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芭樂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吃水果 好處多多

2007年05月29日
公開
43

寶寶吃水果 好處多多 文 / 俞嵐  專家 / 蔣一方(營養師) 吃水果的好處很多,媽媽快來了解寶寶喝果汁、果泥和吃水果的要點,讓水果成為寶寶的好朋友。 四個月∼一歲半的寶寶 Q寶寶4個月,第一次喝果汁,一次喝了80ml蘋果汁。是不是喝太多了?每次應該喝多少呢?什麼時候喝比較好? A 對於從來沒有喝過果汁的小寶寶來說,最好從一湯匙開始,循序漸進是副食品添加的首要原則,待寶寶適應之後再逐漸添加。可以先提供寶寶不甜的蔬菜水,然後是果汁。對於4個月內的寶寶,每日果汁的量最好控制在30∼50ml左右。注意果汁可稀釋一倍後再給寶寶喝,要選擇新鮮的水果,避免未熟或者過熟的水果。果汁可以在兩餐奶之間或寶寶口渴時餵給他喝。 果汁、果泥、水果每日添加參考 月齡 添加量 1∼4 果汁30∼50ml 5∼6 果汁50∼80ml;果泥15∼20g 7∼8 果汁100ml;果泥25g 9∼11 適當壓碎切塊的水果30∼40g 12∼15 水果40∼50g Q寶寶還沒喝過果汁,應該怎麼餵比較好? A 在添加正式副食品之前,最好先給寶寶喝些蔬果汁,一方面補充了水分和維生素,另一方面經常提供不同品種的果汁,也可以豐富寶寶的味覺,但每天還需單獨給寶寶餵白開水。 如果媽媽偶爾換用小湯匙餵寶寶果汁,也可以給予喝慣母乳或喝慣奶瓶的寶寶不同的口腔觸感,有利於以後寶寶副食品的順利添加。 對於容易上火、便秘的寶寶,喝些平性或涼性蔬果汁,以上情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Q哪些水果做的果汁、水果泥寶寶不能吃,擔心寶寶會過敏? A 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水果是芒果、鳳梨、柑橘類水果。可以從添加蘋果、香蕉、梨、西瓜之類的常見水果開始,逐步給寶寶增加新品種,最好給寶寶吃新鮮的時令水果。 水果要洗淨、去皮、去核後,再做成果汁或果泥給寶寶吃。添加果汁或果泥,和添加其他副食品的原則一樣,可以一週只添加一個新品種,這樣就能很方便地判斷出寶寶是否對它不適應。 擔心寶寶對某種水果過敏,可以先少量添加,一定要保證食材本身的品質和新鮮度,在製作及寶寶餵食的過程中,要保持清潔衛生,在兩小時內觀察寶寶有無不適反應,如果有就不要再給寶寶餵食。過一段日子,再餵寶寶適量試試看。另外,把水果用水煮3∼5分鐘,再給寶寶吃,也不易引起過敏。 一歲半以上的寶寶 Q吃水果需要定量嗎?只喝果汁可以嗎? 水果是大寶寶每天所需的食品組合之一,一些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糖分少、水分多的水果,不僅口感好、營養成分高,而且還能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幫助消化。水果雖好但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容易產生飽腹感,影響主食攝取,導致寶寶營養吸收不均衡。 每天最好能吃兩種不同的水果,分兩次吃,每次50g左右。太甜的水果如荔枝、香蕉、西瓜、哈密瓜等瓜類水果等,比較胖的寶寶不應該多吃,因為所含糖分多、熱量高。 最好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吃水果,讓寶寶當點心吃,有些水果不宜空腹食用,如香蕉、荔枝、柿子、橘子。 水果榨成果汁之後,雖然是現榨的,其實也是損失了部分營養,所以當寶寶有了咀嚼能力之後,就應該給他吃洗淨的水果了。另外,只喝果汁或只吃果泥的話,也不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要注意的是市售的果汁飲料無法代替新鮮水果,此類飲料大多含較多糖分,並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劑,經過層層加工後也損失了不少營養,有的果汁飲料只是果味飲料而已,熱量較高,寶寶最好少喝或者不喝。 Q聽說不同體質的寶寶在吃水果上是有不同的,是這樣嗎? A1首先要瞭解自己寶寶的體質 熱性體質的寶寶臉上易發小痘痘,容易上火,怕熱,常常覺得口乾舌燥,口腔內有潰瘍,尿尿少而顏色黃,大便偏乾;內熱重的寶寶經常便秘,無痰乾咳。 寒性體質的寶寶面色偏蒼白,手腳常常涼涼的,愛喝熱飲料,吃了生冷食品易拉肚子,尿尿多而顏色淡,大便不成形且次數較多。如果有氣虛時,寶寶會盜汗,抵抗力比較差。氣虛不能利濕,寶寶可能多痰,常腹瀉,身體浮腫。 每個寶寶的體質是不同的,在吃水果上當然也要區別對待。 A2不同體質VS. 不同水果 芒果、香蕉、桃、梨、西瓜、香蕉、橙、柿子、甘蔗、柚子、金橘等寒涼性水果比較適合熱性體質的寶寶;夏天的水果一般都是寒涼性的,吃了不易上火。但氣虛和脾胃功能不佳、寒性體質的寶寶卻要少吃。 荔枝、龍眼、桃子、楊梅、核桃、杏子、橘子、櫻桃是熱性水果,容易上火的寶寶就不能多吃了。 好吃又營養的水果推薦 維生素A水果推薦:芒果、木瓜、哈密瓜 維生素C水果推薦:水蜜桃、柑橘類水果 促進新陳代謝的水果:葡萄、柑橘、葡萄柚 纖維素多、含糖量低的水果:奇異果、櫻桃、草莓、蘋果 --------------------------------------------------------------------------------

嬰兒3階段副食品給予原則

2007年04月19日
公開
51

嬰兒3階段副食品給予原則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所所需要的營養當然也一天天的增多;在這個階段中,父母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就輕輕鬆鬆贏得寶寶的健康了。   完整均衡的營養,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嬰兒期中,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另外還應予一些固體食物,這就是一般坊間所稱的副食品(即離乳食)。 副食品給予原則   但對於原本只咰奶水的寶寶來說,「作麼給」他吃副食品可是一大學問;例如開始給予的時機,新光醫院小兒科林姃慧醫師便表示,並不是一定要從滿四個月開始。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媽媽可先觀察寶寶的體重;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若出生時為2800公克,則滿5600公克),媽媽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此外,若是寶寶的生理狀況已表現出趴著時撐起頭部、自已能稍微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且對食物表現出高度的興趣時,則也可以開始給予他副食品。 當然,有一些餵食副食品時的常見狀況是您必須先知道、好做些心理準備的,這些狀況有:   1.寶寶拒食   林姃慧醫師表示,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拒食,因為當寶寶符合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恰好為寶寶的厭奶期(寶寶三、四個月),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讓媽媽傷透腦筋;針對這個問題,林姃慧醫師表示唯一的不二法門,就是鍥而不捨的多試幾次,讓寶寶適應。   2.奶中「加料」好不好?   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產生了異於平常的哭鬧,或有出疹、拉肚子等狀況發生,則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時,一次只能給一樣。例如在開始給寶寶吃米糊時,就應該除了母奶或嬰兒配方奶外只給寶寶米糊,並且要一連試個幾天,確定寶寶對米糊不會過敏時,才換另一種副食品。林姃慧醫師還補充,假如已確定寶寶為過敏體質,或是家族都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時,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時機就應順延,至寶寶六、七個月時再開始。   3.米粉與麥粉,最好先給米粉   馬偕醫院營養師毛櫻曼提到,因為麥粉較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此外,蛋白質也是極易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毛櫻曼營養師建議,必須要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才能給予蛋黃,而全蛋則要等到寶寶十個月大後才可嘗試。   4.不要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   林姃慧醫師提到,很多媽媽為了節省餵食時間,所以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她解釋,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不足的營養,也是一種幫助寶寶離乳的過程;所以這個時候,副食品應有別於奶水,而改用小湯匙餵食。還有一點是要補充的,就是將米、麥粉混合奶水餵食,通常會使得正常濃度的奶水變濃,而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且同時對於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都會增加;所以混合餵食或許節省了些時間,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好處的。最後,林姃慧醫師並提供了一份0歲寶寶各階段所需的熱量表,以供媽媽們作為參考。   0歲寶寶各階段所需熱量表 月齡別 每1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 0∼3個月 約115大卡 4∼6個月 約100大卡 7∼9個月 約95大卡 10∼12個月 約100大卡   5.4-6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流質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由流質漸漸轉為半流質 每日副食品餐數:1∼2回 奶水餵養次數:4∼5回 新嘗試:米糊、麥糊、及各種果汁、菜汁   AM07:00 早餐時間:媽媽起床幫寶寶泡「奶奶」 建議奶量:150∼180cc。 AM09:00 上午點心時間: 果汁和菜汁各1∼2匙。 AM11:00 午餐時間:很豐盛哦!先有香香的米糊後,還有好喝的奶奶,營養當然沒話說。吃完飯後休息30分鐘,媽媽還為我準備了維他命C豐富的柳澄汁....只是,果汁好酸喔! 記得要先餵副食品再餵嬰兒配方奶。調配方法: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則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果汁在給予初期需加水稀釋。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後,再喝一瓶奶奶補充體力。建議奶量:150∼180cc。 PM17:00 零嘴:晚餐前再喝個果汁,是營養又天然的小零嘴。 果汁量建議為1∼2匙。 PM19:00 晚餐時間:又是最愛的米糊,哇∼好香!當然,吃完米糊後還是得喝奶奶。 調配法:依然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的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亦同時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 PM20:00 餐後:吃完飯後休息一下,再喝點菜汁,營養更完整。 菜汁量1∼2匙。 PM23:00 宵夜時間:喝奶奶時間。 健議奶量:150∼180cc。   4∼6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吃母乳或嬰兒配方食品之外,還應該開始吃一些由蔬菜、水果等固體食物製成的湯汁,及米糊或麥糊,來滿足成長中所需的營養了。至於在添加技巧上,營養師毛櫻曼表示,有一些基本原則是媽媽們必須注意並切確遵守的: 1. 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開始試吃,濃度也應由稀漸濃。 2. 每嘗試一種新的食物時,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若三、五天後無腹瀉、嘔吐、出疹或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時,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而假如有不良反應產生,則應停食用該種食物,並即刻帶寶寶就醫,以確定病情。 3. 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副食品再喝奶水的習慣。 4.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物為主,不要使用調味料。 5. 副食製作過程中應確保衛生,食物、用具、雙手都應洗淨。 6.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初期,蘋果汁、西瓜汁、葡萄汁等果汁就較枸櫞酸類的果汁(如橘子)適宜先給予寶寶,寶寶的接受度可能較好。   此外,林姃慧醫師也提醒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應儘量將其盛裝於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讓寶寶可以儘快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過程中媽媽最好詳實的記錄寶寶每天所吃的種類及量,以作為了解寶寶健康狀態的依據。  4-6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在這個時期中,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固體食物的種類有蔬菜類、水果類及五榖根莖類,但其製作上和一般給成人所食用的有很大的差距,製作重點如下: A蔬菜類-菜湯(汁): 將新鮮的蔬菜洗淨切碎,投入鍋內加水煮沸;煮開約三分鐘後,再取出菜湯(汁)冷卻即可。 B水果類-果汁: (1) 柳丁、橘子類:將其初片後擠汁。 (2) 番茄、葡萄類:先將其置於碗內以熱水浸泡兩分鐘再取出、去皮,再用乾淨的紗布包起後,用湯匙擠壓出汁。 (3) 西瓜、香瓜類:將瓜肉挖出、置於碗內後,再用湯匙擠壓出汁。 注意哦!製作好的果汁必須先稀釋再給寶寶食用,例如兩茶匙的柳橙汁,可加兩湯匙的開水稀釋。 C五穀根莖類-米糊、麥糊: 取適量的米粉或麥粉於碗內,加  6.7-9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半固體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半固態(泥狀) 每日副食品餐數:1日2回 奶水餵養次數:1日4回 新嘗試: 可開始嘗試稀飯、麵條、土司麵包,及蛋白質來源的蛋豆魚肉類。   AM0 7:00 早餐時間:辛苦的媽媽,得起床幫珈聿泡牛奶了。 建議奶量:200∼250cc;此外楊淑惠營養師建議,若餵食時間充份,給孩子吃米糊半碗更好。 AM10:00 上午點心時間:奶奶一瓶。 健議奶量:200 ∼250cc AM12:00 午餐時間:今天午餐吃豆腐拌稀飯。 材料:豆腐半塊、稀飯半碗、煮軟的紅蘿蔔丁少許。 還有還有!吃完飯後,媽媽還現榨了蘋果汁給我,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 這個時期的寶寶除果汁外,還可以吃果泥,媽媽們不妨自行搭配。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依舊是奶奶一瓶。 建議奶量:200∼250cc。 PM18 :00 晚餐時間:冕上吃麵。雖然不是北方小妞,但我很喜歡吃麵喔! 軟麵條半碗( 麵條需先初斷),蛋黃泥及菠菜泥各1湯匙。 PM21:00 宵夜時間:少量多餐是嬰兒飲食的習慣,所以睡覺之前........再一瓶奶奶吧! Sweet night 吃飽了、喝足了........做個好夢去!   7∼9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從這個時期開始,因為寶寶已經開始長牙,所以寶寶飲食狀況的變化就更大了。營養師毛櫻曼表示,首先是大的轉變就更大了。營養師毛櫻曼提到,初次讓寶寶試吃蛋黃泥,一次的量不要太多,最好由1/2至1茶匙開始試吃,如無不良反應再漸增加食用量;另外,此階段切勿讓寶寶吃蛋白,因為蛋白易造成過敏,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並不適合。  具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在此階段也可再次嘗試副食品,佰仍然需要謹傎觀察;林姃慧醫師表示,因為若是有新的過敏原,還是可能會過敏的,所以媽媽仍應保持初次讓寶寶嘗試副食品的心情,仔細地觀察寶寶的每一天。   7∼9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A蔬菜類-菜泥 可選擇葉子部份如菠菜、蕃薯葉,或是根莖類如南瓜、胡蘿蔔等洗淨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煮熟,再盛出用湯匙壓碎盛泥狀。 B水果類-果泥: 以新鮮水果(最好是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木瓜、香蕉、蘋果等)洗淨去皮,再用湯匙取果肉碾碎盛泥即可。 C五穀根莖類- (1) 薄粥:米加10倍水,以小火煮爛。 (2) 土司麵包、饅頭:有以下兩種吃法。 A.吃法: 因為這個時期恰好是長牙期,所以可以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烤過,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B.吃法: 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的硬皮去掉,撕碎後泡入奶水內,用小湯匙餵。 D魚肉蛋類: (1)魚泥:取成人正餐所吃的魚,挑取調味料沒滲入的內層,用湯匙刮下搗成泥。 (2)肉泥:將里肌肉用湯匙刮成泥狀再煮熟,或是請肉販代為絞細兩次以上即可。 (3)蛋黃泥:將蛋煮熟後取出蛋黃,再壓碎並加入少量開水調成狀即可。 (4)豆腐泥:將豆腐用開水沖洗後,用湯匙直接挖食。 (5)肝泥: A.製法:將生的豬肝或雞肝,以湯匙刮成泥,再加水淢湯汁蒸熟。 B.製法:將生的豬肝或雞肝切先切成小塊煮熟,再用湯匙壓成泥。 7.10-12個月寶寶一天的飲食範例 固體食物階段 食物型態:固態 每日副食品餐數:3回∼4回 奶水餵養次數:2回∼3回 新嘗試: 這個階段可以開始讓寶寶嘗試乾飯、全蛋等食物。   AM07:00 早餐時間: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早餐喝奶奶。 建議奶量:200∼250cc;當然,也可以用米糊一碗取代。 AM10::00 上午點時間:多攝取維他命C對美容很有幫助,點心吃柳丁。 柳橙類水果,必須挖取出果肉給予寶寶;假如覺得麻煩,改以蘋果切片也不錯,但記得要小心,別讓寶寶噎到了。 AM12:00 午餐時間:媽媽用了麵條半碗(麵條切斷)、肉絲1/2兩(約1湯匙)及1湯匙利碎的蔬菜,做了一碗肉絲麵給我,香噴噴的。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茶時光,來瓶奶奶吧! 建議奶量:200∼250cc;或改以米糊一碗也可以。 PM18:00 晚餐時間:豐盛吧!有稀飯、紅蘿蔔、馬鈴薯和半個蛋,營養100分 PM21:00 宵夜時間:成長中的我是餓得很快的,所以睡覺之前,再吃個宵夜。 建議奶量:200∼250cc;或改以米糊一碗也可以。 10∼12個月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   林姃慧醫師表示,十∼二個月的寶寶雖然已經可以開始喝牛奶、吃全蛋,但是許多全奶類產品,如起司、優格、養樂多等食品,還是等到寶寶一歲以後再給予較為適宜。此外,由於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具有可以自己吃飯的能力,所以媽媽應該儘量讓寶寶自己吃,並示範正確的動作(如拿湯匙、握杯子),讓寶寶學習。  選擇正確安全的餐具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寶寶手部的抓握能力尚不完全,所以餐具應選擇摔不破的杯、碗、盤、匙等等;同時,餐具的品質及耐熱度也須考量,因品質不佳的塑膠餐具很可能會遇熱釋出化學物質,所以媽媽們可得仔細選擇,以確保寶寶的健康。 10∼12個月寶寶的副食品製作重點 A.蔬菜類-碎蔬菜: 將新鮮蔬菜洗淨切碎後,放入鍋內加少量的水煮爛後盛出即可。 B.五穀根莖類-濃粥: 米加7倍水,以小火煮爛。 C魚肉蛋類-蒸蛋: 將蛋打入碗內,加入水或湯汁至八分滿,再加入少許的鹽(或糖),置入鍋內蒸熟即可。 添加副食品的禁忌  最後,有一些添加副食品的禁忌必須再次提醒媽媽們;首先是食物的選擇,在寶寶的牙齒還沒有生長完全之前,媽媽們應注意食物的軟硬問題,特別是有骨頭或有刺的食物,一定得特別小心。還有,為了避免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媽媽們應避用調味料調理副食品;當然,油炸、辛辣或是太冰的東西也不適合給寶寶吃。   另外,有部份的蔬(菜像是胡蘿蔔、芒果、南瓜等)因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所以易使得寶寶的皮膚變黃;因為維他命C雖有益,但卻屬於脂溶性,食入後會囤積於體內,而使得寶寶的皮膚黃;雖說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掉,但還是不應該讓寶寶吃太多,適量就好。 完整的營養最健康   最後要再次提醒媽媽們,副食品的添加重點,就是希望除了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之外,還能讓寶寶漸漸地適應各類食物,所以其量應由少變多,千萬不要強制限定寶寶一定得吃多少,而逼著寶寶多吃一點;否則若是影響了寶寶進食食的心情,並留下對其的負面記憶,反而易使得添加計畫失敗,甚至導致寶寶產生偏食的習慣。   掌握嬰兒時期的健康,就是為寶寶的將來奠定了穩固的健康基礎;而想要擁有健康,當然就必須擁有完整的營養囉。林姃慧醫師與毛櫻曼營養師同時強,若是希望寶寶能健康的成長,則均衡的攝取5大類營養可是第一要務;而在您掌握了0歲階段的副食品給予原則之後,相信對於完整營養的給予,定能不費工夫的信手捻來,營養百分百、健康百分百。

贏在起跑點!寶寶第一年的飲食指南

2004年12月28日
公開
45

文•執行╱吳佩儒 採訪諮詢╱馬偕醫院營養室營養師丁敏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麥素英 從寶寶哇哇落地開始,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為人父母的心,而如何讓寶寶健康成長,更是備受父母關注的問題。根據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的營養會影響一生,為了奠定日後的健康基礎,父母應該認真為寶寶規劃第一年的飲食。 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更是成長的重要關鍵,這時身體的各個部位的生長速度相當快,此時若能適時地補充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不僅可以打造出寶寶健康的體質,同時也讓寶寶日後的行為發展更為健全。 寶寶剛出生時,由於蒸發作用、大小便等,會造成身體水分的流失,以致體重會略微減輕;等到大約10天後,體重就會開始明顯增加。 0∼1歲是成長的關鍵 在正常情況下,0∼六個月是寶寶身高、體重增加最快速的時期,平均每個月會增加身高2.5公分,體重一公斤左右;過了六個月後,寶寶成長速度就會減緩,平均每天體重的增加約15公克,身高到了滿周歲通常是出生時的1.5倍。 在一歲寶寶所需的飲食中,各種營養素裡以蛋白質、脂肪、醣類,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熱量來源,能讓寶寶長得又高又壯。這個時期寶寶的發育,以腦部、骨骼、神經系統、組織器官為主,為了讓寶寶能夠頭好壯壯身體棒,營養的補充極為重要,配合這個時期的營養補充主要以蛋白質,礦物質如鈣質、鐵質等營養素最重要,這些都是造血、骨骼發展最需要的基本要素。 此外,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也是維持寶寶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需的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按其溶解性將其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D、E、K;「水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維生素C、菸鹼酸、葉酸、泛酸、膽鹼等。 不過醫生強調,各種營養素必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利,例如,鈣質是建構骨骼、牙齒的重要元素,而鈣質的吸收又受到脂肪吸收的影響。因此,如果只重視某種單一營養素的補充,沒有均衡攝取完整的營養,就無法徹底發揮營養素的效用,進而就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食物的準備上,由於母奶中所含的營養,足以提供0∼6個月寶寶的生長需求;等6個月之後,母奶已經無法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完整營養,此時就必須添加副食品加以補充。一般寶寶在4∼6個月大時便可漸進地添加副食品,剛開始以五穀根莖類的食物為主;到了7個月以上,可再給一些肉類食物;10個月左右則可以加入一些乾飯。 寶寶吃多少才算飽?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對飲食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寶寶的飲食量應該達到多少才算標準?其實都只是一個建議值,必須視個人差異而定。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有持續成長,且落在生長曲線圖的正常範圍內,就表示寶寶攝取到了足夠的飲食量。 1~3個月大的寶寶,母奶或配方奶是他們唯一的食物來源。不過對於喝母奶的寶寶來說,對喝母奶的寶寶來說,計算喝奶量有執行上的困難。如果要判斷寶寶是否有吃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他的生長曲線著手。(見表:寶寶趕上進度,成長速度) 媽媽也可以從自己乳房的變化來判斷,如果餵完奶之後乳房仍有脹奶的現象,很叮能是寶寶根本沒有吸吮奶水,必須特別注意。此外,寶寶喝完奶後,如果沒辦法安穩睡覺,一直不斷哭鬧,也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吃飽的關係。 至於喝配方奶的寶寶,父母應為寶寶慎選奶粉品牌,「衛生署檢驗合格」是最基本的要求。至於每天的飲食建議量,三個月以前每公斤體重約需120~150c.c.的奶量,四至六個月維持原來的奶量外,可為寶寶增加米糊、麥糊或果汁等副食品。 六至九個月以上的寶寶,每公斤體重的需奶量最多到120c.c.就夠了,由於這時寶寶已經習慣吃副食品,只要不是完全不喝奶,不需要太過擔心。而在副食品的食量上,建議將澱粉類的食物增加到兩碗;稀釋果汁可調整為果泥;另外還可以準備肉泥、肝泥來餵食。 副食品補營養 也練咀嚼 十至十二個月的寶寶因為活動力增強,飲食需求量必須增加,相對地,奶量的需求大約為500c.c.,甚至一歲以上的建議喝奶量,也都應該維持在500c.c.∼700c.c.。至於副食品的部分,寶寶此時已經開始長牙齒,建議給予一些軟的乾飯、小塊狀的食物,藉以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澱粉類、果泥、蔬菜及肉泥的量都可以酌量增加。 寶寶4∼6個月大左右,腸胃道功能已經愈來愈成熟,能漸進地接受天然的食材,此時為寶寶添加副食品,主要是希望能提供寶寶生所需的均衡飲食。隨著月齡增加,母奶或配方奶已經慢慢無法因應寶寶的生長需求,尤其是鐵質、蛋白質、維生素等,必須藉由添加副食品來補充不足的營養。 此外,副食品主要是天然食材,寶寶從喝液體的奶水,到進入半固體的蔬果泥,直到固態的食物的過程,可以訓練寶寶的吞嚥和咀嚼的能力。這種漸進式的添加副食品,其實也為斷奶做準備。此處所提到的斷奶,其實指的是斷奶瓶,也就是逐漸從奶瓶轉換成用杯子、湯匙、筷子來餵食。 一歲以下的寶寶每天幾乎都是少量多餐,為了更完整地掌控其飲食量,建議父母不妨養成每天做飲食記錄(次數、食量、時間、食物總類、特殊反應)的習慣,以便於判斷或分析寶寶的飲食狀況。 小時候胖不是胖? 如果寶寶出現體重過重的情形,必須從飲食開始調整,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千萬不要有「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導致無法適時控制體重,造成日後肥胖的問題。若家中有過胖寶寶,父母應該先從減少不必要的點心著手,至於在飲食內容的選擇上,也應該是減少攝取高熱量的食物,而非減少均衡飲食(例如:米飯、牛奶、蔬菜水果、瘦肉)。 相反地,當寶寶有體重過輕的問題,父母應該漸進地增加飲食量,如果寶寶真的都有正常飲食,體重卻還是沒有照比例增加,就必須立刻向醫師諮詢。 寶寶進食也講氣氛 寶寶在接觸副食品以前,都只用吸吮的方式喝奶,所以當父母用湯匙餵食副食品,一開始寶寶會感到不習慣而產生排斥,不停地將食物往外吐,這是因為舌頭及嘴巴的肌肉協調能力尚未發展完成,但此時父母更應該提供練習的機會,必須很有耐心地餵食,讓寶寶慢慢適應。 建議父母不妨在寶寶肚子餓的時候先餵副食品,增加寶寶進食的意願,千萬不要先餵奶再餵副食品,否則寶寶進食的意願會更低。 營造愉悅的進食環境,不但有助於提升寶寶的食慾,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尤其隨著寶寶的月齡不斷增加,環境及情緒的影響力也就更明顯,如果無法擁有愉快的進食過程,會造成寶寶的壓力,間接導致厭食或偏食的情形。 此外,寶寶在奶類主食以外,第一次接觸副食品時,其實並沒有任何主觀的好惡,此時父母必須特別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飲食偏好,在無形中養成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有些大人本身就有偏食習慣,很容易會用自身的標準去準備食材,如果一來就可能造成寶寶較少接觸某些食物,進而產生偏食的問題。 副食品雖然是一般食材烹煮,是寶寶開始和大人吃相同的食物,但烹調原則應以講求清淡、原味為重點。所以大人在烹調時必須拋開自身的口味喜好,才不會添加過多的調味料,影響寶寶在口味上的喜好。 為了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穩健地向前邁進,父母應該從小把關,妥善規劃寶寶第一年的飲食內容,透過營養的均衡攝取,為日後的健康扎根。

寶寶該吃多少?

2004年12月28日
公開
48

寶寶該吃多少? 寶寶的月齡 食物種類 份量 1~3個月 配方奶 120CC~150CC 4~6個月 配方奶 120CC~150CC 米糊,麥糊,稀釋果汁 半碗~1碗 7~9個月 配方奶 100CC~120CC 澱粉類 2碗 果泥 1~2湯匙 肝泥 2~3湯匙 10~12個月 配方奶 500CC 澱粉類 2~3碗 果泥蔬菜泥 2~4湯匙 肉泥 4湯匙 註:上述配方奶的奶量,以每公斤體重的需求計算 你的寶寶趕上進度了嗎? 生長曲線圖是判斷寶寶生長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其百分位所代表的意義是將每100位同月齡的寶寶依照身高、體重及頭圍做排行,只要位於25∼75百分位之間的寶寶,都屬於正常範圍。此外,寶寶每個月的百分位落點如果突然有大幅波動,也必須考慮是否出現生長過慢或過快的情形,進一步針對飲食量來做調整。 寶寶成長速度參考表 寶寶的成長速度 0~6個月 6~12個月 體重 平均每個月增加1KG 平均每天增加15公克 身高 每各月長高2.5CM 至滿週歲時為出生時的1.5倍重 為什麼寶寶不吃奶奶? 寶寶4∼6個月大左右,很容易出現短暫的厭奶現象,其特徵就是經常吃吃停停、被周遭事物或聲響打斷喝奶,但即使喝奶量減少,活動力及生長發育也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生理性厭奶」,父母最好選擇比較安靜且不受干擾的環境餵奶,避免造成分心,或趁著寶寶半睡半醒時餵奶,也是不錯的方式。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寶寶非常抗拒喝奶,父母千萬不要強迫就範,否則可能會造成更不好的反效果,建議父母不妨藉由這個時機餵食副食品,一方面幫助寶寶進入副食品階段,一方面也能補充缺乏的營養。 如果寶寶發生厭奶現象,且伴隨著氣色不好、睡不好、活動力變差等情形,就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例如:代謝性疾病、咽喉炎、呼吸道感染、腸胃炎,就是屬於「病理性厭奶」。此時父母應該立刻帶寶寶就醫,確認病因後再做妥善的處理。 添加副食品有訣竅 添加副食品必須掌握「少→多、稀→濃、液體→半固體→固體」的基本原則。 父母開始餵寶寶吃新的副食品時,必須以單一種類且少量的方式慢慢嘗試,確定寶寶沒有不良反應後,再逐漸加量。必須注意的是,添加副食品的過程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一次只能添加一種新的食材,等寶寶適應後,才能再更換另一種新的食材,以免因為腸胃道尚未發育成熟,引起食物過敏或腸胃不適的問題。如果寶寶嘗試新的食材後,出現紅疹、腹瀉的情形,應立即停止餵食該種食材,等1∼2個月之後再試試看,情形較為嚴重者則必須就醫。 正確餵食米、麥粉 許多父母為了方便,會將米、麥粉連同奶粉一起沖泡,再餵寶寶吃,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如果把米、麥粉加在配方奶中,一方面無法讓寶寶練習吞嚥及咀嚼的功能,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喝奶量減少,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因此,父母應該學習正確添加米、麥粉的方式,先將其調成糊狀,並在兩餐之間以湯匙餵食。 食材挑選與烹調 挑選技巧 1.根據不同月齡選擇適合添加的食材。 2.盡量選擇當季的新鮮食材。 3.避免選擇有過多農藥殘留的食材。 烹調技巧 1.盡量採用水煮或清蒸的烹調方式。 2.烹調前必須先將雙手洗淨。 3.不要添加調味料,保持食材本身的原味。 預防過敏的原則 過敏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預防寶寶發生過敏,特別是本身就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等六個月以後,再開始添加副食品。 在副食品的選擇上,由於米類的致敏性較低,先選擇添加米粉會比麥粉來得恰當。柑橘類的水果(例如:柳橙)也屬於致敏性較高的食物,最好等月齡大一點再給寶寶吃。此外,海鮮類、蛋類的食物,則應該延後到9個月或1歲再餵食。

喝奶篇

2004年12月17日
公開
52

市立陽明醫院小兒科主任�楊文理醫師 專業醫師的建議 1. 寶寶喝多少奶才夠?   呂適存小兒科診所院長呂適存表示,小寶寶喝奶的標準依照體重判斷,每天應喝的奶量是以每公斤喝150㏄為計算標準。例如:小寶寶體重四公斤,一天應該喝的奶量150 ×4=600㏄。但是喝母乳的小寶寶,只要寶寶喝奶後,可以安穩睡覺兩小時以上即可。   一天要喝幾次奶?   喝牛奶的寶寶可以每3∼5小時餵一次,一天總共約餵6次;如果寶寶已經吃飽,母親餵奶時,寶寶會以舌頭頂住奶嘴,甚至用轉頭不喝、啼哭來表達。台中榮總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表示,喝母乳的寶寶在一個月內,一天至少喝8∼12次,,一天至少小便六次,當吃飽的時後,寶寶會自己鬆開母親的乳頭;而且頭三個月一週體重增加約150公克,即表示寶寶吃飽了。 2. 寶寶不喝水怎麼辦?   寶寶所需要的水分約100∼150㏄/㎏/天,但是牛奶中有七分之六是水份,而且新生兒的活動力不強,水分消耗少,可以不喝水。但是,呂適存醫師強調,寶寶長到2∼3個月以後,活動力、新陳代謝都增加,開始要喝水;而且若是夏天,容易流汗流失水分,可以補充水份。通常是寶寶喝完奶後,在兩餐中間喝水,如果是是針對已經長牙的孩子,也可以在喝水時清除口腔中奶渣。陳昭惠醫師則表示,完全喝母乳的寶寶在前六個月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即使非常炎熱的天氣,只要寶寶需要了就餵母乳,也不需要喝水。 3. 寶寶熟睡時可不可以餵奶?   寶寶熟睡時不鼓勵餵奶,因為不僅吸收情形不佳,也會造成清醒時肚子不餓不想喝奶,此外,熟睡時口中含奶水和奶嘴頂到牙齦部份,都容易造成奶瓶性齲齒。 4. 如何知道寶寶餓了   陳昭惠醫師表示,當寶寶的嘴唇、舌頭做出吸吮的動作;或是嘴巴碰到東西,如衣服等,頭就轉向過去,而且嘴巴也還會張大,甚至碰到自己的手就會吸吮手指時就是寶寶肚子餓了,即是「吸吮反射」表示母親可以餵寶寶喝奶了。至於小寶寶哭鬧時已經是非常餓了。也可以將手放在小寶寶的嘴邊,若會一直吸表示寶寶肚子餓了。 5. 寶寶常常吐奶或溢奶   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志成表示,寶寶喝完奶後,將從嘴角流出少量奶水,稱為「溢奶」;若奶量很多甚至是噴射狀,稱為「吐奶」;兩者有時不易區別。 造成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如下:   胃食道逆流:食道到胃的交界處有一括約肌(賁門),通常是關閉,只有在食物進入胃中會打開,目的是控制食物不反流至食道;但是新生兒的賁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食物容易回流到食道,造成吐奶。   胃容量小:寶寶的胃容量小,父母卻餵得太多,超過胃容量。   奶嘴大小不當:奶嘴大小不當,寶寶喝奶時將多量的空氣吸到肚子裡造成腹脹就容易吐奶或溢奶。 以下的方法可以減少吐奶或溢奶的情形:   餵奶餵到一半就幫寶寶排氣;少量多餐,一次不要餵得太多,以免腹脹;寶寶睡覺時可以採右側睡或趴睡;此外,挑選一個合適的奶嘴也是減少吐奶的重要關鍵。   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會有許多併發症,像是寶寶吐奶或溢奶時如果嗆到自己,有可能引發吸入肺炎,胃酸逆流造成食道發炎出血,甚至貧血;喝下去的奶都被吐掉,造成生長遲緩;喝完奶後容易哭鬧不安。嚴重的胃食道逆流,除了上述的情形需要給予藥物治療外,必要時進行縐褶手術plication。   有一個和胃食道逆流要區別的病是「幽門肥厚狹窄」,若寶寶很想吃奶,一喝奶便呈噴射狀嘔吐,體重沒有增加,可能是罹患「幽門肥厚狹窄」。幽門是在胃到十二指腸的交界處,若幽門肥厚狹窄會造成奶水無法順利流過,好發於寶寶出生後2∼5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