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語慧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什麼 才是好玩具

2010年11月01日
公開
17

什麼 才是好玩具 作者�《親子天下》編輯部 不管有沒有玩具,其實孩子都會想辦法玩,因為玩,是人的天性本能。有時玩具太多過氾濫,或是缺乏互動性的玩具太多,反而侷限了孩子的想像力。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教授張世宗認為,今天的孩子「功課多、少玩耍,多玩具、少遊戲」。 玩具只是一個工具不等於遊戲。長年從事「遊藝學」研究的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張世宗分析玩有三種類型: 1.「玩」——與物互動 2.「遊」——與境互動 3.「戲」——與人互動 物玩、境遊、人戲,便構成玩遊戲。 「物玩」可分為玩具(toys)、玩物(play things)、玩材(play materials)共三類,今天兒童的玩具是一種商品,價格高,但價值成疑。「玩物」如筷子、橡皮筋、價格低又有高價值。「玩材」如沙、土、水,價格低,高價值又高觸感,讓孩子獲得第一手的直接經驗。 父母在為孩子選玩具時,其實可以先分辨出玩具的價值在哪裡。價格高不代表有高價值。 沙、土、水加上積木,是張世宗教授最愛的「四大天王」的「玩材」。若是要買玩具,他建議家長選擇有參與、互動空間的玩具給孩子。此外,形象逼真的玩具,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天然材質與結構簡單的積木,更能激發進一步的學習動機。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創刊號) 本日記框來自Yulin的藏寶盒

分享~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2010年10月31日
公開
49

分享~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2010 / 5 / 27 (7 個月) 2008 / 7 / 11 (2 歲 10 個月)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是兼具言教與身教的第一位老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外顯個性及未來的處事態度。雖然,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容易事,要達到不動怒的境界,需要父母更多的堅持與耐心。 【撰文�鍾碧芳;諮詢�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沈玉培】 對1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bobo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 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但仍儲存在大腦中的1個區塊中,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 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Tips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自己及孩子有宣洩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能降低1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5要訣.減少亂發脾氣 沈玉培強調,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父母要掌握他的情緒的確不易,因此建議必須從改變自己的脾氣做起,讓bobo能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至於要如何才能避免亂發脾氣?可以試著學習5大要訣,降低不自主的發怒機率。 要訣1:觀察bobo的天生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氣質,事先了解有助於先做準備與防範,沈玉培說,只要多一分對孩子個性的了解,就可以知道並應對他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因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訣2:了解bobo的發展狀況 1. 各階段擁有不同的發展能力: 很多人以為2歲小孩就是調皮,難以教育,沈玉培說,這個階段的bobo的肌肉持續發展,自主能力增多,喜歡運用自己的能力做新的嘗試,更利用探索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新事物,這不是調皮,父母反而該慶幸孩子能藉由不斷地探索,發揮既有的能力,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才能了解他的能力與優勢。 2. 語言與認知理解尚不成熟: 直到bobo進入學齡階段,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往往仍無法理解成人世界中的事物,卻因此被歸類為「不聽話」,沈玉培表示,有時這種反應不是故意,而是他根本不了解父母想表達的重點何在。 3. 專注力不夠: bobo的專注力不比成人,但父母總是因為孩子不能規矩地「做完1件事」而生氣,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專注能力,也就是說,長篇大論對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要訣3: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 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怒氣,例如:平日下午1點該是孩子倦了該午睡的時刻,父母卻硬要他吃飯或洗澡,當他處於需求沒被滿足時,自然就容易跟父母鬧脾氣,因此,沈玉培提醒,了解孩子的作息,並在固定的時間滿足生理需求,就能降低「起番」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了。 要訣4: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教育的確需要花費很大心力,不論是全職媽咪或職業婦女,一定會累積壓力與情緒,但如果沒有事先照顧好白天所累績的情緒,讓自己也有喘息與宣洩的管道,就容易在bobo面前爆發,沈玉培建議,父母一定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休閒活動,定期好好地抒發自我情緒。 要訣5:體認自己的情緒罩門 父母若能自覺情緒罩門何在,預先為情緒地雷做準備,就能知道生氣時該如何面對與處理。沈玉培說,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到底哪些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在出現這些行為時,又有無讓步空間?尤其,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在得失之間,必得再次衡量所堅守的原則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唯有自覺後,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誤觸自己的地雷,不斷上演爭執戲碼。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8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本日記框由庭在記憶迴璇處分享

寶寶補充鐵 副食品選擇多

2010年10月30日
公開
74

寶寶補充鐵 副食品選擇多 2010 / 5 / 28 (7 個月) 寶寶補充鐵 副食品選擇多 2008 / 6 / 20 (2 歲 10 個月)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8.06.17 04:19 am 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提醒,寶寶在補充副食品時,應多吃蛋黃、紅肉跟豬肝等富含鐵質食物,光吃大骨湯稀飯或吻仔魚粥,很容易導致鐵攝取量不夠。 記者陳惠惠�攝影 寶寶應該吃那些副食品才不會缺鐵?小兒科醫師建議,多吃蛋黃、瘦肉泥、文蛤泥跟豬肝泥等富含鐵質的食物。 打開寶寶菜單,很多嬰兒都是吃大骨湯稀飯、加上胡蘿蔔、吻仔魚等,但醫師指出,這些食物的鐵質含量並不高。而要幫助鐵質吸收,營養師建議,可以讓寶寶吃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像鮮榨柳丁汁、軟芭樂泥、香蕉泥等,柳丁汁則須以水稀釋後再餵食。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姃慧說,低體重早產兒、慢性腹瀉或腸道慢性發炎的寶寶,以及母親在生產前後失血,才須要擔心寶寶鐵質不夠,足月出生的健康寶寶因體內已貯存足量的鐵,出生後6個月內以純母乳哺育,不會貧血。 她還指出,產前檢查,也會檢測孕婦血色素及是否有地中海貧血等,孕婦只要在懷孕後半期補充鐵質,寶寶體內就會有足夠的鐵。 台灣母乳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陳怡君澄清,除了維他命B群跟維生素C外,乳汁裡大多數營養素不會受媽媽飲食影響,哺乳媽媽只要多補充深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跟芭樂即可,但應避免喝酒、抽菸,咖啡因攝取量也要留意。 至於6個月大的寶寶由於體內貯存的鐵已逐漸耗盡,不管是吃嬰兒奶粉或是母乳,都要開始補充富含鐵質食物。台灣母乳協會建議,剛開始吃副食品,可以先餵寶寶吃富含鐵質的蔬菜、水果泥,像是紅莧菜泥、皇帝豆泥、葡萄汁或蘋果泥等,7個月起,則可加入動物性食物,像是文蛤泥、蛋黃、瘦肉泥、豬肝泥跟雞肝泥等,鐵質含量都很高。 陳怡君還提醒,蛋白可能讓寶寶過敏,可以蛋黃做成茶碗蒸,或是用文蛤泥跟馬鈴薯煮海鮮濃湯。添加新食物時,記得一次只給一種食物,觀察3到5天後是否出現腹瀉、皮膚疹等過敏症狀,再給寶寶吃另一種食物。 【2008/06/17 聯合報】@ http://udn.com/

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2010年10月29日
公開
58

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2010 / 5 / 30 (7 個月) 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2008 / 8 / 14 (2 歲 11 個月)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 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 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 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 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臺: 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貼~『蒙特梭利』對孩子的學前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

2010年10月28日
公開
64

貼~『蒙特梭利』對孩子的學前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 2008 / 9 / 25 (3 歲 1 個月) 蒙特梭利教育摘要   一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不是空穴來風,蒙氏就是將學校所修習的,生物學、醫學、哲學、心理學、衛生學、實驗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精神病理學等綜合一切,而發展出整個的蒙特梭利教育理論及教學法。而她也是影響20世紀幼教思想最顯著的人,至今義大利錢幣有以蒙氏肖像為圖案。   而也由於我們知道,蒙特梭利是個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而造成她的教育理論的除了如前述所說學校所修習的,尚包括受 到一些如伊塔、塞根、喀雷爾、法布理及德佛理等人的影響。而提出個人的教育哲學理論: 幼兒與成人的差異—— 兒童的生命哲學:精神胚體、肉體化、潛在能力(賀爾美)、成長的內在動力(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 兒童成長的四階段: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 正常化兒童:透過專心工作,使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孩孩子因而達到心智上的平衡與和諧的新景況 總而言之,蒙特梭利的教育基礎是建立在兒童權之上,主張尊重兒童自身的權利, 蒙特梭利教育原則—— 1•自動或自由原則:其教學法,多以兒童自由活動和自由發展為主,除必要的指導外,教師對於兒童的生活,絕不加以干涉或幫助。 2•義務或責任原則:蒙氏認為教師對兒童不宜發號命令,不必施以獎逞懲,而是 在自由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蒙特梭利女士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蒙特梭利教學法,而最重要的就是教學三要素—— 1•預備好的環境:所謂預備好的環境,是指符合幼兒需要的真實環境,是一個供給兒童身心發展所需之活動、練習的環境,如兒童之家就是一個如此的環境,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兒童而準備的。 2•精神預備好的教師:教師是一個觀察者、示範者、兒童的解釋者、環境的預備者、溝通者及個別課程的指導員。且老師要能放棄原有的專制,不斷的自我反省及改進。 3•教具:即工作材料,蒙氏以為兒童的本質就是工作,兒童喜愛工作甚於玩具,所以在工作,中能達成教育的任務。 蒙特梭利的教育內容—— 1•日常生活訓練 2•感官教育 3•數學教育 4•語文教育 5•文化教育 蒙特梭利女士對教育的項獻—— 1•將幼教理論帶入科學化中:她和盧梭一樣強調兒童的個性與自由﹐自主的權利,她不僅以生理、心理、生物學和醫學的根據,從觀察 中產生新的教育思想,稱為枓學教學法 。 2•強調幼兒自動學習精神:因兒童的身心具有內在發展的潛能,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去去依據幼兒的興趣去開發其潛能,所以強調在以教具引起兒童自由活動及自動學習的精神。 3•注重感官教育:促進幼兒智能發展。 4•重視日常生活訓練:為了養成孩子的自由與獨立,特別訓練幼兒身體各部份的動作與協調,培養幼兒照顧自己,照顧環境,待人接物的能力。 5•創製教具與蒙特梭利教學法:蒙氏的教學法刺激了教育家們對幼兒的個別需要和能力再予考慮,甚至影響到現今的發現教學法及開放教學法。而其教具的製作也是現今較完整的一套教學工具。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徵 陳秀芬 演講 陳睿倩、翁靜育 整理   這裡所說的「教學法」,應該說是教學「理念」。蒙特梭利常說,不希望大家把她的教育理念說成是一種方法,因她所主張的是一種理念、一項真理,要讓我們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信上帝,是相信一個「真理」,而非只是一個「宗教」。那麼,蒙特梭利教學法有什麼特徵呢? 1.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兒童是指:認同兒童的情緒,了解兒童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跟孩子講話,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台灣社會的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被寵得過頭,變成小霸王,什麼是都以「我(兒童)」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被打、被虐待、被屈辱、被罵得不是人,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兒童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設計,這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 2.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我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幼稚園的孩子,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我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講。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和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4.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三至六歲混合教學。以我在美國實習任課時的觀察,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過來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我曾經在美國觀察一個小女生個案,她三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兩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三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5.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到底怎麼摸乘法呢?請看介紹數學教具的地方,你就會發現,數學真的可以用摸的! 所以,我的女兒常常說:「數學好簡單喔!」她絕對不是吹牛,我想如果把蒙特梭利教具拿給你們的孩子來操作,結果也是一樣,你們的孩子也會說數學好簡單!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看一下國小的數學教學進度,拿三年級的測驗卷來給她試試看,結果她都會做,因為她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當時她就算是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正常化),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就如同蒙特梭利的說法:「我們的學校一開始可比擬為療養院,兒童在這兒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心智健康。」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這也是我們作父母親的責任。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設計,沒有課程表。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孩子差更多,老大學什麼都很快,才教她數字一到十,她一天就學會了,之後怎麼考都考不倒;老二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到十,他學起來就有困難,我還為他設計了各種延伸變化,讓他反覆練習。這樣經過一年,他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您想,一天和一年,這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如果我事先就計劃好課表,他能「裝」得進來嗎? 媽媽們聽了或許會很煩惱,不要課表到底要怎麼教?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尊重、跟隨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告訴」你。父母親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他現在對什麼有興趣,你就趕快做學習紀錄,馬上介紹他適合的教具。舉個例子,我兒子做數學的加法板時,算1+1啊,1+2啊,他用長條木板來算加法,突然,他發現:「媽媽,有好多答案都是9!」因為他在寫9這個數字時,印象特別深刻。我耳朵一豎,立刻乘勝追擊:「真的嗎?好啊,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可以湊成9呢?從1開始,1跟什麼可以配成9?那2又跟什麼配成9?…」我和兒子兩人就把哪些數字木板可以配成9的延伸變化通通擺出來,然後,又進一步發現「1+8和8+1的答案是一樣的」,長條木板放在一起比比看,「喔,是一樣的。」就這樣,他又了解數學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原來:1+8和8+1是一樣的,2+7和7+2是一樣的。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你看到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跟著他就對了,孩子無形中就會透露給你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做個細心的觀察者,才能夠為孩子設計出特別的教導。附帶一提,最近我碰到比較多屬於學習遲緩的孩子,或是有自閉、過動傾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特別的教學設計與引導。 7.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一個引導者(director)。我們要好好觀察孩子,跟著孩子走,順著他可以學習的東西,把教具適時的帶進來。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我們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引導者、是一個觀察家,而不是一個「教」的人。我的兩個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會的。」因為是他們自己從做中學會的,再用前面提過的例子來說,我兒子操作數學教具時,有幾個答案都是9,那是他的發現。孩子自己的發現,遠比大人告訴他的學習效果好,而且好上幾百倍!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自己會的。」你應該把這句話當成是一句恭維,代表你教育成功的指標。就這一點來講,我們非常需要一次心靈改革,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權威角色,而要退居隱密地方,當一個成功的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可以見到這個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實。你不會聽到老師大聲喊著:「不要吵了!」代替的是,老師輕聲細語跟孩子說:「現在是安靜下來的時候。」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將來可以當老師,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音量太小,一定管不住孩子。沒想到我可以當個很好的蒙特梭利老師,這樣剛好符合引導者的形象。大人輕聲細語,小孩子也會跟著輕聲細語:你越大聲吼,孩子也越大聲吼回去,他都學你的。別忘了,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 8.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教室都有精細的設計與規劃,教具擺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居家環境的設計」單元,會有更仔細的討論,還有實際的照片可以看。你們知道嗎?誰是第一個想到在幼稚園裡,擺放適合孩子尺寸桌椅的人呢?就是蒙特梭利本人。她主張在一個配合兒童的環境裡面,需要擺放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給孩子主動去使用。在這樣的環境裡,蒙特梭利說:「兒童可以脫離成人不當的干預,根據成長的定律,去過自己的生活。」 談到豐富的教具,是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必備的東西。蒙特梭利不只是一個哲學家,她還是一個實踐者,她創造發明了無數種的教具,我個人所學過的教具就有一千多種,還不包括「延伸變化」。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所謂的「延伸變化」如何應用於不同的孩子。以我兒子學數0-9數量(教具名稱為紡錘棒盒)為例,他不喜歡我採用的冰棒籤,我只好動腦筋來個延伸變化。對了,他喜歡玩小的模型軍人,那我就把他的玩具拿來取代,做成數數的教具,結果他真的樂意操作了。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拿綠豆讓孩子做日常生活教具「舀豆子」的練習,那你說,孩子比較喜歡彩色珠子,換成珠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所以一項教具的基本原理把握住了,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與學習狀況,就會有很多延伸變化出現。父母親因此就會變成一個動腦筋的人,一方面觀察孩子對什麼有興趣,一方面就不斷動腦筋,教具就會不斷開發出來。這也是當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有樂趣的地方,因為不斷看到每個孩子的需要,就會不斷有新東西開發出來,做父母親的也是一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來設計。 9.摒除獎懲制度   接受蒙特梭教育的孩子,從工作中就已得到滿足和快樂,且有自尊和榮譽感,所以每天都有學習、收穫和成長,是很忙碌的工作者。物質的獎勵對他來說已經覺得沒必要了,他愛工作勝過愛糖果、玩具,他的精神早已提昇至更高層次了。 但在剛開始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來帶領孩子工作時,孩子很可能沒興趣,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工作的習慣。這就像剛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新生一樣,也是混來混去,因為他還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教具。一旦孩子找到真正吸引他的一項工作,他就會很投入,那時候,你會看到孩子很專心,而且漸漸喜歡工作。到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等你做完這項工作,我就給你一顆糖果。」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此,獎勵並沒有必要,孩子從工作中會感到滿足、有收穫,他不需要你給他任何獎勵。 至於懲罰,我們主要是指體罰,那根本都不需要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我發現,很多愛搗蛋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所以,當蒙特梭利教室裡的孩子已經投入他的工作,很專注的時候,外來的獎勵跟懲罰其實都已經不需要。孩子自己有尊嚴,他會自動自發,他很有學習的意願,外來的動力根本不必要了。 10.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環境裡,最早介紹給孩子的工作,它包括基本動作、生活禮儀、小肌肉發展訓練、動作的控制、照顧自己、以及照顧環境等等項目,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要目的在訓練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使其適應環境,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並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手眼協調及互助、愛物的好習性。 家有兩歲幼兒的媽媽常會發現,你掃地時,他會跟你搶掃把說:「我也要掃。」或「我來!我來!」這就是教他使用掃把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他最有興趣。大部份說得出來的動作,如縫、撕、貼、切、拿、打、轉、貼、剪、捲、揉、捏、走、坐、站、跑…等,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動作的練習也都是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份。   感官教育指的是感官能力的培養,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立體觸覺等,若能在零到六歲感官的敏感期提昇其敏感度,對以後的學習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音感的培養,一定要趁早進行,若錯過了聽覺的敏感期,等到長大才要矯正五音不全或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可能就會事倍功半了。 11.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世界上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所要教導孩子的內容就會不同。如東方人在日常生活教育要學習如何拿筷子,西方的孩子就要先學如何使用叉子、餐刀、奶油刀等各種餐具,這就是本土化教學的意義。而蒙特梭利一生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她發現人類互相殘殺,很大原因是彼此間的不了解,所以主張跨文化的教學,使孩子除本國文化外,也具有世界觀,也能認識並進而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所以蒙特梭利認為教育是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途徑。 轉貼自討論區藍ㄇ咪   

轉貼:「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

2010年10月27日
公開
63

轉貼:「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 轉貼:「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 .分類:轉載分享2008/08/28 13:02 .「發奶藥膳」治療產後缺乳 【黃慧君 醫師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中醫部】 中醫治療缺乳的方法,一般而言,當補益氣血、行血通乳、輔以疏肝解鬱散結,對於該症除了傳統的辨證論治用藥外,藥膳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者,乳汁為陰血所化生,有賴氣的推動而運行,乳汁的來源於水穀消化後的精微物質,所以加強產婦飲食的調養,是使乳汁旺盛的基本條件。 以下為在家也可調製之發奶藥膳,由本院中醫科精心設計,對產婦哺育小寶寶有相當助益: 1.甜品的發奶藥膳:「黑芝麻核桃紅豆粥」,黑芝麻與核桃肉皆能補肝腎、填精血、通乳汁,紅豆則是可以利水通乳。愛吃甜食的產婦可選擇之。 2.素食的發奶藥膳:「絲瓜豆腐紅棗羹」,絲瓜有清熱涼血、通經活絡、潤膚美容、行血通乳等作用,可行血脈、通經絡、調營血、下乳汁。 3.傳統的發奶藥膳:「花生豬腳湯」,豬蹄在傳統上就用來補血催乳,而配合水煮花生來健運脾胃,以達發乳之功。 4.補氣虛的發奶藥膳:「加味黃耆當歸羊肉湯」,黃耆配當歸為中醫的『補血湯』,而羊肉為血肉之品,中醫用血肉之品,配以補氣血之中藥,彼此相得益彰。 5.煲湯也是發奶藥膳的一種:魚湯、雞湯、排骨湯等,也有發奶的效果。 轉貼自:http://www.uho.com.tw/sex.asp?aid=3840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上一篇 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Hairhope 女性生髮專區www.hairhope.com 女性異常掉髮看這邊!正確生髮治療完整蒐錄幫妳抵抗掉髮、細髮、髮旋空洞! www.hairhope.com 輝雄診所-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www.imperialclinic.org 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爸爸加任何一名家庭成員,兩人同行享有日式全身健診特惠價 www.imperialclinic.org 杜耳中心 - 學習障礙改善www.dore.com.tw 物理運動免藥物,小腦強化連結,全球同步計畫,有效改善學習障礙,重拾學習信心! www.dore.com.tw回應(0) 抽眼袋不想留下疤痕的話 LV M60228 Fleuri 綠色 抹草香皂要去哪買?? 更多>>

叫不動的孩子是沒被愛注滿

2010年10月26日
公開
44

叫不動的孩子是沒被愛注滿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週末吧。」 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 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 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 叫不動的孩子是沒被愛注滿 (改) 相關分類: (新增) -------------------------------------------------------------------------------- 相關文章:( 新增網址 | 新增文章 ) --------------------------------------------------------------------------------

新舊母乳喂養觀念大碰撞

2010年10月25日
公開
50

新舊母乳喂養觀念大碰撞 新舊母乳喂養觀念大碰撞 .分類:轉載分享2008/09/28 12:16 .新舊母乳喂養觀念大碰撞 2008年09月26日 08:38:17  來源:新聞晚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8-09/26/content_10113338.htm 由于信息交流的快捷,來自國際最新的母乳喂養理念,正在衝擊著我國的傳統說法,其中碰撞最為激烈的,有以下幾種。 傳統說法:母乳6個月以後,就沒什麼營養了,應該給孩子斷奶。 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絡版:這個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 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 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包括水。六個月以後,嬰兒成長所需養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夠,需要添加輔食。而且,六個月不是絕對的底線,有些早產兒或者過敏體質 的嬰兒,由于身體的原因,拒絕或不能輔食,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到八九個月甚至更長,也一樣營養俱全,健壯成長。直至上個世紀初,絕大多數的嬰兒在一歲以前都 是完全依靠母乳喂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母乳在任何階段會失去營養價值。 傳統說法:媽媽一開始來例假,奶水就變味了,就不能喂孩子了。 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絡版: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來月經後的母乳在質量上有什麼變 化。來過月經的母親應該繼續哺乳,但是應該採取非荷爾蒙類避孕方式。含雌激素或黃體酮的荷爾蒙類避孕方式,的確會改變母乳的成分,降低乳汁分泌,因此最好 避免。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採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喂養,至少在寶寶出生後頭六個月裏,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 傳統說法:媽媽的乳汁是灰顏色的,很清淡,說明奶太稀,喂不飽寶寶。 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絡版:我們看到清淡的奶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給寶寶 解渴的,這也是為什麼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的原因。寶寶越吃,母乳越濃,到最後,會分泌奶油一樣的“後奶”,是給寶寶解餓的。母乳會根據寶寶的成 長情況,自動調節每一次的分泌,滿足寶寶的需求。在炎熱的夏季,母乳會自動變稀,供給寶寶更多的水分,所以即使在夏天,寶寶也不需要額外喝水。 傳統說法:如果孩子長得快,個子大,光吃母乳是不夠的,應該提前添加輔食。 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絡版:無論你的孩子的成長速度有多快,你的母乳都能夠在六個月以內滿足他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輔食,不但無助于事,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腎負荷,而且破壞他對母乳的吸收,適得其反。 傳統說法:吃奶粉的寶寶比純母乳喂養的寶寶體重增長快,說明母乳有時不如奶粉好。 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絡版:吃奶粉的孩子的確更容易胖,因為奶粉中有數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質,是寶寶不需要的,而且會造成體重過量,給將來的健康埋下高血壓等定時炸彈。   傳統說法:配方奶是嬰兒食品的第二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嬰兒食品的第二選擇是媽媽吸出來的母乳,用某種方式喂給嬰兒。第三選擇是其它媽媽的母乳。第四選擇,也是最後的選擇,才是配方奶。 .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上一篇 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Hairhope 女性生髮專區www.hairhope.com 女性異常掉髮看這邊!正確生髮治療完整蒐錄幫妳抵抗掉髮、細髮、髮旋空洞! www.hairhope.com 輝雄診所-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www.imperialclinic.org 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爸爸加任何一名家庭成員,兩人同行享有日式全身健診特惠價 www.imperialclinic.org DORE - 學習障礙改善www.dore.com.tw 免藥物、改善非侵入性,全球同步小腦開發運動,現正免費檢測,找出學習障礙根源! www.dore.com.tw回應(0) 收購中古建材(鋼管支撐、木角材、鐵角材) 文化大學附近有教會的房子要出租嗎? 臉、手部曬傷 急!!! 更多>> .隱藏設定: 公開回覆 隱藏回覆 --------------------------------------------------------------------------------

寶寶喝母乳 肺部較健康

2010年10月24日
公開
56

寶寶喝母乳 肺部較健康 寶寶喝母乳 肺部較健康 .分類:轉載分享2008/11/12 15:59 .寶寶吸母乳的力量真的有夠強, 齊齊有時候喝奶吸到很痛, 我邊滿臉猙獰的忍住不要哎出聲, 一邊心裡想著,這麼個吸法… 會不會把血也吸出來啊… ∼∼∼∼∼∼∼∼∼∼∼∼∼∼∼∼∼∼∼∼∼∼∼∼∼∼∼∼∼∼∼∼∼∼∼∼∼∼ 英研究:寶寶喝母乳 肺部較健康 更新日期:2008/11/12 11:14 來源:http://news.msn.com.tw/news1044161.aspx (記者黃文鈴綜合外電)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喝母乳的寶寶在童年時期肺部較健康。原因可能是吸吮的動作能增加肺活量,加上餵哺母乳的時間通常較奶瓶喝奶更長。英研究團隊已著手研發模仿母乳設計的奶瓶。 這 項研究針對英國懷特島1456名十歲大的孩童為對象,這項觀察持續到他們十歲。其中三分之一的研究對象喝母乳的時間至少長達四個月。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 子在深呼吸之後,能以較快的速度吐出較多空氣,證明他們肺部功能較良好。研究已證實,餵母乳能讓寶寶在童年初期避免罹患呼吸器官的疾病,但和童年後期的肺 部健康狀況沒有太大關聯。 根據胸腔醫學期刊(Thorax)表示,部分原因是因為吸吮的動作能增加肺活量,加上餵哺母乳的時間通常比用奶瓶喝奶更長。英國研究團隊則認為,改變奶瓶的設計也許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位於懷德島的大衛海德氣喘與過敏研究中心阿薛德(Syed Arshad)醫師表示,「這些寶寶從事的行為,就像我們建議年紀較大的病人進行的肺部復健動作一樣。」 平均而言,吸母乳的力量是吸奶瓶力量的三倍,且吸取母乳的時間較長。 阿薛德表示,研究團隊正與奶瓶製造業者進行一項模仿餵哺母乳的奶瓶設計。他表示,「沒有人能懷疑母乳對孩童的好處,但現在我們也許能為那些無法親自餵哺母乳的婦女,設計一款相仿的奶瓶。」 .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上一篇 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Hairhope 女性生髮專區www.hairhope.com 女性異常掉髮看這邊!正確生髮治療完整蒐錄幫妳抵抗掉髮、細髮、髮旋空洞! www.hairhope.com 輝雄診所-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www.imperialclinic.org 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爸爸加任何一名家庭成員,兩人同行享有日式全身健診特惠價 www.imperialclinic.org 杜耳中心 - 學習障礙改善www.dore.com.tw 物理運動免藥物,小腦強化連結,全球同步計畫,有效改善學習障礙,重拾學習信心! www.dore.com.tw --------------------------------------------------------------------------------

嬰兒標準體重表 台灣錯用40年

2010年10月23日
公開
49

嬰兒標準體重表 台灣錯用40年 類:轉載分享2008/11/03 00:14 .這真的很誇張的內! 為什麼台灣什麼事都慢那麼多拍呢?! 我們小市民的健康真的那麼不重要嗎?! ∼∼∼∼∼∼∼∼∼∼∼∼∼∼∼∼∼∼∼∼∼∼∼∼∼∼∼∼∼∼∼∼∼∼∼∼∼∼∼∼∼∼∼∼∼∼∼∼ 嬰兒標準體重表 台灣錯用40年 http://n.yam.com/chinatimes/healthy/200811/20081101011331.html 中時電子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1-01 03:40 國內目前使用的「嬰兒標準體重表」有誤!醫師指出,衛生署提供給母親的參考標準,根本是錯誤的,使大部分嬰兒吸收了過量的營養,不但容易變成小胖子,未來將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罹患機率;世界衛生組織已經修正,國內卻未跟進。 中 華民國新生兒醫學會理事、敏盛醫院副院長周怡宏醫師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近幾年已經更新「嬰兒標準體重表」。因為過去四十年來,醫生提供給母親的標準,是建 立在錯誤的研究數據上,當時研究人員用的是吃配方牛奶的嬰兒數據,而吃配方牛奶的嬰兒體重,通常比正常吃母乳的嬰兒重很多。 養出胖娃娃 易患糖尿病心臟病 周怡宏表示,根據英國兒童生長發育基金會提供的數據,英國母乳餵養嬰兒在一周歲時的平均體重是廿二磅,而完全吃配方牛奶長大的嬰兒在一周歲時的平均體重為廿三磅。根據英國政府的調查,英國百分之廿五的中學生都超重,這個數字是十年前的一倍。 按照過去的「嬰兒標準體重表」來檢查,一般吃母乳的嬰兒都會顯得瘦小,因此母親就會錯誤的為嬰兒增加不必要的營養。周怡宏指出,參與制訂世界衛生組織新標準的醫學專家都認為,舊的錯誤標準造成不正確的餵養方法,正是目前全世界都出現兒童過胖的根源之一。 數據來自吃配方奶嬰兒 易超重 周怡宏說,母乳餵養嬰兒長得慢,主要是嬰兒能夠主動調節身體所需的營養,睡眠方式也跟吃配方牛奶的嬰兒不同。吃配方牛奶的嬰兒大多吸收了過多的不必要營養,結果導致肥胖。 周怡宏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在二○○三年發布新的「嬰兒標準體重表」,這是根據全球六個國家八千個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完成統計,適合母乳餵養嬰兒的標準體重。 WHO新標準 適合吃母乳嬰兒 根據新的標準,一歲大的女童體重九公斤,男童九.六公斤;五歲大的女生十八.二公斤,男生十八.三公斤。但國內目前的標準建議,一歲女童為九.五公斤,男童十公斤;五歲女生十八.五公斤,男生十九公斤,至少較新標準重○.五到一公斤,容易讓孩子「胖」在起跑點。 周怡宏表示,家長若發現自己的孩子體重較現行的標準稍低,毋需過度緊張,因為國內現在用的是舊標準,容易讓孩子過重。 相關新聞: 台灣嬰兒標準體重 十年前版本  配方奶標準 餵母乳父母遭誤導  補充多餘營養 易養出胖小孩 衛署:WHO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較健康的標準 醫定要注意�離譜!衛署嬰兒體重量表 竟錯用40年 .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嬰兒標準體重表 台灣錯用40年 相關分類: (新增) -------------------------------------------------------------------------------- 相關文章:( 新增網址 | 新增文章 ) Copyright 2010,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

0到6歲眼睛發育關鍵期 母乳富含葉黃素最營養

2010年10月22日
公開
62

0到6歲眼睛發育關鍵期 母乳富含葉黃素最營養 0到6歲眼睛發育關鍵期 母乳富含葉黃素最營養 .分類:轉載分享2008/10/27 17:10 .給寶寶喝母奶,真是好處多多啊! ∼∼∼∼∼∼∼∼∼∼∼∼∼∼∼∼∼∼∼∼∼∼∼∼∼∼∼∼∼∼∼∼∼∼∼∼∼∼∼∼∼∼∼∼∼∼∼ 0到6歲眼睛發育關鍵期 母乳富含葉黃素最營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27/today-health3.htm 文�楊俊仁 在寶寶探索世界、學習新事物的過程當中,視覺是最主要的刺激發展來源。許多 研究也已經證實,人類視覺發展與腦部神經組織息息相關。特別是0至6歲的嬰幼兒,視覺神經正在快速發展,寶寶眼睛在此時期接收到的任何外在刺激,都會直接 影響腦部神經組織的運作,對寶寶的學習發展有著莫大影響。 然而,視覺系統是在嬰幼兒出生後才開始漸進式地發展。因此,在寶寶眼睛發育的關鍵時期,唯有透過補充均衡的營養及適度的保護措施,才能減少對寶寶眼睛的不良刺激,擁有一個「亮眼」的未來! 以往的觀念認為,最重要的是外在環境的視覺刺激。但根據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飲食中的營養成分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為視覺系統就如同其他神經系統一樣,均衡的營養將有助於視覺系統的正常發展。譬如母乳中所含的維生素A、DHA,以及葉黃素,在寶寶健康發展上,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其中,葉黃素是天然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每公升的母乳中約含有25微克的葉黃素。葉黃素無法透過人體自行合成,必須持續地由飲食中攝取。當寶寶在母親子宮內時,是透過胎盤獲得身體所需的葉黃素;出生之後,則是經由母乳獲得葉黃素及其他必需的營養成分。 在日常膳食中,深綠色、黃色、橘色的蔬菜都含有葉黃素,特別是深綠色蔬菜的葉黃素含量最豐富,包括甘藍菜、菠菜等。 對嬰幼兒而言,母乳是最佳的營養來源,建議媽媽在寶寶學習發展的關鍵期持續哺育母乳,才能在寶寶成長發育的關鍵期打好健康基礎,成就孩子亮眼未來!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上一篇 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大溪地諾麗果汁www.tni.com/tw 早晚各飲用30毫升,每日頂級養生秘訣只要$81,諾麗果汁讓您的建康邁向顛峰! www.tni.com/tw 大順中醫 - 主治肺癌www.23060069.com 謝安石中醫博士36年臨床經驗,專治各種癌症,依個人體質對症下藥,30天見效。 www.23060069.com 失眠新療法www.raphaelclinic.com.tw 醫學新知,利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逆行性神經療法來治療各式失眠。 www.raphaelclinic.com.tw回應(0) 收購中古建材(鋼管支撐、木角材、鐵角材) 文化大學附近有教會的房子要出租嗎? 膠原蛋白真的對骨頭有幫助嗎? 更多>> .隱藏設定: 公開回覆 隱藏回覆 ※ 提醒您:發表前請先登入,以免內容遺失。觀看HTML 原始碼 (說明) 引用(1) QQ於2009/03/02 16:04 引用 0到6歲眼睛發育關鍵期 母乳富含葉黃素最營養 ...《詳全文》 .1 新增筆記/文章 *筆記或文章資料請勿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 --------------------------------------------------------------------------------

秋凍一 下寶寶更安康

2010年10月21日
公開
35

-------------------------------------------------------------------------------- “秋凍”一下 寶寶更安康 時間:2010-07-05 15:31:21 來源:39健康網社區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候,不要急于添厚衣,應有意識地進行一些適宜的耐寒鍛煉,從而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秋凍”。在秋季進行耐寒鍛煉可有效預防嚴寒帶來的威脅,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耐寒力,進而減少冬季易發病。 眾所周知,人是恒溫動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體溫調節系統。作為這個系統的“司令部”——大腦皮層下丘腦,也只有在接受氣溫變化的刺激下來增強體溫的調節機能,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進而為適應寒冬到來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期的恒溫環境只能使人的熱適應能力下降。氣溫稍有改變而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這種恒溫環境。這樣,沒有得到鍛煉的大腦皮層下丘腦,一旦與涼接觸就抵擋不住致病細菌的挑戰,容易導致疾病。由于小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忽冷忽熱之時比成人更易染病。不過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的。從秋天開始的耐寒鍛煉就是提高調節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首先是讓孩子有暴露于冷環境的機會,包括不穿得過于厚實、嚴密。中醫認為,小兒是陽氣偏旺之體,過暖則會助長陽氣而消耗陰液。實際上,過早過度保暖,身體出汗不易覺察,反而容易感冒。另外,不要放過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機會,特別是秋日的清晨。 其次就是進行冷適應。從秋天開始,父母就要逐漸培養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冷開水的習慣,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棄。由于這是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小兒一般都能適應,而且效果顯著。但需注意每次冷水沖洗后,要用干毛巾擦。 最后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為使孩子得到御寒鍛煉而 涼生病,應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大氣溫度變化靈活掌握,使其逐漸適應。 已有0“秋凍”一下 寶寶更安康 相關分類: (新增) --------------------------------------------------------------------------------

餵母乳,孩子不容易貧血-母乳還是嬰兒六個月以前最好的主食

2010年10月20日
公開
57

餵母乳,孩子不容易貧血-母乳還是嬰兒六個月以前最好的主食 餵母乳,孩子不容易貧血-母乳還是嬰兒六個月以前最好的主食 .分類:轉載分享2008/06/14 02:23 .新 聞 2008/6/11 餵母乳,孩子不容易貧血-母乳還是嬰兒六個月以前最好的主食 婦幼及優生保健組 近日報載「餵母乳 小孩容易貧血」新聞,其中若干論點有論述偏差之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特為文說明。 很 多國內外研究均證實,母乳中所含各項適量的營養成分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適合寶寶生長所需,更不會造成腎臟負擔,其中鐵質的吸收即為其中之一;由於母乳中 的鐵質,生物利用度特別高,寶寶約可吸收母乳中50~75%的鐵,但其他食物中的鐵質,例如配方奶約只有4%~10%能進入寶寶的血液中,也因此巿售配方 奶中須增加鐵質的含量,但卻因而容易造成嬰幼兒腎臟負擔。此外,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成長因素及干擾素等能抑制細菌及病毒滋生,並且含吞噬細胞、巨噬 細胞及中性白血球以吞噬細菌,增加嬰兒免疫力、減少感染,可有效地減少腸胃過敏、呼呼道感染、猝死症、中耳炎、壞死性腸炎、腹瀉及其他疾病的發生;而且含 有大量促進腦部和視神經發育的必需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β胡蘿蔔素、牛磺酸及維生素E。 哺育母乳對寶寶成長發育很重要外,對母親產後子宮與身材之恢復及未來罹患骨質疏鬆、卵巢癌及停經前乳癌等疾病發生都有預防的效果。 檢 視我國嬰兒母乳哺育率,依據93年全國性調查,產後一個月純母乳哺育率為33.2%(日本70-75%),且於產後四個月時下降為16.9%(日本 41%、英國23%),六個月時為13.1%(美國為21.6%、英國14%、澳洲40%、紐西蘭48%),比其他國家低,離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仍有很大 努力的空間,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母乳哺育是政府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 為提供母乳哺育相關的正確訊息及新知,本署國民健康局網站(http: //www.bhp.doh.gov.tw)建置有母乳哺育網頁及免付費電話諮詢專線(0800-870-870),另外,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 (http://www.breastfeedingtaiwan.org)及台灣母乳協會(網址:http: //www.breastfeeding.org.tw)都是支持民眾維護寶寶健康的好伙伴,可多加利用。:

打屁股有礙寶寶智力發育 1

2010年10月19日
公開
43

打屁股有礙寶寶智力發育 -------------------------------------------------------------------------------- 打屁股有礙寶寶智力發育 時間:2010-07-02 15:28:49 來源:www.39.net 面對頑皮的孩子,有的家長認為,打屁股等體罰方式會讓他們長點記性。但是,近日國外有研究發現,體罰有可能阻礙孩童智商發展。 中國有俗話“不打不成器”“黃荊棍下出好人”,說的都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讓他們長點記性。 而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體罰方式,可能阻礙孩童智商發展。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對1510名2歲—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后發現,在806名2歲—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過的兒童,智商的平均商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歲—9歲的兒童,這一差距是2.8分。研究人員因此建議,在任何情況下,孩子都打不得。 體罰教育事與愿違 家長實施體罰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懾孩子,警告其同樣的錯誤不能再犯。體罰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小一點的孩子就罰站罰跪不讓吃飯,大一些了還要加上手打腳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為一些家長對待犯錯孩子的方法。在他們看來,孩子受到懲罰的越重,教訓記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錯誤。 那么,孩子感受又是如何呢?有資料顯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氣,內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沒辦法,只好忍受 ”,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責,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覺的是,受到體罰后有14.8%的孩子“真想離開這個家和產生輟學念頭”。 從這一組數據透露,“體罰”這一管教方式并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和正向效果,也并非是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 長期體罰抑制智力發育 俗話說:“3歲定終生。”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在生命早期就逐漸形成了,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他們將來的學識多寡、事業發展,甚至健康狀況。 專家認為,孩子的智商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除了先天因素,外界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個暴力恐怖的環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當然就更談不上智商的良好發展。 對于長期體罰影響孩子智商這一研究結果,專家表示比較贊同,她補充說,大腦左右半球雖然具有不同功能,但兩半球是協同工作的。孩子受到責罰,負責空間知覺、情緒、藝術欣賞等功能的右半球就會處于緊張、壓抑和恐懼的狀態中,這樣勢必影響左半球的功能,而左半球又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數字運算和邏輯推理,長此以往,容易對孩子的智力發展產生抑制作用。 打屁股有礙寶寶智力發育 相關分類: (新增) -------------------------------------------------------------------------------- --------------------------------------------------------------------------------

腔衛生新發明 牙鑽牙刷將成歷史

2010年10月18日
公開
50

腔衛生新發明 牙鑽牙刷將成歷史 腔衛生新發明 牙鑽牙刷將成歷史 .分類:轉載分享2008/07/21 21:41 .哇哇哇!好期待這些新發明趕快上市喔!! 看牙,實在是我從小到大無法擺脫的惡夢啊!! ∼∼∼∼∼∼∼∼∼∼∼∼∼∼∼∼∼∼∼∼∼∼∼∼∼∼∼∼∼∼∼∼∼∼∼∼∼∼∼∼∼ 轉載自:http://news.msn.com.tw/news873204.aspx 英研發口腔衛生新發明 牙鑽牙刷將成歷 更新日期:2008/07/21 20:02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牙醫師的牙鑽可能成為歷史,牙刷的未來也岌岌可危,因為現在兩款嶄新發明,可望於五年內問世。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里茲牙醫學院的科學家創造出一種模仿人體長出新牙齒的解決方法,藉此可自然修復蛀洞,無須鑽牙與填補。 同一批研究人員也研發出一種漱口藥,當光線照射口腔時,便能殺死引發牙菌斑的細菌。 研究人員相信,這種漱口藥最快三年以內就能上市,而五年內可能也無需鑽牙,就能修補蛀洞。 這種取代鑽牙的治療方法,是源自一種新的蛋白質,能自然修補牙齒表面琺瑯質上的坑洞。 它會形成一種支架,吸引會形成琺瑯質的礦物質,如同人體製造新牙齒般。 蛀牙處於早期階段時,可將這種物質塗抹在牙齒上,在小洞還沒擴大而完全蛀掉前,先將小洞填補起來。 報導引述里茲牙醫學院研究主管柯克漢教授說:「我無法忍受牙鑽的聲音,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表示,光聽到那種聲音,就足以引發恐懼。我們想研究出方法,治療早期蛀牙,避免進行鑽牙。」 同樣的方法也可用來治療牙齒象牙質小洞;象牙質蛀牙會引發對冷熱飲食的極度敏感。 由於治療使用的蛋白質屬嶄新物質,因此必須展開安全測試,目前也正在進行。 柯克漢女士說,希望明年初可以進入試驗,五年內可取得核准執照。 她說:「我們深信,這是未來的一項重大改變。」 另一項發明漱口藥,則是利用口腔內細菌會吸收的分子,利用亮光活化,分子便會摧毀口腔內細菌。 就算將漱口藥吞入,也不會對病患帶來風險,因為這種分子完全安全,食品業早已在使用。 這種治療方式又稱為「光動力療法」,源自癌症治療研究,原本是為了協助無法使用一般牙刷的殘障病患,照顧他們的牙齒。970721 本則新聞由中央社提供 2008/07/21 . 我要引用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上一篇 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Hairhope 女性生髮專區www.hairhope.com 女性異常掉髮看這邊!正確生髮治療完整蒐錄幫妳抵抗掉髮、細髮、髮旋空洞! www.hairhope.com 輝雄診所-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www.imperialclinic.org 爸爸愛健康專案實施中,爸爸加任何一名家庭成員,兩人同行享有日式全身健診特惠價 www.imperialclinic.org 杜耳中心 - 學習障礙改善www.dore.com.tw 物理運動免藥物,小腦強化連結,全球同步計畫,有效改善學習障礙,重拾學習信心! www.dore.com.tw回應(0) 請問正修附近出租的雅房 有除腳臭的好方法嗎 檸檬加多多 更多>> .隱藏設定: 公開回覆 隱藏回覆 ※ 提醒您:發表前請先登入,以免內容遺失。觀看HTML 原始碼 (說明) 引用(0) 轉貼:口腔衛生新發明 牙鑽牙刷將成歷史 相關分類: (新增) --------------------------------------------------------------------------------

爽身粉 痱子膏 有何不同

2010年10月17日
公開
57

爽身粉 痱子膏 有何不同 -------------------------------------------------------------------------------- 檢舉 轉貼:爽身粉 痱子膏 有何不同 .分類:轉載分享2008/07/22 10:10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7410 爽身粉 痱子膏 有何不同 2008/07/21 【元氣周報�記者吳明良�報導】 衛生署台南醫院皮膚科主任康錦華說,「紅色汗疹」症狀與藥物過敏或病毒疹很像,診斷時要先鑑別。 通常一般紅色汗疹(痱子)只要擦點爽身粉,身體保持乾爽,少流汗就會好,嚴重一點的吹冷氣,塗點痱子膏。 擦爽身粉和痱子膏有何不同?在痱子還沒有長出來時,擦擦痱子粉可以讓身體乾爽一些,如果痱子已冒出來了,再抹已沒有什麼作用和療效;但痱子膏則有收斂的功能,可以幫助吸汗。 如果長痱子又合併濕疹,那要用低強度的類固醇藥膏。一樣的也要保持乾爽少流汗。 萬一抓破皮感染葡萄球菌,就要用抗生素了,輕微感染只用外敷,嚴重的就要口服。 不想讓小寶寶長痱子,年輕的父母還是可預防的。除了在室內要保持涼快的環境之外,每天多洗兩次澡,不必每次都用沐浴乳,用溫水即可,不要用太熱的水,過熱的水也會增加出痱子的機會。洗完澡不要立刻包上尿片。 夏天帶寶寶到戶外玩,最好挑選早晨或傍晚的涼快時段,避開最炎熱的時間和陽光直曬的地方。 【2008/07/21 元氣周報】 ∼∼∼∼∼∼∼∼∼∼∼∼∼∼∼∼∼∼∼∼∼∼∼∼∼∼∼∼∼∼∼ 這麼熱的天氣,齊齊一天會洗兩三次澡, 像是流比較多汗,或是大便後洗屁屁, 都會順便讓他泡泡水,清涼一下。 不過,即便是這樣,屁屁還是常常紅紅的, 每次洗完、清潔完,還是要擦上護膚膏, 寶寶的皮膚實在是太嫩了啊!

媽媽警惕4類書毀了寶寶視力

2010年10月16日
公開
52

媽媽警惕4類書毀了寶寶視力 媽媽警惕4類書毀了寶寶視力 時間:2010-07-06 08:51:57 來源:39健康網社區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早早買書給寶寶翻書、看書,希望寶寶愛上閱讀!殊不知,買書也是有講究的,選擇不當會毀了寶寶的視力的!本文就列舉四類有損寶寶的書,家長們可要注意咯! 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才能讓寶寶更好的看清楚世界的每一草每一木,從而更真切的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但是,一般而言,年齡很小的寶寶就已經懂得“看書”了,雖然他們看不懂書上的字,卻樂于享受“翻書”、“看書”的過程。因此,為寶寶挑選適合的并且不會傷害寶寶視力的書就顯得特別重要。下面,就為寶寶選哪類質品的書最適合這一話題,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的醫生郝進和紅泥巴讀書俱樂部的創始人阿甲從不同的角度談了他們的看法。 問題一:紙張不要太白 我看現在市場上各種顏色的圖書都有,有的圖書紙張很白,有的偏黃。不知道應該給孩子選哪種?——月月媽 阿甲有話說:白色紙張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印刷圖文的全部色彩,提高文字的反差和清晰度,圖書看起來色彩鮮艷。紙張白度越高,這種效果越顯 。用這樣的紙張印制的書刊外觀很漂亮,印刷非常精致。但讀起來眼睛很容易疲勞。 郝大夫點評: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視,對比度太強都對視力有不良影響。紙張過白,一是會增加顏色的對比度,二是反射光線過強,會過度刺激視覺神經,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看電視為什么要開燈,就是要減小對比度。如果圖書紙張看上去十分刺眼,或者看了不到10分鐘眼睛就感覺累了,那紙張顏色肯定是不合適的。 問題二:反光不要太強 有一次我給孩子讀書,發現紙張像鏡子一樣亮亮的,反光刺得我眼睛很難受。其實這本書很精美,很高檔,可我不敢給孩子看了。我看 都累,更何況她!——子木媽媽 阿甲有話說:有的童書為了吸引眼球,追求高檔精致的效果,會用光澤度很高的銅版紙來做。這些書看起來確實很漂亮,但會刺激孩子的眼睛,孩子越小,受的傷害就越大。比如黑白書本來是給1歲以內的孩子看的,對他們的眼睛發育有好處。出版者的出發點很好,可是卻用了很亮的紙來做,這豈不是自相矛盾了? 郝大夫點評:反光越厲害,眼睛受到的刺激會越強,眼睫狀肌處于過度收縮的狀態,眼睛特別容易疲勞,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功能調節性近視,損害人的視力。 問題三:畫面不要太細 我給孩子買書,先看看字的大小。如果字太小太密,我是不會選擇的。我覺得字太小,不光孩子眼睛容易累,也會影響他看書的姿勢。——安安媽 媽媽警惕4類書毀了寶寶視力 相關分類: (新增) --------------------------------------------------------------------------------

CHECK!寶寶口語表達力

2010年10月15日
公開
59

CHECK!寶寶口語表達力 位置--> 筆記本/CHECK!寶寶口語表達力 改 說明 -------------------------------------------------------------------------------- CHECK!寶寶口語表達力育兒生活 10月號 NO.233 採訪�陳俐君 諮詢�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 黃佳真 參考�家有聽語兒─幼兒語言問題面面觀(信誼基金出版社) 語言學習,看似自然而然;從聽覺接收,至意義理解,再到口語與非口語表達,一系列認知反應過程,形塑孩子對外界的溝通能力。但從生活實際觀察,每個寶寶語言學習速度各不相同,除生理、認知與生活環境等因素;專家提醒,不做無謂比較,無壓力的自然學習,更是造就小寶貝「侃侃而談」的重要關鍵喔! 在人類社會中,「溝通」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結合語言、智力、社會與文化能力的「溝通能力」,主要包含了「接收」與「表達」2大部分。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黃佳真指出,影響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因素相當複雜,舉凡孩子的生理狀況、心理認知,乃至於外在生活環境,均會對於小寶貝的語言學習帶來重要影響。 表達「輪轉」條件1─生理 從生理條件觀察,黃佳真治療師表示,人類的語言發展與「感官發育」有著直接且密切的關係。她提到,包括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是開啟寶寶語言習得的關鍵過程。 寶寶的溝通能力,打從娘胎出生就已開始!黃佳真治療師提到,別小看嬰幼兒的學習效率,儘管剛出生的小Baby,看似終日呼呼大睡,但人類的語言學習不是被動的,「從一出生後,寶寶就開始『主動』學習語言囉!」 黃佳真治療師近一步解釋,1∼4個月大的嬰幼兒,已經有「察覺聲調變化」的能力,這時候的小Baby,只要腦部、視聽等感覺器官正常,就能逐漸察覺外界高亢、低沉的聲響,同時分辨聲音背後所代表的情緒變化;而大約到了18∼20個月大時,孩子就有能力辨識出嘴部運動與其所伴隨發出的語音,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除了感官條件,語言發展也與大腦運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部分有口語表達障礙或遲緩的患者,多與腦部功能受損有關。 1、腦性麻痺: 腦性痲痺患者,常會因腦神經障礙,造成唇、舌等口腔器官肌肉活動無法正常控制與協調,以致妨礙語言正常表達。 2、口腔或顏面神經失調: 包括嘴唇、下顎、舌頭與齒列等處發展的完整度,均會對表達能力帶來一定 程度影響。黃佳真治療師提到,在臨床診療上,常會見到幼兒因口腔肌肉神經發育未完整,出現口齒不清,如:「把阿公說成ㄚ冬,青蛙說成雞蛙」,俗稱「臭乳呆」等構音異常問題。 3、唇顎裂: 黃佳真治療師補充提到,因口腔唇顎部位出現異常裂縫的唇顎裂寶寶,也多會因生理性缺陷導致構音困難。她表示,除了接受整型外科手術修補裂縫、齒列矯正等治療,唇顎裂患者也需接受語音矯正,才不會因口腔功能構造異常,產生表達阻礙。 惱人的「臭乳呆」─何謂構音異常 仔細聆聽,你家寶貝是否會把「小朋友都笑我」這句話,說成了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咬馮友都要喔」。當心!您的孩子可能有「構音異常」問題! 黃佳真治療師解釋,幼童常見的「口齒不清」現象,在臨床上被解釋為「機能性構音異常」,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臭乳呆」。所謂「構音」,是指空氣從肺部出來,在通過聲帶震動後,經由唇、舌、齒、上顎及咽喉等部位的修正及摩擦後所發出的語音。若在構音過程中,口腔各部位的動作協調出現問題,而使得語音改變,就是所謂「構音異常」。 在臨床診療上,黃佳真治療師認為,造成「機能性構音異常」原因相當複雜難解,有可能與孩子的口腔動作協調度較差有關,也與孩子語音聽辨力、口腔靈敏度不佳,或學習到錯誤的構音方式等因素有關聯。 當孩子無法正確的說出某些語音時,家長最好與語言治療師配合,去設計一連串孩子喜歡的「遊戲」,讓孩子在聽、學習、模仿的過程中,讓孩子把音說對,學習正確構音技巧。 在技巧教導上,最好把握「一次只教一個音」的原則,等到孩子完全學會該音,再進行下一個音的矯正。 表達「輪轉」條件2─認知 語言表達,很大一部分與「認知理解」有密切關係。黃佳真治療師指出,認知發展能提供孩子建構與再現周邊實體事物;而幼童認知產生,起始於早期對生活實體與事件的知覺。當孩子接收正確資訊,加上足夠的環境刺激,當認知與理解產生連結,語言表達就能精準呈現,而不至於辭不達意。 除了認知的正確養成,黃佳真治療師更補充提到,小朋友本身的人格特質與先天氣質,也是影響語言啟蒙與流利口語表達的重要關鍵。她表示,性格開朗、活潑的寶寶,往往較害羞、閉塞的孩子勇於主動表達內心想法;當開口說話機會越多,而家長又能耐心傾聽、給予刺激,寶寶就會越說越好。 表達「輪轉」條件3─生活環境 「環境刺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關鍵!」黃佳真治療師表示,撇除生理性疾病因素,寶寶能不能把話說得「輪轉」,照顧者的專業度是一大考量重點。對於牙牙學語的小朋友來說,身邊最親近的照顧者往往是母親;倘若媽媽能夠提供孩子充足且豐富的感官刺激,營造家中小寶貝與外界互動機會,讓孩子在合適的情境中學習口語表達,將有助於培養寶寶的口語表達能力。 寶寶語言學習里程碑 黃佳真治療師提到,早從寶寶在媽咪的肚子裡時,就已經有傾聽聲音的能力;而從呱呱墜地那一刻後,不但能夠理解、辨別聲音,「發出震天的哭泣聲,正是寶寶與他人進行溝通行為的表現。」 從剛出生的哭泣情緒反應;到發出讓爸比媽咪「霧煞煞」,如同「火星話」般的牙牙學語階段;再到語調建立,有意義的對話內容出現,黃佳真治療師指出,0∼5歲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一定的發展順序的。 ※ 寶寶正常語言學習時程表: 語言前期學習階段 年齡 語言表達特徵 0∼3個月 •會用眼睛看著照顧者或他人。 •聽到聲音(特別是說話的聲音)時會安靜下來。 •會用微笑或咯咯聲,回應他人的微笑或聲音。 •當疲倦、飢餓或疼痛時,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情緒。 3∼6個月 •會注視他人的臉。 •會尋找聲音來源,當別人呼喚他的名字時會有反應。 •能找出聲音來源(如頭轉向音源�說話者)。 •會發出咯咯聲、咕嚕咕嚕的笑聲。 6∼9個月 •會模仿發聲,模仿熟悉的動作與聲音。 •會用不同發音方式,表達不同情緒。 •喜歡與大人玩互動遊戲,對於較柔的說話聲音也會有反應。 •發出重複音節,會玩弄聲音音調變化,發出許多類似成人 語音的聲音。 9∼12個月 •開始懂得吸引別人注意。 •能清楚表達需求(EX:揮手表示再見、搖頭表示不要)。 •會在物件與大人之間做出協調動作(在大人與想要的東西之間,做出來回顧盼的動作)。 •模仿新的聲音或新的動作。 • 重複的兒語音節類型一致,音節發出聽起來像第一個辭彙。 語言期學習階段 12∼18個月 •出現單詞的口語。 •會使用儀式性語言(如:再見、嗨、謝謝)。 •會發表意見,表達「不要」等反對、抗議的想法。 •會用一些聲音、肢體來獲取注意。 •能聽懂日常生活的指令句,可說出最常聽到的字詞。 18∼24個月 •大部分時候會選擇用語言來與人溝通。 •早期使用兩個詞的句子:一開始的組合方式,通常是以記憶 中的形式呈現,並且可以在一兩個情境中使用。 •可以大致理解簡單句、常用的複雜句,也能組合簡單片語或短語。 2∼3歲 •會與人進行有目的對話。 •能以主詞、動詞、受詞說出完整句子。 •懂得描述細節,問不同的問題,好讓聽者理解他的意思。 •會表達情緒,使用一些字吸引他人注意。 •了解兩個步驟的簡單指令。 3∼4歲 •聽語能力進步,可以注意聆聽5分鐘的短故事。 •與談交談時所使用的文法像大人。 • 會問問題,回答問題。 • 正確使用代名詞:你、我、他。 • 會大量使用複雜句,描述出剛剛發生的事。 4∼5歲 •可以看圖說故事,也可聽懂、描述出一個完整簡單的故事。 ∼想知道語言發展遲緩的判斷指標?怎麼透過居家小活動讓孩子有效獲得語言啟蒙?全文請見233期育兒生活雜誌∼ CHECK!寶寶口語表達力 相關分類: (新增) -------------------------------------------------------------------------------- 相關文章:( 新增網址 | 新增文章 ) Copyright 2010 -------------------------------------------------------------------------------- Copyright 2010,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正確訓練寶寶如廁育兒生活

2010年10月14日
公開
56

正確訓練寶寶如廁育兒生活 正確訓練寶寶如廁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34 採訪�陳俐君 攝影�陳俊谷 演出�Mommy:舒詩榮 Baby:杜禹呈 諮詢�台北市保母協會資深保母 吳金枝 參考資料� 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 《台灣麥克出版》 晴天小天使:育兒百科─快樂•育兒《大好書屋出版》 購買紙尿布花錢,清洗布尿褲費事,隨著寶寶認知、行為能力逐漸成熟,「該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了嗎?」讓許多新手媽媽好苦惱!訓練寶寶如廁,非一蹴可及的簡單任務;評估發展狀況,善用孩子的高超模仿力,只要肯耐心指導,教育寶貝如廁,也能so easy! 案例一: 已經滿1歲半的小米,個性活潑不怕生,活動力驚人;已經會說簡單句的她,總喜歡抓著爸比媽咪哇啦啦地牙牙學語。看著小米的行為發展日趨成熟,媽咪正在思考,是不是該訓練小米自己坐馬桶上廁所了呢? 案例二: 2歲半的豪豪,也到了該自己學會坐馬桶上廁所的年紀了!腦中浮現如此想法的豪豪媽咪,開始試著把寶寶屁股上的尿布撤除。沒想到,一不穿尿布,豪豪就開始走到哪尿到哪;硬拉孩子坐在馬桶上解放,換來的只是一臉「媽媽妳為什麼要逼我」的愁容。就這樣僵持了大半天,因為屁屁毫無動靜,母子倆只好無奈離開廁所;只不過,一恢復自由,豪豪又尿了…。 3關鍵,如廁訓練評估 從控制大小便意,再到養成坐馬桶的習慣,想訓練寶寶像大人般自主如廁,的確需要經過一段訓練過程。擁有超過10年托嬰經驗的台北市保母協會資深保母吳金枝表示,教育寶寶學習上廁所,期間歷經的陣痛期在所難免,但若事前錯估孩子的能力發展而急就章,苦的可是親子雙方喔! 條件具備,訓練才生效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針對2,000名幼童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倘若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肯發揮耐心,等待寶寶生心理具備足夠條件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失敗學習的機率會大幅降低。 關鍵1:年紀 到底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脫離尿布,進行如廁訓練呢?吳金枝保母解釋,每個孩子的身心成長、發育快慢速度各不相同,嚴格來說,訓練寶寶上廁所並沒有一定的時間表;但就長期的托育經驗值評估,訓練寶寶上廁所最適宜的年齡,約落在1歲半至2歲半或3歲之間。 肛門期,訓練好時機 根據著名的兒童心理教育學家佛洛依德的說法,1歲半至3歲的幼童,正處於「肛門期」,這個年紀正是寶寶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而吳金枝保母也提到,大部分年紀在1.5∼3歲間的baby們,由於肛門的括約肌發展轉趨成熟,已經有能力「憋住」,不讓排泄物隨意流瀉;加上認知、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完整,可以明確地透過語言傳播來表示自己的需求與想法。 「從容」教,訓練易成功 吳金枝保母指出,「心急」是訓練過程的最大禁忌!她提到,其實只要在3歲以前教育寶貝完成如廁訓練,都不算太晚。父母若不顧孩子的學習意願與身心成熟度,還不到1歲半就早早訓練孩子上手,「整體訓練時間,可能反倒拉更長,事倍功半」。 而教育身處於「肛門期」的孩子學習自己上廁所,吳金枝保母提醒,爸比媽咪們千萬要記得以愛與耐心,包容孩子在訓練過程中的失誤。若過度責罵、嘲弄,使孩子在訓練過程中受挫,不但會讓孩子因此害怕坐上馬桶,恐懼上廁所;長大後可能還會有頑固、害羞、攻擊性人格等負面後遺症出現。 關鍵2:行為 「只要家長夠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與舉動,其實透過許多小地方,就能評估訓練時機!」吳金枝保母表示,多數1.5∼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到了從「寶寶」成長為「幼兒」的階段了。會活潑地來回跑跳,上下樓梯不再讓爸比媽咪擔心害怕,四肢協調度越來越好,象徵著孩子的肌肉發展也到了一定程度。 會理解,能接受命令 看著寶寶會一個人自在地行走,看起來應該是要可以很自由的自己上廁所才是。吳金枝保母指出,懂得理解,只是開啟如廁的學習開端;2歲左右的孩子,多半學習、模仿能力正強,也能認知「大便」與「尿尿」的差別意義;只要給予清楚的指令,訓練寶寶如廁也能不費力喔! 必知!觀察指標 〈1〉 喜歡跟著或企圖模仿大人的動作。 〈2〉 對於大人上廁所感到好奇,會想跟著去。 〈3〉 能聽懂、理解日常生活中父母所給予的指令。 〈4〉 懂得簡單傳達需求(如:媽媽,我想尿尿)。 〈5〉 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止、蹲下來做出大小便的動作,這就表示寶寶已經有能力察覺自己身體正要大小便了。 〈6〉 孩子的尿布能夠間隔2∼3小時還不濕。 關鍵3:語言 一般來說,18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基本上已經進入「語言期」學習階段。18∼24個月大的孩子,生活中已經會以「語言」作為主要溝通工具;可以大致理解簡單句、常用的複雜句,也能夠組合簡單的片語或短語。而2∼3歲間的孩子,已經能組織主詞、動詞、受詞,進而說出一完整句子;聽得懂簡單指令,也可以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語言啟蒙,男比女慢 吳金枝保母指出,要評估孩子能否進行如廁訓練,「語言」能力也是一項判斷標準。她從過往經驗觀察提到,語言啟蒙,男比女慢;假使家長預估的時間不對,太早執行訓練計畫,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會直接說「不要!」,但對不善表達的孩子來說,如此逼迫式訓練,反而是種折磨。 求好心切,偃苗助長 面對還未到訓練年齡的孩子,吳金枝保母表示,如一味強求,孩子可能會出現大哭、不肯上馬桶,或坐了老半天還尿不出來等情形;這時請爸比媽咪別再勉強下去,否則這就不是訓練,而是壓力了。 逼迫還沒有學習意願的孩子乖乖自主如廁,一段時間下來,寶寶有可能還會出現愛哭、咬指甲、猛吸手指、脾氣暴躁或說話口吃等情形,使用不正確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更多更快速訓練寶寶如廁資訊請見234期育兒生活雜誌∼ --------------------------------------------------------------------------------

寶寶開始刷牙了沒?

2010年10月13日
公開
58

寶寶開始刷牙了沒? 寶寶開始刷牙了沒?育兒生活 9月號 NO.232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台中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蔡明克 圖片提供�蔡明克醫師 「乳牙不重要啦!反正就算蛀掉了還有恆齒可用」、「乳牙不需要好好保養,等換成恆齒再努力刷牙就好了」,上述是部分家長對於乳牙的不正確知識,事實上乳牙的健康與否關係著寶寶接下來的恆齒發展。 台中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蔡明克指出,不善加保養乳牙任其長牙菌斑或蛀牙,輕則口腔產生異味、牙齒不美觀,重則包括:可能影響寶寶的食物攝取造成偏食、蛀牙的乳齒與恆齒並存容易造成恆齒蛀牙、嚴重的蛀牙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蛀掉的乳齒會造成口腔空間的改變進而影響恆齒萌發的順序,讓恆齒長得不整齊而需要矯正! 所以,牙齒的保養一定要從乳牙就開始做起! PART 1、寶寶潔牙進程表 蔡明克醫師表示,寶寶出生至6個月大左右,口腔中並沒有牙齒,所以在這個時期並不需要特別幫寶寶做口腔的清潔。通常寶寶第1顆乳牙會在6個月大的時候冒出(每個小孩出現的時間不同),從第1顆乳牙冒出開始,就正式進入了寶寶潔牙的第1個時期,之後再以年齡來區分不同的潔牙階段,每個潔牙時期使用的清潔工具與方式皆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寶寶潔牙的進程表: ˙第1個時期:6個月∼1歲(媽咪要開始幫寶寶潔牙囉!) ˙乳牙顆數:前齒4∼8顆 ˙清潔次數:1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 蔡明克醫師指出,用完即丟的乾紗布是很好的潔牙工具,可以擦起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如果家長覺得乾紗布消耗量太大,也可使用可水洗清潔的紗布巾代替,只要用過後單獨將紗布巾清洗乾淨晾乾,就可重複使用。準備好紗布後,家長將紗布繞在食指上,就可幫寶寶進行牙齒外表面與內表面的擦拭。 這個時期一天清潔1次即可,時間選在寶寶晚上喝完奶睡覺前,如果寶寶喝奶喝到睡著,家長也可在寶寶睡覺中幫寶寶擦牙齒,因為牙齒集中在前面,只要輕輕撥開寶寶的嘴唇就可擦拭,不必擔心會吵醒寶寶。 ˙第2個時期:1歲∼2歲半 ˙乳牙顆數:8∼16顆 ˙清潔次數:1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乳牙牙刷+牙線棒 這個時期乳牙的第1個臼齒會長出來,所以除了用乾紗布擦拭牙齒的外表面,也需要使用到牙刷來清潔牙齒的內表面以及牙齒咬合面的深溝凹槽,由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吃得東西開始比較複雜,有些食物可能會卡在牙縫,所以牙線棒也是必備的工具之一。 家長先用乾紗布擦拭牙齒外表面,再用牙刷清潔內側面並以繞圈圈的方式清潔牙齒的咬合面,最後再用牙線棒清潔牙縫;使用牙線棒時另一隻手可拿著紗布,牙線棒清出的髒物可沾黏到紗布上,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太會漱口,這樣的清潔方式,清潔完後就不需要有漱口的動作。 這個時期也是一天清潔1次即可,時間也是選在晚上喝完奶睡覺前進行,若家長白天有時間,也可在白天吃過食物後增加1次。 ˙第3個時期:2歲半∼6歲(自己先刷+家長再刷刷) ˙乳牙顆數:16∼20顆 ˙清潔次數:3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乳牙牙刷+牙線棒+牙膏(非必要) 蔡明克醫師表示,這個階段的潔牙步驟大致與第2個時期差不多,有的孩子會開始想要學大人拿牙刷自己刷刷看,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拿牙刷刷刷看,但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無法將牙齒刷得很乾淨,大體上還是要家長幫孩子刷。 若是孩子已經會漱口這個動作,就可以使用牙膏,不過蔡明克醫師認為並不一定要使用到牙膏,沒用牙膏依然可以將牙齒刷乾淨,只不過有的孩子會想模仿大人使用牙膏,也可讓孩子試試。 這個時期的清潔次數就要增加到3次,時間選在早、午餐後以及晚上睡覺前,除非早午餐吃東西後有食物塞牙縫需使用到牙線棒,否則只需要在睡覺前那一次潔牙時使用牙線棒即可。 PART 2、寶寶正確刷牙法 隨著寶寶長大也要慢慢開始教導寶寶學會自己清潔,牙要刷的好,必須有正確的方法與步驟,蔡明克醫師表示,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貝氏刷牙法」,步驟如下: 1. 牙刷以45度角的斜度向著牙齦。 2. 從右上牙齒的外側開始,每次刷2至3顆牙,輕輕來回震動10次左右,之後再繼續往左邊移動2至3顆牙重複剛剛的動作。 3. 上顎外側的牙齒刷完後,再繞到上顎內側的牙齒刷回來。 4. 上顎整個刷完後就開始刷下顎的外側與內側牙齒。 5. 最後刷牙齒的咬合面,此時要將刷毛深入臼齒的凹槽中徹底清潔。 6. 若有使用牙膏,刷完要漱口將牙膏漱乾淨。 蔡明克醫師表示,刷牙的技巧則要掌握「輕」、「柔」、「反覆」三個原則,即刷牙的動作要輕、刷牙的力量要柔以及要反覆多刷幾次。按照上述的步驟,刷牙的時間約為2∼3分鐘,若是少於這個時間,表示牙齒清潔的程度不夠,必須再刷久一點加強。 如何讓寶寶喜歡刷牙? 大約1歲半前寶寶通常對刷牙會有抗拒的舉動,有的會用力掙扎或哭鬧,所以寶寶剛開始進行潔牙時最好父母可以一起合作,媽媽盤腿坐在床上,可以墊個枕頭讓寶寶舒服的躺在媽媽腿上,爸爸則負責固定寶寶的手腳,讓寶寶不要亂動。由於牙刷容易刷到外側牙齦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所以剛開始進行潔牙過程時,家長可先用乾紗布清潔孩子上下顎外側的牙齒,牙刷清潔內側牙齒與咬合面,等寶寶漸漸習慣用牙刷後,再改成用牙刷刷完全口牙齒。 2歲前半強迫刷牙是必要的 家長幫寶寶刷牙的動作要輕柔,刷牙前也可先告知寶寶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只要寶寶感覺不會痛,久了就會習慣刷牙這個動作。若是在刷牙過程中寶寶哭鬧,家長千萬要堅持刷完,不可中途放棄,蔡明克醫師表示,幫2歲之前的孩子刷牙都是要有點半強迫的,即便寶寶會抗拒家長也要堅持,因為刷牙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時候該定期帶寶寶上牙醫診所呢?完整文章內容請見育兒生活9月號* 寶寶開始刷牙了沒?育兒生活 9月號 NO.232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台中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蔡明克 圖片提供�蔡明克醫師 「乳牙不重要啦!反正就算蛀掉了還有恆齒可用」、「乳牙不需要好好保養,等換成恆齒再努力刷牙就好了」,上述是部分家長對於乳牙的不正確知識,事實上乳牙的健康與否關係著寶寶接下來的恆齒發展。 台中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蔡明克指出,不善加保養乳牙任其長牙菌斑或蛀牙,輕則口腔產生異味、牙齒不美觀,重則包括:可能影響寶寶的食物攝取造成偏食、蛀牙的乳齒與恆齒並存容易造成恆齒蛀牙、嚴重的蛀牙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蛀掉的乳齒會造成口腔空間的改變進而影響恆齒萌發的順序,讓恆齒長得不整齊而需要矯正! 所以,牙齒的保養一定要從乳牙就開始做起! PART 1、寶寶潔牙進程表 蔡明克醫師表示,寶寶出生至6個月大左右,口腔中並沒有牙齒,所以在這個時期並不需要特別幫寶寶做口腔的清潔。通常寶寶第1顆乳牙會在6個月大的時候冒出(每個小孩出現的時間不同),從第1顆乳牙冒出開始,就正式進入了寶寶潔牙的第1個時期,之後再以年齡來區分不同的潔牙階段,每個潔牙時期使用的清潔工具與方式皆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寶寶潔牙的進程表: ˙第1個時期:6個月∼1歲(媽咪要開始幫寶寶潔牙囉!) ˙乳牙顆數:前齒4∼8顆 ˙清潔次數:1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 蔡明克醫師指出,用完即丟的乾紗布是很好的潔牙工具,可以擦起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如果家長覺得乾紗布消耗量太大,也可使用可水洗清潔的紗布巾代替,只要用過後單獨將紗布巾清洗乾淨晾乾,就可重複使用。準備好紗布後,家長將紗布繞在食指上,就可幫寶寶進行牙齒外表面與內表面的擦拭。 這個時期一天清潔1次即可,時間選在寶寶晚上喝完奶睡覺前,如果寶寶喝奶喝到睡著,家長也可在寶寶睡覺中幫寶寶擦牙齒,因為牙齒集中在前面,只要輕輕撥開寶寶的嘴唇就可擦拭,不必擔心會吵醒寶寶。 ˙第2個時期:1歲∼2歲半 ˙乳牙顆數:8∼16顆 ˙清潔次數:1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乳牙牙刷+牙線棒 這個時期乳牙的第1個臼齒會長出來,所以除了用乾紗布擦拭牙齒的外表面,也需要使用到牙刷來清潔牙齒的內表面以及牙齒咬合面的深溝凹槽,由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吃得東西開始比較複雜,有些食物可能會卡在牙縫,所以牙線棒也是必備的工具之一。 家長先用乾紗布擦拭牙齒外表面,再用牙刷清潔內側面並以繞圈圈的方式清潔牙齒的咬合面,最後再用牙線棒清潔牙縫;使用牙線棒時另一隻手可拿著紗布,牙線棒清出的髒物可沾黏到紗布上,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太會漱口,這樣的清潔方式,清潔完後就不需要有漱口的動作。 這個時期也是一天清潔1次即可,時間也是選在晚上喝完奶睡覺前進行,若家長白天有時間,也可在白天吃過食物後增加1次。 ˙第3個時期:2歲半∼6歲(自己先刷+家長再刷刷) ˙乳牙顆數:16∼20顆 ˙清潔次數:3次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乳牙牙刷+牙線棒+牙膏(非必要) 蔡明克醫師表示,這個階段的潔牙步驟大致與第2個時期差不多,有的孩子會開始想要學大人拿牙刷自己刷刷看,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拿牙刷刷刷看,但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無法將牙齒刷得很乾淨,大體上還是要家長幫孩子刷。 若是孩子已經會漱口這個動作,就可以使用牙膏,不過蔡明克醫師認為並不一定要使用到牙膏,沒用牙膏依然可以將牙齒刷乾淨,只不過有的孩子會想模仿大人使用牙膏,也可讓孩子試試。 這個時期的清潔次數就要增加到3次,時間選在早、午餐後以及晚上睡覺前,除非早午餐吃東西後有食物塞牙縫需使用到牙線棒,否則只需要在睡覺前那一次潔牙時使用牙線棒即可。 PART 2、寶寶正確刷牙法 隨著寶寶長大也要慢慢開始教導寶寶學會自己清潔,牙要刷的好,必須有正確的方法與步驟,蔡明克醫師表示,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貝氏刷牙法」,步驟如下: 1. 牙刷以45度角的斜度向著牙齦。 2. 從右上牙齒的外側開始,每次刷2至3顆牙,輕輕來回震動10次左右,之後再繼續往左邊移動2至3顆牙重複剛剛的動作。 3. 上顎外側的牙齒刷完後,再繞到上顎內側的牙齒刷回來。 4. 上顎整個刷完後就開始刷下顎的外側與內側牙齒。 5. 最後刷牙齒的咬合面,此時要將刷毛深入臼齒的凹槽中徹底清潔。 6. 若有使用牙膏,刷完要漱口將牙膏漱乾淨。 蔡明克醫師表示,刷牙的技巧則要掌握「輕」、「柔」、「反覆」三個原則,即刷牙的動作要輕、刷牙的力量要柔以及要反覆多刷幾次。按照上述的步驟,刷牙的時間約為2∼3分鐘,若是少於這個時間,表示牙齒清潔的程度不夠,必須再刷久一點加強。 如何讓寶寶喜歡刷牙? 大約1歲半前寶寶通常對刷牙會有抗拒的舉動,有的會用力掙扎或哭鬧,所以寶寶剛開始進行潔牙時最好父母可以一起合作,媽媽盤腿坐在床上,可以墊個枕頭讓寶寶舒服的躺在媽媽腿上,爸爸則負責固定寶寶的手腳,讓寶寶不要亂動。由於牙刷容易刷到外側牙齦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所以剛開始進行潔牙過程時,家長可先用乾紗布清潔孩子上下顎外側的牙齒,牙刷清潔內側牙齒與咬合面,等寶寶漸漸習慣用牙刷後,再改成用牙刷刷完全口牙齒。 2歲前半強迫刷牙是必要的 家長幫寶寶刷牙的動作要輕柔,刷牙前也可先告知寶寶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只要寶寶感覺不會痛,久了就會習慣刷牙這個動作。若是在刷牙過程中寶寶哭鬧,家長千萬要堅持刷完,不可中途放棄,蔡明克醫師表示,幫2歲之前的孩子刷牙都是要有點半強迫的,即便寶寶會抗拒家長也要堅持,因為刷牙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時候該定期帶寶寶上牙醫診所呢?完整文章內容請見育兒生活9月號* -------------------------------------------------------------------------------- Copyright 2010,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吃母乳病童抵抗力佳 較易痊癒

2010年10月12日
公開
63

吃母乳病童抵抗力佳 較易痊癒 吃母乳病童抵抗力佳 較易痊癒 .分類:轉載分享2008/06/14 01:22 .吃母乳病童抵抗力佳 較易痊癒 更新日期:2008/06/09 09:58 【中國時報 張翠芬、夏念慈、林宏聰綜合報導】  每年五、六月及九、十月是腸病毒流行期,預估腸病毒重症疫情在六月中下旬達到高峰。疾管局已和地方衛生單位及臨床醫療體系聯繫,加強衛生教育宣導,提供重症病患及時妥適的治療,希望降低腸病毒重症病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衛生署長林芳郁昨日在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第五分局局長林立人等人陪同下,先後前往高雄長庚及高雄榮總小兒加護病房探視腸病毒重症住院病童。  高榮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部提出臨床觀察指出,住院病童若是吃母乳長大,抵抗力較佳、病程較短,反之則病程較長且嚴重。高榮小兒部主任謝凱生說,台灣腸病毒疫情多集中在高屏地區,高榮今年已有廿五個重症病例,較往年暴增至少八倍,今年是高屏歷年疫情最嚴重的一年。  高雄市今年有十二名腸病毒重症病例,但無人死亡,高榮小兒加護病房有三名二、三歲多小男童感染七一型腸病毒重症,有兩人仍戴著呼吸器維生,另名二歲多男童四月住院迄今,病情未見好轉跡象。  長庚兒童醫院加護病房昨又添一名腸病毒重症病童,入院時每三分鐘發生一次肌抽躍。另有廿二名腸病毒輕症病童在一般病房接受治療。  腸病毒重症好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疾管局提醒民眾須特別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自外面回家後,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家中嬰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例如持續嗜睡、嘔吐、抽搐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症狀時,須立即就醫,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轉載自:

成功哺乳的秘訣

2010年10月11日
公開
71

成功哺乳的秘訣 (改) 成功哺乳的秘訣 .分類:轉載分享2008/08/28 12:58 .成功哺乳的秘訣 【戴金道 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 - 婦產科】 由於母乳營養豐富非牛奶所能及,藉由哺餵母乳,可將母親的抗體給寶寶,增加寶寶的免疫力,減少腹瀉、呼吸道感染等問題,有過敏體質者更要哺餵母乳,尤其初乳的抗體特別多。此外,哺餵母乳可說是促進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而據醫學研究,餵母乳可減少乳癌、卵巢癌的發生機率,並且能促進產後子宮收縮,迅速排泄體內髒東西,對產後肥胖的媽媽,更能藉此消耗體內脂肪,達到減肥效果。 大多數孕婦在產前都願意哺餵母乳,一面欣賞介紹哺乳的海報照片,一面想像嬰兒柔順地在自己懷裏吸奶。但哪裏知道,產後的『哺乳大戰』卻讓新手媽媽筋疲力竭,全家人仰馬翻。為了響映為「國際母乳哺育週」,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戴金道醫師建議,想成功哺乳的媽咪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堅定的信念是成功哺餵母乳的基礎 哺乳成功的關鍵主要是在於媽媽本身的信心與決心,只要能相信自己、相信寶寶,有著很強的信念,這就是順利哺乳的關鍵。相信自己的身體能產生充足的乳汁來餵飽寶寶,並提供他所需要的營養。所以如果真的有心要餵母乳的話,奶粉奶瓶是不需要的。不要給自己一扇後門,這樣妳就會勇往直前了。而這個堅強的信念不能只放在自己心理,還要讓週遭的人也知道並配合。 二、產前要有哺乳的知識 產前建議多逛母乳推廣網站,以利哺乳知識的吸收。選擇正確的書籍並反覆的熟讀,對準備哺乳的媽媽來說是增加信心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母乳分泌的機轉,只要嬰兒多吸吮,乳汁自然分泌多,這是「供需平衡」原理,所以勿添加配方奶餵食,母乳才有製造的機會。並且了解和避免初期哺乳可能發生的問題,如此正確的資訊才是堅強信念的後盾,也是往後哺乳過程中隨時的指導原則。 三、選擇有『母嬰親善』措施的產科機構待產,以增加成功哺乳的機會 產後一小時內儘早哺乳,讓嬰兒一出生和媽媽親密擁抱、接觸母親乳房;採取母嬰同房的措施,讓母親學習對嬰兒有適當的反應,依照嬰兒的需求而餵奶。因嬰兒吃奶沒有時間表,只要嘴巴在找(尋覓反射)就要餵奶,不要等到大哭再餵食。 四、不用奶瓶奶嘴,以免乳頭混淆 有些孩子只要吃過一餐奶瓶,就不肯乖乖吸吮媽媽的乳房,這會讓產婦沮喪,只好選擇斷奶。問題一旦發生,要戒斷奶瓶,重新讓嬰兒接觸乳房,用滴管或哺乳輔助器讓嬰兒一邊學習含乳房一邊吸到滴出來的乳汁(可事先擠出來的母乳),可能要花兩三天的功夫,勤奮地餵奶,才有機會成功。 五、舒服正確的餵奶姿勢 新生兒大約每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一天餵食十至十二次,所以媽媽餵奶姿勢一定要舒服,可以躺著餵奶,或是準備有扶手的椅子或沙發。抱嬰兒姿勢也要正確,嬰兒頭及身體成一直線,肚子面向媽媽肚子,不可以肚子朝天,以免歪著脖子轉頭吸奶不舒服。各位準媽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產前睡眠要充足,產後日以繼夜永無休止的哺乳,大約三週後才會得心應手,享受哺乳的樂趣。 戴金道醫師表示,產婦要有堅強的毅力、吃苦耐勞哺乳,三週後才能享受到完全哺乳的好處,這段期間就需要家人多協助並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讓她『專心』哺乳,以養育健康的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