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璿媽媽

日期

#Tag

2007年03月03日
公開
6

遊陽明山

今天臨時起意要去陽明山, 因為爸拔說今天很多人要補上班,去陽明山的人應該不會很多.. 所以我們就趕緊準備準備出門去囉~ 因為仰德大道交通管制,所以我們從北投繞上去, 到了山上人還是很多啊~ 今天天氣又好的像夏天一樣,所以還是吸引了很多人上來. 進到陽明山公園裡,還好璿璿大部份時間都自己走, 只是很愛去撿地上的東西還有抓泥土, 抓到指甲縫裡都黑黑的 ↓一屁股坐在地上撿東西玩 看我撿到什麼 ↓又撿了一個刺刺球 又撿到了什麼啊 走走逛逛,也花了3小時左右, 璿璿也累的開始發脾氣了, 哄他坐上推車,泡了瓶牛奶一喝,果然還沒喝完就睡著了. 我們也就走出陽明山公園了~ 出了公園,爸拔想去找喝下午茶的地方, 繞了半天找不到上次去過有很多家景觀咖啡店的地方, 卻又繞到陽明山公園的後門, 不過卻也不小心發現了一家"發現花園"餐廳. 這一家的view不錯,佔地也廣,有一片草地可以讓小朋友跑跑玩玩, 只是消費也不算太便宜, 入園就要$100,雖然也可以抵消費,但正餐一套隨便都要$400-$500. 飲料一杯也都要$200...所以偶爾來一次還可以啦~ 璿璿在這裡玩的挺高興的,尤其要下去草坪要走一段樓梯, 璿璿就在這裡爬上爬下的, 在草地上也是一會兒學小狗爬,一會兒又撿些有的沒的, 再不,就又伸手抓泥土...這次指甲縫裡的大概洗不掉了 不過,玩的高興就好囉~~ 有機會再上來玩玩吧~ ↓璿璿最愛在這裡爬梯 這裡風景不錯喔 ↓又愛撿東撿西的 《更多照片點這裡》

2007年02月23日
公開
6

飛牛牧場

飛牛牧場

2007年02月22日
公開
6

過生日+採草莓

今天大姑姑全家,二姑姑一家和小姑姑,彥喆還有外公外婆都來幫璿璿慶生~ 下午大家陸續到我們家, 除了二姑姑他們去行天宮拜拜比較晚到, 其他到的人我們就先唱生日歌切蛋糕囉~ ↓唱生日快樂歌囉~ 唱生日快樂囉 ↓外公幫忙吹爉燭 吹蠟燭了 後來外公提議去內湖採草莓, 之前本來就想去採草莓,所以吃完蛋糕我們立刻就往內湖出發囉~ 找到了草莓園時天都快黑了,還好有一家還開著, 趁著天黑前我趕緊採了些草莓. 這裡的草莓園整理的還不錯,有搭棚子,所以蟲害應該比較少, 也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旁邊還複合式經營了一家咖啡店. 有機會可以再來喲~ ↓在草莓園裡 草莓~ 採完草莓,外公本來想隨便吃個飯就好, 但爸拔提議到美麗華的喫茶趣吃飯~ 所以我們又轉往大直去. 因為剛好是吃飯時間,所以我們等了大約20分鐘才有位子, 不過位子還不錯,剛好可以看到摩天輪喔~ 今天就這樣過了璿璿的第二個生日囉~~ ↓在喫茶趣吃飯 有什麼好吃呢 話說大姑丈送了一台挖土機給璿璿, 但電池才裝上玩不到幾秒鐘,挖土機就不動了.. 後來,大姑丈趕緊在我們去採草莓前又去換了一台新的. 晚上我們回到家後爸拔又裝上電池, 這次更離譜,電池才裝上就一陣燒焦味,還冒煙.. 媽咪怕整個燒起來,所以要爸拔趕緊拿去陽台. 爸拔又再打電話跟大姑丈說..姑丈說要再來拿去換, 我們本來想,就把它退掉了沒關係.. 但姑丈大概覺得不好意思吧,還是又把它拿去換. 隔天我們從飛牛牧場回來後,姑丈又專程去換了一台. 終於這次是沒問題的囉~~~ 也謝謝大姑丈喔~

2007年02月22日
公開
5

滿2歲

寶貝~ 生日快樂~~

2007年02月21日
公開
4

逛關渡&淡水

逛關渡&淡水

2007年02月11日
公開
4

轉貼: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情緒怎麼辦?

小安是個活潑可愛的中班孩子,但是他有一招父母最害怕,也最反感的舉動,就是常在公共場合鬧脾氣,有時吵著要買玩具,或是要吃東西,不然就是不願意前進。狀況百出,讓爸媽好怕帶他到公共場所!您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教養困擾呢?請聽聽專家的建議。 理性親子溝通模式  孩子在公共場所鬧情緒,通常最難堪的是父母,孩子本身並不是那麼在意他人的眼光。由於孩子是很活在當下,又與自己的本能與感受有很自然的連結,所以他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四、五歲的孩子,雖然很會說話,表面上看起來很懂事,但對於「社會規範」與「社會制約」知道的並不多,父母要多多引導孩子觀察,並清楚告知與指引。同時,也要清楚的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期望與感受。但,這些都需要仰賴平日已經建立的「理性親子溝通模式」。 什麼是「理性親子溝通模式」?  孩子發出需要訊息 → 父母傾聽 → 同理孩子情緒 → 引導孩子思考 → 陪伴孩子選擇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 → 反悔或無法決定 → 父母傾聽 → 同理孩子情緒 → 引導孩子思考 → 陪伴孩子選擇 → 做出決策 → 親子都同意 → 孩子發出需要訊息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的傾聽」是很重要的關鍵。若是父母能對孩子想表達的感受表示關注,才有可能「設身處地」的替孩子設想,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關鍵。如果有效的執行「同理」親子溝通技巧,孩子的情緒能量就會「轉換過來」。例如,從哭鬧轉趨平靜。在孩子的情緒轉換之後,他才可能再度擁有思考的能力。再來,父母就要引導孩子「思考」,一起想一想,剛剛發生什麼事?是誰的問題?自己還是父母的問題?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協助孩子「看到或想到」不同的解決途徑,會創造出什麼樣的結果?親子一起討論,找出彼此都感到平衡的選擇。 父母的情緒管理與信念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會失控?  由於父母對「公共場合」有成人的定義與判斷,例如:要有禮貌、行為舉止要合宜等,有社會期望與規範的制約。所以,越在乎他人看法的父母,在公共場所裡,就越容易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緊張。這樣的緊張情緒,也會影響孩子,或讓孩子聞嗅出「父母的弱點」,倘若,孩子又有需要父母卻不願傾聽、回應,不予以滿足,那孩子就會「出狀況」,好讓父母重新「對焦」,讓他的需要變成是重要而不可忽視的事!  我們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還在成長,仍不夠成熟。如果父母勉強孩子去做超過他發展上所能做到的事,就會產生很多的困難。很多兒童或青少年的問題,都是孩子必須在父母不當的期望下,求生存的結果。孩子太乖,四、五歲孩子就像個小大人,那就失去童真,要不,就是孩子根本說也說不聽、很皮、很難管教、注意力分散。 事前的溝通規畫是預防之道  最糟的是,許多父母無計可施之時,就會使出最後的絕招─恐嚇、拋棄、失控吼叫,或打小孩。這種情緒對衝的結果,就是開啟戰端,有輸有贏。贏者勝之不武,輸者失去自尊,雙方都很不愉快的收場。所以,父母的情緒管理很重要。不要讓自己超過負荷,才不致容易失控。更要了解孩子是否是累了、餓了,因為這些狀況非常容易使自我控制力差的孩子情緒失控。或是,有些場合根本就不該帶著孩子去。舉凡這些客觀因素,父母最好考慮在先,並妥善計劃。同時,還要確切的告知,此行的目的是什麼?還有,事先與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清楚的知道父母的期望。良好的親子溝通,永遠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情緒的處理要則  首先,父母要先能穩住情緒,將孩子帶離現場,再做理性親子溝通。要是孩子不肯離開現場,就讓孩子清楚,他可以選擇當場處理,只要他願意恢復理性溝通。父母可以問孩子:「我可以為你做什麼來幫助你,好讓你能平復心情呢?」倘使,孩子仍是不聽,父母要告訴孩子:「因為你會打擾到別人,我只能帶你離開。你可以選擇安靜離開,或是把你抱離開這裡?」若是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溝通,父母可以視情況決定是否帶孩子立刻走人,一句話都不多說。只是,父母最大的挑戰仍是情緒控制;能夠鎮定的面對,理智的處理,往往不是第一次發生時,就可以做到。但是,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可以改進的空間與潛力。千萬不要將公共場所出狀況,看成是了不起的大事,孩子就是孩子,不過,父母就要像個「成熟的成人」,反觀自己,反省自己,永遠就會有更好的成長等在我們的面前。一起加油!畢竟,父母的學分是修一輩子的! 《摘自巧連智月刊成長版 2003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