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比美麗可貴的是勇氣

2010年07月21日
公開
42

這是在"母親,是另一所學校"這本書裡 米媽舉了一個實驗的例子 有一群實驗人員研究猴子的社會行為 他們將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 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拿香蕉的動作, 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馬上會被淋溼. 一開始,有一隻猴子想去拿香蕉,水馬上噴出來, 結果每隻猴子都淋溼了. 每隻猴子都去嘗試了,也發現到都是同樣的結果. 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因為會有水噴出來!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的A猴子關到籠子裡. 這隻A猴子一看到香蕉,馬上就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打了一頓, 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A猴子會害牠們被水噴, 所以制止這隻新來的A猴子去拿香蕉. A猴子嘗試了幾次,都被打得滿頭包,當然A猴子也沒有拿到香蕉. 接著,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成另外一隻B猴子關到籠子裡. 這隻B猴子一看到香蕉,當然直覺地馬上想要拿香蕉, 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打了一頓,而那隻A猴子還打得特別用力. 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所有的舊猴子都被換成了新猴子了, 結果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所有的猴子都不知道為什麼, 牠們只知道,只要去動香蕉就會被打. 現在,籠子裡全是新猴子. 故事結局應該是沒有任何一隻猴子會被水噴,但牠們也都吃不到香蕉. 作者:"比美麗可貴的是勇氣" "你不需要聽從任何一個專家或權威的觀點,你可以保有自己的看法."

帕海貝爾《卡農》

2010年07月19日
公開
45

帕海貝爾《卡農》 帕海貝爾的「卡農」,原本只是無數巴洛克佳作中的其中一首,以三部小提琴間隔兩小節演奏一首完全相同的曲調,工整 精緻,但絕不會有人想到它會在「流行音樂」市場走紅,後來有一年家庭倫理片「凡夫俗子」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它的配樂就是這首「卡農」,全世界的電影迷 哥迷姐沈醉於劇情,同時也愛上這首只用弦樂、無多花巧的作品。 卡農因為是三部輪唱,加上低音部大提琴不斷重複著頑固的低音和弦 ,不像浪漫派作品一樣高潮起伏、驚心動魄。但是它就像電影標題「凡夫俗子」一樣,看似反複平常的進行中,卻交相共鳴出多種音色效果。在悠然不動中,卻又脈動著瞬息萬變的生命力。 作曲家簡介 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 一六五三年生於德國紐倫堡,一七O六年亦卒於紐倫堡。德國作曲 家、管風琴家,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今日在談西洋音樂史時,常常會將帕海貝爾忽略掉,即使提到,也多半僅是說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 風琴大師而已,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哈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其著名作品包括(眾贊歌前奏)七十八首、由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等。 其中以(D大調卡農與吉格)最為世人所喜愛,這首曲子堪稱「數字低音時代」的代表作。首先數字低音奏出兩小節的旋律,然後不斷地重複(這種又稱作頑固低 音),高音部則於其上不斷變化,這兩個聲部遵守著嚴格的對位法則,各自規律地不斷往前發展,最後光輝地結束,縱觀全曲,曲式雖嚴謹,但作曲家卻能在嚴格的 形式中作自由的變化,作曲技巧令人嘆為觀止,可說是巴哈以前的最高傑作之一。 曲目介紹 本曲創作 時間推斷是在一六七八至一六九0年之間,樂曲編制由三部小提琴、數字低音(通常由大提琴擔任)組成。首先由低音樂器奏出兩小節頑固低音音型(這個音型將貫 串全曲),一共反覆了十八次,成為樂曲主幹。接著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主旋律,第二小提琴、第三小提琴分別相差兩小節依次加入,演奏與第一小提琴完全相同的曲 譜。二部小提琴以簡單不過的架構發展,節奏和音量逐漸加快、加強,最後達到高潮。全曲扣人心弦,一氣呵成。 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簡單的講,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貝爾, 1653-1706) 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Gigue是吉格舞曲,不知道它跳起來是啥樣子,我印象裡有人說它是一種Circular Dance。 帕海貝爾擅長演奏風琴,是當時最偉大的風琴作曲家。巴哈的兄長就曾是他的門下學生。 帕海貝爾窮畢生精力所寫的教會音樂,在今天已少有人聽。人們談到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時,他很少被排上名。跟他所寫的那些教會音樂堂皇鉅作比較,卡農曲長僅五分鐘,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諷刺的是,使帕海貝爾留名後世的反而是這首卡農。 卡農旋律簡單樸實,但具有精密完美的樂曲結構,充份展現對位法的魅力。樂曲中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其低音部為只有八個音符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從頭到尾重覆了28次。 帕海貝爾的卡農約作於1680年,三百年後,魅力依然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小品。

送我去安親班--

2010年07月16日
公開
48

公司成立在即,客戶訪台,廠商的貨款,國外的訂單... 雖然是一人公司但是業務量已經足以成立公司了.即使許多人說掛在別人公司就好;無安全感的一生催促自己"快".. 記得妳出世時,我在新加坡.十天之後才相見...其實,當初和妳媽媽設定是要妳陪伴她.那年,我到德國,回來時見妳媽媽獨自一人睡在沙發,電視依然開著.凌晨時分一個少婦等待自己的丈夫回家...沒想到,生妳時她還是自己一個人. 所以,自此之後,爸爸出國再也不帶相機.也很少照相.. 妳跳舞時擺出最美的姿勢問我:"爸爸,我這樣美不美?'我卻要妳挺直一些.妳放學說:"爸爸,我可不可以去跑跑?"我竟然說趕快去寫功課.只因我只想著下午的訂單何時可確認.美元何時進來?多少次大聲對妳,妳眼光泛淚,直到我抱起妳才放聲大哭.只因爸爸告訴妳要堅強地活著...我真忘了.妳只不過是一個6歲女孩,如何瞭解人世間的一切? 今天,一早就叫妳起床.睡眼惺忪.帶妳去銀行.看妳臉色蒼白,我仍想著該如何將貨款解決,如何盡快將公司成立.妳靜靜地坐再那裡.全身冒汗.將妳抱起時汗已溼透小裙子. 妳突然在我耳邊說:"爸爸,送我去安親班.你和媽媽下班再來接我,這樣妳們就不會擔心我了".看著妳邊說邊在我懷中沉沉睡去,彷彿看到妳媽媽的臉.將妳緊緊抱著.擔心路人不小心看到爸爸不小心滴下的一滴眼淚. 又是凌晨了,看妳的小臉貼著媽媽的大臉.爸爸決定,管他訂單.今天還是不送妳去安親班.我要妳去跑跑,我要帶妳想去的地方.我要妳有一個難忘的暑假. 我管別人怎麼想.在我們地心裡,妳是永遠最美,永遠珍貴的一朵紫羅蘭.

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

2010年07月16日
公開
52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s that flies,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們可努力倣傚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於往昔。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瞄準無限之旅上的目標,用力將你彎曲,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 讓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彎曲吧!

98年度綜合所得稅退稅方式及時間

2010年07月05日
公開
45

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表示,98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退稅案件,依申報方式及時間分3批次辦理退稅,採用網路申報案件一律列為第1批退稅。 該局說明,納稅義務人採用網路申報及99年5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之分局、稽徵所申報之二維條碼、人工申報退稅案件,列為第1批退稅,退稅款於99年7月30日 轉帳入納稅義務人指定帳戶,或於是日寄發退稅憑單;99年5月11日 至99年5月31日 申報之退稅案件,列為第2批退稅,於99年10月29日 轉帳入指定帳戶或寄發退稅憑單;申報為應自行繳納稅款,但於交查後屬退稅案件,列為第3批退稅,於100年1月20日轉帳入指定帳戶或寄發退稅憑單。 該局指出,綜合所得稅退稅方式有2種,納稅義務人申報如有退稅,只要在人工申報書「利用存款帳戶退稅」欄項填入或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輸入本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在郵局或參與金融資訊連線之金融機構存款帳號(如屬外商銀行,以開立之新臺幣存款帳戶為限),國稅局會將退稅款直接撥入指定帳戶,並郵寄綜合所得稅退稅直接劃撥通知單通知納稅義務人退稅款已撥入帳戶;如未填寫(鍵入)利用郵局或金融機構存款帳戶退稅或指定之帳戶無法撥入者,國稅局將開立綜合所得稅退稅憑單郵寄納稅義務人,納稅義務人收到退稅憑單後,請儘速在兌領期限內利用金融機構或郵局存款帳戶提出交換。憑單左上角未劃二道平行線者,亦可持退稅憑單、受退人身分證、印章前往指定之金融機構(臺灣銀行位於臺北市各營業單位)兌領退稅款,如委託他人代領,請加附代領人之身分證及印章。 該局呼籲,納稅義務人使用便利又快速直撥方式退稅,可免往返金融機構之舟車勞頓;另提醒納稅義務人確實依存摺填寫或輸入存款人身分證統一編號、金融機構代號及帳號,以免資料錯誤,退稅款無法順利撥入指定帳戶。

【英文,非學好不可】

2010年06月10日
公開
51

作者:成寒 學不好英文,到現在,還不甘心的人請舉手!     說到學英文,是許多人心中的痛。尤其是花了那麼多錢,補了習,也買了書,   甚至也花大錢出國遊學,上語言學校,怎麼還是學不好呢?   成寒在十七歲以前,幾乎完全不會英文,自信心跌落谷底,甚至還想過自殺。在漫長 煎熬痛苦的過程中,幸虧找到了好方法,一點一滴,從頭學起,在十個月內托福考了 六百多分,其中聽力得到滿分,而且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快樂,當然也有一點點的辛苦。   成寒以自身的經驗,以及輔導兩岸同胞的心得,包括許多住在美國、加拿大、 英國、澳洲、日本、泰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華人,都曾經透過成寒的書重新學習 英文。   實際上,學不好英文,跟「觀念錯誤」有關。在講座中,成寒將以聲、光、色手法 解析,你為什麼學不好英文的原因。   先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為什麼你的英文總是停滯不前? 2. 為什麼補了那麼久的會話,一碰到老外,還是聊不起來?  3. 為什麼你總是說一口中式英文,或寫一手中式英文,且閱讀速度很慢?  4. 為什麼你的發音總是怪怪的?補了那麼久的會話,還是或抓不準對方在說什麼?  5. 為什麼一旦不補習或不考試了,你就失去唸英文的動機? 6. 為什麼努力了那麼多年,依然進步有限,英文無法達到聽讀說寫流利的程度? 原因歸納如下:  1. 想把英文學好,必須具備三點:方法、毅力、教材。  2. 補會話沒有成效,那是因為沒有足夠 input ,哪來的 output?  3. 方法要依自然學習原則,從〔聽〕入手,聽力是學英語的最基礎,會聽就會說也會寫。  聽多了英語有聲書,對英文自然融會貫通,不必再去分析文法,熟悉英文的習慣用法,  像英美人士那樣脫口而出,下筆流暢,不必想了又想,結果還是想出不地道的中式英文。 4. 教材應該多樣化,正常速度(而非坊間的慢速英文),最好有一百個以上的不同英美  人士的聲音,讓你練到無所不能聽的程度。會聽,才會說。    5. 英文是一輩子的事,一旦久不唸,很快就忘個一乾二淨。自己製造英語的環 境,養成   聽英語有聲書的習慣,隨時隨地,輕鬆可做。就算在補習,回家也要經常聽有聲書。  6. 因為學習方式像亂槍打鳥,只為了通過考試而唸測驗書,以致於永遠沒有真正學好。    學英文,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小一不能唸小六。

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

2010年06月08日
公開
51

從幼稚園步入小學,是孩子面臨生活大轉變的開始,父母該怎麼協助,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短短兩個月,小一新鮮人得面對的生活型態與作息,與幼兒園大不相同。 步入小學,孩子得開始適應:鐘聲是作息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上課不能隨意走動,學會注音符號後要開始抄聯絡簿,午睡是趴在桌面上休息……哇!怎麼頓時風雲變色? 別擔心!多位低年級導師與過來人父母,合力傳授實用教戰法寶,讓你把幼小銜接的「大階梯」,化為漸次向上的「緩升坡」,順利登頂小一。 法寶一:用正面字眼,描繪新環境 每個「新開始」,都是給予祝福的最佳時機。小一新鮮人即將面對「規律生活、正規學習」的日子,家長在日常交談中,多用「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可學到更厲害的知識」、「操場更大」、「圖書館故事書更多」等正面語句形容小學,讓孩子期待小學生活的正向情感不斷滋長,減低害怕、焦慮的負向情緒。 法寶二:大手牽小手,校園走一走 建立環境熟悉度,是「穩定軍心」最有效方式。家長可以利用假日造訪校園,認識學校位置,以及教室、廁所等最常使用的場所。以廁所來說,由於小學多為蹲式廁所,小男生的便斗也比較高,父母可藉機指導孩子如何放好雙腳、抓好「角度」與「方向」,掌握最佳「噓噓」與「嗯嗯」位置,並示範如何才不會弄髒地面與衣褲。 此外,放學時間人車雜沓,務必與孩子確認接送地點。若孩子走路上學,最好帶著孩子多走幾遍上下學安全路線,遵守交通號誌,儘量多走人行道或騎樓,別貪圖快速而鑽入偏僻小巷。 法寶三:遊戲器材,注意安全 許多學校健康中心都發現,低年級最常因遊樂器材使用不當,導致發生瘀傷、跌傷、撞傷的比率最高。帶孩子熟悉校園遊樂場時,家長可示範正確玩法,提醒孩子玩盪鞦韆時手要抓緊、不要還沒停好就跳下來;玩滑溜梯時不可頭下腳上或站著溜;與他人玩翹翹板時,不可在動態的板上行走,也不能突然跳開讓另一邊友伴掉下來。 法寶四:打敗起床氣,吃頓好早餐 如何讓孩子順利在七點五十分前進校門?除了「全家總動員」調整生理時鐘,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與「獎懲規則」。幼稚園經常使用的「集點獎勵」制度,對小一生依然很有魅力。 開學前,父母可陪著孩子思考:以後每天晚上有多少事情必須完成?做這些事需花多少時間?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表,並透過貫徹獎懲規則,達到早睡早起目的。 小孩作息深受大人影響,夜貓族父母也應嘗試調整作息。可先陪孩子入睡,再起床繼續處理未完成的事,不僅創造睡前相處時間,也避免孩子跟著父母晚睡,錯過優質早餐時間。好好坐在餐桌旁,從容吃頓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早餐,是父母可提供給孩子的最佳學習武器。 法寶五:生活自理能力,最重要 「台灣家長都太重視課業學習,忽略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只一位低年級導師如此感慨。從書包書桌整理到衣著整齊清潔,都是小一學生在學校必須面對的「生活功課」,父母在家應把練習機會還給孩子。 如學校課桌抽屜,孩子經常塞得亂七八糟,可透過「書背朝自己,大書住下面、小書住上面」的置物原則,以及教孩子找書時掌握「整疊拉出一半,抽出需要的那本」等小訣竅,讓抽屜井然有序。櫃子裡面也可放一個小籃子,指導孩子將小文具放籃內、大物品放籃外排好。 保持座位整潔,在家也能先訓練。有些學校會讓孩子負責班上或座位周遭打掃工作,若在家裡有練習拿掃把的角度與力道,掃地就不會變成「揮掃把」。中午用餐後課桌難免油膩,若在家就曾練習扭轉濕抹布,清潔課桌面就能游刃有餘。 法寶六:等待與耐性,需同步成長 幼稚園到小學,也是從「立即獲得」到「學習等待」的過程。 幼稚園有兩位老師,較能周全顧及全班情緒;但小學每班通常僅一位老師掌控,孩子必須學習有耐性「等待」老師幫忙。父母可每天花十分鐘,讓孩子練習「坐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數週後漸次增加至二十分鐘,至少以三十分鐘為目標。 要改變幼小孩子行為,可掌握以下步驟:一,一次只改一件事情;二,有進步就記錄、給予獎勵;三,一開始採取低標,隨熟練度提高可提高標準;四,一項行為改好後再換下一個。父母要有至少兩星期到數月的長期抗戰心理準備,中途停止就前功盡棄了。 先跑未必先贏,學習態度更重要 一年級是正規義務教育的起步,孩子必須開始跟著教科書進度,專心聽講學習。為協助低年級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多位專家建議父母運用以下訣竅,幫助孩子減少減少學習過程的挫折與不適應。 訣竅一:購置學用品,重安全實用 「自己的」新書包、「我的」新鉛筆盒,都可增強上學的期待感。但父母在購買學用品時,不能任憑孩子喜好,也須留意實用與安全性。 .鉛筆:小肌肉不夠發達的孩子,可從HB三角鉛筆開始練習,之後再慢慢轉用六角與圓形鉛筆。也可透過握筆器,建立正確握筆姿勢。小一生還不太能掌控握筆力道,不建議使用自動鉛筆。 .色鉛筆或彩虹筆:留意是否容易塗抹上色,彩虹筆則須容易抽換顏色。 .橡皮擦:忌選複雜造型,以白色軟性橡皮擦為佳。 .尺:不要太厚或太長,儘量選擇透明材質,方便對準目視。 .鉛筆盒:花俏機關不宜太多,以免上課把玩分心,大小要能裝入筆與尺。 .美術用品:體積龐大的組合式用品,會佔據整個桌面,最好分項購買。若使用姓名貼,每枝蠟筆或色筆各貼一張,會比只貼在盒上有效降低遺失機率。 訣竅二:功能性書包,須搭配正確收納習慣 拉桿式書包上下樓不易,容易絆倒自己或他人,對小一生暗藏危險,多數老師仍推薦傳統雙背帶式書包。購買時千萬別只看圖案,最好能先試背,留意是否隔層分明、輕巧實用、密合防雨,以及能否容納大開本書籍等。 現代父母重視孩童發育,講求人體工學的功能性書包順勢崛起。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書包也要搭配良好使用習慣,才能發揮作用。例如書包底部儘量貼近尾椎,最好有可調式插扣腰帶減輕肩膀壓力。書包連同書本重量,不宜超過體重的一五%,愈厚重的書本應該愈貼近背部擺放,並加以固定避免晃動。若書包一側放了裝水水壺,另一側最好也放些物品平衡,避免受力不均。 訣竅三:水壺餐具,留意耐熱標示 若水壺的材質有問題,或設計不良難以清洗,反而容易成為病菌滋生溫床。購買時須留意標示材質的三角形內數字,編號二號與五號可耐熱到沸點以上,多用來製作奶瓶或微波容器,較穩定安全。市售的寶特瓶、瓶裝水罐,容易因悶熱而釋放化學物質,應該避免。 訣竅四:坐姿與執筆姿勢,護眼關鍵 根據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統計,小一近視率為二八%,小三增為四三%,到小六更超過六成。這與孩子寫字時習慣筆桿前傾、彎腰駝背、坐姿不良有很大關係。 以握筆姿勢來說,父母可掌握「大姆指與食指夾住筆桿,中指在筆桿下當靠山,無名指與小指併攏」的原則,離筆尖約三公分,讓筆桿自然落在虎口。 訣竅五:建立閱讀與訂正習慣 一年級課業不會太難,多位老師都認為,與其讓孩子花很多時間寫評量,不如及早培養閱讀習慣,更有建設性。尤其語文能力高低,會連帶影響其他科目,例如數學應用題,就必須以足夠的文字理解力為基礎。 不只一位老師指出,良好的訂正習慣,要從低年級培養。家長檢查作業時,可往前檢查孩子是否確實訂正,並讓孩子說出前後差異何在,避免一錯再錯。 訣竅六:注音符號,並非認國字的基礎 注音與國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符號系統。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不需先學會注音才能辨認國字,與後續的學習適應狀況也沒有直接關聯,家長不必過於擔憂。若仍希望孩子能提早學習注音符號,則需留意方法,免得打壞學習胃口。 常見讓孩子從ㄅㄆㄇㄈ背到ㄢㄣㄤㄥ,然後從中間隨便指一個問孩子「這怎麼唸」的方式,不僅枯燥沒效率,也容易陷入「不從頭開始背就回答不出來」的窘境。可以透過有注音的童書問孩子:「這頁哪些字有ㄅ?哪些字有ㄛ?」或讓好動的孩子以身體「扭」出注音符號。 系統性的拼音,最好還是等老師教。現在學校都是先拼下面兩個韻符,再搭最上面聲符發音,如「點」(ㄉㄧㄢˇ),會先拼ㄧㄢˇ,再加上ㄉ音。此外,有些注音符號發音近似,如ㄛ與ㄡ(ㄡ有ㄨ的音),ㄝ與ㄟ(ㄟ有ㄧ的音),ㄣ與ㄥ(發ㄣ音口腔較扁平),家長指導孩子時要留意正確性,以免日後反而得費時矯正。 訣竅七:數學培養「量感」,背誦前先理解 有些孩子入學前就開始背數字或乘法表,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具備數字與數量關係的「量感」。平常吃葡萄或荔枝時,可以一顆顆拿給孩子並數出數字,讓數字與數量相互對應。太早背誦而不了解意義,對孩子的數學能力並無幫助。 量感建立後,家長可透過「輪流」與「先順背再倒背」的技巧,讓孩子熟悉數字。例如上樓梯時一人唸一個數字,從一慢慢開始正數;順著數很熟悉後,再輪流練習倒數,都有助低年級的數學學習。

爸比陪伴 對小孩有神奇療效

2010年06月04日
公開
47

文�陳煥昭 在台灣的兒童心智科門診中,大概有3/4是媽媽單獨帶孩子來看診,少見爸媽一起來、或爸爸單獨帶孩子來。我想這應該跟男性賺錢、女性顧家的傳統角色設定有關,很多爸爸都是很忙碌的。 但是在照顧整個家庭的心理需求時,不管是平日的相處,或是有問題要去看醫師時,如果爸爸很忙碌,他要扮演什麼角色?很多來看診的小朋友,偷偷告訴我:「爸爸至少要這樣做。」那就是爸爸支持媽媽,一起出來面對問題,對孩子就有神奇的療癒效果。 再忙碌的爸爸,只要回家跟媽媽說一聲:「你辛苦了!」對孩子問一聲:「你們今天有沒有聽媽媽的話?」其實就是對媽媽最大的支持,並且讓孩子知道:「不管爸爸再怎麼忙,都站在媽媽那邊,持續關心你們。」 小妮(化名)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媽媽會帶她來看診,不只是因為她在學校有很多行為問題,媽媽也為了照顧這個獨生女,辭掉工作,當全職家庭主婦,但依舊疲於奔命。 小妮在初診時,出現很多讓我擔心的症狀:她像常見的過動兒一樣「暴走」,又像自閉兒一樣,不理會任何人,不碰玩具,眼神也沒有對焦在任何地方。 我憂心忡忡地告訴小妮的媽媽,下次請她的爸爸一起來,因為我要很嚴肅地告訴他們:「照顧小妮,將會是長期抗戰!」 沒想到隔週小妮在爸媽陪伴下回診,卻讓我跌破眼鏡。小妮的爸爸牽著媽媽的手走進診間,小妮手上抱著一個可愛的洋娃娃,乖乖地坐在位置上玩,並且在我的邀請下,介紹洋娃娃讓我認識,並告訴我,洋娃娃的生活故事。只是簡單的:「爸爸支持媽媽、一起陪伴孩子」,小妮竟然就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可見父親的關心非常重要。 (作者為台北縣三重市美麗心診所醫師)

讓孩子在「喜歡自己」的感覺裡日漸成長

2010年05月28日
公開
50

作者/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有一種孩子,你可以指責他亂七八糟,也可以欣賞他創意無限;可以說他調皮搗蛋,也可以視他為活力充沛。當他入神作畫時,會忽略滿地狼籍的顏料彩筆;當他用心吃飯時,食物與杯盤會幻化為花園城堡。對這樣的孩子來說,上學途中永遠有新鮮趣味的事物等著他去發現,他的心中總有一片獨特而別人未必看得見的精采風光。 穿著紅色衣裳、頂著蓬鬆黑髮的亂七八糟,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孩子。她無法整整一節課乖乖坐在椅子上;她行事衝動、常常忘東忘西。然而,她渴望做個大人眼中的好寶寶、期盼得到大人肯定的心情,和其他孩子並無兩樣。只是許多大人不知道,像亂七八糟這樣的孩子,需要花費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精神,才能夠牢牢記住那些大大小小的規矩;即使想要表現良好,仍會一不留神就犯下無心之過。 人本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哲斯認為,孩子為了獲得大人的積極關懷,往往必須符合大人的某些期待,這些被叫做「自我尊重」的條件,它們既是自我價值感的來源,也是引導生命成長的重要依據。這些條件的設定本身並無不可,尤其是對孩子來說,透過這些要求他們才能學會某些重要能力、發展某些社會適應行為。但是,當這些條件過多、過於單一,或者標準過高,以致於很難實現時,孩子的自我概念將產生「我永遠不夠好」的扭曲。 羅哲斯說:「無條件的積極關懷……是一種毫無保留、不做評價的積極情感。」這種無條件的愛,能夠讓人感受到存在的價值並願意向成長邁進。如果愛的前提是外貌美麗、整潔有序、斯文優雅,甚至是乖乖坐好、行為舉止符合大人的期望,那麼這樣的愛是有條件而不真實的。對於天生氣質就是活動量大、反應強烈、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期待尤其令人黯然神傷。 有些孩子就像亂七八糟一樣,具有獨特鮮明的天生氣質,但她的許多行為也可以被形容為活潑、敏銳、富有創意和想像力,並且充滿熱情和勇氣。仔細想想,歷史上有不少像發明大王愛迪生這樣的偉人,在小時候恐怕也會被視為亂七八糟吧!像這樣的孩子非常需要大人的了解與接納。 當然,接納並不代表要完全認同孩子的一切言行,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考量他們的感受、想法、需求和動機,不用指責、處罰、批判、甚至羞辱的方式來規範孩子的言行。當大人願意尊重孩子的基本人格時,才能夠在教導孩子的同時,仍然讓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的愛。亂七八糟為伸張正義動手打人、太常發言干擾教學的行為,確實需要適度的規範與引導,但沒有嚴重後果、不侵犯他人的作為,就要讓孩子擁有如其所是的自由,孩子才有機會長出自負其責的能力。 自覺良好的孩子才願意學習自我克制,才有機會發展成熟的自我調整機制,這不只需要大人以愛和鼓勵做為後盾,更需要以等待和守候伴隨同行。期待每一位像亂七八糟一樣的孩子,都能擁有大人的笑臉、親親和愛,而能夠在喜歡自己的感覺裡日漸成長。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亂七八糟》)

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

2010年04月01日
公開
126

作者簡介 陳安儀   傳媒工作者。目前育有一女一子。   自小就是個好奇寶寶,興趣廣泛,尤其喜愛閱讀與寫作。台大中文系畢業後,一頭栽入電視圈,先後擔任中視「女人女人」、「今天不談政治」、「鑽石舞台」、「綜藝萬花筒」…等節目企劃製作,後轉任民生報、星報、壹週刊影劇記者。2002年與另外11位哺乳媽媽共創台灣母乳協會,並任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及常務理事、台北市內湖地區母乳親善聚會帶領人。   2005年離開《壹週刊》回家做自由撰稿人,開始筆耕生涯,著有《WHY NOT 時髦媽咪》、《孩子我要教你怎麼愛我》。2008年創辦「媽媽PLAY親子烘焙聚會教室」,及「陳安儀多元寫作班」。   目前是電視談話性節目中之常客,經常應邀暢談影劇、兩性、理財生活等相關話題,並經營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anyichen.pixnet.net/blog,點閱率高達620萬人次,獲選為親子天下雜誌「精選部落格」。 內容簡介 《親子天下》精選部落格,點閱率超過620萬人次!   聊出好教養,聊到心坎裡!   全方位親子聊天書,同時達成身教、言教、家教、品格和課業的引導!   為什麼,孩子有話都不跟我說?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為什麼,孩子愛狡辯?還說我偏心?   為什麼,他都不知道我有多愛他?   孩子,為什麼……?   對話與溝通,是教養的基礎!電視上言語犀利的媒體人、網路百萬人氣部落客:陳安儀,運用10年記者生涯,加上4年的輔導志工媽媽(每週和問題孩子聊天一小時)的經驗,傳授爸媽不可不知的親子五大聊天術、現代好爸爸四大絕招、妙問怪答招架術、教養頭痛偏方……,讓孩子喜歡和你聊天,而且還能聊出好教養,聊到心坎裡!   「媽,你猜我將來會不會下地獄?」   「媽媽,什麼是情書?妳收過情書嗎?」   「你們看!我的『鳥鳥』會動喔!」   「弟弟很會講話,所以妳跟爸爸都『以他為榮』,對嗎?」   「我為什麼不能哭?嗚……我沒有哭的權利嗎?嗚……你小時候被媽媽罵的時候,難道你不會哭嗎?」   看陳安儀如何從一個個生活小故事、一句句溫馨或狡辯的對話著手,分享自己跟孩子互動的經驗,並整理出一套和孩子輕鬆聊天、又能掌握孩子想法的技巧,聊出有規矩、有自信的孩子。   跟孩子談戀愛:「愛要說出來」適時跟孩子表達愛意;從父母的事情聊起,越是糗事、錯事,越容易突破孩子心防,和孩子聊出信任與了解……   孩子大呼小叫,無法無天:「懲罰與抱抱」愛與管教到底該如何拿捏?孩子吵著買東西,就聊「想要與需要」,讓孩子學會等待與體會得不到的幸福……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生活獨立:從「罵髒話」「講反話」聊出孩子的價值觀,替孩子打一劑社會預防針;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未來能輕鬆面對失敗;從討論什麼不能玩,讓孩子思索「為什麼不能玩」而非一味保護;教孩子自己坐公車、自己賺錢辦生日派對,給孩子適當的責任感……   「妙問怪答」招架術:面對挑釁的孩子,該如何發揮「先下手為強」、「出奇不意」兩大招數?如何面對坐不住的孩子?如何從小問題發現孩子的潛力……   培養親子共讀,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別以為「共讀」只需要在學齡前,別以為孩子識字了就可以停止共讀,幫孩子從圖畫書跨越到文字書更重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如何從生活瑣事寫小日記?   寫給父母的教養頭痛秘方:該如何教孩子寫小日記?孩子幾歲上幼稚園比較好?選學校不如和孩子一起進入校園,了解學校的作息;才藝課到底該補優點還是補缺點?如何戒電視?打電動提早圖像閱讀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