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penny 的娘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分享~洪仲清

2015年05月14日
公開
22

我記得小時候,做錯事,很快就會被處罰。在那時,打罵教育是一種常態,特別是,我們家住在屏東,當時仍然是相當傳統的農業社會。 大部分在被處罰前,我都知道原因。不過,我有時候會被處罰得莫名其妙,因為大人的情緒來得太快,我根本還來不及理解做錯什麼事,就被處罰了。有時候,大人沒心情、也沒時間解釋原因,有時候,大人會用不斷數落或責備的方式,夾雜著幾句罵,來解釋為什麼處罰我。當時我害怕,所以會聽得零零落落,而且,很多時候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改進? 印象中,我遇過兩位老師更誇張,先打了再說,我到現在也不真確理解為什麼被處罰。我只會隱隱然覺得,那時候兩位老師的壓力都很大,需要管道發洩自己的情緒。那種莫名其妙驚恐的感覺,我經歷過,就不希望我幫助的孩子們也接受這樣的待遇。 有些孩子理解力不佳,自我中心傾向也嚴重。簡單來說,因為先天的限制,他們更容易經驗到莫名其妙被處罰的感受,也更讓他們的情緒行為問題加劇。 首先,他們可能連理解指令都有問題。譬如,以前有一個孩子的諮詢時間到了,但他還在玩玩具,同事跟孩子說:「要下課囉!」 孩子對我說:「那個女的在喊什麼啊?」 我說:「她說要下課了!」 過了幾十秒,我發現孩子完全沒動靜,我就解釋說:「她的意思是說,你現在要下課了,要回家了,不要再玩玩具了!」 孩子才說:「喔!」好像恍然大悟一般。 還有一個孩子,剛進小一,雖然功課很好,但考試的時候,寫完考卷,就拿書出來對答案。 老師把孩子叫到走廊:「考試的時候不能看書,這是作弊!」 孩子因為被老師叫到走廊,又被指控作弊,早就泣不成聲,勉強擠出聲音:「我寫完考卷了,想要拿書出來看一下,我沒有作弊。」 老師說:「在考試的時候拿書出來就是作弊,這次老師原諒你,下次不要再這樣了!」 孩子很天真,想要知道自己寫得對不對,他可能很認真地覺得,自己確實沒有作弊改答案的舉動吧!孩子沒辦法理解一般人所認知的作弊的定義,所以造成了跟老師之間認知上的落差。 再者,孩子常常只看到他要看的部分,不清楚全貌。儘管有些孩子是蓄意避重就輕,但有些孩子是單純搞不清楚狀況。 譬如,A 孩子跟 B 孩子打招呼,碰了 B 孩子一下, B 孩子以為 A 孩子打他,就跟 A 扭打起來。老師問清原委後,因為兩個都有打架,所以兩個都罰,兩個孩子都覺得委屈。 B 孩子常分不清什麼是打,什麼是一般的肢體接觸,所以對不喜歡或不熟悉的人的肢體互動,容易解釋為具有敵意,常因此產生許多誤會。 A 孩子,可能只想到自己被打而還擊,又因此被處罰,所以覺得非常委屈,久久情緒無法平復。沒辦法再去多想,自己的行為造成 B 孩子的誤會,還有站在老師的立場,只要動手的人一定就要被處罰。 種種因素,使得孩子可能在被處罰,或者被鼓勵的時候,都不見得清楚為什麼。如果我們多花些心思,跟孩子清楚說明,再執行後續動作,效果會好得多。孩子確切知道該遵守的是什麼規範,也會比較能內化,下次比較能做出符合要求的行為。 能跟孩子清楚說明,當時大人需要冷靜。所以,我常說,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才能安撫孩子的情緒。

白日班(午餐相調)

2015年05月08日
公開
20

午餐和宛庭及淑玉媽媽一起在花神相調,下午和戴老師有約,5點接翔去秀卿家,傍晚和秀卿在N-CAFA,晚上去兒排,沒有出到外面聚會,乃是躲在裡面趕『報告』(白日班追求的菁華) 今天的白日班追求,我很摸著週六的信息 "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叫我們在靈的新樣裏服事,不在字句的舊樣裏。" -羅馬書 7:6-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別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 -使徒行傳 13:2- 柯弟兄特別交通到事奉主的人,必須注意三大要素: 1、在靈的新樣裡服事主∼我們的神是喜新厭舊的神,祂是常新不舊的神,祂討厭我們老舊。因為老舊等於死亡。一個基督徒如果一直活在老舊裡,就是屬靈的死亡。李弟兄曾經說到:我寧可和三個強盜睡在一起,也不願和屍體睡在一起。我們的神憎惡老舊更甚死亡。我們需要生命之水的洗滌,除去我們的斑點皺紋,我們的神要來迎娶的〈新婦〉。 2、到底我是事奉神,還是事奉殿?∼要檢視自己是事奉主?還是事奉殿? 有兩個標準: A∼反應不天然,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落在是非對錯,得失爭執之間,即使爭(對了)仍然是天然,一旦落在是非𥚃,下一步就是死亡! B∼生活不平淡,所謂平淡就是昨天和今天差不多,原因就是和主沒有調和。正常的基督徒,應該是天天有神的說話,每天都該是高潮迭起。因著我們在生活中對神有經歷,在聚會中我們起來說話的時候,就會像擠〈胖牙膏〉一樣,到處噴。反之,如果我們每天生活很平淡,聚會中就沒有什麼可說的,就像擠〈扁牙膏〉一樣辛苦。我們在實行家聚會的時候,不是只有讀一讀信息,更要有可以講的。當我們的生活不平淡的時候,我們就有可以講的。 舊約的會幕有二班人,其一是利未人,他們負責在外院子宰殺牛羊。其二是祭司,他們負責在聖所燒香點燈。如果我們每天都在外面忙碌,很快我們就會枯乾,因為沒有和神發生關係。我們需要學習事奉神,而不是事奉殿! 3、一個事奉主的人,應該是常有聖靈的說話。我們在活力組的實行上,應該要先有禱告,然後有聖靈的說話,才去做。

北中~講座(柯書林)

2015年05月06日
公開
25

5�6日北投國中家長成長講座:〈讓心理師幫你看懂孩子的心〉(柯書林臨床心理師) 這次的講座,有些新的觀念很轉我這個人。 姑且將它整理在下面和大家分享: 1、不要有不正確的期待,親子之間的衝突一定是免不了的。尤其,當孩子長到和你同高之後(耳朵高度左右),在彼此的衝突之間,即使被你說中了,孩子仍然會死鴨子嘴硬,不願輕易被看破。因為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孩子,他們的智慧也許不是非常高,但好面子的程度絕對不亞於成人。 2、管教孩子當然可以,但要唸孩子必須把握原則∼絕對不能超過兩分鐘,而且不能重複兩遍以上,否則孩子一定會覺得很煩。 3、當孩子長高時,親子關係即進入冬天,而且這個冬天必須持續到孩子不再長高的時候,保守估計至少要十年左右,親子關係會處於冰河時期,但是不用太擔心,人會慢慢習慣,就像股票剛開始〈下跌〉的時候會很心痛,後來〈打底〉的時候就沒感覺了。 4、當孩子離家之後有室友同住時,我們才會看到投資報酬率。其實他在家裡所學習的一切,會如實地在室友面前呈現出來,捍衛屬於自己的家風。 5、鼓勵父母們,別太灰心,親子關係的第二春,即將在孩子三十歲之後,你的第三代出生之後來到。 6、因此每當您和孩子衝突的時候,孩子不願意配合你,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如果配合你,就會覺得自己不是什麼咖。更有研究指出:長高之後,正常小孩和父母吵架的時候,如果能吵贏父母,那麼他將來的收入可高過同儕的三倍。 7、許多爸媽會覺得孩子越大越難懂?其實,只是因為漸漸長大的孩子不想讓爸爸媽媽搞懂。因此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活下去最重要,撐到孩子三十歲之後親子關係的第二春就來了! 8、關於全球化、高齡化、少子化、所催生的i世代,我們可以回想小時候我們可以∼聽音樂、看漫畫、打球、看報紙、看電視⋯⋯。但現在的時代,這些已經變成一台電腦所取代,一機多用。其實小孩本身沒什麼問題,只是〈介面〉不一樣罷了,目前我們討論小孩沉迷網路的問題,也許再過十年之後,我們討論的議題可能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上網〉? 9、目前i世代孩子的特色有:量少價高,少子化的結果,讓每個孩子都成了寶貝,平均三個大人服事一個孩子,孩子習慣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願意面對〈開高走低〉,一遇到挫折,就〈拒學〉不願意來學校。而來到學校的大多是〈獵人〉,他們常把老師和同學當作獵物,所以有許多的國中老師非常的痛苦,會要求孩子的家長,帶孩子去求醫吃藥,這也就是為什麼藥物會如此氾濫。 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吃藥,有些學業成就傾向比較高的孩子,他們的確可以因著吃藥而提高注意力,但對於語言智能比較不佔優勢的孩子,吃藥其實作用並不大。例如有些孩子他們就是在體育上表現比較亮眼。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的發展,是我們這些做家長必須努力的方向。 10、針對已經長高的孩子,而你又不想放棄他,父母可以從下列幾方面來幫助(投資)孩子:為孩子準備營養的早餐(有健康的身體勝過很好的成績)、給予適當的零用錢(不應該太高,守住低底薪原則,額外的可以用奬金的模式給予,切記一旦給出去,絕不可再收回)、為孩子尋找生命中的貴人(有正向的影響力,通常不可能是父母)、唸他可以,但別超過兩分鐘,一天最多只能唸兩次(根據研究超過兩分鐘孩子就會不耐煩,親子衝突就會加劇)、給他選項(這是讓彼此活下去的小竅門,千萬不要逞強,硬碰硬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孩子通常會在談判過程中,想要賺到一些油水,才肯善罷甘休)、讓他們感覺他比父母厲害(這是最大關鍵)。 以上這些投資將會在孩子三十到四十歲之後,才能看到成效。 所以爸媽們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健康的活到那個時候,根據研究一個人在一個月之內,只要有一天是開心的,那麼他的抗壓性就會隨之增高,而不會陷入憂鬱。 切記:要把孩子當作客戶,而且是那種很討厭的客戶但又必須守住這個客戶。因此在談判的過程中,不能破壞這個關係。 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不喜歡輸,好勝心強,不願意示弱。所以當親子關係僵住的時候,〈動手〉是不明智的決定,孩子可能為了自我防衛而失手,不慎傷了父母,孩子會覺得你〈老了〉而他〈長大〉了。 再次強調:讓孩子感覺他比父母厲害,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每一次的親子衝突之中,孩子總是輸家,那麼很可能以後他就是啃老族。一遇到挫折時就躲入自己的烏龜殼裡面。 相反地,如果讓孩子可以當贏家,那麼將來他出社會之後,這個經驗十分有利於他在人際關係裡的談判。未來的收入也是同儕的三倍。因此建議父母們,要適當的〈裝輸〉! 在座談會結束之後,有一個媽媽在路上叫住了我,感謝主,有機會和她分享並邀約她把孩子帶到召會來,我慢慢了解主為何給我這麼特別的孩子?這些經歷都要成為別人的祝福∼

分享~亞兒教養

2015年05月06日
公開
78

2015•05•06 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這小孩子,他從小跟別的小孩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很慢才說話,他的觸覺異於常人。 有一天他被摩托車燙到,他也不哭;在他身上常常能發現傷痕。他有中耳炎,耳朵長期積水,直到四五歲才發現而開刀;所以其實他在那之前,聽到的聲音都是水水的,像游泳一樣,難怪他很慢才會說話。之前幼稚園時老師要我們去看病,許多大醫院誤診以為是過動兒,甚至有一位醫生還當場指責我沒有家教,沒有教好他,當場我覺得很受傷很委屈。 醫生開了過動兒的藥物,三四年級時又說他是學習障礙。五年級時,輔導室都有一筆款項可以請專業醫生來學校裡駐診,老師就為他申請了。醫生就與我孩子長談了一個小時,判斷為亞斯伯格症,但學校的老師拒絕承認,他說他教書這麼多年,並不覺得是!就這樣又延誤了一年。到了六年級時,大姑建議我:既然是學習障礙的孩子,就讓他晚一年入學較好!所以我就讓他上了兩年的六年級。 他學習很慢,無法像一般孩子一樣。他總是跳行跳字,總要我念給他聽;寫字也很慢,一個字要拆部首,很辛苦。 小學五年級,我開始陪他讀聖經,陪他唱詩歌。有一次唱到《葡萄樹一生的事》,他就哭了。因為從小他蠻可憐,從小就被欺負,沒有人喜歡他。他可憐到一個地步,班上分組,沒有人願意與他同一組。有一次家長日時好可憐,他位置被安排在教室的角落,垃圾桶旁邊一個獨立的位置。我才發現,我孩子日子過得好辛苦。 每次唱那首詩歌,他就哭。他說,主耶穌的一生與他一樣,被輕視,被苦待,被瞧不起。他就受感動。我很驚訝,這孩子這麼小,對主的事就有這麼深的摸著! 小六時,又請松德醫院的主任醫生(他是自閉症的權威)為我確診,因為我想讓我孩子重讀,卻受到全校的反對,說台灣學校沒有這樣重讀的例子。我聽了大姑的建議:孩子學習慢,就能申請重讀。所以我請了醫生來學校一同開會,我堅持盼望能重讀,學校的立場卻覺得是浪費學校資源。但醫生一看,就知道他是亞斯伯格症,之前都誤診了。所以至今五年了,我們仍固定回診。 國一時 班上有一個大姐頭,對我孩子是一個滿慘痛的經歷,因為她排斥我孩子。雖然班上有些同學很有愛心,很有同理心,他們同情我孩子;但是在同儕的壓力下,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到了國二下,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他害怕上學。他一到學校,就被欺負;他一離開位子,位置就被噴水。他的鉛筆心被折斷,尺被折斷,還有人把腳踏在他椅子上,滿了鞋印,他自己也很難過。所以八年級時他就休學了。在他的求學階段裡,他斷斷續續已經休學五次了。 可是我沒有把休學的事告訴教會其他的青少年,因為他希望我不要講,怕丟臉。但感謝主,那個時候他白天都不敢出門,待在家裡,我在上班。但一到晚上,他就跑教會,每天喔。教會的同伴也都會陪他,包容他。其實他們後來也能猜到他沒去上學,但他們都沒有說出來。我覺得在教會裡,他也感受到弟兄姊妹包容他,彼此相愛。 還好中學是義務教育,只要能在考試時來應考,學校仍會給成績讓他畢業。 在我陪伴他的過程中,主每次都給我一句話來安慰我。祂說:「末後的恩典比先前都大!」每次每次我都相信主,主給他的恩典,的確一次比一次更大! 本來我覺得他很可憐,都悶悶的不說話。但是令人安慰的是週末他願意「泡」在教會裡,靠主走出來。所以國中畢業,我們就為他申請了大誠高中讀室內設計。接下來他就去住十會所的弟兄之家。住了半年,才發現所學興趣不合。他跟我說,他想念音樂。我就說,好喔!就幫他辦休學,請家教來教他樂理和作曲等等。我無頭蒼蠅地在網路上找合適的人,看到一位就打電話聯繫,告知對方說可以在會所上課,結果對方說:「我是永和召會的姊妹呢!」主的安排實在太奇妙了! 事就這樣成了。姐妹很有愛心,知道他是特殊的孩子,所以很有耐心陪伴,合適地調整教學的速度。我孩子就有了信心,就去參加轉學考,報考華岡藝校的音樂系。當時寒假轉學考,要有人轉學才有名額,結果他竟然考上了!主很祝福他。 因為我覺得他學音樂很好,能服事主,在教會司琴比學其他的更有用。結婚聚會時,看他在那司琴,我就覺得感謝主!主比我們做得更美。他在小學時,我就在想他能幹嘛?他在國中又被霸凌這麼嚴重,不曉得他以後要做啥。沒想到主就開路了,他能學音樂來服事主。 我丈夫他比較沒有信心,他想說一輩子就養在家裡。我就想 NO!我是把我孩子奉獻給主的。前幾天我也是跟主禱告說,像這種特殊的孩子,也許他的魂、他的生理上異於常人,但我不管。我跟我的孩子說,你是神手裡的傑作。而且我跟主說,我相信一件事,就是主祢造他的靈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沒有任何缺陷的,所以我相信他能嘗到主恩的滋味,嘗到主美善的話,他曾在靈裡喜樂過。我相信,這要成為他一生的拯救!主啊,求你讓我的孩子能好好的活在靈裡面! 其實以前我常會向主抱怨說,主啊,為何我會有這樣的孩子呢? 主就回答我:「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同一團泥裏,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麼?」(羅9:21) 我就順服了。我說,主啊,你怎麼造我的孩子,我都阿們。但是我希望他是你蒙憐憫、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也許在外觀上,在外人看來,他是自閉症的孩子。但是主啊,他的靈沒有問題,是絕對可以來愛主的! 那時我也常常問主說,自閉症的人可不可以來愛主?主說可以,of course, 他的靈沒有問題。我就順服了。因為真正在靈裡才能參透萬事,從靈裡來看這個孩子。 雖然他現在又休學了,但我還是相信主在他身上有帶領。 我從這孩子身上學到很多。他以前國中不上學時,我用很多天然的方式來幫助他復學,幫他復習功課。後來我知道必須要放下,求主來做。所以現在,我只要想到這個孩子,我心裡就有很深的安息。我不會去擔憂他會如何,因為我知道他在主的手裡,感謝主。而且我覺得,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別人看他是自閉症的孩子,但是作媽媽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 我要常常很喜樂,在他面前告訴他,我是如何享受主,分享見證給他,用LINE供應他經節。總之我自己要是首先享受主的人,我才能成為供應的人。所以現在他上學,我感謝主;他不上學,我也感謝主。無論如何都學會讚美。因為主告訴我,要凡事謝恩-要「凡事」,不管什麼事。他是自閉症的孩子,我也感謝主,因為是「凡事」! 也許這個孩子這麼特別,讓我這個人容易降卑,覺得沒有什麼可誇的。尤其我又是生物老師,我教出來的學生都好優秀;但主藉著孩子讓我破碎,使我成為zero,成為零,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一無可誇,一無所是! (台北市召會 新喬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