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u-Fen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生命教育之謙虛派

2005年07月23日
公開
6

作者簡介:珍妮芙•童利 她很喜歡吃派,尤其是奶油耶子派。《謙虛派》是她為小孩寫的第一本書。童利目前與先生和兩隻靈提犬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劉清彥 他會作派,也愛吃派,最愛吃草莓布丁派。大學和研究所都念政大新聞,當過記者和編輯,卻一直被圖畫書深深吸引。收藏了一屋子圖畫書,目前從事童書翻譯、創作、評論及兒童閱讀推廣教育等相關工作。 繪圖者簡介:史蒂芬•格梅爾 它最喜歡吃蛋奶派﹙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曾以《歌舞爺爺》、《親朋自遠方來》和《Where the Buffaloes Begin》三度榮獲凱迪克獎。目前他和他的攝影師妻子琳達和一隻老貓定居在明尼蘇達州省保羅市,他說:「從1943年到現在,漸漸能樂在其中了。  書籍簡介 只有奶奶知道李奧為什麼那麼不乖。因為,他被寵壞了! 這也正是在李奧淘氣、霸道又貪嘴的時候,奶奶決定為他烤個派的原因。 李奧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派。派皮和床單一樣大;裡面填滿梅子、櫻桃、蘋果、桃子、梨子和醬果,真是個香甜誘人的派。 但是就在李奧貪心的想嚐嚐派的味道時,沒想到卻得到貪多嚼不爛的結果! 珍妮芙•童利這個慧黠有趣的故事,搭配插畫頑童史蒂芬•格梅爾充滿當代機智和中世紀風采的圖畫,令人拍案叫絕。

轉貼:如果讓兒童聰明地選擇合適的運動

2005年07月20日
公開
6

如何讓兒童聰明地選擇合適的運動?   為什麼要協助兒童選擇運動呢?因為,每個小朋友的體適能及發展快慢的不同,所適合的運動也因而不同!聰明地選擇,不但可以啟發動機,容易有成果,更可以協助避免運動傷害;所以,兼顧他們的興趣及能力,設定正確的目標,及努力的方向及進度,是最重要不過的了! 以下,是一些準則,或許可以提供家長的參考: 1.選擇:針對兒童的目前能力,多溝通了解其興趣,並多嚐試揣摩,以找到最適合的項目。 2.評估:評估兒童的體能,以設定預期的成就及收穫。有時,父母、教練及小朋友本身,在預期及現實上如果有太大的落差,則容易受傷或因而在心理上畏懼退縮。 3.鼓勵:鼓勵所有兒童的參與;運動是為了好玩、培養興趣及鍛鍊身體,而不是注重表面的成績;因此,應該普及參與,對能力較差的,應該多呵護獎勵,而非責備嘲笑。 4.觀察:觀察身體的發育的程度;有時候運動分級並非只是靠身分證上面的年齡,而是看身體發育的程度;否則,在體型上不相稱的肢體對抗性運動,如籃球、足球等,受傷的機率將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5.考慮:考慮不同的選擇性及採用修訂的規則。小朋友靠大人的指導,大人卻很容易僵化地去讓小朋友以固定的模式去參加固定的運動!有時候,依不同的年齡層,運動遊戲規則應可以適度地修改,以避免在他們能力不及時容易受傷。 6.階段:讓小朋友有階段性的發展;有時候他們熱衷足球,過一陣子會對棒球著迷,再一陣子又將興趣轉到籃球;讓他們在階段性的發展中去嚐試體會不同的項目,而不必強迫他們太早進行某種特殊運動的訓練。 7.技巧:教導他們正確的技巧及觀念;不論他們的力量是否足以做得很完美,但應重視其正確的技巧及觀念,而不必計較目前的成果表現。 8.裝備:許多運動是需要合適的裝備的;有了正確的裝備才能有正確的觀念及避免傷害的發生。   感覺上,雖然台灣是一個高度教育的國家,但在運動上自生自滅與在教室裡面孤立無援的兒童仍是很多;究其原因,父母太忙無法跟隨小朋友成長及思考,老師的負擔太重無法一一顧及每個學生,而整個制度上似乎不夠完備使兒童能夠聰明地思考及選擇什麼是最適合他們的!   我想,教育改革是目的政府有心想在做的,但什麼時候才能看得出成效並不知道;但為人父母的如果關心自己小朋友的體能發展,協助其藉運動以帶來健康的身體及人生。似乎立刻就應該多花點時間,充實自己,觀察孩子,陪同成長,一起思考,在不同的階段,聰明地選擇最有益於他們的運動才是。

轉貼:消除子女的恐懼

2005年07月19日
公開
34

消除子女的恐懼    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些恐懼的事情,有人怕黑,有人怕老鼠...家長雜誌訪問了三十個小朋友,發現最多小朋友害怕的依次序是「小強」﹝蟑螂﹞,鬼怪、父母責罵和考試等等...有專家表示,小朋友害怕的根源和父母的教導甚有關係。   資深學前教育工作者甘謝璧珠表示「害怕」是小朋友身心發展的自然階段,隨著視力、觸覺、邏輯思維等逐步發展,小朋友對周遭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覺,有的會感覺奇怪,有的會感覺害怕,有的會缺乏安全感。但很多時,導致小朋友對某一種事物產生恐懼,其實並非源自事物的本質,而是成人們對該事物的反應,加劇了小朋友不安的情緒。   在三十個被訪者中,害怕蟑螂和鬼怪的都超過三成,害怕父母責罵的約一成,其餘的有害怕考試、蛇蟲鼠蟻等...就著小朋友害怕的,甘謝璧珠就剖析了他們恐懼的原因,及如何教子女衝破這些心理障礙。 *第一位--蟑螂 ◎原因   甘謝璧珠表示,一至兩歲的幼兒根本不懂得害怕蟑螂,即使蟑螂爬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只會覺得痕癢,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反而是大人們往往一看見蟑螂時便「呱呱叫」,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才是導致孩子每當看見蟑螂後感到不安的原因。 ◎破解方法:多了解   甘太表示,如果家長能夠告訴小朋友,蟑螂、壁虎等一類昆蟲,純綷只是大自然生態的一部份,以平靜的心態來看這些小昆蟲,她相信小朋友長大後不會對這些小昆蟲感到太過懼怕。 *第二位--鬼怪 ◎原因   七至八個月的嬰兒,視力愈見清晰,但他們仍未有邏輯,只有官能反應。所以他們首先會區分眼前最熟悉的影像-父母,與其他陌生人的分別,而某些影像或會令他們感到不開心,例如,黑色、黑衫、不平伏的東西、太光或皺紋,而年歲愈大,他們會分析到那些影像是自己鍾意,那些是不喜歡。直至五至六歲,隨著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創意發展,對某些事物會湧現現莫名的恐懼,例如鬼怪的形象會令孩子望而生畏。 ◎破解方法:多分析   如果大人每次提及鬼怪時都出現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會加劇小朋友害怕鬼怪。另外,如大人跟小朋友講鬼故、扮鬼怪去嚇他們,同樣會令小朋友對鬼怪逐漸產生恐懼的情緒,所以家長不宜故意嚇小朋友,當小朋友產生恐懼的情緒時,應細心和小朋友以理性的角度分析。 *第三位--怕父母責罵 ◎原因   害怕被父母責罵的源由,主要是小朋友的自我價值觀開始發展,也開始懂得自我審查,如果時常被父母罵,他們便會產生不安全感和挫敗感。 ◎破解方法:多讚美   父母在管教小朋友時,緊記要又賞又罰,軟硬兼施,他們做得不好,可以給予責備,並同時要找出做得不好的原因,例如,他們讀書成績不好,父母應嘗試找出究竟他們有何困難,如下次有進步時,即使是小進步,也要予以鼓勵和讚美,切忌愈罵愈兇。 *第四位--怕考試 ◎原因   五至六歲時小朋友的智力、邏輯思維和理解力漸趨成熟,而自尊、自我價值觀等亦逐漸成形,他們開始會懂得跟別人比較,同時也害怕跟別人比較。例如,「今次的考試分數,是否我最高?」 ◎破解方法:多鼓勵   和怕父母責罵的方法差不多,家長不宜給子女太大的壓力,使他們視讀書為苦差。就算考試成績不好,亦應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