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渝&芯の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開心迎接小baby~認識剖腹產的準備與流程

2008年04月10日
公開
58

文╱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產房專科護理師 廖惠津 校閱及指導╱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婦產部產科主任 趙安祥 如何順利將胎兒產下,是所有準爸媽最關心的問題,故認識生產方式及相關訊息,能讓準爸媽有更充分之準備,以迎接小寶貝的到來。本文我們就來認識陰道生產方式外的另一生產方式--剖腹產及相關準備工作,以降低準爸媽待產時之焦慮。 何謂剖腹產? 「剖腹產」是指經由切開腹部及子宮的方式將胎兒娩出,其目的是因特定適應症之下,為保護胎兒及母親安全,必須選擇之生產方式。 需要選擇剖腹產的情況 剖腹產包括緊急性及已知必須且預約的剖腹產: * 緊急性剖腹產:是指在妊娠中、後期或是產程進行中,產婦或胎兒因突發的緊急情況,例如:出血、產程遲滯、產婦有嚴重內科疾病、胎兒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等等。 * 預約剖腹產:是指分娩前就己經知陰道生產是不可行的,進而採取剖腹生產稱之,例如:曾動過子宮手術、胎位不正、產道有腫瘤阻塞、產道狹窄、多胞胎、活動性生殖器?疹病毒之感染等等。 符合以上條件的孕婦,婦產科醫師會建議選擇剖腹產之生產方式。以下就是預約剖腹產的流程。 剖腹產之手術前準備 一旦確定了生產方式應為剖腹產,就應該了解手術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1.預定剖腹產的前一天: 先到住院服務中心報到。然而常有準爸媽不解,為什麼要前一天住院?因為凡是正規手術都要一再確認手術方式,一再提醒注意事項及預先防範各種可能的突變狀況。例如:若有嚴重貧血,可先備血或輸血;若有心電圖異常,可事先會診心臟內科或麻醉科再次評估等等。 ↓ 完成生命徵象、身高、體重測量、尿液及抽血檢驗。 ↓ 至病房完成病歷問診、填寫同意書(包括手術及麻醉同意書)、核對身分、安排胎兒監視器裝置(為瞭解胎兒心跳和母親子宮收縮之情況)。 ↓ 告知手術前須知,例如:勿配戴飾物、勿塗指甲油及化妝(為觀察是否有發紺情形)、勿配戴活動假牙及隱形眼鏡(為避免麻醉後誤吞之危險及視力受到影響)、需禁食(包括開水)8小時(以免麻醉後引起嘔吐不適,造成吸入性肺炎)。 2.手術當天: 建立一條靜脈點滴管道是必要的,可用來補充體液電解質及方便給藥。因此,準爸媽們應與醫護人員達到最妥善的配合,將降低生產時之危險性。 剖腹生產之流程 期待已久的日子終於到來,小寶貝就要呱呱墜地了,但仍不免對即將面臨的手術過程感到憂心,在此就先來熟悉一下手術當天及剖腹生產之流程。 1.手術當天的前置作業: 醫護人員會陪同待產婦及家屬至產房,在等侯室會再次核對身分及病歷。 ↓ 進入手術室,進行麻醉,一般是採半身麻醉(包括硬脊膜外及脊髓麻醉法)。 ↓ 進行皮膚準備及放置尿管。皮膚準備所指的是剃除體毛,範圍是乳房下沿著腋中腺至大腿上段及會陰部,目的是為避免毛髮上的細菌掉落到已切開的傷口,造成照護不方便;而放置尿管是為避免麻醉後尿道括約肌鬆弛,造成小便失禁或術後無法解尿之不便,同時亦做為術後排出尿量監測之用。 2.重頭戲上場--剖腹手術: 先將皮膚劃開,進入皮下組織脂肪層,層層切開。 ↓ 再將筋膜及白線剪開,剝開腹直肌,打開腹膜,剪開子宮漿膜層。 ↓ 將子宮肌肉層切開,胎兒及胎盤被娩出。 ↓ 最後再層層縫合起來,貼上透氣紙膠帶及覆蓋紗布就完成了。 ↓ 在情況穩定後,新生寶寶也初步清整評估完成了,就會抱給辛苦的媽媽仔細瞧瞧及親親。當完成剖腹產後,產婦就會被送至恢復室觀察,而小寶貝也會被送至嬰兒室觀察。觀察約1、2小時後且生命徵象穩定,就可回病房休息囉! 剖腹產之產後傷口照顧 手術完成後,傷口會以紗布及透氣紙膠帶覆蓋,加壓止血及保護傷口,於24小時後以優碘完成第一次換藥及檢查傷口;手術後第3天就可以只要用透氣紙膠覆蓋黏貼傷口;返家一週內,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勿淋濕,且不需塗抹藥物,若傷口周圍皮膚有紅、腫、熱、痛,甚至滲出血及分泌物時,要儘快回醫院求診。 一般而言,產婦返家一週後要回診,醫師檢查傷口若正常,便可開始淋浴,每次淋浴後,傷口一樣要輕輕擦拭清潔乾燥,再更換透氣紙膠。紙膠的作用可預防疤痕增生,需貼3∼6個月,愛美的媽咪們,千萬不可偷懶哦! 結語 生產是喜悅的!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將胎兒順利娩出,是所有準爸媽及醫護人員所期望的。因此,我們非常希望將即將接受剖腹產之準爸媽在閱讀完本篇文章之後,可以更暸解剖腹產手術前、中、後應該注意及配合之事項,如此將少一分恐懼,多一點喜悅,並且帶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詳文請見2005年十二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川崎病步入流行季 提高警覺防幼童心臟病

2008年04月10日
公開
43

川崎病步入流行季 提高警覺防幼童心臟病 更新日期:2008/04/10 14:0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日電)川崎病是幼兒後天心臟病的首要成因,台灣幼童的發生率世界第三,四到六月是流行高峰,症狀像感冒,二成三成病童留下冠狀動脈病變後遺症。醫界今天提醒,孩子發燒超過五天、手指及腳趾尖脫皮、眼白充血、嘴唇舌頭紅通通、皮膚微微起疹、頸部淋巴腫大,家長和醫師都要有所警覺。 今天在圓山飯店召開的第九屆川崎病大會上,邀請到世界第一個診斷川崎病的日本醫師川崎富作與會,這是一個台、日、韓三國醫界高度關切的兒童心臟疾病,因為就五歲以下兒童的發生率而言,台灣大約每十萬個孩子就有六十六人得病,次於日本的一百八十八人、南韓的一百零五人。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董事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呂鴻基指出,台灣的川崎病童比十年前增加,現在一年大約有八百到一千個新病例,如果沒有正確的治療,大約二、三成的病童會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的疾病,估計台灣每年有數十個孩子留下冠狀動脈血管瘤、狹心症等後遺症。 何謂正確治療?參考川崎富作醫師多年的臨床研究,現在台灣兒童心臟學會認為病童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已發生冠狀動脈病變的病童,在出院後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及定期門診追蹤,可預防心血管病變。 台大醫院兒童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美環說,川崎病的診斷不易,要符合四到五項症狀要件,現在是川崎病的流行季節,如果家中的五歲以下小孩不明原因發燒五天以上,家長就要注意,而看診的醫師看到病童還有手腳末端脫皮、眼睛充血、草莓舌等症狀,必要可利用心臟超音波鑑別診斷。970410

川崎病步入流行季 提高警覺防幼童心臟病

2008年04月10日
公開
30

川崎病步入流行季 提高警覺防幼童心臟病 更新日期:2008/04/10 14:0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日電)川崎病是幼兒後天心臟病的首要成因,台灣幼童的發生率世界第三,四到六月是流行高峰,症狀像感冒,二成三成病童留下冠狀動脈病變後遺症。醫界今天提醒,孩子發燒超過五天、手指及腳趾尖脫皮、眼白充血、嘴唇舌頭紅通通、皮膚微微起疹、頸部淋巴腫大,家長和醫師都要有所警覺。 今天在圓山飯店召開的第九屆川崎病大會上,邀請到世界第一個診斷川崎病的日本醫師川崎富作與會,這是一個台、日、韓三國醫界高度關切的兒童心臟疾病,因為就五歲以下兒童的發生率而言,台灣大約每十萬個孩子就有六十六人得病,次於日本的一百八十八人、南韓的一百零五人。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董事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呂鴻基指出,台灣的川崎病童比十年前增加,現在一年大約有八百到一千個新病例,如果沒有正確的治療,大約二、三成的病童會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的疾病,估計台灣每年有數十個孩子留下冠狀動脈血管瘤、狹心症等後遺症。 何謂正確治療?參考川崎富作醫師多年的臨床研究,現在台灣兒童心臟學會認為病童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已發生冠狀動脈病變的病童,在出院後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及定期門診追蹤,可預防心血管病變。 台大醫院兒童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美環說,川崎病的診斷不易,要符合四到五項症狀要件,現在是川崎病的流行季節,如果家中的五歲以下小孩不明原因發燒五天以上,家長就要注意,而看診的醫師看到病童還有手腳末端脫皮、眼睛充血、草莓舌等症狀,必要可利用心臟超音波鑑別診斷。970410

38W

2008年04月08日
公開
6

小護士的叮嚀: * 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目的都是為了安全地生下健康的寶寶,千萬別拘泥於某種生產方式,而和自己過意不去。也可以先了解會陰切開術、無痛分娩、灌腸、麻醉和難產等生產相關的資訊。 * 再次確認待產包的物品和所需證件,並備妥放在明顯的地方。辦理請產假及工作交接。 * 有些老公會因為老婆即將生產而出現產前焦慮症,若妳發現另一半睡不好、食慾不佳、滿腹心事,就和他輕鬆的聊聊天,一起加油打氣吧! * 從38週開始,直到分娩之前,每星期須產檢一次。 第八次產檢 * 進行一般例行性檢查,包括問診、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查等。 媽咪的生理變化: 身體變得更加沈重,再撐一下,寶寶就快誕生了。因為隨時都有分娩的可能,所以容易過於緊張,只要事先了解生產過程並隨時注意產兆(落紅、破水、規則性陣痛),就能降低這種不安。此時宜多休息、補充營養、避免大動作、不要進出擁擠場所。一旦出現較輕微的規律陣痛或宮縮時,可先吃點食物,洗個舒服的澡,養精蓄銳;若有規律性的宮縮陣痛時就得考慮上醫院檢查檢查了。 寶寶的生長發育: 期待妳的樂觀的牡羊寶寶(或聰明的金牛寶寶)誕生吧!此時,寶寶的頭臀長約35公分,全身長約52公分,體重約3100公克。身上的細絨毛和胎脂漸漸的脫落,而本週至40週所出生的小寶寶都算是足月兒。胎動雖然減少,但仍有一定的頻率。這時可藉由觸摸媽咪的肚子,感覺到寶寶的頭部或是屁股,兩者的觸感完全不同,屁股摸起來圓滑且柔軟喔! 關心妳的飲食: 這時候的妳,也許不太想吃東西,但是妳和寶寶必須要有足夠的營養,所以少量多餐還是最好的方式,如此能補充能量,還能減少溢胃酸。也可以健康營養的小點心來取代對妳而言看起來有負擔的大餐。 恰恰好的運動: 雖然離分娩的日子愈來愈近了,但仍可以進行散步、簡單體操等溫和的運動。養成每日規律動一動的習慣,對於身心健康、體態和分娩都很有幫助。 媽咪體重變化: 到目前為止,妳的體重大約增加了12∼16公斤,從37週開始體重大多維持在這個數值。 爸比能做的事: 生產是一個美好且難忘的經驗,如果願意,可以陪同老婆一同參與小寶貝的誕生;若不想留在產房,也千萬別勉強喔!

產檢(70.8)-胎位不正

2008年04月05日
公開
40

上午 55診 2號 早上九點半多媽咪就趕到婦產科診間 剛好看到號碼跳到3號 不管產檢報到還沒做 就趕緊敲診間的門跟護士報到 護士要媽咪先去量了體重不用管號碼 體重:70.8 果然如媽咪預期地 飆破70大關了@@" 驗尿報告也可以等看診完再去做 所以一下子就輪到媽咪了 醫生看到媽咪 還沒照慣例問媽咪有無不舒服 就說 媽咪臉上已經寫著"趕快讓我生了吧" 是呀!今天媽咪就是要跟醫生討論 如果胎位還沒正 要約手術時間了 醫生先提了上週 媽咪自費的乙型鏈球菌篩檢 結果是陽性 媽咪自己接著說 喔!那就表示 如果要自然產 需要打抗生素對嗎?! 醫生說對 然後媽咪問 如果還不正 可以提前生了嗎?! 媽咪的恥骨部位超不舒服的 走路很難過 醫生說可以 至於日期 日子每天都可以 至於時間 只要避開他門診以及半夜 都可以 建議4/12以後挑一天 媽咪問 可以4/11嗎?!那是媽咪自己看的好日子 醫生說只差一天 所以ok 至於時間 醫生看了一下PDA 那天早上九點已經有一檯刀 所以媽咪約11點動刀 午時時辰雖然沒有前一個那樣好 但已經很不錯了喔 醫生很快地把行程排入PDA 然後說 我們來看一下 說不定寶寶胎位已經正了 那我就白key了呢 媽咪說如果正了 那就等妹妹自己挑時間退房囉 一開始 孫醫師還特地把超音波移向下方 結果 依舊沒看到頭轉正 還是向上移了 才看到妹妹的頭 依舊胎位不正地頭上腳下 媽咪問了醫生 妹妹到底是甚麼樣的姿勢 因為每次宮縮 肚子就斜斜地硬到不行 醫生看了後 說妹妹現在臉朝媽咪的右側轉 所以就是側座的姿勢 看過寶寶大小 醫生說都OK喔 醫生開了住院通知 排了開刀時間 所以 今天就是最後一次產檢了 下週五就要看到妹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