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蘋果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人性化生產

2007年08月27日
公開
66

母乳協會610整理的資料 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forum/discuz/viewthread.php?tid=25606&fpage=1 人性化生產 大家好,我整理了一些關於人性化生產的資料,供大家參考;不夠週詳之處,還請大家補充及海涵。 人性化生產 在回歸自然的潮流,以及反思醫療的誤用與濫用下,人性化生產開始被討論;讓婦女在生產時有參與和自主權,且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選擇較符合人性化生產的醫院待產,可以讓您感受更自然、健康且愉悅的生產經驗!而人性化生產準則共有六項,分別介紹如下: 一、分娩自行啟動 —避免催生。有些醫院為了工作人員方便,會藉由靜脈注射給予催產素(Pitocin),催生的主要目的原本是避免胎兒過大或是妊娠週數過期,造成胎兒窘迫、產程遲滯、產道裂傷等等危險性。但是催生也可能會延長產程時間、發生絨毛羊膜炎、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特別是對之前剖腹生產的婦女會有子宮破裂的危險;而且寶寶可能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而死亡。 催產會加速產程,造成產婦疼痛不適,必須長時間監測胎兒情況。催產藥容易使胎心監視器出現異常的情形,提高剖腹產的機會。所以除非有醫學上的必要性才選擇或同意引產,而且重點在於對產婦詳盡說明,充分溝通,讓產婦瞭解催生與否的危險,尊重產婦的決定來採取催生。 -剖腹生產。剖腹生產的正當理由:臍帶纏住、胎盤異常、胎兒明顯過大、母親本人有重病。以2000年為例,台灣剖腹產率高達34.47%,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智利、巴西。   緊急狀況剖腹產可以挽回母子的性命,但也有風險。從《英國1998年孕產婦死亡率報告》來看,剖腹產孕婦的死亡率是自然產的6倍,即使是沒有任何適應症的選擇性剖腹產,死亡率也是自然產的2倍以上。剖腹生產也比自然生產的產後出血量大、傷口感染的機率高,產後的恢復時間也長。而且,剖腹產還會提高婦女子宮沾黏、子宮外孕的危險性,往後可能不孕。 經過產道是胎兒的第一個肉體經驗,愈愉悅的經驗塑造愈正常、良好的個性與性需求。陰道分娩的胎兒出生頭兩天內肌肉活動、感覺反應、反射測驗評分都比剖腹生產的胎兒高,自然生產的孩子在出生後頭幾個小時比較不會出現呼吸方面的問題。剖腹產寶寶雖然出生體重、週數正常,但沒有經過自然產的產道擠壓,肺還泡在羊水裡面,就被剖出來,容易引發新生兒呼吸窘迫,引起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併發症。 剖腹產會塑造出新生兒不同的性態度,甚至肉體。剖腹出生的小猴子較不活躍,反應差,學習能力較低。湯姆斯.勃尼醫生觀察到,就長期的影響來說,剖腹出生的小孩對各種的身體接觸有很強烈的渴望,可能原因是,他們未曾經歷產道的緊迫擠壓之痛苦,與出生剎那的極樂。這令人聯想到蝴蝶在破繭而出時,如果未經破繭時強烈的擠壓,令血液流進翅膀的脈絡中,蝴蝶便無法順利張開翅膀而死去。 生產時,藥物、鉗子、胎兒診斷器、剖腹生產等人工干預均應盡量減少。百分之八十的美國婦女,在生產時用藥,百分之三十在生產時用鉗子,百分之十五是剖腹產(注意這是二十年前的資料,一九九0年剖腹產已達百分之二十三),如果孕婦在生產時被施以麻醉,小孩出生後,許多年都顯得較遲鈍,且較少有動力協調(motor coordination)。打催生針的一個可能是,讓嬰兒快點出生,另一個可能是劑量過高導致肌肉強直性痙攣,令胎兒缺氧造成腦部受損甚或死亡。 自己進入產程的,比較有可能自己出來;如果一開始就用藥物引進產程的,往後也比較需要靠醫療介入才出得來。在英國,用藥引產是需要謹慎評估的。英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超過預產期40週,醫生還會再和孕婦討論,再等上7∼10天,才考慮引產。 建議,孕婦優先考量自然產。如果是符合適應症要剖腹產的孕婦,也最好等到寶寶自行啟動分娩之鑰,出現子宮收縮、破水或落紅等產兆,再來剖腹。 二、待產過程自由移動  待產時,自由移動身體及藉由重力的原理,可以幫助胎兒下降,使子宮能更有效地收縮,並且讓骨盆的形狀及大小更適合胎兒通過。醫院雖然沒有限制待產婦臥床的規定,但靜脈點滴注射、持續性的胎兒監測器等例行性常規,常使待產婦身體的移動受限,甚至躺在床上又不能移動。 待產過程自由移動身體是疼痛處理很重要的環節之一,透過身體姿勢的改變,對於幫助胎兒旋轉並通過骨盆是有很效的方法。協助待產婦選擇舒適的姿勢,如:跳慢舞、側躺、網球按摩、坐在搖椅或產球上,不斷地傾聽自己身體發出的信息、放鬆心情,找到屬於自己分娩的節奏。  如果胎兒產位已經固定,即使孕婦破水,也可以隨意變換姿勢,站立、側靠都有助於子宮頸口擴張,什麼姿勢舒服就用什麼姿勢待產。透過身體自由移動可以讓產程進展得更順利且更有效。 三、持續的待產支持 根據研究顯示(Cochrane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在待產過程中接受持續的、一對一陪伴支持的待產婦較少發生:剖腹產、生產時使用真空吸引器或產鉗、使用硬膜外麻醉及止痛藥物、較負向的生產經驗與感受。 建議您,在懷孕期要事先安排好待產期間可以陪伴支持的人,只有生產的母親本人最清楚在生產過程「誰」最能給她支持,可以是準父親伴侶、家人、或是其他女性朋友。 另外,助產士瞭解產婦,協助產婦建立信心,增加自然產能力。在國外,助產士在人性化生產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我國卻在一九九二年取消醫院助產士編製,加上健保給付壓力,不少助產所倒閉關門,如何「復興助產士」,讓她們成為在醫院生產的全程陪伴者,給予產婦心理支持,是推動人性化生產關鍵的一步。 待產及生產時,我可以待在同一個房間? 以往,當孕婦子宮頸口全開、胎頭快出來,護士會急忙把她推入產房,趕緊通知主治醫師來接生。那時,孕婦陣痛正劇烈,頂著大肚子,從待產的床爬上又高又窄的推床,深怕一不小心跌下來,進入產房後,再從推床換上產檯。孕婦一上產檯,兩旁站的是陌生護士和醫生,眾人目光焦點集中在她身上,分分秒秒的時間成了最大壓力源,孕婦疼痛到極點,只想趕快結束生產。 醫院的樂得兒(LDR)產房可以讓孕婦從產程(Labor)開始,到生產(Delivery)、恢復期(Recovery)都在同一房間內度過,孕婦免受搬運之苦。而且有些LDR產房會將各式醫療設備隱藏在家具、圖畫後面,營造舒適、輕鬆的氣氛。原本院方擔心孕婦生產時,血液會亂噴,LDR產房會不易清理,但使用二年多來還是像新的一樣,而且孕婦反應良好,每個月接生數目節節上升。不過在台灣,許多醫院提供1∼2間的LDR產房服務,須自費上千元不等。 透過產前的生產教育課程與練習,可以學習到彼此正向的互動與溝通、促進身體舒適與情感支持的表達方式。 四、無例行性常規醫療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正常自然產的孕婦建議如下 1. 不要常規灌腸。 灌腸是為了避免生產中孕婦用力而解出大便,造成媽媽傷口和寶寶的感染。  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肛門都緊臨著陰道口,胎兒在母親體內吸收養分成長,連帶地也會接觸母親體內的病菌而產生抗體;若孕婦在產檯上解出大便,胎兒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到少許的母親糞便,會增強胎兒的抵抗力,充其量只影響產檯不乾淨,也不會影響孕婦會陰傷口或新生兒的感染。 WHO把常規灌腸視為對孕婦有害、無意義的,甚至是該被淘汰的做法。 2. 不要常規剃除陰毛。 在台灣,孕婦常規剃毛是為了會陰切開術做準備,被視為可以降低會陰傷口感染、方便縫合傷口,但這項說法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如果孕婦要求不剃毛,醫生就得花更大的功夫來縫合裂傷。 WHO在1996年公布「正常自然產照護作業規範」明白指出,常規剃毛非但不會降低感染,甚至可能會提高孕婦和生產照護者感染愛滋(HIV)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機會。 如果孕婦沒有要求,大部份醫生還是會選擇簡單、快速的產科常規作業模式來生。 3. 不要常規靜脈輸注。 台灣的孕婦一入院就被禁食,不能吃喝;為避免脫水,醫生會用靜脈點滴為她們補充能量。 在台灣,99%的孕婦會被吊上點滴,其實那瓶點滴裝的是葡萄糖水,但媽媽和寶寶反而因此承擔了不必要的風險。研究指出,靜脈注射葡萄糖液會使孕婦的血糖上升,導致腹中胎兒血糖也跟著上升,而且胎兒臍動脈血液會變酸。 如果,產程中靜脈注射超過25克的葡萄糖,刺激胎兒胰島素過度分泌,致使出生後,寶寶容易產生低血糖、乳酸上升的情形。因此,常規靜脈注射也被WHO視為有害、無意義,甚至是該被淘汰的做法。 4. 不要在待產時禁止進食或喝水,應該鼓勵孕婦補充口服液體。 台灣很多醫生都把待產婦當成剖腹產候選人,把生產認定是危險的事,如果沒有空腹,會增加剖腹產時全身麻醉的風險。台大麻醉科醫師表示,剖腹產在預定手術前8小時空腹就可以。為了少數孕婦在自然產程中可能需要緊急剖腹產,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媽媽和寶寶有危險,要求每個孕婦禁食,實在不合理。 有些醫院待產室門口張貼「待產飲食須知」海報:鼓勵待產孕婦多喝流質食物,像豆漿、牛奶等。產程愈到後來,愈需要體力。初產婦的產程平均要12∼14個小時,而經產婦平均產程也要6∼8個小時,孕婦一用力,容易口乾舌燥,喝水潤潤口,會滿舒服。 5. 不要常規持續使用電子胎心音監視器,應採間歇性使用。 胎心音監視器,用來記錄胎兒的心跳與子宮收縮的情形,對於高危險群孕婦,有必要隨時監測。台灣對每個孕婦都做持續性監測,只會提高剖腹產率。瑞典曾有一年把每個孕婦都裝上胎心監視器,那年的剖腹產率提高至以往的兩倍,隔年隨即取消此項做法,剖腹產率就回復到跟往常一樣。 WHO的建議:如果胎兒心跳正常,應該每隔15∼30分鐘,監聽胎兒心跳。 6. 不要常規施行會陰切開術,而是等有必要做才做。 會陰切開是為了怕會陰擋住胎頭出來,寶寶卡在產道太久會缺氧。 除非寶寶太大、肩難產、需要使用真空吸引產鉗時才作會陰切開。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會陰切開的比例在二成以下,但根據調查,台灣會陰切開率高達93%,台灣的醫生普遍認為,會陰不剪還是會裂,自然產撕裂的傷口比剪的傷口更難縫;但會陰切開後,傷口很容易順勢往下裂到直腸、肛門,泌尿道及骨盆底肌肉強度變弱,日後容易尿失禁;而且會增加傷口感染機率,傷口更加疼痛,影響坐起來的姿勢。 早在1993年,《刺胳針》期刊即有研究指出,常規會陰切開(每個都剪)比選擇性會陰切開(等有必要剪再剪)更容易造成撕裂傷,而且產後會陰更疼痛。常規會陰切開的撕裂傷主要是2度裂傷,傷及肌肉層,需要縫合;但選擇性會陰切開的撕裂傷則主要是1度,僅傷及表皮,並不需要縫合。生產時,醫護人員太急著幫忙孕婦生,用力壓她肚子,促使寶寶快速衝出來,但會陰還來不及伸展,反而容易造成厲害的裂傷。 有的醫生將責任推給產婦,台灣女人骨盆與陰道直徑小,陰道比國外女人緊,產前又不愛做運動,會陰比較沒有彈性,而且產婦怕痛會要求醫生剪。其實,產檯上的產婦痛得失去理智,根本沒力氣理會醫師剪不剪。其他各國會陰切開率年年下降。英國的會陰切開率從20年前的50%降到14%,美國也從25年前近100%下降到10年前的70%,持續再降到目前的33%。 3年前,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不該常規剪會陰。 為此,台灣也展開本土性研究,結果和國外一致,常規會陰切開所造的撕裂傷更嚴重,產後24小時更疼痛。 關鍵在於要「等」,會陰的延展性才會出來,因為自然生產就是慢慢來,但醫師多半沒耐心等其自然裂開,直接切開比較方便。在產檯上,常規會陰切開接生一個只花2∼3分鐘;選擇性會陰切開,得多等至少5∼10分鐘。多給孕婦一點時間,讓會陰有機會延展,就有可能不用挨剪刀。 前WHO婦幼衛生部主任韋格納說,在台灣過度醫療化生產的環境下,孕婦進醫院生產,面對任何醫療程序,不論有沒有侵入性,孕婦必須先問清楚「為什麼」,要求醫護人員解釋,但也不要一味排斥。 五、不用仰臥姿勢生產 在台灣,孕婦手臂吊著點滴,肚皮上綁著胎心監視器的環帶,孕婦除了平躺,還是只能平躺來待產。台灣現行平躺、兩腳跨高的生產姿勢,早在25年前,就被證明對孕婦是最疼痛、最不舒服的姿勢,而且對胎兒也不利。當孕婦平躺,胎頭會壓迫到和子宮相連的血管,減少供給腹中胎兒的氧氣量、養分。 研究指出,進入第二產程,孕婦上半身坐起,看得見自己肚子,以直立的姿勢來生孩子,會比平躺更有助於疼痛減輕,減少會陰撕裂、傷口感染。在國外,歐洲製的生產椅在椅子中間挖個洞,類似馬桶蓋,還有扶手,方便孕婦坐著、蹲著用力生孩子。 WHO建議,只要不平躺,孕婦用各種姿勢都可以,什麼姿勢舒服就用什麼姿勢生產。 六、產後母嬰不分離且不限制母乳哺餵機會 胎兒出生後應該馬上與母親依偎著,這對建立母子情是非常重要的。母子情的建立是讓新生兒產生一種安全感,讓他知道即使來到這個新世界,仍然會受到母親持續的照顧。母子情是母親與新生兒間最初和最直接的連繫。新生兒和母親與生俱來而且期待著能夠馬上面對面、肌膚相親和嘴對乳房的接觸來建立感情,這種關係會持續幾個月之久。根據卡斯提立諾(Castellino)在一九九七的報告中指出,健全的連繫和接觸,對嬰兒日後身體、神經生理和心理系統的影響是有益的。 胎兒出生後,在被抱去洗澡、量體重或做其他的檢查之前,應該將嬰兒裸置在母親的小腹上,因為在那裡胎兒可聞到母親的味道,感覺到母親的體溫和聽到母親的聲音,再一次他們親密的依偎著,也是第一次彼此相視著。這時候的新生兒進入一個安靜、清醒的狀態中。他安靜的趴在母親的肚子上,其實他已具有看、聽和與外在世界互動的能力。大多數的母親會在這時輕摸他並與他喃喃細語。 在胎兒出生後的第一個鐘頭裡,如果周遭的環境是安詳的,並且母親在生產時沒有使用任何藥劑,他會本能開始一個我們稱為產後自我附屬(delivery self-attachment)的步驟。產後自我附屬是新生兒的本能,他會用自己的方法找到母親的乳房,逕自吸奶。產後自我附屬的四個步驟如下:在前三十分鐘裡,新生兒會安靜而清醒地仰視著母親並觀察這個外在的世界;在三十至四十五分鐘裡,新生兒的唇開始咂唇作響、流口水;此時只要給予新生兒的雙足一點點支撐,他就會慢慢、一吋一吋地移向母親的乳房,當到達時,他會開始搜尋母親的乳頭;在最後的四十五至六十分鐘裡,新生兒已含住乳暈開始吃奶。 如上所述,所有的準母親也都具有建立母子情的本能。例如,新生兒吸吮母奶刺激母親的乳頭會讓母體分泌一種稱為催產素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使子宮自然的收縮減少生產的出血,並同時刺激母奶的分泌。隨後每次嬰兒吸母奶時,母親體內的催產素會增加,這可以平靜母親進而增進母親與嬰兒的親密關係。這種母子情的本質是建立在養育心會雙向互相滋長的基礎上的。 但因為產檯不足,產檯餵奶由至少三十分鐘以上,修改成至少十分鐘以上,許多母嬰親善醫院產檯餵奶的時間也只有10~20分鐘。 主持衛生署「人性化生產」計劃的郭素珍坦承,國內的婦產科醫師很難接受人性化生產這樣的觀念,因此2004年在台北榮總、三總、台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林口長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試辦,最後只有近十位醫師願意參與。過去生產過度醫療化,政府始終沒有積極作為,如今在醫院試辦人性化生產,「雖然來得很晚,也算動了起來」。

Heaven on Earth 媒體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2007年08月23日
公開
14

Heaven on Earth 翻譯 Pp. 19~23 (讀書會上的作業 與大家分享 有翻譯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見諒) The Media and Learning for the Young Child 媒體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媒體(包括電視、電影、電玩、或是電腦)對幼兒的發展有許多負面的影響,我們會簡略的從媒體對幼兒最重要的運動(movement)、模仿能力、社會發展、語言發展、以及想像力的發展談起。 美國有98%的家庭有至少一台電視,平均一天開超過7小時,美國小孩平均一個禮拜觀看各式電子媒體有40小時之久,花的時間比其他醒著的活動還多,包括玩耍,六個月大的嬰兒平均一天看電視則有1.5個小時,學齡前的兒童則平均花超過4小時坐在螢幕前。 這麼多的時間坐著不動,對幼兒最為需要的運動有何影響?有些父母相信只要過濾孩子觀看的內容就可以免除傷害。讓我們來看看,如同我們所知,運動可以幫助感官輸入建構大腦的神經網絡,越少的運動代表越少的神經網路;越少的神經網路代表大腦不同區塊之間越少的交流;越少的交流代表越少對學習新技巧的適應性;在“電視與侵略性孩子” 中Huesmann and Eron寫到:低智能成就的孩子通常看越多的電視,越多暴力節目……行為越有侵略性”,坐在螢幕前的時間等於少了的時間去運動以及其他健康的發展。 而媒體爲我們的孩子提供何種運動模式?爲了把動作轉換到螢光幕前,細微的動作通常都被犧牲了,所以我們在媒體上看到典型的身體姿勢通常是非常誇張的,動作都很匆忙、聲音很大、回應也都很快。一般我會對父母說:你絶對不會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個人一直望著窗外的落雨,然而,從對焦望著遠方的樹,再重新聚焦看著雨滴,然後再看到草上匯聚成的小河流,這是讓人很放鬆舒服的,對孩子來說,如此簡單的一幕卻包含無數可能的想像,這種經驗是永遠無法轉換到電子螢幕上的,難道孩子細微的感官不會被這種過度誇示的電子媒體破壞嗎? 語言發展對於認知學習與情緒智商也很重要。如我們先前提及的,爲了讓孩子去學習完整的思考,必須透過語言在她面前實際示範,大部分媒體上的語言都是被截斷的、厘語用很戲劇系的方式呈現,常常甚至在兒童的節目裡也會聽到一些諷刺性的幽默以及一些孩子不懂的引喻,這種情形剝奪了孩子聆聽到完整的語言,也沒有機會問她不懂的地方(通常孩子看電視的時後父母都不在身邊),不像對話,在看電視的時候是使用被動聆聽的技巧,並沒有主動說話的合作技巧(partner skill),過度的暴露在媒體面前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會有負面的影響。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說話只是一種方式來傳達我們的意思,會順應孩子的父母會回應以綜合多元的感官模式,當父母跟孩子在互動的時候,所有的感官都在運作,即使在對話中一個短短的停頓,孩子可以感受到細微的臉部表情、或是她自己心跳的平靜節奏,她可能會聽到鐘的滴答聲或是窗外的鳥鳴,這種多元感官的察覺持續提供機會去蒐集意義與觀點。然而,媒體主要依靠的感官是視覺,其次是聽覺,而把其他感官都排斥在外,特別對幼兒來說,沒有足夠的感官運動以及將之具體化,因為眼睛會反應運動,在媒體節目中卻鮮少有停頓,依照孩子的模仿規則,她們只會模仿從電視中觀察到忙亂、不連貫的步調。 幼兒會對某些環境的刺激會視為壓力,主要有臉部緊張、生氣、或是不關心的表情,而媒體上充斥著這些 — 她們的主要販賣品,安靜的喜悅或是集中的注意力,並不會賺錢,其他壓力的刺激如過度的噪音、缺乏連貫,然而有多少兒童節目就包含了這些特質?而對模仿力來說又有什麼樣的影響?雖然對成人觀眾來說,螢幕上的這些動作看起來可能是連貫的,而幼兒仍以多元感官的方式在學習人類如何有調理的工作,如果同樣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而孩子不了解,就有機會可以詢問(譬如熟悉的 “爲什麼”)。然而,如前所述,大部分這些孩子看電視時並沒有家長陪伴,家長通常都將媒體作為一種佔據孩子時間讓她們完成家事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刺激反應的模式有可能會被影響。當看電視的時候,孩子遇到一個視覺刺激,但沒有機會做適當的反應,她無法伸手去觸摸、聞、品嘗、或是與他所見產生互動,不只如此,許多電視節目的快節奏暗示著生活在一個短短的廣告時間就可被體驗或是解決,而根本沒有時間去真正的了解。最後,媒體劇本也通常都很公式化,時間的安排、動作或是結局都按照一定的模式,但在另一方面,生活卻是充滿曲折與不確定性的,幼兒需要去模仿人類的能力去適應新環境,而不是受限於模仿這些公式化的模式。 談到媒體暴力,模仿不只是唯一的問題,在一個史丹佛大學做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電視觀眾的大腦對螢幕動作的反應會如同實際面對般,會發展出一套神經系統作為身體的反應,不論大人或小孩,看到電視暴力身體也會解釋成如現實發生般。 從先前的討論可以知道,當大腦“打或逃”機制一旦啟動,較高認知能力的功效就會被減弱,當準備好要打仗,就不太可能理性的思考,愛因斯坦曾說:不可能同時準備又預防戰爭。當人類在螢幕上看到侵略或是威脅行為,古老的大腦會解釋為真實的事情,防禦機制不斷的啟動會減少幼兒較高層次大腦中心的運用,也沒有足夠的生命力去發展較高等功能的大腦,對話與理性思考的能力也會受到束縛。 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的研究,媒體暴力和 “幼兒與青少年各種生理、心理健康問題有相關,包括侵略性的行為、對暴力不敏感、害怕壓力、做惡夢、睡眠焦慮”,有超過3500個研究探討媒體暴力與暴力行為,幾乎都認為是有關連的,而且已經持續很久了,“全國電視暴力研究”觀察自199? ~1999年共10000小時的廣播節目,發現61%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暴力行為,而其中80%又會將暴力行為美化,最高的暴力比例是在幼兒的節目中,而且一年比一年增加。 記住,大腦將螢幕上的運動視為真實發生,代表暴露在媒體暴力下的孩子也會相信她們住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中,這將會製造出什麼樣的人類?對社會行為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心智發展中無數的模仿角色,孩子透過媒體暴力學習到侵略行為對達成目的與解決問題是一個可接受的方式,“國家幼兒教育協會”提到媒體暴力: 孩子可能會變得對痛苦或是別人的遭遇麻木不仁。 孩子可能會對他人有侵略性的行為。 孩子可能會對她們週遭的世界產生恐懼,認為世界是可怕的。 第三個現象可能是最不容易察覺出來的,NAEYC的研究顯示:電視暴力會傳遞社會秩序的訊息,同時也塑造成世界是一個可怕危險的地方,再一次提醒:打或逃的防禦機制,這對高等的認知功能會有害,同時要注意,不只是暴力的節目會刺激侵略性的行為,狂熱興奮的節目也會對孩子有相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