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昱珩媽咪

日期

#Tag

快樂親子共讀、從繪本開始

2006年10月25日
公開
39

荃 媽 咪 分 享 ( 研習主題:快樂親子共讀、從繪本開始 ) 《 主講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吳淑玲 教授 》 ♡ 請家長購買地圖或地球儀 - 讀繪本時都會顯示該書之地理位置、   和寶貝加以地圖表示做互動、不就可 ~ 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嘛! ♡ 豐富的閱讀與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樣重要。 ♡ 睡前親子共讀最好以 15 分鐘為佳,幼童每增一歲、僅增加兩分鐘專注力。 ♡ 親子共讀之益處:提升語文能力、專注力、觀察力。 ♡ 說故事之立場 - 說故事之人必須立場要中立、客觀。 繪本配合教學: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 兒童文化館 → 文化花園 → 每月繪本選書 → 電子有聲書 。 ♡ 銀色音樂網 - 讓您的孩子認識西洋音樂。 繪本配合教學:歐先生的大提琴。 ♡ 桃園縣推動奈米科技教學資源網 - 繪本配合教學: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 如 何 挑 選 適 齡 繪 本 ☜ ☆ 2 ~ 3 歲 : 擬人法、反覆句、有對白。   故事中不斷有反覆的詞句、提供大讀者和小聽眾有互動的機會、   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讀過一兩次「反覆句」後、可請孩子接讀。 ☆ 3 ~ 4 歲 : 以動物、親人當主角的想像故事。   這年齡的孩子喜歡重複的讀和寫,喜歡讀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   如:小兔、鴨子、小狗、小貓、小熊或仙女、巫婆、大野狼等;   或和親人有關的書、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兄弟姐妹等。 ☆ 4 ~ 5 歲 : 以生活環境與交朋友為主的故事。   樹木、小鳥、蝴蝶、蝸牛、螞蟻、毛毛蟲   是這年齡孩子喜歡觀察的對象,五歲的孩子喜歡做中學,   小腦袋已開始思索有關性別、單親、手足、交友、自我認同等問題。 ☆ 5 ~ 6 歲 : 解決問題與推理故事。   爭第一、有什麼聰明的方法呢?明明不是我、卻被誤會、怎麼辦?   地震、火災、甚至戰爭,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這年齡的孩子不喜歡重複的內容、討厭讀和寫,   喜歡回應故事或畫面、表達不同生活經驗。 ☆ 「版權頁」出版年月§顯示不同年代的流行畫風與特質、別忘了看它一眼! ♬ 本文章內容主要摘自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 吳 淑 玲 教 授 ♬ 繪本教材的25種分類與應用  ♬ 繪本的多媒體教學與運用

文章分享∼我們在乎小孩會綁鞋帶嗎?

2006年10月24日
公開
10

我們在乎小孩會綁鞋帶嗎? 2005.04.07  中國時報 元寶(寄自溫哥華) ------------------------------------------------------------ 住在加拿大的華裔媽媽聚在一起討論的,總是哪家補習班好? 何時開始學才藝等等,好像沒有人在乎孩子是否會自己繫鞋帶、扣扣子、拉拉鍊, 這和加拿大人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幼稚園放學了,偉偉又是最後出來的孩子,原因是他不會繫鞋帶, 他來自大陸的奶奶想要進去幫忙卻被老師制止,老師對奶奶說:「放心吧!偉偉做得到的,讓他自己來。」 果然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很長的時間,偉偉終於帶著微笑滿意地出來了。 為了室內清潔,學校希望每個學生一進門就換上父母準備的室內球鞋, 下課及放學再換上室外便鞋,這項新規定卻苦了許多華裔孩子。 我的女兒也不會繫鞋帶,我自以為聰明又好心的幫他選了自黏性的球鞋,卻從來沒想過教她如何繫鞋帶, 總覺得大了就會了,我也以為像他們這些五歲的孩子應該沒幾個會繫鞋帶, 沒想到有幾個加拿大孩子已繫得很好了。 我想起在書局看過教孩子繫鞋帶的書,當時還納悶覺得浪費錢, 以為沒幾個華裔父母會花錢買那種非知識性的書。 又想起當初幼稚園的說明會時,老師也只提醒父母希望在入學前教導孩子自己會扣扣子、拉拉鍊、繫鞋帶, 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不只華裔留學生被批評為生活白痴, 只重視知識不注重生活教育的華裔媽媽,當然也會養出生活白痴的孩子。 常聽許多華裔媽媽聚在一起討論的是哪家補習班好或不好, 談孩子時只在乎課業及是否開始學才藝,沒有人在乎孩子是否會自己繫鞋帶、扣扣子、拉拉鍊。 當加拿大當地的孩子在草地上學騎腳踏車時,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家練琴或寫ㄅㄆㄇ; 當加拿大當地的孩子在草地上踢足球時,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各才藝教室趕場, 華裔媽媽總喜歡為孩子早做準備,還沒入學就先教會ABC、123,永遠趕在各年級學習課程的前頭。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老外卻相反,覺得這些知識孩子大了自然就學會了, 不需要趕在前頭,反倒是生活教育才須從小扎根。如果你也看過「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 你會發現那裡面每一條規則其實都是生活教育,都是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 到加拿大已三年了,很驚訝我所遇到的加拿大孩子總是大方又有禮貌,很少看到父母大聲斥責孩子, 總是用堅定的語氣耐心地對孩子好好說,相反地也很汗顏地常看到華裔的孩子在麥當勞前哭鬧, 父母急起來口氣就不好,說的話更難聽,例如:「你再不乖我就把你從這丟出去!」等等。 一個不會尊重孩子的媽媽如何教出乖巧的孩子?行為乖張的小孩考第一名又如何呢? 太注重智育的結果,只會教出生活白痴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