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29

放手吧!!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設想周到的教養方式,會奪走孩子的動力 孩子們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最大原因是出在大人未給孩子對行為自我負責的經驗。雖然大人對孩子說:「現在不認真聽,待會兒就會吃苦頭。」可是孩子卻是一副「你在說什麼啊,沒關係啦!」的態度,為什麼情況會變成這樣呢?那是因為孩子沒有實際受困的經驗,即使突然碰到什麼難題,他心裡總是想著大人會來幫忙解決吧! 小學三年級生的E小妹,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級任老師到家裡做家庭訪問也誇讚她:「總是精神飽滿」,訪問到最後,老師提醒媽媽:「她經常忘記東西,請多加注意。」此後,媽媽對這件事非常在意。從那天起,E小妹在準備東西時,媽媽總是在一旁關注。 早晨出門,媽媽要她再三確認:「體育服裝帶了沒?」、「講義裝進袋子了沒?」、「工藝課要帶什麼工具?」、「美術用品帶了沒?」、「作業放進去了嗎?」、「哎呀,笛子要放好,不然會掉哦!」即使E小妹已出門,一旦發現她忘了帶東西,媽媽還會急忙送到學校去。萬一E小妹真的掉了東西,為了不讓她陷入困境,在還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媽媽會立刻買齊新東西。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不知不覺地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感覺」。一發現有危險,便急忙為孩子防患於未然。即使孩子做什麼事失敗了,也總是先出手為他解決問題。可是人類學習正是透過經驗而來。忘記東西被老師責備,必須低頭向同學借,或是準備其他東西代替。在這過程中孩子才能學會「生活能力」。 提醒孩子注意一次便已足夠。之後就交給孩子吧!在他受困而求助時才伸出援手。弄丟東西,父母可以先行支付,之後再告訴他必須從零用錢中扣除,由本人負起責任。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即使是和同伴爭奪玩具,媽媽很快便加入排解糾紛的行列。弄哭其他小朋友,媽媽立刻挺身出來道歉。天氣熱要孩子脫襯衫,天冷要孩子穿外套。老是追著問孩子危不危險、痛不痛等等……這樣處處為孩子設想,當然無法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了。 根據NMS的調查,日本有八成母親過度保護子女。換言之,她們是「善於照顧的媽媽」,但也出現了不少反效果。由於老是想著媽媽會幫忙,所以孩子完全沒有必須自我負責或是感到困難厭煩的經驗。這必然造就出「不聽別人講話也不會怎樣,反正有人會來幫我」的孩子。 靠著欺哄手法的媽媽,將使孩子失去信任感 日本的大人還有一個錯誤的教養方法,那就是「欺騙」和「威脅」。 在電車或醫院的候診室,常看見父母餵孩子喝果汁或吃點心。在演講會等地方,主辦單位若有暫時托嬰服務,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二小時,也會事先備妥小點心。如果在家裡,只要孩子一哭鬧,媽媽會立刻送上食物或餵哺母奶,好讓他安靜下來。 不用心思考孩子哭鬧的原因而替他解決困擾;也不設法讓小朋友明白事理,只想塞個東西到他嘴裡讓他閉嘴安靜,這不過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時候,孩子確實變乖了,可是他卻感受不到「自己的需求被理解」。 另外,將年幼孩子託付他人時,常會發生父母出門孩子便哭鬧的窘況。碰到這種情況,常有人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出門,這也是一種愚弄孩子的「欺騙」行為。雖然孩子一開始會哭鬧,也應該在孩子面前說明白,告訴他「出去會回來,要等我哦!」有了這種體驗,孩子知道媽媽辦完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也就能安心等待了。 這也是教導孩子「自制」,培養孩子「生活能力」的一種訓練。 威脅孩子的媽媽,會養出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 常有大人一邊對孩子說:「不可以說謊」,可是自己卻一邊對孩子神態自若地說謊。 「做出這樣的事,可怕的老公公會來哦!」 「不早點睡,小心鬼會跑出來抓你哦!」 「你再不收拾好,我就把它全部扔了。」 「統統吃光光,才可以吃甜點。」 可是媽媽的這些預言都失靈了。說出現實生活不會發生的事,或是自己不打算做的事,只是一種「威脅」罷了。這麼做剛開始或許會收到一些效果,可是一旦發現「媽媽講的話是騙人的啦」,孩子漸漸地便會認為「不聽話也沒關係」。 「買啦!買啦!」對於撒嬌的孩子說「這次就買給你,下次就不可以了」,當場做出這樣的約定也是錯誤的作法。原本講好「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不會再買囉」,可是不堪孩子的撒嬌,「那就再買一次沒關係」的作法,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就變成是欺騙。 即使是聽不懂話語的嬰兒,也希望了解父母的心,何況是小孩子。信賴、尊敬他們作為獨立的個人,好好對待他們是很重要的事。孩子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大人必須認同他是獨立的人格。失敗就是經驗!抱持這樣的心情,讓他不畏懼失敗,好好體驗人生吧!在孩子前來求助時伸出援手,便已足夠。從這樣的生活體驗中,才能培養出信賴大人、傾聽大人講話的孩子。 *************** 偏差的愛只會培養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T小弟是個性激烈的孩子,只要說出口就一定要得到。即使大家一起玩遊戲,他也我行我素,經常與大家不歡而散。如果有人胡鬧或稍微挑釁他,便會搞得天翻地覆。他會奪走挑釁他的那個孩子的東西,堅持「不道歉,絕對不還東西」,一直斥責那孩子,直到他哭為止。 有時,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游擊隊遊戲。(編按:日本在小朋友間人氣很高的特攝影片,假面超人的角色扮演遊戲。)T小弟猜拳輸了必須扮怪獸,可是他卻想耍賴。 即使同伴說:「猜輸的人,就該扮怪獸!」T小弟也充耳不聞。大家等得不耐煩,要他「現在馬上玩———」,一起作勢對T小弟展開游擊隊攻擊。那時T小弟突然罵了一句:「畜牲」,一腳踢中H小弟的臉部。不甘掛彩受欺負,H小弟氣憤不已地反擊。 「老師,慘了!」大家非常驚慌,騷動不已。 那天,H小弟家便接到T小弟媽媽的致歉電話。 「真是對不起。」T小弟的媽媽一開口先賠不是,H小弟的媽媽也冷靜地回說:「沒關係啦。都是小孩子嘛。」可是,T小弟的媽媽卻接著說:「不過啊,我們家的孩子說,大家最先都是這樣玩,他只是這樣玩回去而已。妳覺得呢?」H小弟的媽媽聽了驚訝不已。 T小弟的媽媽說:「如果真的是這樣子,那就是大問題囉!」 「啊?」H小弟的媽媽聽了說不出話來。 對T小弟的媽媽來說,T小弟傷害同伴事小,自己的寶貝兒子受同伴排擠才是嚴重的問題。確實剛開始大家向著T小弟做動作,不過那是在玩游擊隊遊戲的時候。可是T小弟卻略過不提,自己猜輸拳必須扮怪獸而很生氣的這一段,他也認為「大家一開始玩得好好的,我沒有使壞。」 T小弟的媽媽對孩子的話不疑有他,也沒找老師了解狀況,卻對受傷的H小弟的媽媽告狀:「你們家的孩子會排擠同伴,請妳制止他這種行為。」總之,大人常眼見為信,以看見事物的瞬間來判斷事情的善惡對錯。可是問題的發生其實常受各種狀況的影響。 如果T小弟的媽媽能確實掌握狀況,適時開導T小弟:「猜輸拳扮怪獸,是一種約定,這是沒辦法的事。既然想和大家一起玩,就要遵守約定。」所謂的母愛,有時會陷入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愛,認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最好」。這樣偏執的愛,是造成孩子被同伴孤立的一大原因。 即使孩子再怎麼可愛,也要時時告誡他:「這世界不會老是照著自己的意思而運轉。」這麼做十分重要。在小學低年級以前,孩子通常對媽媽的話能夠敞開胸懷用心傾聽,在這之前就要做好教育。在小學低年級以前還可以在自己的手裡守護孩子。但如果T小弟依然故我任性而為,那麼不久的將來,朋友必定離他而遠去。 「我才對,都是大家不好。」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久而久之沒有人會想親近他。如果T小弟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學會自我控制,那就還好。可是現階段看來,這種期待似乎很渺茫。 過分努力當個回應父母期望的「好孩子」,將使孩子想在外面喘口氣 N小妹從學校回家途中,一直要U小妹替她拿學校書包。身材瘦小的U小妹氣喘噓噓地走著,N小妹則緊跟在後。U小妹只要稍微休息,N小妹便大聲斥責。N小妹的媽媽向來熱心教育,只要學校有教學參觀或懇親會,必定撥空參加。 N小妹成績優異,同時也是班長,是個令媽媽驕傲的女兒。N小妹的媽媽個性是非黑白分明,管教孩子十分嚴格。當N小妹哭鬧任性時,媽媽會突然打她一巴掌。這種情形讓N小妹心生畏懼,覺得媽媽可怕極了。因此她暗自下定決心,絕對不惹媽媽生氣。 N小妹必須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而她也一如媽媽的期待,拚命用功。媽媽非當驕傲,「帶這孩子到哪裡都不會丟臉」。可是有一天,U小妹的媽媽卻打電話來家裡。 「我們家孩子常被N小妹命令替她拿書包,所以現在哭著不想上學。」N小妹的媽媽嚇了一大跳,不由自主脫口而出:「我們家孩子,不會做出那樣的事吧?」U小妹的媽媽在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學校老師,老師剛開始也半信半疑。可是除了U小妹以外,又有好幾個孩子出面投訴:「N小妹凡事都要命令別人,真的很煩。」 於是老師問N小妹:「妳真的做了那樣的事嗎?」 開始一直矢口否認的N小妹,突然哇地放聲大哭,並且央求說:「老師,千萬不要告訴我媽媽———」 在完美主義型的媽媽當中,像N小妹的媽媽自認「我們家孩子最棒了,什麼都行」的人,一定不在少數吧。孩子為了回應媽媽這樣的期待,自然拚命用功了。N小妹不論在課業或體育上,都非常認真學習,可是長期過度的努力,終於累積了許多壓力。而N小妹的那種壓力,便透過命令其他孩子的舉動釋放出來。 當N小妹成績不好時,她的媽媽會很嚴厲地斥責她:「為什麼考這樣的分數?妳媽可從沒拿過這麼差勁的成績。」無論孩子考了什麼好成績,她也不會認同地說:「你這回很用功哦!」更別提說些鼓勵她的話了。像N小妹的媽媽這類型的人絕不在少數。不,最近似乎愈來愈多了。 ****************** 說一步、做一步的孩子,會變成說了也不會去做的孩子 由於媽媽的過度干涉,凡事處於被動狀態的孩子,容易變成說了也不會去做的孩子。這樣的小朋友,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首先他會變成消極「等待指示的人」。凡事提不起勁,無法自我思考。再者他會變成蠻橫而依賴心強烈的孩子。 小學三年級生S小妹,每次只要一看電視,媽媽便開始催她「早點做功課!」功課做完,又催她「早點去洗澡!」才剛從浴缸起來,又催她「早點換上睡衣!」才穿上睡衣,再催她「早點睡!」媽媽總是對S小妹下達一個又一個的指示。 每天每天,被下達相同指令的S小妹,終於隨同媽媽一起前來諮詢。試著詢問S小妹,個性溫和而順從的她說:「雖然覺得媽媽很囉嗦,可是她也是為我好……」S小妹已完全習慣於被媽媽指示,以至於明明已經知道的事,也要等到媽媽開口才行動。 可是這時候孩子對媽媽的囉嗦雖然感到不耐煩,也還帶著耳朵聽。一旦到了小學高年級,即使聽到媽媽囉嗦,別說是「不說不做」了,簡直已到了「充耳不聞」的地步。週末的夜晚,媽媽對著小學六年級和二年級的二個女兒喊叫:「快點!把事情做好!」 二年級的U小妹乖乖去浴室,用鞋刷開始清洗自己的室內鞋(編按:日本的學生要進教室前,必須在校舍入口處換上室內鞋。)可是,六年級的S小妹卻馬耳東風,老神在在地翻雜誌。 「明天會下雨,不早點洗不會乾哦!」媽媽再度催促她。S小妹卻裝糊塗,一副「又沒有髒」的表情。在六年級生當中,的確有許多孩子週末將室內鞋帶回家,隔週原封不動地帶回學校。 S小妹連著三週沒清洗,媽媽再也受不了了,只好一邊嘮叨:「拿她沒辦法……」一邊幫她清洗。說了好幾遍都不行動的孩子,其實早就心知肚明,即使自己不做,媽媽也一定會幫忙。也有孩子即使媽媽不幫忙、自己不動手,也認為無所謂。實際面臨困境,如果孩子不能感同身受,他不會覺得自己陷入困境。 S小妹的情形是,她本人覺得不做也無所謂,所以即使是媽媽代勞,也不應該對她這麼囉囉嗦嗦。不用做的事情卻雞婆卻幫忙做!」當孩子一股腦兒這麼想時,隨著年齡的成長,他便漸漸蠻橫無禮起來。 「真囉嗦,那傢伙說的話是BGM(編按: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聽聽就好了啦。」一副不理人的態度。這樣的孩子,不光是對父母,與學校老師相處也會是這個樣子。 媽媽教養出不理睬父母的孩子,同樣地,也會教養出不理睬大人、老師的孩子。 到最後,父母往往只能威權式的命令孩子。對此我們不妨冷靜想想,怎麼讓孩子自己負起責任。 T先生與唸中學的孩子們有一個約定,就是「必須自己清洗便當盒。」如果他們忘記清洗便當盒,那麼隔天就不做便當。那天的午餐費也必須動用自己的零用錢。 自己不做就沒有人幫忙,自己不做就會陷入困境,唯有不斷累積這樣的經驗,孩子才能潛移默化,「不必大人說,也能自動自發」。 在上課時間引起騷動,完全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孩子在學校不乏其例。級任老師找孩子的媽媽到學校溝通,把實際狀況說清楚講明白。卻引來家長的質疑:「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導不良所引起的呢?」 有許多老師很感嘆地說:「最近的父母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怎麼過的,告訴他們現況也不相信,就連媽媽自己也一副懶得聽的樣子。」 我想,現在教養幼兒期到小學低年級的父母,大約是三十歲後半到四十歲前後的世代。這個世代在求學時,正巧碰上公立學校最兵荒馬亂的時期。許多人對凡事採取高壓手段管理的學校或老師,存在著極度不信任感,即使今天變成了父母,也不敢對孩子的學校或老師(特別是公立學校)寄予厚望。 「老師,孩子不乖,你儘管打吧。」如此與老師維持良好信賴關係者已非常稀有。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在父母的偏差教育中成長,被競爭激烈的社會追逐,必須拚命補習、學才藝,以高學歷為目標的世代。 加上現在的少子化現象,父母對獨子的關心太過強烈。從嬰幼兒期開始的早期教育,到上補習班學習各種才藝,走到哪裡都是父母關注的焦點。正因為如此,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壓迫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孩子們自幼就深深感受父母給予的壓力,而且大部分的孩子也努力順從父母的期待,扮演「正直又善良的孩子」。可是一直扮演「好孩子」的角色也就無處釋放壓力。最容易成為釋放壓力的出口,便是父母不能親自監督的幼稚園或學校了。孩子們在父母鞭長莫及的地方,終於能打破壓力無法宣洩的焦躁,得以維持完整的自我。 ***************** 少動手少開口的媽媽,培養出自動自發的孩子 學校地板上常有形形色色的失物。這些掉落的東西,幾乎不見孩子主動拾起來,或將它丟到垃圾筒裡,更別說是熱心尋找失主了。 即使老師開口說:「喂,鉛筆掉下來囉!」如果不是自己的鉛筆,便以漠不關心的神情回說:「不是我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難道沒受過教養訓練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媽媽總是對著孩子嘮叨:「要這樣做」、「要那樣做」。 已上幼兒園的R小弟,每天被媽媽這樣嘮叨:「快點去洗臉!」、「快點換衣服!」、「快點吃早餐!」R小弟的媽媽在公司上班,所以每天早上都與時間賽跑。除了整理自己的衣著儀容,還要忙著做早餐、送孩子去幼稚園……雖然媽媽也知道不該一直催促R小弟,但還是忍不住數次脫口而出,叫孩子快點。 四歲的O小弟個性溫吞,不論遊戲或吃飯,都非常慢條斯理。一天,他吃東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於是媽媽說:「啊,怎麼又把牛奶打翻了!你真是一個糊塗蛋……」然後繼續嘮叨:「快點去拿抹布擦乾淨。你啊!真是壞毛病。你沒喝到牛奶,塌塌米喝到了怎麼辦?還好塌塌米喝了不會長大,可是你看!牛奶會發臭,擦的時候要更用力些。你這個呆瓜!」 對O小弟的媽媽來說,妳並不想說出O小弟是「呆瓜」的話,可是,因為心情焦急,以致口不擇言,說出這番話。 五歲的M小弟通常一到八點半,就要整理床鋪、準備睡覺。可是,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來,整理一下!」、「來,刷牙!」、「來,換睡衣!」M小弟生氣地頂嘴:「不要說了啦!我正想這麼做嘛……」玩在興頭上的孩子,總是把時間忘得一乾二淨。M小弟也知道,八點半必須準備上床睡覺,可是忘記留意時間,才被媽媽這樣說。 以前,曾有人對育兒感到不順心的媽媽,錄製一天生活作息的錄音帶。這些媽媽聽到自己對孩子氣急敗壞的聲音,對「原來自己這麼嘮叨」感到驚訝不已,從而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媽媽的心裡,似乎潛藏有一種依賴性的想法:「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說,應該沒關係吧!」而這種想法,不知不覺中讓媽媽的言語變得粗暴。 不代勞、不出主意而在一旁守護孩子,並不比動口責罵來得容易。嘮嘮叨叨是沒辦法教好小孩的。與其不由分說地責罵他,不如多說些讓他自動自發的話,譬如說:「遊戲結束了嗎?」、「差不多該準備上床囉!」等等。 培養嘗試「去做的勇氣」是必要的 媽媽對孩子的干涉,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根據NMS的調查發現,有9.5%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或許我們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 E小弟從吃離乳食品開始,一直由媽媽餵食。即使過了二歲生日,他也絕不自己進食,只是等著張口吃飯。通常到了二歲,孩子雖然不是很熟練,但是多半會自己嘗試用湯匙進食了。E小弟不會自己進食,應該是他從未有過自己進食的經驗吧!可以想見他到了二歲、三歲,還是不會自己進食。 三歲的K小弟,個性非常頑皮。一到公園玩,不是和同伴搶奪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閒事,所以媽媽一刻也不容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K小弟想要做點什麼,媽媽立刻飛奔而來。 「要好好一起玩喔!」、「會不會痛?真對不起!」一碰到問題,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幫K小弟解決。可是,當事人K小弟引起騷動後,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孩子之間搶奪玩具,就讓他們盡情地搶吧!但現實上在其他媽媽面前,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現代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因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狀況已愈來愈多。在孩子彼此之間的衝突中,讓他們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媽媽事必躬親,隨著孩子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換言之,出現一群沒有「動力」的孩子。 為了避免這類困境,孩子從小就必須讓他嘗試各種事物。散步回到家裡,讓他自己把脫下來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處都是,也要讓他自己吃飯;脫下衣服,自己將它放入洗衣籃內;早上起床,自己洗臉、刷牙;吃點心時,一定坐著吃。從幼年時期,便把這些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讓他習以為常。一旦孩子長大,媽媽的嘮叨會一下子減少許多。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太小,這樣子太勉強啦……」,什麼事都搶著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柢固認為:「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 孩子剛開始嘗試時,通常笨手笨腳的,也可能犯錯和失敗。讓孩子自己來,勢必增添媽媽的麻煩,可是無論如何,也要讓孩子試試看。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給他讚美,繼續做得更好,就再度誇讚他。這是教養孩子的第一步。媽媽一定得記住:從零歲起就可以開始教養孩子。 ***************** 給太多甜食,是一件危險的事 人類對食物的喜惡不是與生俱來的。喜歡吃哪些食物是慢慢形成的。嬰兒的味覺宛如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塗染什麼顏色,決定於離乳期開始的飲食內容。 已經去世的日本醫學博士二木武指出,「在離乳食期曾體驗過各種味道的孩子,他的味覺幅度會變得比較寬廣,而且長大後接觸新的味道,也大多能順利適應。相反地,離乳時期的味覺經歷太少,到了幼兒時期接觸新食物或是第一次碰到的味道,大多會不知所措或拒絕,結果便容易變成偏食。」 這裡我想要強調的是,在味覺訓練期間,甜食最好加以控制。由於甜食好吃,所以記住甜味的孩子,容易對這種味道感到滿足,以後便難以適應其他的味道。總之愈早記住甜味的孩子,大多容易會有對味覺遲鈍的反應產生。 在保健所(編按:相當於台灣的地區衛生所)等衛生機關,會教導媽媽在離乳準備期間讓孩子喝果汁,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適應母奶、牛奶以外的味道。但是,並不是不喝果汁就會影響孩子發育。然而卻有許多媽媽有著如此錯誤認知。 深信果汁對孩子發育絕對必要的媽媽,拚命削蘋果、擠橘子汁給孩子喝。等嬰兒稍後長大些,就給他喝市售的百分之百果汁飲料,慢慢到最後就轉換成只佔幾個百分點的果汁甜味清涼飲料了。 T小弟現在一歲六個月。他最愛吃蜂蜜蛋糕和運動飲料與嬰兒食品雞肉飯。吃東西時如果沒有這些食物,他的心情就會不好,餵他吃青菜等食物時,甚至還會把食物亂扔一通。 T小弟亂七八糟的飲食生活,起因於生病住院時,醫師曾建議媽媽:「發燒時可以給他喝運動飲料舒緩一下。」於是媽媽每天給他喝運動飲料。T小弟似乎也很喜歡運動飲料,所以喝得很勤。然而退燒也出院了,他卻只想喝運動飲料,不要喝水或麥茶。 我們建議媽媽:「孩子真的口渴就給他水或麥茶。從今天起開始改變飲食,不要再給他運動飲料或甜食了。」聽到此話,T小弟的媽媽卻說:「很困難,如果這麼做,兒子會抓狂到無法收拾。」 你瞧瞧———T小弟不過才一歲六個月大而已…… 看見T小弟媽媽說話的神情,我腦海裡出現一名十七歲劫持巴士少年犯的母親身影,她說:「我很害怕,我沒辦法說服那孩子。」據說那名十七歲劫持巴士的少年犯,也喜歡吃簡易的食物。 在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當中,出於本能需求,嬰兒即使未經刻意學習也能品嚐出好吃的味道,那個味道就是甜味。一旦習慣甜味,就很難習慣其他味道,所以嬰兒時期不讓孩子品嚐才是明智之舉。可是如前所述,現在的嬰兒在離乳前就開始喝純果汁,稍長大些則喝果汁飲料,最後慢慢喝起加了大量砂糖的果汁飲料。 如此從甜果汁、飲料開始的飲食生活,孩子便不知不覺地朝偏食的方向走。岩手大學名譽教授大澤博,長年研究飲食生活和包括犯罪在內的異常行為。他指出,砂糖攝取過量會增高罹患低血糖症的比率,造就出「容易偏差的孩子」、「沒有元氣的孩子」。 低血糖是指血糖在正常值以下的狀態。通常攝取食物後血糖會立刻上升,但是如果持續不斷吃喝含大量砂糖的果汁或甜點,能讓血糖值降低的胰島素會分泌過多,如此周而復始將會導致低血糖。伴隨而來的症狀就稱為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症狀包括:暴力傾向、自閉而不願意開口講話、沒有元氣、無法控制情感、缺乏忍耐力、易怒、時常感覺不安或認為自己常受到威脅、突發性地大吼大叫、有自虐傾向等。這不正是最近「行為偏差孩子」的身影嗎! 即使孩子不喜歡,媽媽也必須努力,讓他嘗試吃吃看 離乳期間孩子該怎麼吃,媽媽多半會認真參考育兒書籍或雜誌,但是一旦離乳期結束,就覺得孩子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了,因此放鬆心情,對孩子的飲食也不再那麼用心。 經過十五年,厚生省於一九九五年修改「離乳的基礎」,增訂了離乳後期到離乳結束的相關建議。可是對於離乳期結束後該吃什麼並未明確表示,而且對幼兒飲食的定義也不具體,以致許多媽媽誤以為孩子可以吃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從味道清淡的離乳食品,突然變成吃跟大人一樣的調味食物,幼兒自然會吃到太多的鹽分和太多的調味料。 另外在離乳食期間,媽媽忙碌或外出時都會準備嬰兒食品,可是一到幼兒時期,就一下子給孩子吃大人吃的加工食品:如馬鈴薯片、速食或炸雞、便利商店的便當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孩子飲食混亂的原因。 在記住味覺喜好的重要時期,給孩子吃含脂肪、鹽分太多的加工食品,也會造成他的口味單一化,這是媽媽必須留心的事。 到了三至四歲時,對於沒吃過的東西或是沒品嚐過的味道,孩子會出現抗拒的傾向,同時也可能出現對首次嘗試的食物說討厭,或是從嘴巴吐出食物的現象。 因此媽媽只給孩子吃他喜歡的東西是不行的。在此時期,應該盡量給他嘗試各種味道。孩子特別討厭的東西,不需要太強迫他,先從稍微討厭的東西開始嘗試,盡可能讓他吃完,這樣做才能培育出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靈和自制忍耐的心。 ************ 以孩子為重心的幼兒教育,未來恐怕會培養出「自我中心兒」 今天是耶誕節。O小弟班上開始交換耶誕禮物。大家圍成一圈,配合著音樂,將各自帶來的禮物傳遞給隔坐的人。音樂一停止,禮物落在誰手上,就屬於誰的禮物。 孩子們一邊開心地拿著手上的禮物,一邊興奮地七嘴八舌。但是,O小弟從剛始就一直臉色難看。事實上O小弟早就看中了最大的那個禮盒。可是他拿到的卻是牛奶紙盒做成的禮物。 「老師,禮物不喜歡,我可以跟同學交換嗎?」O小弟突然提問。 「那樣不公平啦!」 「交換禮物已經結束了,不要再亂講了。」大家說道。儘管如此,O小弟還是噘嘴說:「可是,那個禮物我不喜歡嘛!」 手上拿著O小弟的禮物的W小弟開口說了:「那麼不喜歡,那還我啊!好啊!我的禮物跟你換。」 「那樣子不行!W同學,那個牛奶紙盒是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和W小弟交好的A小弟氣得滿臉通紅。 「我知道了,好啊。這個還給你!」O小弟勉勉強強不高興地說,W小弟卻哭出聲。 好端媏的快樂氣氛,就這樣被破壞了。這種麻煩製造者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如何帶給人不快。他深信地球是以自己為中心而運轉的。 此時此刻,O小弟甚至無法理解,全班同學為什麼如此不開心。打從O小弟出生起,他的媽媽便盡量順著他。想要的東西不必忍耐,媽媽就會馬上買給他。因此O小弟深信「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稱心如意。」媽媽為了孩子,認為自己是出於好意。然而遺憾的是,這是造成他無法和同儕融洽相處的原因。 不僅是O小弟的媽媽,最近教養孩子的方式,動輒採用所謂的「以孩子為中心主義」;對孩子的期望言聽計從。反正所有的育兒書籍都這樣寫著:「媽媽,給孩子大量的愛吧!」一派愛心論至上的調調…… 被灌輸「給孩子愛,才是好父母」的媽媽們,於是孜孜不倦地為孩子盡力,凡事只要是孩子所說就照單全收。可是一旦孩子步入現實的社會,果真凡事能稱心如意,如同父母為孩子所做的那樣?一想到這兒,不禁令人感到非常不安。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容易和同伴起衝突,而且因為擁有父母滿溢的關愛,大多變得驕縱任性。如果真為孩子著想,從小教育他「世界不是因你而運轉」、「不會凡事都能如你所願」的觀念非常重要。 因此,當孩子吵著要買玩具或零食時,不要立刻給他,不妨讓他忍一忍,等到生日或耶誕節再說吧!這樣才可以為他與團體同伴融洽相處奠下基礎。日本NHK有一個節目《你可知道孩子們的餐桌?》,在播出後陸續收到各地反應回來的意見。其中有不少人質疑:「這個節目實在太可怕了!」因為內容暴露出現代飲食生活是如何的混亂與恐怖。 這個節目是由NHK與女子營養大學共同製作,以兩千零六十七位小學五、六年級生為對象而進行的調查報導。節目主要透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一天的早餐與晚餐風景」;由於該調查是隨機進行,所以赤裸裸地揭露出孩子平時的用餐狀況。電視出現的畫面,可說是形形色色。某個孩子的早餐是白飯與煎餅,晚餐則是冷凍章魚燒和湯。有的孩子家裡,四個人只吃烤餅,隔天早餐也吃昨天留下的烤餅……吃的東西實在很粗糙。 另外,更大的衝擊是,竟然有孩子單獨一人在自己房間內用餐。雜誌《AERA》(二○○○年六月五日號)也曾報導過這樣的現象;家人在各自房間用餐的「飯店族」已愈來愈多。在NHK與女子營養大學的調查中發現,一個人孤獨用餐的孩子,早餐佔百分之二十六、晚餐也有百分之七。 國中生、高中生的用餐實況也慘不忍睹。NHK曾播出《請你聆聽!十歲世代的不滿.飲食生活篇》節目,內容陸續出現這樣的情景;一位高中二年級生,早午晚三餐,只吃便利商店的納豆飯糰果腹;一位高中三年級生完全不吃米飯;某位男子一週三次蹲在便利商店門口吃泡麵也視為理所當然。孩子的飲食生活,為什麼荒唐到如此地步呢? 偏食,是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 孩子的飲食生活如此混亂,有其主要背景原因,與母親就業、孩子補習的社會因素大有關係。不過與此社會因素具有同樣影響力的是,媽媽在育嬰期間太過縱容所致。其證據在於孩子的偏食狀況,早在嬰幼兒期就已開始出現。這裡介紹NMS的求助案例,讓大家明白。 女兒現在只吃牛奶、甜食過日子。午餐也幾乎不吃,直到下午二點才叫肚子餓,吵著要吃點心、蛋糕。到晚餐時間,她還是不吃,直到喝完四百毫升的牛奶便睡著了。到了早上,就只吃牛奶、烤餅或是少量的蛋包飯。(三十一歲,女兒二歲六個月) 說老實話,看到這個案真覺得太糟糕了。可是我相信,像E小姐的孩子一樣,每天只吃牛奶和甜食,不好好吃飯的情形,絕對不稀奇。E小姐也會覺得,這樣的飲食生活很不好吧!可是另一方面,心裡的某個角落可能會覺得,孩子有喝牛奶,稍微覺得安心些…… 常常有些媽媽認為,牛奶是高營養的食物,所以讓它代替水給孩子喝且毫無節制。確實牛奶的營養價值高,但是如此一來,反倒是意外令人陷入另一種困境。不論任何人,肚子不餓不會想吃東西。經常喝營養價值高的牛奶以至於滿肚子都是,當然飯就會吃不下去了。 不光是牛奶,任何高營養食品都無法補充所有的必要營養。一旦不吃正餐,就無法攝取重要營養素。一旦重要營養素無法攝取,便難以維持健康的身體。因此,媽媽應特別留意,避免給孩子過多妨礙食欲的牛奶等食物。 *********** 無法獲得媽媽的認同,不滿的情緒會表現在對朋友的惡作劇上 小學一年級生I小妹總是將不滿的表情掛在臉上。她有一個年長三歲的姐姐。姐姐個性活潑、性情開朗,深受大家歡迎。媽媽雖然也想對姐妹倆一視同仁,但是I小妹覺得「媽媽總是讚美姐姐,對我的事卻一點也不在意。」 一天,朝會發生了一件事。從早上便心情欠佳的I小妹,用腳把K小妹絆倒了。「老師,I同學用腳勾我!」K小妹哭著向老師告狀。「怎麼又是妳?」對重視紀律的老師來說,不時和同學起糾紛的I小妹是個麻煩學生。 實際上,當天I小妹準備要去期待已久的遊樂園玩,但是,早上臨時被告知不能成行,因為碰巧姐姐要舉行鋼琴發表會。想到一整天要待在鋼琴演奏會場,就覺得非常無聊。「媽媽心裡老是只有姐姐。」因此感到非常的不高興。 被學校請去談話那天,I小妹的媽媽心情憂鬱。姐姐這邊多半得到老師的讚賞,可以堂而皇之去學校。可是,I小妹的情形相反,從老師那兒得到的一定是發牢騷的話,那天當然也不例外。 「I同學在家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老師問道。 「不,向來沒有這種事情啊!」媽媽搖頭回答。 「其實,前幾天全班同學合做了一本七夕詩箋。I同學在上面寫了這樣的話。」 說完,便把I小妹寫的詩句拿給媽媽看。上面寫著:「下次投胎再世時,讓我更可愛、聰明。這樣的話,媽媽就會更愛我。」接著,老師也把I小妹常欺負同學的事說了,媽媽聽到這裡,受到很大的打擊。父母即使想對孩子一視同仁,但稍不留心,不經意的話便可能嚴重傷害到孩子的心。 對媽媽來說,姐姐確實是個令人驕傲的女兒。但是,面對個性太強,又無法應付周遭環境的I小妹,媽媽的內心不知不覺地產生疏離感。有時無意間,媽媽會抱怨:「為什麼妳不能像姐姐那樣,媽媽真的覺得很丟臉!」 即使是I小妹,她也真的很想做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可是再怎麼努力,媽媽心裡也只向著姐姐……由於這樣的絕望感,不知不覺她便做出讓大家討厭的舉動。媽媽從老師給她看七夕詩箋一事察覺自己對待I小妹的方式錯誤,因此深切反省修正。 孩子從小就和同伴接觸,可以培養出與朋友共同歡樂遊戲的能力 S小弟今天又在幼稚園的教室發呆。其他小朋友在庭園裡嬉戲追逐,他卻不想走出教室。老師叫他:「S同學,跟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啊!」他也不為所動。 個性活潑的P小弟。「S同學,一起來玩啦!」用手拉他也不肯答應。不管是幾個人的團體活動,S小弟總是獨自一個人。「S同學,一起來玩吧!」團體的孩子呼喚他,他也是一副畏畏縮縮、拒絕參與的模樣。剛開始同伴們還會耐心叫他、等他,慢慢地也不再邀他了。 由於S小弟個性穩定,很能自得其樂,自出生起便是一個容易帶的孩子。他的媽媽看見其他孩子哇哇大哭,內心安慰地說:「我家孩子才不會那樣,真好!」別人家的媽媽,每天帶著想外出的孩子到公園玩,S小弟的媽媽卻把乖順的S小弟放在家裡,帶他出去的意願不是很積極。 即使帶S小弟去公園,他也不習慣和同伴一起玩,大多時候遠離同伴一個人玩。媽媽看S小弟很可憐,最後便想:「在家裡他也玩得很開心啊!何必勉強去公園。」 對被家事、育兒追逐而忙碌的媽媽來說,每天去公園是件苦差事。雖然如此,許多媽媽也不得不因為孩子的要求而帶他去公園。 更何況不擅長與人交際的媽媽,對於「公園育兒」本身深感痛苦的人也為數不少吧! 公園育兒像是密室育兒的另一種延長。某種意義上,如果覺得勉強也沒必要非去不可。但是讓孩子以某種形式與同齡孩子接觸是不可或缺的。從小有與同年齡孩子接觸的機會,是孩子能不能與同伴融洽玩耍的重大分水嶺,這麼說絕不誇張。 不能融入團體的孩子當中,也有像S小弟一樣「不用給自己找麻煩」帶出門而留在家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無法和同伴一起玩,將來也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在公園裡自己一個人玩沒關係,因為孩子有段時期會喜歡自己玩,有時也是性格使然。即使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要盡量給他有同齡孩子圍繞的環境。有沒有這樣的環境,最後的結果是天壤之別。 *************** 在「想要但必須自制」的反覆過程中,孩子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M小弟陪媽媽到藥妝店買東西。媽媽一個不注意,他便趁機拿了店裡的棒棒糖,放在嘴裡舔。「這是店裡的東西,不行自己拿來吃。要吃回家吃。」媽媽說著便當場沒收棒棒糖,付了錢將它收到包包裡。M小弟大聲喊叫想要吃,並且開始哭泣,但是媽媽不為所動,不打算從包包裡掏出棒棒糖。 於是,店裡有人向媽媽說了:「小孩都是這樣,別生氣!」 像這樣被勸說:「不過是孩子嘛!」、「不要這樣子嘛!」、「別讓這麼小的孩子哭!」,因而失去自信的媽媽可為數不少啊!不,像M小弟的媽媽對年幼孩子堅定說「不」的態度非常重要。 I小弟眼巴巴地看著路邊放置的自動販賣機。這個被稱為「卡將卡將」的自動販賣機,只要投入錢幣轉動搖柄,就會跑出封膠包裝的小玩具。(編按:就是目前台灣年輕人間非常流行的扭蛋。) 一看I小弟手指著想要的東西,原來是他喜愛的卡通玩具正放在裡面。「爸爸買了一個給我,媽媽也買一個給我嘛!」說著還一邊啪嗒啪嗒地雙腳跺地。這時I小弟的媽媽突然想起,上禮拜天從外面散步回來的他帶著這個玩具回家。 「媽媽沒有錢,不行買!」媽媽說道。 「可是,媽媽不是可以買東西嗎?」I小弟扁著嘴哭,完全不打算離開那個地方。 當然,媽媽身上帶的錢,玩一次扭蛋不成問題,而且也不會影響家計。可是,媽媽在心裡對自己說:「對孩子言聽計從,會寵壞他。」因此,堅持從一而終的拒絕態度。 「媽媽的錢是準備用來買飯的,不是用來買你的玩具。快,快走吧!」 「媽媽,小氣鬼!」I小弟嘴裡嘟嚷著,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那個地方。 若當時如I小弟所願,讓他玩扭蛋,那會怎樣呢?他會好好珍惜到手的卡通玩具嗎?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再怎麼哭鬧想要的東西,或許一天或許一小時,時間過了他就會完全忘記。 孩子賴皮想要的東西,大多是瞬間的情緒。倘若是真正想要的東西,不妨到生日或耶誕節時再買給他,在那之前就讓他等等吧!期盼的東西好不容易到手,這時孩子才會倍感貴重、會更加以珍惜。 現在的孩子擁有大量的玩具。在玩具過剩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玩具少個一、二件,他也不會在意。孩子一撒嬌就買東西給他,當然無法培養出珍惜事物的心。從小知道忍耐自制的孩子,就不會隨意伸手拿同伴的東西,甚至鋌而走險當扒手了。 想要的東西不能得手時,就必須斷念放棄或忍耐。在不斷重複鍛鍊的過程中,孩子也將學到「世事並非盡如人意」的寶貴體驗。進幼稚園的孩子們,年年都有「幼兒化」的問題,這可說是幼教工作者共同的煩惱根源。 從某方面來看,孩子們似乎有小大人般的超齡表現,而因為人際關係方面的教育不完善,使他們不能與同伴融洽相處、遊戲。 最近似乎出現不少這類型的孩子。有的孩子想加入玩耍卻不知如何表達,然後突然搶走同伴正在玩的玩具,不然就是施暴、弄哭同伴;有的孩子,一碰到困難就非常恐慌、歇斯底里地亂吼亂叫:有的孩子,一碰到討厭的事便馬上逃開。以前有些孩子不善於與人相處,可是相對地,也必然出現會照顧那些孩子的「樂於助人」孩子。 現在「樂於助人」孩子已愈來愈少,取而代之是增加了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他們便是所謂的「自我中心兒」。這些孩子表現幼稚、任性、愛撒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老是「我、我的」以自我為中心而思考,當然不能順利融入團體。所以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與同伴和睦相處———「這個不可以給他,那另一個讓給他吧!」、「雖然自己很想要,但是今天忍忍吧!」 要學會這樣折衷調和的能力,和同世代孩子相處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想在類似公園育兒的母子關係中培養上述的能力是行不通的。舉例來說,媽媽會讓孩子和公園裡年紀相仿的同伴一起玩耍,可是,一碰到孩子相互搶奪玩具,媽媽就馬上出手干涉禁止,這樣一來,孩子便沒有自我鍛鍊的機會了。 雖然如此,從嬰幼兒期開始,現實生活裡不可能建造個只有孩子的單純世界。現在的時代,不是有幼稚園之類的地方嗎?即便如此,幼稚園的數量也不能滿足所有想入園家長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情況是,孩子們在類似「公園育兒生活圈」(編按:公園育兒是家中有幼兒的日本家庭主婦重要的人際交際。藉由帶小朋友去社區的公園玩耍,媽媽們就坐在旁邊聊聊八卦,交換育兒心得,有甚者會形成互相支援幫忙的小團體。)的母子關係中成長,發生困難時便由父母解決,他們只經歷過他人一手處理的人際關係。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幼稚園,幼教工作者的辛勞可想而知。 --------------------- 父母態度堅定,可以培養孩子抗拒誘惑的自制力 「我要買!我要買!」K小弟站在超市的貨架前,而且雙腳亂蹬哭個不停。手上抓著自己從貨架上拿來的零食糖果盒。 盒內是一條口香糖和附贈的玩具。搞不清楚是為了買口香糖還是買玩具,反正就是一個「附贈玩具的零食」。(編按:就是食玩。零食附有個小玩具,小朋友常為了蒐集玩具而要求父母購買糖果餅乾之類的零食。) 「不行,昨天不是也買了!」媽媽一邊這麼說,一邊感覺到周遭有冷冷的眼光。可是K小弟怎麼都不肯動。媽媽情急不已,眼睛確認著紙盒上標籤的價格,「真拿你沒辦法。呶,只能挑一個———」然後把零食放進購物籃內。就這樣,K小弟今天想要的東西得逞了。 K小弟的媽媽,事後說出當時的心情。 「我也知道不行照孩子的話去做。但在別人面前哭得如此大聲,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總覺得四周的人會認為我是一位糟糕的媽媽。」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太過在意旁人目光而受制於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孩子一哭便言聽計從的母親,總是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 碰到孩子撒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缺乏應對自信的父母老是會擔心,深怕別人認為自己是「把孩子惹哭的糟糕爸媽」。 閱讀育兒書或育兒雜誌,常看到上面寫著:「物質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或是「接受並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促進彼此的信賴感」。讀到這些觀點的媽媽,理所當然認為,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是接納孩子的想法,這並沒有錯啊!這麼一來,對撒嬌就可以得到東西的孩子,從此便學會「哭鬧就有糖吃」。 媽媽大概沒有察覺到這樣的因果關係吧!因為幾百塊錢而引起騷動,不如買給他算了!每次都百依百順,就會培養出愛撒嬌的孩子。 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使孩子的想像力貧乏 我經常看見一到二歲的孩子玩卡通玩具。這時期的孩子不會自己選擇玩具,一定是媽媽為他挑選的。不過到了二、三歲開始懂得說話,孩子就會「買給我、買給我」,吵著要買零食或玩具了。 像K小弟的媽媽一樣,孩子想要什麼便輕易買給他,所持的理由是:「如果說不可以,孩子會撒嬌,真令人傷腦筋。」同時媽媽也認為,孩子喜歡的東西很可愛,所以買下沒有關係。現在的媽媽們是與卡通玩具一起成長的世代,幾乎都對卡通玩具缺乏抵抗力。 十年前,孩子們一起玩遊戲,他們嚮往的往往是在澡堂內泡澡,或是揮舞著樹枝當武器扮成英雄。雖然眼睛所見的英雄形象與現實相差甚遠,但孩子卻可天馬行空,依照自己想像的方式玩耍。 即使如此,現在的孩子也不玩這些了。他們嚮往電視節目出現的英雄,頭一個希望買的玩具就是這些卡通玩具。現在市面販賣的東西可說一應俱全,與英雄同款的手槍、刀劍、飾品與服裝等等,琳瑯滿目。只要將這些東西集於一身,搖身一變就是英雄了。 乍看之下,這種情形反映出現在孩子的得天獨厚,但是給他一切他想要的玩具,終將剝奪屬於他們的想像空間,或馳騁在幻想世界的樂趣。加上玩遊戲等同於「買現成玩具」的習慣,將惡性循環培養出重物欲的孩子來。 毫不在乎地拿朋友東西還平心靜氣寬容以對,將養成「偷竊」的習慣 以名校著稱的F學園與T學園,最近發生了好幾起偷竊事件。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會做出偷竊的行為呢? 若是學校成績落後的孩子以偷竊尋開心,或有家庭問題而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偷竊成癮,那還算情有可原。但最近頻頻出現的偷竊個案,卻是「功課好的孩子」、「普通的孩子」。 小學五年級生T小弟,每天上學都帶著一枝剛買的粉紅珍珠原子筆。一天,那枝心愛的筆在鉛筆盒中不翼而飛。「心有所疑」的他對E小弟說:「你的鉛筆盒借看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遍尋不著的原子筆就在E小弟的鉛筆盒裡。 T小弟這麼對他說:「這,不是我的筆嗎?」 「啊,這樣啊!」E小弟回答道。 T小弟故意開玩笑地朝E小弟的頭敲了一下說:「你拿了!」就此了事。 幾天後,那枝原子筆再度失蹤。T小弟在二十分鐘下課時間前,對著全班同學說: 「我的原子筆又不見了。知道的同學,請在下課時間放回我的筆盒裡。」 下課時間結束後,T小弟馬上檢視自己的筆盒,果然原子筆好端端地放在裡面。 第一次很清楚是E小弟拿的,可是第二次是誰拿的卻完全不知情。原子筆確實是物歸原主回到T小弟身邊,但是,這件事就這樣塵埃落定好嗎?對於「不過是小學生拿了原子筆等等之類的小事……」用樂觀的心態看待,我深深以為不可。拿別人東西毫不羞愧,這種心態的萌芽,其實根源於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 給予超過需求的零用錢,只會麻痹孩子的金錢觀 便利商店有販售孩子眼中非常熱門的卡通玩具遊戲卡。這種遊戲卡以五張為一組,裡頭到底放了什麼遊戲卡,不到拆封那一刻絕無法知曉。 孩子們花掉零用錢與壓歲錢,買了好幾十張遊戲卡,有時拿給同伴看,有時彼此交換,以此為樂。可是因為遊戲卡種類非常多,有些孩子便到處搜尋還沒到手或價值稀有的卡片,一直買個不停。 這樣的用錢方式,真令人擔心。但更教人擔心的是,孩子將這些卡片帶出門,不論是特意收集或較冷門的卡片,都可以很輕易地丟掉,甚或轉送身旁的孩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小學生經常身上帶著數百元零用錢。比其他孩子帶更多錢出門的孩子,常會用「請喝飲料」的方式邀請朋友一起玩。他們聚集在校園玩耍,肚子餓了直接到零食攤買吃的,絕不忍耐到晚餐時刻。 Y小弟的媽媽是在公司上班的職業婦女。因為工作關係,常會延遲回家,所以媽媽平常給Y小弟二張千元大鈔,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晚上肚子餓了可以到便利商店買便當。一天,Y小弟到朋友E小弟家玩耍。E小弟的媽媽做了可口的蛋糕,請Y小弟品嚐。Y小弟非常開心,一直說:「好吃!好吃!」因此,E小弟的媽媽為Y小弟把蛋糕包起來,讓他提回家。 傍晚,E小弟帶了一盒章魚燒回家。E小弟的媽媽心裡覺得很詫異,因為她並沒有給他零用錢,於是問他說:「那盒章魚燒,是怎麼回事?」 E小弟回說:「是Y小弟感謝送蛋糕的回禮。」 E小弟的媽媽,晚上打電話給Y小弟的媽媽,說了這件事。 「哎呀!您別客氣,不過是一、二百元的小事。」她悠然自得地回答道。根據調查指出,東京都內小學六年級生的零用錢,每月平均二到三千元。這個金額或許可以證明,小學生平時購物消費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2007年11月06日
公開
44

贏家小孩在我家 打造孩子的101分

無論哪所學校、哪種產品、哪家補習班,只要提示這句咒語,許多父母便如著魔般趨之若鶩,為了讓孩子贏,出錢出力在所不惜。 知名料理老師林美慧的鄰居為了方便孩子就讀北投某私立名校,不惜讓孩子和媽媽在附近飯店住了一年,期間努力看房子,終於達成搬遷心願,看得她也不禁為3歲孫子擔心:「是不是要早點開始做什麼增加競爭力?」 「現代父母真的很矛盾掙扎,」為了兩個兒子辭去藥師工作、專心當全職媽媽的陳姿吟坦言,許多孩子課後時間排滿滿,媽媽們聚在一起的話題都圍繞著學習打轉,討論孩子學了什麼?學得怎樣?哪一家、那個老師好,「已經中毒很深,」她承認自己也在天人交戰,「我不知道孩子這樣的童年到底快不快樂?」 父母並非故意要把孩子變成補習機器,「我們也覺得孩子很可憐,但是沒辦法,大家都這樣,誰願意先放棄?萬一比不上別人,孩子自卑怎麼辦?」陳姿吟說,大環境變動快,教改方向不明確,更加令父母憂慮孩子的未來,雖然羨慕多元化的教育,能活潑的學習、不是只看成績,「但這有可能嗎?」 像陳姿吟這樣迷惘的父母並非特例,「我曾經對一群媽媽演講,發現她們焦慮指數極高,」名作家、也是兩個孩子爸爸的侯文詠回想,「簡直把我當成神,問孩子的問題問到流眼淚,」他當場覺得:「現在的教育很可怕。」 飼料雞世代 大人的迷惘焦慮,造就忙碌的孩子。早期可能只補英文數學,現在為了「平衡發展」,除了學校功課,琴棋書畫什麼都學,連運動也要額外上課,「讀更多、補更多,假日還要寫報告,爸媽還當秘書替他們做,」侯文詠觀察,孩子生活變成沒有留白的圖畫,「人生多出不必要的壓力,對小孩不公平。」 愈來愈多警訊顯示,過度規劃的生活,正侵蝕孩子身心,讓他們變成「飼料雞」。 每天靜態生活,從早上7:45到晚上七、八點或9:30,坐在教室與安親或補習班裡研讀算寫,睡不夠,其餘時間掛在電視與電前做「沙發馬鈴薯」或「滑鼠馬鈴薯」。 小學生體適能每況愈下,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值、柔軟度、肌力肌耐力、瞬發力和心肺耐力都表現不佳,且逐年退步,不但比不上運動風氣興盛的歐美,也不如日本、新加坡及中國大陸。 而根據教育部國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小學生體重不合格率(過重、過輕、肥 胖)高達42.7%,小一齲齒盛行率則為68.2%,小六視力不良率超過五成。翻看本期《康健》,在未刻意安排下,鏡頭下竟出現很多戴眼鏡的小朋友。 「看我們的孩子都沒運動,其實是最難過的,一個孩子不能打球、不能動、不愛動,分數算什麼?」親職教育專家游乾桂指出,健康才是未來成就的基礎,「你連路都走不遠,什麼都別講。」 致力於環境教育、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更直陳:「台灣孩子身體只維持在活得下來的程度。」 不只是健康亮紅燈,情緒發展也缺乏得到妥善的照顧。根據2004年兒童福利聯盟發表的兒童心靈貧窮現象調查,近五成孩子常常或有時覺得不快樂,四成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超過一半的孩子則不願對人訴說心事。 父母最常講的一句話:不要來煩我! 「兒童時期需要在情境裡學到情緒發展,待人接物,結果都去安親補習,被高壓管理,」李偉文指出,父母工作忙碌,也很難做到良好示範,他女兒的老師問班上同學寫下父母最常講的一句話,結果統計最多的竟是『不要來煩我』,」他感嘆,只有不到兩三個家長,會以正面言詞跟孩子互動。 時間緊湊、壓力沈重,兒童愈來愈少餘裕自主玩樂、創造,加上承受太多大人的注意力和服務,許多孩子變成自我中心的小太陽,「頭大(智育)身弱缺乏美感,不懂人際智慧、群體生活,」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擔觀察。 更大的隱憂是孩子因為事事都被父母安排好,「變得無可奈何,死氣沈沈,不覺得求知是快樂的,也缺乏對知識的熱情,」李偉文指出,曾有病人跟他訴苦,小孩晚上玩遊戲上MSN,白天上課打瞌睡根本管不了,對學習興趣缺缺,「就算天賦好也沒用。」 其實大多數家長並不希望看到孩子失去童年快樂,為了成績動搖身心健康的基 礎,只是害怕現在沒做,等孩子長大會後悔。 但到底什麼才是未來競爭力?「真是大哉問,」李偉文表示,雖沒有標準答案,但就目前所見,全球化影響下世界是平的,競爭不再有地域限制,就因為變動性高,知識、技術汰換速度極快,如果想逼孩子靠背誦學習來增加能力,「可以說完全搞錯方向了!」 他認為,未來世界將是專案計劃的工作模式,團隊合作愈來愈重要,除了積極主動學習,孩子必須懂得傾聽別人、表達自己,才能生存,否則學歷即便再優秀,但與人互動不良,「一樣會被淘汰。」 這並非台灣孩子獨有的挑戰,「競爭一定有,未來台灣青年可能要和印度、巴 西、俄羅斯人一起爭取工作機會,」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地區總裁李開復不諱言,世界性的趨勢如此,所以每個國家的父母都擔憂孩子教育不足,台灣孩子並沒有居於劣勢,「父母過慮了。」 事實上,21世紀的人才需求已和過去不同,光比成績不會世界第一,「做最感興趣的事情,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脫穎而出,」他指出,「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IQ),而要看他的情緒智商(EQ)及靈商(SQ),」他在《21世紀最需要的七種人才》寫道。(SQ=Spiritual Quotient,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分辨是非,辨別真偽。) 「孩子出來要有工作做,一定要讓他有個能力是別人沒有的,很多父母要孩子跟別人一樣,這是不對的,」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強調,現在許多孩子問題在讀死書,課本以外的都不會,父母只好一直保護著,「應該要發展孩子的長處,讓他去打天下,」她舉例,一位和她到偏遠小學服務的義工是電子公司董事長,只有高工畢業,但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當黑手、能做得好,結果年紀輕輕就事業成功,也因雙手萬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成為志工隊伍裡受人歡迎的人,洪蘭大聲疾呼,「父母觀念要跟上時代,不是拿孩子去陪葬。」 過去學歷至上,成績好不好的確影響成功很大,因此「不少競爭失敗的家長希望孩子比自己強,」侯文詠認為,但現在職業比以前更多樣化,學歷影響愈來愈低,「是不是還要孩子花6年、12年去拚這個優勢?」他質疑,更重要的應是具備內在能力,自我終身主動學習、好奇、對人熱情真誠、有創意,能理解他人需求、善與人溝通、有一定要完成一件事的意志力,「很難不出頭。」 他在各行各業拔尖的人身上都看到具有「內在能力」,而不是學歷多高或某種行業。「少掉這種能量的人,即便學歷驚人,也只是一個不快樂的專業人,對周遭世界沒有了解、缺乏想像,變成不快樂的人,」而這些不快樂的人常在公與私領域損害別人與自己。 快樂又成功的關鍵密碼 有別於過去一考定終身,考完學過的東西就可以忘光光,「未來知識更新的速度更快,必須持續不斷學習,否則沒有創造力,」李偉文指出。希望孩子經得起挑戰,與其拚命灌輸孩子長大後已經落伍的死知識,了解他的潛質,培養他對生活的熱情、主動求知的能力更重要,關鍵在於: 讓孩子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並非放縱孩子,整天玩不進教室也沒關係,只要開心不要挫折,「而是讓孩子覺得學習很棒,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這樣學什麼都沒問題,」李偉文解釋,這必須靠親子互動來培養,不是光用講的來洗腦,「人家賣10元乖乖都要研究半天看怎麼吸引你,何況這是牽涉孩子一生的事?父母應該花更多心思時間去引導孩子,一起樂在學習,」他強調。 李偉文常和孩子討論每天怎麼過,多少時間玩、寫功課,但絕不會硬性規定該做什麼,「孩子有主導權才願意自己安排,不是混過去就算了。」 他就讀國小的雙胞胎女兒A寶B寶沒有上安親、補習,成績仍名列前茅,且多才多藝,除了鋼琴、相聲還會雜耍:扯鈴、獨輪車、舞龍舞獅。只要她們想學,李偉文都會協助,也不要求學到什麼程度,甚至放棄也無妨。他曾經擔心女兒學太多每天忙,她們卻樂在其中,參加作文比賽題目「我最快樂的一天」還寫:我每天都很快樂,上學也很開心,不知道哪一天才是最快樂! 李偉文並非不關心孩子表現,只是希望她們學習時連結到的是快樂,「家長往往因為學費很貴,所以要求效果,孩子有壓力就變得被動,很難持續。」 他常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比賽,不是為了成績,而是「可以得到老師免費指導,」他笑說,但許多被逼去學鋼琴、英文的孩子,就算天資好、更優秀,卻不像他女兒主動爭取。她們藉比賽培養榮譽感、能自我期許,表現好又增加自信,便更有動機去挑戰,形成正向循環。 「面對孩子的學習,父母要準備的是一片『沃土』,」包括讓孩子有豐富的情緒感受力、探索的心、學習能力,還有大人的愛,讓他覺得安全受肯定,如果沒有這片沃土,「把知識的種子丟下去,就像丟在水泥地上,有什麼用?」只要土壤夠肥沃,什麼都有可能開花,「我們只要幫他準備好,讓他發芽。」 找到孩子最會的東西順水推舟 早在數千年前,「因材施教」就是教育的理想準則,但父母到底該如何判斷孩子是什麼「才」?「父母本身應該就是最了解孩子的,」政大物理學系教授鍾思嘉對以算命、檢測判斷孩子性向不以為然,「如果親子互動良好,成長過程中多觀察孩子的心理需求、生活細節,一定會有答案的,」他表示。 「其實90%的家長都知道孩子擅長什麼,如果說不清楚,一可能是父母不承認,二是不喜歡,三是不相信,」親職專家、心理諮商師也是名作家游乾桂直言,尤其當父母認定唯有讀書高,就會忽略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 他觀察,台灣體制內學習多停留在「缺點教育」,常常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應該要改變成『優勢教育』,找到孩子最會的東西順水推舟,一旦被欣賞,上學就不會痛苦,」游乾桂認為,看到他的長處、予以掌聲,孩子自然有動力精益求精。他有個朋友喜歡運動,現在是運動心理學專家,「演自己才能成功,如果美術好,為什麼要去逼他當物理學家?」 研究天賦多年,著有《如何盡早發現孩子天分》的愛德溫•薩姆克博士認為,父母應該按照孩子的能力和興趣,協助他發展天賦,而非要孩子完成自己的野心和目標,他建議: 鼓勵孩子去追求興趣,自覺、自主實現自己的想法及才能,因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傑出成就的先決條件。 提出可以激勵孩子的要求。目標不要訂太高,以免孩子失去勇氣和信心,但也不要訂太低,否則孩子不會認真以對。 不要禁止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阻礙他的興趣和創造力。克制自己不要說:「如果你不先做這個或那個,你就不能去球場或玩電腦。」 適度的稱讚、回饋孩子的成就與進步。有時也需要給予建議和指正,但必須要有建設性。 規劃符合孩子興趣的活動。當孩子專心在做某件事時,試著不去打擾他。 父母是孩子的模範。讓孩子有機會體驗你的興趣和喜好,參與你的生活。 避免跟孩子談論他沒有的才能,或談論你曾經想擁有的天分。更不要對孩子擁有的才能視而不見。 接觸才藝活動是發現孩子能力的方式之一,「重點在探索,而不是一下子就定型,或看別人學就跟著學,」鍾思嘉教授提醒,不一定要補習,也可以利用學校或社區資源去學,儘量讓孩子多體驗。 李開復的經驗是和孩子約法三章,當兩個女兒都想學音樂時,他和她們約定先盡力學三個月,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學。結果她們學了以後都放棄,李開復也就讓女兒往其他興趣發展。 才藝活動不該影響到孩子睡眠品質及正常的三餐,或沒時間和家人互動,家長應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但關心要適可而止,不要令他覺得這是為父母而做的苦差事! 別讓愛變成傷害 為了讓孩子當贏家,父母彷彿也站上起跑點,深怕一不留神孩子就會落於人後,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很多父母不容許自己犯錯,壓力很大,」鍾思嘉指出。這種要求完美的父母往往太把別人評價當回事,孩子成功就覺得走路有風,表現不如意就擔心顏面掃地,而忽略了孩子並非實現父母野心的工具。 當父母沒有從生活中獲得足夠的肯定,只想藉孩子的成就證明自己,便會把「取悅父母」的重擔加在孩子身上,「你有沒有利用子女的人生,尋求自己的意義和滿足感?你是否盜取了孩子的人生?」著有《開心成大器--培養成功又快樂的小孩》,專為各領域傑出青少年及其父母提供諮商服務的吉姆•泰勒博士直言。 當父母過度在意孩子表現,忽略孩子的感受,將導致他們以為自己的需求不被看重,自尊低落、生父母的氣,非常不利於親子關係。有個媽媽求助於陽明大學教授洪蘭,高二的兒子寫了封信給她:「媽,我走了,不要找我。雖然你說過你是愛我的,但是你跟我說的十句話有九句是功課做完了沒。我很感謝你每天幫我買昂貴的晚餐去補習,可是我一上車你就問我今天考怎樣,接著問明天考什麼,難道我在你心中,除了分數什麼都不是?」「我問她你有沒有這樣?她說有啊,因為她怕別人說她是老師卻教不好自己小孩,」洪蘭感嘆,「父母的觀念真要改變。」 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能躁進,過度催逼只會妨礙他們的表現,使孩子未來缺乏動機和技能追求成功,「孩子是漸進式學習,不是一下子就變用功、負責,要了解他們的個性,否則只會揠苗助長,」鍾思嘉提醒。 從小經歷嚴重的學習障礙,努力克服而有所成的板橋地方法院觀護人盧蘇偉,從未想過用孩子證明自己是完美爸爸,「我只希望他走到哪裡都能被接納和喜歡,」他強調,考幾分只是生命中的一個經驗,「你記得國小二年級第三次月考國語考幾分嗎?」他笑問大家,結果從沒有人記得。他兒子盧蘇士國小也曾考不及格,哭著問「自己是不是很笨,」盧蘇偉告訴他考試是為了「找回失去的分數,知道哪裡沒學會,找回來就是100分,」幫助孩子以正向思考面對挫敗。 他認為,父母最大的責任是給孩子愛與示範,「生活就是最重要的教育,用心陪伴他,讓他有更多自我體驗和人生經驗,」盧蘇偉提醒,養育孩子本來就需要學習,不必要求自己很完美,「我都跟孩子說我是『實習爸爸』,」他說,「當父母認定自己是夠好夠棒的爸媽,才能賞識小孩的獨特,每個小孩都是最棒的。」 千萬不要越位,跑到前面幫他踢球 已有研究顯示,比起孩子的智商、父母的經濟能力,反而教養態度才是左右孩子成就的關鍵。密西根大學學者芙羅姆和艾寇絲發現,父母的認知對孩子的影響,遠大於孩子過去表現帶來的影響。 父母的言談舉止、勉勵方式,都會傳遞給子女,「要孩子樂觀積極,自己卻每天愁眉苦臉,責怪別人,孩子怎麼會相信你?」李開復舉例,他讓女兒自主學習後,就算她做功課到深夜,或整個晚上打電腦,他都不干涉,女兒因為被信任,表現一直很好。 「教小孩千萬不能越位,跑到前面幫他踢球,意念、言語都要沈住氣,別講要他多優秀多好,」侯文詠毫不干預孩子未來想做什麼、成就怎樣,只要確定是自己人生要的,即使功課不好也沒關係。 「唸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為了它剝奪孩子的快樂,親子間的情感和人生的處 境?」他質疑,「想想我們在職場用的本領都不是小時候學的!」太執著於分數變焦慮父母,孩子壓力大,「即使外在應付你,內在卻想要別的,反而製造更焦慮的未來。」 侯文詠並不覺得自己足以當典範,但相較多數家長,他更願意接受「父母能力有限」的事實,「教小孩我一樣會灰頭土臉,沒那麼理想保證優秀,」侯文詠坦言,不過「我就算拚死也不能替他活,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他,」他說,小孩有自己的命運,不一定得成大功立大業,「教小孩要拿出理性,放下焦慮想一想,到底怎麼做對孩子真的有用?」當發現管教方式得到負面回應,愈來愈遠離理想目標,「就該停止這個無效的方法。」 侯文詠笑說,演講時他常像巫師祈福般對爸媽說:「安心啦!你的小孩會很好。」回到家他也這樣勸太太:別擔心孩子讀書競爭的事,替他們煮煮食,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支持。 享受親緣一場帶來的祝福,贏在人生的終點 或許家長會擔心,放下焦慮、順應孩子特質引導,真的有效嗎? 看看這些已經在實踐的父母,即使不提其他表現,單以智育為衡量標準,他們的孩子都不差。盧蘇偉孩子小學時雖有輕微學習障礙,遠落於同齡孩子之後,但他一點不擔心,還是專注生活教育沒去補習,等孩子國中慢慢跟上,現在考試都在全校前50名。李偉文的A寶B寶連電視都沒看(家中根本沒裝電視),依然品學兼優當風雲人物;李開復大女兒曾跳級上數學資優班;侯文詠大兒子就讀師大附中,在社團如魚得水,玩吉它讀文學,完全忘了曾為少0.5分沒上建中的悲憤。洪蘭兒子小時雖飽受上學之苦,現在已經順利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 難道他們都這麼幸運,剛好生到自動自發、出類拔萃的孩子?這些父母可不會同意,他們付出的心血時間不輸給任何人,只是努力的焦點很少放在「做什麼孩子不會輸給別人」,反而是「我該怎麼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讓孩子不輸給別人,只是贏得一時;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卻能贏得一生。就像黑幼龍分享他教養4個孩子的經驗:「寧願在孩子的起跑點,幫他找到自己成長的力量,不要追求一時的方法,而輸在起跑點;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贏在人生的終點,享受父母與孩子親緣一場帶來的祝福。」 因此《康健》特別製作這本兒童專刊,涵蓋身體健康、腦力學習、情緒發展、營養、運動,全方位提供父母養育孩子的知識與技巧,協助孩子均衡、快樂地成長。

2007年11月04日
公開
5

蕙如阿姨生日

蕙如阿姨生日

2007年11月02日
公開
34

如何控制媽媽自己的脾氣?

問:我的小孩子目前就讀幼稚園的大班,老師說她的學習態度不錯,但問題是我這個做媽媽的老是不能控制自已的脾氣,在教導方面我似乎總是在幫倒忙,如果教幾次她還是學不會的話,我就會開始動手,事後總是自責不己。 我很怕以後會造成她學習上的障礙,她現在總是小心異異的,很沒自信心,明明會的也不敢寫答案了,只會一直盯著我的臉看我。要如何恢復她的自信心呢?還來的及嗎?我又該如何控制我的壞脾氣呢? 答:這個情緒控制的問題一定讓很多媽媽於心有戚戚焉,因這是多數現代媽媽共有的苦惱經驗。現代生活的緊張和壓力,常讓我們不能以自在的速度慢慢來,因為我們想要做的事總是太多、而孩子要學的也太複雜了。可能您的生活充滿了時間的壓力,也許您在陪孩子做功課時,已經累了一整天,也可能您心裡還盤算著給孩子洗澡送上床之後還要給朋友回個電話,甚至心裡還掛著爸爸怎麼還沒回家。這些壓力都無形地累積在心中,使我們對眼前的不順遂失去耐性。 情緒是一種能量,要掌控它需要先充份瞭解它。由您的問題中得知孩子的學習似乎沒有問題,如果您平常情緒控制也沒問題,只有面對孩子學習時情緒的難以控制,這表示您需要檢視一下相關的壓力源。如果只是一味「控制」,可能下一個遭殃的是您的另一個孩子或孩子的爸。 建議您檢視生活中「時間」還是「標準」帶來的壓力較多。也就是說,您是個超級忙碌的媽媽、或是您是個完美主義的媽媽?(也可能是兩者的綜合體喔!)接著首要之務是改善您的壓力,尤其針對陪孩子做功課前後,有哪些事其實可以從時間表上剃除(讓妳陪孩子時能夠輕鬆一點),或者有那些標準是可以「放寬」的(讓妳對孩子的要求可以鬆一點)。「鬆一點」就不會「繃緊」,情緒自然較容易掌控。 接下來陪孩子做功課時您自己也要先放輕鬆。孩子通常可以感受您的緊張程度,如果您顯得輕鬆自在,孩子就不會太緊張。不妨為自己倒杯熱茶、咖啡或果汁,覺得自己有點耐不住時,喝一口飲料也可以緩和情緒壓力。在您可以順利改善自己的這些壓力之前,也不妨讓孩子自己做功課,或者可能的話換其它的人來陪孩子做功課,以減低您與孩子間的緊張度。 如果,您是個完美主義的媽媽,又很難改變自己細膩完美的標準,那建議您避免由自己陪孩子做功課(因為幫倒忙還不如不幫的好)。 年幼孩子的學習,貴在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與態度而不是學習的成果。如果我們只注意他/她未成熟的學習結果,孩子自然會怕「錯」而不敢嘗試。請媽媽試著欣賞孩子在歪歪扭扭作品裡的一份童真的可愛。如果我們能看見並肯定她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小步的進展和努力,便能支持他/她反複地嘗試,學習的成果才能真正累積而能在未來開花結果

2007年11月01日
公開
37

如何讓孩子勇於認錯?

每當孩子與別人有了紛爭或是做錯事時,孩子總喜歡大聲告狀或說謊來保護自己,常常讓家長火冒三丈、大傷腦筋,怎樣讓孩子勇於認錯,成為人格教養上的一大難題。其實,只要您仔細了解孩子不認錯的原因,以及家長在此議題中,教養上常犯的毛病是什麼,相信您就可以找出最好的教導方式嘍! 通常孩子犯錯,都不會、也不想認錯,原因是認錯的後果通常很慘,例如:可能會被大人責罵,要不就是受更多懲罰,如:罰站、面壁思過、不能出去玩等。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不想認錯的行為,可能潛藏下列三種訊息: 一、出於生存本能的自我防衛機制  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免於心理或身體遭受傷害,就算知道自己犯錯,也希望能夠避開懲罰,最好不要被發現;假使被發現了,也會想盡辦法、用盡詞彙來極力掩飾,以求自我身體的保衛。 二、害怕破壞自我形象  幼兒大約自四歲後,已漸漸具有「自我概念」,了解自己需要獲得父母、師長、同儕的喜歡、尊重,希望保有良好之「好孩子」、「乖寶寶」的樣子,建立自我美好的形象,以獲得同伴的友誼,父母、老師的誇讚,所以孩子為了維護自我形象,可能就會誓死不認錯,甚至用說謊來保護自己。 三、擔心不再被疼愛  聰明與敏銳的中班孩子,渴望獲得大人們更多的疼愛與照顧,擔心真的認錯後,大人們從此不再喜歡他,他會失去很多對他重要的東西,所以心想只要「不承認」,他的一切都可保住,一如往常。 父母理性的教養態度是關鍵  當然,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勇於主動認錯,且能表現出有教養、有禮貌、良好的人格與氣質,成為一個受我們期待且符合理想的「好孩子」。那麼,您就必須讓孩子相信認錯後,沒有可怕的責罵或嚴厲的處罰;也讓孩子清楚父母對他的行為要求的底線在哪裡。更重要的是,父母應有正確與理性的管教態度,才能讓孩子接受您的教導,並且明白父母希望他所達到的行為尺度有多少。  下列舉出父母需具有的教養態度、作法與常犯的毛病,供您參考: 一、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在孩子面前所說的話、所要求的行為標準,大人一定要說得到就做得到,如果大人只是常告誡孩子:「再不聽話、再調皮犯錯就要被處罰!」,可是每次都食言而肥,孩子是很會察言觀色的,要是見父母屢次都沒有真正的做到自己所說過的話,久而久之,他就會知道父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不把父母的話當作一回事;父母在孩子眼中,如果無法建立父母的威信地位,孩子越大,就越無法管教他,這是為人父母的警訊,所以一定要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另外,要鼓勵孩子勇於認錯,請不要嘴巴說不會打他或處罰他,可是事後卻又忍不住修理他。這樣孩子從此以後,不但不會主動認錯,還會學到父母反覆無常的行為,所以千萬不要只是嘴巴說說,在孩子面前,說話要謹慎,做不到的承諾或懲處,就不要隨便說出,以免無法建立父母威信。 二、教孩子學習「認錯」的行為與語詞,且不「寵」也不「厲」:  希望孩子有正確且良好的行為,父母不只要做好自己的「身教」,也要顧慮孩子的認知與行為發展,是否能真正做到?要知孩子年紀小,常常會犯錯;平常的小錯,就應該及時糾正,千萬不能寵愛與姑息,否則孩子不知對錯標準,將來就容易再犯同樣的錯誤,甚至更大的錯誤。我們教養孩子時,可以「疼愛」他,但不能「寵愛」他,例如:面對四歲的孩子,想玩姊姊的物品時,可以鼓勵他去詢問姊姊並徵得同意,但不應寵愛成只要他喜歡,都可以拿走;孩子可能會因此習慣犯「不告而取」的錯,而不知道這個行為是侵犯他人的所有權,反而害了他。  另外,對孩子可以「嚴格」但不必「嚴厲」;應用平和的語氣要求孩子,而不是用嚴厲的語氣來威嚇孩子,不然容易造成孩子退縮、膽怯的個性。如言道:「你隨便拿了姊姊的簿子,把它撕破了。媽媽必須嚴格要求你向姊姊道歉,會主動道歉或認錯的孩子,就越懂事越勇敢。來,學媽媽鞠躬的姿勢與說對不起,我相信你會做得到,而且一定做得很棒,試試看!你可以成功的,好孩子!」,要讓孩子覺得「認錯」是代表自己很有勇氣,而非丟臉的事,孩子才會養成主動認錯的習慣,父母沒有教其「認錯」的態度與行為,是剝奪孩子學習事物的機會。 三、應採「溫和或溫柔的堅持」態度,向孩子溝通與解析:  很多父母斥責小孩,是又吼又兇,甚至對孩子拳打腳踢,都是不恰當的管教方法,孩子向父母學習了「以暴制暴」,將來又變成粗暴的父母或成人。如果您是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指出孩子的不對之處,並用解釋、分析、講道理的語氣溝通,堅持希望他認錯後能改過,孩子也才能藉此學會用溫和的態度和他人溝通,處理與他人之衝突,而非只會使用肢體暴力而已。建議您,可使用書面的行為記錄單,劃記孩子每週或每月是否有減低其犯錯行為,適度給予他喜愛的獎勵,來改善孩子不良行為且增強良好的部分。 四、善用「我覺得……」的訊息,讓孩子了解大人的感受與期許:  不要用:「你不可以這樣……,你不可以那樣……,你又犯錯了!」等不善意的話,讓孩子反感或認為他是個處處被限制、不被看重的孩子。應常用「我覺得很難過,我的心情很不好,因為你打了別人或拿他人的東西不還……,如果你能主動認錯、道歉,我會很高興、很開心……。」讓孩子了解大人的感受與期許,會比直接的斥責、禁止的話語更容易使孩子接受,並學會「將心比心」、「同理他人」,且在被包容的情境下,願意認錯,並符合大人期待盡量不再犯錯。 五、常講「知恥而改進向上」的人物故事,並給予犯錯後補救修正的機會:  平常可多用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國古代,如:「周處」等人物因知錯、認錯後,奮發向上,努力補救缺失,為鄉里爭光,後來均被大家原諒且讚賞的故事,讓孩子效法。應告知孩子,一個人不怕犯錯,最怕的是不知錯又不肯認錯,能勇於認錯就是知恥,知恥就近乎勇,父母可適度延宕孩子遊玩或好吃的食物之方法,來警惕孩子記住此次事件,並向對方道歉或為他人服務,給予他一個補救修正的機會。  孩子年紀小,就像一張白紙,想把它染黑就變黑,想染成紅就會變成紅色,亦即是最好塑造良好行為的階段;相同的道理,也因為孩子年紀小常會犯錯,為人父母者應有「包容」但不「縱容」的心態,不可姑息而不教導,也不要孩子認錯也打,不認錯也打的過度懲罰,都無助孩子學會勇於認錯,多「教育」孩子正確的行為,就可避免「懲處」孩子不正當行為的機會,更能增進親子感情和塑造孩子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人格的人才。 《摘自巧連智月刊成長版 2005年3月號》

2007年10月31日
公開
2

萬聖節快樂

萬聖節快樂

2007年10月30日
公開
1

學校靜思語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2007年10月29日
公開
27

孩子上小學,爸媽疑惑大解析

【文�黃美湄(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Q:真的不用先上正音班學注音嗎? A:在九年一貫課程中,語文學習是跨領域的,會在不同的課程裡接觸到;而注音符號仍維持10週的教學計畫(只上十週嗎?),即使學習國字後,也還是反覆在練習。小一孩子剛開始學習時可能辛苦一些,但隨著老師的進度,一定能學好注音,反倒是已經在幼兒園或正音班花了很多時間學過的孩子,在課堂上變得不易專心。 有經驗的老師和家長都建議,與其提早把小一的注音課程重複學一次,不如利用兒歌、遊戲、圖畫書來引發孩子的興趣,讓他觀察符號的圖像、認識符號的用途;在幼兒園的語文角落布置一些與注音有關的符號圖卡或CD,也可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在家中有輔助閱讀的材料也很有幫助。 Q:握筆寫字姿勢和筆順該糾正嗎? A:當孩子還在塗鴉、畫字的年紀,無論手部動作的成熟度,或對文字圖像結構的掌握,都不需要刻意要求姿勢和筆順;可是一旦開始認真學寫字時,握筆姿勢、坐姿和筆順都要用最正確的方法。 握筆時,以食指和拇指尖夾握筆桿,靠在中指第一關節側面,用三指一起操控筆桿,無名指和小指頭自然彎曲,支持前三指而靠在簿本上,手掌保持中空。食指的第一關節不可用力彎曲,要用指尖著力。 寫字時,上半身要坐正,保持背直胸挺,不能彎腰、駝背或趴在桌面;胸膛離桌面約8∼10公分,頭部稍向前傾;眼睛離簿本約30∼40公分距離。在正確的姿勢下,運筆較輕鬆,視力也健康;正確的筆順可以幫助孩子記憶文字,寫出的字型也會端正好看。 Q:上學後情緒起伏大,怎麼安撫? A:每個孩子適應度不一,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老師的指令、語意,無法察言觀色,做出正確行為。例如上課時腳伸太長,踢到別人的椅子,被老師「警告」,而心情不好。 這時爸媽先要做到「陪伴和傾聽」,每天觀察孩子的生活,聽他說說學校的事,但不是追問他有沒有做錯什麼。 同時,也要教他應對方式,例如:讓他明白,老師說「警告」就是提醒的意思,所以要把腳放平,跟老師說:「謝謝老師!我知道了。」有了「陪伴和傾聽」,先接納孩子的感受,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難題和需要的協助。 Q:如何陪孩子做功課或檢查功課? A:一年級最常碰到的問題是,孩子寫一個字,爸媽擦一個字,孩子很挫折,爸媽也很火大。如果是全職媽媽能親自長時間陪伴孩子,最好是孩子做功課時,媽媽在一旁看書或做靜態的事情,孩子有疑問時再問,也感覺到一起學習的家庭氣氛。寫一個段落,和孩子一起討論,哪個寫得好,哪個差一些,除了錯誤必需改正,對於不是很滿意的字,可以先約定改幾個,讓孩子自己判斷、自己選,不要全盤否定他的努力,更不要一直碎碎唸。 職業婦女若需要仰賴課後照顧,不要認定非上才藝安親班不可;學校本身的課後照顧環境,讓孩子寫完功課還有足夠的空間活動或運動,對精力旺盛的孩子是較好的選擇。而下班後,花個兩三分鐘先看家庭聯絡簿,可避免忙完家事,夜深了才發現第二天上課需要孩子帶某個材料,找不到地方買。 Final Check:開學後一定要做的事 ◆陪伴和傾聽:無論是課業學習、人際關係或生活事件,爸媽都要時時保持陪伴與傾聽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支持。上班媽媽雖然無法在孩子一放學就傾聽他的心聲,但可以藉由打電話、寫小備忘來傳達愛意。 ◆在家吃早餐:吃早餐對健康和學習都很重要。一早食慾未開,至少要先吃進營養的部分,如豆漿,再帶個小點心。趕時間的媽媽,不妨前一天買好土司、煎好蛋、洗好生菜水果,早上只要把材料夾在一起,就很美味營養,蔬果還可隨季節變化。 ◆提早上學去:不要總是趕最後一分鐘進教室,或甚至遲到。提早一點到學校,可以有時間和其他孩子交流,有益人際關係。上課前經過緩衝時間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專心聽講。

2007年10月25日
公開
30

有趣來學數學

教孩子學習數學,不要用舊式的數學觀念(強調演算)來教孩子,也不要以成人的自己的經驗、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 如果能運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孩子就會有興趣,例如-準備一些有趣味的材料、教具、遊戲,孩子就會喜歡,通常我們可以用下列方法來引導孩子學習: 隨機教學—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把握情境及機會,介紹或比較東西的大小、 長短、 高低、 粗細、 厚薄 、輕重、遠近、 快慢, 教孩子分類比、較、對應、增減…。可以利用路樹、 汽車、 行人、食物、器具….來做數學。 利用實物實況—生活中幾乎每個時間都在使用數學, 指導孩子打電話, 買東西時請小朋友計算價錢,甚至協助付錢..。在當小幫手當中,就接觸數學。 利用教具玩具—有些積木 、圖卡、 玩具有很具體的數學概念設計,可以讓孩子操作,用玩玩具來玩數學的遊戲。 利用電腦—電腦的輔助教學係統有很多好玩的數學遊戲,利用孩子愛打電動玩具的興趣,接觸電腦學習數學。 透過益智遊戲—樸克牌 、大富翁、 各種棋藝的玩法都與數學邏輯有關,拿它們來當橋樑教孩子的數學以及邏輯概念。 利用生活統計表—家用的預算表,孩子記錄自己的零用錢的累進和花費,統計儲蓄情形,讓孩子參與生活計劃,一方面可以學習關心家庭狀況,一方面學習生活數學。 透過團體遊戲—在孩子與別人互動中,也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概念學習,例如--比賽、 輪流、 程序….分數 比例。 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很多,基本上要以愉快的經驗為重要考量,不但孩子愉快,與他們互動的成人也要愉快,才能使數學遊戲更好玩。 盡量利用身邊的器材,越生活化越自然,甚至不要為數學而學數學 。用很多樣的玩法,反覆相同概念的玩,使孩子更熟練,更得心應手,也就更有成就。可以與其它的領域連結一起學,例如-在唱歌中學數學,在閱讀、 在科學觀察、在社會遊戲中學習數學, 不管是用那一種方法、形式學習數學,不能忽略的是--要注意孩子的反應,並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增進幼兒數學邏輯智能的遊戲 一 、數數與摸摸—1.材料—家中任何可讓孩子接觸的物品、 茶杯、 椅子…。 2.做法—讓孩子一面摸、一面數、或把數子卡擺放在旁邊。 3.功能—把抽象數字具體化。4.延伸—可以玩加法、 減法。 二、 猜猜有多少—1.材料各種形狀大小的空瓶子 、糖果、 栗子、 石頭…。 2.做法—請孩子把糖果放入各種瓶裏 ,看不同的瓶子它們的容量、數量、而且比比看。 3.功能—加強數量與容量的概念。 4.延伸—加入數量的名詞相同 、較多、 最多、 最少…和共有。 三 、量量看多少—1.材料—各種尺 、家具、 牆…。 2.做法—請孩子用尺來度量物件的長短、 並將結果列表。 3.功能—瞭解物體大小、長度。4.延伸—討論長和寬 圓周…。 四、 比比差多少—1.材料—相同的茶杯、 瓶子、 容器數個。 2.做法—將瓶子裝入不同比例的水,然後按序列排好,比比看。 3.功能—瞭解序列、高低…。 4.延伸—用棒子敲杯子 ,聽聽看-聲音的高與低。 五 、秤秤看多少—1.材料—磅秤或量體重機 ,孩子可接觸的物品…。 2.做法—教孩子看磅秤的數字,然後實際去量- 書、娃娃…的重量。 3.功能-瞭解輕、重 和比較。 4.延伸—按輕重序列畫下所量之物品。 六 、算算看多少—1.材料—玩具、 餅乾盒、 飲料罐、 書….。 2.做法—把所有物品全部標上價錢,做一些紙幣、 做買賣遊戲。 3.功能—瞭解價錢和錢的數法。4.延伸—認識真的錢幣的幣值。 七、分分看多少—1.材料—各類扣子、 別針、迴紋針….蛋盒。 2.做法—讓將這些扣子 、迴紋針…加以分類,置在蛋盒的凹槽裡 。 3.功能—學習分類、辨別..。4.延伸—分類後加以計量、比較、序列。 八、 填填看多少—1.材料—16開大紙張、 膠水、 豆子、 樹業、 種子、 碎布、 扣子…十種。 2.做法—紙上畫橫線區分為十格, 孩子將細小東西分類黏上,然後計數、寫上數目。 3.功能—練習寫數目字 4.延伸—格子可以變化,做成造型成一幅畫。 作者 光明幼稚園 園長:楊秋仁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24

轉載~男孩要這樣養育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于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裏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系,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松、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睾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才會使他産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牆。于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于體內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爲。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麽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爲榜樣來效仿。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麽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于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麽事情都喜歡首當其沖。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鬥中和諧友誼,可以爲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准,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麽行為是好的。

2007年10月23日
公開
21

好教養,看父母就知道

好教養,看父母就知道 一個畢業已經出來開業的學生,教師節來看我,他很不快樂,因為每天門診太沒有挑戰性,一半是過胖兒童,一半是過動兒童。 他說:「我跟父母說飲食要規律,不要給他們吃零食,但是父母都不能堅持,孩子一吵,馬上就投降。我告訴他們,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他長大後的選擇,小時後天天吃炸雞、漢堡的人,長大後,當然優先選擇炸雞和漢堡。天天吃,怎麼不胖?小時後不曾加以管教的孩子,長大後當然不聽 從 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別人眼裡就變成過 動。父母都以為順著孩子的意就是好父母,其實是害了孩子的壞父母。」他愈說愈激動,也難怪他,這個迷思的確很嚴重。 艾力厄斯(Norbert Elias)是位社會學家,他觀察1939年到1989年,這50年間,社會最大的變化是權力移轉,權力從父母手中移轉到孩子。50年前,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少是問句(這樣好不好?)現在父母不再是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徵求同意(時間不早了,電視關掉去睡覺,好不好?)既然是問句,孩子就認為可以不同意,所以他就會說:「不要,我還要看,再讓我看五分鐘。」如果說:「電視關掉,去睡。」這是個命令句,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 他認為口氣可以溫和,但態度要堅決。 他同時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朋友是平輩,互惠平等的,親子關係不應該是互惠平等的朋友關係。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看電視,他不能叫你不要看電視。艾力厄斯認為,今日很多的過動兒其實是從小缺乏家教,養成習慣後,不服管教。 至於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看到。如果把一個新奇的食物和一個熟悉的食物放在一起,老鼠會毫不猶豫的去吃牠幼年時熟悉的食物,老鼠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非常小心,先吃一小口,24小時沒事後,再回去吃一小口。 父母如果在孩子小時後給他吃各種青菜? A他長大後比較不會排斥青菜,如果小時後都是吃炸雞、漢堡,那麼他三不五時會非常想念這種食物,就跟我們留學時,會很想念家鄉的牛肉麵、大餅、蚵仔煎一樣,這種童年的喜愛烙印在我們大腦中,因此,父母的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很快投降。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養成孩子良好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管教得嚴不嚴,反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不參與孩子生活的父母最會體罰,孩子將來的問題也最多。 這個報告說,父母是監護人,監督和保護孩子使他安全成長,教育他,打開他的視野。父母要先做到監護人才去做朋友,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而是父母子女各司其職的家庭,在重要的事情上,孩子沒有投票權,因為他們尚未成年,需要指導。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楷模,你每天回家吃飯,孩子自然飲食均衡;當你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服從你的管教。

2007年10月22日
公開
25

培養孩子“就是愛讀書”的神奇魔力

啟發孩子『狂熱的學習力』才是孩子迎向豐富人生的主要關鍵。 如同啟動開關一樣,孩子的學習變得更主動了! 每一位家長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期望給他們最好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如同我們自己一樣,需要不同的方式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與其把我們自己認為最好的給他們,不如引導孩子啟動一項自我潛在的開關,開關一打開,孩子一生將會受用無窮,那項開關不是別的,就是孩子對於事物『狂熱的學習力』! 從事幼教十六年,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給予適當的學習方向的同時,發現有一種孩子,不論名次為何,總是能面對挫折、努力不懈,達到超越自己,令人讚嘆的優異表現,這股能量就是學習力的表現,培養孩子『狂熱的學習力』似乎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重點。 如何啟動開關,讓孩子往後的學習得更快樂、更有自信呢? 6個家長可以實行的方向,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力! 1.給予正面的信賴和期待 如果想要孩子未來有什麼成就,第一步不預設孩子學習的界限,請相信孩子不管從事哪一行,都能夠做到最傑出的一面,先觀察孩子的特質,給於適當的引導方向,然後給予鼓勵,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最好,事實上證明,不論資質的好壞,如果孩子在一個充滿正面回應的環境,就可以產生旺盛的學習力,除了慎選學校之外,家長的輔助也是很重要的。 2.如何真正快樂的學習 快樂的學習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那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不會是打電動、看電視了,相對的,如果有方法使學習變得快樂,那就能實際運用在生活上面,達到真正快樂的學習。 以下是促使快樂學習的三項變因:學習動機、學習自由度、學習成就 美好的學習動機 讓孩子自主的喜歡上某樣事物,產生自我督促的學習動力,可以幫助孩子試著想想看如果學會這些東西會有什麼樣有趣或是好玩的地方,引發學習的動機。 增加學習自由度 不要強迫孩子做一項作業或達成什麼目標,盡量給予一個能自由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參與決定學習內容的鷛|。 提高學習成就 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讓他們知道他們每天辛勤的努力都是值得驕傲和鼓勵的。 3.掌握學習的祕訣 並不是每天不停的努力或是不間斷的複習就能學得好的,必須有適當的引導和竅門,否則孩子在同樣的點付出太多努力卻無法見到效果,是會打擊孩子的信心的。這方面需要專業的知識,家長可多涉獵孩子遇到困難科目的文章或書籍,或是交給專業的教育機構,讓孩子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上努力,這樣孩子就能信心生信心,不斷地努力,追求更高的優異表現。 4.有退有進的恰恰式學習 我們都知道恰恰舞常常有退一步踏進三恰恰的舞步,學習也是一樣,有時退一步,是前進三部的契機,學習並不是一直前進的,後退是為了複習和釐清過去模糊的觀念,重建失去的信心,唯有能確實掌握並且應用學過的知識,才是真正學到手,所以孩子遇到學習障礙時,不用太緊張,讓他從簡單或是熟悉的課程再來一次,給於鼓勵,孩子會更得心應手。 5.如何給於適當的學習壓力 先觀察孩子可以承受的壓力是多少?在從外在環境的壓力、孩子內在的壓力來看,外在的壓力來自學校、同學間,內在的壓力來自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要求,把孩子可以承受的壓力–外在的壓力–自我的壓力=父母能給的壓力。如果孩子的抗壓性很低,或是對自我要求很高或是外在環境的壓力很大,那家長就不需要再給孩子壓力,把焦點放在增加信心或是幫助學習竅門上,相反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自我的要求也不高,那家長就要適當的督促孩子,所以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屬於那一類型,再給於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 6.有效的學習來自於真誠的溝通 孩子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才剛開始接觸這個社會,特質也和你不太一樣,他們無法和你站在同一個地方了解你的想法,所以千萬不要在孩子不了解的情況下命令或處罰孩子,這樣孩子會反射性的排斥你的想法,應該先問問他們,他們認為哪裡做錯了?所以才被處罰,決不是單向的指令和回應動作而已,只有孩子在了解為何要被處罰的情況下,孩子才能心悅誠服的接受處罰,並且誠心注意改正自己的行為。 在所有父母想要孩子做的事情當中都可以使用的方法: 1. 保持您的善意,敞開心胸,不單向的傳達指令,孩子不是你的複製品,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2. 停止命令的高壓口氣,改以先詢問孩子的想法,在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3. 換一個環境和時間點,讓孩子可以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利用孩子信賴的人溝通或是紙筆寫下互相的想法。 資料:李氏姐妹澳洲學校 督學暨親職作者 園長 李文漪

2007年10月18日
公開
22

如何鼓勵你的孩子

如何鼓勵你的孩子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鼓勵」似乎是一條捷徑,然而「鼓勵」強調的卻是方法,有好的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底下我們願提出「鼓勵」孩子的十八種基本原則以供父母參考 1.尋找孩子的優點 我們前面提及,孩子有很多優點,父母應時時留意,讓孩子的努力獲得他的代價,切勿老是挖掘孩子的弱點 2.不要強調他應負的責任 不要再孩子稚弱的肩上添加無形的壓力,也不要成天批評、嘮叨,甚至抱怨他的一切所作所為。 3.表示欣賞他 譬如你可跟孩子說:「媽媽好想聽你唱歌哦!」,「謝謝你幫助媽媽排好的桌椅,要不是你的幫忙,媽媽這晚餐可能就沒辦法做得這麼順利。」 4.對孩子表示友好 你可以站在朋友的立場去分享,甚至傾聽孩子的心聲,如「你似乎有麻煩,想不想跟媽媽談呢?」「我剛在菜市場遇到小傑的媽媽,她說你很有禮貌。」諸如此類的用語都可以讓孩子感受你對他是友好的。 5.表達你的情感 一個親吻、一次擁抱,甚至短暫的拍肩,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與親情,更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你喜歡他 6.花點時間和孩子玩遊戲 透過遊戲你可以更了解孩子,並且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7.善用幽默 擠擠眼,說些俏皮話,開懷大笑等皆能使你跟孩子的關係更為親密。孩子若學會幽默,行事必能更為得宜。 8.注意事情的過程而非結果 不管孩子做的結果如何,你都必須承認孩子已經努力了,切勿音孩子做得不盡理想,而苛責他。 9.用冷靜的態度教育孩子 憤怒的表情會令人沮喪,尤其是教育孩子的時候,更不應該有情緒化的情形發生,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你很不友善。 10.不要為孩子一時的挫敗而感到難過 孩子失敗的時候,往往已深感難過;身為父母的,不應該再表現出難過的情緒,因為您愈是難過,愈會令孩子感到自憐。此時你應該對他表示信任,並鼓勵他繼續努力。 11.不要過度干涉孩子 讓孩子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他的興趣與目標,也允許孩子解決自己的問題,切勿過度干涉孩子的想法與做法,如此孩子才能從經驗中學得獨立。 12.不要用報賞或處罰 報賞跟懲罰都不是鼓勵,它們只是誘惑與處罰。 13.接納孩子 你不但得接納孩子,你更需強調「你喜歡他」,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放心地接受你的鼓勵。 14.了解孩子 父母必須嘗試著進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的觀念、想法問題。不要忘記!孩子永遠需要你的了解。 15.信任你的孩子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不相信孩子會做家事,不要以為他老是晚起,相信他吧!只要你相信他、鼓勵他,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16.父母應盡量表現樂觀 孩子常常會從父母那兒學到一些基本的態度。假使你沮喪且不滿現實,你的孩子也可能表現得悶悶不樂。 17.與孩子保持坦誠的互動 當你生氣時,不要拐彎抹角地說,應該坦誠的告訴孩子,他的那些行為令你感到不高興,如「小紅,爸爸剛跟叔叔談生意時,你在旁邊大吵大鬧,我很不高興。」 18.傾聽孩子的心聲 鼓勵孩子之餘,不妨停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有傾訴的機會。   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考慮到以上十八種基本原則,那麼孩子的表現一定可以更為理想。 摘自游乾桂先生文章

2007年10月16日
公開
27

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 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 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 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 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 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 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 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 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 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 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 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 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 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 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 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 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 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 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 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 ,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 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 ,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 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 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 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 ,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 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 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 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 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 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 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 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