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芭樂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ADHD小孩有鋅銅不足的風險

2010年01月21日
公開
54

ADHD小孩有鋅銅不足的風險 24drs.com】November 3, 2009 (檀香山) — 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孩童的整體營養狀態顯示,這類病患處於微量元素偏低的風險,包括鋅與銅不足,此類礦物質在產生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調節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等有重要影響。      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疾病第56屆年會中,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兒童及婦女健康中心進行的研究顯示,在44名6-12歲的ADHD病童中,鋅和銅不足的比率分別為45%和35%。      主要研究者、Margaret Weiss博士向Medscape Psychiatry表示,有關ADHD孩童的研究大多聚焦於糖的攝取等等,但是未曾實際探討ADHD孩童飲食攝取和之後的營養狀態。      偕同第一作者Joy Kiddie醫師,該研究包括了未曾用藥與正使用藥物治療ADHD的44名6-12歲孩童。這些孩童之中,17人未曾用藥,18人服用興奮劑、9人服用atomoxetine。      使用3天飲食日記與24小時回憶評估這些小孩的飲食。飲食評估巨量營養素/微量營養素攝取與每日建議攝取量及食物團體建議的關聯。24小時回憶用來評估低營養素食物,即所謂的垃圾食物的百分比。      研究發現,血清鋅低於實驗室正常值的,6-9歲孩童有77%、10-12歲孩童有67%,共有25%的孩童為鋅不足。有23%的孩童為血清銅低於實驗室正常值。      【垃圾食物的攝取沒有差異】   研究者發現,研究樣本攝取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量及建議量與群體常值一致,ADHD孩童攝取低營養素食物的情況與群體常值沒有差異。不過,40%孩童攝取的肉類和肉類替代物低於建議量,與身體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褪黑激素等必要輔因相關之微量營養素值也較低。      測量血中微量營養素值,重現了之前發現的鋅不足,而銅不足則是首次發現。此外,多數小孩的血清鐵蛋白值低於50 μg/mL,而這被視為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必要值。      Weiss博士表示,一般相信,ADHD孩童比其他小孩吃更多垃圾食物,但是此研究發現並非如此。不過,我們的資料認為,ADHD孩童因為吃較少肉、魚和禽肉,所以他們的營養狀態和其他小孩不同,身體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褪黑激素等必要輔因相關之微量營養素值也較低。      【需聚焦在營養上】   同樣發表於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疾病第56屆年會中的另一篇有關鋅補充品的研究中,俄亥俄州立大學的Eugene Arnold醫師等人發現,對於診斷為ADHD的孩童,補充15或30mg的元素鋅,在13週治療之後,與安慰劑組相比,症狀上並無差異。      Weiss博士表示,此研究引發許多問題,因為之前的研究認為,鋅補充品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她表示,可能不只是孩子們吃什麼的問題,而是他們是否吸收或代謝鋅、或他們是否排泄它。換句話說,有一些鋅是浪費的了。      Weiss博士表示,根據此研究,還不足以做出臨床建議,必須注意的是,確保ADHD小孩有包括肉、魚和禽肉的適當飲食。不過,她也承認,這對於那些使用具有抑制食慾效果之興奮劑的孩童來說,是個挑戰。      她指出,重點在於由有經驗的醫師評估營養狀態,提供良好營養的資訊給家長。Weiss博士表示,傳統上,ADHD強調的是治療該異常的核心症狀,但是,評估與管理睡眠、營養和生長等基本健康議題也是重要的。良好的健康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Weiss博士宣告她擔任Eli Lilly and Company、Janssen、Purdue University、Shire Pharmaceuticals Inc和Takeda Pharmaceuticals North America,Inc.等的諮詢委員和/或接受研究資助。      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疾病第56屆年會:摘要17.3。發表於2009年10月31日。

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2010年01月21日
公開
51

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孩子老是靜不下來、無法專心、容易生氣。要罵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他吃了什麼東西。 糖果點心、豆乾、蜜餞、水果乾、果汁、汽水……,這些零食飲料是你的小孩愛吃愛喝的嗎?如果是,也許你該留意孩子的健康變化。 許多加工食物中有食品添加物,例如防腐劑、著色劑(色素)、漂白劑等,用來殺菌、保存或改變食物的色澤……等等功能,但有些食品添加物已被證實,容易讓人吃下肚後身體發生不良反應,造成氣喘發作或蕁麻疹等過敏狀況。 這些添加物包括: ●硫酸鹽類(Sulphites) 除了保存的效果外,硫酸鹽類的添加物也會讓食品的色澤變淺,在國內屬於漂白劑類的添加物。 它的使用範圍很廣,像火腿、熱狗等香腸類(sausages)、脫水蔬菜水果,果汁或其摻有果汁的飲料、烘焙的麵粉類食品等,都可能有硫酸鹽類的添加物。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官方網站上指出,有氣喘的人可能因為吸入食品中硫酸鹽類的殘留物「二氧化硫」,而有不良反應。例如,有非常少數的人因為喝了含有硫酸鹽類的酸性飲料,而氣喘發作。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也提醒,很多水果乾會放這類添加物,有過敏的人要留意。像她每吃柿子乾,皮膚就會發癢。 ●苯甲酸、苯甲酸鹽(Benzoates) 防腐劑之一,用來避免食品孳生細菌、黴菌。包括醬油、魚肉煉製品、肉製品、果醬、花生醬、果汁、碳酸飲料或不含碳酸飲料、海藻醬類、豆乾豆皮類、脫水水果、糖漬果實(例如蜜餞)……等,都可以使用。 已經有氣喘和濕疹的兒童,吃了苯甲酸鹽類的食物後,可能會病情加重。 ●食用黃色4號(Tartrazine) 一種黃色著色劑,廣泛用在飲料(soft drinks)、糖果甜點和醬料中。 過去的研究已顯示,吃或喝含食用黃色4號的食品或飲料,對少數人會造成蕁麻疹、皮膚炎、氣喘、或鼻炎。 過動、易怒的危機 食品添加物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行為、情緒。有些人認為,一些特定的食品添加物,特別是人工色素,造成兒童過動(hyperactivity)或更過動,影響孩子的學習、記憶、動作、語言、情緒反應跟睡眠。 甚至也有人相信,一些食品添加物跟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有關。有ADHD的小孩,不只是行為過動,通常跟特定的行為模式有關,例如,注意力的時間短、很難集中注意力,而可能有學習障礙或行為問題。 這方面的主張,在1970年代就出現,一直爭議不斷。 英國氣喘與過敏研究中心的人員組成的民間監督單位「飲食委員會」(Food Commission),曾在2002年就五種常加在一般洋芋片、糖果甜點跟氣泡飲料中的添加物做研究,由277個3歲孩子的父母,觀察孩子喝了含這5種添加物的飲料後,行為有什麼變化。結果發現,每4個孩子中有1人會被影響,容易過動、發怒。 飲食委員會統計,市面上大約兩百多種零食、點心、飲料,含有這5種添加物。 這些添加物除了有一種著色劑(色素)是國內衛生署沒有公告使用的,另外4種包括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紅色6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常用於果汁跟碳酸飲料),都是國內允許添加的。 這項結果發佈後,英國營養基金會雖然認為研究結果不完全,而且所有添加物都已經嚴格的安全測試,因此不主張食品中禁用這些添加物,但基金會也建議有疑慮的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不含添加物的其他食品或飲料。 約兩年後,另一項由英國政府資助,為期一個月的研究結果又再度發現,上述5種食品添加物會誘發兒童的過動行為。 而且,當實驗的第一週,給受試兒童吃的食物完全不含人工色素跟苯甲酸鹽類的防腐劑,他們的過動行為明顯減少。接下來3週,和飲食中不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相比,吃到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過動行為明顯增多,而且一旦停止含食品添加物的飲食,過動行為就減少。 這個研究主要靠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觀察,他們發現孩子的過動行為的確因有沒有吃到食品添加物,明顯改變。但在臨床實驗中,卻沒有發現食品添加物跟過動之間有顯著關連。 南漢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可能因為父母較了解孩子的行為,實驗室的環境未必能記錄到,因此呼籲未來應有更多相關的研究,幫助釐清真相。 成績不好的祕密 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2003年英國有項針對5歲雙胞胎兄弟克里斯多福跟麥可的兩星期實驗,其中,麥可吃的食物完全沒有食品添加物。兩星期後,他變得比克里斯多福更有判斷力、且靜得下來。 而且實驗開始前,這對雙胞胎兄弟曾做智力測驗,兩人不會做的題目相同,也同時做完測驗。但等實驗結束後再做一次相同的測驗,兩人的成績雖然都有進步,但麥可的進步幅度比較大。 《E for Additives》一書的作者漢森也認為,孩子如果在生活中吃進一大堆食品添加物,將會因為操行成績變差使得學習成績下滑。 他並提出,如果把孩子的飲食剔除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他預期孩子比較能集中注意力,IQ較高、行為表現也較好。 因為相關的爭論不斷,英國食品標準局從2004年9月起,撥款贊助一項新的研究計劃,探討食品添加物跟兒童過動行為之間的關連,預計在2007年春天會有研究結果。 過敏跟過動,有趣的雙人舞 另方面,醫界也開始懷疑,過敏反應跟過動行為之間可能有關。「神經系統跟過敏、免疫反應之間的關連,是這一兩年國際間熱門的研究議題,」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指出。 臨床中,有15%的小朋友有明顯的過敏反應,但測不出過敏抗體(IGE),也就是找不到明確的過敏原,屬於內因性氣喘或非過敏性氣喘。江伯倫猜測,這些小朋友可能因為神經系統過度反應。 另外,像蕁麻疹病人中,十個人有七個人找不到引起他過敏的食物。江伯倫懷疑,不知道是否跟食品添加物有關,引發神經系統過度活化,而造成過敏。 他指出,食品添加物的分子比較小,可能不會是直接的過敏原,但「食品添加物可能刺激免疫細胞或刺激神經細胞,而造成後續的過敏反應,這方面的可能性比較大。」 江伯倫目前在台大也跟神經科醫師合作治療病情改善不佳的妥瑞症病人,了解這些病人是不是有特定的神經系統反應異常。因為已經有人發現,妥瑞症(一直重複某一動作,例如,一直眨眼睛)跟過敏疾病有關。 國外醫學網站「網路醫生」(WebMD)也在探討食品添加劑跟兒童過動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過敏跟過動行為有很大的關連,過動的孩子也有其他的過敏問題,例如濕疹和氣喘。 如果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論是色素或食品添加物、牛奶、乳製品等,除了改善孩子的過敏症狀,過動行為也獲改善。 「過動兒跟過敏疾病之間,可能有正相關,」江伯倫說。他常為過敏病童看診,現在也對過動的問題,很感興趣。 期待更明確的食品標示 雖然食品添加物跟孩子的過動、情緒問題等,還沒有定論,但謹慎的家長可不想拿孩子的健康當賭注。 只是,該怎麼做? 首先要儘量買新鮮食材,少吃含添加物的加工食品。 仔細閱讀食品標示的成分說明,也是重要的原則。 雖然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都經過安全測試,理論上不會危及健康,但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指出,各食品添加物的容許量,沒有年齡之分,對成人來說安全的添加量,對部份孩子來說或許嫌多,難免增加健康的風險。 她提醒,食品標示是按成分比例的多寡,逐一列出,添加物因為只佔少量,幾乎寫在最後,買東西時記得瞧瞧成分說明的後幾項,儘量避開容易引發問題的添加物。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黃士懿更坦言,台灣的食品標示做得不夠好,像食物添加的色素,沒有強制廠商標示,資訊不充分下,家長即使有心也難為。「儘量少選加工過、五顏六色的(食品),」他建議。 黃士懿指出,目前研究已證實,鉛會影響孩子的過動、智力等,而色素類的添加物,通常含鉛量高,所以像棒棒糖等五顏六色的零食,對已有過動症狀的孩子來說,更不適合。 除了防腐劑和色素等食品添加物外,許多其他食物也常被懷疑容易誘發孩子的過動行為和過敏反應,如,巧克力、牛奶、蛋、柑橘、糖等。 所以,有國外學者建議,針對有過動行為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飲食排除法:兩星期先讓孩子吃一些通常不會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例如,雞肉、羊肉、米、馬鈴薯等。然後逐一把其他食物加進來,觀察孩子有沒有什麼過敏反應或行為變化。 另外,沒有攝取均衡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會讓孩子更容易有過動行為和其他問題。同時要少吃反式脂肪跟omega-6脂肪酸(植物油),多吃omega-3(堅果類、魚類),才能減少過敏問題以及可能減少的過動行為。 孩子的行為、情緒變化,不全然是孩子不聽話,下次責怪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你平常給他吃什麼東西。

轉貼-治療過動兒的方劑,請參考

2010年01月21日
公開
46

我在網路太醫院這個網站中有一篇名為「轉貼-家家必備十良方(續集)」文裏看過用中藥治療過動兒的方法,作者轉載中醫師皮沙士先生演講內容中有提到有一位真有愛心的教務主任找上皮沙士先生希望他能幫忙一位過動兒, 經過一個多月的中醫治療後過動兒進步神速,他是採用藥食療法:甘草、小麥、大棗湯,(即這三種敖煮成湯)簡稱「甘麥大棗湯」。(大棗就是紅棗)若要自己煮的話,用量約為小 麥三錢、甘草三錢、紅棗一兩這樣的比例,,作法是紅棗去核後和其它兩樣洗淨,三樣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熬開, 轉小火再煮10分鐘即可關火. 這個方劑好像是順天堂還是那家製藥公司已將它製成科學中藥販售, 我有嚐過,略甜有甘香感, 蠻好吃的, 我姪子還想把它當糖果吃..事實上,如果這個方劑能有助益,我都覺得不妨一試,請參考看看,如果對此方劑有其它資訊或知道有其它更好資訊的兄弟姐妹,請不吝公開,現化人心的問題太大了,身為過動兒或身為過動兒的家長都很苦,衷心希望眾生皆心得安穩. ps�我查過網站, 這個方劑出自古籍(金匱要略), 功能是養心安神,補脾益氣,和中緩急。【主治】臟躁症,症見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事實上現代人身心壓力過大,易出現心悸、失眠、煩燥不安等現象來喝就很有益處 【臨床應用】 適用於神經症、不眠症、歇斯底里症、幼兒夜啼症、百日咳、夢遊癲癇、胃痙攣、因腸胃虛弱而容易疲勞、頻作呵欠、竇性心律不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見有心悸脈促。屬於心血管疾病,心經氣陰兩傷者。 另就藥理來看:〈甘草〉含類似去氧皮質酮的作用,能調整人體的內分泌,這個方劑,可降低大腦的興奮而易於進入睡眠狀態。對腦神經的異常興奮有抑制作用,使神經系的過敏狀態恢復正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神經精神也科將甘麥大棗湯加入茯神製成「忘憂茶」,對於輕度的憂鬱症,效果極為明顯。「甘麥大棗湯」是一個完全沒有副作用的食譜方劑,可以作為食療的參考之用。 還有過動兒一定要在飲食上做控制,通常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改善,請看以下轉載: 《親親寶貝》少甜食拒油炸 過動兒的聰明飲食 更新日期:2007/07/09 09:50 記者:【張翠芬�專題報導】 現在的小朋友都愛吃的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中醫師發現,甜食、油炸物、還有紅肉類,會讓過動症的孩子更坐不住,因為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應避免這些容易造成「胃熱」的食物。 衛生署台東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曾綺華觀察近200個2歲到17、8歲以及成年過動症患者,發現超過八成都屬於中醫說的「胃熱」體質。胃熱是指手腳心容易出汗、晚上睡覺容易踢被子、常便秘、尿尿有油光、晚上容易尿床等。 曾綺華說,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因此應避免造成「胃熱」的食物。古人認為小兒胃熱主要是因為「過食肥甘厚味」,以目前環境而言,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充斥市面,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多半油膩。只要有「胃熱」體質的孩子,都會因為這些食物加重孩子的症狀,更加無法專注,也更容易坐不住及衝動。 中醫治療過動兒的效果會因孩子的飲食習慣而有差別,曾醫師表示,如果孩子仍然繼續吃巧克力、炸雞、薯條或肉類食品,治療大概要一個半月以上才逐漸有療效,但門診曾看到一個從小吃「胎兒素」(在媽媽肚子即吃素)的孩子,竟然一周後就有很明顯的改進。 曾綺華醫師原本是神經專科醫師,因兒子被診斷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而轉任中醫師,她曾經以兒子做實驗,全家人只吃雞肉、魚肉與蔬菜,一段時間之後,小朋友狀況明顯穩定許多。有一天孩子突然又搖頭晃腦,一追問才發現他偷吃了巧克力麵包。為了改善兒子過動的症狀,現在他們全家都吃素。 曾醫師強調,改善過動兒的體質,第一件要做的事並不是看醫生,而是要先改變飲食習慣。就像栽培植物,第一件事應該是先鬆土,調整土壤的性質。如果需要,再配合中醫調整,才是正確的方法。只要父母能注重平時飲食,就可以讓孩子的狀況比較穩定。 le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7/11 01:19 PM 回應  ps:酸棗仁湯:也對大腦有鎮靜、催眠作用,能抑制過度亢奮和興奮的神經細胞,讓長期處於緊張或紊亂狀態下的大腦皮質細胞得到充分休息和調節,從而恢復平衡狀態。 於 2007-08-15 14:39 的補充留言 不好意思,因為我也是接受資訊者,沒有中醫方面的學養,無法告知,不過根據我粗淺的認知,這三種材料都是很平和的藥材,如果以小麥三錢、甘草三錢、紅棗一兩這樣的比例(另一個網站上查到的,是中醫師建議一般人用以調和憂鬱心情的用量),,是否可先試著以一天一帖的量先試服用,或詢問中醫師,如果有人知道,亦請不吝在網上告知大家. 另外:因為我是網路使用新手,對於上面轉載的報導已有註明出處,不知是否仍有觸法或侵犯作者權益之虞,如有謹此致歉,且煩請站長移除(因為我不會刪除) 於 2007-08-15 17:53 的補充留言 我又在網站上查到了一個資訊 【2005/03/21 民生報】有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合作醫療中心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林聖興於受訪時指出,以中藥解決過動問題,常用具有寧心安神作用的甘麥大棗湯及滋陰降火作用的知柏八味丸,再依體質不同調整用量.(ps:此處所用的小麥是浮小麥),作用是平和情緒,緩和燥動,雖不能像西藥藥效快, 但長期服用可紓緩孩子情緒. 於 2007-08-20 13:11 的補充留言 julia: 我曾吃過的是科學中藥,好像是順天堂,印象已模糊 你可打電話給該製藥公司詢問或洽問中醫診所 我上次去中醫診所時,看到他們配藥也是拿那些科學中藥混合後給患者用 不過,要向各位聲明 紅棗和小麥是一般日常都會食用的東西,是食品 至於甘草--昨天忽然想起好像有印象,不宜食用過量 剛剛上網查詢:國外建議,甘草每日不宜攝取超過一百毫克,也不宜使用超過四至六週,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張家蓓曾於接受訪問時說,有些保肝膠囊含甘草,但未標示含量,建議不要吃超過三個月;,,,,, --結論是,--請各位詢問醫師或服用科學中藥, 但務必請注意用量和用法 吃一陣可能要停一陣,也請知道的人上來告知大家一聲 我沒有這方面專業知識,只是提供一個方向 望各位海涵

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2010年01月21日
公開
51

過動兒童- 食物惹的禍 孩子老是靜不下來、無法專心、容易生氣。要罵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他吃了什麼東西。 糖果點心、豆乾、蜜餞、水果乾、果汁、汽水……,這些零食飲料是你的小孩愛吃愛喝的嗎?如果是,也許你該留意孩子的健康變化。 許多加工食物中有食品添加物,例如防腐劑、著色劑(色素)、漂白劑等,用來殺菌、保存或改變食物的色澤……等等功能,但有些食品添加物已被證實,容易讓人吃下肚後身體發生不良反應,造成氣喘發作或蕁麻疹等過敏狀況。 這些添加物包括: ●硫酸鹽類(Sulphites) 除了保存的效果外,硫酸鹽類的添加物也會讓食品的色澤變淺,在國內屬於漂白劑類的添加物。 它的使用範圍很廣,像火腿、熱狗等香腸類(sausages)、脫水蔬菜水果,果汁或其摻有果汁的飲料、烘焙的麵粉類食品等,都可能有硫酸鹽類的添加物。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官方網站上指出,有氣喘的人可能因為吸入食品中硫酸鹽類的殘留物「二氧化硫」,而有不良反應。例如,有非常少數的人因為喝了含有硫酸鹽類的酸性飲料,而氣喘發作。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也提醒,很多水果乾會放這類添加物,有過敏的人要留意。像她每吃柿子乾,皮膚就會發癢。 ●苯甲酸、苯甲酸鹽(Benzoates) 防腐劑之一,用來避免食品孳生細菌、黴菌。包括醬油、魚肉煉製品、肉製品、果醬、花生醬、果汁、碳酸飲料或不含碳酸飲料、海藻醬類、豆乾豆皮類、脫水水果、糖漬果實(例如蜜餞)……等,都可以使用。 已經有氣喘和濕疹的兒童,吃了苯甲酸鹽類的食物後,可能會病情加重。 ●食用黃色4號(Tartrazine) 一種黃色著色劑,廣泛用在飲料(soft drinks)、糖果甜點和醬料中。 過去的研究已顯示,吃或喝含食用黃色4號的食品或飲料,對少數人會造成蕁麻疹、皮膚炎、氣喘、或鼻炎。 過動、易怒的危機 食品添加物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行為、情緒。有些人認為,一些特定的食品添加物,特別是人工色素,造成兒童過動(hyperactivity)或更過動,影響孩子的學習、記憶、動作、語言、情緒反應跟睡眠。 甚至也有人相信,一些食品添加物跟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有關。有ADHD的小孩,不只是行為過動,通常跟特定的行為模式有關,例如,注意力的時間短、很難集中注意力,而可能有學習障礙或行為問題。 這方面的主張,在1970年代就出現,一直爭議不斷。 英國氣喘與過敏研究中心的人員組成的民間監督單位「飲食委員會」(Food Commission),曾在2002年就五種常加在一般洋芋片、糖果甜點跟氣泡飲料中的添加物做研究,由277個3歲孩子的父母,觀察孩子喝了含這5種添加物的飲料後,行為有什麼變化。結果發現,每4個孩子中有1人會被影響,容易過動、發怒。 飲食委員會統計,市面上大約兩百多種零食、點心、飲料,含有這5種添加物。 這些添加物除了有一種著色劑(色素)是國內衛生署沒有公告使用的,另外4種包括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紅色6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常用於果汁跟碳酸飲料),都是國內允許添加的。 這項結果發佈後,英國營養基金會雖然認為研究結果不完全,而且所有添加物都已經嚴格的安全測試,因此不主張食品中禁用這些添加物,但基金會也建議有疑慮的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不含添加物的其他食品或飲料。 約兩年後,另一項由英國政府資助,為期一個月的研究結果又再度發現,上述5種食品添加物會誘發兒童的過動行為。 而且,當實驗的第一週,給受試兒童吃的食物完全不含人工色素跟苯甲酸鹽類的防腐劑,他們的過動行為明顯減少。接下來3週,和飲食中不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相比,吃到含食品添加物的孩子,過動行為明顯增多,而且一旦停止含食品添加物的飲食,過動行為就減少。 這個研究主要靠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觀察,他們發現孩子的過動行為的確因有沒有吃到食品添加物,明顯改變。但在臨床實驗中,卻沒有發現食品添加物跟過動之間有顯著關連。 南漢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可能因為父母較了解孩子的行為,實驗室的環境未必能記錄到,因此呼籲未來應有更多相關的研究,幫助釐清真相。 成績不好的祕密 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2003年英國有項針對5歲雙胞胎兄弟克里斯多福跟麥可的兩星期實驗,其中,麥可吃的食物完全沒有食品添加物。兩星期後,他變得比克里斯多福更有判斷力、且靜得下來。 而且實驗開始前,這對雙胞胎兄弟曾做智力測驗,兩人不會做的題目相同,也同時做完測驗。但等實驗結束後再做一次相同的測驗,兩人的成績雖然都有進步,但麥可的進步幅度比較大。 《E for Additives》一書的作者漢森也認為,孩子如果在生活中吃進一大堆食品添加物,將會因為操行成績變差使得學習成績下滑。 他並提出,如果把孩子的飲食剔除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他預期孩子比較能集中注意力,IQ較高、行為表現也較好。 因為相關的爭論不斷,英國食品標準局從2004年9月起,撥款贊助一項新的研究計劃,探討食品添加物跟兒童過動行為之間的關連,預計在2007年春天會有研究結果。 過敏跟過動,有趣的雙人舞 另方面,醫界也開始懷疑,過敏反應跟過動行為之間可能有關。「神經系統跟過敏、免疫反應之間的關連,是這一兩年國際間熱門的研究議題,」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指出。 臨床中,有15%的小朋友有明顯的過敏反應,但測不出過敏抗體(IGE),也就是找不到明確的過敏原,屬於內因性氣喘或非過敏性氣喘。江伯倫猜測,這些小朋友可能因為神經系統過度反應。 另外,像蕁麻疹病人中,十個人有七個人找不到引起他過敏的食物。江伯倫懷疑,不知道是否跟食品添加物有關,引發神經系統過度活化,而造成過敏。 他指出,食品添加物的分子比較小,可能不會是直接的過敏原,但「食品添加物可能刺激免疫細胞或刺激神經細胞,而造成後續的過敏反應,這方面的可能性比較大。」 江伯倫目前在台大也跟神經科醫師合作治療病情改善不佳的妥瑞症病人,了解這些病人是不是有特定的神經系統反應異常。因為已經有人發現,妥瑞症(一直重複某一動作,例如,一直眨眼睛)跟過敏疾病有關。 國外醫學網站「網路醫生」(WebMD)也在探討食品添加劑跟兒童過動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過敏跟過動行為有很大的關連,過動的孩子也有其他的過敏問題,例如濕疹和氣喘。 如果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論是色素或食品添加物、牛奶、乳製品等,除了改善孩子的過敏症狀,過動行為也獲改善。 「過動兒跟過敏疾病之間,可能有正相關,」江伯倫說。他常為過敏病童看診,現在也對過動的問題,很感興趣。 期待更明確的食品標示 雖然食品添加物跟孩子的過動、情緒問題等,還沒有定論,但謹慎的家長可不想拿孩子的健康當賭注。 只是,該怎麼做? 首先要儘量買新鮮食材,少吃含添加物的加工食品。 仔細閱讀食品標示的成分說明,也是重要的原則。 雖然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都經過安全測試,理論上不會危及健康,但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指出,各食品添加物的容許量,沒有年齡之分,對成人來說安全的添加量,對部份孩子來說或許嫌多,難免增加健康的風險。 她提醒,食品標示是按成分比例的多寡,逐一列出,添加物因為只佔少量,幾乎寫在最後,買東西時記得瞧瞧成分說明的後幾項,儘量避開容易引發問題的添加物。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黃士懿更坦言,台灣的食品標示做得不夠好,像食物添加的色素,沒有強制廠商標示,資訊不充分下,家長即使有心也難為。「儘量少選加工過、五顏六色的(食品),」他建議。 黃士懿指出,目前研究已證實,鉛會影響孩子的過動、智力等,而色素類的添加物,通常含鉛量高,所以像棒棒糖等五顏六色的零食,對已有過動症狀的孩子來說,更不適合。 除了防腐劑和色素等食品添加物外,許多其他食物也常被懷疑容易誘發孩子的過動行為和過敏反應,如,巧克力、牛奶、蛋、柑橘、糖等。 所以,有國外學者建議,針對有過動行為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飲食排除法:兩星期先讓孩子吃一些通常不會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例如,雞肉、羊肉、米、馬鈴薯等。然後逐一把其他食物加進來,觀察孩子有沒有什麼過敏反應或行為變化。 另外,沒有攝取均衡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會讓孩子更容易有過動行為和其他問題。同時要少吃反式脂肪跟omega-6脂肪酸(植物油),多吃omega-3(堅果類、魚類),才能減少過敏問題以及可能減少的過動行為。 孩子的行為、情緒變化,不全然是孩子不聽話,下次責怪孩子前,也許先看看你平常給他吃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