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蓮媽咪

日期

#Tag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08月07日
公開
40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 快週歲了,大部分的寶寶都能獨立站立,有些已會扶著東西移步前進。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四處走動,個人的發展差異逐漸加大,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真實的智能也開始萌芽。 研究報告指出,給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廣,刺激腦部的機會越多,發揮作用的能力就越佳,到了3-4歲的智能就越好。所以不要讓寶寶在雜亂的空間,或玩具太多的房間內活動,會妨礙他的積極探索,影響智能發展。 週歲的寶寶,有的雖說已會「學走」了,但是手腳尚不靈活,一定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要限制任何寶寶可練習走路的機會,讓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牽著寶寶的手走,在搖搖晃晃及愛的掌聲中,他學會如何平衡及有獨立成長的機會。但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注意家具是否有尖銳的角及邊緣,收好危險物品等,讓寶寶在寬敞ˋ安全的空間中成長。 一、推紙箱前進 有些寶寶快週歲了還不太會走路,除特殊情形外,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努力嘗試要站起來的寶寶開始走路。 方法:找一個和寶寶站起來時,可用手撐在上面同高的空紙箱,重量不宜過重。讓寶寶在乾淨的地板上推著紙箱練習走路,媽媽從旁鼓勵、引導他。當寶寶發現他可以自己推著東西前進時,通常會雀躍不已,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遊戲。 二、貼五官 父母可透過這個遊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外形,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認識動、植物等其他事物。 方法: 1.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也畫上頭髮,臉部空白留做貼五官用。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等,用來黏貼。 2.首先,家長指著自己的五官讓寶寶辨認,接著教他用手指出媽媽的鼻子、嘴巴…..等。也可拿出鏡子讓他看,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 3.父母示範貼圖,有時可故意貼錯,讓孩子指出糾正過來。 4.讓孩子自己貼五官,只要貼對位置就好,不要求貼的比例正確。 三、裝手電筒 手的功能發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透過寶寶觀察大人拆裝手電筒的過程,讓寶寶自己動手裝手電筒,可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訓練手部操作的靈活度。 方法:家長把手電筒從拆開、放上電池、套上燈泡,栓上蓋子、然後按上開關使燈泡亮起來,每一個步驟慢慢地、仔細地做給寶寶看,寶寶在旁觀看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去拆裝,家長從旁可看看寶寶能做到哪一步,寶寶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要勉強他。此時也要告訴他,要愛惜物品,不要將手電筒亂扔、亂敲,否則會弄壞燈泡,燈泡就不會亮了。 四、分享好東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漸漸懂得想佔有或得到一件東西了。教寶寶與他人共同欣賞物品,凡事不能只從自我為出發點,從小培養他與人共享的情懷。當他體會大人願意與他分享事物時,漸漸地他也可能拿出自己的玩具,要與大家分享。 方法:家長在平日應經常和寶寶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將身邊美好的事物不論大小,都與寶寶分享。例如:你在摺棉被時,和他一起欣賞被單可愛的圖案:澆花時,和他一起看看美麗的花朵,耐心教他觀察葉子的紋路;出外郊遊時,跟他一起欣賞天上的白雲……等。你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他對他人的信任,長大後也較會替他人著想。@、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6年07月06日
公開
43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 為了讓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能接受刺激,充分發揮潛能,媽媽或照顧者對寶寶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的,也必須有正確的養育方式,並具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所有的養育方法都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愛」,在給寶寶任何活動或遊戲中,要經常讚美、誇獎他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愉快的刺激時,腦中的「中腦皮質」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使他學習順暢,因而樂於學習。 研究指出,經常受到適度刺激及關懷的寶寶,遇到困難時,自己就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地付出行動。而有這種能力及行動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這個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更強了,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例如要自己拿湯匙吃東西、自己拿杯子….等,不要大人餵他或代勞。同樣,他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模仿能力也很強,身邊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大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在溫馨、祥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最永恆的寶藏。 一、好好吃 看到美味的食物人人想吃,寶寶也不例外。他可能迫不及待希望食物趕快入口,但媽媽要把握餵食要訣,一定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燙,約近人體體溫即可。平時寶寶自己拿湯匙進食,不但可訓練手指靈活還能培養獨立能力,應多讓他自己來。但如果這種食物是寶寶從未吃過、喝過的,最好由媽媽親自喂他,因為大人要教寶寶用舌尖感受食物的美味。 方法:餵食時,媽媽自己先示範吃一口,邊吃邊說:「真好吃!」然後再說:「啊!」讓他打開嘴巴,給他吃一、二口後,再把食物放在他對味覺最敏感的舌尖,讓他品嘗食物的味道,不要一下子就把食物放入嘴巴的最裡面。 二、找圖遊戲 寶寶喜歡做尋找的遊戲,透過玩而學習新事物。讓寶寶學習把言詞和圖片連結起來,記憶圖片的名稱,練習手的動作和爬行的動作,及增加記憶能力。 方法:在大紙盒上貼一張寶寶熟悉的圖片(如動物、水果、汽車、家人照片….等),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跟他說這張圖片的特點。例如「小白兔耳朵長長的」、「汽車嘟!嘟!響」、「娃娃在笑,好可愛!」等,讓他好好看一會圖片。熟悉後,再將紙盒轉向,問他:「小白兔呢?怎麼不見了?」寶寶會將紙盒翻來翻去,終於找到小白兔了,他會笑得好開心喔!別忘了讚美他:「你好棒!」、「寶寶真聰明」。如果寶寶不去找,可把圖片再轉回來,重複以上動作。每天玩一次,如果寶寶不願意再玩了,就不要強迫。 玩幾天後,再貼新的圖片在另一面,叫寶寶先找出第一張,再找新的圖片,每次要加幾張,可視寶寶的學習情況而定,這個遊戲可玩好一陣子。 三、盡情塗鴉 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蠟筆或彩色筆盡情塗鴉,可發展他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的興趣,及提供對自我世界的探索。 方法:讓寶寶先看著你用蠟筆在紙上畫些簡單的圖案、塗上顏色,引起他的興趣後,再給他一支蠟筆,讓他把玩一下,告訴他:「這是蠟筆。」教他用全手握筆。開始可手把手教他在紙上畫,最後放開手讓他自己塗鴉。不管他的「傑作」如何,都要誇獎他。 如果寶寶拿了筆要亂塗家具或牆壁,要告訴他蠟筆或彩色筆只能畫在紙上,建立他正確的習慣。 四、選選看 你是否曾有過拿幾樣東西讓寶寶挑選的經驗?寶寶想喝水了,想吃東西了,不要直接拿給他,再拿另一樣不同的東西讓他選,當你的寶寶有機會做選擇時,可能會產生很有趣的「笑」果,及學習思考、認知的效果。在選擇嘗試中,他會學會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認知各項物品的功能。 方法:利用日常用品讓寶寶做選擇,如他要吃稀飯時,給他一根湯匙及一支小叉子讓他選;喝水時,給他一杯有裝水的杯子及一杯沒裝水的杯子隨他挑選;出門時,問他腳上應該穿襪子還是手套;洗手時,問他該用香皂還是積木……等。 如果他選錯了,那麼就照他選的給他,將錯就錯,讓寶寶自己親身體驗錯誤。就讓他用小叉子吃稀飯;喝沒有水的杯子;腳上穿手套;用積木洗手。在有趣的試行錯誤中,你跟他一起歡笑吧。接著,讓他再選一次,如果他選對了,要讚美他。有時寶寶會故意選錯,對這種滑稽錯誤他感到非常有趣,這時你就幽默一下,跟他開懷大笑吧!

10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2006年06月07日
公開
45

10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作者﹕睿璿 -------------------------------------------------------------------------------- 這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長時間平穩地坐著玩耍,讓寶寶學會專注地獨自玩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平時不要過分逗弄小孩。你要盡量和他互動,例如和他說話、微笑或從旁關心他,但不要一直有事沒事就逗弄他,以免養成他粘人、磨人、任性及過分依賴的壞習慣。如果他能獨自一人很專注地玩玩具時,就讓他專心的玩,盡量培養他玩遊戲的熱忱,注意不要中斷他的玩耍或強加干涉,應該多多給予誇獎和鼓勵。 父母可從平時遊戲活動中培養他的專注力、思考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全的人格。 一、配配看 一般的積木或組合玩具常會用到重疊、插入、蓋上或拔出等的動作技巧,這些動作可讓寶寶充分運用到手指指尖或手指頭,可增加手指的靈活度及專注力。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品,也可成為寶寶的最佳玩具,例如:紙箱、紙盒、線軸、瓶瓶罐罐…..等,只要加點巧思,也可運用到以上的操作技巧,就可讓他玩得不亦樂乎喔。 方法:拿個鞋盒,盒蓋上挖2個大小不同的洞,洞口以你要寶寶插入的物品的寬度為準,例如乒乓球和小塑膠碗,讓這2件物品剛好卡在大小洞口,再拔出來。就像小寶寶喜歡把浴缸的塞子拔起來、塞進去一樣。這個遊戲不但可訓練寶寶的手指技巧,亦可讓他學會分辨大小、增加手眼協調,及專注力。 二、交朋友 寶寶看寶寶越看越有趣,寶寶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相處,看到他們會笑、會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會和小朋友打招呼,有可能是沒有機會和小朋友接觸。當寶寶開始學站立時,或牽手學走路時,最好常帶他到有小朋友的地方看他們遊戲、跑步等的活動。當寶寶看到別人在學步、遊戲時會特別開心,這會促進他想要參與,而加快想學會走路的慾望,及奠定將來與人相處的良好基礎。 所以家長要帶寶寶和不同年層的小朋友交往,孩子們和孩子們在一起較少怕生,也可互相學習。但家長最好在旁觀察,如寶寶有不好的動作,或模仿他人不良的習慣,都要適時與予改正。改正不是責備,寶寶這時已懂得大人心意,不要嚇著他,以免影響他日後的學習。 三、聽聲取物 這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發展很快,已經學會聽聲指物,問他熟悉的東西或圖片時,他會用手指指出。讓寶寶透過聲音的重覆刺激,他會更容易學會更多的新事物。 方法:放2-3種寶寶的玩具在他手拿得到的地方,媽媽先教他玩具的名稱,然號說:「把大象拿給媽媽。」如果他拿對了,要表揚及讚美,例如說:「好棒喔!這是大象。」如果拿錯了,媽媽和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並介紹這個玩具的特徵。例如,大象鼻子長長的;猴子會爬樹、喜歡吃香蕉;車子會跑;兔子耳朵長長的等,這樣寶寶很快就能分辨清楚了。 四、滾鐵罐 這是很有趣的爬行訓練遊戲,能促進寶寶的全身運動。 方法:在奶粉罐裡面裝些滾動時會發出聲音的小物品,如彈珠、鈕扣等。讓寶寶邊爬邊滾動奶粉罐,物品和奶粉罐滾動發出的聲音,會吸引寶寶一直想滾動它,他會很開心喔!媽媽也可以把奶粉罐先滾到遠處,讓寶寶爬過去再滾回來。 五、蹲下撿物 前2個月的寶寶應學會扶著東西,雙腳分開平衡地站立了;到上個月學會雙手扶著東西學路;接著就可單手扶物向前移動,這時可教他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蹲下撿物是應用上下肢協調,及手、眼配合較複雜的運動,每個寶寶的成長規律不同,如果寶寶還不會,只要耐心教導,假以時日也一定學會。記得不要太勉強寶寶喔! 方法:寶寶會單手扶物前進時,大人將玩具放到寶寶的腳旁,引誘他蹲下來檢。他會一手扶著東西蹲下來,另一手去檢玩具,然後再站起來。但有時因想急著檢新鮮的玩具而摔倒,大人要在旁看護。但學步期的小孩幾乎沒有不摔跤的,小孩摔跤時大人要保持鎮定,不然反而容易嚇到小孩。 如果寶寶不敢蹲下來,不要勉強他,可以牽著他的一隻手,另一隻手學檢物,先讓他適應蹲下和站起來的動作,漸漸他就會獨立扶著家具或其他物品蹲下去檢東西了。@、

啟蒙教室-從O開始的語言遊戲

2006年05月16日
公開
42

啟蒙教室-從O開始的語言遊戲 文/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寶寶的發聲系統是否成熟,對於語言發展亦有相當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了構音、口腔肌肉協調、氣的控制等,大人務必多加留意。因此,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為孩子創造語言的環境和機會,以增進孩子語言學習機會。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主要工具,其中涵蓋「聽」、「說」、「讀」、「寫」等領域,必須同時具備「聆聽」(正確接收)、 「思考」(理解回應)、「表達」(口頭、書寫、肢體)等能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各階段嬰幼兒語言發展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當小寶貝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已具備感覺聲音的基本能力,開始與外界有所連繫。此時準爸媽們若能經常對著在母親腹中的胎兒說話,或是播放輕鬆柔和的音樂,將有助於穩定小小人兒的情緒。 *出生∼3個月 若是聽見熟悉的聲音,寶寶會凝神靜聽,然後專注的看著對其說話的人,並報以微笑。每當覺得開心、不舒服或尿溼、肚子餓時,也會發出特殊的聲音來引起旁人的注意。因此主要照顧者必須經常跟寶貝互動,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4∼6個月 小人兒對自己的名字已能有所反應,當有人叫他時,往往會停下原來的動作,轉頭尋找發聲的人。這個階段的嬰兒會發出咕咕聲,並用不同的哭聲表達需求。聽見大人說話時,寶寶會試著咿啊發聲,彷彿對話一般。這是接觸趣味童謠的好時機。 *7∼9個月 是小人兒語言發展的預備期。小嬰兒已能善用肢體語言,如:要人抱會主動展開雙臂,聽見「不」時會轉頭表示不悅,能夠指向指定的人或物品……,更會嘗試用尖叫或改變聲調來表示意見。此時寶寶不但會模仿大人的嘴形,而且對於重複的內容也頗有感覺,所以圖大字少的小書是最適合的了。 * 10個月∼1歲 小人兒會重複發出聽似無意義的聲音,如:答答、哇哇,並喜歡模仿新的聲音,如:咳嗽、驚呼、貓狗叫等。這時候的寶寶很愛聽大人說故事,也能試著模仿說單字或詞,還可以用簡單的動作回應指令,如:拍手(好棒)、揮手(再見)、點頭(回答),正式邁向語言世界。 *一歲以後 小寶貝的語彙逐漸增多,自單字到詞,由詞變為短語,從短語延伸為句子,再將句子組合為有條理的內容,進而表情達意。大人必須把握黃金時間,多找機會與孩子聊天,進行雙向溝通;也可以藉由問答,讓寶貝有較多思考的機會;更要透過不斷的閱讀,增加詞彙,練習構句。 除此之外,寶寶的發聲系統是否成熟,對於語言發展亦有相當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了構音、口腔肌肉協調、氣的控制等,大人務必多加留意。 和寶寶進行語言遊戲 那麼應該如何著手,才能為寶貝創造出接觸語言的環境和機會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試試看。 (一)認識新朋友 年齡:0∼3個月 時間:1至3分鐘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或床上 道具:寶寶常用到的物品,如:尿布、奶瓶、枕頭、衣物、小玩具等,兩、三樣即可 步驟:1.先讓寶寶平躺,大人面對小人兒坐好。 2.大人先叫小寶貝的名字,並跟孩子說話,如:「阿布,我是○○(媽媽、爸爸……),你今天好嗎?你開心嗎?你在想什麼?我們來玩,好不好?玩『認識新朋友』。」 3.接著把小寶貝經常用到的物品一樣樣拿起來,放在寶寶眼前,逐一介紹。 「這是尿布,包在小屁股上,就不會把褲子、衣服和被子尿濕了。」「這是球,可以轉來轉去,也可以在身上滾來滾去,很好玩喔!」 4.介紹完畢,如果小人兒的精神還不錯,大人不妨重複一、兩次;假若寶貝不高興了,就立刻結束。 5.大人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疾不徐。 好處:言語接收、聲音記憶、建立安全感 (二)寶貝手指謠 年齡:4∼6個月 時間:1至3分鐘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或床上、大人身上 道具:寶貝手指謠(可參考筆者著作,舉例:「小屁股」) 步驟:1.寶貝靠坐在大人身上;或讓小人兒躺下來,大人面對小寶寶坐好。 2.大人先唸:「小屁股,圓鼓鼓,放個屁,噗!」 3.大人接著用雙手分別握著寶貝的左右小拳頭,輕輕轉動大小手腕,一邊唸:「小屁股,圓鼓鼓,放個屁──」然後將兩隻小手移到大人嘴上吹氣,發出:「噗!」的放屁聲。 4.此步驟可重複一次,但要注意孩子的反應。若是寶寶喜歡,就可以繼續玩;假如小人兒抗議,最好馬上停止。 5.大人唸手指謠時,語調要活潑,節奏要輕快,發音要清楚,並要注視著孩子的眼睛。 6.當寶貝熟悉後,會嘗試模仿「噗!」的聲音,這是重要的發聲練習,大人應多鼓勵。 好處:語言記憶、呼氣控制 (三)小書時間 年齡:7∼12個月 時間:3至5分鐘 場地:大人身上 道具:圖大字小、可看可玩的各式小書,如:布書、翻翻書、立體書、主題書(形狀、動物……)等,但一次只準備一本 步驟:1.大人先抱著寶貝坐在自己身上,說:「我們現在要看書喔!哇!這是什麼書啊?」接著一邊指著封面上的書名,一邊唸給寶寶聽。例:「『顏色』,我們要看顏色的書。」 2.然後開始翻書,逐頁唸出。此時小人兒多半忍不住,想自己動手,大人宜鼓勵並協助孩子。   3.有的寶貝樂在其中,神情專注,並試著模仿發音,大人也要有所回應;有些則三分鐘熱度,很快就把小書搶過來,自行操作把玩。大人也應順其自然,不可勉強。 4.從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小人兒似乎對某類主題特別有興趣,可作為日後選書時的參考。 好處:聆聽練習、語音模仿 (四)卡片尋寶 年齡:1歲∼2歲 時間:5至7分鐘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 道具:大圖卡5∼10張(可預先拍照,再將照片貼在厚紙板上,內容最好是寶貝熟悉的人或物) 步驟:1.親子先面對面坐好,大人一邊逐一展示圖卡,一邊以「三段式練習法」,讓寶貝認識圖卡的主題。 ※三段式練習法 (1)這是○○。(認識主題圖的名稱) (2)○○在哪裡?(對照名稱與主題圖) (3)這是什麼?(正確說出主題圖的名稱)例:大圖卡上貼著奶瓶的照片。 (1)這是奶瓶。(鼓勵寶貝仿說) (2)奶瓶在哪裡?(鼓勵寶貝用手指圖) (3)這是什麼?(鼓勵寶貝回答) 2.接著將圖卡分散的放在地板上,由大人牽扶著寶寶自由走動,每走到一張圖卡前,就以「三段式練習法」復習一次。 3.如果小人兒想把圖卡拿起來,就讓他拿,但練習說完之後,要請寶貝把圖卡先放回去,才能拿下一張。 4.由於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有的已經會說了,有的只會用指的,假若能符合成長指標,均屬正常。 5.大人一次可製作多張大圖卡,但每回練習時只挑選5∼10張,年齡愈大,張數愈多,以免混淆。更新內容時,不妨以「舊卡加新卡」為原則,以增強寶寶的信心。 好處:增進語彙、問答練習 (五)圖畫故事 年齡:2歲∼4歲 時間:5至10分鐘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或適合寶貝高度的桌椅 道具:輕快的旋律、粗的彩色筆、8開或4開圖畫紙、錄音機 步驟:1.親子先聽著輕快的旋律,拍拍手,跳跳舞。    2.大人接著拿出繪圖的工具,邀請小寶貝一起畫圖。最好一人畫一張,各畫各的;不過有些寶貝對繪圖比較沒有信心,渴望有人協助,大人應扮演鼓勵者,在一旁加油打氣,偶爾握著孩子的手畫一筆,切莫變成主畫者。    3.畫完以後,親子可輪流看著圖畫嘗試說一個簡單的故事。剛開始,小人兒可能會以指名的方式一一解釋圖案的內容,如:這是狗狗、這是車子。此時建議大人以問答來引導寶寶,如:「狗狗在哪裡?」「牠在做什麼?」「後來呢?」最後呢?」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圖說簡單的故事了。     4.這個遊戲適合重複進行。大人可以把小人兒所有的作品好好保存,並裝訂成冊。另外,當小寶貝說故事時,亦可同步錄音,再播放給寶寶聽,孩子不僅覺得新鮮有趣,而且還很有成就感喔! 5.畫圖時,不妨配合輕快的旋律,親子的心情自會格外輕鬆,讓遊戲變得更好玩。 好處:想像練習、構句能力

9個月寶寶的遊戲

2006年05月06日
公開
56

在哪只手(視覺,智力/邏輯) 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握在你的手裡,張開手給寶寶看。然後再握緊拳並問: 「XX哪兒去了?」使用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動作。幾次後,寶寶記會開始搶你 手中的東西。這個遊戲能幫助寶寶理解放在容器裡的物體不會消失。 記住味道(智力/邏輯) 收集一些香水瓶,香味蠟燭、松果、芭蕉、咖哩粉、辣椒粉、檸檬汁等具有 芳香或刺激氣味的物品。為了防止寶寶會被濃烈的氣味刺激,一定要使這些氣味遠離寶寶有一定距離,僅用手向寶寶扇一點兒味道。千萬不要直接放在寶寶鼻子下面。 去哪兒了?(智力/邏輯) 這個遊戲讓寶寶知道看不見的物體並不是消失了。帶著寶寶坐在地上拿出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他轉過身去,他同意後,就當他的面用衣服蓋住那個玩具,當然那件衣服是寶寶容易勾到的。再讓他回身,幫助他也找到玩具。可以重複做這個遊戲,邊玩邊問:「玩具在哪兒?」並裝做很是迷惑不解的樣子。做幾次後,寶寶就會知道玩具在哪兒,並能把它找出來。可以換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複做這個遊戲。 杯子遊戲(自立,精細動作) 讓你的寶寶坐在一個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邊,在他前面放一個小托盤,小托盤裡放一個小杯子。你首先舉起杯子假裝喝裡邊的東西,同時說一些像"阿嗚、阿嗚"或"好喝、好喝"之類的話。然後把杯子舉到寶寶的嘴邊,當寶寶假裝喝的時候你也說同樣的話,最後把杯子放在托盤上,看寶寶是否會將杯子舉到嘴邊。 洗澡遊戲(自立) 做一個喜寶寶身體不同部位的遊戲。再寶寶手裡放一快洗澡巾或海綿,說出名稱並讓他自己象徵性的擦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學小鳥(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肢體動作) 與寶寶坐在一起,將他的胳膊展開,讓他的手臂上下扇動學小鳥飛翔,並學小鳥啼叫。然後,停止扇動胳膊,學飛機的「隆隆」聲,讓寶寶像飛機一樣飛翔,在戶外,讓寶寶觀察小鳥和飛機,並反覆學他。

八個月寶寶的遊戲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58

抓物體(視覺、精細動作) 收集絲巾、小手帕或其他像空中能緩緩落下的氣球之類的東西。與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把絲巾扔到空中,當他落下時,舉起胳膊去抓他。再扔出去,讓孩子抓,讓他張開雙臂,讓絲巾落在他懷裡。繼續用其他的物品玩 現在是三(精細動作、智力/邏輯) 與寶寶相對坐在地板上,把兩個玩具分別放在他左右手上,若他能很好地抓住這兩個玩具,就給他第三個玩具。開始他會用已拿著玩具的手去抓,但很快知道須先放下手中的那一個再去拿第三個玩具。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隱藏的玩具(視覺、智力/邏輯)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寶寶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寶寶理解客體永存性。 媽媽在哪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你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積極信號(聽覺/語言) 給寶寶發出諸如「拜拜」、「抱抱我」、「坐下」、「到這兒來」等簡單的指令。當寶寶執行了指令時,你應表示出高興的神情,以示鼓勵。 圖畫書(聽覺/語言,視覺) 給嬰兒看的書最好是那些由布、塑料、或厚紙片做成的,而且這種書便於攜帶,不必擔心被損壞。布製和塑料書即使髒了,也可以清洗。 你好!再見!(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當離開寶寶時,你一定要吻她,同他道再見;回來時,同樣應給寶寶一個特別的問候。你也可教他「請」、「謝謝」等。 滾球(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你需要一個柔軟的布製的球。和寶寶一起坐在地上、讓寶寶面對著你。首先你把球滾給他,然後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怎樣把球再滾給你。他會覺得很有趣。只要稍加鼓勵,他就會很快學會將球滾回來。一但他開始將東西拋出床外,就意味著他已經開始喜歡上這種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