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分享~如何替孩子選擇學校?

2012年01月04日
公開
103

如何替孩子選擇學校? 2011-03親子天下特刊作者:李佩芬、鄭怡華、編輯部 二○○八年,《親子天下》曾進行家長選校歷程與擇校態度的網路調查。在四千多份回函中,七成七的家長曾思考過自己學區以外的學校;近五成的家長在孩子準備進中小學之前,事先看過二到五所學校;更有超過五成的家長採取實際行動,曾為了讓孩子就讀心目中理想的學校而遷戶籍。 這樣的數據,益發凸顯在少子化浪潮下,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能替孩子覓得一處學習的桃花源。曾擔任媒體主播的朱國珍,兩年前就曾為了替孩子選擇合適的就學環境,開啟一連串辛苦的「擇校之旅」。 當時她打聽過的學校高達八所,從博愛、仁愛、新生,到靜心、復興、薇閣、奎山等,遍及公私立小學,其中奎山小學是她當時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我們這種沒有經驗的媽媽,跟著別人腳步,多少會安心些,」她一語道破許多父母初次為孩子選擇小學時,內心的茫然與徬徨。 然而,即使心有所屬,現實中卻不見得盡如人意。在「門檻高、學費貴、離家遠」的因素下,她轉而選擇市區另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公立老校。 她回憶,雖然這所公立老校口碑很好,但畢竟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是導師,在一班有二十二人的班級裡,老師很難關照到每個孩子;她甚至還被老師要求,帶孩子去醫院做過動鑑定。於是在孩子就讀一年後,她決定幫孩子轉學到小班小校的雙溪國小。 有趣的是,轉到雙溪國小後,孩子卻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從此不再有老師或家長抱怨孩子過動,「只要孩子間有衝突,老師都很有耐心的從頭到尾問清楚,讓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朱國珍回顧前後兩所學校,不論是學校對孩子的評價、或帶給家長的感受,都截然不同。 學區界線 框不住家長的心 學區,已無法限制家長的選校;即使是大家口耳相傳的好學校,口碑牌也無法保證孩子必能百分百適應。朱國珍的擇校與轉校經歷,是許多父母都曾面臨的難題。 前台北市南湖國小校長、現任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的馮清皇觀察:少子化,加上學校供過於求,學區制度早已框不住家長的心。倘若孩子就讀的公校不符家長期待,結果往往如新北市教育局局長林騰蛟曾形容的:父母會「用腳選校」。 少子化浪潮來襲,許多公校開始面臨招生壓力。從過去「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基本學區,到同時有兩所以上學校供選擇的「共同學區」,甚至更大範圍的「開放學區」、「自由學區」,家長擁有擇校自主權,打破過去「不需任何作為,學生自動上門」的校方市場景況。 檯面下的大學區制,隱然成形。未來恐怕會有愈來愈多學校,得捧著戶籍名冊挨家拜訪,爭取每一位「愈來愈稀有」的學生。 學生減少的狀況,在偏鄉小校更是嚴重,許多縣市為此逐漸開放這些學校為「開放學區」學校。對偏好小班小校、師生關係緊密,也能解決家校間通勤問題的家庭,這類不受限學區框架、只要設籍在縣市境內,免遷戶口便可就讀的學校,不啻為家長的教育選擇權開了一扇大門。 家裡有兩個自學小孩,為國內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的陳怡光,則從瑞典推動教改的成功經驗,極力推崇瑞典的教育券制度。他認為,要提升國民教育品質,就必須擴大教育服務供給面,讓所有學校都能收政府發給家長的教育券;學校收了教育券後,就不能用任何理由挑學生,「這樣家長才稱得上有真正的選擇權。」 他觀察,如今瑞典的國民教育不但多元,家長滿意度高,政府也不必多出錢,甚至有些學校還成功擴展到英國和美國,成為OECD國家效法的對象。 學校文化 決定校風 然而,在制度面仍有限制下,對學區內學校不滿意的家長所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儘量從各種管道蒐集各方資訊,再做判斷。畢竟全面且充足的資訊,是做出正確決定的前提。問題是,客觀資訊或許不難獲取,但如何獲知只在學校圍牆內流傳、卻深層影響校園運作文化的資訊,常是許多家長在替孩子選校時,最感到棘手的關卡。 資深教育工作者,去年獲得師鐸獎的台北市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表示,她在觀察一所學校時,最重視學校行政人員、老師與家長會三者間,能否發展出理性溝通、相互協調的文化。 「學校能否站在學生角度思考事情,從校務會議、或各種討論場合中便可一窺端倪,」她點出,三者能相互合作的學校,校務發展才能順利,也是她心目中認可的好學校的關鍵 以學生上、下學導護輪值為例,有些學校志工人數不足,需額外人力支援,這時「行政人員、導師、家長會三方在討論時,是各自捍衛自己權利?還是能針對困難共謀解決方法?」她觀察,一所學校是否有內鬥,「不僅自己學校老師知道,鄰近學校也會聽聞。」這種「菜市場夫人」的多數口碑效應,不但傳布速度快,且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期待更充分的學校資訊窗口 從家長角度來看,國內多數學校的內部資訊相對封閉,想深入了解學校,大多得靠多方打聽來拼湊模糊的圖像。可惜的是,甚少聽聞有任何平台或組織,針對某一區域的所有學校,從更貼近家長的視角,建立有系統的「學校資訊中心」,資訊內容可含括學校的基本設施、師生背景、班級人數師生比、考試方式、辦學特色、各導師班級經營理念等,提供充足、透明、公開的「一站購足」資訊。跨校性的比較資訊不足,家長只好退而求其次,一家一家學校造訪。目前每所中小學都會設立網站,至少是一探學校堂奧的基礎管道。 前年才從公立學校退休,現為私立裕德雙語小學校長的黃三吉便指出,學校公布欄或網站,是觀察團隊行動力的第一道大門;此外,從校長所寫的領導理念,也可看出學校經營方向是否與家長的期望值相符。有些學校也會特別列出老師進修時數、背景經驗,甚至各科老師專業對話的時間,讓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師資樣貌。 雖然網站是了解學校的起點,但平心而論,多數學校並未針對家長選校需求,設置更親和、顯目且實用的招生專區、家長專區,甚至互動討論專區。因此,部分有行動力的家長會自組學校參訪團,主動叩關以認識學校。位於台南市區新樓幼稚園家長團體,便曾用這種實際行動了解學校,可說是「自力救濟」蒐集學校資訊的典型代表。 有積極踏入校園、認識學校的家長,當然也有設置常設機構,願意主動親近家長的學校。 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馮清皇,在擔任南湖國小校長任內成立了「家長教育服務中心」,只要有家長想參觀學校,約好時間就由家長會成員負責導覽、說明。「光聽校長講不準,因為校長免不了會自賣自誇,」因此他常鼓勵家長,「最好也聽聽其他學生家長的意見。」 他在家長服務中心準備了咖啡、茶點,每週五固定與家長碰面,舉凡家長的焦慮、老師的抱怨,都可在這裡暢快表達,這兒成了他了解學校問題點的最佳窗口。「我鼓勵所有學校,都能設置類似的服務窗口,了解家長的顧慮與需求,」馮清皇以自己經營學校的經驗建議。 除蒐集足夠的學校端資訊,做好「學校分析」外,學習的主體——孩子,更是家長在擇校時一定得詢問的對象。「家長一定要親自去看學校,找到覺得滿意的學校,第二次再帶孩子一起去拜訪,找尋親子間的最大共識,」馮清皇提醒。 選擇學校 需了解孩子特質 長期從事青少年及兒童諮商的楊俐容也指出,不同孩子對壓力的適應力不同,即使是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都不見得能一體適用。從孩子的學習態度觀察,她建議,若孩子對學習興趣高昂,勇於接受挑戰,學校給的壓力會轉化為學習能量;反之,若孩子總是提不起勁學習、抗壓性低,想要藉著送到功課壓力大的學校試圖改變,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排斥學習。 從「孩子特質」著手,加權父母最重視的擇校因素,並搭配孩子的就讀意願,較容易找出一所親子皆大歡喜的學校。 南港高中退休教師、經常到校園主講親職與學習主題的牧語軒,當年夫妻倆也曾為了孩子選國中而傷腦筋,後來達成兩點共識:一是以「近」為原則,二則是以「孩子個性」為考量基準。 當時在她考慮名單者,A國中學區社經背景優,學生讀書風氣好,老師補充教材多,但路程遠,來回交通得花兩小時以上。B國中就是她任教的學校,走路只要十分鐘,但學區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協助較無力,學生素質不一,老師教學上較難補充。C國中生態環境與B類似,來回耗時約三十分鐘,但與父親上下班同一路線。 她的老大個性獨立、榮譽心強,不喜「被盯哨」,因此在老大認同下選擇C國中就讀;老二個性懶散,隨性自在,所以最後決定讓老二就讀母親任教的B國中,以就近「監督」。結果兩個孩子都適應良好,後來大學也都順利考上第一學府。 親子充分溝通 降低不適應 身為孩子的監護人,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就學環境時,要拉長觀察時間,最好能避免僅僅以「升學率高」、「感覺上學生較有氣質」、「接送方便」等單一原因就驟下決定。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列出家長與孩子在意的指標後,逐一思量,考慮過程不應太匆促,最好能有三個月以上時間。長期觀察目標學校,與家人、孩子充分討論,親自帶著孩子到學校校園走走,或讓孩子與目前就讀這些學校的鄰居、兄姊們聊聊學校情形,都有助於進一步認識學校,以及了解孩子對學校的觀感。 同時,家長也應有心理準備的是,不論最後選擇的是哪一類學校,「父母只是去選擇面對不同的問題而已,」《荳芽,不上安親班》作者、奧林文化總編輯謝淑美提醒,父母除了向外打聽,更別忘了靜下心「向內找答案」;而且不論最後選擇為何,當孩子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時,父母都應具備「解決孩子不同問題」的勇氣與智慧。 在綜合思考與判斷的過程中,每個家庭所能提供的支援、補強系統不同,其他家庭認為好的選擇,不見得適合自己孩子;但充足且理性的溝通,至少能降低入學後的不適應與抗拒。

分享_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

2012年01月03日
公開
81

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 2009-08Web only 作者:李佩芬 從幼稚園步入小學,是孩子面臨生活大轉變的開始,父母該怎麼協助,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短短兩個月,小一新鮮人得面對的生活型態與作息,與幼兒園大不相同。 步入小學,孩子得開始適應:鐘聲是作息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上課不能隨意走動,學會注音符號後要開始抄聯絡簿,午睡是趴在桌面上休息……哇!怎麼頓時風雲變色? 別擔心!多位低年級導師與過來人父母,合力傳授實用教戰法寶,讓你把幼小銜接的「大階梯」,化為漸次向上的「緩升坡」,順利登頂小一。 法寶一:用正面字眼,描繪新環境 每個「新開始」,都是給予祝福的最佳時機。小一新鮮人即將面對「規律生活、正規學習」的日子,家長在日常交談中,多用「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可學到更厲害的知識」、「操場更大」、「圖書館故事書更多」等正面語句形容小學,讓孩子期待小學生活的正向情感不斷滋長,減低害怕、焦慮的負向情緒。 法寶二:大手牽小手,校園走一走 建立環境熟悉度,是「穩定軍心」最有效方式。家長可以利用假日造訪校園,認識學校位置,以及教室、廁所等最常使用的場所。以廁所來說,由於小學多為蹲式廁所,小男生的便斗也比較高,父母可藉機指導孩子如何放好雙腳、抓好「角度」與「方向」,掌握最佳「噓噓」與「嗯嗯」位置,並示範如何才不會弄髒地面與衣褲。 此外,放學時間人車雜沓,務必與孩子確認接送地點。若孩子走路上學,最好帶著孩子多走幾遍上下學安全路線,遵守交通號誌,儘量多走人行道或騎樓,別貪圖快速而鑽入偏僻小巷。 法寶三:遊戲器材,注意安全 許多學校健康中心都發現,低年級最常因遊樂器材使用不當,導致發生瘀傷、跌傷、撞傷的比率最高。帶孩子熟悉校園遊樂場時,家長可示範正確玩法,提醒孩子玩盪鞦韆時手要抓緊、不要還沒停好就跳下來;玩滑溜梯時不可頭下腳上或站著溜;與他人玩翹翹板時,不可在動態的板上行走,也不能突然跳開讓另一邊友伴掉下來。 法寶四:打敗起床氣,吃頓好早餐 如何讓孩子順利在七點五十分前進校門?除了「全家總動員」調整生理時鐘,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與「獎懲規則」。幼稚園經常使用的「集點獎勵」制度,對小一生依然很有魅力。 開學前,父母可陪著孩子思考:以後每天晚上有多少事情必須完成?做這些事需花多少時間?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表,並透過貫徹獎懲規則,達到早睡早起目的。 小孩作息深受大人影響,夜貓族父母也應嘗試調整作息。可先陪孩子入睡,再起床繼續處理未完成的事,不僅創造睡前相處時間,也避免孩子跟著父母晚睡,錯過優質早餐時間。好好坐在餐桌旁,從容吃頓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早餐,是父母可提供給孩子的最佳學習武器。 法寶五:生活自理能力,最重要 「台灣家長都太重視課業學習,忽略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只一位低年級導師如此感慨。從書包書桌整理到衣著整齊清潔,都是小一學生在學校必須面對的「生活功課」,父母在家應把練習機會還給孩子。 如學校課桌抽屜,孩子經常塞得亂七八糟,可透過「書背朝自己,大書住下面、小書住上面」的置物原則,以及教孩子找書時掌握「整疊拉出一半,抽出需要的那本」等小訣竅,讓抽屜井然有序。櫃子裡面也可放一個小籃子,指導孩子將小文具放籃內、大物品放籃外排好。 保持座位整潔,在家也能先訓練。有些學校會讓孩子負責班上或座位周遭打掃工作,若在家裡有練習拿掃把的角度與力道,掃地就不會變成「揮掃把」。中午用餐後課桌難免油膩,若在家就曾練習扭轉濕抹布,清潔課桌面就能游刃有餘。 法寶六:等待與耐性,需同步成長 幼稚園到小學,也是從「立即獲得」到「學習等待」的過程。 幼稚園有兩位老師,較能周全顧及全班情緒;但小學每班通常僅一位老師掌控,孩子必須學習有耐性「等待」老師幫忙。父母可每天花十分鐘,讓孩子練習「坐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數週後漸次增加至二十分鐘,至少以三十分鐘為目標。 要改變幼小孩子行為,可掌握以下步驟:一,一次只改一件事情;二,有進步就記錄、給予獎勵;三,一開始採取低標,隨熟練度提高可提高標準;四,一項行為改好後再換下一個。父母要有至少兩星期到數月的長期抗戰心理準備,中途停止就前功盡棄了。 先跑未必先贏,學習態度更重要 一年級是正規義務教育的起步,孩子必須開始跟著教科書進度,專心聽講學習。為協助低年級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多位專家建議父母運用以下訣竅,幫助孩子減少減少學習過程的挫折與不適應。 訣竅一:購置學用品,重安全實用 「自己的」新書包、「我的」新鉛筆盒,都可增強上學的期待感。但父母在購買學用品時,不能任憑孩子喜好,也須留意實用與安全性。 .鉛筆:小肌肉不夠發達的孩子,可從HB三角鉛筆開始練習,之後再慢慢轉用六角與圓形鉛筆。也可透過握筆器,建立正確握筆姿勢。小一生還不太能掌控握筆力道,不建議使用自動鉛筆。 .色鉛筆或彩虹筆:留意是否容易塗抹上色,彩虹筆則須容易抽換顏色。 .橡皮擦:忌選複雜造型,以白色軟性橡皮擦為佳。 .尺:不要太厚或太長,儘量選擇透明材質,方便對準目視。 .鉛筆盒:花俏機關不宜太多,以免上課把玩分心,大小要能裝入筆與尺。 .美術用品:體積龐大的組合式用品,會佔據整個桌面,最好分項購買。若使用姓名貼,每枝蠟筆或色筆各貼一張,會比只貼在盒上有效降低遺失機率。 訣竅二:功能性書包,須搭配正確收納習慣 拉桿式書包上下樓不易,容易絆倒自己或他人,對小一生暗藏危險,多數老師仍推薦傳統雙背帶式書包。購買時千萬別只看圖案,最好能先試背,留意是否隔層分明、輕巧實用、密合防雨,以及能否容納大開本書籍等。 現代父母重視孩童發育,講求人體工學的功能性書包順勢崛起。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書包也要搭配良好使用習慣,才能發揮作用。例如書包底部儘量貼近尾椎,最好有可調式插扣腰帶減輕肩膀壓力。書包連同書本重量,不宜超過體重的一五%,愈厚重的書本應該愈貼近背部擺放,並加以固定避免晃動。若書包一側放了裝水水壺,另一側最好也放些物品平衡,避免受力不均。 訣竅三:水壺餐具,留意耐熱標示 若水壺的材質有問題,或設計不良難以清洗,反而容易成為病菌滋生溫床。購買時須留意標示材質的三角形內數字,編號二號與五號可耐熱到沸點以上,多用來製作奶瓶或微波容器,較穩定安全。市售的寶特瓶、瓶裝水罐,容易因悶熱而釋放化學物質,應該避免。 訣竅四:坐姿與執筆姿勢,護眼關鍵 根據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統計,小一近視率為二八%,小三增為四三%,到小六更超過六成。這與孩子寫字時習慣筆桿前傾、彎腰駝背、坐姿不良有很大關係。 以握筆姿勢來說,父母可掌握「大姆指與食指夾住筆桿,中指在筆桿下當靠山,無名指與小指併攏」的原則,離筆尖約三公分,讓筆桿自然落在虎口。 訣竅五:建立閱讀與訂正習慣 一年級課業不會太難,多位老師都認為,與其讓孩子花很多時間寫評量,不如及早培養閱讀習慣,更有建設性。尤其語文能力高低,會連帶影響其他科目,例如數學應用題,就必須以足夠的文字理解力為基礎。 不只一位老師指出,良好的訂正習慣,要從低年級培養。家長檢查作業時,可往前檢查孩子是否確實訂正,並讓孩子說出前後差異何在,避免一錯再錯。 訣竅六:注音符號,並非認國字的基礎 注音與國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符號系統。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不需先學會注音才能辨認國字,與後續的學習適應狀況也沒有直接關聯,家長不必過於擔憂。若仍希望孩子能提早學習注音符號,則需留意方法,免得打壞學習胃口。 常見讓孩子從ㄅㄆㄇㄈ背到ㄢㄣㄤㄥ,然後從中間隨便指一個問孩子「這怎麼唸」的方式,不僅枯燥沒效率,也容易陷入「不從頭開始背就回答不出來」的窘境。可以透過有注音的童書問孩子:「這頁哪些字有ㄅ?哪些字有ㄛ?」或讓好動的孩子以身體「扭」出注音符號。 系統性的拼音,最好還是等老師教。現在學校都是先拼下面兩個韻符,再搭最上面聲符發音,如「點」(ㄉㄧㄢˇ),會先拼ㄧㄢˇ,再加上ㄉ音。此外,有些注音符號發音近似,如ㄛ與ㄡ(ㄡ有ㄨ的音),ㄝ與ㄟ(ㄟ有ㄧ的音),ㄣ與ㄥ(發ㄣ音口腔較扁平),家長指導孩子時要留意正確性,以免日後反而得費時矯正。 訣竅七:數學培養「量感」,背誦前先理解 有些孩子入學前就開始背數字或乘法表,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具備數字與數量關係的「量感」。 平常吃葡萄或荔枝時,可以一顆顆拿給孩子並數出數字,讓數字與數量相互對應。太早背誦而不了解意義,對孩子的數學能力並無幫助。 量感建立後,家長可透過「輪流」與「先順背再倒背」的技巧,讓孩子熟悉數字。例如上樓梯時一人唸一個數字,從一慢慢開始正數;順著數很熟悉後,再輪流練習倒數,都有助低年級的數學學習。

再次認知-幼稚園非念不可?公、私幼優缺大解析

2010年12月05日
公開
60

幼稚園非念不可?公、私幼優缺大解析 作者:林佩蓉  出處:親子天下 幼稚園非念不可嗎?孩子幾歲念幼稚園較適當?幼教專家認為,學校永遠無法取代親職,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上幼稚園主要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而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advertisment 幼稚園非念不可? 幼兒教育並不是義務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真實的情境下學習各種事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團體生活,並促進孩子在身體動作、語文溝通、社交情緒、認知思考各方面的發展,並不需要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所以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如果家中有親人可以照顧,能多讓孩子跟家人相處,反而是現代生活型態中難得的人生經驗。 如果孩子未上學,是由家人自己照顧,父母只要掌握一項原則即可:在安全無虞、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境設施的前提下,儘量提供孩子主動探索及親身操作體驗的活動與機會,父母可善用社會資源,多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圖書館、遊戲場走走。 父母如果真能這樣,孩子的發展未必會比那些及早上學的孩子差,甚至更優都有可能。畢竟親子是一對一的「師徒制」,孩子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 幾歲送孩子上幼稚園比較恰當? 目前依規定幼稚園可招收四∼六歲的幼兒,托兒所可招收二∼六歲的幼兒,但這並不表示幼兒只要滿兩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托兒所、滿四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幼稚園。 原則上只要在上小學之前,讓滿五歲的孩子能至少有一年學前教育的生活就可以了。畢竟,上幼稚園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不過,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1. 父母親或照顧者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啟發孩子,想藉由選擇較優質的幼稚園,由專業的老師負責照顧與教育,這當然也是不錯的決定。 2. 孩子各方面發展蠻成熟的,主動表達想要跟哥哥姊姊一樣去上學,或老是吵著大人要陪他玩玩具,就表示他有社會性需求,可以考慮讓他早點去上學了。 如果父母必須送四歲以下孩子上學,最好要選擇班級規模較小,師生比例不能太高的幼稚園或托兒所,三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十二,兩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八,才可能提供較佳的教保品質。 另外要注意一點,根據英國大樣本的多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就讀全天班的孩子,與半天班的孩子相較,在各方面發展水準並無顯著差異。換句話說,父母不見得要讓孩子念全天班,而且因為目前許多都會地區的幼稚園空間擁擠,就讀全天班的孩子,因為長時間在擁擠的空間一起吃睡玩耍,反而容易增加疾病相互傳染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長)

再次熟知-上幼稚園前要教會孩子的四件事

2010年12月04日
公開
53

上幼稚園前要教會孩子的四件事 作者:林佩蓉  出處:親子天下 進入幼稚園或托兒所,孩子即開始團體生活,老師要同時照顧很多個小孩,想協助孩子降低上學後的的挫折感、更快適應學校生活,專家建議家長在孩子在上學前,先培養下面四種能力─表達自己的需求、基本生活自理、具備半天活動的體力、能適度控制自己情緒… advertisment 在家中,大人與小孩的比例通常是一:一或一:二,但是在幼稚園或托兒所,大人與小孩的比例不太可能如此,一定是一個大人要照顧很多個小孩,兩者的照顧條件大不同。所以如果孩子在上學前已經具備一些基本能力,可降低孩子的挫折感,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團體生活。這些能力包括: 1.能聽懂指令、表達需求――孩子能夠聽懂大人的指令,例如:「把玩具收好」、「去喝水、尿尿」;也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想尿尿」、「我肚子好餓」、「我肚子痛」等。 2.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能夠自己喝水、吃飯、上廁所、擦屁股、洗手、擦手、穿脫衣服與鞋子等等。 3.作息正常、具備半天活動的體力――孩子可以早起不賴床,且體力至少可以維持一整個上午,中途不需要再小睡片刻。 4.能適度控制自己情緒――遇到挫折或衝突時,孩子就算哭鬧,也不會超過五分鐘,就能自己平靜下來,主動尋求其他的解決方式;不會動不動就以激烈哭鬧、攻擊別人、傷害自己、破壞玩具為手段,要脅別人就範。 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快慢不太一樣,且孩子送托的年齡層不同,所具備的能力當然也不同,如果孩子還沒完全具備這些條件卻必須送托,父母也不需要擔心,只要選擇得宜,幼稚園或托兒所的教保人員自然就會以專業的態度及方式,協助孩子培養出這些基本能力。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長)

好文分享~ 別吵啦!手足教養秘訣

2010年10月06日
公開
51

別吵啦!手足教養秘訣 家裡生養眾多小蘿蔔頭的父母可能會大嘆:「一個孩子剛剛好,兩個孩子有點吵,三個孩子簡直要吵翻天啦!」當家長面臨“手足鬩牆”局面時,往往感到無奈又不知所措。其實,父母親的行為與心態,皆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錯誤的“差別待遇”作法,甚至會演變成孩子紛爭的來源!家長不可不慎。 長幼有序VS通通有獎? 當家長碰到孩子之間發生爭吵時,往往選擇大聲斥責,且父母們的處理模式多半是要年長的讓年幼的,比如告訴哥哥:「因為弟妹比較小,所以你應該讓他們」;或者是採取一視同仁、通通有獎,比如當弟弟吵著說:「哥哥有我怎麼沒有」時,傾向選擇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不管合不合適。 其實,不論家長是採取上述那種模式,多半只能短暫的平息手足間的爭吵,可能沒多久又會再次重演,也因此常會導致父母的疲憊與無力感;而父母的情緒又會進一步感染,造成孩子的不安與恐懼,反而易引發下次的衝突,「究竟有沒有更有效的處理方式呢?」是許多家長面臨手足紛爭時,最想要知道的問題。 競爭是成長的過程 手足間的爭吵與其說是爭吵,倒不如說是競爭,而爭的便是父母比較疼誰;其實手足之間的競爭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這種競爭常從遊戲中開始,譬如年幼者聽年長者指揮與分配東西,覺得不公平便開始爭吵,之後達到彼此妥協,其中就包含有遊戲、社會化與價值觀的建立,對於任何學齡前兒童來說,是一種必經且重要的過程。 手足間爭吵是遊戲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情形,當孩子覺得為何他有我沒有,或者本來是我的卻被弟(妹)拿走…等,都會因此產生羨慕或嫉妒的情感,孩子因此會向家長抱怨,若一旦預期無法得到公平的回應時,孩子就可能以動作來奪得自己沒有的東西或者報復奪取自己東西與地位的人,此便是手足爭吵的來由。但家長千萬不要把羨慕或嫉妒的情緒視為個人修養不好,因為那正常不過,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人類社會不會有今日的進步。 羨慕通常自出生後1個月開始就會出現,羨慕是對於自己沒有的東西產生期待,如弟弟羨慕哥哥可以上學交朋友、可以玩電腦等,所以即使不會,他也要搶著用哥哥的電腦,可能常因此弄壞哥哥的東西。而嫉妒則是生氣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弟弟拿走,比如衣服、玩具等,特別是父母的關心,所以哥哥會有意無意之間“修理”弟弟,這種現象在2∼3歲之間就會開始出現,終其一生這樣的感覺不會消失,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修正想法與作法,也就是長大了。 CHECK!你犯了以下教養錯誤嗎? 父母往往有意無意間,對待孩子們產生不同的差別待遇,此往往也是造成手足之間爭吵的主要原因喔!快來check一下您是否犯了以下教養錯誤。 錯誤1•兩人搶東西,要求老大應該讓老么。 錯誤2•對老么或可愛的孩子比較溺愛。 錯誤3•比較心理,例如認為老么的功課要向老大看齊。 錯誤4•性別歧視,認為女生做家事理所當然,男生不用做沒關係。 錯誤5•認為老大照顧小的是他的義務。 錯誤6•要求老么一定要聽老大的話。 4技巧&3心態有效減少手足爭吵 以下分別從技巧與心態層面,告訴父母們如何減少手足爭吵,以及在面臨孩子爭吵局面時,應有的心態及該注意的原則。 Part A•技巧篇 當家長面臨“手足鬩牆”的火爆局面時,先深吸一口氣吧!暫緩暴衝的腦門,用平和理性的方式解決才是正解。 1•不要怕爭吵 建議家長,不要怕孩子爭吵,雖然當下會很煩,但 家長應儘可能先觀察與等待,不要立即介入或者回應,讓孩子學著自行處理,反而有助建立其容忍、獨立與慷慨大方的特質。 但倘若衝突擴大,甚至有肢體暴力或危急安全時,家長應立即介入停止其暴力衝突,並告訴孩子「暴力」是不好的,不但讓大家都不愉快,也無法解決問題,建議他們應以其他的方式解決紛爭。 家長不一定要去聽孩子們爭辯,或是當裁判去判定誰對誰錯,因為現實生活並沒有完全公平的處理方式,家長若強行介入判斷是非,即使家長自己覺得再公平不過,但是總是會有一方覺得你比較偏袒另一方;所以,你與其告訴孩子是為了公平才這樣做,倒不如說我愛你們才這樣做,因為通常小孩的競爭,常是看誰能獲得父母多一點的疼愛。 2•減少互相比較 “比較”原本是家長希望激勵小孩的方式,動機上基本上是良善的,但“比較”卻有貶低一方的意思,所以盡量不要在小孩面前進行比較,譬如父母對妹妹說:「如果妳的功課能像姊姊一樣,我就不用煩惱了。」相對就是會讓孩子產生─自己功課比較差、頭腦比較笨、姊姊比較好等想法,通常“比較”對於行為的改善沒有必然的幫助,反可能埋下日後更多衝突的導火線。 3•給予溫暖的愛意 父母之間相處的越是愉快,家庭氣氛越是融洽,這種手足之間的衝突就會越少;相反地,父母之間的衝突或差別待遇,幼兒往往聽在耳裡,心知肚明(台語說小孩子有耳沒嘴),因而常會以行為來轉移父母親的焦點,譬如以破壞或爭吵來呈現,但反而造成更多的衝突或責罵。 當孩子覺得自己獲得足夠的愛與溫暖時,心裡感到安全與溫暖時,他們就比較不會去嫉妒父母對其他手足的關心;所以當手足之間常發生衝突時,父母必需警覺是否平日因工作忙碌而忽略對子女的關愛,記得關愛並不是給予物質、金錢上的滿足,而是陪孩子一起遊戲、關心他喜歡的事、適當給予讚美與肯定等情感上的交流。 4•將衝突化成向上動力 衝突常見的源頭是競爭,孩子之間的手足爭吵,往往是要比較誰能獲得父母的認同。 比如當哥哥覺得弟弟佔有他原本的位置,獲得原本屬於他的權力與關愛時,大部分都會產生嫉妒的感覺,並且因此對弟弟有憤怒與攻擊的傾向,此時父母親千萬不要覺得以後就會改善,而不去關心哥哥的感受。 即使哥哥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也要適度的瞭解哥哥的想法;讓哥哥能夠一起協助弟弟,譬如可以請他幫忙拿糖果、尿布等,並且在他不經意做出協助時給予立即的讚美;或是當孩子們在搶玩具時,若哥哥適當的分享玩具且協助弟弟完成,應立即讚美哥哥已經長大,會幫助別人;鼓勵與讚美哥哥其他的表現,讓哥哥能適當的讓出他目前所擁有的東西,以其他的表現來獲得認同,哥哥就比較不會執著於他原本擁有的東西。 Part B•心態篇 其實手足之間發生爭吵在所難免,大多屬正常的現象,多數家長也都能應付的來,所以請家長不必過度反應,但在心態上需注意幾個原則。 1•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反應 多數家長見到子女作出他們不樂見的行為時,往往會以言語大聲斥責,甚至處罰孩子,但幼兒卻不清楚為何被罵,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做。且 在眾人面前責罵、修理孩子,只會讓他覺得沒有面子,反而容易讓孩子以逃避的方式面對問題,譬如哥哥和弟弟在玩時,弟弟不小心受傷,父母可能急得怪罪哥哥怎麼不小心讓弟弟受傷,則之後哥哥看到弟弟跌倒時可能無動於衷;或是採取破壞性的方式來抒發情緒,比如尿床、逃避上學等。 所以建議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先不動聲色,之後再將孩子帶開討論其想法,最好先肯定其動機是良善的,再與其討論應該如何進行,小孩會得到更好的教育,也保住了他的面子。 注意安全 當小孩出現競爭的心理時,常會過度表現以獲得父母親的認同,結果可能會做些超過他能力範圍的事,例如怕妹妹跌倒而跑去抱她,結果可能反而造成她受傷,所以家長平時應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及「怎麼做」,一來可以讓較年長的孩子透過幫忙,獲得認同與成就感;一方面也不會因為幫倒忙而萌生罪惡感。 2•適時請他人協助 當你覺得情緒控管不佳或壓力太大時,試著請配偶或其他親友協助處理,以分擔壓力,所謂「人急就無智」,畢竟不說話或不處理影響就只一次,但是若說的不恰當,影響到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那可不是只影響這次而已。家長在處理手足紛爭的當下,應問自己情緒如何,你可以先觀察等事後再處理;倘若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先不要做,之後再找機會處理。 3•避免肢體或情緒性的處罰 不適當行為的處理過程中,切忌以肢體或情緒處罰的方式,因為這兩種處罰只會增加孩子的羞恥感,並且讓他以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對孩童的成長不見得有利。一般來說, 剝奪或隔離是比較適當的處罰方法 ,例如剝奪其短暫的行動權力(如:罰坐、罰不能出去玩等),但切記不要太久,否則反而讓他喪失改變的動機。 當手足之間的衝突激烈到無法自我克制時,短暫的隔離至其他地點,以適當的緩和其情緒,而隔離的施行時間大約為30分鐘以內,隔離的地點不要是可以玩樂的場所,否則效果不彰。 小結 以上是我對於兒童爭吵處理的看法,希望能對家長有一些幫助;若家長覺得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孩子卻還是無法管教,千萬不要灰心,因為不是你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只是方法還沒找到而已!可以試著從書本、網路,或請益親朋好友,來找方法或答案,若經過6個月以上的努力,仍無法改善,建議可向兒童精神科醫師或者教育單位尋求協助。 吳四維 現職: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中華民國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苗栗縣中等學校諮商輔導中心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師

分享--輕鬆2步驟,洗衣機也要大掃除

2010年05月06日
公開
44

輕鬆2步驟,洗衣機也要大掃除 才洗好的衣服,上面卻有棉絮、小黑漬,甚至發出異味。小心洗衣機成為病菌溫床。【延伸實用PPT】廚房裡 11大超實用急救好物! 文.謝曉雲  攝影.陳郁文 2009/09 康健雜誌 130期 許多人認為,洗衣機「清洗」衣物,洗完之後本身應該也乾淨了,但事實不然。 因為洗衣機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衣物上的髒污、皂垢等多少會殘留在洗衣槽裡,經年累月下來,成為細菌、黴菌滋生溫床。 日本及中國大陸都曾有相關研究指出,洗衣機使用愈久,及洗衣次數愈頻繁,存在洗衣槽裡的黴菌孢子數量大增,進而附著於衣物上,造成二次污染。醫學專家甚至懷疑,隱藏在洗衣機裡的細菌、黴菌可能是引起皮膚過敏、女性黴菌性陰道炎等問題的罪魁禍首。 避免洗衣機成為疾病感染源,建議每隔1∼2個月清潔保養一次。 目前市面上有多家廠商推出專門清潔洗衣機的產品,是不是真能有效去污消毒?或者是否安全,不會對人體、環境造成傷害?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由於各家產品的成分屬於獨家配方,只看標示並無法得知實際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因此無法斷定清潔除黴效果。 專家建議可用幾種容易取得,不會對健康、環境造成危害的天然用品,定期清理洗衣機: 小蘇打+白醋,DIY清潔洗衣機 第一步 清潔 材料:食用小蘇打,成分是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有清潔、除臭效果,而且還能軟化水質,避免水中的鈣、鎂離子碰上殘存在洗衣槽的肥皂時,形成不溶於水的皂垢,積留在洗衣槽裡,主婦聯盟環保講師陳修玲說。  做法:放水到空的洗衣槽達滿水位,或利用洗衣機的「槽清洗」功能,加入1杯(約100∼120克)小蘇打粉,讓洗衣機攪動3∼5分鐘後,靜置浸泡30分鐘以上(或1小時),然後把水放掉,再放滿清水,以一般洗程清洗一次。 第二步 消毒殺菌 材料:白醋或檸檬酸的酸性作用有天然殺菌功能,建議到藥局或化工材料行,買由天然植物成分製成的檸檬酸。 做法:洗衣機清潔乾淨之後,一樣放滿水,加入1小瓶白醋(約300cc),或1杯檸檬酸(可參考產品說明決定加入的量),讓洗衣機攪動幾分鐘之後,同樣浸泡30分鐘以上,再以清水清洗一次即可。 此外,也可用漂白水來消毒,但建議選擇安全、不具刺激性的「氧系」漂白水,成分是「過氧化氫」,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雙氧水」。 過氧化氫是一種氫和氧的化合物,可發揮強效的氧化作用來消毒、殺菌,然後分解成水和氧,在適當劑量下,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都不會造成傷害,吳家誠說。 洗完盡快取出衣物,保持洗衣槽乾燥 正確使用洗衣機,也可減少孳生細菌、黴菌的機會: 1.洗衣機最好放在家中通風的地方。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容易助長洗衣槽孳生細菌、黴菌。 如果放洗衣機的地點不通風的話,在使用之後,建議利用電風扇將洗衣槽吹乾。  2.暫時不清洗的衣物應放在有孔洞、能通風的洗衣籃裡,而不要直接往洗衣槽裡丟,尤其淋過雨,或大量流汗而潮濕的衣物,更不宜堆在一起,以免悶濕而孳生黴菌。  3.洗衣時,不要放入過多清潔劑,以免洗不乾淨,殘留在衣物上或洗衣槽裡,反而造成污染。 4.衣物清洗、脫水完成後,應盡快取出晾曬,避免長時間將洗好的衣物留置洗衣槽裡,濕悶之下不但會產生異味,也容易孳生細菌、黴菌。 5.每次洗完衣服,最好都將洗衣機裡的濾網拆下來,清除棉絮雜物,並清洗、晾乾之後,再裝回去。 6.洗衣之後,將洗衣機的頂蓋打開通風至少1小時,或利用烘乾功能把洗衣槽內部吹乾之後,再蓋起來。

嬰幼兒需要掛急診的5大狀況

2009年10月16日
公開
51

掌握應掛急診的時機 馬偕紀急救念醫院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急診的目的主要是使病人在短時間內脫離危險,如大面積燒燙傷(以患者手掌為準,若面積約其10個手掌大小,必須送往有整形外科的醫院)、大出血、嗆到窒息、抽搐、昏迷等等一定得送急診。 然而兒童有些狀況卻是父母本身無法確定症狀是否嚴重,但實際上潛藏著重大疾病的可能,必須及時送醫。 狀況1 三個月以內的嬰兒突然出現不對勁 黃瑽寧醫師說,由於三個月以內的嬰兒免疫功能不佳,得到嚴重疾病的機會也較高,加上口不能言,肢體語言也不明顯,如果突然出現不對勁的狀況, 如發高燒、一整天不喝奶、哭鬧不休、持續嘔吐或昏睡等,都請盡快送醫。 他也補充,孩子在一歲半之前,通常還未具表達能力,只要是突然出現的不對勁,精神狀況明顯渙散,就有必要送急診,此屬階段性做法。 狀況2 很嚴重的疼痛 只要一碰孩子的任何地方,他就會尖叫或喊痛的時候,就要趕快送急診。 黃瑽寧醫師解釋,頭、肚子或其他部位都有可能產生疼痛,只要父母一碰到孩子,他就尖叫或喊痛,甚至因為痛,而讓孩子無法正常做平日生活大小事,情況大概非同小可。 舉例來說,頭痛可能是腦膜炎;痛到不能走路可能是腦部疾病或嚴重腹痛所致;不經意壓寶寶的肚子,他就大叫的話,可能有腹膜炎的問題;甚至睪丸或陰囊疼痛,這些都必須進行緊急的醫療處理。 狀況3 喘 黃瑽寧醫師指出,喘是很重要的症狀,但也最難辨別,可能是肺炎、心肌炎或酸血症等疾病造成。當然還有一些孩子是過敏性氣喘的大發作,造成呼吸困難、喘嗚、胸悶、咳嗽等等。因此,當寶寶呼吸淺且速度快, 看起來很費力的樣子,影響到整體活動力的表現,或體溫正常時呼吸次數每分鐘高於60次,或者發出很大聲「咻咻」的喘鳴聲,都需要特別注意。 他提醒,父母先從以下兩方式辨認: 方式1:排除不是鼻塞而呼吸很大聲,先用食鹽水清洗鼻子後, 把鼻涕清乾淨後,再聽聽呼吸的聲音是否改變。 方式2:呼吸時,觀察孩子的胸肋(是指兩鎖骨中間較凹處) 是否有明顯的凹陷並觀察唇色是否呈現慘白或泛紫色(缺氧)。 狀況4 脫水 寶寶若因嘔吐或腹瀉嚴重,可能會出現脫水現象, 他指出,從上到下的症狀包括:囟門(小嬰兒頭頂上軟軟的那塊) 及眼眶凹陷、哭卻無淚滴、嘴唇乾裂,沒有手汗、小便量很少, 並配合活動力較差。 黃瑽寧醫師說,「當然大小孩不會吐個一兩次就脫水,父母毋需過度擔心,通常必須要有其他脫水的徵兆」。為了避免脫水,應適度為寶寶補充水分, 他建議,如果孩子是腸病毒,只要是他想喝的,就讓孩子喝; 但若是腸胃炎,就只能喝白開水、電解水或米湯。 狀況5 身上有出血點 黃瑽寧醫師提醒,身上若有紅色的出血點或紫色的斑點,不論何時,都應迅速就醫。辨別出血點跟一般疹子的不同是,「用透明的玻璃杯或玻璃蓋壓住疹子觀察,如果壓下去,疹子就消失表示是正常的疹子;若是壓下去,疹子顏色仍然鮮紅,就是出血點。」 掛急診要知道的三件事 也許有人以為掛急診比看門診方便,其實不然。 關於急診,父母必須知道以下三件事: 掛急診不是隨到隨看--「醫師,我們先來的,為什麼不是先看我家寶寶?」 黃瑽寧醫師說,門診依掛號先後順序看診,急診的看診原則是依「檢傷分類分級表」決定看診順序, 兒科急診分為四級, 第一級的疾病屬於「立即需處理」, 第二級的疾病為「可能會有突然產生危險」, 第三級則是「不在一、二級之內合乎急診條件者」, 第四級是指「不符合急診條件,應可延後處理或勸說去看門診」。 如果A寶寶的狀況屬於第三級,而比A晚到的B寶寶屬於第二級的疾病, 不久,又來屬於第一級的C寶寶,醫師的看診順序將是「C→B→A」。 2. 急診處的醫師未必具有兒科專科醫師 「你們不是醫師嗎?孩子到底生了什麼病,怎麼講得不清不楚……」 在急診處看診的醫師屬於「急診醫學科」, 主要責任是在最短時間內幫助患者脫離危險, 至於更精確的診斷與檢查,則是後續交由專科醫師負責。 他表示,「術業有專攻」,由於兒科牽涉問題較廣, 為了保障孩子的就醫權益,多數醫學中心的做法是由 兒科專科醫師駐守在急診處,專門診治18歲以下的急診患者。 不過,在人力不足的醫院,則未必能如此做, 萬一碰到較複雜的病況時,父母可能無法立即獲得明確的資訊, 必須轉到病房由兒科醫師接手,或透過兒科門診追蹤,才能明確了解寶寶的狀況。 孩子接受了不需要的檢查 「抽血很痛耶,寶寶一定要抽血嗎?]「照X光的輻射會不會影響寶寶啊?」 黃瑽寧醫師引用其父親,也是兒科界大老級的 黃富源 醫師所說,「醫生的眼、口、耳、手勝過檢查儀器」, 嬰幼兒大部分的疾病可由有經驗的醫師以理學檢查與聽診器診斷出。不過,有掛過急診的父母,大多免不了有讓寶寶接受驗尿、抽血、照X光等檢查的經驗,為求快速診斷與治療,即使病況不嚴重者也得「制式」接受了這些檢查, 父母還得費心安撫孩子被扎針的恐懼情緒。 他強調,「診斷決定檢查項目」。 以一歲以上的孩子發燒為例, 黃瑽寧 醫師說, 如果症狀明顯,就不需要接受上述檢查; 若症狀不明顯,則有必要安排相關檢查。 但對三個月以下的嬰兒而言,因為真的「很難觀察」, 除了上述檢查,甚至還需做脊髓穿刺。 急診前後的貼心提醒 不知道是否該掛急診時, 建議可先撥打欲就診醫院的急診專線(24小時都有人接聽), 將觀察孩子的症狀告知醫護人員,請他們幫忙判斷當下有無掛急診的必要性。 如果情況不到掛急診的程度時,他們也會提供專業知識協助減緩孩子的不適。 急診後,依程度不同有不同處置, 可能是離院回家,也可能是留院觀察(六小時內狀況可望改善) 或住院(六小時內狀況無法改善),因此,出發前,寶寶的如尿布、濕紙巾、裝有開水的奶瓶、配方奶粉及乾淨奶瓶等必須用品,需適度準備幾份, 避免在短時間內無法回家之用。 另外,醫院的冷氣較強,最好帶著你和寶寶的禦寒衣物再出門。

孩子睡眠 8~10小時才夠

2009年10月11日
公開
61

醫師:孩子睡眠 8~10小時才夠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10.11 02:29 pm 醫師指出,學習階段孩子睡眠不足,腦部內分泌大亂,的確會影響學習成就,應至少睡八到十小時才夠。 三軍總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葉←斌表示,荷爾蒙、生長激素等內分泌,大多在睡眠時分泌,如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好,就會影響內分泌,出現情緒或成長障礙。 為什麼睡眠足夠的孩子,學習成就會比較好? 葉←斌表示,睡眠會幫助腦部將白天接收的訊息沉澱,將剛發生的淺層記憶,和腦部儲存過去的經驗重新整理,就像電腦一般,歸檔在記憶區、語言區等,變成深層記憶,學習成效自然比較好。 葉←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有的孩子上了國中後,學習低落,白天在學校不想聽課,猛打瞌睡,晚上卻睡不著,形成惡性循環,因為白天是片段睡眠,而非如夜裡睡覺,腦波可進入深層睡眠,對穩固記憶較有助益。 至於青春期的孩子要睡多久才夠?葉←斌建議,六到十歲學童,應至少睡十小時;十歲到十二歲,應睡九小時;超過十二歲的國、高中階段,也不可少於八小時,如果要應付早上六點起床,準備上學,晚上最好十點就睡覺,這樣才睡得夠。 睡眠不足也可能導致過胖。國防醫學院公衛學院教授、家醫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說,睡得少,腦部荷爾蒙被打亂,脂肪組織的瘦素接受器功能不彰,會吃多、代謝少,因而變胖。 【2009/10/11 聯合報】@ http://udn.com/

夫妻教養觀大不同

2008年10月16日
公開
55

夫妻教養觀大不同 撰文�曾家鳳 諮詢�泰山基金會執行長 黃翠吟. 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北區辦公室主任 汪慧玲 調整信念重於方式 「以後生小孩,你會怎麼帶勒?」「都聽你的啊!我沒意見」育兒之前,父母不論是溝通想法,或是以別人帶小孩的狀況討論,自認已經做過事前演練,然而殊不知,孩子一出生後,許多枝微末節都成了夫妻倆所爭執的內容。 教養,是門大學問。除了言教,就連身教、境教皆是教養中的重要環節,實在難以藉由「假想」先行演練,加上每個孩子先天特質不同,衍生而成的教養問題也是多如牛毛,觀念差異也就南轅北轍。 一致教養觀並非絕對 泰山基金會執行長黃翠吟表示,想要夫妻雙方擁有一致教養觀,難度甚高,因兩人的原生家庭、心性皆有所不同,她建議,經由有效溝通若能達成充分「磨合」即可,無須要求完全「契合」。 雖說教養觀相同固然最好,可灌輸幼兒一致教養觀念,但是她提醒父母,夫妻間更須注意的應是,教養過程中「是否能夠維持親密親子關係」,而非執著於協調兩人一致教養觀,例如當夫妻兩人教養想法皆為「直接」、「火爆」,雖說教養看法一致,然而卻易造成幼兒情緒缺乏適當出口,可能促成其個性封閉,或是與家長關係日漸疏離,如此一來,即便教養觀相同也無助於幼兒身心發展。 以下藉由3組不同家庭環境教養想法,提醒家長,面對教養想法不同時,應當如何處理,才可減低,甚至避免夫妻兩人正面衝突,亦可充分達到教養之效。 我家爸爸好兇唷! 【案例1】 3歲多的小齊,天性好動,父母一個不注意,他就把家裡東西拿來支解,無論是電器、玩具,無一倖免。不巧今天被剛回家的爸爸撞見,爸爸立刻破口大罵:「你為什麼這麼不乖,剛買的東西你也拿來拆。」媽媽快速地從廚房跑出,阻止爸爸並說:「你不可以這樣!幹嘛動手動腳,小孩子還小,不會好好講唷!」 日後,自然而然,在管教孩子時,成爸爸扮黑臉,媽媽扮白臉,小齊只要一犯錯,當爸爸正舉起手時,他就會快速跑到媽媽身後尋求保護。 自家解決辦法 媽媽強迫自己改變教養方式,漸漸開始對孩子使用打、罵的教養方式,以免讓孩子認為媽媽好講話,即使犯錯也不會被兇。 專家評估 黃翠吟說到,高壓式教養容易扼殺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孩子年紀愈大,愈不建議使用打罵方式,因若只是打、罵,卻不說明動怒原由,易在孩子心中產生怨懟、不解。假使欲讓孩子了解媽媽並非「永遠的避風港」,不見得要迎合爸爸,改變自身教養態度,建議可用別種處罰方式告知他:「你哪裡做錯了?媽媽罰你站10分鐘」說清理由讓孩子知錯,在予以適度處罰。 ※專家建議.避免直接阻止 以此案例而言,黃翠吟指出,當父母任何一方正在教養孩子時,假如另一方無法認同,經評估當下孩子並無危險後,建議先用權宜之計──「暫時迴避」,如案例中的媽媽不要當下直接干涉爸爸,因媽媽直接介入父子之間,當著孩子的面告訴爸爸:「不可以」時,其實會誤導孩子以為是爸爸錯,跟他本身無關,如此一來,將會造成爸爸往後在管教時使不上力,也使夫妻之間更加容易因為教養觀念不同,而產生裂縫。黃翠吟建議媽媽不見得要配合爸爸的教養態度,畢竟改變自身心性並不容易,若不滿他的教養方式,建議事後可與爸爸做進一步溝通,以期互相調整。 和配偶溝通之餘,事後也必須「清楚」告訴孩子,爸爸管教的目的為何?如此可有效安撫孩子情緒,維持和睦親子關係,避免孩子認為自己只是大人的「出氣包」。另外,也建議媽媽不要只是一味盲目地保護小孩,應當利用機會教育,告知小孩以後相同問題發生時,應該如何處理,將有助幼兒往後的社會相處能力發展。 ★【小提醒】 訓練自身耐心不可忽 小孩到了特定年紀,總會對身旁物品產生強烈好奇心,東拆西摔,惹得父母們好不生氣,此時,孩子只是正在探索世界,父母若能先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多加告知幼兒應當遵行原則即可,例如拆掉玩具,必須自己恢復原貌,或是把東西收好,孩子若能做到,則加以鼓勵。除此之外,父母們也必須鍛鍊自身「耐心」,期許自己「1件事情沒有重複講3次以前,絕不生氣」。 我家媽媽很強勢? 【案例2】 Natalie是個剛滿1歲的混血bobo,爸爸來自美國,教養態度相當開放,很多事情總希望讓孩子「自行嘗試」,今天爸爸帶她去買玩具,在Natalie眼前有3個玩具,爸爸希望她可以自己選擇,不過,媽媽卻認為「孩子本來就應該聽大人的」,一口咬定不要買這些扮家家酒的玩具,應該買些益智類的玩具才是,隨即拿著1個玩具到櫃檯結帳。 媽媽不覺得自己這樣有何不對,但是爸爸卻常因此和媽媽爭吵,認為長期下來,將會導致孩子無法有效建立自主能力。 自家解決辦法 因為很難改變媽媽自身性格,為降低2人爭吵機率,評估過後,只能先採取消極做法,也就是教養孩子相關事務皆讓父親負責,媽媽暫時退出教育孩子的領域。 專家評估 黃翠吟表示,父母任何一方實難避開教養責任,即使決定事情、和孩子說道理,讓爸爸去執行,依舊無法避免媽媽的身教足以影響孩子。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北區辦公室主任汪慧玲強調:「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終極教練。」唯有雙方共同參與,才可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學習互助能力,若只有單方執行教養觀念,過於孤獨且成效不易彰顯。 教養幼兒時,倘若刻意營造只讓一方主導,並不會有助於提升教養品質,假設媽媽為了刻意不加入教養行列,當孩子向媽媽詢問問題時,媽媽總是回答:「不要問我,去問爸爸!」久而久之,也許孩子會誤以為媽媽是「無能」的,因此,黃翠吟並不建議父母採取此作法。 ※專家建議.適時增添選擇性 黃翠吟建議,父母無須過度爭執,因在孩子1歲時,其實自主能力、選擇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此時任何事物皆讓孩子選擇,不見得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主能力。雖然偶爾給予孩子選擇權,可有助於幼兒往後習慣「決策」,然而有時由父母自行判斷也無傷大雅。 但是隨著孩子年紀逐漸成長(約3歲時),的確必須增加孩子「選擇性」面向,可從日常生活,像是選擇進食食材、玩具,延伸到讓孩子自己選擇就讀哪種才藝、上哪所幼稚園等等。藉由詢問幼兒「你的看法如何?」可以間接訓練孩子的思考、判斷能力,當孩子能夠遵行自身選擇,並獲得大家讚許時,也可有效提升幼兒自信心。 汪慧玲提醒家長,讓孩子自行嘗試前,必須先行「引導」、「示範」,做個良好榜樣,從生活中自然而然進行「體驗教育」。 ★【小提醒】 問對方式.效果加倍 詢問孩子意見時,不可以用「抽象」形容,以免產生誤導,例如要孩子選擇彈鋼琴或是練跆拳兩種才藝時,應該問:「練鋼琴可以讓你彈出優美樂章」而不是說:「去學鋼琴的話,你會變得很有氣質。」 除此之外,當孩子在選擇題中選出1個答案後,父母必須緊接問:「然後勒?」「為什麼選這個?」從粗淺問題引導至深入問題,有助於孩子更加確認答案,家長也可從孩子回應中,加以確認孩子是否真得知道自己要什麼? 偏心有錯嗎? 【案例3】 曉華和曉銘是1對可愛的雙胞胎,當初夫妻雙方得知將有兩個可愛的小寶貝時,無不欣喜萬分,然而殊不知,這也是其往後必須面對最嚴重的教育問題。媽媽贊成「人皆會偏心」的想法,絲毫不隱藏自己對於曉銘特別寵愛;但希望教養應當等同視之的爸爸,只好給予曉華更多的愛,以彌補其心中缺口,然而,有天,媽媽因為曉華欺負同學而責怪他時,他卻大聲對媽媽說:「反正你最喜歡弟弟啊!我做什麼都不對!」 自家解決辦法 媽媽當下啞口無言,爸爸只好挺身而出,告訴曉華:「不可以對媽媽這麼沒禮貌!」曉華卻哭得更大聲,爸爸緊緊抱住他,但是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撫他的情緒,脫口說出:「反正爸爸很愛你啊!」 專家評估 雖說都是自己的孩子,但大人本會出現較喜好或較不喜好的狀況,然而若是父母心中明顯感受到自己比較喜歡某一個孩子,且同時又讓不被喜愛的孩子強烈感受到時,容易在其心中產生強烈傷害。 ※專家建議.以適當方式給予「愛」 汪慧玲表示,欲改善偏心問題,重點還是必須父母調整心態,千萬不要將自身片面情緒,轉嫁至毫無反抗能力的幼兒身上。 她建議,家長可先了解自身性格特性,像是好動、喜歡貼心等等,接著,必須一再告知自己:「孩子也是獨立個體」其擁有獨特生命特質,或許孩子天性不善於表達,不會做出貼心舉動,但是2個個體相處(此處亦指親子)本來會存有差異,家長應當「面對」差異,互相調整,而非一味逃避面對差異,只接受心性與自己較為接近的孩子,導致孩子產生父母偏心的誤解。 也許你也曾被孩子問:「你是不是比較喜歡哥哥,不喜歡我?」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愛」與「需求」,但「方式」卻大不相同,有人認為禮物是愛的表現;有人則只是需要1個擁抱,因此,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偏心誤解時,父母應當思考是否自己用錯方式傳遞愛的感受,當家中有2個以上孩子時,必須「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點,找出最適當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天下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小孩,當你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不是自身期待的完美雛型時,你即能看見每一個孩子的可愛之處,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偏心與否的問題了! 汪慧玲表示,從以上例子可以發現,當父母雙方教養觀出現分歧時,多半只是調整「教養方式」而非「教養信念」,其實信念影響了教養技巧,若能從內在改變教養信念,父母雙方確認欲帶領孩子前進之方向,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適當教養技巧,因此,建議父母往後當教養想法出現差異時,先溝通雙方教養信念,畢竟教養手法只是技巧,當信念相符後,你會發現教養技巧是可被討論的。

教您《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PART4

2007年10月05日
公開
60

第三部分:父母應該這樣說的話(上) 孩子拿回了成績單,你的眼光不要只盯著他考得不好的科目,還要看他考得優秀的科目。把「數學考得這麼差,還有臉回來見我」這樣的數落改為「語文考得不錯嘛,數學得加把勁哦」,應該不會太難吧。當他本以為要挨罵的時候,你給他稱讚與鼓勵,孩子會為你的理解而感到驚喜,為不讓你失望而加倍努力。 不能妥協於孩子的撒潑耍賴   您不應該說:好吧,別哭了,改天媽媽給你買。   您應這樣說:你這個要求很過分,媽媽不能答應你。   您不應該說:今天不行,明天好嗎?   您應這樣說:等你用得著的時候,再買不遲。   孩子撒潑耍賴時,不要隨便滿足他 也許你不止一次看到這樣的情形:   商店裡,賣玩具的櫃檯前,小孩子看上了某個玩具,說他的小夥伴們都有,纏著媽媽要買。媽媽好言哄他:「這個玩具不好,我們去別的地方買。」或者說:「今天媽媽沒帶夠錢,明天再來買好嗎?」孩子不依不饒的,非要買。媽媽這時來氣了:「今天說不買就不買,跟我回家去!」好了,孩子倔脾氣上來了,哇哇大哭起來,甚至賴在地上,亂踢亂鬧,死活不肯起來。最後,媽媽實在沒辦法了,為了哄住孩子,只得把玩具買下來。   沒錯,孩子是暫時給哄住了。但是下次呢?   嘗到了「甜頭」的孩子,找到了對付家長的最有效的「武器」,他在下次還會繼續使用,甚至會使用得登峰造極。孩子學會了耍這種小聰明,他的要求會越來越離譜,那時,家長更拿他沒有辦法了。所以,要在一開始,就讓他知道:無理的要求,即便是撒潑耍賴也不能得到滿足。 不要給孩子開空頭支票   有的孩子好哄一些,爸爸媽媽說一句「回頭再說」「過幾天再買」,就立即破涕為笑。他們相信父母不會騙自己,期待過幾天,玩具就真的給買回來了。事實上,父母也不過是為了暫時擺脫尷尬局面,向孩子扯了個謊,開了一張不兌現的「空頭支票」。   可是,在孩子心裡,父母的話是值得信賴的,他對這個承諾充滿了期待。倘若父母真的不兌現,可以想見,他會是多麼難過和氣憤。父母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許會瞬間坍塌。這種欺騙的「戰術」,除了傷孩子的心、失去孩子對自己的信任,還有什麼好處呢?況且,這種手段也只能糊弄孩子一兩次罷了。   同時,還應注意,父母以「回頭再說」這樣的話迴避與孩子的對立,想借時間讓孩子忘記自己說的話,而達到既解決問題,又不與孩子產生矛盾的目的,這麼做,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立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父母敷衍了事,不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可以,孩子也沒有思考的機會。 給孩子一個拒絕他的理由   孩子雖小,但也不是不可理喻的。在他無理取鬧的時候給他一個可以相信的理由,他會聽進去的。   對於脾氣實在很倔的孩子,家長大可把他帶到一個人少的地方,給他時間,讓他鬧夠鬧累了,再鄭重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一般來說,孩子都是懂道理的,只要父母給的理由充足、有說服力,他肯定會乖乖聽話。比如,孩子耍賴皮,硬是要買玩具,你可以告訴他:「這個玩具太貴了,我們回去和爸爸商量一下,再來一起買,好嗎?」或者說:「這個玩具要等你大一點才可以玩,明年你過生日的時候買給你。」在充分說明理由的同時,也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這個玩具不適合你玩,咱們去買小人書看怎麼樣?」   總之,你得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同意的事,總是有其道理的,而不是刻意跟他過不去。    小貼士:如何增強孩子的滿足感   要求得到滿足的程度,與等待實現的心理過程是成正比的。夢寐以求而終於得到時的喜悅,和想要的當時就得到時的喜悅,是有天壤之別的。給孩子買玩具也一樣。當他想要火車、布娃娃時,父母立即答應,孩子獲得滿足的程度就會降低,也不會產生視如珍寶的惜物之情。同時,也難以培養「忍耐」這種十分重要的素質。 嚴厲管教孩子要說明理由  您不應該說:說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沒有為什麼。   您應這樣說:不是媽媽偏不讓你去,是因為那個地方正在裝修,太危險了。   您不應該說:這件事你就得聽我的,問那麼多做什麼!   您應這樣說:你還太小,不明白這些原因,等你長大了,就知道媽媽為什麼這麼做了。 強詞奪理沒有說服力   「大人說的話你還敢不聽?」   「媽的話你也不聽嗎?」   「我是你老子,我說怎樣就怎樣!」   不少家長還不知道或不習慣以平等的身份說服孩子。孩子反駁或辯解幾句,大人、父母的身份就被當作一種打壓孩子的王牌。這是典型的強詞奪理。以看似權威的身份來威壓孩子。   沒錯,這一手段很見效。孩子什麼也不說,乖乖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了。那也不過是他無力反駁和反抗而已,並未心悅誠服。他仍會在內心裡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多了一份對這種「霸道」的反感。   向來強詞奪理都是不能服人的。好比兩個人吵架,往往理虧的人叫聲最高,希望借聲勢壓人。父母在說服不了孩子的時候,以權威身份來壓服孩子,實際就表明自己已經到了「理屈詞窮」的境地。稍微懂事一點的孩子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可不要把他們當傻瓜。   何況孩子天生就有一種逆反心理。你越是強制他做什麼,他越不願意做。你越是不講道理,他越不會信服你。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形成條件反射,不管你要求做什麼,他都想和你對著幹。   再說了,孩子又不是無賴。你跟他講道理,他不會不聽。能說服他,他一定會乖乖地聽你的話。比如孩子提出某個要求,而你又有難言之隱,大可不必沉下臉來呵斥「不行就是不行」,只要說一句「你還小,不明白這些原因,等你長大一點,媽媽再告訴你」,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如果他仍然對那個要求戀戀不捨,你也可以提出新的主意,轉移他的注意力。   聰明的家長會讓孩子心服口服,相信你也不希望給孩子一個蠻橫無理的印象。 不要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權利   父母強詞奪理,以個人威嚴來壓服孩子,還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後果。有的孩子天性軟弱一點,平時懼怕父母。所以父母說什麼都乖乖聽從,而自己從不考慮對錯好壞。   「媽媽的話你也不聽嗎?」這樣的話,就是說「媽媽的話必須絕對服從,沒有道理可講」,暗含的意思是「除了聽我的,不要再想這想那」。好吧,有的孩子就真的惟父母之命是從,為了不惹父母發怒,就一切照辦。   父母可以用這種手段把孩子培養為「聽話的孩子」,但同時也是培養了一個沒有主見、沒有判斷能力,甚至唯唯諾諾的人。   面對父母的這種不講道理,孩子有時會忍不住加以反駁,因為他有他的想法。這是好事。父母明智的做法是認真聽聽孩子的意見,給予適當的評價,然後再耐心地講明自己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理由加以對比,能領悟到一些是非對錯,這是非常重要的。   何況,父母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沒有顧及到孩子的處境。有時也許是誤會了孩子,一句「你就得聽我的」這樣的話,會特別傷孩子的心。因為他不僅得不到理解,而且還被強迫遵從父母的意思。 指出孩子的錯誤要心平氣和   您不應該說:叫你不要到處亂扔垃圾,你長耳朵沒有!   您應這樣說:孩子,要是每個人都像你這麼把垃圾到處扔,那我們生活的地方會多麼髒啊。您不應該說:那些東西家裡又不是沒有,你還去跟小孩子搶,丟不丟臉啊。   您應這樣說:跟別人借來玩一下可以,但是不可以去搶呀。   孩子犯錯誤是件很平常的事   先來看一個例子。   孩子在院子裡踢球,一不小心,球被踢飛了,砸到窗戶上,玻璃全碎了。這時正在做家務的媽媽火冒三丈:「早就說了叫你不要在院子裡踢球,你就是不長耳朵,現在也不長眼睛,以後你再在院子裡踢球,看我怎麼揍你。」本來準備向媽媽道歉的孩子,被媽媽這麼一頓數落,覺得挺委屈的,也對媽媽感到失望。從此後,不論媽媽說什麼,他根本聽都不聽了,更別說放在心上。這就是失敗的教育。   在生活中,誰不犯錯呢?大人難免,何況孩子。而且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多規矩,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哪些是應該的,哪些是不該的。他們有時候犯錯誤甚至都是無心的。很多時候,是大人誇大了孩子的錯誤,把不嚴重的事弄得非常嚴重,自己生不必要的氣不說,還讓孩子無辜地受責罵。   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就應該把孩子犯錯誤當平常事來對待,對他們犯錯誤表示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孩子因犯錯誤帶來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對孩子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 指出孩子的錯誤要心平氣和   過分的或者不問緣由的指責,會使孩子畏畏縮縮,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想想,犯了錯的孩子,他內心裡本來就很害怕,擔心挨罵、挨打,有時可能不是他故意的,想對父母解釋,而父母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數落,他在對父母產生恐懼感的同時,還會感到失望,覺得父母並不理解和寬容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只會越來越疏遠。   父母的責任就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及時給予提醒,制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引導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家長自己首先要冷靜。所以不論有多氣,都必須壓住怒火,先弄明白整件事的經過,瞭解孩子是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會犯錯,錯到了什麼程度;然後再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他怎麼不對了,應該怎麼改正。   就像開頭舉的例子,孩子踢球打碎玻璃,完全是因為不小心,並不是他故意要這麼做的。就算砸碎了玻璃,也不用對孩子侮辱加威脅的。   如果媽媽能平心靜氣地對孩子說:「院子不是踢球的地方,媽媽以前就告訴過你的,你看,現在砸到玻璃事小,要是砸到人了,多危險呀。以後要到球場去踢球,記得要注意自己和別人的安全。這話媽媽只說一遍,你要記住哦。」那麼孩子不僅能知道怎麼錯了,還會把媽媽的教導記在心上,以後也不會再犯了。 告訴孩子:你可以失敗   您不應該說:這次期末考試你一定要考好,再考砸了,你就別想上學了。   您應這樣說:孩子,放鬆些,考試考得不好沒關係,重要的是你盡了力。   您不應該說:兒子,明天的比賽一定要拿第一!   您應這樣說:孩子,勇敢一點,失敗了也沒關係,不就是一次比賽嘛。 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做父母的,往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天天在孩子耳邊念叨:成績要好呀,要努力呀,不能掉隊呀。一到考試的時候,更是比孩子還著急,不厭其煩地囑咐孩子一定要考好,不許失敗。   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對孩子有害無益。   沒有誰能事事成功的。也不是任何事一次就能做好的。   孩子只是孩子,他沒有生活的閱歷與應驗,他還處在人生中最初摸索的階段。他有權利失敗。   哪個做父母的不是在磕磕絆絆中走過來的?那麼,也請寬容孩子吧,把失敗的權利還給他們。允許孩子失敗,就等於是給了他鍛煉自己意志力的機會,也給了他增加自己閱歷的機會。   其實,在生活中,讓孩子適當地承受一些失敗是很必要的。作為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失敗的可能,失敗並不可恥,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不敢面對,不去改正不足。 父母要有「失敗即教育」的意識   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往往是只看到了失敗的一個方面,把它看成是丟臉的事,卻忽略了失敗的價值和意義。   父母應該有「失敗即教育」的意識。   孩子失敗了,但是他獲得了「痛苦的體驗」,將來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時,他也有了挑戰困難的契機。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身,慢慢成熟的過程。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來。   在一帆風順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脆弱的心理會漸漸定型,有一天當他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時,會驚慌失措,甚至一蹶不振。   人生缺少了磨練,想取得永久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嘗試做一些事情,在失敗的磨礪中,鍛煉出膽量,摸索出經驗。   有時,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成功的幾率很小,也要讓他做做看。 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係   生活中,父母常為孩子的錯誤和失敗擔心、著急,害怕孩子下次再犯,有時就忍不住地警告孩子:「你到底要這樣失敗多少次?」可是父母是否想到,給孩子「不許失敗」的壓力,孩子的心理負擔會更重,情緒也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不但不能夠從失敗的狀態中走出來,甚至更糟。   運動心理專家有這樣一個發現:在重要比賽時刻,如果一味地給運動員施加壓力,不但不能鼓舞士氣,反而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發揮水平。但是,如果將很重要的目標簡單化,淡化比賽的緊張情緒,那麼運動員就會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很容易發揮正常水平甚至超常發揮。   同理,在關鍵時刻,我們也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心理氛圍。   孩子考試或比賽之前,不要催著孩子去學習,可以允許他們適當看看電視,跟別的孩子玩耍。也可以帶孩子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跟孩子聊聊天,表現出對考試成績或比賽結果不在乎的態度。盡量讓他們脫離緊張的氣氛,調整好狀態。父母的這種態度會讓孩子心裡輕鬆起來,並大受鼓舞。壓力釋放掉了,真正的水平才能發揮出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失敗,也跟父母施加了太大壓力有關。   孩子做某件事失敗了時,父母不應以憐憫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聲歎氣,更不應劈頭蓋臉責罵孩子。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勇敢、聰明的人應該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   這其中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效應:允許孩子失敗,也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那麼,請你也給孩子這份信任吧。 不好回答的問題也要有交代   您不應該說:小孩子不需要懂這些!   您應這樣說:孩子,這個問題很複雜,等你長大一點了,媽媽再告訴你。   您不應該說:告訴你了你也不明白,一邊玩去。   您應這樣說:這個問題媽媽也說不好,等明天弄清楚了再告訴你好嗎?   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做父母的可以想想這個問題:   如果在一個咨詢台詢問一件什麼事,但是對方只是隨便敷衍幾句來搪塞你,你會是什麼心情?如果每次都碰到這樣的事呢?你又會怎麼想?   估計你除了氣憤,多碰壁幾次後,再也不會去咨詢什麼事了。   那麼,由己及人,也來想想孩子們吧。   孩子天生好奇心強,有時他們也沒有途徑去滿足好奇心,便只好拿不明白的事去問父母。而父母們往往覺得他們只是在沒事找事,問的問題實在多而無聊,甚至可笑。有時,大人又因為工作忙或者孩子的問題實在難以回答,便應付說「現在忙,過一會再說」或者「你自己想吧」。有時大人實在惱了,沒好氣地說:「你問我,我問誰去?」   這樣的態度,首先,會嚴重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經常這樣,孩子會逐漸變得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大腦會趨向於遲鈍。其次,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因為孩子會覺得父母根本就不關心自己。   奉勸家長,要「孩子優先」。無論多忙,無論孩子的問題多麼可笑,多麼難以回答,都要認真地對待。這樣,不僅使孩子的求知好奇心自然地得到發展,也能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協調關係的基礎。 無論如何,要給孩子一個答覆   孩子的心理沒有那麼複雜,有時提出一個問題來,卻讓父母難以回答。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有的家長正在煩心,孩子一問,便沒好氣地說:「小孩子問那麼多幹什麼,玩你的去!」或者說:「這不是你要知道的事!」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態度。畢竟,大人之間的糾葛,跟孩子說了無益,何況還講不明白。   但是,一定非要用這樣的話來把孩子的問題頂回去不可嗎?就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內心脆弱,好不容易有了興趣問問父母,卻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心裡該是多麼難受。而且很可能在潛意識中害怕再次受到傷害,而再也不問父母問題,甚至疏遠父母。這樣的次數多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會不斷淡化,交流與溝通的和諧關係被破壞。長久下去,孩子的心只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接納孩子以及他的問題。即便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要對其提問表示出關心,並明白地告訴他,「你等你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或者「這個問題太複雜了,等明天媽媽弄清楚了,再告訴你好嗎?」當然了,你說到就要做到,不能敷衍孩子。   也許孩子提問並不一定就是要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的快樂有時在提問這個過程,而不是答案本身。所以,父母對孩子提問有個交代,孩子心理上就獲得了被接納被重視的滿足感,他的好奇心及對父母的信賴會慢慢地發展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千萬不要隨便亂說,胡謅一個答案。尤其是一些涉及科學知識的問題,一定要自己弄清楚了再告訴孩子。

教您《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PART5

2007年10月05日
公開
60

第三部分:父母應該這樣說的話(下) 如何鼓勵孩子學習 您不應該說:學習是第一位的,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   您應這樣說:要努力學習,但是也要注意身體。   您不應該說:題目再難,只要多花時間,就一定能解出來的。   您應這樣說:用功學習是好事,不過要量力而行,別讓自己太累。   學習、玩、健康,對孩子來說都一樣重要   有個朋友,談到他的父親,總是感歎父親對自己的影響之大。其實說起來也不過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他父親平時工作繁忙,根本沒時間管他。有一次父親偶爾閒下來了,跟他談話,末了說了這麼一句話:「我都沒怎麼管你,一來我忙,二來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課不錯。不過呢,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別搞垮了身體。」   這個朋友當時正上高一,成績中上,平時玩得特別瘋。父親這一句話,讓他心裡覺得愧疚不已,但是又讓他感受到了一種絕對的信任。他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一定不能辜負父親的信任和關心。事實上,他後來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一句話感動一個人,影響一個人,改變一個人,並不是天方夜談。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許就因為父母的一句話而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學習的問題,一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頭結。父母眼裡只有成績,孩子老是擔心成績差遭父母罵。父母要孩子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而孩子除了學習,還要玩樂。   孩子們最常聽的一句話就是:「趕快寫作業去!」學習真的就重要到那種地步,寧願以孩子的健康和快樂去換取嗎?   每個大人都是從孩童時代過來的,應該能夠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對於孩子來說,玩樂和健康跟學習是一樣重要的。有健康的身體,有玩樂的輕鬆,才有精力把學習搞好。健康是資本,玩樂是放鬆。家長必須明白這一點。不要隨便地就呵斥孩子「你給我學習去」。 讓孩子在鼓勵中感受到關懷   既然家長是要鼓勵孩子學習,那麼肯定是不希望孩子討厭學習。   但是想一想,孩子如果每天回家都聽到父母說:「好好學習去吧!」心裡該是多麼厭煩!他會覺得父母除了關心學習,根本不在乎他本人。這個時候,他對學習哪裡會有好感呢?   鼓勵孩子學習,首先要給予他足夠的信任,認為他可以做得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行,除了學習,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不要太勞累,不要太強迫自己。孩子聽了父母這麼說,感受的不僅是鼓勵,還有來自親人的最真誠的關懷,這會讓他心裡覺得溫暖。同時,學習帶給他的壓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鼓勵孩子學習也要因人而異   當然,鼓勵孩子學習,也並不是光一個理兒就行得通,還得就具體情況而定。   有的孩子特別貪玩、調皮,父母就要因勢利導。比如孩子玩累了,可以對他說:「歇一會兒,去做功課吧,做完了功課,可以玩得更開心了。」   有的孩子內向,或者成績不好,每天一回家就只顧著埋頭苦讀,父母就必須想辦法讓他多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帶他出去玩,讓他減輕學習帶來的心理上的負擔。孩子做完了功課,你可以對他說:「現在功課做完了,你可以出去玩會兒,讓大腦休息一下。這樣明天才有精神學習新的功課呀。」或者說:「學習是很重要,但是不用這麼拚命,咱們不急,一點點來。該玩兒玩,該學學。要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先瞭解清楚孩子的性情,再來對症下藥吧! 將命令改成建議   您不應該說:去,幫媽媽把碗刷了,你反正沒事。   您應這樣說:孩子,媽媽現在有點忙,你能不能幫媽媽把碗刷了。   您不應該說:還不趕快去學習,還看什麼電視!   您應這樣說:好了,動畫片看完了,你不打算去學習一會麼?   您不應該說:我都說了不許看電視,你怎麼不聽呢?   您應這樣說:爸爸在休息,看電視會打擾他的,你先看會書好嗎?   命令的口氣會養成孩子怯懦的性格   想想,誰能忍受一個人老是對自己頤指氣使,動不動就要求你給我這樣、你給我那樣?做父母的也不喜歡有個人成天這麼對自己吧?   命令是一種單方面的交流,只顧及自己,而不考慮別人。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是孩子的家長,我有權命令他。」這就是一種完全不替孩子著想的觀念。孩子只是個孩子,並不是奴僕,他跟父母是平等的關係。他也同樣是一個個體,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如果父母指望在對孩子的命令與呵斥中建立自己的威信,那他就等著嘗失敗的苦果好了。   沒錯,很多孩子對家長惟命是從,但是他內心裡就一定接納了這樣的命令嗎?他不過是無力反抗而已,等到這種情緒在心裡積澱到一定程度,爆發出來就可能產生難以想像的後果。這是第一個不容忽視的。   一個生長在專制的家庭中,長期聽著父母的訓斥「你給我聽著」「你給我去……」的孩子,他心中就可能形成一種對強者惟命是從的習慣,養成怯懦的性格。這是第二個不容忽視的。   做父母的一定要記住,沒有孩子是喜歡聽著命令長大的。   建議的口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思維和判斷能力   父母平時對孩子說話時,往往會說成「你要給我……」的命令型。這樣的命令,並未考慮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只會讓孩子感到害怕或反感。   如果把這樣的命令改為「你能不能……」「你試著……如何」這樣建議的話語,會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在跟自己商量,在徵求自己的意見,他首先會覺得自己是受了重視。在心理上,他更容易接納父母的要求。同時,他也會隨著父母的引導,鄭重思考要做的事,做出決斷,並考慮該如何做,這對他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也是一種有益的鍛煉。   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有意識地提出選擇項,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比如,孩子在家裡無事可做,千萬不要動氣命令他:「馬上給我看書去!」而應該問他:「你不打算去看會書嗎?」孩子會自己去考慮是要聽父母的,還是該幹別的。總之,他會慎重對待家長的話,而不是產生反感。 都是孩子的錯嗎   先來看看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小孩子,有一天偷了爸爸錢包裡的錢出去買東西吃,被爸爸發現了。爸爸把他叫到跟前,命令他跪下,氣沖沖地說:「這麼小就開始偷東西,長大還得了。偷東西是犯罪,你知道不知道?這次的事爸爸不能饒你,你給我站到院子裡去,站一個小時!」   當時正值寒冬臘月,院子裡寒氣逼人。小孩子在院子裡站了不一會兒,就開始哆嗦起來。爸爸看著孩子的可憐樣兒,突然意識到,孩子犯這樣的錯,根本原因不在他,而是自己平時就沒有好好關心、教育過孩子。這時,他也站到兒子身邊,對兒子說:「孩子,偷錢是你的錯,但是把你教育成偷錢的孩子,是我的錯。我更應該受懲罰。爸爸罰自己站一個小時,你只要站半個小時。」父親的認真和懲罰分明,打動了孩子的心。此後,孩子再也沒犯過同樣的錯。   大人往往有一個不好的毛病,就是只要孩子犯了錯,就光顧著訓斥、責罵,認為全是孩子不好、不聽話,而很少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犯錯,自己有沒有責任?   倘若孩子能自己成長為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還要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做什麼?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也是父母自己忽略了對孩子的引導,或教育方法不對。   做父母的,要善於從孩子的問題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讓他也學會客觀考慮自身行為。一個人只有能客觀對待自己時,才能主動考慮改變自己的行動。 家長有錯,也必須道歉   一直以來,做父母的都有一種觀念,認為在孩子面前自己永遠是正確的。即便是自己真的錯了,也加以掩飾或搪塞,認為承認錯誤,會失去做父母的威信。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那為什麼不在孩子面前光明磊落?為什麼不以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人無完人,誰都可能犯錯,但是重要的是敢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並且知錯必改?   大人在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時,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無論誰犯了錯誤都應自己去承擔責任   所以,孩子錯了,父母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犯了錯,是不是自己的責任。倘若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那麼就應向孩子坦言,並且道歉,然後再來說孩子的錯。這樣做,不僅取得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而且家長的言傳身教也讓孩子明白:一個人犯了錯誤沒關係,重要的是敢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再回頭看看前面那個例子,如果做爸爸的只懲罰兒子,而看不到自己的失職,將會是什麼後果?兒子有可能在心裡怨恨爸爸,從此再不學好。這樣的教育實在是失敗得徹底了。 讚揚孩子不要太過   您不應該說:嗯,真不錯,你的畫趕上大師的水平了。   您應這樣說:這朵花畫得很逼真,蠻好看的。   您不應該說:你今天好乖呀。   您應這樣說:你今天把房間收拾得真乾淨,謝謝你,孩子。 讚揚也要適度   「寫得真好,孩子,你簡直就是個小詩人!」   我們經常聽家長這樣稱讚孩子。   在大人的意識裡,表揚孩子,會使孩子開心,可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也能讓孩子因為這種讚美而更聽話。 事實是這樣的嗎?   沒錯,我們現在提倡多表揚孩子,但是多少父母注意到正確的表揚方法?對孩子,並不是事事都要讚揚,也並不是讚揚越多越好。稱讚不當的結果,會使孩子產生緊張的情緒和惡劣的行為。   有的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好乖啊!」   可是孩子有時覺得他心目中的自己並不那麼乖,這樣誇他反而讓他心裡有壓力,因而對父母的稱讚產生了反感。所以,他得到的讚揚越多,為了表現「真正的他」,就可能有越惡劣的行為。心理學家H·G·吉諾特通過研究發現,「幼兒受到過分表揚,覺得自己不值得表揚,反而感到不安」。   做父母的,可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就是那麼好哄騙的,你說的話幾分真幾分假,孩子心裡也有數呢。讚揚太過,他會覺得父母沒有誠心,很虛假。時間長了,他很可能根本不把這些稱讚的話放在眼裡,也會對父母產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排斥。   另外,過分的讚揚會顯得很抽像,孩子聽了,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得到的肯定。   所以,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剛剛誠心誠意地表揚了孩子,他就又開始不聽話,故意弄些惡作劇;或者,你表揚了他,他根本理也不理。 稱讚孩子的原則   作為父母,應該明白:讚揚跟藥品青黴素一樣,不是拿起來就能用的。必須遵守使用的量和度,並注意可能產生的過敏性反應。這裡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讚揚孩子應就他的努力或成績而說,不要涉及到他的個人品格。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週末的時候,孩子把家裡打掃收拾了一番。媽媽看了,只需要對他說:「家裡今天可真乾淨,看著叫人心裡舒服。謝謝你,孩子!」就可以了。   像其他什麼「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你今天真是乖呀!」這樣的話,就不必當面對孩子講出來了。   說起來,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他內心裡也十分地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至於自己是否「了不起」、是否「乖」,他也許根本沒想過。父母的讚揚只需中肯就行,孩子也能在這樣適度的稱讚中自行演繹出他的品格,不需要父母來給予某種肯定。 過分讚揚可能嬌慣孩子   難以想像,一個在生活中聽慣了好話的孩子,將來對自己會有清醒的認識嗎?長大了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或意見嗎?   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受責備的環境中成長,但是也不能讓他們整天泡在甜言蜜語裡。   適度適時的讚揚,對於鼓勵孩子,幫他們建立自信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過度、過分的讚揚,往往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總是做得很好。於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做的事。將來也未必能經受挫折和批評。   要記住,讚揚,只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也許只要那麼一點點就夠了。

教您《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PART1

2007年10月04日
公開
58

第一部分:父母一定不能說的話 你的孩子可能在一個方面比不上別人的孩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卻遠遠強於別人的孩子。而你,發現了孩子比別人強的這個方面了嗎?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愛玩一點,但是天性善良,富有愛心,懂禮貌;也許腦子沒那麼靈活,但是很上進,很努力,很正直;也許不善於交際,但是很細心,很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而不對他的優點加以讚揚和鼓勵呢? 別動不動就向孩子繳械投降 算了,算了,不過,就只有今天,下不為例。 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 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不許再這樣耍賴哦。 必須拒絕孩子時絕不「心慈手軟」   童童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做母親的,總覺得孩子沒有父親很可憐,所以他有什麼要求,也盡量滿足。甚至一些無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童童一直被媽媽這樣寵著,也慢慢有了小脾氣。有的事媽媽不答應,他就耍無賴,使小性子。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深更半夜的,到哪兒去買水果?母親為難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現在外面沒有賣水果的。咱們再睡一會,天一亮,媽媽就給你去買,啊。」童童仍然不依不饒,哇哇大哭起來。做母親的最後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頓。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製造負擔的。 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   「下不為例」的話千萬不要說。你給他破例一次,他還會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說不定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無理要求兩回了。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讓孩子嘗到了一次甜頭,學到了乖,後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人的慾望也是無限擴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還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長能滿足孩子到什麼時候呢?一時的心軟,帶來的是無窮的「後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難道你也替他摘下來?   一些原則性的事情,不能答應,就是不能答應。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來玩耍,要吃家裡沒有的東西,你必須讓他明白,無論他怎麼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那麼下次他也不會再如此了。對於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曾經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這樣一番情景:   一位老爺爺抱著兩三歲的孫子,開心地說著話。說著說著,孩子用小手打了爺爺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覺得這樣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聲不斷響起。爺爺的臉都被打紅了。可是他竟半點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沒有。車廂裡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這樣寵嗎?做爺爺的再疼愛孫子,也用不著如此犧牲自己的臉,讓孩子對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長如果都這樣做孩子的「奴隸」,讓孩子隨便打,讓他怎麼高興就怎麼著,那麼培養出來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不要做「好好家長」「好好家長」 的確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落得輕鬆。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他停止哭泣。「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總是這麼想,可事到臨頭,還是犯同樣的毛病。   碰到一些會撒嬌或者平時比較聽話的孩子,父母更是經不得一磨。「媽媽,只有這一次,你就答應我吧。」「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證!」一聽到這樣的話,父母的心立馬就軟下來了。「好好家長」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這麼教育的。   父母的妥協與放任,也往往讓孩子做事半途而廢。比如孩子練鋼琴練到一半,就央求媽媽讓他玩一會。本來媽媽不許的,但是經不住孩子軟磨硬泡,只好說:「好吧,好吧,去玩一會,下次不許這樣。」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最後父母也懶得去管。孩子也許就從此乾脆不練琴了。   事事順孩子的意,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會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怕自己。於是,他想怎樣便怎樣,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讓他有恃無恐。惡性循環下去,你就等著有一天他真正無視你的存在,不把你當一回事吧。趾高氣揚慣了的他,處身社會的時候,如此自私和無理,又怎麼去與人合作?   小時候在家裡有父母寵愛,長大了,旁人不再給予他這樣的「關心」,孩子會變得消極、絕望和無助。也可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任何一種結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語帶嘲諷會寒了孩子的心 老是心不在焉,說不定哪天腦袋也會忘了帶回家! 真是豬腦袋,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記不清楚。 哎呀,竟然主動念起書來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喲,得了滿分,可真是讓人吃驚啊。 嘲諷是惡毒的武器   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平時口才不怎麼樣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來,可真像是有非常好的天賦。 「今天主動來幫忙啊,是吹的什麼風啊!」 「同一件事你到底要我重複多少次才能做得好?你是聾了嗎?」 「你可真聰明呀,十道算術題就有九道算錯了!」   聽聽這些話吧。本來只需說聲「謝謝你的幫忙」、「我只說一次,你要聽好」和「算錯了沒關係,重新來」就可以了,可是做母親的偏偏要語帶譏諷,把話說得酸溜溜的。   這麼做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種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人身攻擊。用這樣尖酸刻薄甚至冷酷無情的語言來傷害孩子,它不是一種「惡毒的武器」是什麼?它傳達出的信息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他取得的成績的蔑視,對他的人格的侮辱。它就像一把利劍深深扎進孩子幼小的心靈裡。   家長或許不知道這種由語言帶來的傷害,比起皮肉上的痛楚,造成的後果要更為嚴重。因為無法一眼看到內在的傷痕,所以我們往往忽視語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用嘲諷這樣「惡毒的武器」帶來的精神上的創傷。哪怕這種語言「攻擊」停止了,傷害仍會在孩子內心繼續存在,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孩子一生。 你打算傷害孩子到什麼程度?   父母說出酸溜溜的話,也許本意並非是想挖苦孩子,但是一開口就忍不住把話說成諷刺意味的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父母往往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覺得自己有資格說任何話,孩子只有聽的份兒;無論說什麼,都是為孩子好。這種自以為是,完全忽略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自尊和感情。   孩子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和尊嚴。被人揶揄,小孩子也會心情沮喪。作為父母,應該以溫和的態度去對待孩子。   有的父母特別喜歡故意嘲笑孩子幼稚,以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比如,四、五年級的孩子把簡單的算術題算錯了,做母親的就馬上說:「你是個一年級的學生吧,這樣的題都不會做。」這麼說話的母親應該想想,如果別人批評她做事像個小孩子一樣幼稚,她是什麼心情?由己及人呀,在同樣性質的事情上,你做父母的都不能忍受,更何況孩子?你自己既已知道這樣的羞辱傷人的心,為什麼還要將它加之於孩子?   一個小孩子,與大人和大孩子相比,本來就有個子小、力量弱、知識少等不可避免的劣勢。他內心裡有著想成為大人或者想跟大人一樣威風的願望。倘若大人經常嘲笑孩子幼稚,把他看成他恰恰不想成為的那類人,那麼孩子內心的這種「不如大人」的意識會變得強烈,很可能使他真的無法擺脫幼稚。明明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你說他像一年級的學生,那就是說他在退步,孩子的理解往往就是這麼簡單。如果孩子天性敏感,這樣的話更是無形的刀,會深深刺傷他的心。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的心理很可能處在幼稚階段徘徊不前。   孩子犯了他這個年齡不應犯的錯,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引導和鼓勵。比如說做錯了簡單的算術題,你可以對他說:「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了,自己找找是什麼原因,下次不要再錯。」你要對他的錯報以平淡的態度,其實,這也的確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要是一開始就否定孩子,那麼他哪裡還會有繼續努力的熱情?父母教給孩子的,應該是一種為人或者處事的方法,讓孩子能夠舉一反三。   要是你想讓孩子的潛力得到展現,想讓孩子的才能得以盡情發揮,那麼,如果孩子有錯,就請你用坦率的態度幫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如果孩子取得進步,就請你用坦率的讚美言辭鼓勵他繼續努力。把嘲諷一類的字眼統統扔掉吧! 不信任就是不尊重孩子 就你那破鑼嗓子,還想當歌星?做夢吧! 別逞能了,你哪會做這個。 這麼簡單的都不會,看你將來怎麼辦! 小孩子懂什麼,一邊玩去。 你怎麼知道孩子不行? 「奇奇,你將來想去做什麼呀?」爸爸問。 「我要當中國最好的大學校長!」奇奇很認真地回答。 一旁的媽媽冷笑一聲插話了:「切!你那五門有三門不及格的成績還想當校長?」 奇奇想起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不禁低下了頭。   拿破侖說過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世上的事,只要肯努力,就有做到的可能。重要的是,首先你要有這樣的理想。   你能想像的到上面的事例中,媽媽的話會怎樣打擊奇奇的自信心嗎?孩子要當大學的校長,跟他現在的成績有必然的聯繫嗎?理想和現實,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倘若連個理想也沒有,又何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呢?本來應該受到鼓勵的孩子,卻遭到媽媽的一頓搶白,他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改變。用靜止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是很不科學的。作為父母,哪怕你瞭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天賦,也無法斷定孩子將來一定能做什麼,一定不能做什麼。   與其打擊孩子的自信,不如給他一份希望。   你就那麼吝嗇自己對孩子的信任嗎?   通常地,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嘲諷孩子的幼稚。經常對孩子說:「小孩子不懂事,瞎摻和什麼?」   二是嘲笑孩子相貌、能力等缺點。如對孩子說:「你個子小,就別做籃球明星的夢了。」   三是打擊孩子對未來所萌生的希望。如開頭舉到的例子。   想想,父母對孩子連這種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還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經常被父母如此「打擊」的孩子,又怎麼能夠健康成長?無論什麼年齡的孩子,被父母否定未來,都會感到難過、沮喪,嚴重的,還可能從此消極下去。   如果父母換一種完全相反的態度,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信任,是一種很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充分發揮潛能,克服重重阻力,到達成功的頂點。獲得信任的人,會覺得身後有強大的力量在支撐著自己,雖然是無形的,但卻是精神上的莫大安慰。   同時,信任也是一種尊重。如果你對孩子說「你當然可以的,媽媽相信你」,那麼這就是對他的價值和能力的肯定。雖然他可能還無法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他肯定明白自己是受到了「重視」。而這,往往可以激勵孩子為他的目標付諸努力。一旦孩子有了「今後總會有成就」這種希望,他就會產生主動做事情的積極性。   在信任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充滿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於讓孩子覺得「我能行」。你每天早上總是不忘提醒孩子帶這帶那,結果他反倒丟三落四。孩子本來有能力自理,你的嘮叨卻使他失去了自信。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一句話,好與壞,都會成為他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話。所以,即使開玩笑,也要避免說具有負面影響的話。 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   你真的很沒用,你到底能做什麼啊?   天天都把衣服弄這麼髒,看看你,跟個叫花子似的。   你將來就配給人家刷盤子吧!   你是豬吧?   即便是父母,也無權侮辱孩子的人格   「笨得跟豬一樣!」   「你簡直一點用都沒有!」   家長氣極的時候這樣的話容易脫口而出。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覺得有權罵,而且口不擇言,有時故意說惡毒的話來解氣。   做父母做到這個份兒上,真得好好反省一下。   孩子再怎麼錯,也不至於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是的,也許孩子還沒有人格意識,但是他會為這樣的話感到屈辱,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刺傷了。這樣的傷痕也許一留就是一輩子。   孩子做了錯事,就事論事已經能夠教育他,為何要牽扯到人格尊嚴上去?難道你罵孩子「跟豬一樣笨」,他以後就可以變聰明了?既然對孩子有害無益,又何必說些不中聽的話來傷他的心?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孩子雖小,他也是人,有自尊心,希望獲得肯定與讚揚,不喜歡被罵。難聽的話他未必聽不出來。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表明他是個獨立的個體,他的人格神聖不可侵犯。 別讓一句話毀掉了你的孩子   別人侮辱他,取笑他,也許孩子不會當一回事,可是,連自己最依賴的父母都這麼罵,他還能對自己有什麼信心?   有的孩子生性敏感,哪怕是父母說的玩笑話,也當成了真。父母說一句「你笨得跟豬一樣」或「一點用也沒有」,他可能就會在心裡想:「我真是太笨了,這點事都做不好。」「唉,我怎麼這麼沒用呢?」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母的話會對孩子起到強烈的暗示作用。   說「笨得跟豬一樣」,就相當於告訴孩子「你已經笨到極點」,暗含有「無藥可救」的意思。而「你一點用也沒有」這樣的話更是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否定了。經常說類似的話,孩子會逐漸地對自己失去信心,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這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在今後的生活中,面對機遇的時候,他可能因為不自信,還沒開始嘗試,就主動退縮了。   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強,老是被父母這樣罵,他會因為人格的傷害而記恨父母。發展下去,可能出現性格缺陷。等他長大了,對自尊與人格的過分敏感,很容易讓他發怒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要是你真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就把這些帶侮辱性的字眼從自己的話語裡清除乾淨。 嘮嘮叨叨只會令人厭   去學習,聽到沒有!今天你已經玩了很久了,從上午開始玩到現在,總該花點心思在學習上吧。還坐在那裡不動,我說的話你到底聽到沒有啊?你到底去不去?還不去是吧?……   媽媽說的話你總是不聽,現在吃到苦頭了吧?以後看你還不聽話!喂,我說的你到底聽進去沒有?你要是再不聽,下次只會吃更大的苦頭。到時候可別怪媽媽沒提醒你…… 老調重彈不起作用   人們對於自己擁有的、隨時可聽可看的東西,常常缺乏熱情的關注,並逐漸把它忽略掉了。也就是說,對於不是惟一的東西,人們往往不會重視和珍惜。   那麼你可以想想,如果在孩子的耳邊老是重複同樣一句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物以稀為貴,相信說話也是這個道理。   常有母親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聽人說,真讓人操心。同樣的事要說幾遍才聽得進去。」究竟是孩子不聽話,「同樣的事要說幾遍」,還是「同樣的事要說幾遍」,孩子才不聽話?既然那些話隨時都能聽到父母講,今天沒注意,明天還可以再聽,當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還有的母親發牢騷說:「我那孩子,不管你說多少遍,他根本理都不理,跟沒聽見似的。」做母親的不覺得自己很多時候是說過了頭嗎?天天跟個破錄音機似的在孩子耳邊嘮叨同一個問題,他不煩才怪呢。任誰也受不了呀!   老調重彈,反反覆覆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裡去。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聽話,也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了。 重要的話只說一次   老調重彈到最後就導致一種惡性循環:父母太嘮叨,孩子不願意聽;因為孩子不聽,父母就不停地說。而說得越多,孩子越討厭。   於是,就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孩子看起來好像是在認真地聽,但是你很快就會發現他根本什麼都沒聽進去;有時聽進去了,但是很快就忘了;就算沒有忘,也懶得按照吩咐去做。因為不重視嘛,就不當一回事。   說起來,這事也的確夠惱人的。但是,既然已經發現嘮叨不奏效,就應該及時改變「策略」。把要嘮叨的事鄭重嚴肅地告訴孩子,也許會取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果要囑咐或提醒孩子做什麼,與其這樣嘮嘮叨叨,累己累人,不如告訴孩子,「你聽好了,這話媽媽只說一遍。」首先在心理上讓孩子有一種必須重視的意識,那麼他就會集中注意力來聽父母後面要說的話。   比如,你要提醒孩子「吃飯前一定要先洗手」,只需要預先聲明「聽好了,媽媽不說第二遍」,孩子肯定不會心不在焉地聽。   要是你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需要向孩子交代,那麼最好是找個合適的時機,和孩子面對面坐下來,心平氣和,嚴肅認真地告訴孩子。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非同尋常,是必須重視,必須做好的。   還有,盡量避免自己在工作或者特別忙碌的時候交代孩子什麼事情。你自己對吩咐的事情都是這樣的態度,孩子怎麼可能重視它呢? 小貼士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父母   一項對600名中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這樣的父母:   ★不但是長輩,而且是朋友;   ★能夠容忍孩子的小毛病,少發脾氣;   ★多留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平等與孩子交流;   ★不擅自替孩子做決定,事先徵求孩子的意見。 別把孩子比來比去   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麼聽話,你怎麼跟人家比啊。   你怎麼不學學你姐姐,整天就知道玩啊玩的。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複習功課,你就知道玩遊戲!   你就不能像…… 為什麼非要把孩子比來比去   明明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打開電視,因為待會有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正在準備晚餐的媽媽見孩子回來就顧著看電視,有點生氣,忍不住數落起來:「你就知道看電視!作業做了沒有啊?你看弟弟多聽話,一回來就做功課,做完了還幫我出去買東西。你跟他比比,還像個哥哥的樣子嗎?」「是啊,是啊,什麼都是弟弟好,那當初你幹嗎要生我?」明明生氣地喊起來。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媽媽的孩子,弟弟老是受到表揚,而自己總是挨罵呢?難道自己就真的一無是處,真的這麼多餘嗎?媽媽的話真的很傷他的心。   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個。如果你是一位母親,你能理解孩子遭到這種數落時的心情嗎?   家長們罵孩子的時候,最容易拿孩子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   「你弟弟比你聽話多了。」   「人家怎麼能考滿分,不是一樣在聽課嗎?」   當孩子被這樣罵的時候,他也知道父母說的是事實,無力反駁和辯解,所以往往會感到氣餒,對自己喪失信心。尤其是在一個家庭中,當一個孩子被作為另一個孩子的標準時,時間一長,被比下去的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認為自己是「多餘的」,是「沒用的」,甚至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了。他們很有可能產生這樣的心理:   「唉,反正我不管做什麼都比不上弟弟。」   「看來,我在這個家裡完全是多餘的,媽媽根本不喜歡我。」   孩子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自卑感會越來越重,會越來越沒有鬥志和熱情。也許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很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為這種自卑,長大後自暴自棄,一無所成。我們說,父母一句話,影響孩子的一生,並不是危言聳聽啊。   孩子犯了錯,父母批評可以,但是千萬慎用言語,千萬不要把一個孩子作為衡量另一個孩子的標準。家長自己也有過童年,難道你們小時候就喜歡聽這種話嗎?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如果他完全像另外一個孩子,他就不是他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   不管你是父親還是母親,不要老是羨慕別的孩子怎麼怎麼聽話,怎麼怎麼聰明。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為人才的可能性。而這塊玉是放出光芒,還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一句話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人與人是不一樣,哪怕是親兄弟姐妹,也會存在性格、能力、天賦等許多方面的差異。你的孩子可能在一個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個方面卻遠遠強於別人的孩子。而你,發現了孩子比別人強的這個方面了嗎?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愛玩一點,但是天性善良,富有愛心,懂禮貌;也許腦子沒那麼靈活,但是很上進,很努力,很正直;也許不善於交際,但是很細心,很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而不對他的優點加以讚揚和鼓勵呢?   而且,大人眼中的好與壞,是比較主觀和簡單的。孩子的能力會以很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做父母的可否明白這之間的差別呢?對孩子沒有全面而準確地瞭解就下結論,這是非常愚蠢的。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不公正的。   許多父母都喜歡光憑學習成績來評價和比較孩子。成績優異的,給以讚揚和獎勵;成績差點的,不是責罵,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績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證明孩子的品格、性情及其他潛在的能力。它只能當作評價孩子的一項指標而已。如果你的孩子成績沒別的孩子好,你可以對他說:「雖然你現在成績沒他好,但是你很努力,努力了就會取得好成績。」你的側重點在鼓勵,而不是比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這樣的話傷孩子自尊   給我滾!就當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大的!   媽媽不要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現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很討厭! 愛你的孩子,首先給他尊嚴   「養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你可是我養大的,有本事別讓你老子養著你呀!」   ……   父母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因為是對自己的孩子,覺得有資格罵,所以多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有時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裡想到,許多話是有嚴重後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上面列出的,可是禁語中的禁語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尊嚴!如果連自尊也隨便被踐踏,他還算一個獨立的人麼?孩子雖小,但一樣有生存的權利、做人的尊嚴。忽略孩子的基本權利,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孩子是我生我養的,我怎麼不能說他?」沒錯,是你給了孩子生命,給了他生存的保障,但是生他是你自願的,養他是你的責任。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的奴隸,你有什麼權利剝奪孩子的尊嚴呢?   靜下心來想一下,如果你在父母的辱罵中成長,你會是什麼心情?如果你曾經有過被踐踏自尊的痛苦,那麼不要再把這種痛苦加在你的孩子身上。   自信、自立的基礎是自尊。一個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殘缺的,他的內心是自卑的,將來,他如何有信心面對生活和事業?一個從小失去尊嚴的孩子,長大後會堂堂正正做人,抬起頭來走路嗎?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像奴隸一樣,那麼就把自尊還給他! 他是你的孩子,但是你無權傷害   話說回來,孩子犯再大的錯,也不必用惡毒和刻薄的言語去責備,好像要一句話置孩子於死地一樣。況且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的錯,而不過是做父母的自己心情不好,遷怒於孩子。   「你不想想是誰給你飯吃!」   「給我記著,你是老子養大的!」   聽聽這話吧,簡直就是一種「威脅」。孩子聽到,心裡會怎麼想?也許他還沒有關於「自尊」意識,可是這話會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是個累贅,可又無力改變這個現實。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惶恐和無所適從。這樣的情緒壓抑得太久,必定會化為憤怒,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那時,很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了   有些孩子太小,也許就乖乖順從了父母,但並不表示他認同了父母的話,而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害怕被父母拋棄。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事實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撫養,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卻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當作一種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這種行為很可恥!想想,誰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撫養成人的?   「滾吧,滾吧,滾得越遠越好!」   這句話也是很多父母的「口頭禪」。一不順心,就讓孩子「滾」。當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東西呀?如此簡單一個字,你想想,有多少侮辱、蔑視和嘲諷的成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樣的責罵不是太過分了嗎?   還有的孩子比較黏人一點,有時喜歡賴著父母。這個時候家長不耐煩了,就會一把推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你不願意陪著孩子玩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傷害他的自尊心?這會令孩子因為父母厭惡自己而憂慮。他未必知道父母討厭自己什麼,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歡他黏人這個行為,而非討厭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釋,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來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從父母那裡獲得關於人和人生的認識,所以父母給予孩子信心和信賴,非常重要。可是父母們卻經常說許多貶損和否定的話,而從來意識不到它的傷害和嚴重後果,這是多麼讓人擔憂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有出息,那就謹慎自己的言辭吧。貶損的話,一句也別說。時刻記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無權傷害。 知識比分數重要   這次考試得了多少分?排第幾名?   怎麼又只考了這麼點兒分?   除了分數就不能問點別的?   做學生的,都知道流傳甚久的一句話:「分,分,學生的命根。」在學校裡,老師看重的是分數;回到家裡,父母問得最多的也是分數;親朋好友來了,問的還是分數。成績好的孩子,倒覺得沒什麼;成績差一點的,簡直就無處藏身。   是啊,孩子們也不明白:為什麼從來只問分數?   「最近考試了沒有?得了多少分?」   「這次考試在班上第幾名啊?」   有的父母也許並不是在意分數,而是以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誰知倒弄巧成拙了。在孩子聽來,它只是讓人感到厭煩的一句話罷了。張口考試,閉口分數,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就不能例外一下,換點別的東西問?   你大可以換個角度,問問他這次考試的題目難不難,有些什麼題目。要是考語文,可以和孩子討論討論作文;要是考英語,可以讓他講講試卷上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打聽一下他最近學到了什麼新知識,班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學習有沒有碰到困難,是如何解決的。甚至可以跟他討論學習中的某個問題,既幫助他思考,又能從側面瞭解他的學習情況。   如果你實在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可以直接對孩子說:「讓媽媽看看你的試卷,可以嗎?」你的溫和平靜的語氣,會消除孩子的顧慮。只是,不管你看到孩子的成績如何,都不要毫不客氣地責罵他。你陪著他,幫他找出錯誤,分析原因,這才是一位好家長應該做的。   僅僅問分數和名次,就好像是例行公事,這樣的語氣和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得你除了看重表面的分數以外,對分數背後的學習過程和艱苦努力漠不關心。   根據教育專家的理論,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兩個方面的教育很重要:一個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一個是教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做到這兩點,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分數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惟一標準   考試是檢驗孩子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它是一項比較單一的檢測。這基本上是對孩子學到的書本知識的抽查。   分數永遠只是個形式,是一個非常抽像的東西。它不能證明孩子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所有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惟一標準。   分數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一個孩子的能力。有很多孩子平時學習特別好,各方面能力也不錯,但是一考試就考砸了。還有一些孩子,平時小測驗沒問題,但是到了升學考試這樣的關鍵時刻,就發揮失常。這就是一個心理素質問題,考試怯場,就無法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   另外,隨著大家對分數的越來越重視,許多學生學會了弄虛作假,並且「發明」了無數種手段在考試時作弊。這樣的招數有時連老師都瞞過去了,更別說家長。對於這樣有水分的分數和名次,父母們又作何感想呢?你還打算兩隻眼睛只盯著分數嗎?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並沒有很高的文憑,但是他們一樣有所成就。不是說文化知識不重要,而是說,我們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除了分數,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的品德修養,他的性情習慣,都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東西。   僅僅憑一個分數就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那只能說你是個目光短淺的家長。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地把分數拋在一邊。父母要學會通過分數判斷孩子學習的情況。如果他考得特別不好,你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一見分數太低就加以責罵。如果他考得好,也應拿出試卷,就某些問題和他討論,以鞏固他所學的東西。 讓孩子把話說完   住口!   不用解釋了!   不要再說了! 為什麼不讓孩子把話說完: 這裡先來看一段資料:   「父母讓我們住口,而他們卻整天喋喋不休。」   「父母太小瞧我們了,一點也不給我們講話的機會。」   「為什麼讓我們閉嘴?我們心裡有許多話要說給父母聽呀!」   不久前,一所社會咨詢機構對兩千名在校學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住口」是孩子們最不願意聽到的父母說的話之一。   是啊,為什麼父母自己老是嘮叨不停,而不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把孩子的嘴巴封起來,然後自己說個不停,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父母決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對意見,剛說了一兩句,父母就聽不順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覺得孩子不懂事,輪不到他們說話。其實,孩子從他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哪怕孩子氣一點,也的確可以啟發父母,彌補父母的決定或認識的不足。   有時是孩子犯了一個小錯,父母憑著自己瞭解的情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而孩子據理力爭地申辯。這時做父母的氣上加氣,心想:「你犯了錯還狡辯?」於是,對孩子一聲斷喝:「不用解釋了!」你能想像的到孩子這個時候有多委屈嗎?哪怕事後你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對他的傷害仍然已經造成。法庭審問犯罪嫌疑人還給其申訴的機會呢,怎麼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辯解? 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往往是出於這樣幾種心理:   ★第一,孩子的話說到自己的痛處,讓自己覺得沒面子。所謂童言無忌,孩子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忌諱。父母不妨抱著輕鬆的心態聽聽孩子怎麼說,或許自己也能受到啟發。   ★第二,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樣的父母屬於頑固型,不聽解釋,不聽辯解,老認為孩子是在找借口。長期如此,孩子就會慢慢習慣了沉默,哪怕是面對冤屈,也緘默不語。一個不會據理力爭的孩子,很難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第三,覺得小孩子不懂事,沒有耐心聽孩子說。其實,孩子的思維比大人簡單得多,往往能從複雜的事情中看到本質的東西。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   孩子也有話語權,他想說話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他機會表達。   你會發現,老是被「住口」二字打斷話頭的孩子,慢慢就變得沉默了,他也就懶得跟父母說話交流了。這是因為父母的「禁令」讓他覺得自己的意見根本不受重視,說了也是白說。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便會逐漸降低。這對於他的成長和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老是聽到「你不用解釋」的孩子,會漸漸習慣了放棄為自己辯解的權利,會背著很多的冤屈,一個人默默承受。而這樣的重負很可能讓他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所以,你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種種不良後果。其實,聽孩子把話說完,又能浪費你多少時間?而你又多了一個瞭解孩子的機會。你可以根據孩子說的話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你可以糾正;他看法片面的時候,你予以補充。這樣,孩子的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當然,除了在他想說話的時候,讓他盡情地說,還要在他沉默的時候鼓勵他說。因為有的孩子根本沒有為自己辯解的意識或者膽量。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想法、不滿或者委屈,會讓他變得善於思考,也會使他的自主意識和表達能力得以增強。 恐嚇威脅孩子是愚蠢的做法   要是再不聽話,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哭,讓狼把你叼走!   還敢撒謊,我撕爛你的嘴巴!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孩子更需要安全感: 記得曾經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位母親在路邊哄孩子。小孩子不聽勸,拚命地哭。母親說好話,給他東西,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你還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並做出要走的樣子。孩子哭得更凶了。母親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孩子見媽媽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這樣的場面看著是很令人心疼的。這位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這樣對孩子不可嗎?父母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同時也有著沒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潛在不安感。心理學上管它叫「基礎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裡,都經常有「爸爸媽媽會不會不要我」這樣的擔憂。在這種心理背景下,還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他的潛在不安會加劇,易於受到大人無法想像的打擊。這種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會讓孩子做出極端的舉動,比如自殺。到這個時候,父母後悔就太遲了。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有時並不明白父母只是為了哄他而說出恐嚇的話,並非真的不要他或不愛他。作為父母,應該明白,恐嚇和威脅是一種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而且會傷害孩子的心靈。   孩子需要的是一種安全的環境,包括身邊的和心靈的。 如果不想毀掉孩子,就不要恐嚇他   每個人都會有恐懼的心理。這種恐懼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的本能反應,即對於危險的恐懼。另一種就是神經性的憂慮,即一個人在沒有遇到危險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無端的害怕,可能說不出理由,也可能說出了,在常人看來不足以引起恐懼。小孩子最容易產生這種神經性的恐懼。所以,家長不僅不能恐嚇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懼,還要以正確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致於產生無謂的恐懼心理。   孩子不聽話時,如果你對他說:「你不聽媽媽的話,就讓妖怪來捉你!」這的確比費心地向他解釋為什麼要聽話、怎麼才算聽話容易得多,可是,它產生的後果卻是許多家長始料未及的。   千萬不要用醫生、警察、老師及其他讓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嚇他。一個怕醫生的孩子,生病的時候是不會跟醫生合作的;一個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了,他也不會去問警察;一個怕老師的孩子,怎麼可能安心聽老師的課?   所以,易於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話,千萬說不得。   孩子的心裡有不安的土壤,重則會萌發出許多的恐懼,並可能最終演繹為不幸;輕則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性格壓抑。而這,就相當於毀掉了一個好好的孩子。

教您《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PART2

2007年10月04日
公開
52

第二部分:父母應該經常說的話(上) 你是否在心裡拿自己的孩子同別人的孩子比較過,遺憾於孩子的短處,而對他們的長處卻視而不見?你是否在嘴上說著「你能行」的時候,心裡卻還是很不情願讓孩子嘗試去做他想做的事?你是否在孩子嘗試做一件事的時候,一邊說「你能做好」,一邊忍不住地伸手幫忙?如果是,那麼只能說,這種賞識是你討好孩子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真心實意地要讓孩子學到什麼東西。 別哭,告訴媽媽是什麼原因   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好說給我聽聽。   先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哭泣時,最好的安慰就是聽他傾訴。   做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哭。孩子一哭,趕緊安慰:「別哭了,乖。」如果他根本不聽,哭得更厲害,家長立即就不耐煩地呵斥:「哭什麼!不許哭!」很少有家長肯耐心地聽孩子傾訴。   一個朋友講起自己的小時候時,總是會提到一件事。   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他和哥哥在房間裡去玩。本來玩得好好的,但是因為搶著看一本漫畫書,兩個人打起來。他被哥哥推到地上,漫畫書也給搶走了,忍不住大哭起來。母親進來把他帶到客廳,拉到自己身邊,溫和地問他:「怎麼回事呀?說給媽媽聽聽。」於是他邊哭邊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母親耐心地聽他講完,然後替他擦乾眼淚說:「兄弟倆應該互相謙讓,漫畫書讓哥哥看完你再看吧。他有不對,媽媽再找他談。」   「你不知道,當時我還以為母親要大罵我們一頓呢。因為我看到父親在一邊已經要發火了。之後很多年我都記得這件事,覺得母親很寬容、很理解我們,允許我們訴說委屈。現在我也這樣教育我的孩子。」說起當年的事,朋友仍然感慨不已。   孩子哭鬧,多半是受了委屈或者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作為家長,只說一句「不許哭」、「哭也沒用」來強行禁止孩子哭泣,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沒有效果的。他既已心裡不滿,你卻還要不問緣由地斥責,不是讓他更難過更委屈嗎?   無論如何,你必須得先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聽他慢慢訴說。並不需要很多附加的安慰,做父母的只要用一雙耳朵去聽就夠了。   心理學上,有一種「淨化」原理,很值得借鑒到家庭教育中來。當一個人受到委屈或者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而無法發洩時,心中的怨氣和不滿會越積越多,一旦爆發,不定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但是,如果給他機會傾吐不快,他便能委屈盡釋,也不再堅持滿足原來的要求。這時父母要做的,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分析和判斷,而僅僅是做一個聽眾,幫助孩子敞開心靈,發出怨氣。   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慢慢平靜下來,直至從令他難過的事情中走出來。他在講述事情經過的過程中,也能夠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對錯。太小的孩子也許對自身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但是能讓他說出心裡話,就是替他解了心結,哪怕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也不會一直記在心裡。   孩子哭是很經常的事,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那麼就請在這個時候對他說一句:「告訴媽媽是怎麼回事。」 孩子哭泣只是撒嬌時另當別論   與一見孩子哭就呵斥的父母相反,還有一些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心疼得不得了,趕緊把孩子抱在懷裡,百般哄勸、安慰,甚至為了止住孩子哭泣而滿足他的一些無理要求。似乎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只有如此才可以補償。當然了,疼愛孩子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能不分情況、不講原則地寵愛。孩子一哭就去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性。   有時,孩子哭,也並不一定就是受到委屈或者某種傷害,而不過是為引起父母注意,撒撒嬌,裝可憐,以此獲取父母的愛撫、疼愛罷了。也許孩子起先並沒有這種意識,只是偶爾發現只要一哭,父母必定會來哄,於是在以後他就學會了使用這種「伎倆」。   遇到這種情況,辦法還是那一個,不要禁止孩子哭泣,也不要馬上去哄,而是很平靜地讓孩子把哭的原因告訴你。哪怕孩子什麼也不說,他也可能因為家長的這種鄭重而停止哭泣。至少,他「騙」不到同情,自己也會覺得沒意思,哭一會就不會再哭了。   說起來,不管孩子是因為什麼哭,家長都要有「傾聽孩子心聲」的意識。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這個問題自己解決   這個問題你可以自己解決。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接觸各種類型的人,見識簡單或者複雜的事情,他自己也可能遇到一些問題,一些麻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攬過來,應該學會留空間給孩子。   張先生當爸爸許多年了。別人提到他上初中的兒子總是讚不絕口。但是他自認為,孩子的成長,自己其實並沒有費太多的心,因為很多的事情都是孩子自己處理了。在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很少主動替孩子做什麼。孩子摔倒了,他只是不慌不忙地說:「自己爬起來。」孩子玩玩具拼圖,怎麼也拼不好,他在一邊稍加指點,然後告訴孩子:「爸爸可不幫你,你能拼好的。」在他認為兒子能夠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從不主動幫忙。有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對他說:「爸爸,我們老師說要組織一次野炊活動,可是經費得自己想辦法,不能向家裡要。可是我到哪裡去掙錢呢?」做父親的說:「自己的問題可要自己解決。爸爸只能提個建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掙錢。」後來,兒子就和幾個同學約好,替報社賣報紙,辛苦了一個週末,也掙了不少錢。孩子也慢慢被調教出來了,遇事不再找父母,而是先自己想辦法,實在解決不了,才要求父母幫忙。事實也證明,孩子在能力所及的範圍,是可以自己去解決很多問題的。   張先生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借鑒。父母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適時放手,培養的是孩子獨立自立的能力。家長應該對自己孩子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知道他可以做什麼。當你意識到孩子完全能夠應付他遇到的問題時,就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好了。父母可以充當顧問,但是最好「袖手旁觀」。   孩子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要判斷、決定、行動,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鍛煉。父母也能夠從孩子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看出孩子各方面的素質,也好在今後實施相應的教育。對孩子說「這個問題自己解決」,也是在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不能依賴他人。而且你做了什麼事,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孩子明白這些,對於他將來的獨立非常重要。   孩子可以解決的事父母不要插手父母們總是以為愛孩子,就等於事事要替孩子去做,不讓他操半點心。不僅將孩子生活打理妥帖,而且孩子一遇到什麼問題,就主動替孩子做了。孩子未必就樂意讓父母這樣一手操辦。因為往往父母還沒有瞭解真相和實情,就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做了決定,結果將事情弄得更糟糕。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有時遇到的問題是不需要大人的干預。比如和朋友鬧了點矛盾,比如老師給他佈置了課外實踐的任務。這些問題他自己能夠解決,父母就不要都替他做了。   有些父母缺乏耐性。比如孩子在家裡做一件老師要求做的模型,一些細緻的活他做起來顯得很笨拙,或者整個地就慢吞吞的。這時家長就看不過眼了,趕緊替孩子幫忙。孩子都不急,你急什麼呢?他做他的模型,你做你的事,為什麼要操這麼多無用的心?孩子實在碰到困難,他會來找你的。再說了,孩子就是孩子,他做事慢一點,笨拙一點,都是很很正常的,不要對他高要求。   還有的母親總覺得孩子太小。所以,有時過於心疼,寧願自己為孩子都做了。孩子:「媽媽,我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媽媽:「這可是你自己的事呀,自己縫上去。」孩子:「我不會呀……」媽媽:「媽媽先教你,然後你自己縫,好嗎?」這樣的媽媽才是聰明的媽媽。盡到了一個母親的責任,也給了孩子鍛煉自我的機會。   家長在一邊指導,教給孩子的只是方法和技巧,具體的實踐,必須讓他自己去做。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真本事。 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我們吃進嘴裡的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感激那些讓我們有米吃的人。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才對,你看,正是他們每天辛苦勞動,我們才能住上美麗的房子呀。   父母和孩子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看到這個題目,也許做父母的會有不同的想法。是啊,我們都是靠自己的雙手,靠勞動來獲取報酬,為什麼要對別人心存感激?我自己掙錢養活我自己,難道還要對別人說謝謝?聽起來,的確有道理。但是,事實真的那麼簡單嗎?誰能說自己活在世上,不需要他人呢?我們時刻都不能脫離了他人而生存。哪怕你整天一個人待著,你住的房子,你吃的米,你穿的衣服,你用的傢俱等等,哪一樣不是由別人提供給你的?是的,你為使用這些東西而支付了報酬,但是,請想一想,假如它們不被製造出來,你即便有錢也買不來呀。   每個人的生活都滲透了他人的勞動,這一點無庸置疑。而我們,正是要對這樣的勞動表示出我們的感激與敬佩。當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們的心底才會產生愛,才會對於我們享受到的一切予以尊重和珍惜,才能體會到幸福的來之不易,才會明白,之所以有好的生活,正是拜許多人所賜。沒有愛的世界是可怕的。   無視他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可恥的。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心存感激,才會心中有愛,心中有愛,才會真誠地去關心別人。而社會的和平、美好恰恰需要每個人都付出一點自己的愛心。父母必須把這樣的思想傳達給孩子。美好的品德是需要代代相傳的。當然了,父母要求孩子如此,他們自己首先得有這樣的認識。   如果你的孩子嘲笑那些灰頭土臉的建築工人,請你一定要對他說:「孩子,我們應該感激他們才對。」品格的教育一樣很重要在培養孩子的能力、興趣等方面,家長很重視,也花了不少心思。品格的教育卻成了一個缺口。這種無形的東西最重要,卻往往被忽略了。父母關心最多的,是孩子考試得了多少分,有些什麼特長,能做什麼事情,至於他是否正直,是否善良,是否自私,是否虛偽,是否有一顆愛心,都無所謂。大人總覺得這是一個很虛的東西,不實在,孩子將來在社會上也用不到。   一個人的人品與才能,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才能,而忽視他的品格培養,將來孩子由著性子,亂用才能,那一定會闖出禍來。擁有愛心,是良好品格的一個方面。愛是很神奇的一種情感,它能夠衍生出許多美好的事物和現象,能夠讓一個人感染另一個人。當一個社會遍佈著愛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無邊的幸福與快樂。   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不失時機地將良好的品格傳遞給孩子。這往往也取決於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般來說,什麼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所以,如果你想教育出一個德才兼備的孩子,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老師說過,歌德的書跟磚頭一樣厚! 你的心情我也理解   爸爸也是這樣,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有很多的不安和焦慮。   很不服氣?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現在不是氣的時候。   媽媽明白老師說的話,但是更瞭解你的心情。 理解孩子,是溝通的第一步   生活中有很多蠻不講理的霸道父母,不瞭解孩子,也不願意去瞭解孩子。更可悲的一種是明明不瞭解孩子,卻自以為瞭解。一個父母與孩子不做溝通的家庭,往往是危機四伏的。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了,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父母,不再把什麼事都講給爸爸媽媽聽。在他們眼裡,父母就只是大人,而沒有意識到父母也是從孩提時代過來的,也有過他們這樣的青春年華,也跟他們一樣有過不安、焦躁和煩惱。他們把父母放在大人的世界裡,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裡,所以不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情緒波動也大。也許一點點的小事,都能讓他大喜或者大悲。 也許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跟你發牢騷:   「真氣憤,那傢伙有什麼資格那樣說我?」   「可惡!他比我差呢,居然數落我!」   「我肯定不會輸給他的,走著瞧吧!」   也許他針對的是老師,或者朋友,甚至是一個陌生的人,也許只是芝麻大點的事。但是他的確牢騷滿腹,憤憤不平。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別急於勸解,最好是先對他的不滿表示出理解和共鳴,然後不動聲色,讓孩子把事情經過細細說給你聽,弄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比如,你可以說:「是這樣啊?你覺得很不服氣,對吧?媽媽非常理解你那種不甘的心情。」   也許孩子並不能立刻接受你的態度,但是至少在心理上,會獲得暫時的安慰。這是你進入到他的心靈世界的第一步,需要耐心和平靜。孩子認同了你對他的共鳴,那麼後面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有一位母親很善於和孩子溝通。在她讀初二的女兒為一段感情而難過時,她對女兒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媽媽跟你一樣,也有過青春期,有過這樣的經歷。而且,還比你煩惱得多,甚至因為不安和焦慮,都快要崩潰了。但是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呀。只要一步一步向前,沒有什麼障礙是跨越不了的。現在想起那時候,儘管有很多苦惱,但是那的確是一個令人留戀值得回憶的時代。可能現在的你比媽媽當初更累,但是沒關係呀,你可以把這當作成長的一種體驗。」   也許做女兒的並不會因為母親這麼說就把自己所有的心裡話都說出來,然而在她心裡,母親跟她之間那種大人和孩子的差距已經消除了。這,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理解和溝通,都是需要時間的。

教您《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PART3

2007年10月04日
公開
52

第二部分:父母應該經常說的話(下) 謝謝你,孩子 幫我拿一下報紙,謝謝你,孩子。   孩子,謝謝你送媽媽禮物。   父母對子女說「謝謝」並非客套   在傳統的大多數家庭裡,並沒有說「謝謝」的習慣。不光是家庭,就是朋友之間、親戚之間,也總覺得道謝是很見外的事。大家都覺得,既然如此親密,用得著那麼客套嗎?   沒錯,我們不習慣說「謝謝」,就是因為我們把它僅僅當作一種客套。尤其在家庭裡,父母不會這麼說,也不會教育孩子這麼說。他們都把互相之間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   做父母的,還有這麼一種心理:「孩子是我撫養長大的,我給他吃,給他住,給他穿,供他上學,難道在家裡讓他幫我做點事,我還要對他說『謝謝』?」照這個意思,父母養了孩子,那麼孩子為父母做什麼都是對父母的回報。那這跟交易有什麼區別?   人和人之間是需要互相體諒,互相存有感激之心的。哪怕是父母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給予孩子生命和好的生活,撫養孩子成長,這是孩子應該感激他們的。即使父母不說,他的內心裡也一定潛在著這種感情。那麼,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作為一個個體的人的所作所為。孩子幫了你的忙,做了一件令你開心的事,你都有理由對他真誠地說聲「謝謝」!這個時候,你是在無形中教育孩子要有一顆感激的心,要對別人的給予表示謝意。有一天,他一定會以同樣深厚的感情,來回報你為他付出的一切。   該說「謝謝」的時候,就應該切實做到。比如你要孩子幫你拿鞋子、遞東西,他的確是幫助了你,你當然得道謝,這是最基本的禮儀。對孩子而言,這也是對他的努力的一種肯定。   父母的感激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支援和鼓勵。他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與作用,體會到了付出的快樂。這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經營一個會說「謝謝」的家庭   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當然是有愛的家庭。   那麼有愛的家庭又是什麼樣子?   無疑,應該就是一個人人都充滿了感激之情的家庭。   可以想像,當一個人從另外一個人那裡獲得了應當的感謝之後,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充實的,他會不自覺地對別人也給予應該的感激。一個家庭不正需要這種互相感激的氛圍嗎?孩子幫了忙,你對他說聲「謝謝」,不僅讓他覺得很開心,而且也會讓他產生「下次有機會再幫忙」的意願。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謝謝」,孩子自然也明白感激父母。   也許有人會反駁:「心裡知道就行了,幹嗎非要說出來?」可是許多事情,你不說,別人怎麼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的確,重要的是有一顆感激的心,但是惟有我們時時把這種感激當作習慣,才能培養出如此一顆心啊。   我們要把「謝謝」說出口,不是為著一種形式,而是需要把它當作我們生活的習慣,當作一種習以為常的東西。   說「謝謝」源於我們心中真誠而美好的愛,讓我們隨時都知道,有幸福的生活,是拜很多人所賜。哦,這是老爸的傑作嗎?真是讓人激動的驚喜! 勇敢一點  勇敢一點,你能唱得很好的!勇敢地說出來,你的看法很不錯!   你給了孩子勇氣嗎?你是否在孩子跌倒時讓他學會自己站起來?你是否在孩子有新想法時給他機會去「冒險」?你是否常常對孩子說「勇敢一點」?   父母常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膽小怕事,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膽量是慢慢鍛煉出來的。而父母,正是培養他們的好「老師」啊。   有的孩子膽小,怕黑,也怕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要是恰好父母有什麼事要出去,必須留孩子一人在家,孩子死也不肯一個人待著。沒有辦法,父母只好說:「這麼害怕呀,那算了,你跟著我們吧!」要知道,一個人對於黑暗的恐懼很可能是會持續一輩子的,並不一定成人之後就能消除。所以,你的孩子要是這樣,就應該慢慢讓他適應黑暗,而不是逃避。   還有的時候,孩子有一些新想法。比如,本來一直是家長送他上學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說以後不要家長送了,願意自己一個人去。這很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還讓父母送,會讓同學們笑話;也可能是因為他體諒父母,怕他們太辛苦,總之這個想法對他來說,是個不錯的改變。可是父母能夠理解嗎?他們也許立即表示反對:「不行!你一個人不安全!」孩子自己已經有膽量去嘗試他能做的事了,為什麼父母不對他的勇氣給予鼓勵?   實際上,你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如過馬路要看看紅綠燈,注意車輛,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等等,都告訴他,孩子的表現不會讓你失望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聰明,他們善於思考,腦子裡老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也許有一天他產生了打破常規的想法,比如他用報紙做了一頂古怪的帽子,想戴出去給小朋友「欣賞」,可是又怕給人家笑話。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也來打擊他的積極性,說出「這個帽子這麼難看!」、「別人肯定會取笑你的!」這樣的話來。不如給他打打氣:「勇敢一點嘛,小朋友也許會搶著戴呢。」要知道,這是孩子創造力的體現,他有這樣打破常規、敢於創新的勇氣,為什麼不支援呢?   勇敢不等於冒險生活中,孩子因為第一次做某事,或接觸某件東西,很可能產生畏懼感,在應該給予「勇敢一點」這樣的鼓勵時,家長不能吝嗇這幾個字。可是,家長也必須明白,鼓勵孩子勇敢並不等於是讓他去冒險。孩子跟別的小朋友鬧了矛盾,廝打了起來,你不去勸架,反而鼓勵他說:「別怕,勇敢一點,你打得過他的。」這就是在慫恿他使用暴力了,是萬萬不可的。勇敢必須是正當的行為。做父母的怎麼能給孩子做壞事的勇氣呢?這遲早要害了他。   對於一些冒險的嘗試,比如游泳,在之前也先告訴孩子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並且大人要從旁指導。不贊成無意義的冒險,比如孩子說他要爬到一棵大樹的樹頂上,這樣的勇敢不是勇敢,而是逞能了。這一點必須讓孩子明白。除了行為上的勇敢,還有心理上的勇敢。比如勇敢地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勇敢地對待自己的過錯。這更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導。早知如此,我就逃學了。 你自己選擇   你喜歡什麼,自己選吧。   爸爸不干涉你的選擇,但是你自己要慎重。   你自己選,媽媽當參考。   你來決定這件事。   選擇是一種能力   許多的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從生活到學習,甚至到將來的人生方向、婚姻家庭,都要去干涉,該做的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卻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傳統。   一個人,從小到大,會面臨無數的選擇。可是怎樣去做一個決斷,怎樣做出最好的選擇,需要逐漸培養這方面的能力。選擇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做出一項正確的抉擇,需要考慮與之相關的一切因素:有利的、不利的、眼前的、長遠的。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眼光、智慧、魄力與膽量。一個事事都由父母拿主意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這樣的能力嗎?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太多的父母習慣於把「選擇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為孩子「規劃」生活和學習。不是逼著孩子練鋼琴,就是命令孩子學美術,不准這樣,必須那樣,根本不去管孩子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說得嚴重點,這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毀壞孩子的前途。可是家長們往往早早地就為自己的英明決斷而沾沾自喜,以為給孩子選了一條將來可以飛黃騰達的道路。   父母的這種「主動」,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很不利的。如果你的選擇是對的,那麼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無法從中獲取有益的體驗,無法享受到實現自我價值帶來的愉悅感。如果你的選擇錯了,孩子就失掉了好的機遇,他就會怪你。家長們何苦還要吃力不討好呢?   奉勸這些過於積極的父母一句:如果真想你的孩子有出息,那麼就把選擇的權利逐步交給孩子自己吧。   父母一味替孩子拿主意,最後會是這樣的結果: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決斷力,變得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會顯得膽小畏縮,只會順從別人的意思,甚至任人擺佈。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啊。把自己的要求強加給孩子,是不會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的,結果只會是什麼目標也達不成。而且父母的這種做法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讓他產生逆反心理。   好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師。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就應慢慢從他的生活中退出來,讓他做主角,學會自己去做決定,運用自己的頭腦和力量。   如果真的一時難以完全放手,可以試著用這樣的方法:在和孩子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一些不會出錯的選擇項,讓他做最終決定。比如,你要孩子培養一種興趣,可以問他:「你是想學畫畫、彈琴,還是書法?」在你允許的範圍內,讓他去選擇。孩子會很高興父母對他的信任、理解與尊重,也會慎重地對待自己的選擇。一次兩次,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慢慢放手,給孩子越來越大的選擇空間。   當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希望父母在陳述完自己的意見後,真誠地對孩子說一句「你自己來決定」。 孩子,你能行   總有一天你能學好的,媽媽相信你。   只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來試試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做父母的,在內心裡都有一個潛在的意識,就是覺得孩子小,做事不放心,對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夠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於保護孩子的心理,不讓孩子去嘗試做他沒做過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麼,家長就說「你怎麼行」之類的話。   「媽媽,讓我來切菜吧。」   「爸爸,我出去買東西吧。」   有時,孩子會向父母提出類似的這些要求。但是,父母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表示反對,開口就說:「你太小了,做不了。」因為孩子初次做的事通常難以做好,父母要花許多時間來指導,還要替他們收拾爛攤子。同時,也擔心孩子的安全。這樣想,的確沒錯,但是經常如此,對孩子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父母又想過嗎?   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他們的話能造就一個孩子,也能毀掉一個孩子。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道理了。試想,當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總是說「你不行的」、「你做不好」這類的話,孩子本來潛在的能力或許就從此被遏制了,永遠無法發揮出來。到最後,孩子自己很可能產生這樣的錯覺:「我真沒用,什麼都做不了。」長期下去,他會慢慢對事物失去興趣,那個時候,也許就真的「什麼也不會做」了。   還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遠都是難以捉摸的。有時,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許,會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這比在父母的指導下去嘗試更危險。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後成為一個什麼事都不敢做,甚至畏手畏腳的人嗎?   如果不,那麼就別吝嗇你的鼓勵和賞識。   教育理論上,有一種賞識教育。父母可以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這樣的話應該經常說:   「孩子,你能行的,媽媽相信你。」   「好吧,爸爸讓你來,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時候,不妨給他機會去嘗試。當然了,也許某些事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危險,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訴孩子做事的步驟、技巧和注意事項,並在一旁靜靜觀察,不會有事的。這個過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靜,並且做個絕對的「局外人」。一切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這是個鍛煉孩子的好機會,結果如何並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沒做好事情時,給他潑冷水,說「我就說過你做不了」這樣的話。明智的做法是幫他找原因,鼓勵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和努力中,的確能學到不少東西,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這便是你對孩子不吝鼓勵的結果。   賞識和信任,是激發孩子興趣的一個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讓孩子潛能得到發揮的契機。你試試就知道,這不是一句空話。 對孩子的賞識要發自內心   很顯然,並不只是對孩子說句「你能行」就算是對孩子的賞識。賞識是一種建立在對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瞭解的基礎之上的看法。說得簡單些,它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   你是否在心裡拿自己的孩子同別人的孩子比較過,遺憾於孩子的短處,而對他的長處卻視而不見?   你是否在嘴上說著「你能行」的時候,心裡卻還是很不情願讓孩子嘗試去做他想做的事?   你是否在孩子嘗試做一件事的時候,一邊說「你能做好」,一邊忍不住地伸手幫忙?   如果是,那麼只能說,這種賞識是你討好孩子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真心實意地要讓孩子學到什麼東西。   怎麼才叫發自內心的賞識?就是你對孩子說「你能行」的時候。   永遠學不會對孩子放手的父母,不僅自己累,還讓孩子失去了很多的鍛煉機會。 孩子,媽媽愛你   孩子,媽媽愛你!   你這麼可愛,看著你慢慢長大,媽媽好高興。   經常表達愛意能讓孩子覺得舒心和安全   毫無疑問,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並且以各種方式實實在在地關愛著孩子。中國的父母一向習慣於默默地為孩子做很多事,不將愛掛在嘴邊。這除了跟傳統的思想觀念有關,也是因為父母們認識不到把「愛」字說出口的重要性。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為孩子做了什麼,孩子都能體會得到,就算不說,孩子也能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和愛心。   有人說,愛並不一定要說出口。在情人之間,或許行得通,可是,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愛」必須很明確地表達出來。   就只是這麼一個字,說出口和藏在心裡,是有很大區別的。情感是很微妙的東西,如果僅僅把它藏在心裡,對方就不能真正準確地感受得到,尤其是孩子,有時他甚至不確定你是否有這樣的情感。這時,就需要你明白地告訴孩子,你是如此地愛他。   「我的孩子,媽媽好愛你哦!」   「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小傢伙,爸爸愛你!」   這樣的話往往讓一些父母羞於啟齒,他們還不習慣這樣與孩子對話。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話顯得矯情、肉麻、做作,甚至多餘。都是一家人,還老說愛不愛的,有必要嗎?如果你真這麼想,那就錯了。正因為是一家人,才要互相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愛。這是家人相處的基調,有它才有生活的和諧。   孩子在幼年的時候是特別依賴於父母的,只有待在父母身邊,他們才覺得舒心和安全。但是,生活中,父母難免照顧不周,難免責罵孩子。一旦孩子處在這種境地,他就可能懷疑並且害怕爸爸媽媽再也不愛自己了。沒錯,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也看得見;但是,父母也有責罵孩子的時候啊。如果你從來不對孩子表達你愛他的心意,他真的會搞不明白你到底愛不愛他,是真愛他,還是假愛他。   難道一句「孩子,我愛你」就能解除他的擔憂嗎?父母往往對這句話的作用表示懷疑。不用懷疑了。對於一個年幼無知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往往是最可信的。何況,當一個母親真的對孩子說這種話的時候,她的內心也確實充滿了愛子的柔情。就跟嬰兒聽到母親的聲音就安靜下來一樣,孩子聽到父母愛的表達,會全身放鬆下來,並且心情愉悅。   還有些父母平時面對孩子是比較嚴肅的,你不能說他們就不愛孩子。他們有可能比別的父母更愛孩子,只是不喜歡跟孩子嘻嘻哈哈,總覺得應該保持家長的威嚴。這樣的父母,除了讓孩子覺得畏懼,還給了他一種錯覺:你們根本不愛他。   所以對孩子說句「媽媽(爸爸)非常愛你」,會讓他感到心安。   愛是世上最美的語言   有人說,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它的美就在於,它讓人感到一種精神的安慰與依靠。人都是害怕孤獨的,只有愛,才讓我們覺得身邊有人在陪伴,才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安全。孩子的心單純無瑕,他更需要來自於他人尤其是父母的關愛。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愛給他的是安全感和滿足感,讓他感到自信。   你真誠地告訴孩子,他是最可愛的,是你最喜歡的孩子,你特別愛他,因為他是你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會努力去做一個更優秀的孩子。   經常對孩子說「我很愛你」的父母會知道,當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總是會回應一句:「媽媽,我也愛你!」也許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愛的含義,但他肯定懂得,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是喜歡一個人的表示。這句話在他心中紮下了根,也能讓他懂得回贈別人以愛。   一個心中充滿了愛的孩子,將來定會有豐富美好的心靈和自信寬廣的人生。 孩子,對不起 剛才的事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   爸爸誤會你了,真對不起!   向孩子道歉不是件丟臉的事   「什麼?讓我們做父母的向孩子道歉?那置家長的威嚴於何處?」   也許看到這個題目,家長們會感到無法接受。   的確,向來我們就沒有長輩向晚輩道歉的傳統。在孩子面前,父母總有不可侵犯的威嚴。可是這種傳統未必就真的那麼理直氣壯。   孩子犯了錯,家長要求他說對不起,為什麼父母錯了,就不能向孩子說對不起呢?這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   說起來,根本就是做父母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心理在作祟,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教育孩子更重要,拉不下臉來跟孩子說對不起。「做錯了事要道歉」,小孩子經常這樣被大人教導著。為什麼家長就不能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呢?   何況,向孩子道歉,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在孩子面前,父母並不需要做個十全十美的人,事實上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犯了錯立即道歉,這是一個人有良好教養的體現。在孩子眼裡,勇於說「對不起」的父母是親近的,他只會更加信任和尊重父母,而不會看輕他們。   反而是那些有了錯還拚命掩飾的父母,會令孩子覺得反感。不要把孩子當傻瓜,是非對錯,孩子心裡明白得很。如果你想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信」,那麼最好不要這樣不講道理。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你希望孩子怎麼做,首先你自己就得那麼做。   某天,你因為心情不好而責罵了孩子,事後覺得很後悔,但是又拿不下面子來道歉,並心存幻想:「孩子那麼小,事情又過去幾天了,也許他早就忘了吧。」這裡可要奉勸你,最好不要把孩子當傻瓜。他也許一輩子都記得父母曾經怎樣錯怪了他,而且是那樣蠻不講理。你願意留給孩子這樣的記憶嗎?特別是在錯誤非常明顯的時候,你的掩飾、搪塞或者置之不理,會讓孩子覺得你很虛偽。那麼他今後還會信任和尊重你嗎?   其實孩子的心非常寬容,父母錯怪了他,只要說一句「對不起」,他還是一樣敬重和愛著父母的。說一句「對不起」,該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只要有一顆尊重孩子的心,甚至都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以平等的態度向孩子道歉,這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相信孩子自己能體會的到。   做個光明磊落的父親或母親,不是非常好嗎?   如果你覺察到自己錯了,那麼就請及時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吧! 多交幾個朋友   不要老是待在家裡,出去跟小朋友玩吧。多交幾個朋友,別總是一個人玩兒。孩子最需要的是玩伴而不是玩具如果你給孩子買了玩具手槍,而只許他待在家裡,相信孩子寧願不要玩具手槍。沒有人跟他一起玩,他沒有機會展示他手槍的「威力」,沒法獲得樂趣,那又有什麼意思呢?孩子怕的就是孤獨,就是沒人跟他玩。你給孩子買一堆的玩具,不如讓他去交一個好朋友。玩具玩久了,會生厭。而跟一個好朋友在一起,會有無窮無盡的樂趣。每個人都不可能離群索居。也許有時嚮往安靜,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希望有個人陪伴著。這樣才不會覺得孤獨。孩子也是,他的世界本來就比大人的要窄,如果連朋友也沒有了,他該是多麼地孤獨和無助。你會發現,多子女的家庭裡,孩子們雖然難免吵架,但是都很快活。而獨生子女家庭裡的孩子往往最羨慕別人有兄弟姐妹,因為他也希望有人陪他玩。   當一個孩子經常獨處時,他會顯得很無聊,很孤單。長期下去,就會變得沉默寡言,變得內向。也很可能患自閉症。做父母的,應該通情達理,別把孩子老是關在家裡。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帶著他到處串門,讓他認識別的孩子,與同齡人相互溝通。也可以與鄰里各位家長取得共識,讓孩子們多多來往,給他們一個寬鬆的玩耍空間。孩子稍大一點的時候,給他時間出去玩。「去找你的朋友玩一會,別老悶在家裡。」不要小看這麼一句話,它也許會帶給孩子莫大的驚喜和收穫。一個有很多朋友的孩子,性格會變得開朗,而且比孤獨的孩子更具有獨立性。因為當大家在一起玩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可以撒嬌,也不可以任性,誰也不能遷就誰,沒有人希望自己被嘲笑。你可以發現,一個在家裡愛撒嬌、慣會耍賴的孩子,和他的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卻極其謙讓和勇敢。幫助孩子交朋友「怎麼可以讓孩子隨便交朋友呢?交到壞朋友怎麼辦?」家長們很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也是他們平常限制孩子交朋友的理由。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保護,擔心孩子受傷害,因此而不讓孩子交朋友,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做法。把孩子關在家裡,他就永遠不受傷害了嗎?做家長的,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在你管不到的時候,他一樣要和別的人打交道。除非你永遠不讓孩子出門,除非你每一分鐘都跟在他身邊,這可能嗎?   有些母親雖然允許孩子交朋友,但是規矩很多,而且過分干涉。孩子有了新朋友,就橫豎打聽,稍不稱心,就不准孩子跟人家來往。孩子選擇朋友,當然是依自己的標準和喜好,母親怎麼能把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孩子呢?還有的家長限制不了孩子,就給他們臉色看。當孩子帶著小朋友到家裡來玩的時候,就顯出非常不耐煩的樣子,甚至當著別人的面,朝孩子發火,說些不中聽的話。這麼做不僅會使你的孩子從此失去一個好朋友,而且也深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連交朋友的自由都沒有,孩子在夥伴面前是會很沒面子的。聰明的母親,不是不許孩子交朋友,而是幫助孩子交朋友。如果你擔心孩子交朋友受到不良影響,事先可以提醒他,在外面交朋友,應該注意些什麼,告訴他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母親只作善意的提醒和建議,而不加以干涉。平常也可以引導孩子談談他的朋友,這也是側面瞭解他交友情況的一種方式。比如聊天的時候,你給孩子講自己的朋友,孩子也許就來了興致,跟你講他的生活圈子。瞭解的情況中,好的現象予以鼓勵和支援,不好的現象給以提醒和建議。有一點,母親需要明白,朋友之間應該是能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如果你的孩子沉默內向,你可以讓他和性格開朗、外向一點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在家裡比較嬌慣,就建議他跟獨立性強一點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很膽小,就多讓他和大膽勇敢的孩子在一起。有很多的快樂,是家長不能給予孩子的;有很多的東西,也是只有朋友才可以給孩子的。 跟媽媽說說話  來,跟媽媽說說話。跟我說說話,談談你的想法。   主動找機會和孩子交流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集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如果不經常地溝通和交流,就會漸漸疏遠和隔膜起來,既而產生矛盾。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這樣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他是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的。可是一旦孩子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個人的世界逐步成型,他就不再事無鉅細地跟父母說了。這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產生「代溝」的時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最好主動找孩子說話。如果你看到孩子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著看電視,或者一回家就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你可以主動跟他說:「要是你有空,跟我說說話吧。」或者說:「一個人待著多沒意思,跟媽媽說說話。」如果孩子默許了,你就試著找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談,他聊著聊著,也許就眉飛色舞起來。只要話匣子打開了,他很可能就會向你敞開心扉。   其實孩子們也並不希望和父母有隔閡與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不瞭解他們,而他們對父母產生了恐懼感和厭倦感。如果父母能夠主動消除這些感覺,孩子是非常願意以真心回應的。畢竟,誰不希望和自己的父母和睦快樂相處呢?孩子們內心的許多想法,實際是非常願意告訴父母的。當然,這個前提是父母能夠像一個朋友一樣理解他。他之所以不說,是害怕父母聽了不高興,把他一頓數落。家長有意識地要求孩子「說說話」,主動一點,給予誘導,就相當於給了孩子一個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他的傾訴慾望得到滿足,讓他有機會發洩心中的不滿,訴說內心的苦惱,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   讓孩子能持久感受到你的關心如果父母從不主動過問孩子,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呢?他可能在想:爸爸媽媽對我在想什麼不聞不問,他們一點也不關心我。時不時用輕鬆平和的語氣邀請孩子跟你說說話,孩子便能常常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他知道父母有瞭解他的慾望和興趣,就不會再和父母保持著距離了。時間久了,哪怕你不再說這樣的話,他也知道,你的心也是向他敞開著的,只要他想說,你都會聽他說。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孩子能夠生活得更快樂,成長得更健康。   主動找孩子交談,也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孩子的好機會。教育孩子並非一定要正襟危坐,完全可以在輕鬆活潑的聊天中,把你對孩子的要求、期待,把應該注意的事項,不經意地告訴他。當你不再是家長式地教導時,孩子反而更容易認同和接受你的想法與觀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孩子和你「說說話」,一定不要強迫他。而是先徵求他的意見,如果他實在不願意說,比如心情實在不好,不想理任何人時,比如有其他要緊的事要做時,你都要表示理解,把機會留到下一次。強迫帶來的只是孩子更大的反感。老爸今天也嘗到了被人冤枉的滋味。 你自己選擇   你喜歡什麼,自己選吧。   爸爸不干涉你的選擇,但是你自己要慎重。   你自己選,媽媽當參考。   你來決定這件事。   選擇是一種能力   許多的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從生活到學習,甚至到將來的人生方向、婚姻家庭,都要去干涉,該做的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卻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傳統。   一個人,從小到大,會面臨無數的選擇。可是怎樣去做一個決斷,怎樣做出最好的選擇,需要逐漸培養這方面的能力。選擇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做出一項正確的抉擇,需要考慮與之相關的一切因素:有利的、不利的、眼前的、長遠的。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眼光、智慧、魄力與膽量。一個事事都由父母拿主意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這樣的能力嗎?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太多的父母習慣於把「選擇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為孩子「規劃」生活和學習。不是逼著孩子練鋼琴,就是命令孩子學美術,不准這樣,必須那樣,根本不去管孩子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說得嚴重點,這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毀壞孩子的前途。可是家長們往往早早地就為自己的英明決斷而沾沾自喜,以為給孩子選了一條將來可以飛黃騰達的道路。   父母的這種「主動」,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很不利的。如果你的選擇是對的,那麼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無法從中獲取有益的體驗,無法享受到實現自我價值帶來的愉悅感。如果你的選擇錯了,孩子就失掉了好的機遇,他就會怪你。家長們何苦還要吃力不討好呢?   奉勸這些過於積極的父母一句:如果真想你的孩子有出息,那麼就把選擇的權利逐步交給孩子自己吧。   父母一味替孩子拿主意,最後會是這樣的結果: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決斷力,變得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會顯得膽小畏縮,只會順從別人的意思,甚至任人擺佈。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啊。把自己的要求強加給孩子,是不會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的,結果只會是什麼目標也達不成。而且父母的這種做法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讓他產生逆反心理。   好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師。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就應慢慢從他的生活中退出來,讓他做主角,學會自己去做決定,運用自己的頭腦和力量。   如果真的一時難以完全放手,可以試著用這樣的方法:在和孩子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一些不會出錯的選擇項,讓他做最終決定。比如,你要孩子培養一種興趣,可以問他:「你是想學畫畫、彈琴,還是書法?」在你允許的範圍內,讓他去選擇。孩子會很高興父母對他的信任、理解與尊重,也會慎重地對待自己的選擇。一次兩次,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慢慢放手,給孩子越來越大的選擇空間。   當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希望父母在陳述完自己的意見後,真誠地對孩子說一句「你自己來決定」。 錯了沒關係   孩子,沒關係,這只是一件小事,媽媽知道你是無心的。   錯了沒關係,下次別再犯就行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想像一下,假如你這個做爸爸的在工作上出了一點差錯,領導對你大發脾氣,把你臭罵一頓,你會是什麼心情?要是領導並沒有過於指責,而是給你機會去改正錯誤,挽回損失,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如果你對此有切身的體會,那麼,請不要為難你的孩子,請你也給孩子一次機會,請你學會對孩子說:「錯了沒關係。」   人一生,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古人早就總結出了這個道理。然而,大人們往往用它來安慰自己,而不肯借它來原諒孩子。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也有共通的「法則」,為什麼大人們常常偏袒自己,而對孩子那麼苛刻呢?這太不公平了吧?   「我早就說過你做不來的,看看吧,現在吃到苦頭了吧?」   「你為什麼老是犯錯誤?就不能聰明一回嗎?」   看看,父母們最會這樣責罵孩子了。一旦孩子犯錯,也不管是什麼原因,具體怎麼回事,斥責的話就說出口了。孩子難道就願意犯錯誤了?其實,父母也知道,在生活中,犯錯誤是件多麼平常的事。只是,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穩妥,不犯錯,可是他們又不能接受孩子通過試錯法去積累經驗,鍛煉能力,而是在一邊潑冷水,甚至說風涼話,使孩子沒有機會獲得新的體驗。 以寬容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當然了,凡事肯定有利也有弊。過分的寬容是不可取的,但是在該寬容的時候,我們決不能過於苛刻。   孩子做錯了事,你一句「錯了沒關係」,會讓他心裡輕鬆很多。父母的寬容會讓孩子心生感激,他會努力去改正錯誤來作為對這種寬容的回報。此時,你也是給了他改過並獲取成功的勇氣。孩子不是木頭啊,他懂得感情的回報。   不過,僅僅是一句「錯了沒關係」還是不夠的。寬容也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它也有個度。在你諒解了孩子的錯誤時,也不要忘了告訴孩子,他為什麼錯了,該如何去改正。你必須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沒有關係,但必須瞭解犯錯的原因,並且及時改正。   也許有的父母會擔心這種寬容會讓孩子無所顧忌而犯更多的錯誤。其實,一個孩子怎麼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受著父母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應該逐漸地告訴孩子哪些事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錯再來告訴他是非。如果你的孩子在寬容之下犯了更多的錯誤,那就要問你自己是不是教育不當了。 你盡情地玩吧   父母之所以嚴格限制孩子玩,是因為他們總認為,孩子玩的時候根本不動腦筋,就只是純粹地在浪費時間。這可真是冤枉了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可比大人強得多,而且他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玩的時候,他的小腦瓜可是一刻也沒停止過思考呀。腦子越用越靈活,家長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孩子玩耍正是鍛煉大腦的最好方法之一呢?   在孩子學習了一天之後,讓他自由地去玩,這不僅是給他放鬆的機會,也是讓去接觸書本之外的知識。其實,父母也能夠發現,孩子在玩的時候才會發現問題,才會特別主動地去思考問題。這種自主性也可以由玩而慢慢轉移到學習上來。也有的父母不許孩子玩,是覺得他們通常會弄得一身髒兮兮的回家。每天為他洗一堆的髒衣服就夠累的了。但是,母親能因此就不給孩子玩的機會嗎?到底是孩子玩得開心盡興重要,還是一身衣服重要?如果母親僅僅是忍受不了洗衣服,那麼這樣的媽媽也太懶了,太吝於付出親情了。   要是一個孩子在天真爛漫的年齡裡卻整天乖乖待在家裡,死氣沉沉,這個時候倒真值得擔心了。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權利。如果你曾經有個美好的童年,為什麼不讓你的孩子也享受那樣的樂趣呢?塑造一個神采奕奕的孩子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神采奕奕、朝氣蓬勃。那麼就放心地把玩的權利交給孩子吧。父母的支援是最好的精神動力。孩子在父母的允許下去玩,心情會完全放鬆。不要對孩子的玩進行限制或者監視。   如果可以,你不妨跟孩子一起玩,找機會略微點撥他,讓孩子在玩樂中發現不同的趣味,啟發他的好奇心。孩子的主動性並非生來就有,父母應多給孩子創造機會,把他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學習的時間用功學習,在玩的時間盡情玩,對孩子來說,這是有效的勞逸結合。玩耍的時候,孩子身心放鬆,多半是身體運動,這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優質、適合孩子就讀的幼稚園

2007年06月26日
公開
63

幼稚園是孩子離開家庭,步入團體生活的第一站。建議您仔細閱讀這份資料,充分利用資料上的檢核表,為孩子慎重挑選出優質、適合您孩子就讀的幼稚園。 ■ 您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稚園了呢?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快慢不太一樣,您可參考以下的一些指標,觀察自己孩子的發展情形,再決定是否要送他去上幼稚園。 □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能夠自己喝水、吃飯;上廁所、擦屁股;洗手、擦手;穿脫衣服與鞋子。 □ 能聽懂指令、表達需求 孩子能夠聽懂大人的指令,例如:「把玩具收好」、「去喝水、尿尿」;也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想尿尿」、「我肚子好餓」、「我肚子痛」等。 □ 作息正常、具備半天活動的體力 孩子可以早起不賴床、用餐時間固定,且體力至少可以維持一整個上午,中途不需要再小睡片刻。 □ 喜歡跟別人一起玩 孩子能夠自己專心進行某個活動十分鐘以上;常常表示自己一個人玩很無聊,希望有人陪他玩,喜歡和同年齡層的孩子一起玩玩具;遇到衝突時,能夠適度控制自己的情緒。 □ 表達自己很想上學 孩子會說:「想要快快長大,跟哥哥姊姊一樣去上學」,或是玩家家酒遊戲時,會出現假裝自己要去上學的情節。外出路過幼稚園時,會停下來觀看園裏孩子活動的情形,問大人他什麼時候也可以去裡面玩。 ■ 選擇幼稚園的步驟 步驟一:蒐集幼稚園的名單。 瀏覽教育部全國幼教資訊網、各縣市政府教育局的網站,留意住家或工作地點附近的幼稚園招牌,蒐集廣告傳單,列出住家社區或工作地點附近的幼稚園清單。 步驟二:確認為立案幼稚園。 上網查詢各縣市教育局網站及全國幼教資訊網,或電話詢問各縣市教育局負責承辦幼稚園業務的人員,確認機構是否為「立案幼稚園」,並且查詢該幼稚園近五年的評鑑結果。 步驟三:進行初步篩選。 跟親友打聽、電話詢問或上網瀏覽園方的一些重要資訊,包括:「教學特色」、「收托時間」、「收費概況」、「師生比例」、「師資專業背景」。經過初步的篩選,再決定是否前往實地參觀。 步驟四:帶孩子實地參觀幼稚園。 打電話跟園方預約去參觀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走訪幼稚園,觀察環境設施、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情形,並根據此份資料所附的檢核表,逐一向園方詢問、確認。 步驟五:參考孩子的意見,作最後的評估與決定。 參考孩子接受與喜歡的程度,並根據各家幼稚園的辦學特色、優缺點及個人對該園教育理念的認同程度,再決定最適合自己孩子就學的幼稚園。 ■ 如何為孩子選擇好的幼稚園?   坊間的學前機構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形式、條件,家長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參考指標,只要家長按照這六大指標仔細觀察及了解,就可以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所水準以上的幼稚園。 ■ 選擇合法立案的幼稚園 如果幼稚園未立案,表示該園所的消防與公安設施與老師的資格,可能都不符合政府規定,會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安全,家長必須特別留意。 除了公立幼稚園是合法立案的幼稚園之外,如何判斷私立幼稚園也是合法立案的呢? 1. 幼稚園有張貼出各縣市教育局的立案核准證書,不過家長需要特別留意證書上是否有塗改、不符或是借用的情形。 2. 招牌上要有「XX縣市教X字第XX號」。如果招牌上是使用「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全美語幼兒學校」的名稱,這類機構可能不是「幼稚園」,而是未立案的機構或是立案的「補習班」,家長千萬不要被誤導。 合格立案 過關了嗎? □ 娃娃車、招牌上應有教育局核准立案的幼稚園名稱與證書字號。 □ 娃娃車、招牌的名稱是「○○幼稚園」,而不是「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全美語幼兒學校」。 □ 幼稚園實際地址、樓層與立案證書的地址相符合。 □ 每班幼兒不得超過30人,並設置教師2人,師生比例低於1:15或2:30。 □ 老師都是大專校院幼兒教育科系畢業,具有合格幼稚園教師證書。 □ 各項收、退費標準符合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規定。 ■ 選擇評鑑績優的幼稚園 到94年度為止,各縣市教育局都曾經評鑑過該地區的所有立案幼稚園,其中約有五分之一會獲得績優。這是目前較為客觀、有公信力的評鑑資料,評鑑結果代表該幼稚園的辦學品質,可提供家長作為選擇優質幼稚園的參考。 另外,家長應確認幼稚園的評鑑績優獎牌上,標示是由教育部或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所頒發,而非其他民間團體。 ■ 選擇環境安全的幼稚園 幼稚園的安全與否,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可是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算是環境安全的幼稚園呢? 參觀幼稚園時,家長應該觀察周邊環境是否緊鄰馬路,有沒有潛在的危險,而園裡的「消防設備」、「遊戲場」及「幼童專用車」是否符合安全規定。 安全 過關了嗎? 環境安全 □ 建築物堅固安全,無傾斜、裂縫等現象。 □ 幼兒活動範圍以 1~3 樓為限,未使用地下室。 □ 樓梯有防滑措施,並設有安全網。 □ 有防火巷、逃生路線與標誌。 □ 瓦斯管線、電線、電器等擺設遠離火源與幼兒可及的地方。 □ 地面無凹洞凸起,室外場地排水良好。 □ 戶外遊戲設施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並有定期保養。 行車安全 □ 車頂為綠色、車身為黃色、紅色相間之倒三角形標誌、斜紋。 □ 車身標示園所名稱、立案字號、車號、乘車人數。 □ 車內備有幼童專用座椅,保養良好。 □ 司機持有駕照、年齡未過60歲,有隨車人員跟送。 □ 孩子上下學,每次搭車時間不超過30分鐘。 門禁安全 □ 園所設置警衛或採取門禁管理措施。 □ 園所有完整接送辦法。 □ 幼兒每日出缺席記錄完整。 ■ 選擇健康衛生的幼稚園 根據董氏基金會民國95年的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幼稚園,在一週五天中,有三天提供高油、高糖、高鹽烹煮的餐點,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家長應該對幼稚園所提供的餐點嚴格把關,讓孩子能夠獲取均衡的營養,健康又充滿活力地學習。 另外,幼兒的抵抗力較弱,容易被傳染病感染,因此,幼稚園環境的通風情形與定期消毒非常重要。家長可以詢問園所負責人與老師,當園內幼兒罹患傳染病時,是否會立即隔離(到醫務室休息),或請家長帶回家休息,以避免留在園內傳染給其他孩子。 健康衛生 過關了嗎? 環境及個人衛生 □ 全園清潔、通風,定期進行消毒。 □ 隔音設備好,室內外不會相互干擾。 □ 日光燈採雙管,採光及照明設備良好。 □ 玩具設備、地毯及地板整潔、衛生。 □ 廁所無臭味、排水流通,且方便幼兒使用。 □ 寢室與幼兒活動空間無異味。 □ 幼兒個人的餐具杯子、毛巾牙刷及寢具,皆分開擺放。 餐飲衛生 □ 飲用水清潔衛生,若是使用飲水機應有定期檢查紀錄。 □ 幼兒餐點製作以園內自製為原則。 □ 餐點表的設計符合營養、衛生、均衡的原則,少油、少鹽、少糖,每日並有提供新鮮的蔬果。 □ 廚工有配戴帽子、口罩。 疾病預防與照顧 □ 有隔離的保健空間或保健室,讓幼兒可以休息。 □ 有足夠並具安全時效的醫療急救用品。 □ 定期協助進行幼兒健康檢查,並通知家長檢查結果。 □ 對於傳染病及意外事件的處理,訂有基本作業流程。 □ 園內飼養動物的場所衛生安全。 ■ 選擇專業合格的老師 幼稚園教保品質的好壞,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每天跟孩子相處的老師,而老師的好壞,除了愛心、耐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專業素養,合格的幼稚園老師必須是大專校院科幼兒教育相關科系畢業,且領有幼稚園教師證。 家長到園內參觀時,應該仔細觀察園內老師與幼兒的互動情形,嘗試瞭解老師本身對幼兒教育的理念,及對課程的看法。 老師 過關了嗎? 師生互動 □ 老師樂於親近孩子,有親和力且情緒穩定,經常 對孩子微笑、蹲下傾聽孩子、擁抱、輕拍。 □ 老師能聆聽孩子的話語,尊重並充滿興趣地回應。 □ 老師能欣賞孩子的優點,常以具體的讚美鼓勵孩子的 正面行為。 □ 老師對於孩子的情緒變化敏感,能同理、接納孩子的 情緒。例如:你現在一定很傷心,才會哭得這麼大聲。 (負面不當的反應是:你不許哭,聽到沒有?) □ 老師能從容平和地處理孩子的過失或紛爭。 (不以打罵處罰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良行為。) □ 老師能尊重個別差異,接納孩子有不同的能力與學習步調。 □ 老師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經驗、想法與感受。 親師交流 □ 老師樂意與家長談論孩子在校的行為表現,並提供如何引導孩子正向學習的方式 □ 園所有提供多元的親師溝通管道及教養新知,如:教室佈告欄、聯絡簿、親職手冊、舉辦親師座談會。 □ 園所有規劃家長可參與的教保活動,如:到校觀察教室教學、參與戶外教學、帶領晨間說故事活動等。 ■ 選擇遊戲學習的快樂園地 六歲以下的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好奇心強、探索力高,而且大小肌肉需要多多活動,所以幼稚園每天的課程,應該有安排室內外的自由遊戲與小組活動的時間,且多提供孩子親身體驗、動腦思考及動手操作的機會,避免整天都在室內進行全班性、集體講授、坐在自己位置上做紙筆作業簿的上課方式。 孩子的學習過關了 嗎? 教學情境 □ 教室提供不同區域,讓孩子玩積木、黏土、組合玩具、畫筆、拼圖、繪本等各式玩具、教具。 □ 教具擺放整齊,有清楚標示,方便孩子歸位。 □ 教室布置與課程主題配合,並以展示孩子的作品為主。 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 □ 課程主題能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 □ 教學內容有注意到孩子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包含: 身體動作、認知能力、語文溝通、社會互動等。 □ 課程活動能夠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提供多樣性的選擇。 □ 能將美勞、音樂、體能等活動融入在主體課程中, 不另外安排才藝課。 □ 以遊戲或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包括室內外活動,及團體、個人與小組的活動。 □ 每天都會安排戶外跑跳運動時間。 □ 會提供孩子許多親身參與及動手操作的機會。 □ 會提供許多實物、標本、照片、幻燈片、圖片、錄影帶、圖書等作說明。 孩子一旦進入新的環境,展開幼稚園生活,一定有些緊張與不適應,因此在孩子入學前,依孩子的特質進行一些準備,對孩子日後進入團體生活會有絕對的助益。 建議家長可以嘗試用下列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入學前的心理準備。 入學之前的準備 ■ 與孩子聊聊幼稚園的新生活。 幼稚園的新生活開始以前,家長可以用圖片、照片或故事與小孩聊聊幼稚園的生活情形,試著使他因為其他小朋友的故事或經驗,減輕可能的緊張與恐懼。 ■ 與孩子一同拜訪要就讀的幼稚園與班級。 家長帶孩子拜訪幼稚園,不但可以認識老師,也藉此熟悉環境,這樣會幫助孩子對新的環境感覺較安全與舒適。 ■ 讓孩子有機會先認識新朋友。 邀請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學與家長,一起參與社區親子活動,讓孩子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一方面孩子可能因為班上有新朋友,而容易適應新環境;另一方面也可強化孩子的社交能力,如分享、輪流等行為。 ■ 在幼稚園多停留一段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剛剛進入幼稚園時,家長如果徵得老師同意,可以在幼稚園多停留一段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分開時,可以告訴孩子,幾點將會再見面,使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與父母的分離。也可以以玩遊戲的方式,如:躲貓貓,讓他了解離開與回來的概念。 協助入學的適應 孩子入學後的第一天,甚至前幾週,可能會在幼稚園門口大哭,上演著十八相送的劇碼。或是晚上不願意睡,早上不願意起床、甚至退化成小寶寶的行為。 但是家長不用太擔心,本來就適應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以下的方法與觀念,可以提供給家長幫助孩子平撫面對新環境、新事物的不舒服感。 █ 家長應放心放手。 孩子一開始的負面反應不一定代表他不喜歡上幼稚園,有時只是表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家長應該放心、放手,讓孩子嘗試去面對自己新的挑戰,這些都是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 家長要相信孩子可以適應新的環境,保持耐性,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調適,從旁提供適當的協助與鼓勵就好。 █ 讓孩子帶熟悉的東西到學校。 家長可以讓孩子帶著自己熟悉的東西上學,包括毯子、玩偶、家人的照片、故事書等。這些會使孩子在學校,較有安全感與熟悉感,比較容易適應幼稚園的新環境,減少不安與焦慮。 ■ 幫助孩子紓解不安的情緒。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或是恐懼上學,家長應該用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傾聽、接納孩子可能會有的感受,與他聊聊幼稚園的生活,引導孩子抒解不安的情緒。 家長可以回應孩子說:「你剛去幼稚園,有點不習慣陌生的地方,沒關係。」表示接納孩子的感覺,那麼孩子也比較願意說出白天遇到的挫折,或是心裡擔心的事情。 █ 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其他同學交朋友。教導孩子與朋友分享他的玩具或點心,如:讓孩子帶願意分享的東西,到班上請同學吃。鼓勵孩子邀請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到戶外郊遊踏青。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多機會,與班上的小朋友互動,解除孩子上學的不安與焦慮,增加他上學的意願和樂趣,使他對所屬的班級,有歸屬感與認同感。 ■ 主動與老師聯繫、配合 家長可主動告知老師,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或恐懼的來源,一起設法撫平孩子的不安,如:若孩子害怕參與團體活動,便可以跟老師溝通,在團體活動時,允許孩子先在一旁坐著觀看,過一陣子之後,當他了解活動或遊戲規則,或對其他孩子較為熟悉,也許就會想加入了。 確保幼稚園的品質 家長必定希望所選擇的幼稚園,能夠長久確保良好的品質。儘管各縣市政府的主管單位,會定期進行檢查,但是卻無法經常訪視幼稚園,因此家長是幼稚園的最佳監督者。建議可從下列途徑,來了解幼稚園的教保品質是否維持穩定。 ■ 持續觀察幼稚園 即使孩子已經適應幼稚園的環境,家長仍不可掉以輕心,最好儘量抽空自行接送孩子、參與班級活動,以觀察幼稚園的實際經營狀況。因為坊間有一些學前機構於招生之後,在班級人數、師生比例、餐點……等各方面有很大變動,甚至中途更換不合格的老師,大大地影響其教保品質。 ■ 用心觀察孩子 聆聽孩子對上學的看法與感受,並觀察孩子的反應。通常孩子對於新環境都有一段適應期,但這段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如果孩子一直對於上學感到反彈,或是發生下列不尋常的行為或情緒徵候,便可能需要注意,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