪廓就知道答案,第三個圖案更神,只看第一張少到不行的輪廓,就猜出來(我都還在想那是啥^^) (2)小車子怎麼走到公園: 醫生阿姨給他一張地圖跟小車子,告訴他車子要走在馬路上,不能走旁邊的路 第一個問題,小車子要怎麼走才能最快到公園(這簡單,馬上就答對了) 第二個問題,最快走到的那條路壞掉了,那要怎樣才能到公園呢?? 我還在煩惱他懂不懂這問題時,哥哥已經知道要繞圈走別條路就能到公園,心中真是覺得哥哥太厲害了 第三個問題,前兩個問題能走的路都壞掉了,然後阿姨要求他開車到定點在小哥哥小姐姊到公園,那車子要怎開?? 這條路也是地圖中要繞最遠的,可是哥哥開的很愉快,到小哥哥的家的圖案那還會停一下,假裝人家要上車,小姐姐的家也是,最後當然很順利的一起載到公園嚕 整個測驗完成後,我請教醫生說他測驗的這些東西,我在家裡從來不教他(因為看到醫生問前面後面的時候我就傻了=.=,甚至還問這是什麼顏色?我家只最懂紅色=.=,因為我只教他看紅綠燈..),那是這年紀的孩子應該要教這些嗎?? 醫生是說能教比較好啦,但是沒有教代表做的是最原始的測驗,就是看孩子臨場反應也不錯,說哥哥目前作起來的發展月齡就是剛好他目前三歲1個月到三歲3個月的階段,沒快也沒慢。 我也問到說哥哥在教學上讓我很頭痛的事情,就是不願意的就會馬上跑走,喜歡的不用我們講天天重複做也沒關係(如他拼圖已經拼到一百片,每天晚上必定玩一次,喜歡的歌聽5~10遍直到他覺得學起來了才肯休息),醫生只說習慣還是要慢慢養成,可能先從5~10分鐘的簡單教學開始都好 測驗結束後,再換去看主治醫生(就是上週希望我來做配對的醫生),他說測驗分數是智力部分90,動作部分84,滿分是一百,低於70就是發展慢,當然能一百是最好,希望我每天多抽空半小時讓孩子閱讀等等。至於我最擔心的腳,醫生看一看說鞋墊不用穿了都沒關係,不是神經方面的問題,至於嘴巴上哀哀痛,大多是撒嬌啦=.= 最後想說聽完講解就能走,沒想到負責研究的小姐就問我同不同意讓他抽血做配對檢查,我才了解,原來"抽血"才是配對的最重點,內心掙扎了一下,聽著小姐的解釋,他說抽的血就是去做基因檢測,看孩子的基因是不是有問題,例如孩子常生病或是以後是不是容易有慢性病體質等等,他說從基因看的出來,也就是聽到這一點,想到哥哥總是經常性的生病,還是決定讓他抽個血看看 然後轉身跟哥哥溝通"阿姨說要抽血,會有點痛忍耐一下好嗎??就跟弟弟檢查一樣,有抽血才知道有沒有健康...",哥哥懂,其實已經害怕到紅了眼框,跟我說可不可以不要抽,會痛怎麼辦??心裡很不捨,但還是跟孩子說,只會一點點痛,就像你跌倒撞到一樣,抽血完媽媽呼呼就好了,不然我們去7-11買糖果吃就不痛了好不好...總之趕鴨子上架的抽了6CC的血,很難得弟弟知道哥哥要抽血,他超乖在一旁的,也不會吃醋要我抱,乖到我快忘了他存在,可以專心的安撫哥哥.. 再來就是等報告囉~~四個月左右才會出爐,有異常才會在通知...

2009年11月11日
公開
16

不能照書養,也能照自己感覺養...

看到討論版一些媽媽在詢問百歲的育兒法,其實真的很多感慨,因為至少在餵母奶上,為了達到長時間餵奶或是定時餵奶,多半能全親餵執行百歲育兒法的媽媽是少數,那為了全瓶餵母奶,定時定量餵,多少母奶媽媽餵奶餵的格外辛苦???因為擠奶本就是一件很辛苦又有壓力的事情 我沒有看過親密育兒書,我也沒有看過百歲育兒書,基本上在照顧我的小孩上,一切就是順應著孩子的需求走,以及看時機成熟了,該訓練的就訓練,如此罷了~~ 至於訓練的時機點,考驗的是媽媽對於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 不是別人家的一歲可以斷母奶,正餐吃的好,我家也模仿學習... 不是別人家的兩三個月就不管他哭的讓他睡過夜,我家也來模仿學習... 學的到,感謝別人傳授的方式 學不到,母子雙方弄得又辛苦又有壓力,甚至母親只覺得教養挫折=.= 前兩天看到這篇文章"三歲定終生,有科學依據" 我才開始反省我自己最近對兩歲兒子的要求是不是過於嚴格了... 我的孩子早產出生,體重1274克,老天保佑,只有出生後兩個月有呼吸上的問題,連用奶瓶喝奶都會臉部發黑忘了呼吸,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定時定量餵,甚至狠心的讓他哭不理他??? 當孩子一切狀況跟正常嬰兒一樣的時候,我們也不可能捨得的讓他想喝奶喝不到,要哭就不理他的方式,而後來我改了全親餵,孩子對於我的依賴則就更深了 回首這段日子,老實說,連續兩年從沒有一次睡滿有三小時過,一歲之前甚至是每兩小時就要醒來餵他,我只能說我是鐵打的身體,但孩子有需要,我就是回應他.. 我也說過我家一歲三個月前不吃副食品,幾乎是全母奶,但一歲三個月後就是慢慢在我的引導下,正餐越吃越好,現在則是跟我們大人吃一樣的乾飯菜,母奶只剩夜奶,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下,我貪心了~~ 對於孩子睡前的討奶,我開始不耐煩,開始會覺得怎麼那麼大了不能跟哥哥一樣自己去躺好睡(哥哥喝奶粉的,他的一覺到天亮我們也從沒訓練過,反到一覺到天亮的因素是他厭奶),然後也深刻覺得"大了該要教",所以每次孩子討睡前奶的時候就是我算總帳的時候,挑孩子不乖的地方跟他說"你現在不能喝ㄋㄟㄋㄟ,等等有睡了才能喝",心裡冀望著這樣的訓練方式,能讓孩子慢慢不喝睡前奶,也慢慢朝向離乳的方向 實施幾天過去,我只發現,我的孩子越來越暴怒,越來越不受控制,以前那個我一說話就乖乖聽話的孩子不見了,我不知道我哪裡沒做好,甚至想是不是我上班了,孩子跟我距離遠了(因為孩子我自己帶到兩歲才回職場),種種想法在我看到這篇文章"三歲定終生",我才意識到,我太嚴苛要求我的孩子了,他的討奶不過是想拉進我跟他的距離,而我卻只有感到疲累跟厭煩,甚至怪罪孩子不懂事,甚至在前一晚狠狠的打了孩子屁股幾下... 同時間,又看到一個媽媽po的文章中的一句話"每次說愛他,他都會說:我知道,你不用一直說",我才想到,我有多久沒告訴孩子我愛他.. 在昨晚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告訴兄弟倆,說媽媽很愛你們,你們愛不愛媽媽??兩兄弟都說愛,我又問了弟弟說"那你是愛媽媽,還是愛ㄋㄟㄋㄟ??",弟弟回答"愛ㄋㄟㄋㄟ",我整個囧了=.= 昨晚的睡前奶,我不想像前幾天那樣的百般找理由限制孩子喝,我只跟孩子說,那喝完要睡覺喔~~其實我家在喝很快,從嬰兒期在喝就都不超過五分鐘的,剛好昨晚哥哥跟我們睡,他看弟弟喝ㄋㄟㄋㄟ就跟爸爸吵說他也要喝ㄋㄟㄋㄟ,爸爸只好跑去泡了一瓶奶回來,爸爸離開泡奶的時候,我才跟兒子溝通說"最後嚕~~在喝到10就好可以嗎??"就降,我才數到五,他看到哥哥的ㄋㄟㄋㄟ來了,就不喝我的跑去跟哥哥搶那一瓶=.=,我也都隨他,然後跟他說媽媽要睡了喔~~在來我就兩個孩子丟給我ㄤ管了,我自己睡我的~~ 沒想到這一晚,我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半夜自己醒來有聽到孩子亨兩聲,本以為要餵他奶了,結果,他看一看是爸爸躺在旁邊,翻幾下又繼續睡了,我就也繼續睡我的,直到凌晨五點,孩子才真的起來喊要媽媽ㄋㄟㄋㄟ,兩年來,我第一次足足睡了七小時(晚上10點到凌晨五點) 早上老公直說,那晚上都泡奶粉給他喝好了,這樣你每天都可以睡的很爽~~ 我只差沒跟他說~~以前我限制他喝ㄋㄟ,你泡奶粉給他,他還不是一樣一夜多次郎>"""

2009年10月29日
公開
9

他有吃飽啦~~我不是在虐待孩子>"<

昨晚弟弟快九點半喝ㄋㄟ入睡後,沒想到10點多就又哭醒了,此時我一點都不想給他喝ㄋㄟ(沒為什麼就是不想),所以我跟孩子不停溝通"媽媽抱抱睡好不好??" 過程中他不停的哭,哭的很慘很可憐,我抱到我身上躺好了,又沒一分鐘他又爬下來繼續哭,此過程循環了好久,我想有五分鐘吧~~ 我終於生氣了,把他抱到角落裡,要他那邊站好,在那邊哭完了在過來,果然聲音慢慢變小了,看他有點安靜了,我就要他去拿衛生紙來擤鼻涕,結果鼻涕擤完,又開始了"媽媽ㄋㄟㄋㄟ","媽媽抱抱",真的抱他又不停下來賴在旁邊哭,我決定不理他了 這時我老公聰明的出馬了,我ㄤ跟他說要不要爸爸陪你睡,要不要爸爸抱抱...然後我老公問了不該問的話"你是肚子餓餓嗎??",兒子沒搭理他爸爸,繼續哭要ㄋㄟㄋㄟ要媽媽抱抱,我則繼續背對著孩子躺著睡不想理兒子(我承認我很殘酷,但那是有原因的,等等解釋),爸爸又繼續問"你是肚子餓餓嗎??",終於問到我生氣了,我對老公說"他根本不是肚子餓好嗎??你別在一直問他這問題",我老公才改問他"不然你乖乖,媽媽就不生氣陪你睡好不好",兒子終於跟他爸應聲說好,我才轉過身來牽著他的手,他也就ㄘㄥ到睡了 後續--到早上天亮前,從那次哭睡後,根本孩子只醒來一次,我有給他喝ㄋㄟ,沒多久又快速睡著到天亮,他根本就不是肚子餓好嗎!!>""<

2009年10月27日
公開
9

給汝汝媽媽~~怕你沒看到我留言我貼在這..

上次你問我我已經回文嚕~~~底下是我回的內容: 豬豬的異位性皮膚炎 我的寶寶喝我的奶會過敏 請你一定要去看這兩篇文 都是阿潘他家的孩子有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醫生都是很專業的醫生,都是跟他說"母奶不能停餵" 這裡還有我收集的資訊 過敏兒餵奶資訊 母奶雖不是神藥,但他能減輕孩子的過敏狀況 你都發現到你的飲食會造成孩子有過敏現象,那一定要很認真的忌口,並且確實的做自己的飲食紀錄 異位性皮膚炎如果嚴重的孩子,甚至副食品晚點開始都是OK的 副食不是吃來讓孩子長肉的,主要是讓孩子習慣母奶以外的東西,所以多半建議天然食物都會比米麥精好,再來是習慣其他的用餐方式跟用餐禮儀,吃多吃少並不是重點,有好的進食禮儀才是重要的 我家的孩子甚至到1.3y前幾乎是不吃母奶以外的東西的,他的體重四個月大時七公斤,一歲時八公斤,不知你家體重現在多少??一歲有出生的三倍重,六個月有出生的兩倍重就達標準了,一般四到六個月後多半是成長緩慢期的,因為都在抽高居多 體重跟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也希望你觀察自己或是先生兩邊的家人是不是有人偏瘦,不然六個月有兩倍,一歲有出生三倍就已經是很標準的體重了,因為母奶寶寶不會虛胖的^^ 一天五片尿布表示有吃飽阿,我家都才兩三片而已 開始吃副食就建議多少給點水,少量當漱口就好,而且孩子已經長四顆牙了,要開始座牙齒清潔了,每次吃完副食一定要幫他用紗布巾擦擦牙,我家是晚長牙的,一歲半才六顆,我不只用紗布清潔,還開始使用牙線 至於給水的方式不一定要用奶瓶,其實只是漱口層面的,就用湯匙或碗就著讓孩子喝都OK的,或是母奶寶寶吸力都很強的,直接買吸管杯就可以了,比較推薦初用吸管杯的可以考慮大眼娃水杯,嗆到機會小一點,我家七個月就會用吸管杯了,可是就是不喝,我也都隨他,現在兩歲了,一樣喝的很好的,水溫也建議可以使用溫水試試,好像親餵的孩子喝習慣媽媽體溫的ㄋㄟㄋㄟ,水也比較愛溫溫的 一歲前奶還是主食,一歲後副食才變正餐,母奶退居點心位置 +++++++++++++++++++++++++++++++++++++++++++++++++++++++++++++ 你今天又問了我一遍我挺訝異的~~是不是你沒註冊這網站才看不到回應呢?? 這是我今天回的,你看到了嗎?? 媽咪~~我上次有回復你了說~~沒看嗎??還是要我在重貼一次?? 喝水解只是把過敏問題壓下來,等孩子長大,過敏問題依然存在,能喝母奶才能"減輕"孩子的過敏狀況,但不代表喝母奶的孩子就不會過敏 剛好這篇給你參考 急問~~過敏問題~~ 我家四個月大七公斤,一歲才八公斤,滿六個月跟一歲都回成大作早產兒發展檢查,醫生並沒說有問題阿~~ 一歲體重有出生三倍就OK啦~~請問你家出生體重是?? 像那個餵到一歲八個月孩子還是被醫生說過敏的媽媽,他家的日記請有空去看一下,裡頭有醫生跟他的對話,明明都說的很清楚~~有餵母奶孩子過敏狀況會減輕~~別洩氣~~你的選擇不會錯,你只是還沒遇到支持你的醫生跟家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