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多多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4個步驟,吃飯訓練大成功!

2008年04月03日
公開
29

4個步驟,吃飯訓練大成功!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 俗語說:「吃飯皇帝大!」但是,「吃飯」可不是孩子一出生就會的事情,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來練習的。至於該怎麼訓練孩子自己吃飯呢?且聽小兒科醫師怎麼說…… 進食,是人類的本能。但從一個吃飯、穿衣、洗澡都需要人代勞的奶娃娃,到學會可以自己吃飯,可是得經過一番練習的。 許多幼教老師都會建議家長,進入團體生活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自己吃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在訓練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前,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不怕髒」的心理準備。 乳牙長齊後便可開始訓練 究竟孩子幾歲開始可以進行吃飯訓練呢?陳永綺認為,0?3歲是學習飲食最重要的階段,不過還是要視孩子牙齒發育的成熟度而定,最好等20顆乳牙完全長出(見圖1)後,再開始訓練。 此外,在進行吃飯訓練前,可以先協助孩子訓練嘴部肌肉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還有嘴部肌肉的協調度。因為尚為未添加副食品之前,純奶類的飲食方式只會訓練到孩子的吸吮能力,所以陳永綺建議家長,在嬰幼兒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粉狀或糊狀的副食品後,就可以為下一步的吃飯訓練做準備了。 做好身心準備•學習事半功倍 為孩子進行任何一項訓練,想要事半功倍,家長最好必須自己先做好「功課」,首要之務就是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當你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情緒發展後,才能夠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而且也可以減少許多親子間的衝突和不愉快。 至於,幫孩子進行吃飯訓練前,還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陳永綺表示,家長必須挪出充分的時間,並且有十足的耐心,最好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身心狀況是否已準備就緒。以下兩個方法,可幫助家長讓孩子在進行吃飯訓練前,讓身心發展就定位: 1. 心理準備: 以多種食材誘發進食興趣 家長請準備具有不同香味的食材,多讓孩子聞聞看,可刺激孩子嗅覺的發展。同時,也多準備口味不同的食物,讓孩子在食物上多方嘗試,並藉此觀察孩子的胃口是否良好,能否接受新食物的味道。 2. 生理準備: 提供促進肌肉發展的器具 7∼9個月大的嬰幼兒已經能夠自己坐在餐搖椅上了,家長可準備適合孩子使用、且安全性高的食具,放在桌上,提供孩子把玩,同時也觀察孩子粗細肌肉的運動是否協調,還有抓、取、拿、握的動作是否順暢。 0∼3歲嬰幼兒學習飲食的4個階段 牛奶期 出生∼6個月 母奶、嬰兒配方奶。 咀嚼期 6個月∼1歲 添加糊狀或粉末狀的副食品。 過渡期 1∼2歲 臼齒已有磨牙的功能,可提供固體的絞肉,以及較軟的塊狀蔬菜。 成熟期 3歲以上 乳齒已完全長好,可如成人飲食。 4個步驟,用餐時間不再傷腦筋 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想必一到了吃飯時間,就是頭痛的開始。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邊吃邊玩,家長得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餵;年紀小、剛在學習吃飯的,可能搞得身上、桌上、地上都是髒兮兮……。 其實訓練孩子自己吃飯是有階段性作法的,只要循序漸進,並從小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如一定要在餐桌上進食、不邊看電視邊吃飯、不可邊玩邊吃等),等孩子再大一些,親子雙方應能共度一個非常愉快的用餐時光。陳永綺的建議步驟如下: 準備物品 餐桌椅、圍兜、塑膠碗、塑膠湯匙、塑膠叉子、學習杯、地板墊材(報紙、墊子等)。 步驟1:建立新的飲食習慣 第1階段,先由家長餵食。在此時必須建立孩子新的飲食習慣,讓他慢慢接受新食物的口感,由液狀變成糊狀,觀察孩子腸胃道的吸收狀況沒問題之後,再給漸進式給予切成小丁小塊的固體食物。 步驟2:從遊戲中學習使用餐具 第2階段,當孩子可以做出抓、取、拿、握等動作後,就代表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已然成熟。此時,請家長準備適合孩子使用的餐具,例如大小適中的湯匙和碗盤,最好是塑膠材質(耐摔),而且是無稜角的設計。 然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酒的遊戲,飯碗裡暫時不要裝填食物,先讓孩子喜歡拿湯匙,並且在遊戲中教導他碗和湯匙的使用方法,等孩子的動作逐漸熟練、心態也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進入實戰訓練的階段了。 步驟3:在專屬餐桌椅上學習進食 第3階段,請家長幫孩子準備個人專屬的餐桌椅。餐桌椅是訓練孩子用餐非常好的幫手,因為餐桌椅具備以下2項優點: (1)可選擇適合孩子身材的型號及尺寸。一來可提高孩子用餐的舒適感,並降低其排斥感;二來可建立定點吃飯的習慣,以此加強孩子的認同感。 (2)通常餐桌椅的桌面會設計為可收放式,而在用餐時,桌面必須放下來使用,如此一來可減少孩子亂跑的機會,這樣也能夠讓孩子專心用餐。 步驟4:與成人同坐用餐 第4階段,4歲以上的孩子已經經過前面3個步驟的訓練,也能夠自己坐穩後,就能夠和成人同桌用餐了。這個階段是建立良好餐桌禮儀的關鍵時期,所以請開始灌輸孩子正確的用餐觀念,譬如: (1)餐前洗手,飯前刷牙。 (2)不要狼吞虎嚥,要細嚼慢嚥。 (3)吃多少、取多少,避免浪費食物。 (4)口中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講話。 (5)不偏食、不挑嘴。 (6)用餐完畢,才能離座。 關於吃飯訓練的Q&A 各位爹地媽咪,當你在協助小寶貝進行吃飯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但是這些障礙只是一時的,千萬不要氣餒,也不要輕易放棄喔!以下列出幾個家找在訓練的過程中常會碰到的問題,聽聽既是醫師、也是媽咪的陳永綺怎麼跟你說: Q:孩子出現不耐煩的反應,怎麼辦? 其實家長最好特別安排一段時間來訓練孩子自己用餐,換句話說,也就是請給孩子一段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自己進食。 假使你期望孩子能夠速戰速決,而把用餐時間安排的太緊湊、太傖促的話,那麼當孩子把餐桌搞得一團亂、又把衣服弄髒時,家長的心情必定會受影響,因而大發脾氣,這樣一來,只會使孩子更加害怕用餐時間。所以當孩子感到不耐煩時,請馬上停止孩子的進食,先好好安撫他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讓他繼續用餐。 Q:孩子出現拒吃的情形,怎麼辦? 由於4∼5個月大的嬰幼兒還停留在喜好吸吮的時期,他們並不喜歡咀嚼的動作,所以家長必須先幫孩子做心理建設。若是引導無效的話,通常是因為孩子太過固執,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用緊閉嘴巴來表示抗議。 不過,這類抗議通常無法持久,因為嬰幼兒對於飢餓的忍耐度十分有限。家長只要除了正餐以外,不餵食孩子任何其他食物,等用餐時間一到,他也感覺到肚子餓,自己便會要求進食,此時請提供容易吞嚥的食物。 Q:孩子突然吞嚥困難,怎麼辦? 請家長觀察孩子平時是否常容易發生口齒不清的情形,或者是時常有嗆到的現象,如果經常發生以上兩種狀況,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發育或是咀嚼肌肉出現問題。 此時,家長須帶孩子就醫診視,請耳鼻喉科的專科醫師先做初步評估,之後再轉診到適當的相關科別進一步詳細檢查。 Q:孩子進食量不如預期,怎麼辦? 請家長一方面先觀察孩子的進食情形,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孩子的情緒和身心發展是否已經適合進行吃飯訓練,由此找出孩子食欲不佳的原因。如果是因為挑食,像是青椒、茄子、洋蔥等食材最不受小朋友的歡迎,家長還是得要想辦法讓孩子吃,但是千萬不要用強迫的手段,建議方法如下: 1. 可以利用孩子的喜好去引導他接受不喜歡的食物。例如,吃一塊青椒就可以蓋一個乖寶寶獎章。 2. 改變烹調方式。例如,將孩子不喜歡的食材剁碎,和孩子喜歡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調。 3. 利用營養替代品。例如,孩子不喜歡吃牛肉,而牛肉和豬肉都同樣富有蛋白質,那麼就以豬肉代替牛肉。 採訪•撰文�季實 拍照執行�陳怡君 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 專家小檔案 陳永綺 現職:書田診所及民生承安聯合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 著作:《如何照顧過敏兒》、《寶寶營養DNA》等書 資料來源:bobo小天才雜誌 第8期

先「有」再「分」

2008年03月26日
公開
1

先「有」再「分」 對象:1-2歲幼兒 從某個角度來看,成人是很不合理的:自己處在一個競爭的心態,時時想贏過別人;但同時卻要求才剛開始和人打交道的一兩歲孩童要懂得禮讓分享。 在這裡我們不談論性善或性惡論,但從社會行為發展來看,人要到一歲半才有「屬於自己的」概念,也就是說在這以前,小寶貝看到東西,好奇想摸想玩的,伸手就拿,滿足了好奇心或被其他事物吸引了,丟了就放。沒有什麼你的、我的觀念,自然無法建立別人東西不能拿的規範了。所以一歲半是個重要的分水嶺,有「屬於自己的」概念了就可以建立「所有權」,為孩子準備屬於他自己使用的生活物,例如:杯子、牙刷、碗、湯匙、小背包……等,如果他拿姐姐的杯子,就告訴他「你的杯子呢?寶寶用自己的杯子,把姐姐的杯子給姐姐。」 「確立自己的所有權被保障」是學習分享的第一課,否則就像三餐不繼的人,自己都要為下一餐發愁,如可思考給人食物呢?我們常看見父母要求孩子讓出玩具給客人的小孩玩,孩子不願「分享」,父母便生氣的給孩子「自私」、「小器」……等等負面標籤。這反而會引導孩子更加「捍衛」自己的「所有」。其實父母可以另外準備一兩件客人專屬玩具,然後鼓勵客人與小主人交換玩具來享受「分享」的好處。 家中若有兩個以上的小孩,確立每個人的所有權更是父母重要的工作,萬不可強求老大的物品都要讓小的,而是讓他安心知道自己的決不會被取走,再引導他看到別人的需求:「弟弟很想玩一下你的新玩具,你什麼時候願意借他呢?」「弟弟的新樂高可以配你的救護車,你可以和他商量一起玩更有趣喔!」 總而言之,要「有」才能「分」享,先讓孩子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而別人卻缺了什麼,兩相對照,孩子自然才能學習如何和人「分享」。 一、感覺統合與嬰幼兒 大體而言,感覺統合是一連串的神經處理過程,大腦在得到外界的感覺訊息之後,經過註冊、整理、組織,促使身體對這環境做出適應性的行為,也就是正確的反應,例如:嬰兒看到媽媽,伸手就是要媽媽抱,而不會認為媽媽是奶瓶而張口吸吮。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不只會影響孩子的動作知覺、認知的發展,也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社交技巧、自我概念及早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密切的關係。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1~2歲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情況。 二、1~2歲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 ※1歲的孩子 當孩子滿週歲後,走路及說話就成了這個時期的發展重點,當然還包括學習計畫更複雜的動作,以及能更有效率的完成這些動作。如果在此時,這些感覺整合能力沒有完整的發展,除了基本的移動與溝通能力無法有效利用外,往後的各項發展都將顯得困難重重。 *對觸覺的定位 嬰兒剛出生時,就可以知道他被碰觸,而且這些觸覺會影響他的情緒狀態,但他並不知道他被碰到的是身體哪個部位。他的反應通常是出自於反射而非自主意識的行為,但在1歲之後,孩子可以粗略的知道他被碰觸到什麼部位,並能夠自主的做出反應。擁有良好的觸覺整合能力,有助於孩子將來發展出較佳的動作計畫能力。感覺整合不足的孩子,無法正確的知道他們的身體結構或是某個部位的動作,所以學習操作物體上會有困難,例如:使用餐具。 *移動 在此時期,孩子會練習使用各式各樣的動作來獲得額外的感覺刺激,透過這些刺激來了解肢體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與外在的環境產生互動。孩子開始學會拿起物品、丟東西、推拉玩具、在椅子上爬上爬下、不停的探索及不斷地吸收新資訊,雖然這也常讓大人們感到擔心與煩惱,只要大人把握「安全」及「清潔」的原則,就可以讓孩子盡情在環境中探索。 *身體知覺 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被抱著、爬上爬下,甚至在地上翻滾,這些活動可以提供許多感覺刺激。這些刺激告訴孩子,身體的部位是如何移動、什麼東西會讓自己感覺舒服,而什麼會讓自己感覺不舒服。這些感覺資訊我們的大腦裡形成了一張身體地圖,我們稱為「身體知覺」。這張大腦建構出的身體地圖,儲存了大量的感覺資訊,以便日後孩子可以用來控制自己的動作,做出正確的反應,更有助於孩子去了解這個世界的面貌。 *爬 孩子具有強烈的動機去探索外在的空間,當孩子學會走路之前,他們就已經學會爬行,為了爬行,孩子必須將動作感覺與地心引力做良好的整合,且更進一步的整合身體知覺與視覺。1歲之後,孩子除了在地上爬行以外,開始有更多三度空間的爬行,因此有助於「知覺動作」能力的建立,更有助於將來視覺空間概念的行程與健全發展。 *個性 1歲以後,孩子漸漸感覺到「我」的存在,因此建立自我概念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如果這些感覺刺激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以及認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個體,則他將能發展出自信心,能感覺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不再受制於地心引力。在接近2歲時,孩子開始發現,他可以指揮控制他的生活,並開始讓其他人注意他。例如:孩子常用「不」字來展現他的獨立性,這對許多家長來說或許會產生挫折感,但對孩子發展社交技巧而言,這是一個必經的階段。孩子需要大人的支持、鼓勵與安慰,例如:親吻、擁抱。透過與大人的互動模式,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整理自己,並更進一步建立強而有力的自我概念。 ※2歲以後 在2~7歲這個階段,孩子的感覺統合是一段關鍵的時期,孩子的感覺統合日趨成熟,內在動機使他們更加活躍,並且會運用他的身體去學習許多的事情,他的適應性行為會更為複雜,且每一個行為反應都能擴展孩子的感覺整合能力。另外,在這階段,孩子開始學習使用工具,像是湯匙、叉子等等,每一個活動都需要大腦提供相關的感覺資訊,而這些資訊皆來自於之前活動的經驗。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8年03月號》

小小孩學說話

2008年03月24日
公開
25

張妙鄉-台北榮民總醫院 語言治療師 小小孩學說話 對象:1-2歲幼兒 一、二歲孩子的語彙能力發展  相信小小孩的父母親一定會覺得,嬰幼兒的成長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情,小嬰兒從哭哭啼啼樣樣都需要依賴父母親,到放手獨立走路;跟在您身邊模仿您的一舉一動,到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甚至用說話來告訴您,小腦袋瓜裡想的事情⋯⋯,在二年裡他竟然學會了這麼多的事情,尤其語言是如此抽象的符號,他是如何經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呢?,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小小孩語言發展的歷程。  其實胎兒約在六、七個月大時開始對聲音有反應,特別是媽媽說話的聲音。出生之後,嬰兒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仔細聆聽媽媽或照顧者的聲音,即使腦部發育還不成熟,也無法控制聲帶器官來說話,但是已能吸收語言的各種資訊,為自己將來的發聲做準備。 牙牙學語  二至三個月的寶寶會開始對爸媽嘰嘰咕咕的聲音做回應,此時把寶寶從喉嚨發出的聲音稱為「咕語聲」,但還不是寶寶說話的開始。四到六個月大時,寶寶所發出的聲音種類明顯增加,寶寶可以利用雙唇、舌尖、舌根發出聲母,並發出不熟練的韻母與聲母轉換的音,例如:「ㄚ-ㄉㄚ、ㄚ-ㄉㄚ」,這就是所謂的牙牙學語。  大約從七個月大時,寶寶已能夠熟練的發出韻母和聲母組合的音節,如「ㄉㄚ-ㄉㄚ-ㄉㄚ、ㄇㄚ-ㄇㄚ-ㄇㄚ」,這時我們稱為標準牙牙學語,寶寶會將生活四周所聆聽到的節奏和聲調加入他嘰哩咕嚕的聲音裡,同時也會注意到說話者聲音和嘴型的變化。  八個月大時,寶寶開始理解一些情境下常用的語彙指令,但是仍需要做多次練習才能真正的說話。此時爸媽應對寶寶的牙牙學語給予正面的回應,並使用正確的語彙來回應寶寶,讓寶寶模仿自己所聽到的語彙、修正自己說話的聲音,讓像語彙的發聲來代替牙牙學語,漸漸說出能被聽懂的語彙。 第一個語彙  說出第一個語彙大約平均年齡是十二個月大左右,不過孩子的能力差異性很大,可以從最早的十個月大到最晚的二十四個月大。第一個說出的語彙通常和他熟悉的人、事、物或常用的語彙有關。說話的過程在起步時都是緩慢的,剛開始只會說幾個語彙,而且這些語彙通常都是比較容易的字,例如:唇音ㄅㄆㄇ。當遇到較困難的音時會有簡化的情形,造成只發出容易控制的音,或將「小狗」疊字說成「狗狗」,或只說出語彙中的一個字來代替,例如:「蘋果」只說出「果」字。爸媽應鼓勵孩子玩命名遊戲,如此有助於孩子的語言學習。  從牙牙學語到說出能被聽懂的語彙並不容易,寶寶需精準的控制發聲器官發出不同的語音,這是非常精細的肌肉運動,父母需保持耐心,以陪伴孩子成長。 命名大爆發  在十八個月到三十個月之間,進入一個快速學習語言的階段,也就是所謂的「語彙爆發期」或「命名大爆發」,此時期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孩子突然間改變他們學 習語言的速度,此期出現在什麼時候說法不一,有些科學家認為一旦孩子能說出三十個語彙,語彙爆發期就開始了,有些則認為要能說出五十個語彙,語彙爆發期才算開始,更有些科學家認為語彙要累積到五十到一百個字才算。即使有許多不同看法,科學家們一致認同要達到此階段之前,一定要有相當數量的語彙存在孩子的腦子裡。 語彙的結合  當孩子學會一百到一百五十個語彙,他就開始將語彙結合成片語(所謂的電報句)例如:「喝奶奶」、「爸爸抱」、「媽媽果汁」。孩子也會改變結合的順序來表達不同的意思,或加入情境、語調和手勢讓大人容易解讀其意思。例如:「媽媽襪子」再加上手指著小狗,可能表示小狗在玩媽媽的襪子,又或者「襪子媽媽」,可能要媽媽幫忙穿襪子。 父母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角色  孩子在語言的發展上,除了靠先天的條件,後天環境的刺激和引導是相當重要的,所以這時的照顧者(可能是媽媽、爸爸、奶奶、保母⋯⋯等),就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孩子在一歲前,通常還不會使用口語來表達意思,但他們卻會使用所謂的凝視、手勢、手舞足蹈、拉人、發出嘰哩咕嚕的聲音或用手指指物來回應大人。在這時孩子應該具備兩樣和他人互動的特質,一是輪流,二是共同注意力。  所謂的輪流,就像對話一樣,當一個人在說話時,等說話者停止時再給予回應,這樣一來一往的互動,才能將對話延續下去。所以照顧孩子說話時,不是一直說話給孩子聽,這樣只會變成單向的刺激。應該在說一段話後停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然後再給予回應,而且對著孩子說話時需使用所謂的慈母式語言或兒語,就是將所要說的話以誇張、重複及音調變化大的方式說出,通常是提高音調,讓說話者就像歌唱般具有節奏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許孩子不懂您所用的詞彙內容,但可以藉由語調上的變化理解您所欲傳達的意思。  另外是共同注意力,就是孩子會在目標物和溝通對象之間來回的看,所以照顧者在說話時,需在孩子和您同時注意此事件時才說,或只說您們此時此刻當下發生的事情,否則您會發現說的再多,似乎是白費力氣,孩子似乎是聽而不見。 Q&A時間 Q1男女在語言發展上有差異嗎? A:對於孩子的早期語言發展,最常被問到的就是,男孩子說話是不是比女孩子慢?研究發現女孩子說話的時間比男孩子早。根據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平均來說女孩子在語言的各項指標:組合使用的語彙、句子的複雜度以及句子的長度上的確都領先男孩。 Q2孩子說的話都聽不懂,該怎麼辦? A:當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會說話的階段,通常會有一段發音不清晰的時期,當孩子說話家長聽不懂時,如果在情境下可以大概知道內容,家長可將內容再陳述一次,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表達,當孩子再度表達時可能也會不清晰,但先不要去糾正孩子的發音,給他時間用口語表達,藉由不斷的口腔動作練習,孩子的發音會越來越精準,當孩子已經會說話有一段時間後,如果說話內容仍有大部分無法聽懂時,則可以請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及發音的情形。 Q3當孩子和他人對話時,家長需擔 任翻譯嗎? A:當孩子和其他人對話時,可以先試著觀察孩子是如何和他人溝通的,因為孩子會試著讓對方理解,如果對方仍然無法理解時,家長則可以適時給予協助。 Q4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 怎麼辦? A:皮皮是個二歲的男孩,到現在都還不會說話,大部分都是用哭、拉人⋯⋯等表現方式或由大人主動滿足其需求,在家時喜歡跑來跑去,對玩具的操弄也只能一下子,對於玩具的玩法相當簡單不會加以變化。即使拿皮皮最喜歡的玩具和他玩時,他也一直想離開椅子,去摸周遭的東西。不理會他人說的話,只要不順其意即開始大哭,有時還會躺在地上,並除了哭的聲音,似乎很少發出其他的聲音,模仿聲音的動機不強。  由於會不會說話是外在的行為,所以父母親比較容易藉由孩子表達的程度來發現發展的遲滯。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以下的能力,例如:他如何表達需求?(會不會用手指指物來和他人溝通)、聽懂多少指令?(沒有情境和手勢的提示,從一堆物品中拿出父母說的東西,或從好幾張圖片中指認出父母說的物品名稱 ⋯⋯等,有沒有困難?)先大略了解孩子的情況。如果是類似皮皮的情況,父母目前該做的不是要求孩子說話,而是應該求助於語言治療師。因為孩子的差異性相 當大,所以當您覺得 孩子的語言似乎較 同年齡的孩童發展 緩慢時,不妨讓語 言治療師評估,聽 聽他們的看法與意見。 Q5孩子說話常口齒不清,會不會 有問題? A:孩子從不會說話到會說話,不會在短短幾年裡,就將所有的音都發得相當漂亮,他們會慢慢從簡單的發音一直發展到困難的音,通常約在四歲時,說話的清晰度應該可達90%。但是不包括翹舌音(ㄓ、ㄔ、ㄕ、ㄖ) ,所以當孩子說一連串的話卻老讓別人聽不懂,這可能就是孩子的構音�音韻發展異常,即台語所說的「臭乳呆」。有些是發展的問題,等孩子大一點可能就會好,有些問題就需要語言治療師適時的介入。要提醒家長一點,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幾乎很少是因為「舌繫帶太短」的問題,所以當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時,記得要先找語言治療師給予評估,不要讓孩子白白的挨一刀。 Q6孩子某個音總是發不出來怎麼辦? A:最常聽到父母親形容自己小孩發音不清楚的問題就是──不會捲舌,但經評估之後通常都不是這個問題。其實學齡前的孩子通常都不太會捲舌,家長如果過度強調捲舌,反而讓孩子矯枉過正,或讓錯誤的音更難矯正。  當您發正確的音時,再配合口型上的提示,若孩子怎樣都無法說正確,一直發出錯誤的音時,可能表示孩子錯誤的音已根深柢固,家長無法自行教導,這時則需要語言發展師的一些發音技巧,才能幫助孩子發出正確的音。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7年3月號》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2008年03月16日
公開
29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3/04 教養孩子需要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教養本身卻是一門藝術,無法套公式。爸媽唯有對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為依循,才能讓親子關係愉悅,孩子順利長大。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我去一個幼稚園演講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對著大家,低聲飲泣,我問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頭一個月是大哭,現已改為低哭,不知哭到什麼時候才會不哭,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說什麼。 等我講完,他的母親正好來接他,我看他立刻停止哭泣,一個箭步衝上去,撲入母親懷中,緊緊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頭埋在母親肩上不肯放開。我心想是誰這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哭幾個月還繼續把他送來,就多看他母親幾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來是我以前教過的學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閒事了。 強迫分離,孩子飽受驚嚇 我問她以前教她的兒童神經發展學都忘記了嗎?怎麼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來,讓孩子飽受與母親分離的驚嚇與惶恐,難道不知道長期的驚嚇對孩子不好嗎?這學生滿臉無奈的說:「我也捨不得呀,可是沒有辦法,每一個人都跟我說要訓練孩子獨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說我太寵小孩,已經5歲了,沒有讓他去外面上學是害了他。以後不能接掌家族事業,她們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層樓,把他一個人放在3樓,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現在反而會尿床……」,講著、講著,母親的眼淚就掉下來。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面對新經驗的反應也不一樣。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等他準備好了自然會想去嘗試或面對。 這時旁邊好多媽媽都七嘴八舌提意見,有的說:「我孩子剛來時也是哭,哭了一個月後就好了。」有的說:「我的婆婆也是堅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獨立,後來他聽了虎姑婆的故事,現在每晚作惡夢。」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媽媽自己沒有主見,聽憑別人怎麼說,自己跟著做,忘記自己孩子跟別人孩子不同,不能把別人的經驗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孩子有差異,別套公式教 如何教養孩子是個藝術,不是科學,沒有公式可套,也沒有別人做成功,你如法炮製就一定成功。事實上,你不成功的機率大於成功的,因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對世界是件很殘忍的事。每個孩子成熟的時間不同,有的孩子3歲就會跟母親揮手再見,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有的就像這個孩子一樣,5歲了,還希望能在媽媽身邊。他心裡沒有準備好,還不想離開家去上學時,硬把他送去哭2個月實在是太殘忍。 被迫獨立,反而受創傷 很多人誤會了「獨立」的意思,以為對孩子一定好。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不安全感。現在有好幾個研究都發現:童年的不安全感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無法維持長久的男女關係,也無法對性伴侶作出承諾,他們的人際關係疏離。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遠的角落一個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會增強他的哭行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現在鐘擺盪回來了,從老鼠實驗上知道親子分離的恐懼會影響大腦荷爾蒙的分泌,現在醫生讓嬰兒的搖籃放在母親臥房,使嬰兒一張開眼就會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勵母親把孩子揹在胸前,讓孩子聽到母親的心跳,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現。我不了解我們的母親怎麼這麼沒有自信心,會隨便聽從人家的話而賠上孩子的幸福。 教養,一切合理就對了 帶孩子沒有訣竅,惟一就是Common Sense,凡事一切要合理,孩子每天哭,不合理,不合理就要去檢討哪裡不對,我們每個母親都會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為什麼不會把它應用到生活上,從這裡推論出別人的孩子要這樣,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要這樣? 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從眾」,別人怎樣,自己也要馬上跟進,葡國蛋塔、甜甜圈、股市等「一窩風」現象,其實是沒有自信與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進。為什麼我們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我們為什麼這麼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我想我們的教育從小要孩子反省、檢討自己,會不會檢討的過頭了,對自己沒信心,別人都是比較對?從伊朗連體雙胞胎拉列和拉丹的例子就知道,即使是同卵雙胞胎,生活經驗完全相同(因為頭連在一起)都會有不同的人格,更何況你我的孩子? 教養孩子不是科學,無法複製,它是藝術,因人而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樂,每天迫不及待睜開眼睛開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對了,堅持下去,你的孩子會以濃密的親子關係來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