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孤獨六講

2010年03月30日
公開
49

作者簡介 蔣勳   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長。著有藝術論述《美的沉思》、《徐悲鴻》、《齊白石》等;散文《島嶼獨白》、《歡喜讚嘆》、《大度?山》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等。 內容簡介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一一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一一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在這匆忙的城市裡,我們是孤獨的個體。   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哲思考者不為人了解的「思維孤獨」,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這些都是現代人時時面臨的孤獨處境。蔣勳的《孤獨六講》,深入討論這六種存在於當代社會的孤獨議題,孤獨其實並不可怕,這些孤獨造就了社會裡「特立獨行」的個體,他們不因群體價值而妥協、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孤獨,而給予社會創發新意的可能。珍視孤獨感產生的瞬間,當我們與孤獨共處,我們將更瞭解自己。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2010年03月25日
公開
47

賓靜蓀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一定要我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整理。」(媽媽,兩個兒子)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 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該不該提早學ㄅㄆㄇ?

2009年10月26日
公開
50

長久以來,對於注音符號教學,教育當局所採取的態度一向是:幼兒園不可以教。然而,一紙命令並無法禁絕爸媽出於擔心而讓孩子提早學注音的風氣。不少家長都聽說,上小學後,因為大部分小朋友都學過注音符號,所以老師會很快教過去。因此雖然教育部明令規定小學有十週的注音符號課程,有些家長還是覺得,把孩子送到有注音符號教學的幼兒園或正音班,讓孩子提早學,才比較放心。 提早學,真的比較好嗎?   可是,提早起步,孩子的學習就沒問題了嗎?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有的幼兒園在孩子畢業前教授一、兩個月的注音符號,效果不錯,孩子進小學後的確比較沒有銜接上的問題。但有些爸媽的經驗是,孩子學過以後,會覺得小學課程太無聊,反而無心上課。有些小學老師則認為,幼兒園老師的教法不見得正確,到小學才去矯正會比較困難。 起步慢,真的會有影響嗎?   回頭來看沒有提早學注音的孩子,也許剛開始真的可能成績落後,但通常都可以迎頭趕上。而且,上小學以後才學的孩子,雖然起步較晚,但好處是可以從頭學習正確的注音符號。甚至,也有些先前沒有學過注音符號的孩子,只是完全跟著小學老師的進度,每天回來寫作業、複習,也都可以跟得上。 學習注音符號,挫折在哪裡?   所以,早學或晚學的結果並不是絕對的。其實,爸媽擔心的無非是孩子學不好,那麼最重要的應該是去瞭解,到底影響注音符號學習和適應的因素有哪些,孩子實際上會碰到什麼困難,或許更能對症下藥。   注音符號的學習問題牽涉很廣,孩子的性格、能力和學習特性、家長的態度、老師的教學方法、教材等都有關係;而課程的安排沒有考慮到注音符號的困難度,以及配合孩子的發展、學習特質去設計,也是造成孩子學習挫折的主要原因。 § 注音符號本身的困難度   客觀來看,注音符號對幼兒來說本來就是比較困難的。學齡前孩子的學習原則,是要對他有用、有意義、能引發興趣、能實際操作的,可是,注音符號很抽象,雖然筆劃簡單,卻長得都很像,不易辨認;有些音,像ㄥ和ㄣ等也很類似,容易混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像國字常見或容易知道它的用途,更難引發孩子主動探索的興趣。   此外,拼音常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像注音符號雖然有規則,但仔細分析,又有許多例外;例如,單音的「ㄒ」和加了「一」的「ㄒ一」(溪),發音都一樣,但有的單音和「一」拼起來,卻是發不同的音。有的孩子會抓到例外而順著它的邏輯去思考,就可能搞混、用錯。 § 課程安排不合理   另外,現行的教學安排在十週內要學到精熟的地步,也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一般幼兒能將說話的規則掌握得很好,是因為他一天當中有很多時間在聽大人說話、看書,從各個方面反覆地接觸練習。但是,孩子平常沒什麼機會接觸注音符號,目前的教學又是讓孩子在短時間、從不多的例子中去瞭解規則,孩子當然只能用純記憶的方式去學習了。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不管在生活型態、上課方式等,都需要時間調適,這樣的課程安排將會給孩子太多壓力。其實,如果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學習困難是可以改善的。 拉長接觸時間,減輕學習負擔   有些專家、小學老師認為,要拉長孩子的學習時間,可以往前從學前階段開始。不過,這並不意謂,像目前一些幼兒園所做的,把小學課程整套提早搬到學前階段;因為重複念同樣的課本,孩子上小學後,上課容易無聊、不專心;而且,幼兒園老師不一定受過專業、正確的注音符號教學訓練,孩子提早學,有可能學得不正確。   可行的作法是,在學前階段,讓孩子先有接觸注音符號的機會;利用遊戲、兒歌、兒童讀物來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認識、熟悉注音符號,知道它是做什麼用的;但是把較難的拼音部分,留到小學再有系統地學。事實上,有些幼兒園已經這麼做了,爸媽平常在家也可以嘗試。   不過,提醒爸媽,學前階段學習注音符號,必須以孩子有興趣為前提,不要強迫他學。而當孩子想嘗試寫字時,爸媽必須留意孩子手部小肌肉是否成熟,寫字時,也要注意孩子的握筆姿勢、坐姿、筆順是否正確。   除了耐心陪孩子走過難關,爸媽需要做的,應該是調整心態,不要把注音符號的學習看得太重要。事實上,它只是學習國語的一項工具,讓孩子可以用來認字、發音、查字典,學得好不好,對孩子的未來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爸媽不妨放輕鬆,讓孩子從興趣出發,試一試、玩一玩,也就足夠了,至於更進一步的學習,還是留給以後的小學老師來做吧! ◎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