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麵包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書寫樂趣」奠定學習力的基礎

2011年09月15日
公開
43

親野智可等◎著 卓惠娟◎譯 http://beta.babyhome.com.tw/info/child/school-age/article/5398 「習於面對筆記」鍛鍊腦力 筆記內容如果是孩子因為有興趣而忘情書寫的,外觀看起來就不一樣。熱情及意念會隨著筆尖遊走。這樣的筆記,力道強勁,洋洋灑灑。喜愛恐龍的孩子,在筆記畫上恐龍,一旁還加上注解及說明。這想必是看著圖鑑拚命地畫(寫)出來的吧。雖然未必畫得細膩或漂亮,但透過筆記強烈傳達出孩子畫畫時的熱情。 若產生「我想畫這個」的念頭,「再多想一想!再調查看看!」的心情也會油然而生。孩子在經過思考後主動找資料做筆記的舉動,不僅加深了興趣,也因此了解書寫的樂趣。 這麼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那就是,孩子養成「面對紙本的習慣」及「寫筆記的習慣」。如果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養成這個習慣,長遠來看是很重要的。不僅可以消除握筆寫筆記的抗拒感,孩子更能從中感受書寫的樂趣。 培養孩子將感興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對於孩子的未來能夠產生許多良好的影響。為了讓孩子盡情地寫下喜歡的事物,一定要給孩子筆記本。不過,不是課業或學習用的筆記,而是不管記什麼都可以的「自由筆記」。能夠自由發想、滿足好奇心、調查事物……孩子一定會愈來愈喜歡書寫。不是嗎? 和筆記相處的時間,是鍛鍊孩子腦袋的時間。而且,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好頭腦」的定義。 不會書寫的孩子就吃虧了! 不過,確實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討厭「書寫」。 我教過這麼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擅長發言,經常活力十足地舉手回答問題,的確很有天分。例如,我一說:「請大家發表看過『空城計』(康軒版五下)這一課的感想!」這個孩子一定會立刻把手舉高。可是一旦要他寫感想,他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這樣的孩子在小學時期可能還能適應,但到了中學就很吃虧。因為,中學開始發表的機會減少,筆記的分數明顯加重很多。即使考試成績還不錯,無法用文字表達仍然會被扣分,甚至被認為「學習態度不佳」。 有些情況也是以書寫的量來評斷。換句話說,筆記不是有寫就好,「寫的內容多不多?」也是評分依據。例如,音樂課聽了莫札特之後,老師要求孩子寫感想。筆記上如果滿滿寫了兩頁,老師會認為「嗯,這個孩子學習意願很高。」可是,要是寫個五行就結束了呢?顯然評價會立刻大幅下降。 簡單地說──不會書寫就吃虧了。「書寫」這件事,會一直跟隨我們至成人。大學生必須交報告或提出畢業論文。就業時,許多企業都要求履歷表上須附文章。以作文形式寫自我介紹或就業動機等。 當然,即使從課業中解放成了社會人士,也逃不出寫報告、交企畫案的命運。只不過,有人擅長寫文章,有人不擅長。這時已經無法挽救。 但是,並不是作文能力強就能寫出有內容的企畫案。成為社會人士後,需要的是「經過思考的書寫能力」。因此,讓孩子從小養成「親近書寫」的習慣極為重要。「書寫力」將伴隨孩子的發展而日益成熟。為了培養這種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筆記」。 延伸閱讀 >>不要讓筆記變成責罵題材 >>書寫力大躍進!~手指運動 >>「抄寫」和「聽寫」促進頭腦靈活度 野人文化 《小學生100分筆記術》 (資料來源:野人文化 提供)

念故事書給寶寶聽

2010年03月04日
公開
41

< 父母掌握訣竅 > 現在的父母都知道要及早開始念書給孩子聽,可是,真正實行起來, 許多新手父母又不免要問:「我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念書給寶寶聽啊?」、 「已經念一段時間了,可是孩子什麼反應也沒有。每天念故事,真的有用嗎?」、 「每天對著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念書,真的是很無聊的一件事!」 其實,打從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可以開始念書給寶寶聽了。 很多科學研究都證明,聽力發展是從胎兒階段就開始。 甚至有的報告也指出,在胎兒階段有聽歌、聽故事、聽大人讀書經驗的嬰兒, 一生下來就有某些行為,表明他們記得這些聲音。 例如,當嬰兒啼哭時,如果讓他們聽在媽媽肚子裡時聽過的音樂或故事, 他們就會停止哭泣。 有的父母會以工作忙碌為藉口,將念書、念故事的責任交給機器, 以為放CD或錄音帶也會有一樣的效果。 其實,人類最特殊的教育就是語言教育,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因為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父母的情感。 所以,父母應該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裡,帶著微笑,溫和地念書給孩子聽。 如果父親剛好要出差,也可以先將故事錄下來,再由媽媽播放給寶寶聽。 有的父母一開始會興致勃勃地念故事,幾次以後,因為孩子東張西望, 就以為孩子根本沒有在聽,因而停止念故事的親子活動。 事實上,雖然小朋友好像完全不把注意力放在書本上, 但是,當父母為他們讀書時,他們的耳朵其實是有在聽父母念書的。 因此,只要我們持之以恆、有耐心地繼續念書給孩子聽, 孩子的耳朵就會愈來愈靈敏,並且逐漸走進書本。 這就是讀書給小朋友聽的效果。 講故事、念故事是古往今來幼兒教育的基本。 對幼兒來說,聽父母念故事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小朋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慢慢地學會自然的掌握文字,並發揮自我想像力。 讀書給小朋友聽能夠很自然的引導小朋友進入書本的世界, 並為小朋友創造更多接觸抽象語言的機會。 如果小朋友能夠累積大量的抽象性知識及概念性的語言, 孩子往後的學習就會比較順利,也比較容易有成就感。 有的父母會希望孩子能夠盡早自力閱讀。 雖然我們也贊成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自己讀書, 但是,即使孩子已經具備自己閱讀故事的能力, 父母仍然可以繼續念書給孩子聽。 因為對孩子來說,聽父母念書就是在享受父母的關愛。 另一方面,透過父母的聲音,孩子會在自己的頭腦中組建語言體系, 無論是文法、詞彙、發音、語調等基本因素,還是行為語言的準則等, 孩子都會在日積月累的薰陶下受到支配。 語言不是一次就能學會,而是需要積少成多,逐漸累積起來的。 對小朋友來說,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就是聽父母念故事。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請持續念故事給孩子聽吧! 介紹以下幾個唸書給孩子聽的五個小訣竅,希望對父母們有所幫助: 1、輕鬆愉快地念故事 閱讀是孩子人生起點上一種充滿刺激與想像的遊戲, 如果一開始唸書的過程就非常的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 孩子就會養成「書本即樂趣」的信念。 而父母為孩子唸書的第一要件,就是熱忱與保持愉快的心情, 並且把唸書給孩子聽當作是一種遊戲。 而圖畫書中的巧思與趣味,大人一樣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單純的驚喜。 所以父母在唸書給孩子聽之前,最好自己先看個幾遍,熟悉書中的情節, 然後再以愉快的心情唸書給孩子聽,那麼不僅是父母給孩子快樂, 孩子也同樣帶給父母快樂。 2、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隨處可見的文字和印刷品, 父母都可以把握機會念給孩子聽。 例如:坐公車時,念公車的號碼和地名; 上街時,念路邊的廣告和標誌給孩子聽, 或是和孩子在購物時,把孩子感興趣的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念給他聽。 3、重複念一個故事 反覆念孩子喜歡的書,是協助孩子進入書本世界的方法之一。 一遍又一遍地聆聽,是孩子成為一位閱讀者的必要過程。 重複多次之後,孩子對文字與語音的印象加深了,對內容也會有進一步的瞭解。 因此在聽故事時,他們對故事的發展有所期待, 也能預測書中的人、動物,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重複為孩子念一本書,不僅讓幼兒從聽懂的層次提升到欣賞體會故事的層次, 也能讓孩子因為自己能預知、控制故事的發展, 而在心裡獲得莫大的安心感和成就感。 4、以富有感情的聲音唸書 父母在念故事的時候,可以根據孩子接受的程度, 以自己的語句重組、裁剪故事, 最重要的是讓親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樂趣。 對於年紀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從「看圖說話」之類的簡單圖片或圖畫書開始念起。 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給他聽。 如果孩子還不能瞭解每個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簡化故事的內容。 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聲音唸書,增加圖畫書對幼兒的吸引力。 有時也可以配合情節學些動物或機器的聲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5、問孩子問題不能急 圖畫書是親子共享的書,父母不要在第一次念完書時, 就逼問孩子剛剛聽到了什麼東西? 也不要勉強孩子瞭解內容,因為孩子的個別發展有差異, 可能當時他還無法接受書中的信息,但過了一陣子之後,就能聽得津津有味。 零到三歲的階段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時期, 閱讀的目的在於讓孩子對書本產生興趣,進而將來喜歡閱讀。 因此,請不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學習壓力, 否則會造成孩子排拒書本的反效果,得不償失。 所以還是讓孩子快快樂樂地聽你們唸書吧!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wO23APeWEQ55I3p1VW7PrMSiOQ--/article?mid=9985

對一個孩子最殘忍的事﹐就是對他有求必應

2010年02月09日
公開
40

文 / 大穎文化 總編輯 Carol 謝 我每三個星期跟另外兩個媽媽輪流到荳芽班上當晨光媽媽, 在老師去開會的早自習時間講故事給小朋友聽。 前一陣子我講了一個很有特色的澳洲繪本故事──《袋貂魔法》。 故事是說一隻會變魔法的袋貂阿嬤為了保護小孫女,就把小袋貂變隱形了。 剛開始小袋貂很開心,漸漸長大後,她想看看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於是要求阿嬤幫她變回來。 很不幸,阿嬤忘了把小袋貂變回來的方法,她只依稀記得要吃幾種人類吃的食物才能變回來。 最後,阿嬤跟小袋貂走遍澳洲、吃盡澳洲特產,才找到三種食物, 小袋貂吃了變回原形,終於知道她自己長什麼樣子……其中最關鍵的一種食物就是澳洲的經典糕 點──萊明頓蛋糕。 在我講故事的前一天,我無意中發現有一家精品百貨公司竟然剛好引進萊明頓蛋糕。 雖然很貴,我還是咬牙買了七個。 我想如果讓小朋友一邊聽故事、同時也可以吃到故事裡的食物(特別那東西是台灣沒有的), 小朋友除了開心之外,肯定會把那故事牢牢記著。 當時,我萬萬沒有想到因為一個萊明頓蛋糕竟會引起一場戰爭…… 小朋友如我所料,大家都很想吃吃看讓袋貂變回來的神奇萊明頓蛋糕。 我一開始定的規則是──我要請七位從頭乖到尾的小朋友嚐嚐這蛋糕。 因為我正在引導這一班孩子靜坐,蛋糕是那天的一個很好的誘因。 當然,故事結束後,我從一班二十六位孩子裡挑了七位給蛋糕。 很不幸的是,我沒有給到荳芽在班上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就稱她叫「沒蛋糕」吧。 以往「沒蛋糕」每回沒拿到晨光媽媽們的禮物就會回家跟媽媽哭天搶地地告狀, 「沒媽媽」跟我講過幾次,我一直只當是孩子說說而已,過了便算了。 沒想到這一次「沒蛋糕」沒拿到我送的萊明頓蛋糕,「沒媽媽」也加入戰局。 在我講故事的那天下午,「沒媽媽」本來照例是要帶「沒蛋糕」和荳芽一起去上游泳課的, 因為我要上班,當初「沒媽媽」自願幫我帶荳芽一起去, 據說「沒蛋糕」膽小又抗壓性低,一定要荳芽陪才肯去。 那一天,因為萊明頓蛋糕,「沒媽媽」騙荳芽說她們不去,所以不來接荳芽了。 不巧的是,荳芽的家教老師剛好有空,便帶荳芽去游泳。 「沒媽媽」的謊言於是穿幫。 隔了幾天,荳芽回家跟我說「沒蛋糕」帶了萊明頓蛋糕去學校,特意拿到荳芽面前吃給她看。 示威!一個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可以延續這麼些天的壞情緒,再做出示威的動作,頗叫我驚訝。 「沒媽媽」始終沒有來問過我萊明頓蛋糕的事,我想她是依著孩子的要求,就帶她去買蛋糕了。 有一個希臘哲學家說:「對一個孩子最殘酷的事,就是讓他有求必應。」 愛孩子跟害孩子,有時只在媽媽的一念之間而已。 換到「沒媽媽」去當晨光媽媽時,她帶了果凍給全班每一位小朋友,獨獨漏了荳芽。 事情到這裡,身為荳芽的媽的我,不騙人!我是火大了! 我跟荳芽討論這件事時,問她:「妳會難過嗎?」 她說:「一點點。」眼眶有點紅。但是,馬上又說:「沒關係!反正我也不愛吃果凍……」 我真的很想去扁人!一個大人這樣對付一個孩子! 我很於心不忍,再問荳芽:「妳知道為什麼『沒媽媽』不給妳果凍?」 她點點頭。「知道。因為妳沒給『沒蛋糕』萊明頓蛋糕……」 「我不是故意不給她,因為她沒有做到我要求的標準,我不能因為她是妳的好朋友就給她……沒拿到的小朋友多的是,不能因為沒拿到就亂發脾氣……」荳芽說她知道。 「所以妳知道不是因為妳不好才沒有果凍?」荳芽點頭。 「所以──不要在意,好嗎?」 荳芽說:「好。」 之後,我跟荳芽說了我剛剛上班時碰到的一些事…… 那一年我才剛畢業,剛進出版界,因為之前一直在幫這家公司寫文章, 老闆一見我去上班便極重用,引起一些位高權重的總編、主編們不滿,總是想盡辦法惡整我。 那時候,每天起床一想到要去面對那些可以欺侮我、我無力還擊的主管,我就先哭,哭一哭、擦乾眼淚,再去上班…… 「媽媽,妳好可憐。為什麼還要去上班被人家欺侮呢?」荳芽這樣問我。 「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工作,想一輩子都做出版,所以我不要讓那些人影響我。 雖然那時候很不開心,可是,我決定要撐下去。我只要想我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好了……」 幾年後,那些人不知道到哪裡去了。而我,擁有我自己的兩家公司,依然做著我喜歡的出版工作。 「荳芽,有些不愉快,要撐過去,不要被打敗喔……」 我沒有去扁「沒媽媽」,甚至經過好一陣子都沒找她談兩個孩子的紛爭。 我讓荳芽自己去面對「沒媽媽」對她的不公及不友善。 而我,面對「沒蛋糕」這個孩子時,會在心裡暗暗地罵「死小孩!」然後,把該給她的機會跟禮物一樣給她。 荳芽還是每天開開心心地上學,只是換了好朋友。我也一樣去講故事。 孩子一旦上了小一,他們的世界就開始變得複雜很多,要面對競爭。 這個競爭不只是成績或將來的工作表現,更重要的競爭比的其實是──誰能從容、勇敢、有毅力地面對這個世界。對一個孩子最殘忍的事﹐就是對他有求必應 文 / 大穎文化 總編輯 Carol 謝 我每三個星期跟另外兩個媽媽輪流到荳芽班上當晨光媽媽, 在老師去開會的早自習時間講故事給小朋友聽。 前一陣子我講了一個很有特色的澳洲繪本故事──《袋貂魔法》。 故事是說一隻會變魔法的袋貂阿嬤為了保護小孫女,就把小袋貂變隱形了。 剛開始小袋貂很開心,漸漸長大後,她想看看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於是要求阿嬤幫她變回來。 很不幸,阿嬤忘了把小袋貂變回來的方法,她只依稀記得要吃幾種人類吃的食物才能變回來。 最後,阿嬤跟小袋貂走遍澳洲、吃盡澳洲特產,才找到三種食物, 小袋貂吃了變回原形,終於知道她自己長什麼樣子……其中最關鍵的一種食物就是澳洲的經典糕 點──萊明頓蛋糕。 在我講故事的前一天,我無意中發現有一家精品百貨公司竟然剛好引進萊明頓蛋糕。 雖然很貴,我還是咬牙買了七個。 我想如果讓小朋友一邊聽故事、同時也可以吃到故事裡的食物(特別那東西是台灣沒有的), 小朋友除了開心之外,肯定會把那故事牢牢記著。 當時,我萬萬沒有想到因為一個萊明頓蛋糕竟會引起一場戰爭…… 小朋友如我所料,大家都很想吃吃看讓袋貂變回來的神奇萊明頓蛋糕。 我一開始定的規則是──我要請七位從頭乖到尾的小朋友嚐嚐這蛋糕。 因為我正在引導這一班孩子靜坐,蛋糕是那天的一個很好的誘因。 當然,故事結束後,我從一班二十六位孩子裡挑了七位給蛋糕。 很不幸的是,我沒有給到荳芽在班上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就稱她叫「沒蛋糕」吧。 以往「沒蛋糕」每回沒拿到晨光媽媽們的禮物就會回家跟媽媽哭天搶地地告狀, 「沒媽媽」跟我講過幾次,我一直只當是孩子說說而已,過了便算了。 沒想到這一次「沒蛋糕」沒拿到我送的萊明頓蛋糕,「沒媽媽」也加入戰局。 在我講故事的那天下午,「沒媽媽」本來照例是要帶「沒蛋糕」和荳芽一起去上游泳課的, 因為我要上班,當初「沒媽媽」自願幫我帶荳芽一起去, 據說「沒蛋糕」膽小又抗壓性低,一定要荳芽陪才肯去。 那一天,因為萊明頓蛋糕,「沒媽媽」騙荳芽說她們不去,所以不來接荳芽了。 不巧的是,荳芽的家教老師剛好有空,便帶荳芽去游泳。 「沒媽媽」的謊言於是穿幫。 隔了幾天,荳芽回家跟我說「沒蛋糕」帶了萊明頓蛋糕去學校,特意拿到荳芽面前吃給她看。 示威!一個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可以延續這麼些天的壞情緒,再做出示威的動作,頗叫我驚訝。 「沒媽媽」始終沒有來問過我萊明頓蛋糕的事,我想她是依著孩子的要求,就帶她去買蛋糕了。 有一個希臘哲學家說:「對一個孩子最殘酷的事,就是讓他有求必應。」 愛孩子跟害孩子,有時只在媽媽的一念之間而已。 換到「沒媽媽」去當晨光媽媽時,她帶了果凍給全班每一位小朋友,獨獨漏了荳芽。 事情到這裡,身為荳芽的媽的我,不騙人!我是火大了! 我跟荳芽討論這件事時,問她:「妳會難過嗎?」 她說:「一點點。」眼眶有點紅。但是,馬上又說:「沒關係!反正我也不愛吃果凍……」 我真的很想去扁人!一個大人這樣對付一個孩子! 我很於心不忍,再問荳芽:「妳知道為什麼『沒媽媽』不給妳果凍?」 她點點頭。「知道。因為妳沒給『沒蛋糕』萊明頓蛋糕……」 「我不是故意不給她,因為她沒有做到我要求的標準,我不能因為她是妳的好朋友就給她……沒拿到的小朋友多的是,不能因為沒拿到就亂發脾氣……」荳芽說她知道。 「所以妳知道不是因為妳不好才沒有果凍?」荳芽點頭。 「所以──不要在意,好嗎?」 荳芽說:「好。」 之後,我跟荳芽說了我剛剛上班時碰到的一些事…… 那一年我才剛畢業,剛進出版界,因為之前一直在幫這家公司寫文章, 老闆一見我去上班便極重用,引起一些位高權重的總編、主編們不滿,總是想盡辦法惡整我。 那時候,每天起床一想到要去面對那些可以欺侮我、我無力還擊的主管,我就先哭,哭一哭、擦乾眼淚,再去上班…… 「媽媽,妳好可憐。為什麼還要去上班被人家欺侮呢?」荳芽這樣問我。 「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工作,想一輩子都做出版,所以我不要讓那些人影響我。 雖然那時候很不開心,可是,我決定要撐下去。我只要想我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好了……」 幾年後,那些人不知道到哪裡去了。而我,擁有我自己的兩家公司,依然做著我喜歡的出版工作。 「荳芽,有些不愉快,要撐過去,不要被打敗喔……」 我沒有去扁「沒媽媽」,甚至經過好一陣子都沒找她談兩個孩子的紛爭。 我讓荳芽自己去面對「沒媽媽」對她的不公及不友善。 而我,面對「沒蛋糕」這個孩子時,會在心裡暗暗地罵「死小孩!」然後,把該給她的機會跟禮物一樣給她。 荳芽還是每天開開心心地上學,只是換了好朋友。我也一樣去講故事。 孩子一旦上了小一,他們的世界就開始變得複雜很多,要面對競爭。 這個競爭不只是成績或將來的工作表現,更重要的競爭比的其實是──誰能從容、勇敢、有毅力地面對這個世界。

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己

2010年02月02日
公開
41

文/柯華葳 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己---相信自己,有學習就有成長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羅.杜威克將多年研究的心得寫成《心態致勝》一書。 作者拋出一個問題:有些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去管它: 有些會想辦法應付(不一定是解決): 有一些則愈挫愈勇。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呢? 相威克的論點是: 一個人怎麼看自己, 影響他是否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 也影響他是否完成自己所看重的事。 用要「成長心態」看待自己 如果一個人看重「聰明」,認為自己的能力已經註定,稱為「定型心態」。 這種人會覺得一個人的智力不可能改變多少,即使學新事物, 也無法真正獲得改善: 因此,抱持定型心態的人,他做事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不可以讓人覺得我笨」。 換句話說,定型心態者要他人肯定自己是聰明的、努力的、有愛心的: 得不到肯定時,會以「天賦不足」為籍口,放棄努力。 相對地,另一種人將自己的現況視為只是一個起點, 相信人人都可因鍜鍊和經驗而改變,這就是「成長心態」。 抱持成長心態的人,認為無論智力高下,都能做出相當的改變, 而且相信自己可以改善自己的IQ: 因此,對他來說,成功關乎學習,有學習就有成長。 爸媽的行為影響孩子的心態 《心態致勝》書中主要以企業、婚姻、人際關係為例, 但也提到教養案例。 家長和老師表現出來的行為(包括對孩子的讚美和斥責), 會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和老師期望的是「定型心態」還是「成長心態」。 舉例來說: 當研究者問孩子:「當你有不錯的成績,爸爸媽媽會很高興,為什麼呢?」 若孩子答:「他們高興看到我是個聰明的孩子」,這呈現的是「定型心態」。 若孩子答:「他們高興看到我認真地讀書」,這呈現的是「成長心態」。 不同心態讓思考變得不一樣 心態會影響思考。 例如,新手媽媽面對新生兒時會不知所措, 如果她能跟寶寶說:「媽咪知道你餓了,我們兩個都在學著面對新生活, 我也知道這很折磨人,但是我們都正在學習。」 當媽媽能這麼想的時候,表示她跳脫負面思考, 重新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想法,於是不但改變了她對寶寶的態度, 也影響了寶寶的反應。這讓我想到兩則真實故事。 有位阿媽幫著博士兒子帶孩子。阿媽到處聽演講,決定要把孫子帶好, 阿媽說:「小時候我教兒子數學,他反應比較慢,我又比較心急, 不知怎地說了『真是笨!』。兒子到今天還記得我這麼說過他。 我現在要把孩子教對才可以。」 有位爸爸,生活中一時失意,喝酒開車被警察攔下,開了罰單。 回到家,看到年長母親,母親尚未多說什麼, 兒子卻說:「反正我不是你們家的人。」 母親愣在那兒,「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只因當時兒子年少惹禍, 我一時氣不過,說了『你不像我們家的人』,沒想到兒子記到今天。」 兩位母親都認為自己當時是一時情急,不是故意說的, 但是兩位已經成家當爸爸的兒子卻一直記得媽媽的話, 彷彿那是他們心中的罩門與額頭上的金箍咒。 兩位母親當時看到的,就是定型的「能力」, 於是兒子也就一直活在擔心被媽媽「小看」的陰影中: 他們努力的目的是向母親證明自己是「聰明」的。 從這裡我們反覆地看到: 父母的話可以激勵人、改變人腦:但也可以讓人心痛一輩子。 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學會看重自己,就要多多發揮成長心態, 鼓勵孩子、指導孩子,才能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能不斷進步的。 爸媽教養孩子時要多以鼓勵、指導取代讚美和批評, 如此孩子才不會因為少了一時的讚美就放棄努力。 摘錄自...學前教育10月份

[轉載]0∼10歲兒童教養全書節錄

2010年01月26日
公開
56

嚴禁打孩子的小手 打孩子小手的做法太有誘惑力了!許多父母都不用想就會這麼做,但是請考慮一下這麼做所帶來的後果。蒙特梭利是打孩子手心的早期反對者之一,她認為孩子的小手是用來進行探索的工具,是孩子天賦的好奇心的延伸。打孩子的小手實際上是向孩子傳遞了強烈的負面信息。我們採訪過的所有敏感父母都贊成對孩子小手嚴禁進行體罰的,研究也支持了這個觀點。心理學家們研究了一群16個孩子,他們都是14個月大,與各自的媽媽一起玩耍。當其中的一組孩子試圖用手去抓一個不允許的東西時,他們會被打一下手;而另一些孩子則不會受到體罰。在7個月之後對這些孩子進行的跟蹤研究中,心理學家們發現,受到體罰的孩子探索周圍環境的技巧比較低。比體罰更好的做法是將孩子和不允許碰的東西隔離開來,或者對孩子的探索過程進行監督指導,並且防止孩子的小手受到傷害!! 對小手進行指導 孩子探索中的小手總是在搜尋著可以抓在手裡的東西,因此有必要給這個年幼的探索者一些東西相關的語言聯想,幫助他挑選哪些東西是可以用手碰的。對於安全的東西,你可以說:可去碰;而對於嚴禁觸摸的東西,可以說:不能碰;對於臉和動物,可以說:輕輕碰。為了調教任性的,見東西就抓的小傢伙,你可以試一試鼓勵他"用一個手指去碰一碰試試看"。如果孩子想碰的東西你認為完全應該去碰,你可以聯想到另外一些詞,比如"使勁去碰","值得去碰"。 要尊重見東西就抓的小傢伙 你初學走路孩子手裡拿著一罐橄欖,你預見到不用多久她就會把橄欖弄得滿地都是,於是急忙從她手裡把罐子奪了過來,並想都不想,立即發起脾氣,要她別再弄罐子。這麼做,你確實可以免去打掃地板的麻煩,但是却惹來孩子情緒上的麻煩要你操心。 從孩子的手中把她珍視的東西奪走,這種做法在社會生活當中無論如何是不恰當的;這有違孩子的天性,而且這也是不好的教養。"別亂抓東西"你對她說,而正是你把她拿去的東西又抓了過來。把罐子從她手上奪過來一定會讓她感到憤怒,而且還會進一步加重了好亂抓東西的心思。 實際上有更好的辦法,對於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你可以和她進行目光接觸,把她的注意力轉移到她喜歡的東西上去。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你會告訴她你會幫助她打開罐子,讓她拿一粒橄欖,並且指給她看你要把這罐橄欖放在什麼地方。這樣的做法絕對是在禮貌和尊重當中進行的一種練習,採取了"大人指導"的方式。大人希望孩子做到的行為需要大人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盡量少用玩具來哄寶寶 哄寶寶,讓寶寶安靜下來,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我們會用搖床,唱歌的teddy bear、電動玩具等等東西來哄寶寶。為了讓照顧bb變得容易一些,勞累的父母往往會抓過這些人造玩意來哄寶寶玩。當父母需要走開一會兒的時候,偶爾可以用這些東西作為代替品來哄寶寶。但是,經常性使用這些代替品會破壞你對孩子的教養。在帶孩子很吃力的時候,你應該使用自身的才智來提高自己的創造力,耐心和自信心----所有這些都是你教養孩子所必須的。如果你過度使用那些人造代替品,那麼你的寶寶很有可能就學會從物質中尋求安慰,而與人在一起反而會感到不舒服。當你流連於嬰兒用品商店的時候,且慢拿出你的信用卡來付款。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過多地依賴那些人造的替代品會讓你以後感到失望,你會認識到沒有任何代替品可以幫助你養育,管教自己的孩子。 嬰兒在夜間的需求 1)嬰兒的入睡與成年人有所不同 與嬰兒相比,成年人從醒著的狀態進入熟睡狀態相對快一些。嬰兒和學步期的孩子需要經歷一段比較長時間的輕度睡眠,然後才會慢慢地進入深度睡眠。對父母來說,使孩子們安穩地渡過輕度睡眠階段,最後進入深度睡眠,這常常是一個挑戰。這種睡眠機制解釋了為什麼嬰兒,什至大多數2歲的孩子在沒有你協助的情況下,沒辦法按你的要求躺下來馬上睡著。父母們應該學會:嬰兒和學步期的孩子需要有大人照料著入睡,而不是把他們放在那兒讓他們自己去睡覺。應該教他們學會放鬆自己,逐漸進入睡眠狀態。 2)嬰兒自然醒來的次數比大人頻繁得多 由於嬰兒和許多3歲以下兒童具有時間比較短的輕度睡眠和深度睡眠週期,因而他們生理上的這個特點就決定了他們比大人更經常地醒過來。一旦一個人從深度睡眠狀態變化到輕度睡眠狀態,那麼他就進入了一個非常容易醒過來的睡眠脆弱階段。嬰兒的睡眠脆弱階段在次數上會比成年人多一倍。父母們應該學會:小孩子們應該被照料著重新進入睡眠。 3)夜間是孩子容易受到驚嚇的時間 當夜間醒來並且發現只剩下他們自己的時候,年幼的孩子們確實會感到與大人分離的焦慮。而且,孩子們也難以弄清楚夢幻和現實的區別,在醒來的時候,他們搞不清楚自己是醒了還是在做夢。他們處理夜間煩惱的能力比成年人弱。父母應該學會:孩子們在夜間需要父母陪伴在身邊。 4)決定孩子睡眠習慣的主要是他們的性情,而不是你在夜間對他們的養育方式 有些嬰兒生來就是睡不醒的人;而一些高需求的寶寶白天精力旺盛,晚上也難以入睡。因此,如果你的鄰居誇口她的寶寶一覺睡到天亮,而你的寶寶卻做不到,你也不要責備自己。也許她的寶寶生來就這樣,而你的寶寶天生就是睡不好。"睡眠好的人"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培養出來的。就算她的寶寶真是一覺睡到天亮,也有可能是她在夜間根本就沒有把寶寶放在心上,寶寶已經不再醒來哭鬧了呢! 5)形成一套夜間管教的觀念體系 是一覺睡到天亮?"一定經常有人問你這個問題,問的人可能關心你夜裡休息得怎樣,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把寶寶是否能一覺睡到天亮與你養育得好不好等同起來。指望嬰兒甚至大一點的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是不現實的。對於那些向你兜售各種使嬰兒幼兒在夜間不打攪父母的方法的所謂睡眠訓練者,你一定要小心,這些人無非是同一種做法的改頭換面,這種令人討厭的做法就是:"任由孩子去哭"。這個廣被宣傳的做法很快起作用,但你千萬要小心,不要盲從這種權宜之計。它不僅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做成距離,而且使你不會去探究孩子休息不好的原因,也妨礙了你想方法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每一種情形都有它的獨特性,對於各種複雜的睡眠問題來說,不存在簡單的解決辨法。 我們建議你不要採用"耳不聽,眼不見"隨孩子去哭的做法,而要採取一些變通手段。孩子們應該在最初的兩年中學會健康的且生活態度。如果嬰兒是睡在媽媽的胸前或者是睡在照料者的懷抱裡被帶大的,他就會形成這麼一種睡眠態度:進入睡眠是十分愉快的。如果嬰兒能夠睡在父母身邊,在夜裡醒來提哭的時間,父母能對他作出敏感的回應,那麼寶寶就懂得沉浸在睡眠當中其實是一種很安全的狀態。因此父母在夜間的依附性教養就成為孩子確立健康睡眠態度奠了根基。 如果孩子長大一點之後仍然存在某些麻煩的睡眠問題,而且你在嬰兒期沒有對他進行高度敏感的夜間養育,那你也不必失望。要做到與你的孩子重新親密起來,時間永遠都不會嫌晚。無論你採用了哪一種高度接觸,高度響應的夜間養育方式,你都能教會孩子懂得夜間教養的兩個體驗;進入睡眠是一種很愉快的狀態,沉睡狀態是很安全的。 通過塑造行為來進行教養 管教孩子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怎樣和孩子談話。通過你自己與孩子談話的方式, 你教會了孩子如何與別人交談。下面列出了我們在與兒女們相處當中所學到的一些談話技巧: 1)在指導孩子之前首先要親近孩子 在你給孩子以指導之前,你應該蹲下來,視線和他的眼睛處在同一水平上,與他進行目光的接觸,從而引起他的注意。應該這樣教他集中注意力:「我需要你的眼睛看著我。」在你傾聽孩子訴說的時候,你自己也要相同的身體語言,眼睛看著他。有一點要注意,你看孩子的目光不能太尖銳,以免讓孩子覺得你盯著他是要控制他而不是與他親近。 2)要稱呼孩子 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首先要稱呼他的名字:「小明,請你.....,好嗎?」 3)保持扼要 我們一直堅持只說一句話的原則:你越是囉囉唆唆,你的孩子就越有可能變得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在與孩子談論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個很常見的錯誤就是說得太多, 這種做法會讓你的孩子覺得你自己都不確定你想要說什麼。 4)保持簡單 你應該用單音節的詞來構成簡短句子。可以去聽一聽孩子們是怎樣互相交流的,並且記錄下來。當孩子表現出目光散渙,心不在焉時,那就說明他們跟本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5)要求孩子向你重複你對他的要求 如果他重複不了的話,那就是你對他的提出要求太長太複雜了。 6)提出孩子無法拒絕的要求 你可以和2至3歲孩子講道理,尤其是要避免情緒上的對抗:「小明穿上衣服,這樣你才能到外面玩。」你應該向孩子說明你對他的要求能給帶來什麼好處,向他講明道理,讓他難以拒絕。這樣做能夠給他以動因,使好放棄原先固守的立場。讓他去做你要求他做的事。 7)要採取積極的方式 不要對孩子說:「不許跑!」而要這麼說:「在屋子裡的時間我們要慢慢走,到了外面你才可以跑。」 8)在你發出的各種指令前面加上"我想要...." 不要對孩子說「下來」而要這麼說:「我想要你下來。」對於那些想要大人高興而又不喜歡被別人呼來喚去的孩子,這樣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過對孩子說:「我想要...」你就為他提供了順從你的動機,而不是僅僅是對他下命令。 9)在...之後...就... 「你在刷牙後,我們就講故事。」,「在你的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去玩了。」這種說法背後隱藏的意思是你期望孩子服從你,比起對孩子說:「如果...」更有效。「如果...」意味著你的孩子可以選擇,而實際上你並不打算讓他選擇去做別的事情。 10)先走到孩子身邊去, 然後再提出要求 不要對孩子這樣大喊大叫:「把電視關掉,現在該吃飯了!」你應該走進孩子看電視的房間,花幾分鐘時間和他一起體驗他的樂趣,然後在廣告時間讓他關掉電視。走到孩子身邊去,將顯示出你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態度是認真的;否則的話,孩子會認為你對他提出的要求是可聽可不聽的。 11)為孩子提供多種選擇 「你想先穿上睡衣還是先刷牙?」「是穿紅色的衣服,還是穿黃色的衣服?」 12)要依據孩子的成長情況,正確地對孩子說話 孩子年紀越少,你對他說的話應該越簡短。必須考慮孩子的理解程度。例如,父母們犯的一個常見錯誤是向3歲的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這樣做?」 就算對成年人來說,大多數也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你可以試試換一種說法:「我們來談談你做的事情。」 13)對孩子說話要符合社交禮貌 即使2歲的孩子也會明白"請"字的意思。你應該希望你的孩子講禮貌,孩子們不應該認為禮貌是可有可無的。因此,你希望孩子們用什麼方式與你說話,你就必須在與他們說話時採取這種方式。 14)要採用正確的心理學方法對孩子說話 喜歡對孩子進行恐嚇和批評的人往往會使孩子採取提防的態度。「你如何、如何...」的說法會讓孩子不願和你說話。而「我如何、如何...」的說法就不是指責式的。不要對孩子說「你最好這樣做...」或者:「你必須...」,而可以這樣說:「我希望你...」或者「我很高興你能夠...」。不要說:「你必須把桌子收拾乾淨。」而應該這樣「我需要你把桌子收拾乾淨。」如果你要向孩子提出一個引導性的問題,而答案必然會是否定的,那麼你跟本別去提這樣的問題。如果問他:「你可以把你的衣服撿起來嗎?」不會起作用,那就只有這麼對他說:「請把你的衣服撿起來。」 15)寫/畫成書面形式 對孩子的提醒難免會變成嘮叨,特別是對於那些10歲剛出頭的孩子,他們會覺得你一遍又一遍的告誡簡直是把他們置於被奴役的境地。其實你可以不用說1個字便可與他們交流。給孩子留下幽默的便條,然後就可以到一邊歇著去,看著孩子照你的話去做。 16)用話語讓孩子平靜下來 孩子越叫喊得大聲,你就要回答得越輕柔。你應該讓孩子自由發表他的意見,同時又要不時地插上幾句:「我明白!」或者「我能幫你嗎?」有時候,只要旁邊有一個體貼的傾聽者,就能讓孩子的怒氣平息下來。如果和他一般見識,那麼你就要面對雙倍的怒火。在孩子面前,你應該具有成年人的表現。 17)安撫孩子的情緒 在你向孩子發出指令之前,你應該恢復孩子情緒上的平靜,否則的話你只會浪費時間。當孩子情報失控的時候,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的。 18)重複你對孩子說的話 初學走路的孩子需要你反覆地對他說上一千遍。兩歲以下的孩子很難將你對他的指導轉化為他自己內在品性。大多數3歲的孩子開始將你對他們的指導內在化自己的習慣,因此他們會開始聽從你的要求。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你就越來越不需要對他進行重複。10歲出頭的孩子會把你的重複看作是嘮叨。 19)讓孩子有完整的思考 別對孩子這麼說:「不要把你的東西堆得亂七八糟。」可以試試對他說:「小明,你想一想要把你的足球用具放在那兒?」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填空,這很可能就為他開設了一門長期的課程。 20)採用朗朗上口的規則 比如:「如果你去打人,那就罰坐板凳。」應該讓孩子重複這些規則。 21)為孩子提供一種開心的選擇 比如:「你不能自己到公園去,但是你可以到鄰居家的園子裡去玩一玩。」 22)鼓勵孩子用話語代替用身體來進行表達 告訴孩子:「你應該用話語來告訴媽媽你不開心。」 23)預先作出提醒 「我們就要走了,跟玩具們說再見,跟姑娘們說再見...」 24)讓不愛說話的孩子打開話匣子 在與不愛說話的孩子交談時,小心選擇詞句能讓他向你敞開他的心扉。你應該始終圍繞孩子會感到興奮的話題,問他一些答案不單單只是"是"或"否"的問題。談話始終要具體、明確。不要這麼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過得好嗎?」可以試一試問他:「你今天做的最有趣事情是什麼?」 25)採用「當你...的時候,我感到...,因為...」的說法 比如對孩子說:「當你在商店裡從媽咪的身邊跑開的時候,我感到很擔心,因為我担心你會走失了。」 管教令人討厭的行為 小孩子們都會種種令人討厭的事情,因此你在心裡必須有所計劃,準備好時間和精力去糾正孩子們的這些行為,至少應該使這些行為得以緩和及減輕。在處理孩子的任何不良行為時,可以考慮以下的一般性策略: 追蹤觸發不良行為的原因 你應該走入孩子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她的這樣行為。是什麼讓她調皮搗蛋?是不是她的週圍有人為她作出了不良行為的榜樣?她是不是感到疲勞、厭倦、 飢餓?或是承受了過大的壓力(比如學步期的孩子晚飯時間到了百貨商場)?通過發現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你就有辦法去避免它。 加強正面的行為 年幼孩子不知道一個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除非你告訴他們。當他們得到正面的回應時,他們便會被誘導著繼續做出良好行為。而他們反覆地得到負面回應,他們就會放棄自己所做的行為(除非負面的反應在他們看來是正面的;也就是說,他們感到自己受到別人的關注),這就是為什麼要盡早地加以糾正的原因所在。否則的話,不良行為會成為孩子行為方式的一部份,會變得很難糾正。 如何糾正"咬人、打人、推人和踼人" 孩子正在成長發育的牙齒、小手和小腳常常會制造出一些麻煩。學步期的孩子往往會做出攻擊性的行為,很少會注意到自己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嬰兒為什麼會咬人和打人 嬰兒咬人和打人時,你千萬不要為此而感到憤怒。嬰兒們確實會咬大人給他們餵食的東西(以及媽媽的乳頭)。每一樣東西嬰兒都會用嘴來咬一咬,用手來抓一抓,口和手是他們最原始的社交工具,他們在練習使用這些工具。一旦長出了牙齒,並且手掌能拍打之後,嬰兒會用這些工具對不同的物體進行實驗,看看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對寶寶來說,難道還有比父母的肌膚更為熟識,更能到手的實驗對象?寶寶的任務就是去使用他的那些工具;而你的任務是教會他如何使用。這些早期的抓咬和拍打,儘管看起來是令人不快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嬉戲式的交流,了不起也只不過是心理挫敗的表達方式而已,並非是攻擊性的、無禮的行為。 攻擊性的抓咬和拍打是18個月∼2歲的孩子最常見的行為,那時孩子還不會用口頭上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各種需求,因此他們只能透過動作來進行交流。在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形成後,抓咬行為通常就會終止,但打人卻不會馬上就停下來。 學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咬人、打人、推人和踢人 如果不加以阻止,那麼嬰兒期的那些沒什麼大不了的舉動就會演變童年時期的攻擊性行為。學步期的孩子變得具有攻擊性,目的在於釋放被抑壓的憤怒,控制住某個局面,展示自己的力量,或者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的爭吵中保護自己的領地。有些孩子甚至會做出令人討厭的舉動,借此來孤注一擲地接近關係疏遠的父母。 該怎麼辦 一旦寶寶長大到能夠用語言代替動作來很好地進行交流時,大部分學步期的攻擊性行為都會逐漸地消退。父母們必須對攻擊性行為堅決地糾正,下面給出了一些讓你的孩子避免傷害別人的方法: 1)考察根源 是什麼觸發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你應該做一個日誌(至少在心裡做一系列的紀錄), 從而確定孩子的行為與引發此行為的環境之間的相關性。舉例來說,「小明在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咬了小豪。小豪搶了小明最喜歡的皮球。那時差不多到了午休時間,太多孩子擠在一個狹小的地方。小豪是十分專橫的。」 2)孩子傷害了父母 用手掌打別人的臉是嬰兒嘗試進行的一種舉動。它在社交上是不正確的。你應該引導重重地拍打別人臉龐的孩子做出另外的、在社交上可接受的行為:「我們一起來猜拳。」同樣,對抓咬的行為也要加以引導不要咬人。「唉喲!好痛啊!你傷害了媽咪!」(你要做出不愉快的表情)然後再引導孩子的行為:「來!擁抱媽咪!這樣就很好。」(向他微笑並且擁抱他)一旦孩子打別人耳光的行為成為表達內心挫敗感的一種方式(比如,你懷中抱著的孩子生氣起來,並且打你,因為你不讓他吃糖),你就必須向她展示她的這種舉動會帶來的自然後果。「你不可以打人」, 並且放下她來。她會仍然為糖果生氣,因此你應該好好地解釋給她聽為什麼不能再吃糖。孩子對父母進行嘶咬、踢打、推擠,你應該用相同的辦法對付她----讓她停下來。千萬不能允許你的孩子把你當成出氣的沙包。你應該讓她知道你不同允許她來傷害你。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不允許她來傷害你的話,那麼她長大後她就不太可能允許別人來傷害她。你可以為她作出如何對別人打自己說"不"的榜樣。比如, 擋住別人的拳頭,阻止別人對自己的毆打,但不要還手打別人。 3)學步期的孩子動手打嬰兒 如果你1歲半大的孩子用玩具銼子重重地敲打一起玩的嬰兒的腦袋,那你就應該拿走所有他可以用來打人的東西。應該示範給他看不能打人,並且告訴他怎麼做,可以為他提供另一種做法(「對bb要友好, 要輕輕地拍他」),同時你應該溫和地引導孩子的小手輕輕地拍打。 4)不要還嘴去咬孩子 你可能並不同意這麼做。「孩子需要懂得咬人會造成傷害。」你會提出這樣的理由。是的,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還嘴去咬孩子的話,你的孩子就沒辦法明白他不應該去咬人。你可以嘗試另一種"以牙還牙"的做法:把孩子帶到你的身旁,把孩子的上臂壓向他的上齒,就好像他咬自己一樣,你這麼做的時候千萬不要採取一種憤怒的,報復性的方式,而應該像科學家那樣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看!咬人會做成傷害)在他咬了你或其他人之後,你應該立即就給他上這麼一課。你應該要求孩子會體感受別人的感覺。 5)不要還手打孩子 小明動手打了小豪。小明的媽媽(感到不好意思,並且被激怒了)趕緊上前去用巴掌摑小明的手臀,並且說:「不許打人!」在這麼一個情況下,你是否會像小明一樣感到困惑不解呢?因此你事先就應該在腦中盤旋好當孩子打別人時你應該怎麼辦。 6)當孩子傷害了另一個孩子 你注意到一個孩子為了一件玩具打了(或推了、踢了)另一個孩子。你應該告訴孩子採用另一種辦法來得到這件玩具,並且要做給他看。「我們不能打人。如果你想要得到那個玩具,應該等到別的小朋友玩好之後,或者告訴媽媽,我會訂好時間讓你們輪流玩。我要從你那兒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我是不會打你的,我會好好向你提出請求。」如果打人的孩子不與你合作,應該要求挨打的孩子這麼說:「我不跟你玩了,除非你向我道歉並且停止打人。」2歲大的孩子還不能說出所有的這些詞句,但他們懂得這話的意思,因此你可以替他們說出這些話,讓打人的孩子去承受自己行為的後果。 7)將侵害別人的孩子暫時罰出場外 「咬人會傷害了別人,傷害別人是錯誤的。你來坐在我的身邊。」一般到2歲的時候,孩子就能夠在侵害別人和由此帶來的後果之間建立起聯繫。你應該鼓勵孩子說「對不起。」如果他打別人時一點也不生氣,那麼他很可能本來就是想要親吻或擁抱別人。 8)為孩子做出不侵害別人的榜樣 生活在好鬥環境中的孩子會變得具有攻擊性。你是怎樣來表達失望情緒的?你又如何處理各種類的衝突,向別人傳達你的觀點?好鬥的行為具有傳染性,學步期的寶寶和年幼的孩童會從年長的兄弟姐妹那裡學會好鬥的行為。如果年幼小的孩子看到大人之間鬥毆,那麼他們就會得出以下的結論:毆打別人是你對待別人的方式。你應該要求年長的孩子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向他指出他們是小寶寶們的榜樣,並且告訴他們要淨化自己的行為,一方面為了他們自己,另一方面也為了比他們年紀少的孩子們。 搶奪別人的東西是學步期的孩子以及學齡前兒童中常見的侵害性行為(請注意,你不要從孩子的小手中把東西奪過來,從而在無意之中給孩子做出了搶奪東西的榜樣。)要平靜地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不能拿那件被他搶過去的那件東西,並且要求他把搶到手的東西還給別的孩子或交給你。你可以用另一個東西來交換他交出來的東西。如果你的孩子即將損害某個珍貴東西,或者很可能會用某件東西傷害到他自己時,那你就應該採用嚴肅的口氣和身體語言來告訴他你希望他立即放下那件東西。 9)避免引發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在一次生日聚會上,一位媽媽向一群男孩發起了一場狩獵搜索活動---在她家裡的所有地方進行搜尋。為了加強狂熱的情緒,她還提供了一份優勝者的獎品。你可以想像到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不僅屋子裡被攪得亂七八糟,孩子們也受到了傷害。他們互相打鬥、推撞,把屋反轉,就是要找出隱藏著的珍寶。結果他們的皮膚被傷著了,他們的感情也受到了傷害。這個故事給我們的教訓是:一定要避免導致孩子做出糟糕行為的發生。 10)使頑劣性格柔順起來 對用力敲打玩具,猛擊洋娃娃,踢打小貓,捶打牆壁的孩子,你要多加照顧。儘管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這些行為也可能是心理緊張和憤怒的紅色警示信號。做出這樣行為的孩子很可能以這種方對待別人。你除了要深入深究問題的根源之外,還應鼓勵孩子玩比較溫和的遊戲:「要擁抱小熊。」「要輕輕地撫摸小貓。」「要用心愛洋娃娃。」 11)給予獎勵 3歲以上的孩子會對獎勵作出很好的回應,比如你可以制作一張"沒有打人"的圖表:「每天你友好地對待小朋友的話,我們就在圖表上貼一張笑臉。如果你有了3個笑臉,我們就去吃冰淇淋。」 12)使孩子養成自我控制的習慣 有些衝動的孩子不用思考就會做出打人的舉動。你應該向孩子提出一些建議,讓他一出現打人的念頭就馬上想起另外一些代替行為,從而幫助3歲以上的孩子克服打人的衝動:「每當你感到自己快要打人的時候,就馬上找個枕頭來重重地捶打,或者繞著園子跑幾個圈。」你可以為孩子示範如何控制衝動。比如,下次你想打人的時,讓孩子看著你怎樣擺脫打人的念頭,抓著自己的手並對它說:「聽著,我的手,你不應該打人。」他會認真聽的,尤其是他就是你想打的人。

給孩子跌倒的機會

2010年01月14日
公開
55

◎文/洪蘭 (陽明大學教授) 我以前教書的學校有個附設幼稚園, 我常帶學生去觀察, 幼稚園中有個沙坑,內有一些玩具,如小鏟子、空瓶子及漏斗, 小孩子很喜歡把沙裝在漏斗中再裝到瓶子裡。 因為學校很大,各種國籍的人都有,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外國的小孩子用小鏟子把沙裝在漏斗中,因漏斗會漏,沙裝不滿, 小孩子便把手指頭塞到漏斗底去堵住漏口, 當沙裝滿時便把它移到瓶子旁邊,把手指放開將沙漏放進瓶子中, 但是沙漏的速度很快,從手指拿開到對準瓶口,沙便漏的差不多了, 這時孩子會鍥而不捨,一點一點累積,手指移開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突然之間,孩子開竅了,他把漏斗口直接對準瓶口再倒沙, 瓶子很快的就滿了,這時孩子會發出勝利的笑聲, 高興的回頭看媽媽,媽媽會拍手以示鼓勵。 中國的母親便不一樣了, 當孩子拿起漏斗,沙從底部流失時, 中國的媽媽便立刻蹲下去說: 「來,媽教你,把漏斗對準瓶口,再把沙從這裡灌下去。」 中國孩子比美國孩子早學會用漏斗, 但他很快的便不玩漏斗了,爬出沙坑要媽媽抱。 在這裡我看到了中西教育方法的不同, 我們什麼都願意為孩子做,多替他做一些,孩子少辛苦一些。 我們忘記了冤枉路其實也是學習的方式之一, 有些發現是要在走了冤枉路之後才會出現的, 而且自己辛苦後的成果特別甜美, 它帶給孩子「知」的喜悅「Eureka!我知道了」 這個喜悅會使前面的挫折感一掃而空。 反觀我們的父母, 剝奪孩子從失敗中求經驗的機會, 也剝奪讓他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別人告訴你的解答,不及你自己作出來的解答有意義, 所以孩子很快就沒興趣了。 這種動不動就找大人幫忙, 輕易就放棄挑戰的現象在上學後非常明顯, 中國的孩子碰到不會的問題時, 常停下來等大人幫忙,不會自己想辦法。 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 但是可以教他保護自己之道, 我記得在美國時, 老師說人生免不了會被人騙, 美國父母教導孩子: 第一次被人騙是shame on you, 但是第二次再被人騙就是shame on me,自己的錯了, 因為我怎麼沒有從上一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 還會繼續被你騙,因此是shame on me。 人生很多經驗是要付代價的, 但是也使我們了解這個錯誤,痛定思痛,以後永遠不再犯它。 適量的挫折也培養孩子的忍受力與同理心,以後容易與人相處。 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伴著孩子, 及早在遊戲中訓練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是很重要, 鼓勵孩子去試新奇的做事方法, 不必事事都依你的想法來做, 孩子們自發性的創造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孩子愛不愛讀書,家庭影響大

2010年01月12日
公開
58

作者:柯華葳  出處:親子天下 家庭是培養閱讀習慣與興趣最初、也最直接的場域。家中藏書量與學童閱讀成就便成正比,家裡不論是成人或兒童書藏書量較多者,該家庭的孩童閱讀成就也比較好。不過這裡的書籍並不包括教科書… 家庭傳書香,一生難忘 朋友德昌一說到「三國演義」,似乎就聞到煙味,也想到了父親。 父親在他小時候總是抱著他唸報紙上連載的「三國演義」給他聽。因為父親抽菸,手指上留有煙味,也因此,三國演義與煙味,還有那濃濃的親情就這樣緊密連結在一起,讓他一生難忘。而一說到這件往事,懷想父親的思緒便油然而生。 我孩提的時候,父親也常說些陳年往事給我們聽,印象深刻的是以前日治時代日本警察欺負台灣農夫的故事。我的父親生長於嘉義的鄉間,日治時代有些衣著筆挺、穿著靴子的日本警察會到家裡巡邏。那些警察態度很不友善,常強行將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成的鳳梨全數搜括一空。誰要敢抵抗,蠻橫霸道的警察便會踹他一腳。每每聽到這裡,我總會想像著日本警察腳下那雙黑亮與堅硬的長統靴的模樣。 等到我們長大了些,父親還教我們注音符號和英文字母。三個孩子圍著客廳的那張桌子蹲著,用過了期的報紙不斷練習書寫。 上了小學之後,媽媽開始買東方出版社的故事書讓我們讀。當時班上有個班級圖書區,由大家帶書到學校彼此交換。有幾次上床時間到了,我還捨不得放下手中看得正起勁的書,便躲到被窩裡繼續偷看,好幾次當場被父親抓到,他為了釜底抽薪不讓我躲在被窩看書,有天便親自到學校請求老師,不要再借書讓我回家讀了。當時老師到底有沒有履行父親的要求,我也忘了。 回想起小學高年級的生活,還真感謝瓊瑤的《幾度夕陽紅》、《窗外》等小說,讓我們有過這段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只要有機會便捧著課外讀物猛讀的歲月。 等上了中學之後,閱讀這條路上,還是那些學校視為「禁書」的課外讀物伴我們度過好些時光。記得有次上課時,只覺得怎麼身後的陽光不見了,原來是巡堂的修女站在我的身後。雖然手中的「禁書」沒被沒收,我也沒挨罵,不過自知理虧的我自然乖乖的把書收好。好玩的是,國文老師知道了我們常看些有的沒有的書,想說既然大家想「偷看」,乾脆化暗為明,藉機教導書中一些關於李商隱的詩詞與其他古辭。 到了高中時,媽媽幫我們訂的《讀者文摘》,至今還是家人如廁時的最佳讀物。沒想到這習慣一脈相傳傳到了年幼的小姪女身上,當初家人訓練她學習獨立上廁所的時候,她竟然搬了書進廁所,還布置好閱讀的環境,再坐到小馬桶上,有模有樣的一本接著一本的翻閱。關於這習慣,曾有專家建議,如廁閱讀不健康,至於認不認可,就請讀者自己斟酌了。 培養閱讀素養,家庭不能缺席 回憶自己成長過程的閱讀之路,家庭真是培養閱讀習慣與興趣最初、也最直接的場域。我們肯定學校閱讀政策、所提供之資源、教師的閱讀教學等不同面向對於學童的閱讀態度、行為和興趣影響很大。但是,培養閱讀素養不是、也不能單靠學校的努力。 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上,家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家庭裡有哪些環境因素與孩子閱讀素養的培養有關呢?研究指出,父母的社經地位、家中閱讀活動的頻率、家庭提供的資源、家長閱讀態度與興趣等等,都與引領孩子學習閱讀有關。 例如家中藏書量與學童閱讀成就便成正比,也就是說家裡不論是成人閱讀的書籍或兒童書,只要數量較多者,該家庭的孩童閱讀成就也比較好。不過這裡的書籍並不包括學業上必看的教科書。所以,送課外書給孩子當作禮物,是聰明父母的不二選擇。 再者,如果學齡前父母子女一起閱讀的活動頻率越高,包括親子一起「看書」、「說故事」、「玩文字遊戲」、「讀招牌或標籤」等,子女的閱讀成就就越好。當然,如果父母有著正面的閱讀態度,那麼子女的閱讀態度通常也很正面。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培養閱讀素養不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而且在家庭的部分更重要,因為更需要從小做起(請參見《教出閱讀力》)。 不過,從PIRLS 2006 的調查結果可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四年級學生在學齡前和父母共同從事閱讀活動的比率並不高(請參見左圖),而這些閱讀活動包括有親子一起「看書」、「說故事」、「聊聊所讀的東西」等,其中不只「經常」共同閱讀的比率不高,就連「有時」共同閱讀的比率也沒過半(46%)。 如果孩子到了四年級,父母仍然經常與他們共同從事閱讀活動,如「子女唸書給我聽」、「和子女聊我們最近做的事情」、「和子女聊自行閱讀的東西」、「和子女討論課堂上閱讀的東西」、「和子女一同到圖書館或書店」,子女的閱讀成就也比較好。 此外,父母對於閱讀所持的態度越正面,如「我喜歡和別人談論書籍」、「我喜歡利用空餘時間閱讀」與「閱讀在我家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子女的閱讀成就也比較好。 讀者或許發現了,PIRLS 2006 問及親子共讀或是父母閱讀時,常關心的幾個閱讀行為是:「子女唸書給我聽」、「聊聊所讀的東西」、「和子女們聊我們最近做的事情」或「我喜歡和別人談論書籍」,這裡面都說到了「聊」閱讀、「談」閱讀。這和第一章所提的閱讀素養四「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以及閱讀素養五「能夠從閱讀獲得樂趣」相互呼應。 也就是說,當孩子在家庭裡獲得了聊書、談書的樂趣,更容易體會到閱讀是可以有不同觀點的,也更能理解「讀」樂樂與「眾」樂樂的箇中樂趣。 那麼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聊書和談書呢?不論是親子共讀或獨自閱讀,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讀過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家人在餐桌上、客廳裡都能聊聊書裡說些什麼。 接著試著以各章標題為問題,自問自答。如「這是我要讀的嗎?」「這是關鍵語詞嗎?」「我讀懂了嗎?」「作者想要說什麼呢?」「我讀不懂,怎麼辦?」 上面這些問題看似自言自語,卻也是一種自我監督。父母經常這樣問自己,為孩子做示範,一方面可以引發孩子的討論,建立家中的閱讀社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他們閱讀你正在看的書。如此一來,不僅親子之間多了些聊天的話題,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透過模仿,進而學習到如何進行閱讀的理解監督。 如果還不習慣和家人「聊」書,從現在起試試這個方法,相信一定可以體會到,原來書不只可以看,還可以「聊」,更棒的是,這將為家人編織出一段段難忘且珍貴的「閱讀」回憶!(本文摘自《教出閱讀力2 培養SUPER小讀者》•天下雜誌出版)

偷走孩子專注力的4大兇手

2010年01月05日
公開
31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94%中小學導師認為學生專注力不足的現象很普遍。為什麼現在的學生專注力都變差?是誰偷走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小偷一:睡眠不足 《親子天下》針對三千多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 「沒睡飽」是孩子上課無法專心的頭號殺手。 其中「家庭作息不正常」、「過度學習」更是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 家庭原本應該是提供孩子穩定作息的地方, 但台灣很多家庭卻是經常一團亂。 專家發現一個班級裡常常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 複雜的家庭生活,讓孩子無法專心。 而大人把自己的生活與孩子的生活做適度的切割, 也讓孩子跟著父母幾點睡,他們就幾點睡,當然注意力不好。 學習過度也是造成孩子沒睡飽,上課無法專注的原因之一。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台灣的中小學生,在學校教室上了一天課之後, 有超過六成(在都市超過七成)的孩子還要上安親班, 有些小學生甚至到晚上十點才從安親班回家。 當孩子上了一整天的課,身體與腦力都呈現極度疲倦狀態, 永遠被逼著寫功課,永遠沒有主動學習的快樂經驗, 當然也就沒有機會練習專注。 專注力小偷二:老師上課太枯燥 《親子天下》調查顯示,「老師上課方式太枯燥」(45.8%), 是學生認為他們上課無法專心的第二大原因, 尤其是都市裡的小孩,老師上課太枯燥甚至是讓他們無法專心的最主要原因。 任教於國小的宋老師就不諱言,學生不專注,有一半的原因老師要自己檢討。而另ㄧ個現象是:有64%的導師認為學生上課不專心, 是因為上課內容安親班都教過。 安親班還會超前學校進度,學生有時還會質疑學校老師教的不對, 讓老師面臨更大的教學挑戰。 專注力小偷三:上課內容太難 但另一方面也有將近相同比例的學生(44.2%), 覺得上課內容聽不懂,所以無法專心。 尤其到了國中,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程度落差更嚴重。 任教於國中多年的陳主任發現:平均一個班級在上理化課時, 約有五分之一處於完全聽不懂的狀態。 有些老師為了方便管理讓學習落後與無法專心的孩子, 全部坐到同一區(常常是最後面), 更讓原本便落後的學習狀況,雪上加霜。 專注力小偷四:一心多用,媒體聲光刺激太多 根據《親子天下》的調查,超過三成的學生, 會一邊寫功課一邊聽音樂或上網、打電腦、講電話或做其他的事。 國中生尤其嚴重,將近四成的國中生有一心多用的情形。 尤其數位媒體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很大,一個刺激接著一個刺激, 不經循序漸進,也不須要觀察等待的注意力模式, 在這個聲光當道的時代,各種數位多媒體已經成為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強力殺手之一。

職業婦女關鍵3小時-摘自親子天下

2009年12月29日
公開
48

職業婦女下班後,要怎麼樣在不抓狂的情況下, 還能保有愉悅的心情輕鬆做家事、全心全意陪孩子? 她們自有一套時間管理哲學。 作者:李宜蓁  出處:親子天下 職業婦女下班後,要怎麼樣在不抓狂的情況下, 還能保有愉悅的心情輕鬆做家事、全心全意陪孩子? 她們自有一套時間管理哲學。 上班族媽媽們,是否從下班回家到孩子睡著的三個小時內, 天天打混仗,卻不明白為何分身乏術? 你有一份工作,職銜和薪水還不錯。 但你生了兩個小孩,五歲以下或以上, 經常無法以地球語言溝通,尖叫有時管用; 而且,你和一個下班後不知不覺會在沙發上生根, 無法分類白色衣物和有色衣物的平凡男子結婚。 你腦袋一邊想未完成的專案,一邊安撫耍賴的小孩, 還要煮飯洗碗擦地洗衣,真希望自己比千手觀音多個幾隻手來做事。 犧牲不是美德 根據主計處九十五年的最新調查,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上班族媽媽, 每天花在顧小孩和煮飯抹地等料理家務的時間,超過三個半小時。 難怪每個上班族媽媽會像陀螺一樣轉不停,身心俱疲, 而且付出那麼多,犧牲了自我,生活依舊亂糟糟。 在美國,甚至出現了專門為上班族父母調整生活步調的親職諮商師, 隨時為混亂的家庭生活,提供即時的電話救火服務。 心理醫師陳俊欽曾分析,夫妻其中一方若為家庭過度犧牲與忍耐, 婚姻的不穩定度便提高。因為有犧牲就有痛苦,有痛苦就希望獲得代價; 犧牲者犧牲得愈徹底,家庭就會愈混亂。 上班族媽媽重新安排生活的優先順序,配合有效的時間管理術, 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關鍵門票。 在微軟工作、育有一雙兒女的孫啟蓉說,自己的母親是典型的傳統女性, 一輩子為家人付出毫無怨言,臨終前還擔心父親沒人照顧。 她好心疼,從此對母親這個角色有全新的體認,「人還是要多愛自己一點!」 在經歷兒子剛出生的作息混亂期後,她努力抓到了四口之家生活的節奏與幸福感。 掌握分秒必爭三大步驟 上班族媽媽生活步調緊湊,分秒必爭,壓力油然而生。 聽聽過來人媽媽與專家的建議: 1.找回時間、遠離時間小偷《我不當陀螺族》一書建議, 重掌生活控制權的第一步,是追蹤你的時間並找出問題所在。 記錄自己怎麼利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以半小時為單位,大小事都記下分析。 叮嚀自己遠離「時間小偷」,例如沒完沒了看電視、上網msn、逛部落格、和朋友用電話聊很久,以及寫流水帳般的email。 2.減少要做的事、選定優先順序 日本暢銷作家勝間和代在獨力扶養三個孩子的同時, 陸續取得日本中小企業診斷士、多益英檢與商管碩士的資格, 還能維持每週健身和修指甲的習慣。 她在《年收入增加10倍的時間投資法》中分析, 人會愈來愈忙是因為沒有減少要做的事情,決定不做比決定要做更加重要。 《快樂寶貝的祕密》一書則指出, 「當我們是孩子唯一的能量來源、又在他們身上耗盡能量時,就一定會出事。」 現代父母應該依序照顧好自己、另一半以及子女,因為當爸媽互相關愛, 甚至連孩子想盡辦法都無法從中作梗時,孩子最容易成長,也過得最快樂。 3.善用時間帳簿、並記下目的 選擇自己上手的行事曆或記事本, 勝間和代推薦操作檢索方便、顯示方式周到的Google日曆。 有意識的記下每件待完成事項的目標,依照目標隨時修正行動, 否則愈記愈多,一個個做下去,只會更浪費時間。 有效時間管理十二錦囊 (1) 一日之計在於夜: 任教於台中市大新國小的蕭老師, 睡前把大人、小孩隔天的衣服拿出來,並削好隔天打鮮果汁的多種水果, 讓分秒必爭的瘋狂早晨歸於平靜。 (2) 家務分工不手癢: 讓先生、孩子參與家務,千萬別為了省時間、怕不乾淨或看不下去, 自己全部攬來做。 (3) 藉網路與電話省時間: 用網購、宅配買東西,申請網路銀行繳款,省去跑銀行以及購物時間。 省時有時比省錢更重要。 (4) 購買功能強大的廚房用品: 孫啟蓉和蕭老師強烈建議,好的烤箱和食物調理機是媽媽的好幫手, 讓料理變簡單且省下驚人時間。 (5) 嚴格遵守作息: 在台中明道中學教英文的辛老師認為,建立孩子作息, 必須讓他們清楚什麼是必須做的、應該做的和想要做的, 適時說「不」並賞罰分明,可免去累翻自己又沒效率的混亂生活。 (6) 隨手整理與淘汰雜物: 起床後馬上鋪床;在洗手台和廚房水槽邊準備乾抹布,隨時擦乾; 東西用完馬上歸位。 定時淘汰不必要的物品,如前男友送的木雕、前同事送的離職紀念大相框。 (7) 家事小天使讓家一塵不染: 許多受訪媽媽都借助家事服務員來維持家裡清潔。(表示這真的很平常!) (8) 爭取自我與夫妻獨處時間: 辛老師每天早上五點四十五分起床,獨自早禱讀《聖經》,讓一天充滿能量。夫妻回家後花幾分鐘坐下來,同步兩人的節奏, 如果要聊就聊些好消息,避免比賽今天誰過得比較糟。 (9) 規劃孩子專屬區域: 裡頭不放貴重物品,購買表面容易清洗的家具, 可省去每天不優雅的大喊上千遍「不可以」! (10) 有時依自己喜好料理,不要一直吃孩子的食物。 (11) 想辦法讓孩子覺得你很無聊,好讓自己清靜片刻。 (12) 媽媽要夠懶,人生才會美好。 Case1 不抓狂祕訣1 提前計畫與準備 也許和我做企劃工作有關,我習慣做中長期的家庭行事曆, 先有一個月的大事概念,再細分到每一週、每一天。 光看一天事情絕對做不完。因為我和先生經常要出差, 所以我會把出差日和女兒的大事(如芭蕾舞發表會、跆拳道晉級日)錯開來。我們家每年要出國玩四次,出國旅行的日期和目的地大概一年前就會計畫好。事事提前計畫,同時備好backup solution(求助朋友、鄰居或父親), 臨時遇狀況,心裡也比較有底。 料理最花時間,一星期有三天晚上我們請一個阿姨幫忙做晚餐。 另外四天我自己來,我會在週末先想好菜單,食材採買齊全, 下班回家途中就想好步驟一二三,善用烤箱與電鍋, 以及平常就備好的排骨湯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晚餐。 不抓狂祕訣2 軍事化管理作息 兒子才兩歲,雖然調皮,但他講得聽、說得動,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間到了會要東西吃,九點半一到就自動爬上床蓋好被子。 因為我從小給他們建立作息觀念。世界上沒有乖孩子, 要他們按時睡覺和起床,免不了要來一場意志力的角力戰,過程很辛苦, 但你一定要比孩子更堅持,讓他們知道你是認真的。 家裡的黑臉白臉全是我,生活習慣上我對他們很兇很兇, 但我會同時讓他們知道我很愛很愛他們。 不抓狂祕訣3 家裡不需一塵不染 我家孩子的九點半睡覺達成率是九○%。 當他們都睡了,遊戲室還沒收拾乾淨,我不會再爬起來收。 要不是女兒的體育服今天非洗不得,我會一路陪他們睡到天亮。 我回家後到孩子睡著的三小時,百分之百給孩子,其他的家務交給先生。 平常我也會做家事摺衣服,兩個人分著做,沒那麼誇張, 但我不會全部自己撿來做,我絕對把所有人拖下水。 因為在家時間不長,家裡不會髒到哪裡去,但平常會告訴女兒,洗澡後順手清排水孔的頭髮,水杯喝完要放回原位。 跟兒子一起收玩具,他有自己的餐桌餐椅,吃飯弄髒了桌面會要抹布來擦, 當然大部分還是吃到他身上去了。 不抓狂祕訣4 清楚優先順序 有的職業婦女為了同時扮演好太太、好妻子和好媳婦三個角色,失去自我,把生活弄得很混亂。 這中間一定要有人懂得退。 我父親就住在附近,但是我不會規定自己每週一定要回去看他。 我當然希望身邊的每個人都開心,但你必須要有所取捨。 我不是那種任勞任怨、為家庭犧牲一切的傳統女性。 因為我必須要更照顧自己,保持體力,才有力氣和家裡那兩個小的奮戰; 我開心了,四周的家人才會開心。 Case2放手給孩子做 不抓狂祕訣1 多工處理 我是個沒什麼計畫的人,行事曆記在腦子裡。 因為性子急,一有事我會利用時間趕快做完。 雖工作壓力很大,但我不泡澡、不上美容院,太浪費時間,如果能一次做兩件事情最好。 我會趁著看CSI(影集)的空檔去洗碗、摺衣服。 別人家的媽媽不會把工作帶回家,我則是把孩子帶去加班,重點是他們開心得很。 我很喜歡交朋友聊天,不過我一定「買大送兩小」帶孩子一起去,所以有時星期五晚上孩子下課了,我們五個媽媽就帶著十個小孩,晚上八點去錢櫃,大人聊天、小孩唱歌,大家開心。 不抓狂祕訣2 培養獨立的小孩 我對小孩的品格和規矩要求非常嚴格,到目前為止我的高壓威權控制還算管用(笑)。 我堅持不送他們去安親班,才藝課是他們自己想學才去,但他們回家前一定要自己想辦法把功課做完,回家後第一件事是把功課和聯絡簿拿出來給我簽名,並整理書包,告訴我明天上課要準備的東西,否則隔天自己想辦法。 從女兒小班起,我就灌輸他們要對家庭盡責任、做家事的觀念,同時訓練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 女兒在弟弟幼幼班時就幫他洗澡、擦屁股,她會燒開水,煮好一鍋飯; 家裡垃圾從兒子小班起就由他負責倒,他最新學會的是洗衣服和洗米。 兩姊弟每週自行清洗拆裝老鼠籠,我只負責幫他們抓老鼠。 我回家後除了煮飯,就是用嘴巴做家事,他們還會搶著做。 其實他們做的都算簡單,只是現代父母不會放手給小孩做。 有人說讓小孩燒開水危險,但我認為重點應該是教他們認識危險, 如何安全操作才對。而且我一定把規矩放在學業前面, 否則什麼都是「你去念書,這個我來就好」。 孩子自律獨立,節省我很多時間。 早上叫他們起床我只叫一次,沒閒時間在那邊「咕咕咕,太陽出來囉,媽媽抱抱!」 我要求他們跟我一起記行事曆,哪天音樂會、哪天學校日要提醒我,培養責任感。 出國旅遊,他們自己背著功課,找到零碎時間就寫。 不抓狂祕訣3 照顧好自己 說到底,我會對他們這麼嚴格,其實也沒有想很遠(為了他們以後著想), 應該說是為了我的生活方便,為了大家好過。 因為我是職業婦女,生活那麼緊湊,沒辦法全部奉獻給你們。 我的紓壓方式就是和朋友聊天,我的朋友都配合我把約會排在早上, 我送小孩上課後偶爾跟她們吃早餐,再花計程車錢搶時間上班。 不抓狂祕訣4 善用支援系統 我的父母在星期一、二會去接孫子下課,幫我帶到八點左右。 家裡的清潔維持有小天使(計次家事服務員)負責, 每星期一次六百元,幫我很大的忙。平常和朋友維持往來, 緊急時不怕開口求助。 --------------------------------------------------------------------- Copyright © 2008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2009年11月28日
公開
39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天下雜誌》 ------------------------------------------------------------------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看電視會使人變得被動與焦慮。 真的嗎? 近年針對腦波的研究,讓我們透視電視對腦部的影響。 人腦中有阿法波(alpha waves),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還有貝塔波(beta waves),顯示意識、理性思考。研究發現,人在閱讀時,腦中產生活躍、快速的貝塔波,一旦轉為看電視,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阿法波。看電視的時間愈長,腦中的阿法波愈強,貝塔波愈弱,腦部活動力大減,人就像被催眠一樣,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 而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腦部活動力大減,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澳洲大學的艾莫瑞夫婦在《空洞的目光》(The Vacuous Vision)一文中指出。 因為幼兒自呱呱落地後的前幾年,是腦部發展與成長特別重要的時期。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還公佈政策,極力主張父母避免讓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正是有鑑於幼兒在這段時間看太多電視,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只要看電視就有礙發展 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How Television Poisons Children Minds)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Miles Everett)甚至指出,「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行為與發展部助理臨床教授強生(Susan Johnson),深有同感。 強生有個六歲大兒子。雖然強生謹慎挑選電視節目,還是發現電視對兒子造成不良影響。強生的兒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就變得焦躁。而且看電視後,他的動作變得衝動、不協調,對遊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複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像。 到底,電視如何影響孩子?電視真的會把孩子變笨嗎? 知名兒童教育學者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在《進化的終點》(Evolution End)一書中指出,幼兒的潛力就像種子,需要培育與滋養,才能正常的成長。 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吸收適當養分的機會,不僅妨礙腦部發展,還傷害未來的學習能力。 特寫音效剝奪孩子思考機會 電視迷人的聲光色彩,是幼兒腦部發展的頭號障礙。 電視節目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閃爍的色彩、特寫的畫面、大分貝的聲音。這些看來豐富的刺激,卻只能刺激腦部較原始的部分,不能幫助幼兒發展思考能力。 新生兒還摸得到急急脈動的小腦袋,就像粉嫩的小身體一樣,在出生後經歷快速的發展階段,建立大量的神經連結。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助理臨床教授強生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幼兒的腦部由掌控動作的最原始核心部分(core brain)開始,發展到包圍在核心周邊掌管情感的區域(limbic brain)。到四歲左右,這兩個部分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神經連結,然後發展的重點轉向思考區域(thought brain, neocortex)。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腦部需要不同的刺激,才能促使神經快速發展、建立連結網路。 電視聲光與畫面的刺激,讓腦部一直維持在較原始的區域運作,無法刺激思考區域的發展。思考區域至少需要五到十秒來處理刺激,但是大部分的電視節目每五、六秒,有些廣告甚至每兩、三秒就變換畫面,像連發砲一樣,讓思考區域毫無參與機會。 教育心理學家海莉(Jane Healy)在引起廣泛討論的《心靈危機》(Endangered Minds)一書中指出,兒童如果缺乏思考的習慣,電視節目就算提供豐富的資訊,也無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長時間下來,這樣的刺激不僅無助於思考發展,甚至讓人沮喪。 由於分辨真偽是思考區域的工作,腦部掌控行動與情感的區域接收到電視畫面的刺激時,無法分辨真實或虛幻,立刻做出「反擊或逃走」的反應。接著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輸送到四肢肌肉的血液隨之增加。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報告中指出,由於這一切反應都只發生在體內,四肢並沒有做出配合動作,所以電視節目的確讓觀眾長期處於沮喪或焦慮中。 色彩刺激使左右腦失衡 此外,電視以色彩畫面為主的傳播方式,使左腦與右腦不能均衡發展。 《心靈危機》一書指出,看電視會減少對於左腦的刺激,連帶影響左右兩腦的連結,因而影響孩子未來智力與創意的發展潛力。 人的右腦是直覺區,對於視覺影像、色彩、新奇的經驗特別有反應。 左腦則是處理邏輯推理,負責分析語言的聲音、意義與抽象思考。 電視的色彩刺激,幾乎全由右腦處理,相對減少對左腦的刺激,削弱了左腦的功能。這不僅影響對語言、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也減少聯繫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發展。 左右兩腦之間的神經聯繫,是腦部最後成熟的區域。各司其職的兩部分,必須透過神經聯繫,學習彼此協調。許多神經心理學家認為,如果聯繫兩邊的神經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不能適當發展,可能會造成注意力與學習困難。 看電視的眼睛懶得看書 電視扼殺了兒童閱讀能力,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因素。 電視對於兒童閱讀的影響,不僅是搶占了兒童看書的時間,而且破壞了視覺系統的學習。看電視的時候,眼球很少運動,眼睛只要盯著電視螢光幕,既不用擴大瞳孔,也很少、甚至不用來回移動,而且缺乏一般的瀏覽活動。這使得培養閱讀習慣所需要的搜尋、瀏覽、對焦的能力受損。 看書的時候,眼睛必須不斷在書頁上下左右移動,需要眼睛肌肉有活動的能力與力氣。看電視讓眼睛肌肉缺乏運動,對於閱讀所需的能力與精力有負面影響。 電視不僅讓眼睛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心變得懶惰、被動。 真正的學習與解決問題,需要主動與堅持。但是,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布萊恩指出,電視降低了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他觀察孩子看過很多快節奏的電視節目後,再要求他們閱讀或解決複雜的謎題,他們完成的堅持力與意願,都會降低。 因為電視節目用了各種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得兒童習慣於因外在的刺激而學習,而非自發的主動學習。一旦碰上難一點的問題,心思就飄向他處,等待轉台。 布萊恩並且強調,電視降低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的問題,在三到五歲的幼兒身上! 特別重要,因為這段時間似乎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難怪耶魯大學的電視與兒童專家辛格(Jerome inger)深信,「在學習與閱讀習慣完全培養好之前,最好完全不要看電視。」 孩子畫不出自己的白雪公主 電視傷害了孩童的閱讀能力,改變了孩童的閱讀習慣,也就使得孩童失去想像力。 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Jerre Levy)指出,兒童看書時,必須自己創造出所有的情節。兒童一面看,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象、揣摩他們的情緒、模擬他們說話的語調,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想像環境的感覺。這種自我創造很重要,但是電視並沒有為這創造過程留下發揮的空間。 「看電視造成的問題,就是使得孩童習慣於完全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強生指出。 腦部掌管情感的區域,負責對於所學、所記憶的事物賦與價值、意義,與記憶關係密切。由於電視畫面投射到情感區,不僅使得思考區域沒有練習創造畫面的機會,而且畫面會直接進入記憶。進入記憶的畫面,不會被忘記,而成為未來創造的限制。如果看過白雪公主的電影,未來再看白雪公主的書,腦中就浮現記憶畫面,很難創造自己的圖像。 「腦子是被設計來接受認知挑戰的。腦子就像肌肉,如果不運動,腦子就會萎縮。」 勒維指出。想像力的萎縮,是一大損失。如果對同一個故事,你有先看書再看電影的經驗,就會了解這種損失。通常,看完電影後,都會大失所望,這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在閱讀中的想像,比螢幕能夠呈現的,豐富太多了。 強生並且指出,「創造畫面的想像,不僅是娛樂,也是我們夢想與直覺、激勵等高層思考的基礎。」我們用圖像來夢想、思考、幻想未來的可能性。失去了創造畫面的能力,連夢想的能力都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電視影響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三項特徵」,強生在《電視與兒童心靈》中指出。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孩童應該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但是電視卻讓幼兒坐著,沒時間進行有意義的談話,而且嚴重傷害思考能力。 思考力結凍 英國兒童文學家達爾(Roald Dahl)在一九六四年寫了《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被翻譯為西班牙文、挪威文等,流傳世界。他在書中寫道﹕  電視腐蝕了腦中的感官!   它扼殺了想像力!   它阻塞、攪亂了心靈!   它把孩子變成如此遲鈍與盲目。   孩子再也不能了解幻想與夢境!   他們的腦子變得像乳酪一樣鬆軟!   他們的思考力生銹、結凍! 看來貼近兒童、善用創意的兒童文學家,最了解電視對兒童的傷害。 關掉電視,說個故事吧,給孩子的夢想一雙堅強的翅膀。牽起孩子的手,到真實的三度空間世界中探索去,讓孩子有踏踏實實的學習經驗。 才起步的孩子,有太多的發展里程碑要完成,別讓他呆坐在電視前。

0至7歲孩子應該學好的規矩

2009年11月24日
公開
48

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零體罰的時代,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愈來愈難搞,如何讓孩子學會規矩,是所有父母面臨的大挑戰。德國育兒專家認為,孩子從0歲開始就有能力學好規矩... 父母眼中的「問題小孩」是:嚎啕大哭數小時的小寶寶,會咬人和打人的幼兒,吃飯習慣不好的小孩,叫人受不了的幼稚園小孩,會肚子痛的小學生。所有父母都一致認為:「我們想像中的小孩不是這樣!」 但父母可曾思考過,對自己孩子的發展到底有什麼想法?父母的願望與孩子實際學到的規矩有時候天差地遠。任何年齡的孩子,從小寶寶到學齡兒童都有這種情形。0至7歲,不同年齡的孩子該學到哪些規矩? 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嬰兒:一歲前 其實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學習規矩,或者更適當的講法是:關連性。 新生兒不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什麼令人喜愛或令人不快。但是小寶寶已經有能力記住父母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反應。他能從中推論並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為。他的方法還很有限,儘管如此卻非常有效:一個燦爛的微笑能化解父母任何怒氣。激烈的哭泣會引起我們擔心、同情、憤怒或無助。我們幾乎總是迫切希望哭泣能盡快停止。 以下的「規矩」,是寶寶在第一年裡應該可以學好的,而且特別是從第六個月起會決定他的世界觀的規矩。 •「媽媽決定何時供應我飲食以及供應的內容。我可以決定是否要吃以及要吃多少。」 •「當我吃飽、心滿意足又心情很好時,媽媽特別愛跟我玩而且玩得很盡興。」 •「當我哭鬧時,會得到所有我需要的一切。如果我繼續哭鬧,爸媽就少注意我。」 •「爸媽一天當中會好好陪我玩好幾回。但是當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時,我得自己玩一下,即使我不喜歡。」 •「家裡幾乎所有東西都准許我去探索。但有幾樣東西絕對不准碰。」 您的孩子學到的是這類的關連性嗎?如果是,那麼他同時也學到:「從爸媽那兒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但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爸媽會注意我的需求。不過有時候他們就是比較清楚什麼對我有好處。」 幼兒:兩歲和三歲 在這段緊湊的發育期裡,每個孩子都以自己的速度擴展視野。這個年紀的孩子無法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是他能反覆記住父母一再重複出現的反應,並且從中得出結論。至於是哪些結論則根據他所認識的規矩而定。 以下的規矩可讓這年齡的孩子學習到自我負責的態度: •「如果我從別的孩子手中搶走東西,媽媽會從我這兒把東西拿走並且還給他。」 •「如果我不吃午餐,就得等到下一餐。」 •「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鬧,媽媽立刻走出房間。」 •「我現在不再包尿布了,即使我常常『大』在褲子裡。」 •「共用早餐時大家都坐在桌邊。吃完時,可以站起來,但是不准手裡拿著食物亂跑。」 幼稚園:四到六歲 幾乎所有小孩三歲時上幼稚園。這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您懷著哪些幻想和願望陪伴孩子呢?在這個階段,不論孩子的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或是和你原來的想像有點出入,父母都必須先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雖是如此,家長對這年齡的孩子並非毫無影響力。 以下是4至6歲孩子可以學好的規矩─ •「即使我衣服還沒穿好:媽媽還是準時送我去幼稚園。」 •「如果我哭鬧得令媽媽很煩,她就走出去。」 •「我的玩具必須自己整理。」 孩子在幼稚園裡還會額外學到其他類似的規矩: •「所有孩子都乖乖坐好上廁所(大號)。」 •「吃完早餐把自己的盤子收走並且洗乾淨。」 小學:七歲起 你可以夢想孩子是個「理想」的小學生。但是不能按照需求來塑造或教育他。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費力地學會閱讀。有些孩子要非常努力才辦得到,而當他最後辦到時,就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例如學游泳或安靜坐好就是類似的例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強項。重要的是發掘和培養。但每個孩子也都有他的界限。這一點父母必須接受。 當要求過度偏離孩子的能力時,壓力已經在前面等著你和孩子。 小學生可以建立的規矩─ •「如果我早上拖拖拉拉,上學就會遲到。」 •「媽媽協助我作功課。當我開始胡鬧時,她就走出房間。」 •「當某些電視節目不適合我看時,電視就會關掉。」 孩子在小學階段在學校還有會許多其他的規矩。這裡舉幾個例子: •「準時到校。」 •「按照規定完成功課。」 •「上課時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發言要舉手。」 (本文摘自《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小檔案: 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 Kast-Zhan) 心理學碩士及行為治療師,提供父母諮商及問題兒童輔導,治療經驗甚豐。在少子化的德國,作者育有三個孩子,她從自身與多年的看診經驗中,歸納了深入淺出的教養指南,寫出《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並與小兒科醫師哈特穆.摩根洛特合著《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本本暢銷,堪稱德國的育兒聖經。

教養幼兒,從了解與接納開始

2009年11月22日
公開
45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為什麼家有學前兒的父母, 經常處於「他已經幾歲,怎麼還不會……」的擔心? 是什麼樣的壓力和價值,讓父母失去「發現」成長歷程的驚喜與熱情? 年復一年,平日在美國教書,暑假則回台灣演講。 常常想:「為什麼台灣和美國兩地父母所問我的幼兒教養問題,是這麼的不同?」 美國的父母來找我,整個談話的重心,大部分都在說明他們的驚訝。 他們驚訝自己的寶貝,居然知道這麼多、會做那麼多……。 而台灣的父母呢? 來找我問問題時,起頭句通常都是:「他已經Χ歲多了,但他還不會……?」 不管是閱讀、畫畫、收玩具,還是禮貌和分享,都讓父母擔心。 就更別說他們從媒體裡, 不小心聽到的:「如果你的孩子還沒開始……,就已太遲了,」那種種的威脅了。 我常常覺得,現代的父母好像是在驚嚇中帶小孩長大的。 以前,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文化差異,沒啥可大驚小怪的, 只不過是具有不同的「兒童觀」罷了! 但經過這些年來,我愈來愈訝異的發現, 這個被我「看小」的文化差異, 是這樣深深的左右著我們對幼兒的了解和教養方式。 我也愈來愈驚訝,這個聽起來「很容易替換」的文化差異, 其實有個很深很深的根|「尊重小孩」。 而這個非本土的根,居然很難搖動我們對幼兒教養的國本。 尊重小孩 比如說,你一定聽聞那從嬰幼期開始,就要與他們共讀這個論點吧? 但在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下, 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把「共讀要早」這件事, 與「不要輸在起跑點」上的概念,做想當然爾的連結。 結果就是,每年在台灣,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 「嬰幼兒還不會識字看書,需要那麼早跟他共讀嗎?」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 是以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為前提的。 所以父母在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 甚少去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缺失。 他們反而去注意小孩, 「哇,我的寶寶會一直呵呵笑、他會假裝吃那圖裡的東西、會一直想翻書、一看到書中的小鴨子就會去拿自己的耶……。」 關注孩子所會的,和已經成就的,就會驚喜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過程, 就會相信和接納孩子每一個時期的看書能力。 相反的,以「兒童是小大人」為內涵的教養,指標則放在已成熟的行為。 所以成人在看孩子的一言一行時,會以成人的標準來檢測。 在這樣的教養內涵下,父母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 就不由自主的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不足處了。 所以許多父母會問我:「他為什麼坐不住?不夠專心?只想自己翻書?一直重覆?如何讓他愛看書……?」 關注孩子所不會的,就會擔心孩子的起步已輸或好像出差錯了。 硬性移植,容易水土不服 不諱言說,其實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 這個不熟悉,可能讓我們在執行五花八門的、那些進口、宣稱重要的教養撇步時,驚慌失措。 這個不熟悉,也可能讓我們就以自己所熟悉的操作方式,硬套在新觀念上,甚至導致了隨意斷句般的文化移植。 結果呢?弄得我們喪失了常識,也愈來愈怕帶小孩。 只要仔細去分析年年進口、花團景簇的不同教養口號和教學法, 不但消長甚快,面對的施行問題也都很類似的景況, 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移植是這樣的困難。 因為,硬性的移植,很容易落到水土不服的下場。 而在消化和轉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和努力,又很緩慢,也要有耐心來磨。想一蹴而幾,必定行之不遠。 例如幾年前,我受邀到台北學生的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看她們的教學現場。 有一個四歲的小孩,跳到了工作櫃上,不肯下來。 那個班上的一位老師,慢慢地走到櫃子旁, 輕聲細語的一直對孩子說:「請你下來,這樣好危險。」 那個孩子,一定是聽慣了這樣的「勸導」,充耳不聞,也置之不理。 事後,我問那位老師為什麼她會那樣處理? 她回答說:「我想尊重小孩。」 進一步的,她問我:「老師,要是你,你會如何處理呢?」 我半開玩笑著說:「對那個孩子來說,引導過一次後,還不聽,我會像老鷹一樣,一把把他抓下來,因為他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尊重小孩」,尤其是對幼兒, 就是那麼一個我們自以為懂,卻打從根底,是個全新的觀念。 「尊重」是什麼? 它的第一步就是:「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它是一種了解的努力,也是一種嘗試接納的學習。 成人不但要想、也要努力了解現階段的幼兒他能做什麼?是怎麼做的? 有了了解,他才可能接納現階段幼兒的喜怒哀樂、勇往和退縮, 也才能斷定什麼時候要為孩子下決定。 因為了解,成人才有可能學著如何「愛」現階段的幼兒。 有了了解,你就會無法抗拒的愛上現階段的幼兒。 但「幼兒」這個時期,在我們的傳統隱形觀念裡, 是個待「形塑」的黏土,是為日後成為大人的準備時期。 既然待形塑,那教養工作的重點, 就集中在:「它還不是什麼,所以讓我們想辦法把它變成什麼。」 既是成人準備期,那所有的成長軌跡,都有缺失,有待改正得更好。 說穿了,我們是不是想在生命的初期,就為他樹立一個模子,一個大人想要的模子? 但在「模子」的概念下,怎會看見和接納孩子真正是誰? 真正想做什麼?甚至「現在」能做什麼? 所以台灣許多父母,才會憂心忡忡的焦慮,他的幼兒還不會這個和那個。 在「模子」的概念下,我們也會失去「發現」生命的驚喜和熱情。 因為,我們太自以為是的認為, 自己可以把站在眼前的這個幼小生命「從小看大」地看透。 但生命的歷程實在太奇妙了, 你不會知道站在你眼前的這個身高幾十公分的小人, 他將來的路是怎麼轉彎的?他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他具有怎樣的感動? 他又會影響到哪一些人? 每一個孩子,都是個謎。每一個孩子,也都充滿著驚喜。 但假使有模子擋在你眼前,那你就無法發現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 是這麼有趣,也這麼迷人。 成為自己 每次有人訪問我,總喜歡問這麼一個問題:「在幼兒教育裡,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而我總會想起Stephen 的故事……。 他是個四歲的小孩,四年前,他在離開我的教室前, 對我說:「Sandra, I don’t know why I am a good kid here, but I am bad everywhere.(我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我是個好小孩,但在別的地方,我卻是個壞孩子?)」 而我,卻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回答他。 只能把這個過動、父母離異、一個星期去三個家的孩子, 摟在懷裡,軟弱的淚流滿頰……。 我問Stephen :「為什麼你會覺得在這裡,自己很好?」 他搖晃著身子,以我常說的話來回答我:「Because I am important! (因為我很重要)」。 我知道我無法改變他複雜的家庭背景,但至少,每天八個鐘頭裡, 在我小小的教室屋簷下,他覺得自己的樣樣都重要,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好……。 假如成為世界的公民,是我們對中小學孩子的教育目標的話, 那我要說「成為自己」,則是幼兒教育的最重要目標。 我們的幼兒從來到人間開始,他們是那樣一步步的發現:「喔,這是我的手嗎?我的手會張開呀?咦,我會笑喔?我一笑,他們就會好開心呀?……」 換句話說,我們的幼兒的成長工作,就是去發現有一個「我」。 仔細數一數幼兒的字彙量,你一定不難找到那出現頻率最高的字, 沒錯,就是「我」或「我的」。 可千萬別把這個幼兒的自然現象,當成「人類本自私」的控訴! 在人類成長的第一步裡,我們是從學會依賴,進程至獨立, 是在愛自己中學會推及愛他人。 在《親子天下》的這個新專欄裡,我想要與讀者分享的, 就是幼兒的成長課題,他們努力成為自己的歷程, 和身為成人的你可以怎樣陪他長大。 不管是學習大小便控制、學會說第一句話, 或如何配合孩子的能力帶孩子看書……, 「尊重小孩」是我與你溝通的基礎, 「了解小孩」則是我澄清觀念的起點, 而從那衍生而來的教養建議, 就是要導向「接納與欣賞孩子」的目標。 我是一個平凡的媽媽、一位幼兒園老師, 也是一個訓練幼兒園老師的老師。 我和其他無數的你,都同站在每個孩子的起跑點上。 是我們開啟了孩子的第一個信任和學校經驗, 是我們陪著孩子走過每一個努力和平凡的今天。 因為有你,我們孩子走的路會不一樣,請相信自己

與兩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2009年11月19日
公開
39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 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 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 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 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 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 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 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 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 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 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 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 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 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 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 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 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 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 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 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 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 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 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 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 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 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 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 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 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 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 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 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 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 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 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 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 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 媽媽的歌聲也有用。 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 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 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 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 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 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 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 「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 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 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 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 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 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謝謝BABYHOME易錚滴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