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翰兒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成長痛

2009年12月09日
公開
59

成長痛 ☉林啟楨(成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 在兒童期2∼16歲期間,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會抱怨膝蓋和小腿後側肌肉疼痛,其程度、頻率或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些肢體的疼痛是偶爾發作,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異狀,沒有任何紅腫熱痛,則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成長痛」,但真是如此嗎? 「成長痛」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兒童肢體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卻趕不上同樣速度而相對較短,因此形成緊繃而感覺有痠痛的情形。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成長痛」是一個被誤用或誤解的名詞。因為,許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時間並沒有特別增加身高。因此看來,生長快速造成「成長痛」,並不是個合理的理由。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徵: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 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並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 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於2小時,然後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 4.沒有發燒與局部紅腫熱痛現象。 5.發作頻率並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分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係,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 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比較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局部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 轉載 > 更新日期:2007/07/24 16:30 ( 中廣 )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中老年人專利,兒童也可能罹患「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表示,這種兒童的關節炎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許多家長都以為小朋友是「成長痛」,因而輕忽延誤就醫,門診中甚至有嚴重個案,因為發炎導致心臟腫脹,有致命危險,因此呼籲民眾,一旦發現孩童走路一拐一拐,或早晨四肢僵硬,不明原因持續性發燒,最好儘速就醫治診斷。(徐韻翔報導)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幼年型關節炎在台灣盛行率逐年增加,大約每十萬人有六到八人,但就診率不如歐美國家。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表示,由於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病徵,加上小朋友無法確切表達身體的不舒服,因此,經常在發病好幾個月後才就醫,而延誤治療的結果,會影響發育成長,肢體障礙與其他器官病變,例如臨床上一名嚴重個案的小朋友,在就診時,關節炎發炎侵犯到心肋膜,心臟已經腫脹。 楊曜旭強調,幼年型患者發病年齡大多是16歲以下兒童,其中又以3到4歲或10歲是兩個發病的高峰期,如果能掌握發病前半年黃金治療期,約有3分之1的小朋友都可以在治療後的半年有效控制病情。因此,提醒家長,成長痛其實關節不會腫,一旦發現孩童持續性關節腫痛,走路一拐一拐,或早晨四肢僵硬,不明原因持續性發燒,起疹等症狀,最好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