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 祐寶貝媽咪 $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提升理解力

2006年10月25日
公開
30

小孩子一無所知地被帶到這個世界來,可是卻帶著學習萬物的精神。令人驚奇的是,大多數小孩的學習過程皆大同小異。有的時候,即便智力屬於正常,或甚至智力高出一般的孩子都有可能出現問題。或許是因為一時出現太多訊息、或訊息一下子來得太快、或訊息太複雜、或是以讓人難以理解的型態出現。 孩子或許能夠把握訊息的整體概念,但是卻無法掌握片段意義。或者也可能情況倒轉:片段意義清楚明白,但卻無法將各個片段連接在一起,看出事情的整個概念全貌。對某些具學習差異的孩子,或許存在的問題只有一個;但有些孩子的情況可能是好幾個問題綜合重疊所導致的。 我們將探索所有理解問題中最常見的類型,我們不透過最新的認知理論來探討,而是透過那些在複雜世界裡企圖掙扎理出頭緒的孩子們的眼光中探索這個問題。 訊息爆炸 你是否曾經試圖將一大堆衣物塞擠進行李箱呢?已經爆滿的行李箱,明明拉鍊都拉不上了,你仍決定再塞進一件洋裝。把最後一件衣服硬塞進去之後,你勉為其難地將行李箱壓蓋住,使盡吃奶力氣拉上拉鍊,最後好不容易終於成功了。 雖然你一邊做時心裡很清楚將來可能得付出代價,但是你還是繼續動作,心裡竊喜不必再拿第二個行李袋。當你得意地看著飽漲鼓鼓的行李箱時,你發現拉鍊的縫線處開始慢慢裂開……。 有時候,相同情況也會發生在我們對待孩子身上。我們會企圖將一大堆訊息塞進他們小小腦袋裡。如果我們一直不停地塞的話,小小腦袋倒是不會爆掉,但是所造成的損壞後果恐怕就像毀掉一個原來好好的行李箱一樣。 ◎問題 當孩子一出現問題時,他們可能在問題萌生之前便了解到它們的存在。可是訊息不斷累積增加,他們的理解力便相對地愈來愈弱。這種問題現象有兩種解釋。第一是,他孩子在學習新事物時,需要靠工作記憶發揮作用。 另一種解釋是和工作記憶有關。這個理論是指工作記憶在某個情況下無法順利處理某項訊息,造成堵塞現象,讓訊息無法繼續移轉至下一個階段。試想你正對孩子解釋如何扣上大衣鈕釦,當你繼續教他如何綁鞋帶時,他的心思可能仍停留在鈕釦上。他並非有意忽略你這套新的指導內容,而是他的思緒仍滯留於上一個活動裡。 我們並不清楚究竟這兩種解釋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或者這兩個之間究竟哪個才說得通。姑且不談理論上的解釋說法,父母必須將注意力放在影響孩子理解的環境要素。你必須將注意力放在那些最容易被掌控的事情上。 當我們對孩子進行指導時,我們通常會不自覺地給出多過他們需要的訊息。在日常對話或隨興玩遊戲時,額外的訊息能適時扮演連結想法的角色,能夠傳達溫情,並表達愛意──這些對小孩子來講都是很重要的。 然而,當孩子進行學習活動時,要他們在分散四處的特定指示中企圖建立思考網絡,他們會經常忽略掉核心訊息。基本上對某些孩子而言,從外界傳入的資訊過多,讓他們無法正確地處理應付。 ◎解決辦法 最有效的策略便是限制訊息輸入量。我們必須精簡約化(streamline)訊息。但是將訊息精簡約化並不代表將訊息簡化到幾乎蕩然無存的地步。因此,在給出訊息時,不妨在訊息周邊增添些許加強訊息本身的材料。 訊息來得太快 現代人生活行事緊湊,身為成人的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對許多孩子而言,訊息像一排踏正步士兵,向他們迎面而來,令人無法招架。 ◎問題 每個人處理訊息的能力不一,有些人反應快,有些人則需要多花點時間。目前我們仍不清楚究竟訊息處理速度和智商是否有任何關連。 ◎解決辦法 放慢口語訊息的傳遞速度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做法。有兩種簡單做法可以應付。首先,先放慢說話速度。這個做法不但能提高注意力,而且訊息內容也能更容易被了解。另一個放慢訊息傳遞的做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個句子只傳達一個意思,然後在句子之間以短暫停頓做區隔。如此一來,讓孩子有機會一次只處理一個訊息。如果他們被一大堆訊息搞得頭昏無法順利處理時,你所做的停頓便能讓他們的工作記憶有時間跟上,然後進行處理。 太難了,我不懂 有時,光只是你所選用的字句便能對孩子的理解情況影響頗深。如果互動時所用的十個新單字大概能聽得懂的只有一個那會因為有太多內容無法被理解,則造成將表達的意思很多都遺漏掉了。 ◎問題 你不需要有語言學方面學位才能分辨出孩子究竟能不能了解你的意思。從仔細聽孩子說話的情況開始做起。你甚至可以把孩子的說話內容收集成一系列有聲記錄。每個月固定找段時間和孩子進行對話,最好是彼此交談,而非問答式的對話活動。最適合的活動是玩假想遊戲。和孩子一起玩假想遊戲,將你和孩子的對話內容錄下來,錄至少十分鐘。然後下個月再另外錄一次。 每個月重複同樣的活動。累積三個月的錄音內容之後,你便能夠開始看出孩子的用字習慣以及語言發展狀況。當孩子出現問題癥兆,此做法不僅是家長或專業人士最有幫助的檢測工具,而且這些錄音帶還可以當做將來送給孩子的結婚禮物呢! 你必須注意某些可能會導致問題產生的技術性語言結構。幼童對併合句及複合句(compound and complex sentences)經常會有問題12。併合句是指一個句子裡有兩個以上地位同等的句意:我要去吃冰淇淋,還有我今天下午要去散步。 ◎解決辦法 對於理解複雜關係有問題的孩子,套用簡單的理解模式或許是幫助他的關鍵做法。要達成目的,你必須使用各種不同方式傳達意圖概念,同時又不失去主要意思。你可以多多使用孩子熟悉的字句,盡量避免文法結構複雜的句子,同時讓抽象的關係概念以視覺、具體形式成呈現。 1.使用熟悉字句及文法結構 2.簡化前後關係 3.以不同方式呈現 了解整體概念,但不懂片段的意義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看過一場長電影之後,試圖重述給別人聽?你或許會漏掉許多細節部份,不過你仍記得整個電影情節大綱。大多數電影都是基以這種原則設計製作出來的。劇本分開始、中段與結尾三大部分,大多數電影的劇情安排通常都讓觀眾邊看邊能猜出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不過就某些大爛片,比方說動作片,這種片子的劇本通常都是按照一定劇情公式寫出來的。 電影開演不到十分鐘,你大概就已經曉得誰會和誰在一起,誰將會喪命,結局將會如何。通常人物角色個性的鋪陳並無太多著墨,主要是由核心劇情主導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雖然電影裡有加入些許橋段內容以及少許角色人物發展,這些元素完全不具任何關鍵性質。即便你不記得所有情節片段,你還是可以享受觀看一部動作冒險電影。情節片段內容對這類電影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 很不幸的是,現實生活和電影世界還是有一段差距的。即便我們已經掌握了事情的整體概念,但若不清楚事情的片段內容的話,可能會讓我們吃足苦頭。 ◎問題 有些小孩子無法適切掌握片段資訊。他們能了解整體概念,可是卻抓不住細節部份。只要他們的能力與他們需要理解的東西兩者之間最終能劃上等號的話,一切便相安無事。但是,若孩子缺少他必須用來理解某種情況的片段資訊的話,問題就來了。某些研究人員認為,對片段資訊有問題的孩子無法從整個事件中抽離出暗示意義。 ◎解決辦法 可使用圖畫讓事物具體化並且讓影象保存長久。進行這套做法時,要孩子記得某個故事的三項片段資訊,比方說:故事裡有哪些人、故事在哪發生的、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這三種類別可以很輕易地透過圖片表達,但是如果使用實物的話可能就會有問題。 我了解片段意義,但不懂整體概念 整體概念的問題之一是,它們很少可以透過視覺型態呈現,或者是具體的。通常整體概念都是看不到的──我們只能推斷它們的存在。很不幸的是,有些整體概念無法照我們期望的發揮作用。碰到這種例子,如果我們無法將整體概念附諸現實的話,我們必須為它們營造出一種仿現實(quasi-reality)。最簡單的辦法便是使用圖像表達。 ◎問題 無法看清事情整體概念的問題就和無法看清事情片段資訊一樣。兩者雖是截然不同的問題,但它們卻屬於同一個連貫結構;有時片段資訊很容易被辨認出,整體概念便很難;有時則反之亦然。要找出孩子問題癥結究竟出在哪並不容易。 ◎解決辦法 對於那些無法看出事物整體概念的孩子,你必須將事情變得更加清晰易懂。可以透過圖畫方式表達。如前例提到過處理孩子在片段資訊方面的問題,圖畫示範也以同樣手法進行訓練,只是內容顛倒過來。 例如,列出三種食物類別:水果、點心、魚。每種食物類別都會有個箭頭指向一個正在吃東西的小男孩。不管有幾項類別,它們全都是互相關連的,它們全都是食物。類別數量可以依照孩子對片段資訊的分門別類能力增加或減少。 比方說,將圖正中央的小男孩以一個水果取代,圖上方的水果、點心、魚可以蘋果、香蕉、梨子替代。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傳授給孩子的概念是:水果、點心、魚、和食物。這些都屬於整體概念物品。

當下採取行動,讓差異不演變成毛病

2006年10月11日
公開
32

許多父母低估了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力。根據個人經驗,我發現只要給予父母適當的指導與常識,再沒有人比父母更能正面影響他們的孩子。孩子一有問題,父母總是第一個注意到的;和孩子的相處時間,父母比任何專家們要來的多;父母比任何人都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反應。 結果成功與否,父母掌握了絕大部分的關鍵要素。家中有小學生的父母經常會問我,現在才想到對孩子產生影響是否已經太遲,我的回答總是:永遠不嫌遲。雖然許多研究結果證實,某些情緒問題如能及早治療會得到較快、較正面的結果,但在小學階段進行治療還是有奏效的可能,只是療程會比較困難,時間也會比較久。 你可以在孩子尚年幼時,採取以下三種方式協助孩子:採行學習策略、繞道而行,以及尋找新洞。 學習策略 所謂學習策略指的是擬定出一套能矯正或減輕學習問題的計畫。比方說,當年我發現兒子有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所以每當我要他做某件事時,我會儘量不讓任何視覺或噪音影響他的聽覺,造成干預。無論我要他做什麼事──好比說要他把玩具收起來、準備到幼稚園上學等其他諸如此類的事──我都會採行相同的學習策略。我知道,在我給他任何指令的時候,我得先降低視覺與聽覺的干擾程度。 只要找出問題根源,當孩子進入幼稚園就學時,就能夠將他們在吵雜的教室裡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降至最低。及早針對差異對症下藥,趁差異演變成棘手問題之前進行矯正;即使無法預防它的發生,仍然能將傷害減至最低程度。 繞道而行 先前我曾提到學習是一種以神經學為基準的東西,是屬於孩子個體的一部分。這並不是說有學習差異的孩子就不能出人頭地,我們可以提供孩子們特別的教育方法,有點類似公路的繞道行駛概念──得繞路而行,多花點時間方能抵達我們想要到的地方,然而終究還是能夠到達目的地。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學習差異的孩子還是能夠透過其他管道或方式達到終點,或許在效率上不能盡如人意,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甚至更加出色。 ◎有四種策略能幫助進行學習: 1.使用具體且視覺性強的物品。 2.製造機會讓他主動參與,而不是一味地告訴他該怎麼做。 3.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具趣味性。 4.採用重複作法,但避免刻板無聊。 這種作法既不困難,也不呆板。事實上,大部分孩子的反應會比傳統教學法更來得積極熱烈。儘早採取繞道而行的變通教學法,能及早防止或減低孩子將來上幼稚園時可能遭遇的各種問題。 尋找新洞 如果所有問題都能透過繞道而行的變通教學法就能奏效該有多好。很不幸的是,對某些具學習差異的孩子而言,學習過程之折騰痛苦,不是達成目標便能平衡過來的。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為孩子選擇各種不同目的地。與其硬將圓柱塞入方型洞裡,不如協助孩子尋找新的洞口。了解孩子對什麼事物特別感興趣,對哪些事情或活動特別熱中,然後以這些事物為照明燈,協助孩子找出他們最有機會成功的活動或事項。 當孩子對某事提不起勁時,或許你會誤認為他心生厭倦或不願意嘗試新事物。事實上,他們很可能只是因為不懂得如何進行手上的事情,或這件事本身特質並不適合孩子的個性。比較粗枝大葉的孩子可能會對需要細心進行的一百片拼圖遊戲感到無聊至極,即使能拼出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他也無法享受箇中樂趣,此類活動便和孩子的能力與心智運作不相契合,比較理想的活動應該是說故事,或片數不多的拼圖遊戲。 一旦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你便會懂得選擇既可以增強孩子優點,同時也能改善弱點的學習活動。只要及早開始行動,很多問題障礙便能迎刃而解或被降至最低程度。

協助學習的策略

2006年10月10日
公開
28

協助學習的策略 我採用七種基礎策略: 1.設計出優良的教學活動 2.進階式指導 3.讓學習變得具正面效果 4.動作頻繁 5.採小步驟進行 6.仔細觀察注意 7.給予評語回饋 設計出優良的教學活動 你現在或許會想立刻衝去開始教你的孩子。雖然這種起而行的做法有時能奏效,但是,更理想的做法是先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然後再將你的理解融入學習活動的設計裡,並不會花去太多時間。設計優良的活動事關教材的表現傳達。只要做到以下八項重點,教材的表現傳達便能加強協助孩子進行學習: 1. 簡單為要。 2. 緩慢進行。 3. 縮短指令及動作的時間間隔。 4. 給予指示及解釋時,儘量愈簡明愈好。 5. 把握視覺引導及具體的原則。 6. 以不同方式進行示範。 7. 強調重點之處。 8. 就地取材,隨機教育。 進階性組織化解說 想像自己在電影開演二十分鐘之後才進場,你在進電影院之前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的主題內容,所以你無法馬上進入情況,融入劇情。等看過二、三十分鐘之後,你慢慢了解電影一開始可能發生過哪些事。即便你已經跟上眼前的劇情發展,但你心裡還是覺得有點不舒服。之前沒看到的部份你必須用猜的,而且當你在揣測劇情、畫面以及事情動機的同時,電影仍繼續播演。 類似情況就像孩子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沒先被告知究竟是「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以及「為什麼這麼做」(why),這便是所謂的「進階性組織化解說」(advanced organizing statements)。在進行活動之前向孩子解釋清楚這三個原則,讓他們培養出專注力並且心中持有目標的精神,這麼做對他們的學習非常地有幫助。 而且還能讓他們將注意力放在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上。許多父母,甚至治療師都認為這個動作只有在首次進行活動前才具重要性,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次進行活動之前都該陳述這三項原則,即便這個活動你的孩子已經進行過好幾次也該這麼做 做法正面化 你是否認為因為某件事情是「對的」所以孩子應該必須做呢?你會覺得孩子應該不用保證,不求獎勵便會自動自發去做這事。如果孩子看不出某個學習活動具有任何正面意義的話,要他們心甘情願把事情做好的機會可說是非常微渺。 有些父母甚至認為「提供賄賂」,孩子便會為了獎賞什麼事情都願意做。這股畏懼給予獎勵的風氣始於1960年代。當時的研究人員把巧克力、糖果及各種食物和獎勵劃上等號。他們傳遞給父母的訊息是:如果你要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情,用金錢、食物或其他獎賞激誘他們。 當時許多父母認為這麼做簡直有損其道德價值觀念;而那些研究人員只不過單純地把獎勵的角色化約了,他們並沒有即時出面糾正被歪曲誤解的觀念。無論你相信與否,當提到接受獎賞時,大人小孩的反應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深惡痛恨你的工作,你幹嘛還不辭職呢?當然是為了有錢可賺!所以這些巧克力和糖果是無罪的! 很不幸地,父母只會想到一種獎勵,或臨床研究員所稱的「加強激勵」(reinforcement)。不過另外還有兩種型態的「加強激勵」對於學習具有更強大更重要的意義。我將闡述所有三種類型,解釋如何應用於教導孩子,還有,如果可能的話,告訴你為什麼應該避免處罰孩子的道理。 會想要做能獲得回報獎勵的事是人之天性。這種心態根本不必經由學習而養成,這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事實。我們會去追求為我們帶來歡喜的事物,避開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事物。就這點而言,我們的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 習慣成自然 近千年以前,有位睿智的印度哲學家說過,任何事情只要習慣之後就會變得很簡單。他所講的便是「減低敏感度」(desensitization,即做很多次),以及「制約作用」(conditioning,即變得熟悉)的過程。這兩種做法均非新問世名詞。 這兩種千百年來被廣泛採用於學習各種從簡易至艱深學問事物的做法於五十年代末期開始被人熱烈研探討論。整個六十年代當中,它們被應用於多種不同行為之中。臨床科學界所熟知的「操作制約作用主義者」(operant conditioners)或「行為主義者」(behaviorists)經常會用到它們。 他們相信人類所有行為皆可因獎賞或處罰而化約成單純動機性的動作。人們之所以做某些事是因為他們能得到獎賞。人們之所以不做其它事要不是因為事情本身無關賞罰,就是因為避免被處罰。 直到七十年代,這些人的理論開始受到質疑。並不是因為他的研究做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將人類的行為化約至最簡單的型式,他們忽略了人類天性的成因。這派人士及他們的理論學說做法遭到前所未有的反飭圍剿攻擊。那便是一個典型「因噎廢食」的例子。 有些優秀的做法連同那些遭質疑的部份一起被全盤否定。在接下來的三十年當中,許多包括我在內的治療師採行這派人士的兩種做法:「減低敏感度」及「制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這兩種做法能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而且能對自己產生正面的感覺。 觀察與回饋 所謂觀察是指採用任何能幫助孩子持續進行工作的辦法。回饋則是讓孩子知道事情到底做對或做錯了。通常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不明顯。當我協助女兒觀察在發某個音時,她的舌頭位置是否擺得正確,我也會同時給她回饋。有些治療師及學習專家會仔細區分觀察與回饋之間的差別,我個人認為父母們應該把兩者視為是互有關連的。通常兩者是交叉發生,所以你幾乎無法分辨出現在究竟是屬於哪個。 ◎觀察技巧 觀察通常涉及能讓孩子專注於某件事務上的視覺或肢體訊號。這些通常一開始都是從父母那邊得到的。當孩子在進行一項新活動,如果有人在旁邊觀察引導的話,他們的表現便會進步。以輕鬆態度觀察新習得行為是很重要的,不需花費太多精神力氣。 比方說,孩子可以透過在清單上勾劃已經完成的幾件事來追蹤觀察自己的進度。觀察的責任應該透過三個步驟慢慢從父母身上轉移至孩子。第一步驟是由父母進行觀察。在這個階段,父母應持續追蹤觀察孩子運用某個學習策略的情況。 第二步驟是共同分擔責任。父母允許孩子能夠獨自掌控追蹤觀察,可是一旦孩子的觀察做法有誤,父母應即時介入糾正。最後步驟便由孩子自行觀察。現在孩子必須負責觀察自己的行為。以下對話便是將觀察的責任從父母身上轉移至孩子的例子。 回饋 讓孩子了解自己是否做對事情,還有對錯背後的原因即為回饋。父母通常會告訴孩子他的回答或動作是否正確。雖然這種型式的回饋總比什麼都沒有好,但是它卻沒有提供孩子一個重要訊息,即了解對或錯的原因。 試想你和一個網球高手好友打網球。你從來沒有一次贏過他,可是今天你打起球來卻如虎添翼,特別順手。你不僅贏球,而且還贏得很漂亮。「真不敢相信你今天怎麼辦到的。每發球皆強勁有力。防禦攻擊簡直無懈可擊,」你的朋友驚嘆道。 你得意極了,不但贏球,而且表現精彩令人嘆為觀止。隔週你們再度交手,你一如往常又敗得一蹋塗地。你不懂為什麼你又回到以前的自己。你的朋友上週只給了你一個簡單的回饋:你打得很棒。可是光是這句話並不足夠幫助你回復上週的雄風。想想看如果你的朋友當初給你不一樣回饋的話,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真不敢相信你今天怎麼辦到的。你每次發球之前都預先準備好蓄勢待發。而且你每個動作都非常紮實仔細。當我把球打回去時,你便已就定位準備接招。」 這種類型的回饋是屬於指導型回饋。這種回饋內容有能幫助你再度做出相同表現的資訊。這種回饋比簡單型回饋所產生的效果更為理想,對大人或小孩都一樣。 回饋有可能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否正確達成學習目標的主要依據。進行學習時,有的時候孩子必須以全新行為取代從前熟悉的舊行為;有的時候,改變是如此不明顯,孩子完全感覺不出其中的差別。基於以上這些可能性,經常給予孩子回饋便更形重要。當給予孩子回饋時,要特別注意時機及用字遣詞是否得當。唯有如此,你的孩子才會更樂意接受你的評語建議。

了解孩子的感覺

2006年10月03日
公開
35

通常,父母無法給孩子足夠的支持,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具有差異的,或者根本就希望孩子看不到這份差異。當孩子自覺到自己正朝失敗的方向走時──無論原因是自己無法完成某件事,或是別人的反應所造成的──這種負面情緒作用不僅會影響他們當下的情緒反應,也可能左右往後一生對自己的看法。在他人眼中或許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可能會成為影響孩子日後成人時的生活重心。 我在許多成人身上看到了這個現象,從事業有成的大公司副總裁,到在速食店賺取最低工資的人都有。對許多人而言,即使行為改變,某些特定感覺仍持續存在。 他們之所以會深藏這些感覺,很可能是因為面對這些感覺時會很痛苦,或者不願意讓大人失望,也可能是他們根本不完全了解這些感覺。就我個人的臨床經驗發現,如果能在孩子幼小時期及早根除或避免這種失敗的感覺,這些陰影便不容易跟隨他們至成年期。很不幸地,反之亦然;挫敗的感覺很可能會縈繞好幾年,甚至終其一生。 小孩子的耳朵就像微調接收器一樣,他們聽不到影射、意義細微或抽象的字句。從父母話語中,他們只聽到具體的、簡單的字句。比方像「不行」、「不好」、「錯」、「很糟糕」等,這些字有可能會蓋過或讓他們聽不進其它字句。明智選擇你說話的用語。但那並不表示當孩子做錯事時,他們不必面對負面的後果;而是父母可以選擇性言語傳達他們內心的顧慮。 找出因失敗所造成的明顯以及不明顯情緒反應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情緒反應會以各種形態出現來掩飾失敗,如興趣缺缺、耍寶搞笑、不情不願、裝病或憤怒。想想看你的孩子上一次表現出上述其中一種情緒反應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自問以下三個問題: 1.那種情緒反應是洽當的,還是不洽當的? 2.該情緒反應是屬於情況範圍內,還是無理取鬧? 3.這種行為表現是否出現於反常例外的情況(比方說,你要求孩子做些他/她不是很拿手的事情)? 在本篇文章當中,你將學到如何辨識這些用來掩飾挫敗感的情緒反應、如何和孩子討論這些情緒反應、如何解釋失敗乃因尚待改變的行為所造成,另外還有如何協助孩子面對處理棘手的學習問題,而不要每次皆訴諸於此般情緒反應。 興趣缺缺 如果你確信孩子對某事物必定深感興趣,那麼你會多常看到孩子對該事物出現興趣缺缺的樣子呢?有時吧,如果這個玩具或遊戲本身真的很無聊。不過,在其他時候,孩子若出現興趣缺缺反應很可能只是種假象。孩子或許會很想玩,可是他不肯玩是因為遊戲太難了。 當孩子以興趣缺缺做為迴避難事的藉口時,父母可以做以下兩件事。第一是找出孩子的學習差異不會造成干擾的別種活動。第二是,將該活動分解成幾個小階段,每個階段層級以系統性地、慢慢地逐漸累積增加。 耍寶搞笑 耍寶搞笑是孩子在處理面對失敗的恐懼時用作逢凶化吉的防禦性反應。雖說年幼小童有幽默感的並不多,但我的確在五歲小孩身上目睹過孩童式幽默感。有時這種幽默搞笑態度會在活動還沒開始之前便出現上演。 孩子們學到與其回以父母一聲「不」,或乾脆據實以告,都還不如搞笑來得有效,包準可以讓父母從此不再相煩。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不過父母可以從出現的狀況模式中辨識出。到底這孩子是天生喜感特別強,應該鼓勵他繼續發展這份幽默感呢?抑或這份幽默感只會在孩子面對困難時才出現呢? 不情願 孩子不願做某件事或活動的理由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因前車之鑑而心生畏懼。有可能是父母恐嚇他們說:「別跟陌生人說話,他們有可能是壞人。」或者事情或活動本身具有令小孩膽戰心驚的成分。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能辨識出這些情況。 但萬一這事或活動不符合這些明顯的列別項目,比方說是大部分小孩都會覺得很有趣的事情呢?我發現許多小孩子就像一塊大海綿,會積極吸收來自周遭世界每件新奇有趣的事物。 沒有人願意失敗,即使是年幼小童也不例外。如果他們不斷在活動中嚐到失敗滋味,他們不但會不情願參與活動,而且曾經讓他們體驗過失敗滋味,那種他們不熟悉的活動也可能會讓他們裹足不前。因為他們不願體驗失敗,所以他們便放棄嘗試。 裝病 曾經有過多少次你覺得孩子好好的,可是他卻向你抱怨他身體不舒服呢?通常父母在排除生病可能性之後的第一個反應是試圖哄騙或堅持孩子從事原本預定要做的事。 假裝生病的原因有很多種。父母首先要把握的是觀察出行為模式。孩子生病的話,他便無法做哪些事呢? 孩子其實是和成人一樣理性的,雖然我們很少這麼想。我們和孩子害怕的東西其實都很像:害怕失去所愛、害怕被人拒絕、害怕失敗…等等。小孩子表達他們的需要及希望的方式和我們大不相同。身為成人的我們通常會選擇避開那些會導致我們焦慮不安的事物。 小孩子也一樣。但是小孩子要避開的選擇方法並不多。生病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他們知道這樣一來,父母會允許他們啥事都不用做,除了躺在床上或地板上玩玩具。強迫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就好比你的母親拉著你進辦公室去和你的老闆對質。這兩種做法皆不合理,也不妥當。當你發現孩子出現裝病情形時,採取以下四種做法: 1.排除真的生病的可能。 2.判斷此狀況是否類似孩子之前以裝病躲避某些活動或事件的情況。 3.在家裡安排進行孩子害怕畏怯的活動。 4.最後,將此活動轉換成遊戲,讓孩子能慢慢接受造成他焦慮不安的事物。 與其一再告誡孩子你確定他沒有生病,不如採取較溫和且具成效的做法。利用眼前發生的狀況了解究竟是哪些事情造成孩子心裡的焦慮感。然後再以系統化手段進行處理,減輕該事物對孩子所造成的威脅感。 憤怒 不管對成人或小孩,憤怒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它大概是人們最常拿來掩飾害怕失敗心態的擋箭牌。你可以從當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他對手邊事情時卻出現異常激烈的反應中找到憤怒的蛛絲馬跡。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很可能會亂了陣腳,因為他們不曉得該如何應付孩子的激動反應,或甚至擔心孩子是否有心理上的問題。重覆出現的不當憤怒反應很可能代表孩子必須接受專業心理咨商輔導。但在走上這條路之前,父母應該檢視孩子爆發之前的情況。 當你檢視你要孩子做某件事時,別先心存「這要求很合理」的想法。這種想法不僅幫不上忙,而且也無法讓你仔細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父母通常不會要求孩子做些不合理的事。如果你用這種標準來研判孩子的反應是否得當的話,你永遠都會認為孩子發怒生氣簡直無理取鬧。 較理想的做法是,審視孩子必須完成哪些任務或做出哪些舉止行為,才能將你要求的事情做好。或許那些過程之中存在著憤怒的根源。孩子或許不是因你的要求而生氣,他的那股憤怒很可能是因為害怕可能會失敗而產生的逃避情結。

為什麼有些玩具或活動成效不錯,有些則不佳呢?

2006年09月26日
公開
32

你百思莫解,這玩具花了你幾百元,每份育兒雜誌皆讚揚它是年度最佳新玩具之一,可是孩子卻玩不到五分鐘便覺得它很無聊。到底是它真的很無聊還是太複雜了呢?通常大人覺得應該會很有趣的東西,小孩子反而會覺得很無聊。有時,問題不在於玩具,而是孩子與玩具之間不搭軋。 通常小孩子會送出各種暗示給父母,讓大人知道什麼東西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首先,先排除設計簡陋的玩具,吸引孩子興趣的玩具和活動通常具備七種重要特質。如果遊戲或活動本身沒有具備至少一項這種特質的話,就可能真的很無趣。 但是,如果你發現某個遊戲或活動具備多項特質,而你的孩子仍舊表現出興趣缺缺的樣子,那有可能是玩具或活動與孩子興趣不合的問題。為孩子設計學習活動時,這些重要特質亦是考量重點。 1.機動性 孩子最喜歡動來動去了,不論只是動動身體的某個部位,或者是在房間裡跑來跑去。許多流傳已久的遊戲都具備這個重要特質,所以才會永傳不息,捉迷藏便是其中之一。好幾個世代以來,小朋友對這個遊戲總是樂此不疲。 每當一有學習機會出現,不妨把握機動性原則。例如可將三個箱子放在小朋友面前,然後交給他三張畫有特定類別物品的圖片,請他分別找出該類別東西(概念),對照放進箱子裡。每個箱子上各編上號碼,各代表家裡三個不同房間。父母在活動開始之前先將各種東西擺置於三個房間裡。這個遊戲他可玩得很開心,不但學會事物概念,還可練習分類組織能力。 2.建構性 小孩子熱愛搭造、架構物品。將各種東西堆組起來做出新的、有趣的、好玩的東西是人的天性。拿某一種類型的物品架構成另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東西,大概就是樂高積木自一九四九年推出以來歷久彌新,至今仍廣受全球小孩子歡迎的原因吧。 3.破壞性 建構的相反即是破壞。破壞的過程並不一定代表是負面的或沮喪的,反而可以被視為是掌握控制的象徵。容許孩子破壞某樣東西,可以是一座積木塔,或更具有創意的東西。 我女兒從前很喜歡捏破用來包裝易碎物品的氣泡包裝片,我便把它當成矯正她發音的輔助工具。只要發對五個音,她就可以捏破一個氣泡。一個包裝片上如果有一百個氣泡,那麼她絕對可以輕輕鬆鬆練習五百個發音而不會感到無聊。 4.動作 各種學習活動都應該要包括動作部分,動作和肢體移動性是彼此對應相襯的。所謂動作可以是玩小小遊戲、移動小棋子,或拿小石子玩走迷宮遊戲。動作能產生一種動態感,是普通靜態活動──如看圖畫書──無法做到的。 5.完成 進行建構活動時,要確定孩子有足夠時間可以完成這項活動。當小孩子被允許從事某件活動,卻在完成之前被迫中斷,再沒有比這更讓他們感到氣喪的事了。孩子若無法完成手邊工作,很容易會產生怨憤心態。 6.變化性 變化性應該是玩具或活動的主要特質之一。只有一種作用效果的玩具或活動,容易讓孩子在很短時間內失去興趣,在挑選教材玩具時應該要考慮到這一點。如果你打算選購只有一種固定型態功能及用法的材料或玩具,千萬別花太多錢或時間在上面,你也不必期待孩子會對它感興趣太久。 7.驚奇 驚奇幾乎可以被運用在每種活動裡。驚奇是學習活動的次要特質,最好不要把它當成主要特質。驚奇是短暫的反應,一旦新鮮感消失之後,效果也隨之不見。 教導孩子全新知識或嶄新活動,是最能讓所有為人父母者感到新鮮興奮的事情之一。再加上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使然,這幾乎是天天都可能發生的情況。如果處理得當,所獲得的回報將彌足珍貴;如果你認為必須付出的努力會讓你筋疲力竭,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何成為超級導師型父母

2006年09月19日
公開
34

如何成為超級導師型父母 你曾經有過多少次試圖教孩子學習你認為很容易的事,但孩子卻怎麼也學不來的痛苦經驗?難道學習差異會嚴重到讓孩子無法順利進行學習嗎?或者,你很清楚要教孩子什麼,但也許你不知道該如何教?大多數父母很難辨清事實真相究竟為何。 在輔導小孩子時,所秉持的心態應該是:只要教學策略符合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他們幾乎任何事情都學得來。如此,小孩子的學習吸收能力比你想像或認為的還要多、還要廣。 本篇我們將探討兩大重要領域:第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成為超級導師型父母;第二、身為學習者的孩子該怎麼做,才能讓你的任務更輕鬆容易。 父母應該做些什麼事 同時兼負教導責任的父母,得隨時在慈愛呵護者與發號施令者兩種角色之間小心拿捏分寸。或許你會認為要求孩子做些困難或不開心的事是無可避免的,或者有時孩子的情緒需要會被求好心切的學習活動的氣氛遮蔽掉。在此向各位提出十一項教育孩子的建言: 1.從孩子的需要開始著手:教導孩子應從了解孩子的需要開始。了解孩子的需要,對父母而言,應該是輕而易舉的,因為沒有人比你和孩子的相處時間還要久。你完全了解當孩子想睡覺、驚訝、沮喪、興奮時,會出現哪些行為反應;你比任何人都能夠辨認出孩子的需要。 有時你只需問問簡單問題,例如:「你想不想做(某事)呢?」或是「你想不想學(某事)?」有時,你可能得扮演偵探角色,觀察哪些事情會讓孩子產生沮喪或憤怒反應。總之,一切都以孩子的需要為起頭基準,而非你的需要。 2.降低期望:揠苗助長的教導法無異甘冒失敗的風險。很多家長認為,一旦孩子學會A之後,繼續接著教他們B似乎是很合理的事,然而這種連續性概念對幼兒來說是幅很不易捕捉的模糊畫面。父母經常會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以為他們學會某件事後便能繼續往前進。孩子做出某個動作一次之後,並不表示他們能夠再做一次。如果假設孩子已經能夠做到,並接著要求他們做更進階的動作的話,等於是刻意安排讓孩子體驗挫敗。 3.不要做比較:很多父母習慣性拿自己孩子的行為和其他孩子比較,看看是更糟、一樣或者比較好。對具學習差異的孩子而言,這麼做不但會使孩子受苦,父母自己也不好過。 4.教孩子就像跳雙人舞一樣:教育孩子就好像跳舞一樣──一個人帶,另一個人隨著動作跟上。有部很不錯的日本電影叫《我們來跳舞吧》(Shall We Dance?),一場跳雙人舞的戲裡,舞者們擺動姿勢好似身體每個部分都貼著舞伴的身子移動。看久了之後,你會發現兩個人的身子彷彿合而為一。 很不幸地,有些父母教孩子學習的方式就像趕鴨子似地,一昧催促孩子。與其傷透腦筋強迫孩子學習,不如想出更好的辦法讓孩子主動要求學習,讓孩子反過來催促你教他們。 5.採行主動而非被動學習:學習可分主動與被動兩種。被動學習是指由父母主掌所有學習進度情況;父母指揮,孩子聽命服從。採行被動學習對父母來講,比採行主動學習容易,但是孩子卻受益較少。 6.創造成功機會:成功並不單代表孩子在重複嘗試某件事之後終於達成最後目的。成功具有感染性。當孩子認為自己在某個領域裡能夠成功進行學習時,他們也會希望能駕馭其他領域。將孩子人生當中的每個小小成就視為生殖能力旺盛的小兔子,每次的成功將繼續繁衍創造出更多成功機會。 7.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改變活動內容比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容易許多。教學方式將對孩子一生造成影響。如果你把過程弄得複雜艱難,孩子會將學習視為苦差事;不僅就學習活動而言是如此,對其他事情也會有同樣反應。和孩子一起做看似可笑的愚蠢動作,所得到的結果卻是正面的。 如果父母採用輕鬆且彈性的教學方式,通常能嘻嘻哈哈地和孩子進行學習,而不是拉著哭鬧反抗的孩子強迫他們學習。 8.讓學習變得趣味十足:教育的核心真義是當孩子學習新事物時的那種興奮反應。試想,當你學到一件能擴展人生視野的新事物時,那種興奮感一定會讓你雀躍不已。很不幸地,製造這種興奮之情的機會總是經常被忽視。太過無趣呆板或艱澀的學習活動只會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避之唯恐不及,添加一點趣味成分就能完全改變每件事。 9.運用幽默感:西藏喇嘛邱陽創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說過,真正的幽默感並不是將現實踩踏在腳底下,而是以輕鬆態度來品味現實。對於孩子的問題,我們固然應該秉持正經態度去面對,但也沒有必要用凝重的心情去處理。學點耍寶逗趣招數自我解嘲,你將會驚奇發現,幽默能讓你的教學法變得更生動奏效,並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孩子達到成功學習的目的。 10.尋得要領:正如人生許多事情一樣,學習很少能按照我們原先擬定的計畫進行,因為學習是一種過程,所以是充滿變數的。對孩子而言,改變是一種規則而非例外。在引導具學習差異孩子進行學習時,教學法必須充滿彈性,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11.抓準時機:有時你或許已掌握住要領,但是沒抓準教學時機。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法每次把握到絕佳時機,現實環境裡有太多因素會造成干擾,例如家庭生活、工作、個人需要等。你很可能會發現,上述所提的干擾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你也不必太過自責,因為就像這些身不由己的干擾一樣,你無法刻意營造一個完美情境來避免孩子遭遇挫敗。你已經盡你所能了。 孩子必須做哪些事 中國有句古諺提到,為師者角色如為學童開啟一扇門──即負責引領學童進入學習殿堂的人。強迫學習大概是最差勁的教學法,無論是大人、青少年或學齡前小孩,你永遠無法強迫孩子或任何人進行學習。 1.做出決定:就臨床經驗談,我們發現到,如果讓前來求診的孩子自行決定採行哪種輔導活動,他們的表現和成果會比透過我們決定的輔導方案還要出色。相同道理亦可應用於你的孩子身上。在學習新知及新常識時,讓孩子有愈多參與空間的話,他們愈有可能學得好。提供選擇不僅能加強學習,還能讓孩子感覺到你尊重他們的選擇自由。 A目標:如果我們讓孩子自行選擇行事目標,他們將會選擇最有興趣的那個,或者在一堆他們不感興趣的目標當中,選出最不討厭的那一個。兩種情況任選其一對你都有好處,因為選中的目標都是他們最能夠成功達成的。 B活動:達成目標通常有多重進行方法。我們可以經由各種不同路徑抵達同一個目的地,無論就地理形勢或學習而言皆為如此。在選擇活動時,容許孩子有很多發表空間能帶來無窮好處,不僅可以讓他們專注於眼前最重要、最有成就感的事物,也能讓他們了解到自己有能力做出對生活造成正面影響的事情。 2.獎勵:獎勵的選擇應該有所限制,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生動活潑的想像力以及對事物的渴望之心,有幾種不同方法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如果獎勵是一件物品或一個活動,不妨採用累積集點辦法,只要孩子做出乖巧良好的表現,就能得到一枚貼紙或一枚代幣。等累積到一定數量之後,便可兌換一個小玩具或加長玩耍時間,例如玩電動玩具。 3.接受後果:讓孩子選擇固然重要,他們也必須同時了解自己所做出的每個選擇皆附帶後果。所謂負責任是指,孩子們有權進行選擇,同時也要心甘情願接受該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當下採取行動,讓差異不演變成毛病

2006年09月12日
公開
27

當下採取行動,讓差異不演變成毛病 許多父母低估了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力。根據個人經驗,我發現只要給予父母適當的指導與常識,再沒有人比父母更能正面影響他們的孩子。孩子一有問題,父母總是第一個注意到的;和孩子的相處時間,父母比任何專家們要來的多;父母比任何人都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反應。 結果成功與否,父母掌握了絕大部分的關鍵要素。家中有小學生的父母經常會問我,現在才想到對孩子產生影響是否已經太遲,我的回答總是:永遠不嫌遲。雖然許多研究結果證實,某些情緒問題如能及早治療會得到較快、較正面的結果,但在小學階段進行治療還是有奏效的可能,只是療程會比較困難,時間也會比較久。 你可以在孩子尚年幼時,採取以下三種方式協助孩子:採行學習策略、繞道而行,以及尋找新洞。 學習策略 所謂學習策略指的是擬定出一套能矯正或減輕學習問題的計畫。比方說,當年我發現兒子有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所以每當我要他做某件事時,我會儘量不讓任何視覺或噪音影響他的聽覺,造成干預。無論我要他做什麼事──好比說要他把玩具收起來、準備到幼稚園上學等其他諸如此類的事──我都會採行相同的學習策略。我知道,在我給他任何指令的時候,我得先降低視覺與聽覺的干擾程度。 只要找出問題根源,當孩子進入幼稚園就學時,就能夠將他們在吵雜的教室裡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降至最低。及早針對差異對症下藥,趁差異演變成棘手問題之前進行矯正;即使無法預防它的發生,仍然能將傷害減至最低程度。 繞道而行 先前我曾提到學習是一種以神經學為基準的東西,是屬於孩子個體的一部分。這並不是說有學習差異的孩子就不能出人頭地,我們可以提供孩子們特別的教育方法,有點類似公路的繞道行駛概念──得繞路而行,多花點時間方能抵達我們想要到的地方,然而終究還是能夠到達目的地。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學習差異的孩子還是能夠透過其他管道或方式達到終點,或許在效率上不能盡如人意,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甚至更加出色。 ◎有四種策略能幫助進行學習: 1.使用具體且視覺性強的物品。 2.製造機會讓他主動參與,而不是一味地告訴他該怎麼做。 3.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具趣味性。 4.採用重複作法,但避免刻板無聊。 這種作法既不困難,也不呆板。事實上,大部分孩子的反應會比傳統教學法更來得積極熱烈。儘早採取繞道而行的變通教學法,能及早防止或減低孩子將來上幼稚園時可能遭遇的各種問題。 尋找新洞 如果所有問題都能透過繞道而行的變通教學法就能奏效該有多好。很不幸的是,對某些具學習差異的孩子而言,學習過程之折騰痛苦,不是達成目標便能平衡過來的。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為孩子選擇各種不同目的地。與其硬將圓柱塞入方型洞裡,不如協助孩子尋找新的洞口。了解孩子對什麼事物特別感興趣,對哪些事情或活動特別熱中,然後以這些事物為照明燈,協助孩子找出他們最有機會成功的活動或事項。 當孩子對某事提不起勁時,或許你會誤認為他心生厭倦或不願意嘗試新事物。事實上,他們很可能只是因為不懂得如何進行手上的事情,或這件事本身特質並不適合孩子的個性。比較粗枝大葉的孩子可能會對需要細心進行的一百片拼圖遊戲感到無聊至極,即使能拼出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他也無法享受箇中樂趣,此類活動便和孩子的能力與心智運作不相契合,比較理想的活動應該是說故事,或片數不多的拼圖遊戲。 一旦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你便會懂得選擇既可以增強孩子優點,同時也能改善弱點的學習活動。只要及早開始行動,很多問題障礙便能迎刃而解或被降至最低程度。

學習之初─孩子如何處理接收的訊息(3)

2006年09月05日
公開
30

孩子們每天一睜開雙眼便不停地接受來自外在的各種刺激與訊息。而訊息從釋出到被採行運用,總共需經過五個步驟:注意、理解、儲存、提取、使用。於上期中我們提到,注意的部分,這期我們接下來談談理解、儲存。 提取訊息 當初輸入的訊息未必能完整喚提取,但至少能夠以修改過或簡約過的形式重現。這種過程和大多數孩童的作法如出一轍。當他們學到某件事情時,事件周遭的許多事物也會跟著同時被儲存起來。在學習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訊息儲存或提取過程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不確定事物到底是如何被儲存下來的,但我們確信它必定和影像所產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有關。如此一來,一個類似蜘蛛網的記憶網絡便應運而生;無論昆蟲落腳於蜘蛛網何處,蜘蛛總有辦法感應得到。同樣道理也可應證在訊息提取這個動作:只要喚出其中部分景象,所有一切便會跟著呼之欲出。 然而,並非所有網絡皆能發揮正常功用。無法妥善架構網絡的孩子必須靠大人悉心教導訓練。方法很簡單,父母們應經常向孩子提醒,當某件事情發生時,周遭四處亦同時發生了各種其他事情,每一項都等於是線索。 例如,媽媽企圖訓練兒子能夠自行準備到幼稚園上課。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在兒子睡醒之後、下樓吃早餐之前,她必須教會兒子自己做到三件事:上廁所、刷牙、穿衣服。於是,就可以在兒子的房間裡貼上三張彩色圖畫,每個圖案上方分別標示號碼。孩子看到這張圖之後,不僅很清楚地知道有三件他必須做的事,而且還知道到底是哪三件事,以及這三件事情的進行順序。 每天早晨必做的動作圖片應該分別張貼在三個地方:馬桶上方、洗手檯上,以及他的衣櫃上面。當媽媽在教他做這些事情時,應該指著這些圖片,引導孩子描述他所看到的畫面,然後請他做出圖畫中的動作內容。如此一來,每個動作皆衍生出三個連結線索:順序、視覺影像以及聲音描述。接著,視孩子的學習狀況修改圖卡,如果孩子能夠在下樓吃早餐之前自行順利完成這三樣任務後,可將原來的圖畫卡片替換成只標註上號碼的卡片。接著再將所有卡片全被拿掉。此一內容簡單的策略能改善、加強孩子的順序與記憶能力,同時亦能協助改善其他問題。 利用訊息 訊息提取必須用在對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孩子經常會照著你教過的事情去做,可是卻用在很不恰當的情況裡。當初我訓練兒子用馬桶時,我會帶著他到浴室裡,讓他高興喝多少果汁都可以。一旦他的小小膀胱飽漲之際,我們便開始討論他所感覺到的生理反應,接著我會要他坐在他的小鴨鴨便桶上。 「不要,」他很堅決地說道:「我要像你一樣站著尿尿。」 他一把拉下褲子,瞄準便桶,很有耐心地等候尿意。某日,我和一位朋友在人車洶湧的路旁談話,兒子就站在我身邊,話講到一半時,朋友的視線突然轉向我兒子,然後開始捧腹大笑。我一看,賈斯汀的褲子已經拉到腳踝邊,在路邊撒起尿來。 「看,爸爸,就像你教過我的!」他很驕傲地大聲宣布。 正確使用喚出的訊息做法便稱之為「語用時機」(pragmatics),包括熟悉各種運用規則:何時該做某事,以及何時不該做。就大部分情況,不需要大人指點,孩子通常都能自行辨識這些規則。從觀察中,他們了解到訊息如何被運用,然後從已知事實中去推測接下來的情況。不過,某些孩子會需要大人向他們解釋規則的性質。就像我兒子,我必須教導他的一項新規則是:只可以在馬桶邊拉下褲子尿尿。 如果孩子不懂得運用規則的話,很可能會對社交互動造成極大影響,從大人對他們的負面反應,到被同齡玩伴瞧不起等。大多數孩子所採行的遊戲規則,通常能讓他們在很短時間內和別的孩子成為好朋友,其中所涉及的事情包括: * 如何開始對話。 * 如何維持對話進行。 * 當別人問你問題時,該如何回答。 * 如何提問問題。 * 如何與他人分享事物。 ◎可用一系列的插圖引導小朋友助他適時獲得掌控與矯正。

學習之初─孩子如何處理接收的訊息(2)

2006年08月29日
公開
37

孩子們每天一睜開雙眼便不停地接受來自外在的各種刺激與訊息。而訊息從釋出到被採行運用,總共需經過五個步驟:注意、理解、儲存、提取、使用。於上期中我們提到,注意的部分,這期我們接下來談談理解、儲存。 理解 訊息傳遞的方式很可能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即便孩子已非常專心注意。他們或許耳朵聽著、眼睛看著,但訊息傳達的方式卻讓他們無法理解箇中道理。很多事情會讓孩子產生困惑,就好像別人對著他們講一連串他們根本沒聽過的外語一樣。 以下兩種是最常見的狀況:訊息內容超過孩子的理解能力範圍,以及一時出現過多訊息。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是透過聽覺或視覺傳達訊息。訊息量超過他們大腦所能接受的程度。就好像二十人要同時鑽過一扇狹隘的窄門一樣,眾人排成一列便能通行,若四人併排一列就無法穿越入門。所謂的「四人併排一列」意思是說:有個小女孩一面玩拼圖,一面看電視,一面挑出盤子裡不想吃的蔬菜,另外還要留意弟弟不會拔掉她最喜歡的娃娃的頭。她將永遠也無法完成拼圖,因為有太多事情同時搶著擠進她的大腦裡。 幼小的心智只能有某種程度的定量能夠應付待處理的訊息,而那些具有學習差異的幼小大腦的負載量還更少,或甚至需要訊息能夠以非常精準的方式傳達給她/他。如果她在吃完晚飯之後,電視未開著,弟弟也已在房間裡睡覺的話,她或許能把拼圖拼完,否則,置身於那麼多聽覺與視覺干擾的環境裡,她的小小腦袋根本無法讓身外所有刺激同時進入腦內,相對地,拼圖永遠也拼不完。當然,訊息造成大塞車的情況當然還有別種因素,最主要的兩大原因還是歸咎於:複雜訊息以及過量訊息。 儲存訊息 在注意到接收進來的訊息之後,大腦會將訊息置放於某處儲存起來。訊息有可能被暫時存放,有可能被立即使用,或稍後再使用,或是被置放於某處等到需要時再喚出採用。在餐廳裡,你打開菜單,決定點一份洋蔥炒豬肝,然候闔上菜單,等候侍者前來點菜。 十分鐘過後,侍者走過來,你便毫不遲疑地說出:「我要一份洋蔥炒豬肝。」這個訊息置放之處,有可能會發生三種情況:第一,當你點菜時,訊息便能隨即派上用場,旋刻消失;第二種可能性是,這份訊息很可能在被使用之前便消失無蹤,你已不記得剛才從菜單上決定要點哪道菜;第三種情況是,你不僅記得要點的菜名,還能將這份訊息從儲存短程記憶的區域移置存放長程記憶區域裡。 某些研究人員相信,這些訊息的置放程序很可能極為複雜,這些片片段段的訊息將經由大腦各種不同組織透過化學作用連結而成。如果你將在餐廳裡發生的這件事存放在長程記憶裡的話,即使事隔一個星期,你還能夠回想起當天所發生的事情。 大多數的神經心理學家都相信,會被儲存起來的訊息通常都事先被劃分成幾個小部分。比方說,對於一輛黑色車子的記憶並非只是一幅簡單的圖像,而是被區分成車種名稱、顏色、大小、形狀等;每個小部分再被存置於大腦的各個區域裡。 當回想起來時,大腦會將所有部分資料集中起來,形成一輛小型黑色豐田敞篷車的記憶。某些孩子有記憶方面的毛病,正是牽涉到記憶儲存不完整或不正確的問題。比方說,或許只有車名被正確儲存起來,但顏色卻記成紅色,車型也記成掀背式,而非敞篷式。 另外,有些孩子在儲存記憶時有組織性方面問題,無法將類似物品集中起來歸納成某一項目,好比說「蔬菜」或「會動的東西」。介入矯正的方式可以是很簡單地提供孩子視覺的組織模式示範。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或許無法將香草、薑粉和芥末粉按照字母順序正確排列出來,但他們還是有辦法學會區分佐料和蔬菜之間的差異之處。 (訊息提取或訊息的妥當利用等步驟環節於下期繼續連載)

學習之初─孩子如何處理接收的訊息(1)

2006年08月22日
公開
13

孩子們每天一睜開雙眼便不停地接受來自外在的各種刺激與訊息。對於具有學習差異的孩子而言,這些訊息的某一部分很可能會被扭曲破壞:有些訊息被拒絕接收處理;有些即便被大腦順利接收了,卻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棲身之處。 當你看著孩子試圖處理接收訊息時,你會不禁猜想他們小小腦袋裡到底是怎麼回事。究竟他是故意不專心聽你的話呢?還是他完全一點也不感興趣?或者更糟糕的是,他是否有智能方面的障礙呢?訊息是以極為簡單的形式傳達給孩子,其他孩子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便能了解訊息所代表的意義,但為什麼偏偏這個孩子就是聽不懂呢? 為了了解孩子的問題,你必須先知道訊息的傳遞途徑。訊息從釋出到被採行運用,總共需經過五個步驟:注意、理解、儲存、提取、使用。在這些步驟中,只要任何一個發生錯誤的話,就可能導致學習障礙。許多被誤導的教育工作者或父母都忽略了應該沿著此一途徑找出發生故障的問題所在──這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第一步。 步驟 每次旅程都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的。就學習而言,這第一步便是注意力,孩子必須先注意到呈現在他們面前的訊息。注意力和人的各種感官互通相連: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一旦孩子注意到訊息的存在,訊息便有被理解的機會。 接下來,這些訊息需要在大腦裡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被儲存起來,以便讓孩子能在當下或稍後應用。最後,當孩子需要利用這些訊息時,它們能夠被提取並適切地使用。這五個步驟對於學習而言,十分重要18,只要其中某個步驟出現毛病,便很可能導致「學習問題」。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並嚴重到令你心生擔憂時,問題很可能出現在這五個步驟的某個環節:注意力、理解力、訊息儲存、訊息提取或訊息的妥當利用。 注意力 專心是學習的首要條件。雖說訊息能透過各種感官知覺取得,就學習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聽覺與視覺。萬一所處環境裡充斥過多聽覺噪音的話,孩童便很容易無法集中注意力。對父母來說稀鬆平常的噪音,或許便足以減弱有學習差異的孩子們專心注意的能力。 可能就像兒童圖畫書《渥爾多在哪裡?》(Where is Waldo?)裡的渥爾多藏身於祕密圖片裡一樣,訊息傳遞被噪音隱藏遮蔽住,讓孩子一時找不到,或者,孩子很可能發現到訊息的存在,但訊息本身的型態被扭曲歪解,模糊不清;就好像成年人企圖從一幅抽象畫中辨識出畫的主題般地毫無頭緒。有時,這股噪音是由內在引起的。孩子或許腦子裡正想著其他事情,讓他無法專心集中精神。 有些孩子能夠自行發展出一套自力救濟策略,應付這種問題和情況;但有些孩子卻沒那麼幸運。就像你之前在餐廳隨便做出的決定,孩子也很可能會做出讓他們悔不當初的決定。和你不同的是,孩子並不曉得當初為什麼會做出那些決定,就像我女兒根本不了解我為什麼會對她生氣。孩子因為沒聽到你之前說的話,使得他們很可能無法了解你為什麼會擺出不滿意的態度。 他們的確聽到你在說話,但是他們並沒有完全聽進去你所講的每個字。在聆聽方面有問題的孩子並不是故意要關上耳朵,忽略別人講的話,而是他們的大腦根本無法區分鍋碗瓢盆的聲響和主要傳遞出的訊息聲。 聽覺上可能出現問題,視覺也可能會有毛病。孩子或許能看到某樣東西,但未必會真正注視該項物品,即使擁有超完美的視力,但大腦在分類處理影像資訊的方式或許大相逕庭。也許是環境裡出現太多視覺刺激,就好比要孩子在一個堆滿各式各樣玩具或物品的桌子上做功課或勞作,或是要孩子看某個具有多項吸引視覺感應的物體,孩子的大腦無法將各個部分單元與整個主體做出區分。 在某些情況裡,視覺區域裡的某些東西會被忽略掉,好像它們根本不存在的樣子。這些東西在你的眼中或許是能被清楚區分出的元素,但在孩子眼裡,充其量不過是些雜七雜八,一團造成視覺混淆的東西罷了。 (理解力、訊息儲存、訊息提取或訊息的妥當利用等步驟環節於下期繼續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