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修辭到底該不該考

2009年03月10日
公開
38

天啊!小四考這個?可憐可憐孩子吧 【聯合報╱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2009.03.07 05:44 am 最近,我在大學演講,都會有教授向我反映:我完全不懂我的孩子的國文考題,又怕他考不好,只好將他送進補習班補國文。有趣的是這個孩子什麼功課都不需補習,但必須補國文。國文有這麼難嗎?請看以下的考題,這是一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考題。 這份給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考題,令我傻眼,我一題也不會做,我將考卷寄給幾百位我的好友。所有回信者都說不會,只有兩位試做,答案也都不同。我的好友中包含了多位大學校長和教授,他們一致的反應是:題目太難了,小學生不該學這些東西。究竟難不難?我最後求教於兩位大學的中文系教授,他們也不會,而且他們都說這是修辭學的範圍,小孩子怎麼可以學這種玩意兒? 我們首先要確定這種題目難不難,答案無比簡單,這當然很難。小四的孩子如何能懂「映襯」。「映襯」絕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文學修養好的人也許可以意會,我就問了好多人何謂「映襯」,越問越糊塗,至今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屬於「映襯」。 在小學考如此艱深的題目,可想而知的是孩子會多麼的沮喪,也可以想像得到孩子們對國文的望之生畏。我小時候不管這些,只學了一些成語和典故。雖然不懂「映襯」,至少會看書,也會寫還算通順的文章。尤其幸運的,我從未為國文而煩惱過,我從小就很喜歡上國文課。 不會這些修辭學,有沒有關係?對我而言,顯然是沒有關係,因為我看得懂文章,也能寫文章。我的那些朋友,也都不會「遞進」和「承接」,照樣在社會生存,好幾位非常出人頭地。我為了小心起見,又去問了幾位中文系教授,他們都說學了這些學問,無助於小學生的國文程度。我們大家每天都會讀文章,有那一位是因為知道每一句話的修辭格以後才瞭解文章的意義的?又有那一位在寫某一句話的時候,知道這個句子屬於那個修辭格的。比方說,我們小時候都曾寫過「媽媽愛我,她每天燒好吃的菜給我吃」。我們恐怕一輩子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格。 我不願在此追究這種出難題考學生是如何開始的,很多人說,這種難題的受害者是廣大的無辜小孩子,受益者卻是補習班。我希望這不是事實,因為考試領導教學,已非好事,補習班領導教學,完全是匪夷所思。問題是: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員知不知道小學生的痛苦呢?我建議教育部的大官們做做這份考卷。做完以後,總該採取一些行動吧,我們的小孩子太可憐了。 我們小學生的家長們不能再對這件事沉默了。你們應該讓教育當局知道你們的想法。孩子害怕國文,是一件可怕的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774887.shtml 李家同登高一呼果然引起討論,這二天的聯紙吵得沸沸揚揚,修辭到底該不該考? 報紙上討論的小四課文是康軒國語四上教材,幸好上學期晴的國語考卷沒有出現這麼「高級」的考題,遞進複句,老實說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修辭名詞,晴他們的課本有沒有提到,好像沒有,但竟然有學校出了這樣的考題,也難怪李家同要跳出來為小學生鳴不平。 身為中文系不材生的敝人,還是覺得修辭不該考。因為修辭是作文技巧,怎麼會拿來當考試題目?這應該是前些年聯考(或基測學測)不考作文時的變通方式,因為不考作文,又怕孩子不懂寫作技巧,只好變相的考修辭名詞,結果考試引導教學,命題方向也陸續加入修辭考題,但是現在已恢復作文寫作,那還有必要考如此艱澀冷僻的修辭嗎?與其去考什麼映襯或遞進複句,不如教孩子怎麼應用課本上的句子,變成作文或平日說話的養分,這不就是國語文教育的功能嗎? 背了一堆修辭,但是下筆時腹笥甚窘言之無物者大有人在,不是都考過了嗎?怎麼還不會用?這就像一個人背了一堆食諎,卻從來不下廚,頂多是說了一口好菜,卻燒不出一道菜,修辭是要拿來用的,知道技巧還得會用,否則背了映襯、設問、排比,在寫作時還是完全用不上,那又怎麼樣?就像很多孩子把作者生平或課文倒背如流,可是真要問起意涵或賞析等統合性文學知識,就眼冒金星,頭痛萬分。 很慶幸在國高中的國文課遇到的老師在引導賞析時很有深度,而不是在背註釋或考試的題目上打轉,所以直到現在仍然都記得高中老師講蘇東坡的赤壁賦,她說這篇文章蘊含很深的哲理:朋友哀歎人生之短暫,但東坡卻從變與不變的二種觀點來看,在變動中沒有事情可以永恆,因此不必哀歎,但如以不變的觀點來看,人物萬物都沒有止盡,那又何須自憐,把握當下享受清風明月,不就不枉此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十幾歲時雖然不太懂老師說的哲理,但還是覺得這篇文章很美,幸好老師沒有告訴我們這句和那句是排比,這裏是對偶,那個國字又該念什麼音,所以我的心裏留存的是完整而一氣呵成的文章,而不是經過拆解只是應付考試用的「死知識」。 上周晴班上舉行了字音字形考試,成績優秀者可以代表班上參加校賽,校內再選出優勝者參加北市比賽,晴回家說試當中有女媧,幸好她聽過女媧補天,所以知道「媧」字怎麼寫,還考了尷尬的國字,她說不會寫,我沒多說什麼,字音字形算是基本功,這急不得,坊間有字音字形比賽題目的參考書,晴告知我有這個比賽後,上回去逛書店時瞥了一眼,心想到底詃不該買?幾經考慮,還是沒買,除了知道字怎麼寫,怎麼念,更希望的是孩子能活用這些字,而不是在知道他們的用途之前,就已經變成死背字音字形的考試機器。張大春在認得幾個字中寫道- 認字,從來就不是國語文教育,更是情感教育! 大哉斯言看官我拍手叫好,字是認識語文的敲門磚,他們都還來不及看出這塊磚和那塊磚成色有何不同,考試教育就已經推著孩子們去蓋豪宅,怎麼不令人生畏,甚至望之生厭? 文字,語文,生活,文化,我還是喜歡這麼看待語文教育,它是創意力量的一部分,不管考試如何引導教學,文字仍以它一貫的美學,隱約吸引著那些看到它本質之美的孩子�大人。

舒國治的好文章

2009年03月06日
公開
7

聯合報╱舒國治】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 2009.03.06 06:11 pm 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每日起床後,只在直直橫橫十幾二十條街巷穿梭,吃餛飩的攤子、買燒餅的小舖、喝甘蔗汁的店家皆相距不遠。雜誌社要交大開本刊物給我,皆麻煩他們留置某幾個咖啡店,我隨後步經手取便是。每年秋天,好友相贈的一大箱老欉白柚,亦是煩請寄至近處朋友公司,固然一來有樓下管理老伯收件,我不用候家等門;二來我提貨時,也自此地開始分贈,廿分鐘散步下來,將八九顆碩大白柚分贈將盡,自留一個擱家中,香上一個月,再切食之。流出去的那些,我往往在串門子時東吃到一瓣,西吃到一瓣,欣喜莫名。 隨意冶遊 粗茶淡飯俱是珍饈 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每日走路的路線皆頗接近,許多門牆經過多次,亦未必留意及之;不少樹花看過多次,亦未必有所膩厭。停下歇腳的定點,常是那幾家熟悉之店,有時佇足,不過說幾句笑話,有時一坐,賴上好幾小時。然則會去上那裏,主要為了出門;而出門,為了四處巡巡看看。便因巡看,很容易誘於舊書店,一下子鑽了進去,竟埋首好幾小時才能脫身,這又很諷刺的違背了巡遊泛看的本意。 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報紙已一二十年沒看,而世上發生事也竟可自左近遇上的人聽獲。茶已有同樣長的時段沒在家泡過,皆在店面櫃上或人家客廳喝到。此種福份,彌足珍惜。又吃飯,亦在村上;有時想吃一盤蛋炒飯,竟然不遠處也有,麗水街淡江城區部對面的「小茅屋」,這小廚房竟像是專為我臨時設的,即煩囑飯不用太多、油極少、蛋炒得嫩生些,也皆辦到,就像在家中吃它似的。而它是在人家家,又可付錢。有時搭一碟海帶、一碟乾絲、一碗紅油抄手,更是酣暢。 我生活在台北這村莊上,遇有醫藥疾病的疑問,總有好幾個知識淵博的中醫西醫可以三兩通電話便能解惑。遇有練功行氣的自我保健方式,亦極多同好可以互相授受。遇有自己或別人的心中積悶,我們與太多的朋友皆可做他們傾吐的對象,噫,我生活在何其好的一塊村莊上。 閒步異鄉 山巔海湄皆為我有 或許我太習於過這樣小巧、鄰近的村莊式生活,就連觀光到了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亦每日在古城近處反覆巡走,時而登上老橋,停步眺觀,或索性過橋向北,登「哲學家步道」(Philosophenweg),南眺古城,美景盡收;但更振奮的,是氧氣與寧靜。時而向南攀爬至城堡(Schloss),驚見高山上有恁大平曠處、有恁大的石材建物。 主街Hauptstrasse與旁街Untere Strasse亦是來回盪步。兩家咖啡館Cafe Weinstube Burkardt與Cafe Knosel不時坐下,看幾頁書,寫幾行字,餓了,叫一盤簡餐,比目魚簡餐美味極矣。 甚至我到花蓮亦是過村莊生活,太魯閣遊畢,海岸車遊過幾十公里,其餘便皆在市內步行可及處。往往由「舊書舖子」逛到「時光二手書」,由「璞石」的咖啡再吃到「泥巴咖啡」的貝果,而吃飯更貪圖近距,全在大同街解決了,由「四八高地」吃到「三十九號招待所」。其餘無事便隨意瞎走,溪邊也去,小山也爬,清風徐來,中人欲醉,走著走著,竟不覺走往下榻民宿,準備睡一個午覺了。

令人羨慕的工作

2009年03月04日
公開
8

上周和孩子無意中閑聊,應該培養何種能力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找到工作,我提到了澳洲有個無人島徵求管理員,年薪聽說好幾百萬,入選者可以住在島上,觀察生態,向全世界介紹這個美麗的島嶼。 晴靖聽了當場欣羨不已,我說可是一定要會說英文,能寫文章,還要會游泳,並且有豐富的生態知識,而且還要能夠擁有獨自生活的自理能力,這些要項缺一不可,今天中午晴回公司吃午餐,她翻閱晴爸買的聯合報,在第三版就看到台灣有個女生入圍最後資格。 晴很仔細的看了這個入圍者的資料,她說這個姐姐好厲害,英文很強,而且她也會開車寫文章,拍照,真希望她能當上管理員! 順勢跟晴說高薪固然是誘因,但重要的是當機會來時你準備好了沒?一定有很多人也想去應徵,但連最基本的資格都沒有,英文好、體力好、生態知識缺一不可,所以不必羨慕這麼好的工作機會,如果是二十年後,再有這個機會,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去應徵? 靖一回公司,晴立刻很高興的跟弟弟說:上次媽媽說的那個島在徵求管理員,我們台灣有一個女生入圍了唷。靖也立刻看了報紙,他的表情是「有為者亦若是」,一直跟孩子強調不要只看薪水,要看看人家是從全球三萬四千個求職者中脫穎而出,進入前五十名。靖一聽大叫一聲,那麼多人,這個姐姐很厲害!我說對,但是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沒到最後公布名單,這五十個人每個人都有機會,前提是要打敗其他強勁對手。 雖然還不知道台灣唯一的入圍者能否進入最後十強,但是我很開心有這個新聞,讓孩子見識到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且不分性別,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做到你想做的一切。 順便幫這位入圍者拉票,只要到以下網站http://www.islandreefjob.com/#/clare 寫下您的email就能投票,Clare 來自台灣,請大家支持她!

國中生看的中國文學發展史(詩歌部分)

2009年02月25日
公開
28

這是我上課的內容,對象是國二學生。 中國文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為詩歌(韻文),二為散文,三為小說戲曲。 詩經→楚辭→漢朝樂府(古體詩)→唐詩(近體詩)→宋詞→元曲→現代詩 詩歌最早的起源是詩經(北方文學代表),詩經時代之後是南方的楚辭時代,二者作品都有押韻,但用韻自由,可以換韻,也不像唐詩講求平仄或對仗,詩經字數整齊,多是四言,楚辭則字數不一。 樂府與古詩皆稱為古體詩,乃相對於近體詩(唐朝)而有的名稱。 西漢武帝正式創立樂府官署收集民間詩歌入樂,樂府詩興起,樂府多半不知作者為何人,此時詩的字數由四言而五言,是形式的一大進步。詩歌因而有迴旋轉折的餘地。古詩十九首代表東漢五言詩成熟之最高藝術成就。 (國二上有收古詩十九首) 我國於周朝時已有不少流傳千古的詩作,不過每句詩的字數並不固定,由一字到十多字一句也有,到了東漢的古詩十九首,則是五言詩發展的高峰,每句五字,很整齊。不過,這時寫詩的限制仍然很少,例如句數就沒有限制;而詩歌的用韻也很自由,可以換韻;更加沒有平仄的格律要求。 古代樂府是合樂(就是可以唱)的詩,但流傳時日一久,有些曲譜部分已失傳,只有歌詞流傳下來,只能從標題上看出合樂的痕跡,例如有歌、行、吟、曲、樂、弄、操、引等字眼的,便是合樂的樂府詩。 魏晋南北朝時代大致上還是依循漢朝的韻文發展,但此時期出現了七言詩,成為唐詩七言的先鋒。 唐詩是我國詩歌發展最成熟的朝代,絕句律詩大行其道,又分為五言及七言,講求平仄對仗,用韻嚴格,不像詩經時代可以自由換韻,唐人稱此時代的作品為近體詩,以和古體詩有所分別,古體詩就是指唐朝之前的所有詩作。唐朝之後還是有詩作,但不若唐詩如此興盛,因此我們只以唐詩作為韻文發展之代號。 所謂「詞」,就是隋唐音樂的「歌詞」。基本上,唐詩的每句字數是固定的,有五字(五言)、或七字(七言);而「詞」因為要配合音樂的旋律,句子長短不一,所以「詞」也被人叫作「長短句」。 古詩中的「古樂府」,也是歌詞,也是句子長短不一的,但和「詞」卻有所不同:「樂府」是有了詩句再配音樂,而「詞」則是先有了音樂,再填詞。 雖然說是宋詞,但其實填詞的風氣從唐朝中期就已開始,只是因為宋朝的詞作水準及作者都較各代為多,所以宋詞因此著稱,就如同唐詩得名一般。晚唐、五代詞人代表作的《花間集》,是第一部詞作品。 詞由歌來,有詞必有歌,所以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名」。「詞牌名」,以現代話語來說,就是歌曲的名字,「滿江紅」,「菩薩蠻」,「青玉案」都是當年的流行歌曲。 元曲包括《散曲》《劇曲》兩部分,散曲和戲曲屬於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前者是詩歌的一種,後者屬於戲劇。 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此部分由於學生尚無相關閱讀經驗,因此不多做介紹。 至於民國之後興起的現代詩,吸取西方文學精華,講究意境、用字之美,不拘泥於押韻,形式是自由的,內涵是開放的,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散文發展史下回再寫。

士林官邸

2009年02月22日
公開
23

不想去陽明山賞櫻花,選擇了士林官邸賞玫瑰,沒料到才一出士林捷運站,走向官邸的道路,已見人潮。 前二天周五風大天冷,十八度的低溫突然人間蒸發了,天氣轉熱,孩子身上只著一件薄長袖,仍然顯得厚重,幸好入得官邸綠樹處處,氣溫不似外頭悶熱,孩子才終於定下心賞花。 玫瑰園裏人山人海,每一畦花圃都有不少人駐足觀賞,二小自備塑膠袋撿拾掉落的玫瑰花瓣,晴跑得不見踪影,靖跟著我,他很小心的低身聞花香,興奮不已的靖說每個品種都好香,但香味不一樣。 和上回去貓空相較,今日是一樣看花兩樣情,在人聲鼎沸中賞花,完全沒有什麼悠閑的感覺,但看到許多家庭全家出動,踏青賞花,也覺人間的無限美好,唯一缺憾是許多民眾任意進入草坪,完全無視「草坪保養中」的溫柔宣示,靖很有正義感的說”這些人已經不能用文盲或白目形容”,想向管理單位反應,但看了半天,沒有任何管理人員在辦公室裏,只得作罷。 官邸的二層式洋房正在整修中,這回靖特別注意了楓香舞台區的那棵楓香,樹上爬滿了附生植物,彷彿穿了一件綠毛衣。靖說楓香好厲害,沒被附生植物纏死。後來看到一處草地,裏面設有休息座椅,二小說這應該可以進去,所以我們進去稍事休息,結果二姐弟一看到樹就技癢,他們把鞋子脫掉爬樹去,矯健的身手引來側目,許多家長也紛紛仿效,鼓勵小孩爬樹,但有些比二姐弟大的孩子連最基本的技巧都十分缺乏,有個阿嬤說:你家小孩很會爬樹,我只好很禮貎的回答:常練就會。 離去時叫孩子去洗手,靖說:我還蠻喜歡手上有土土的感覺。 什麼叫土土的感覺? 靖說:就是摸了樹,樹的屑屑掉在手上就會有土土的感覺。我喜歡這種感覺,不想洗手。 理由充分,土土的小手是摸過大自然的手,反正沒打算要吃東西,那就讓孩子再多擁有一下「土土的手」吧。 今日置身鬧區中賞花,少了閑情意致,但花香盈袖仍是樂趣十足。

萬華半日遊(晴晴創作)

2009年02月11日
公開
23

旅遊小書-萬華半日遊 前言   萬華以前被稱為「艋舺」,這是平埔族語「獨木舟」的意思。這裡緊鄰淡水河,可以讓船停靠,是台北最早開始發展的地區,媽媽告訴我一句話:「一府、二鹿、三艋舺」,原來艋舺曾經是台灣最熱鬧的三大城市之一! 今年寒假要做旅遊小書,媽媽決定帶我去認識這個有很多古蹟、老街、及充滿民俗生活的地方,出發囉! 散步路線  我從捷運地圖下載,再截取出今天散步的地區http://www.trtc.com.tw/img/ALL/Route2200/085.jpg 龍山寺 地址:台北市廣州街211號    ●交通方式:捷運龍山寺站 ●公車: 龍山寺38,205, 49, 234, 264,藍29,233, 701, 601, 628, 龍山寺站263, 310,702, 703, 705   艋舺地區最受歡迎的寺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飛機轟炸,正殿全毁觀世音菩薩卻完全沒事,信徒相信這是「佛祖靈感」,因此更加虔誠的信仰。 龍山寺供奉了很多神明,還有精美壯觀的建築,不只是國人喜歡到這裏拜拜,也是許多觀光客很喜歡參觀的旅遊景點。 青草巷 地址:台北市西昌街二二四巷。 交通方式:坐捷運或公車到龍山寺站後,從龍山寺旁邊的小巷進入就可以看到了。   上古時期神農氏嘗百草,發現植物可以治病,因此用草藥治病的傳統就這麼流傳數千年。現在台北市只有萬華的西昌街二二四巷還有許多青草店聚集,成為萬華獨具特色的街道,真沒想到原本不起眼的車前草、蒲公英等小花小草竟然可以成為藥材,走在裡面可以聞到花草的味道,還有濃郁的泥土味呢。 。 學海書院 地址:台北市環河南路二段93號 交通方式: 可以坐公車到龍山國小附近下車走過去,或由龍山寺出發, 沿著廣州街走到環河南路左轉, 約一分鐘即可看到。   這裡是台北市唯一僅存的書院,因為網路上寫著:週一到週五對外開放,於是媽媽帶我去參觀,沒想到到了那裡大門深鎖,媽媽按電鈴詢問,接著就有好幾隻大狗衝出來在裡面對著我們狂吠,後來有一個男人走出來問我們有什麼事?媽媽問他為什麼沒開放,他說因為裡面太破太舊,為了安全起見,才不開放遊客進入。我們站在外面,只看到破破的燕尾,我覺得好可惜,這麼好的古蹟為什麼政府沒花錢整修? 剥皮寮 地址:台北市廣州街101號 交通方式: 捷運龍山寺站 公車:老松國小302,218, 桂林路 18,265,527, 龍山寺38,205, 49, 234, 264,藍29,233, 701, 601, 628   剥皮寮老街的範圍很大,從昆明街、廣州街到康定路,像一個ㄇ字型,它是萬華目前仍然保有清代街道的街區,關於它的名字有許多說法,有人說剥皮是來自於剥獸皮或剥樹皮,也有人說是日文發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裏是清朝時艋舺到古亭的必經之路;而且它曾經是十分繁榮的商業區。   民國九十一年政府花錢把這裏重新修復,我們去參觀時修復工程還在進行,只有一部分完工對外開放,台北市政府將它命名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原本破舊不堪的老街,變成了古色古香的展場,幸好有政府出錢,這裡才能變成有特色的老街。 青山宮 地圵:台北市貴陽街二段218號 交通方式:公車祖師廟站218,232,205,513,,沿著貴陽街二段走五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或由龍山寺(請參考前面龍山寺交通方式)沿著西園路往貴陽街方向前進,大約十分鐘可以走到。   清朝時期有許多大陸福建的居民,移民到台灣,結果住在艋舺地區的移民感染瘟疫,於是居民向青山宮的靈安尊王祈求保祐他們不要再生病,後來他們的病都好了,從此青山宮就變成居民的信仰中心。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是靈安尊王的生日,當地民眾會舉辦三天的遶境大典,各種藝陣、陣頭十分熱鬧,是萬華地區最盛大的民間祭典。 旅遊心得   這次的萬華古蹟半日遊,我看到了古老的市區,也看到了很有趣的青草巷,瞭解萬華地區特有的風貌。除了這些有名的古蹟或旅遊地點,我還看到很多古老的建築,它們雖然沒有被列為古蹟,但是也很有持色,媽媽說那是因為萬華地區以前很繁榮,住著很多有錢人,所以他們才有能力建造這麼華麗的房子。   雖然現在的台北市很進步繁榮,但是還是有很多古蹟存在,參觀古蹟可以讓我們認識台北市以前的歷史,和先民們生活的方式,讓我們更愛惜自己生活的地方。 ∼∼∼∼ 這些內容晴寫了二天,前言是我提示下完成(一府二鹿三艋舺),為了這本旅遊小書,我們在過完年後還特地去圖書館借手工書55招,原本要做成屏風式小書,可以收納在瓦楞紙盒裏,但公司只有一台小小印表機,無法印出連續效果,又不想列印後再貼在屏風小書上,所以就用採最基本的印法,雙面列印,再加上裝訂,為了營造古色古香的手感,特地去找一只紙箱拆下瓦楞紙板部分做成封面,弄了很久,忘了拍照,等從學校發回再來拍下這回的手工書作品。

小書創作(靖靖)

2009年02月06日
公開
10

題目: 邦邦找朋友 放假了,兔子邦邦很無聊, 他想找事情做。 「媽媽,有什麼地方需要我幫忙嗎?」 媽媽說:「不用了,去做你的事吧!」 邦邦想著那我去找同學打球吧。 他打電話給猴子阿明: 「喂,阿明,你要不要跟我去打球?」 「不行,我要去補習。」 「好吧,BYEBYE。」 連阿明也沒空,真煩。 於是邦邦去找鄰居斑馬大山, 他問:「大山,你可以陪我玩嗎?」 大山說:「不行,我要寫功課。」 邦邦說:「好吧,那我去找別人吧。」 邦邦和大山說再見,又去找大熊丁丁。 「丁丁,你可以和我玩秘密基地的遊戲嗎?」 「今天不行,我要拖地。」 「嗯,那下次吧。」 邦邦好難過,大家怎麼都沒空? 他想了又想……「有了! 我一直待在家裏不出去玩,他們就會來找我了。」 過了好幾天,朋友仍然沒來找邦邦, 他又開始想:「為什麼他們都不來找我呢?」 想了好久,他終於想到了! 原來平常朋友要和他玩, 他也常常沒空和他們玩, 所以現在大家就故意不和他一起玩。 邦邦打電話給阿明、大山和丁丁, 向他們道歉,他會改進這個缺點, 朋友們也都原諒了邦邦。 邦邦好開心。 當他生日的時候, 他邀請了所有的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 從此之後,大家都願意和邦邦一起玩, 邦邦再也不會覺得很無聊了。 ∼∼∼∼∼ 寒假功課要做一本小書,靖靖說沒想到寫了二天才這麼一點點啊,只改動一二個句子及用字,打好後貼在小書上,他自己繪圖。

忙碌的周日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15

周六日又見久違的陽光,今天七點半起床,只見金黃的陽光灑滿山頭,喚醒二小,靖要去參加國興盃圍棋比賽,晴和同學約好要去圖書館討論科展研究事宜,. 周日早上的公車不像上班日那麼擁擠,車過大坪林捷運站,看到排隊人潮,難不成有什麼特賣?再仔細一看原來是領消費卷的民眾.差點忘了今天要去晴的學校領消費卷. 先送晴進公司,我再和靖去搭公車前往圍棋比賽處,原本以為會耗時良久,沒想到才四站就己抵達文山第二戶政事務所,還不到九點,但報到隊伍己經得排隊.完成報到後,我們自己去拉出鐵椅就座,沒看到半個棋院同學.過了一會兒,看到靖的同學一家,把靖託付給他們,我安步當車走到興隆市場,買了中餐要煮的水餃及一小包銀絲捲,孩子很愛吃這家的銀絲捲. 回到公司接近十點,周遭沒有孩子的叫喚聲,忙了一個早上,我坐在沙發上,發呆享受這安靜的片刻,只聽到路上的車聲,還有微弱的麻雀啾啾聲,休息了一會兒又去領消費卷. 晴回公司吃中餐,原本以為他們的討論己結束,但晴說下午還要去同學家繼續討論,吃飽中餐她再度出門. 不知靖比賽得如何,打電話給棋院同學媽媽,她說級位組己經完成比賽,可接回孩子,恰巧晴爸要把我的電腦拿去送修,於是就先繞過去接靖靖,靖靖看來一臉不開心,他的戰績三勝二敗,同樣成績的級位比賽者被喚上台,不過他們這幾個戰績相同的棋院同學都沒上台,所以他看來一臉不開心. 回到公司小憩一番,三點多,帶靖河演騎車,這是第一回帶孩子從公司騎在巷道,沿路不免膽戰心驚,一進河演車道,心情就放鬆不少,廣闊的草地、綠樹、河岸在眼前一覽無遺,頂著陽光前進,真是愉快的單車之旅。 到了景福租借站附近,靖自己去玩攀岩,他身手矯健快速向上,再用一旁溜滑梯快速溜下,然後一轉身又向上爬,一旁還有好幾個比大他的孩子,面對岩場不知所措,我看到靖在教其中一名身材壯的大男孩,男孩試了很久才爬到頂端,但是過沒多久,男孩家長就站在他身後,一直保護著那名很壯的孩子。我坐在休息區,沒有靠近靖靖,他自己玩得滿頭大汗,溜滑梯還有不少小小孩,才幾年時間,手中牽著的小小孩,一晃眼已經是身手靈活的大孩子了。 因為晚上還要回萬華吃飯,所以我們不敢騎得太遠,到了景福就折返,靖和我並肩騎車,請他放慢速度欣賞風景,這是我們的悠閒周日時光。

超級省長大人

2009年01月10日
公開
56

這波寒流還未來襲之前,氣象報告已經大肆放送,心想老媽怕冷,一定要幫她再添買電熱器(舊電熱器被小弟拿去使用)。周二我打電話給小弟,請他去買電熱器送回萬華給老媽使用,因我要送中餐加上還要幫晴複習功課自忖走不開。 周四打電話回娘家,老媽就說:「你弟真是無彩錢,還買電熱器回家...我用暖暖包和水龜(加熱水在裏面可保溫的老東西)就好了...」當然沒說是我的主意,裝成不知道有這回事,反而虧了老媽一下:「 老媽你很好命啊, 你兒子這麼孝順, 怕你冷著了,還買電熱器回家, 他買了你就放心用吧, 不用怕太耗電.... 」 最近天冷皮膚一向不錯的老媽也被冷風刮得臉上粗糙,我幫她買了保養品,但是效果不大,上周又去後車站買了更高檔的乳液,老媽一聞言,立刻搬出勤儉持家訓話,就已經買了,不用再買那麼多,現在不景氣,錢難賺...不過當省長的女兒已有四十年以上歷史,因此我也猛打哈哈:「又不是買化妝品或大禮服給你,保養品是要讓你的臉不再乾裂,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一點也不浪費...抹一抺你的臉白泡泡幼咪咪,我們看了也會很高興啊。」面對一個生性節儉不肯多花錢的萬華阿嬤,和佐賀阿嬤的只有撿進來沒有丟掉的東西旗鼓相當,我們只好半哄半騙的讓她過得更舒服。

兒子教老公的生活小事

2009年01月10日
公開
44

2009-01-10 08:46:56 萬: 我很欽佩你啊, 大病初癒還要照顧一個病懨懨的老公.... 偷偷把晴爸的糗事寫在這裏, 周四晚上我在幫晴複習期末考的數學, 晴爸在遊戲間收摺自己的衣服、襪子, 過了一會兒他請我進去一下, 還以為是什麼大事, 結果竟然是他試了半天, 不知要如何把襪子弄成一團球, 這下換我們哈哈大笑, 靖在旁邊玩玩具, 他說我來教你, 靖很俐落的示範, 交疊、把另一只襪子翻出,捲成一團....晴爸說這麼簡單啊, 這下換我納悶了, 這個男人為什麼不會這麼簡單的收納動作?? 可是我兒子會啊....可見婆婆事必躬親, 沒把這些生活小技能教給孩子... 很認真回想一下, 晴爸因為經常出差, 所以他的衣服大部分是我收摺, 他自己處理的機會不多, 結婚十年有餘, 直到前天才知道他不會捲收襪子....實在是不知要說什麼了, 晴說爸爸在生活小事上很笨, 我說希望你們不會像他一樣.... 122.126.35.... 回覆: 回覆時間:2009-01-11 04:26:20 "結婚十年有餘, 直到前天才知道他不會捲收襪子..."何只你婆婆事必躬親?這件事也可看出老婆的事必躬親啦。 這件事我真的要為那些婆婆說一下話:媽媽有在教,兒子未必有在聽哪。你看我屬於懶散一族,能要孩子動手的事決不自己做,結果我生病時候也只有小姑娘可依靠,那位紹安老大可完全不知從何伺候母親湯水,有啦,幫妹妹一起煮了義大利肉醬。連衣服都不知道該如何晾咧,還要妹妹在一旁指導。你說哪是我不教或不放手?根本是他自己孺子不可教也。 ~~~~~~~~~~~~~ 2009-01-12 15:52:04 我是大眼鳥, 把地板看成客廳.... 萬, 我知道你有教紹安, 可是晴爸說他和我結婚後才進廚房洗碗, 以前都不用做家事, 都是媽媽做好好的.... 122.126.34... 回覆: 回覆時間:2009-01-12 23:01:36 我啊看到紹安這副樣子,現在都不敢怪我婆婆,我看我將來免不了要當的惡婆婆啦。 阿信師到現在還不太會洗碗咧!結婚都十來年,要怪也不能怪我婆婆,只能怪自己。不過我也沒這等耐心去他了,各擅所職就好啦

活跳蝦

2009年01月08日
公開
9

上個月我們到新店中央路附近的山東餃子館吃了酸菜白肉鍋,小鍋份量是六百五十元,一家四口吃下來份量剛好,他的用料很實在,除了薄片見光的白肉、炸丸子,還有蝦子、蛤蜊等不少海鮮,加上特製凍豆腐,雖然價格不菲,但是料好實在,沒得挑剔,但是吃上一回就要六七百元,實在不符全我們這種勤儉持家的主婦性格,於是我就想自製酸菜白肉鍋。剛好靖同學媽媽在愛合購網看到酸白菜團購,聽說評價很高,就託她幫我買了四小包,今天早上到貨,天氣變冷在即,晚上就盤算要吃酸菜白肉鍋。 利用四十分鐘到景美市場採買了包心白菜、活蝦、蛤蜊等食材,老闆說天冷,回家之後可用鹽水再讓蛤蜊吐沙,把蛤蜊倒出,發現活蝦仍在活蹦亂跳,於是把二者放在同鍋鹽水中。 從早上到下午,蝦子不時蹦出鍋外,於是加上鍋蓋,四點多孩子回到公司,我說晚上要吃酸菜白肉鍋,他們喜出望外問:媽,你會自己弄嗎?真是太小看老媽的天份,我說不只會自己弄,還買了很新鮮的蝦子及蛤蜊,保證比外面賣的都好吃,二小去看活跳蝦,還看到當中有幾隻蝦子動來動去,晴說,哇,他們還活著,可是我們要吃他們,他們不是很可憐嗎?當下暗念了好幾聲阿彌陀佛。 靖在一旁搭腔:他們真的很可憐啊,要被我們吃了。 晴:弟弟,你看,那些肚子翻上來,白白的蝦子就是死掉的,沒有死的蝦子是直挺挺的在水裏。 靖看了一會兒,又說:對吔,哎,他們真可憐(我心裏在想,不要再說了,再說下去,老媽是不是要把活蝦拿去放生了)活著的蝦子等下要被我們煮來吃掉,現在還要和一大堆屍體住在一起,真的很可憐.... 和屍體住在一起??兒子,真有你的,原本的哀傷心情,不見了,孩子的童言童語,使人徹底開心了起來。

新年新希望

2008年12月31日
公開
9

又冷又雨的周三早上,到晴班上講故事,本來準備了台灣古早厝,後來想到今天是97年的最後一天,於是臨時改了內容。 我和孩子講了農曆,國曆的分別,孩子說農曆是農民用的,那國曆是國民用的嗎?當然不是,農曆是中國自古傳下來的一套曆法,裏面有老祖宗的智慧,他們沒有先進的測量儀器,但仍依照日出月落的規則定出一年四季,像上周剛過完的冬至,至是何意,有人猜「到」,對,就是冬天到了,冬天到了表示農事都要休息了,所以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這一天全家吃湯圓,除了為今年的農忙畫下句點,也祈求來年圓滿順利。有小朋友說原來不是為了好吃才吃湯圓。 提起冬至,也談了日夜變化,帶出春分夏至秋分等節氣,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農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但是古人也發現了,地球自轉回到同一時間的天數大約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農曆曆法是三四年就要加上閏年,閏年時是加上一整個月,國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才有一次閏年,只多出一天,就是229。 講了很多東西過年習俗,不免講到今天晚上跨年活動,傳統的除夕是全家人聚在一起,一想到跨年活動多如潮水的群眾,我只想呆在家裏靜靜的體會這一年的最後一分鐘,全心全意的感謝一年順利,並祈望明年會更好。問問孩子有沒有新年新希望,孩子們說:希望有什麼用,又不一定會實現。我說:那可不一定,你許下願望,可以努力,也可以全心盼望,許願時的心念越單純,越有可能達成願望,發下黃色及米色卡紙給孩子,讓他們在卡片上寫下心願,有人問可以寫幾個?隨便! 不一會兒,二十六個小朋友的願望都到了我手裏,下午把卡片和金箔小帶交給導師,周一孩子們就能親手把自己的願望掛在班級的聖誕樹! 舊年將往,在此感謝這一年來在我家灌溉、潛水的各家姐妹,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