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nawmi

小美女長大囉

小美女長大囉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鋼琴課

2008年07月31日
公開
16

從琳琳滿四歲之後,媽媽就開始教她彈鋼琴.以前媽咪在教鋼琴的時侯只教過最小是五歲的小孩,而琳琳則是打破媽咪的記錄.不過真的是拜蒙氏教育所賜,琳琳的手指站的很好也很有力氣哦,這個應該跟她平日都有操作生活教具有關,像是打開與關緊或是螺絲與螺絲帽..等的練習,讓她的手指不至於軟趴趴的,沒想到這個還是附帶的好處呢. 每週四是我們的文化.藝術日,也就是孩子工作結束後,就可以學鋼琴或是作一些美術.美勞的工作,而音樂這一項在四歲之前比較多是律動和欣賞的部份,一直到四歲有比較成熟了才開始教操作樂器的部份了. 每週四我們會上鋼琴課,但只上20分鐘左右,而且,我們也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琳琳在上鋼琴課時會叫媽咪"老師",而媽咪下課時則又會說:我又變成媽咪了.所以在上鋼琴課的時侯媽咪真的會坐在她的旁邊聽她彈功課以及學一些新的曲子,目前她只會彈右手的部份,是那種很簡單的小品,下了課之後,媽咪就不再盯她的功課了,一來怕太早讓她覺得學習鋼琴是痛苦的事,二來怕她會愈來愈不喜歡音樂.所以這個部份,媽咪都要稍微有節制一些. 像上週她有一些曲子沒有過關,她就不太高興,這個禮拜她就有事沒事的往鋼琴那裡跑.一定要把它彈起來不可的樣子.叫她不要彈還不高興.沒想到她就把新的和舊的功課給練完了,而在這週間她練習時,一直叫媽媽看她哦,但是媽媽就是裝做沒看到,她又叫的更勤,後來她自己有發現到,把曲子練完的那種成就感可以讓她更開心時,她好像練琴練的更勤了. 也不知是不是有彈琴的敏感期,如果有的話,那就應該好好把握住,不然以後要再學的話可能又更辛苦了. 不過看到自己的孩子坐在鋼琴上練琴時,其實為娘的是會感到幸福的,就好像吃到孩子自己煮的飯一樣. 如果下回你遇到琳琳,你會彈琴嗎?她會說:我最會彈的是Do Re Do Do Re Do Re 了,希望她能記得彈琴的快樂.

讓三`四歲幼兒接受課堂教育是錯的 ?

2008年07月30日
公開
16

今早去菜市塲買菜,魚販的老闆娘問起,你們家的老大應該今天上幼稚園了吧,我點點頭並帶點微笑的回答,是啊,不過我沒讓她去,因為我們有做在家教育...,老闆娘回答說:有空自己教也不錯啊,說完了,我就趕快溜了.其實,這個問題媽咪己經被問過n次了,不管是教會的人或是不認識的人.每回,回答這個問題時,總會看見那些人帶著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我.總覺得不可思議.怎會有如此怠慢的家長,孩子這麼大了還不讓她就學.如果可以,我還真希望孩子在十歲以前可以接受在家教育呢,因為十歲以前是孩子品格.價值觀的形塑及奠定的時期,如果天時.地.人和的話,媽咪還真希望能這樣做呢. 琳琳本月份剛滿四歲,其實她在家的作息,媽媽也是照幼稚園的作息來走,只是她上課的地方是在家裡而她的同學就只有她的妹妹而己,至於她走的進度是什麼,媽媽都是按照蒙特梭利的進度再走的.目前為止,媽咪覺得很好.並且很享受.也希望再走一年,等到五歲時再看看要唸那一所幼稚園或者評估是否要再繼續進行在家教育. (有篇報導,可以跟大家分享) 讓三`四歲幼兒接受課堂教育是錯的 ? 在為三四歲的寶貝選擇幼兒園時,父母們往往面臨著這樣一個難題:是選擇那些自稱以學為主的幼兒園,還是選擇一個遊戲樂園呢?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丹尼爾說,在她們那裏,像這樣的困惑相當普遍。   比如她和丈夫的意見就完全相反。她認為遊戲對兒童智力發展很有好處,丈夫卻執拗地認為孩子應該在幼兒園學點東西。   她說:“我丈夫來幼兒園觀察了一番,發現的確非常有趣,但是感覺孩子學不到任何東西。”不得已之下,雙方只能各自讓一步。他們在把孩子送到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的同時,又讓孩子每週去一所以教學為主的幼兒園學兩天。丹尼爾表示,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讓5歲的兒子,早日適應一種有時間規律的教學環境。   美國MSNBC網站為解決這些父母的煩惱,特別採訪了一些專家,希望能夠給出答案。   作為密歇根州一家教育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拉裏對有些家長傾向於讓孩子多學的情況表示了擔心:“現在人們總是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裏學到一年級的知識,這種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並不是好事。”   美國兒童智力發展專家戴維教授也認為,讓三四歲的孩子接受正規的課堂教育,學習各種知識是“絕對的錯誤之舉。”他強調,儘管有一些兒童會發育超常,但絕大多數兒童在五六歲以前,大腦不足以發育到能學習閱讀和計算的程度。在此之前貿然向孩子灌輸這種技能,存在著扼殺兒童學習動力的危險。   北佛羅裏達大學研究員麗貝卡對此也深表贊同。這位心理學家曾經對“學院派”、“遊戲派”和“中間派”3種不同類型幼兒園的721名4歲兒童,進行了語言、自助、社交和適應能力的比較,結果發現,那些遊戲派幼兒園的孩子比其他兩類幼兒園的孩子,在學習上表現更好。由此看來,把孩子送到教學為主的幼兒園,短期看或許有些收穫,但長期看卻問題多多。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可能導致更多的行為問題,如缺乏活力等。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什季佩克說,那些“學院派”幼兒園無異於“扼殺器”。他曾參觀過一些幼兒園,聽那裏的孩子朗誦字母表,從1數到100。對於這種幼兒園,人們也許會說:“多好的學校啊!”但如果你問孩子:“你有3塊餅乾,我再給你一塊,你一共有多少呢?”他們並不知道。 來源:孩子

界限

2008年07月18日
公開
19

今天吃晚餐時,琳琳吃到一半就跑到房間偷看爸爸在做什麼,之後媽媽就警告她不好好吃飯的話,就只好再坐回去你的餐桌椅(她聽了之後似乎一付很不在意的樣子),過了不久,她又故態萌,於是媽媽二話不說直接去拿她的餐桌椅,琳琳看到了一直哭著央求不要坐進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但是還是免不了要坐進去餐桌椅,最後她吃完了還說:我下次再也不要坐這個椅子了. 人就是這樣往往要遇到才會學乖,又不能只用打駡的方式,琳琳愈大.對媽媽的挑戰愈多,而媽媽在界限這個部份真的不能妥協,即然說出去了,就要屨行出來,不然孩子都很聰明的,千萬別小看她們,否則後果自己就要承擔. 目前在我們家實行的界限有: 1.不收拾玩具.繪本.物品 ∼ 就不能再使用那個玩具.繪本或物品一個禮拜 2.搶玩具的話 ∼ 兩人都不能再玩那組玩具,無論誰搶誰的,都是一樣的待遇. 3.吃飯跑來跑去(琳琳)∼就要失去自由,必需再坐回以前的那個餐桌椅. 以上的1.2界限,就連晴晴都一起適用,更妙的是晴晴現在玩好玩具會主動收拾. 4.踩桌子(或者從桌子上往下跳的人)及在床上和沙發上跳來跳去的∼扣掉當天的點心一次(一天會吃點心兩次)及晚上睡前的故事(通常會讀三本)要被扣掉一本,不能多聽故事就是了以及少吃一次點心就是了. 界限的問題往往要遇到了才會去思考要怎麼做.所以目前媽媽也只有遇到這些事情.以後可能還有更多或更棘手的問題,希望上帝時時保守媽媽,讓媽媽有冷靜和智慧來做判斷,這樣親子關係也不太僵.

沒來由的無妄之災

2008年07月16日
公開
12

前天車子拋錨,到現在都還沒領回,而上個月月底,,好像是前兩週的事,也是週日,當天要回礁溪之前,居然發現車子不見了,原來被拖吊了. 爸爸停車一向很謹慎的,所以不可能亂停的,沒想到還是被拖吊了,最氣的是,那裡明明就有個排子寫著.例假日除外(也就是例假日,沒有停車時間的限制),但是拖吊廠仍依然故我. 就是在這裡被拖吊的. 更可惡的是,招牌明明就標示..禁停廣告車.例假日除外..這個標示有點看不懂.. 我們又不是廣告車,而且又是在例假日停的,難道說,它的意思是指,週六日只給廣告車停嗎?不是廣告車的就要被拖吊嗎?是這個意思嗎?那這樣,不就有廣告業主跟官商勾結之嫌嗎?明明是公有的停車格,平日停車有限時間,而例假日又不再此限,看到罰單上居然寫著”未按規定停車”,看了,真的傻眼了.明明是說例假日除外的,事後又指著說,那是給廣告車停的...唉.怎麼那麼模稜兩可啊. 爸爸事後有打電話去問交通隊,他們回答說,即然標示了,就不可能會拖吊,後來,爸爸又打給拖吊廠,她們居然回答說,那個標示是指"廣告車",所以,不是廣告車的車子一律都會被拖吊,爸爸後來也很生氣,二話不說,就去繳罰單領車,事後再去舉發,但是,看看網路上,這樣的例子不勝玫舉,到最後也都是自認倒楣,雖然罰錢事小,但這個問題仍存在,之後還會有更多的車主受到無妄之災的.唉,真感嘆.也很無奈.

不坐餐桌椅了

2008年07月02日
公開
19

己經四歲的琳琳,一夜之間長大許多,很久以前她就一直告訴媽媽,她不想坐餐桌椅,但是媽媽看她吃東西還是會掉,只脫掉她的圍多多,並且告訴她,等你四歲才可以離開餐桌椅,因為到那個時侯你吃飯就都不會掉下來了,所以今天中午她特別提醒媽媽,我今天要跟爸爸媽媽一樣坐在桌子前面吃飯,而且要用玻離的碗吃飯.所以了,媽媽今天就讓她如願的坐在桌子前和我們一起用餐,並且讓她用桌墊,還盛了一盤菜放在她的面前,先讓她學習,用手拿起碗以食就口,並且要把自己的碟子裡的菜全部都吃光光,先讓她學習對自己負責,雖然離開了餐桌椅,不代表就可以走來走去了,自由的空間愈多時,相對的界限也要更明確,爸爸和媽媽都告訴她,你現在坐下來和我們一起用餐了,如果飯粒掉下來要再撿回去,飯菜都要吃光光才可以離開,如果你吃飯吃到一半就跑掉的話,你就必需再回去三歲的樣子,重新坐回餐桌椅.琳琳聽完了我們的規定之後,頗能接受這樣的規定.所以今天吃午餐時,她一口氣吃了快三碗,這中間都沒有用湯匙,我們問她,你怎麼不用湯匙,她回答:我己經四歲了,不可以再用湯匙了. 後來媽媽又問她,你怎麼一下子吃那麼多飯,白飯很好吃是嗎?她說:我要吃很多飯趕快長高,像爸爸媽媽一樣.今天吃和我們同桌吃飯的琳琳,連吃飯的樣子都像個成熟的小孩,飯粒不小心掉了,會用手撿.也會注意自己是否有把飯和菜吃光光.唉..琳琳長大了. 琳琳長大了,她知道她期待己久的四歲終於到來了,所以她覺得應該有別於三歲,因此會開始對自己有要求了.

沒有穿尿布睡覺哦

2008年07月02日
公開
21

昨天晚上給琳琳揮別尿布之後,要睡覺前她主動說要不穿尿布的練習,爸爸媽媽都很贊成,但問題是,琳琳從沒練習過,每天早上起床,摸她的尿布都是濕的,想一想好吧,都己經做過這個揮別的動作,不給她練習也說不過去,於是當晚她就沒包尿布睡覺了. 睡覺前她尿過一次,隔了三十分鐘之後她又去尿尿,之後就睡了,而媽咪則睡不好,心想萬一她等下尿床怎麼辦,又要清理,又不能睡,不是累到媽媽嗎?於是半夜時,媽媽就又起床拿尿布,把它包在內褲外面,這樣琳琳就不覺得有包尿布了(替她包時,她也不知道,一直睡就是了),到了早上五點,媽媽一摸她的尿布,,嗯.還是乾的呢.不錯.不錯,有自我要求哦.後來媽媽還把她叫起來尿尿,她還不肯,還說不想尿尿,一直到6點起床後,才跟媽媽說,她都沒有尿濕褲子哦. 嗯.有揮別儀式還是不一樣的哦,會自我要求哦,而且會有榮譽感,媽媽萬萬沒想到琳琳會是在這種情形下揮別尿布的,畢竟錯過了尿尿的敏感期,而且一包尿布就是四年,這之間也都很依賴尿布的. 真的像聖經上說的”除非是她心甘情願”..,是啊,要不是她主動提出要不穿尿布的練習,媽媽還得花好多時間半夜叫她醒來尿尿呢.看來這一段也省了不少心力,真是太好了.

琳琳生日快樂

2008年07月01日
公開
15

今天晚上吃完飯時,媽媽說,等下我們要替你過生日,你自己去選一件你想穿的衣服,我們再來過生日.她很開心的說:好.然後又說:我要穿粉紅色有小花的洋裝,於是她就替自己換了那一件洋裝. 換好衣服的琳琳就安靜的坐在沙發上,然後媽媽說,我們先來讀一段經文,媽媽讀一句,你再讀一句.於是媽媽先唸了一段經文,就是詩篇139:16”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讀完之後,爸爸和媽媽都好感動哦,讓我們又想起那一段想要有小孩但郤一直都無法受孕的日子. 之後我們就請爸爸替琳琳按頭祝福禱告(在聖經上我們會看到父親給孩子的祝福是大有權柄,所以我們也學習去看重父親在這部份的權柄) 爸爸第一次給我按頭祝福禱告,所以他禱告的比平常久哦 爸爸禱告完之後,媽媽說,若琳媽媽也要給你祝福,在詩篇121:3”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這節經文她之前有在讀經存摺中讀過),所以她記得. 媽媽正在讀詩篇121:3,媽媽連續讀了二次.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之後,我們才打開爸爸昨天替我訂的蛋糕哦. 這個圖案是我自己選的哦. 我好期待哦 我終於四歲了. 這個時侯大家正在為我唱生日快樂歌哦 唱完歌之後,還不能吃蛋糕哦,媽媽說還有一個儀式 那就是揮別過去... 我把我的奶瓶扔了..伴著我好久的的奶瓶..再見了 真的扔了,以後要喝牛奶只能用杯子了... 還要揮別另一個東西...那就是尿布... 接下來,是 吹蠟燭...看到沒,是我吹熄的哦 剛剛是揮別過去,而這個是迎接未來...電話簿.. 也就是說,我可以正式使用電話了.... 之前問琳琳你希望得到什麼禮物,她居然說要:洋娃娃和電話簿,洋娃娃還在店裡面,媽媽說明天再去拿回來. 吔∼∼再來就是爸爸牽我的手切蛋糕囉. 之後就更Happy囉,那就是晴晴等最久的..吃蛋糕 很好吃哦..吃的我滿嘴都是 很新鮮哦. 今天替琳琳過生日,有別於過去的三年,也許是現在琳琳比較成熟了,也知道生日的當天可以拿到禮物(以前也不管是不是禮物,都照丟),而今天的生日雖然沒有其它的人來(一方面我們住太遠,不過仍然有很多人的祝福,像是小芳阿姨跟我說生日快樂,還有點點.雅雅姐姐和牧師娘都跟我說生日快樂,還有忠勤阿姨,還有許多的未記名的朋友.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