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日期

#Tag

To My Little Boy ((From Mommy)

2016年07月31日
公開
46

親愛的弟弟 七歲,生日快樂。 首先媽媽要為去年生日信的欠缺說一聲道歉,媽媽偷懶了,好後悔沒寫下來,真是糟糕。 六歲到七歲這一年弟弟上了小學,在弟弟開學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因為媽媽的爺爺去世而缺席, 請爺爺奶奶代勞送你上學去,這是媽媽一個小小的遺憾, 感覺媽媽又遺漏了弟弟的一個關鍵時刻,真是抱歉,說起進小學, 媽媽原本擔心以弟弟慢郎中的性情應該會有好長一段適應期,但看起來弟弟適應得很好, 不知道是真的適應得很好,還是弟弟大而化之的個性也沒發現自己的不適應處就這麼過了一年, 呵呵呵,媽媽覺得應該各自參半,老師說弟弟的個性人人好,同學都很喜歡你, 依舊維持你打從幼稚園便開始的”暖男”形象,上小學媽媽給弟弟訂了90分的標準, 媽媽發現弟弟總是可以控制的剛剛好在標準內,若是一不小心低於90分, 看到媽媽沒有太大反應,弟弟會自動解讀為媽媽的許可,而自動下修標準, 媽媽發現若媽媽不作聲,你大概會不停的下修,於是告訴你只能90分以上,真的好神奇, 你可以立馬彈回90分以上的邊緣,除了上課與寫作業之外,弟弟完全不想在課業上多花一分鐘時間, 即使被姊姊碎念妳沒有上進心,你仍舊可以懶懶地回答姊姊多幾分又不能幹嘛, 面對姊姊勸你爭取榮譽爭取獎狀,你淡淡的說榮譽與獎狀又不能幹嘛, 姊姊叮嚀你要記得把每天閱讀的課外書寫給老師換取點數, 你仍舊不以為意的說沒寫沒關係,不一定要讓老師知道你有閱讀課外書, 除此之外,媽媽印象中你最常告訴媽媽的小學生活是你下課會去操場跑步, 媽媽覺得最可以代表你的小一生活的字眼是 “沒關係” 和 “跑步”, 看著你不複習不預習也能達到媽媽的標準,對原本擔心你會跟不上的媽媽來說, 已是極好的狀態,因此跟著你一起沒關係了起來,陪著你一起被姊姊碎念對你太放任。 溫和體貼善解人意依然是弟弟的特色,這一年媽媽發現弟弟喜歡息事寧人, 弟弟回家會告訴媽媽好事,但不好的事未必會說,不說的事通常都是過好久之後無意間說了出來, 記得有一次你跟媽媽說今天哭了,因為你的好朋友鬧著說誰誰誰是你的女朋友, 你制止不了,最後哭了,接著你告訴媽媽不要告訴老師這件事,也不要指責同學, 雖然媽媽本來就無意這麼作,但還是好奇的問了你為什麼,你說你不在意了, 而且好朋友應該不是故意的,媽媽又記得有一次騎車的時候,有一位老太太突然衝了出來, 媽媽大叫了一聲,停下來嚴肅的告訴老太太要注意自己也要注意別人的安全,回家的路上, 你說媽媽嚇到尖叫的聲音太大聲,跟老婆婆說話的聲音也太大聲,會嚇到老婆婆, 還告訴媽媽反正沒事就好,下次我們再騎慢一點煞車再煞快一點,弟弟軟心也暖心。 這一兩年弟弟在運動上作了多樣的嘗試,從很久以前的直排輪,改為足球,後來又嘗試了跆拳道, 最終這三樣我們都決定放棄,一開始媽媽堅持要持久,怎能一兩年內換了三樣, 心裡想的是你是不是遇到困難就要放棄,我們之間因此有了很多情緒上的拉扯, 後來媽媽決定妥協,但也因此發現媽媽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並不是每件事都得這麼嚴肅看待, 並不代表弟弟的人生對每件事都會是這樣的態度,運動本身應該是快樂的, 運動需要從嘗試中找到適性的項目,放開執著之後, 也才看到弟弟在跑步/游泳/騎車這三件事情一直有向上挑戰之心, 這些也正是爸爸比較擅長的部份,對於運動或許你跟爸爸一樣, 都是喜歡一種可以沉醉在一個人的小小世界的活動, 另外課後活動除了雲門律動與蘇荷美術仍舊保有之外, 媽媽新增了人本的數學想想,希望你能因此享受數學的奧妙。 媽媽看看了前年寫的信,看到了我們一起練習說情緒說感覺的事,我都忘了曾經有過這麼一段, 可見弟弟現在說得多好,好到媽媽都忘記了過去的曾經,現在你會清楚的表達喜怒哀樂之外, 對於喜怒哀樂的程度也說得清楚,說你是一點點開心還是樂透了,說你是不高興還是很生氣, 甚至爸爸媽媽誤會你在生氣的時候,你也會告訴我們你只是很失望,並不是在生氣, 甚至會告訴媽媽你的好道理,扭轉媽媽對事情的看法,但弟弟似乎很怕爸爸, 在爸爸面前說不出反對或不同意的話,媽媽知道爸爸比較嚴謹,但爸爸是可以接受相反意見的, 即使當下他未必接受,但他之後會想一想,有可能就因此改變了他的想法與做法, 弟弟的道理可以影響媽媽,媽媽相信那麼好的道理也可以影響爸爸, 最重要的是讓爸爸看得到真正的弟弟,而弟弟也可以真正的認識爸爸, 媽媽陪著你一起挑戰爸爸,認識爸爸,好嗎 ? 自信我們一起努力了好幾年,每一年都往前慢慢地走一小步, 走著走著媽媽也看清楚了屬於弟弟的自信是不外放的,一種跟姐姐完全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並不容易那麼被察覺,弟弟的自信顯現於眉宇之間的坦然,顯現於手足間的從容, 而不是積極的作為或能力的公開展現,弟弟習慣於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就好,媽媽覺得這樣也行, 自信有不同的程度與樣貌,自信應該是自我的肯定,而非他人的認定,但媽媽還有那麼點小貪心, 覺得還可以再多一點點點點的篤定,雖然媽媽不知道可以為你做些甚麼努力, 但我們不急,套一句弟弟常掛在嘴邊的話,沒關係啦 ! 哈哈 ,我們邊走邊看。 媽媽發現弟弟每天起床會過來抱著正在準備早餐的媽媽,平常沒事的時候也會過來抱抱媽媽, 遇到困難會呼喊媽媽,爸爸生氣時,也會跑來媽媽的身邊站著,想要討價還價也只找媽媽, 以前媽媽總覺得有那麼點不懂弟弟,跟弟弟之前好像有著一從透明卻穿不透的距離, 媽媽很高興自己沒有放棄,這些年那麼努力的往弟弟靠近,摸索弟弟的需要, 媽媽才有這麼貼著你的機會,有些時候有種弟弟回到小嬰兒的錯覺, 那樣的錯覺彌補了媽媽曾經錯過的遺憾,曾經缺席的懊悔,謝謝你填補了媽媽心裡無形的傷。 以往媽媽總會想一下我們未來的一年要一起學些甚麼, 但現在媽媽怎麼想心裡只出現一起好好過日子,媽媽只想依著你挨著你過每一天, 所以今年的目標是甚麼都不作。 最後一樣願你的生活充滿平安喜樂,生日快樂。 愛你的媽媽

人本的影響

2016年06月02日
公開
67

2013年和人本開啟了接觸,這幾年上人本的課,閱讀人本出版的書籍,閱讀人本課堂上介紹的參考書, 對孩子、對伴侶、對自己都有了全新的觀點與對待,但面對事件的當下要如何說如何作一直困擾著我, 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常常在新思維舊方法的輪迴中懊惱, 如何在生活中不說 ”不要… ”、”不可以…”就是個很大的挑戰, 人本的課堂中雖然提供很多和孩子應對案例的參考,但面對孩子沒有SOP, 如果我不能反芻人本給的養分,讓人本的根深札在生活中, 那麼懊悔與疑惑應該是我在親子關係中最多的表情。 前陣子我把朱朱的心情故事反覆讀了三遍,一邊讀一邊想著這是不是哪堂課的哪堂道理, 藉由朱朱的心情故事似乎阻塞的那條路就這麼一點一點慢慢的鑿穿中, 這樣的體會發生在一次外出用餐的時候,六歲的兒子最近常常用餐到一半便站起來走動, 過來摸摸媽媽,看看爸爸,看看姐姐,雖然他不會亂跑亂闖,也不會影響他人, 但我們總希望他不要一邊吃一邊走動, 以前我們會說“坐好”、”請你做好"”、”好好坐在位置上是用餐的禮貌”, 當我們反問 “為什麼要坐好”,他會很肯定地說 “因為這是餐桌的禮貌”, 但過一會兒,他還是會在我們之間游移,我看著他,心中突然冒出朱朱的心情故事, 我緩緩的開口說 “你們猜人為什麼要坐著吃飯 ”,”為什麼不站著吃、趴著吃、躺著吃”, 孩子說因為是禮貌 (果然被我洗腦甚深),我們討論了人的身體構造、 站著吃對胃的負擔、胃需要力氣處理食物等等等,那一餐的接下來兒子再也沒有離開他的位置, 往後當他又無意識地站起來時,我只說 “要好好照顧你的胃”,他的屁股一瞬間便黏住了椅子。 謝謝朱朱的心情故事,幫理念和生活之間搭起了一座美麗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