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四兄弟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黃金事件

2008年07月28日
公開
10

剛在心事區找了一些照顧生病長輩的留言,有一則是這樣的 "公公或婆婆生病失禁,做媳婦的一定要照顧嗎" 我貼上這個留言內容是為了要砥礪我自己,由於今天發生的事 老公覺得我很没用吧,一直用這件事來衡量我對公公孝不孝順 公公今天來不及走到廁所大在客廳 老公進房間來叫我去處理,當時我正餵完母奶 這是第一次老公要我去處理公公的黃金 事實上,我真的很怕黃金, 就像有的人莫名其妙會怕魚會怕怪東西一樣 連自己上的也不敢看 生了小孩後這幾年好不容易克服了幫小孩換黃金 (每次都是我幫小孩換的,老公換的次數屈指可數) 事實上老公也是很幫忙帶小孩,只是他很少幫忙換 我不斷的拜託他,可以不要我去弄嗎 不是因為是公公的關係,我看到都會想吐 老公覺得我很不孝順,說了 ”你當我不在家嘛,我不在的時候你還不是要弄” 我其實也覺得我很沒用,但我真的當下做不到 同時,澤開始哭鬧 我鼓起勇氣戴起口罩,在小孩面前決定要面對我的恐懼 此時,老公已開始處理 可是也覺得我很沒用吧 晚上睡覺時,我問他今天公公會是吃了什麼才來不及呢 他說: 可能是要測試你孝不孝順吧 我很生氣,因為怎能因為這樣而定義我的孝順與否 那平常我做的算什麼 我跟老公說,如果你不在,我也是會鼓起勇氣去弄 可是你在,而且小孩在鬧 難道是要我一邊安撫小孩一邊處理嗎 我也知道遲早有一天我也是要面對這樣的狀況 不能讓我有時間去適應嗎 心裡覺得很無力,但是看到網路上的媽媽很多都很偉大 這樣的狀況,他們都願意幫忙換公婆的失禁問題 讓我也希望我能早日克服 我想 我一直都是本著希望中風的公公在生病的歲月裡能健康開心 的去照顧他 即便是被別人誤會或不領情 我也是悶著頭自己吸收著自己的情緒 總是自己告訴自己,中風的病人難免煩躁與心情不好 這些年也慢慢調適過來了 需要時間的,不是嗎 我需要的 還是支持與體諒,請給我肯定與鼓勵 不要再給我負擔,謝謝 以下的網路留言,是為了鞭策我自己而轉貼 --------------------- "公公或婆婆生病失禁,做媳婦的一定要照顧嗎" 如果真的沒辦法出錢,請不要放棄她老人家 雖然我也不願,但遇到了,我想我還是會做吧! 我婆婆~嫁了獨子,老公癌症早逝,後來獨自撫養5個孩子 我婆婆的婆婆對她的真的很差,處處當她是外人,回想起我婆婆都會哭. 有一天我老公的阿嬤突然倒下,從此大小便.樣樣需要人服侍 (當時我公公(老公的爸爸)已經死了好幾年了) 我看著我婆婆對她的婆婆~很感動,嘴理會唸會罵,但會馬上帶起口罩開始清理她.... 每天幫她刷牙洗澡,餵她吃飯,抱她到客廳 每天都要有孫子輪流睡在阿嬤隔壁間,怕有狀況 種種是感人的,寫會寫不完,重點是: 我婆婆應該算恨她婆婆,但她很傳統,所以替他老公照顧他媽媽 (我婆跟她老公聽說感情很不好) 我老公說他們包括我們的孩子生活在這種家庭是會懂得孝順的 因為所看到的都是孝順~ 老公家的小孩每一個對他們的阿嬤真的都好孝順 有一次阿嬤吐(我還沒嫁過去) 我老公衝進房還大喊叫我幫忙 我一溜煙就衝上樓了 >< 我老公還會幫忙清阿嬤的大小便耶..... 上述是個重點,還有就是"福報" 我婆婆的孩子都很有成就,她的晚年很輕鬆,我覺得她真的很有福氣 其實阿嬤一定是也有好的部分,她天天往廟禮拜,很虔誠 所以才會有這麼好的子孫幫她渡過病痛的晚年 我從來沒看見我老公哭,唯一一次就是他阿嬤過逝時,很感動 這樣的人生也許不再精采,但不會完了 我希望如果不幸我親生父母晚年病倒,我弟媳會說:我來照顧 不會做的心甘情願,但我會試著去做 PS 前提是沒請外傭的情況逼不得已會自己做 當然能請是最好的!

bubu再談家計用度的思考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17

Carolluo問: 我對於「買不起」這個想法一直有個疑惑,當你在結帳時發現價格遠超出你的預算,所以你選擇放棄不買,可是你應該是買的起的(我認為),只是覺得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在這件事上,是不是? 我想從這裡切進,再一次討論我對運用預算的想法。 我買得起三萬多的烤箱、三萬多的蒸爐,但我買不起那套三萬多的杯子,也買不起一件三萬多的衣服;這就是我看待與使用金錢的習慣──能長久產生效益的花費,才是我付得起的價錢。 裝修房子的時候也一樣,窗戶、淋浴室的骨架、泥作這些基礎的東西必須「萬年久遠」,所以就用掉預算中最大的部份,其餘裝飾性的東西,我信任的是自己的眼光,完全沒有價值協調的負擔。 那套杯子沒有買成的半年後,我在台灣一個餐具賣場的地上看到這個盤子,標價貼的是一個15元,我真是大吃一驚,因為在我看來,她非常美。我喜歡皇家哥本哈根的餐具是受那藍白圖案的吸引,眼前這個盤子的顏色對我來說也引起同樣的歡喜,又是那麼迷人的價錢,我為什麼要在意它的品牌?所以,我買了十五個,在人最多的時候給茶點用。它在生活中對我們有非常好的貢獻。 價值的認定當然也是左右購買的因素。這個碗擺在鶯歌的路邊,一個50元。但是在我的眼中,它美極了。用來裝茶泡飯或小蓋飯,再好也不過,遠遠超過50元所標示的價值。 決定花用時,往往也跟心情有關。這套日式碗碟是十年前買的,一套各四個。如果有機會,真的很想再添成六個或八個。 何嘉仁那場聚會前,我們在三峽的民生街找到一家烘焙材料行,他們賣的東西還真多。我跟Pony去採購材料那天,一進門竟一眼就看到一個玻璃櫃裡有這組餐盤,一個標價390元,可以單買。但是因為那天買了好多材料與六十個保羅瓶,所以就覺得不應該再花錢。當「節制」是一種生活功課的時候,它的機制會在不同的時間啟動。 我特別欣賞Abby在金錢上的態度,她真的是一個窮而不酸的人。以台灣去美國讀書的大學生來說,她應該算是非常窮的,打工的費用當生活費,年年增加的獎學金付學費,但身上還是有一部份學生貸款。 她有多窮,可以從一件事上看出來。有一天她告訴我,最近太忙沒有好好運動,感覺胖起來了,我跟她開玩笑說:「妳別買新的牛仔褲喔!衣服越換越大就會忘了節制。」她笑著說:「媽咪!我不會買新褲子的,我買不起。」但是,Abby卻給我一種生活得非常好的感覺。即使她穿來穿去總是那幾件衣服,但因為自己有一種質感,所以可以看到物質之外的好。談起在賓大有許多富家子弟,但的心情也非常自在,既不攻擊別人也不自以為卑微。 大 一升 大二的時候,因為積分很好,宿舍要把她們升等到有起居室的房間,但四個室友算一算,非常務實地拒絕,理由是住到更大的房子,會增加額外的開銷。 我覺得這個社會上大部份的人都是這樣量入而出、腳踏實地生活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在限制中,生活還是有更美好的可能。

轉貼談談-「買不起」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16

在這個物價高漲的時代,作為一個主婦,對於家計的用度我總是覺得似乎應該再省一點,但慾望總是不停的撞擊著心門~ 媒體不斷的播放明星富豪的行頭,連兒童台也充滿了刺激孩子購物的廣告, 在這一片景氣低迷的環境,有人連一餐都無法溫飽,有人卻也花十幾億去購買房地產,名車珠寶,要問公平嗎?其實根本沒有答案,有次看到一個節目訪問聖嚴法師關於章小蕙拜金的看法,他回答說在於價值觀不同. 相信許多當媽媽前的小姐們每個人購物前都不手軟,但成立家庭後一個比一個精打細算,多少會為家人犧牲一些些物慾,也不以為苦,因大家心中各有一把尺 . 這篇文提醒了我堅守預算與節制的重要,對於物品的價值,不在金錢價值而在使用者的taste,有沒有珍惜或把他用出超乎實際價值的能力,我會再精進~ 還有婉轉的表達方式,的確能讓孩子的心感覺自在,這是一種智慧 ------------------------------------------------------------ 作者bubu 新加坡烏節路上的義安城有家咖啡屋,從1996年短暫停留在遠東公寓時,因為方便,朋友約見面總是以這家咖啡屋為定點。雖然皇家哥本哈根的磁器很有名,但我不曾買過它們的產品。了解一個產品的名氣與想要擁有,對我是全然無關的感覺。 去咖啡屋時,我總是點卡布奇諾,用來裝那杯咖啡的杯子,每次都給我一種非常舒服好拿的感覺,所以,在第二次遷居新加坡的2004年,有一天從咖啡屋走出來的時候,我直接往B2的磁器專櫃走去,我想帶幾個杯子回家。 雖然很多人因為我的餐具很多,而以為我有收集餐具的習慣,但是我其實是從不為“純收集“而買餐具的,所有的購買都是為了“用”,所以每次會買六到八個,希望家人聚集時夠用。 我沒有想到那杯子每個都超過我的預算,奇怪的是,那天我也沒有在購買前把價錢換算清楚。等店員把六個杯子都包好,告訴我總價之後,我才猛然發現那是台幣三萬四千元。 我對任何事的反應都很直接,第一個念頭是,我不該花這筆錢,第二個念頭是,趕快告訴服務的小姐,等著被罵。 我望著接過的帳單,帶著許多抱歉跟那位小姐說:「我算錯價錢了,這對我來說太貴了,其實我買不起!」因為已經讓她花費精神包起來了,所以,我提前把小人之心都準備好,等著她好好酸我幾句。沒想到那位樸素的中年的婦人一聲朗笑後,只簡單地給了我一個回應:「沒有關係的,我們也買不起。」那「起」字的尾音托得長長,好像給我一個安慰的擁抱,讓我走出店家的時候沒有尷尬的感覺。 「買不起」是非常奇妙三個字,很難讓人坦然,或許這樣說更真切,當別人買得起而自己不能的時候,那感覺無意中是會壓迫人的。但是,如果我們不學習坦然地面對這種情緒,它就會轉成各種各樣的怪面貌來掌控我們的生活。打腫臉充胖子是一種,過度自覺、動不動就否定自己是另一種。它最大的傷害是讓我們不能誠實、自在地跟自己相處。 所以,如果我們要跟孩子解釋這個用度的限制時,應該用的語言與態度,都要能好好表達真實的心境;更重要的或許是,在這之前,我們得先在心中釐清我們對滿足的定義,讓「買不起」不成為一種全然負面的壓力。 親子語言學43── 從超市的冰櫃中拿起鮮奶,身邊有位小學生也拿起奶酪在觀察,一會兒,他的母親從旁邊走來,對他喝道:「放下!別想了,我們買不起!」然後轉身走去結帳。 那男孩輕輕放下奶酪時,頭低低地往我的方向一偏,或許他曾偷眼看了看我,而我也了解他對那幾句話所感到的莫名尷尬。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買不起的東西,教導孩子克制不必要的物慾是非常正確的教育,但不必在提醒量入為出時,加入讓他們感到自卑的話語。 我們應該了解,任何年齡的人都一樣,當擁有的期待失落時,有時候會混雜著別人眼光的壓力。特別在這個商業全力刺激物慾的年代,父母不能不慎重地從言語中傳達出坦然的價值觀。 如果我是那位媽媽,也會讓孩子了解預算不夠的問題,但希望自己不要用「別想」來連結「買不起」,只單純平和地讓孩子知道,一天家用中可以用來購買食物的金錢量度,如果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這是金錢分配的思考。 教導節制時,父母如果不以怒氣一再強調遺憾,孩子自然比較不容易產生己不如人的感覺。社會中,因為過度強調經濟力所造成的優勢,孩子難免對金錢的價值產生偏頗的迷思。就像父母在評價朋友時,如果不論及任何行事為人的優點,只強調對方財力的優越,孩子就很難不把「富有」當做值不值得尊敬的指標。當這些標準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的時候,他怎能不感到自卑? 生活在物質標準不斷被提高的時代,孩子要面對誘惑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他們有平心靜氣的父母,相信領會到滿足的機會就一定會大一些。

bubu處理無禮回應的智慧

2008年07月23日
公開
12

Dear Nancy, 這杯咖啡是五月回新加坡,回憶起這件事在烏節路上他們的店拍的 〈在網路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店的桌面與照片相同〉。 我說過每個人都有買不起的東西,我不需要技巧來展示我所擁有的, 大家都知道我在分享這些器具的用法與美。 我想告訴妳的是,我們應該要試著學習尊重別人,試著與自己的心情 快樂相處。 一個人想要罵人的心情,我可以懂得,那叫憤怒,不管他表達的憤怒 是誤會或真實,至少他面對面讓對方了解了為何憤怒。 妳拐彎抹角諷刺人的心情,我相信一定非常複雜。 想跟妳說 請簡單看待別人與許多事。 Bubu Dear Nancy, 我很謝謝妳兩次的回應,它使我因而更深刻地確認,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對別人保有一種公平的善意,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我們一眼就看得到,隨手丟垃圾所給環境帶來的負擔,但是我們卻不常看到自己 一兩句負面的言語與評論,所帶給周遭相處的人情緒的污染。謝謝妳為我做了一段非常好的示範,我已深刻地感受到那種負擔。 我但願妳有複雜的動機並與我有利益的衝突,因為如果真是這樣,這些由誤會串起的小小惡意,就不會失去邏輯上的合理性。 我很喜歡孔子說的那句話:「以直抱怨,可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Nancy,那些在花園裡對我友善的媽媽們,難道不值得妳與我的珍惜嗎?而我盡自己能力所回應的友善,難道不能說明我的以德報德嗎?這不過是大家最基本純良心意的討論與分享。 妳有沒有想過,就以同時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我們能成為朋友得有多少巧合?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一定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彼此壓榨掉對人性的信心嗎? 我也但願妳的生活跟我有緊密的交集,因為果真如此,我相信妳就絕對不會對我有這樣斷章取義、拐彎抹角的否定了。 這個世界住著很多人,不是每一個人我們都喜歡,但是,請給妳不喜歡的人應該有的尊重。不要到別人家去指責妳所認定的錯誤,除非她已經把那個錯誤帶到共有的環境裡來、受到仲裁並影響了別人。 Bubu

家庭愛小故事

2008年07月18日
公開
16

轉貼bubu家的小故事,家人之間因為有愛,所以能體諒而包容,令人羨慕 這也是我所期待中的生活,從我開始多多實踐,家庭好氣氛大家都有責任 bubu說: "「如果老天爺給我們很好的姻緣,也需要我們去維護它; 如果老天爺給我們很好的兒女,也需要我們去維護他/她。」 「維持、養護」確實是我透過對「珍惜」的認知,所帶出的生活實踐。" 故事一 在生活的愛裡面,Bubu一家人是比較行動化的。Bubu是一個食量很小 的人,如果有一樣東西是她比較喜歡吃的,翁大哥不會一直說:「妳 吃!妳吃!」,他會開始不吃那樣東西。 故事二 家庭愛:84歲的阿公耳朵不好,有時看NHK的聲音很大,穿透好幾個房 間。在新加坡時,Pony剛好要申請大學,這樣會不會影響Pony念書? Bubu去關心Pony,Pony說:「媽媽沒有關係,我可以在阿公看電視的 時候,我去畫圖,我去做那些不怕被吵的事情。」在一個家庭裏面, 沒有誰要為誰犧牲,那種愛是因為了解體諒而成全。 因為家人這樣的好,所以我們要維護、要珍惜! ”珍惜” ”節制”四個字 我想bubu傳達的是∼想如何收穫就應如何栽呀 當我們抱怨先生小孩做得不夠多的時侯,更應看到他為我們做了什麼, 而且更應反觀自己是否也做得夠多而讓家人都體會到我們的付出 bubu生活態度的用心嚴謹不是只在某些事上的堅持而是全面性的自我 要求,相對的小孩在此身教環境下也就能如此穩重如此的善解人意 當我們做家事時是用什麼心情呢 bubu說她是以"很榮幸"的心情為他的家人做著家事 所以我想就是這樣的心情,做起家事的心情是愉悅的 不是邊做邊抱怨誰都不來幫忙...讓週遭處在不快樂的氣氛中 可以這麼說嗎 希望小孩愛閱讀,爸媽自己就要喜歡看書 那希望小孩能做家事打掃工作,爸媽自己也要很愛打掃愛乾淨才是吧 所以希望家人付出前,我自己就要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