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uen

日期

#Tag

小孩說謊怎麼辦?

2008年04月24日
公開
43

小時候你曾說過謊嗎?可能因不想輸同學而誇大其詞,或者是想讓爸媽更關心你,而扯些無傷大雅的小謊, 然而,被爸媽發現後,只換來一頓打罵,沒人關心你內心的感受…… 現在面對孩子說謊,你可別衝動出手,不妨靜下心傾聽,說謊背後他想傳達的心聲。 到目前為止你有沒有說過謊?你知道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學說謊?一項研究報告讓你不得不正視「孩子說謊」這個課題。200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在「行為科學與法律」期刊中報導,兒童因雙親影響而快速社會化,導致很小的時候就學會說謊,所以現在兒童說謊的「道行」,已遠高於大人「偵測」小朋友說謊的能力。若不提早發現孩子說謊原因,及時教導,說謊可能成為孩子的個性之一,只要碰到別人質疑,就以謊言來應付。本篇特別透過案例的方式,讓父母從孩子說的不同謊言,找出應對之策。 CASE 1 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謊言 某天,阿姨帶著2歲半的萱萱和哥哥、姐姐同遊大賣場,在阿姨沒注意時,有人弄倒賣場堆疊的書本,阿姨問萱萱是誰弄倒的,她說:「是媽媽弄倒的!」但媽媽根本沒去大賣場,結果是姐姐弄倒的,萱萱為什麼要說謊?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曾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的莊貞銀表示,萱萱才2歲多,認知發展不是很完整,被問及人名時,也許脫口而出的是最熟悉的名詞「媽媽」,但未必是指「媽媽弄倒書本」。 同理,有些學齡前兒童常會把時間搞錯,譬如:明明是上個月去動物園,他卻說:「昨天我們去動物園。」事實上,孩子的時間認知發展不夠完整,他認為「昨天」就是過去,所以家長可問,「你是不是想說上個月去過動物園?」藉此引導小孩,也順便教導時間的意義。 CASE 2 害怕受罰的謊言 就讀小三的思妤,和同年紀的學生一樣,常向父母謊稱學校沒有功課,隔天聯絡簿帶回家,父母才知道她在說謊,媽媽氣得問思妤為什麼要說謊?她回答,「因為我想看電視,寫功課就沒時間看電視了。」面對這樣的謊言,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在責罵思妤前,媽媽應先想想她說謊的原因。」兒童福利聯盟社工員陳惠欣分析,也許思妤從過往經驗知道,如果告訴媽媽她不想寫功課,只想看電視,媽媽一定會責罵她,所以她才會謊稱「沒有功課」,避免媽媽責罵,也達成她「想看電視」的目的。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藉由學校的聯絡簿,家長很難提早發現。一旦發現孩子說謊,家長與其暴跳如雷,不如引導孩子說出心裡話,例如:可以說,「媽媽知道妳很想看電視,妳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幫妳安排時間,讓妳能寫完功課又能看電視!」陳惠欣建議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說謊是不好的行為,同時,讓他相信媽媽能協助滿足心理需求(看電視),又能完成老師交代的功課。 CASE 3 想逃避的謊言 昭齊是位個性緊張的國小五年級生,面對隔天的考試,常緊張到不敢上學,最後他騙媽媽說身體不舒服,不能去學校。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遇到這種情形,父母最好「先瞭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如果觀察出他是找藉口不上學,家長應避免以質問的語氣說,「真的是這樣嗎?你看起來不像肚子痛!」最好以平緩的口吻問,「你是不是有擔心的事情?」聆聽小孩的心理話。 如果家長一開始就以質問的語氣詢問,已透露心中的懷疑——「孩子,你在說假話!」陳惠欣提醒,「這種先入為主的評斷,對後來的溝通都是有害的。察覺小孩可能在說謊,父母不要立刻戳破」,找出說謊的原因後,再明確告知,爸媽不喜歡小孩說謊。 CASE 4 博取關心的謊言 弟弟慶瑜出生後,媽媽明顯感受到就讀小二的姐姐家瑄,吃弟弟的醋,家裡常發生這樣的場景:身旁無人時,家瑄會扯慶瑜的頭髮;明明是家瑄推倒東西,只要媽媽問她,她永遠把責任推給弟弟,還不太會表達的弟弟當然一直吃悶虧。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遇到這種情況,莊貞銀建議家長,不要對姐姐做「口水戰」,應先看弟弟的「傷勢」,再把姐姐帶離現場,和顏悅色地問她。如果孩子坦承,家長要馬上稱讚她,再問為什麼要說謊?如果她說,「因為爸爸媽媽比較喜歡弟弟。」家長此時可表明,「爸爸媽媽愛你,也愛弟弟。」當然,事後父母也要自省,是不是關心姐姐的時間無意中減少了。 CASE 5 無惡意的謊言 幼稚園小朋友常有互相「吹牛皮」的好笑故事,像唸大班的中致,就曾向敘甄吹牛說,「我媽媽明天要幫我買一台玩具飛機,比妳的要大、要好。」中致可能是羨慕敘甄帶來的玩具飛機,為了爭取同學好感或無意識地自我誇張,說出非真實狀況的謊言。 唸小三的玲玲也是,她騙同學家裡有6個兄弟姐妹,為了證明所言不假,還捏造出3個名字,同學們也相信了,實際上,玲玲只有一對弟妹,為什麼要說謊?其實她並沒有惡意,只是覺得「好玩」。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莊貞銀指出,這種無惡意的謊言是一種「補償性的謊言」,像中致年紀還小,對事情理解程度還不夠,因而編出一些「幻想」,甚至希望幻想成真——「媽媽明天真的買玩具飛機給他」。至於唸小三的玲玲,應該已經知道「自己在說謊」,但這種謊言有些只是因聊天而誇大其辭。 面對這兩種情形,建議家長先讓小孩瞭解,說這些謊言可能會讓人誤會,千萬不可再犯,此外,父母也不要在小孩身上貼「愛說謊」的標籤,或一味地責罵。莊貞銀說,會說謊的小孩常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且比不說謊的小朋友擁有較好的創造力,例如:玲玲為了三個不存在的人物,要編出好聽的名字、個性等,某方面來看,她是在編故事。 其實,發現小孩說謊,未嘗不是一個機會教育的好時機,只要父母耐心引導,當孩子明白了說謊不可取,明辨是非的能力與品格素養也正一步步地提升。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07年6月號《大家健康》雜誌】

小孩頂嘴反制四步驟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30

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孩子,口語上不禮貌的表現對於家長、保姆和老師來說,都是相當困擾且令人沮喪的行為問題,不但會阻礙親子間正常的溝通管道,對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與心智發展,更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聰明的父母不妨和我們分享一套簡單明確的四步法,除了能有效終結孩子頂嘴的行為,更有助於恢復學齡前到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平衡發展。 反制小孩頂嘴四步驟 孩子頂嘴時,可以採取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來處理。 步驟1:首先,作家長的必須要知道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頂嘴。判別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孩子的行為讓家長覺得傷心、難堪、惱怒甚至無助,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頂嘴。 步驟2:接下來是選擇正確的應付代價。家長平時就應該先想好頂嘴行為的應付代價,而非臨時決定。例如當孩子做出無理頂撞父母的行為時,最理所當然應付的代價,就是禁止他去做他喜歡或事先計畫好的事情—不准去看電影或不許去朋友家。 步驟3:再來就是將應付代價付諸實現。例如媽媽必須告訴孩子他不能去朋友家玩,然後平心靜氣地對孩子說,他出言頂撞的舉動讓媽媽得花許多時間、精力和愛心來處理,這種行為非常要不得,所以他今天不准去朋友家玩。如果孩子對媽媽的這番話表示強烈的抗議(通常都會如此),那麼媽媽就應該採取下一個步驟。 步驟4:處理孩子頂嘴的第四個步驟是對孩子的憤怒抗議置之不理。媽媽一開始應不去理會孩子的抗議,繼續做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依然不肯罷休,那麼媽媽應該冷靜地把正在大聲抗議的孩子帶進房間,讓他一個人獨自留在房裡,不給他任何機會和媽媽討價還價,迫使媽媽改變心意。 對某些家長而言,以上這四個步驟看起來或許很容易執行,但對於那些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來說卻是一大挑戰,必須要有很大的決心、經常的練習和堅決的自制力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個大難題在於,現代的父母都想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而非扮演老師或上司之類的權威角色,但是他們很難了解,有時候孩子根本就不想當父母的好朋友,反而會像典型的叛逆少年一樣,刻意去嘗試各種不當的行為。 總之,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應該立刻採取上述的四個步驟來處理,這樣孩子就會了解父母不但說得到、做得到,而且還會堅持到底。 如何應付媒體上的頂嘴 要打擊受媒體所驅使的頂嘴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觀賞那些充斥著頂嘴畫面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然後在節目結束後讓孩子知道,電視或電影裡面的那種說話方式在家裡是不被允許的。你可以這麼說:「我想這部影集裡的那個家庭或許覺得無所謂,但在我們家裡是絕對不可以的。」而且還必須非常清楚地指出你不贊同的是哪一段頂嘴的畫面。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部非常受歡迎的輔導級兒童電影當中,主角對一位社工人員展開一連串充滿敵意的頂嘴,最後還用髒話罵他。 這時你可以跟孩子說:「我不喜歡那個小男孩說話的口氣,還有他罵人的那些髒話。」 而你的孩子可能會反駁說:「可是他罵的那個社工又不是什麼好人,我覺得他被罵根本就是活該。」 接下來你有好幾種回答方式,可以回應孩子的質疑,以下是專家們提出的幾種建議: 1.「小孩子用尊重的口氣一樣可以陳述事實,不需要用頂嘴的方式。」 然後請你的孩子幫電影裡面的這個小男孩想出幾種可能的方法,看要如何能用尊重的方式讓大人了解他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動動腦。 2.「那個小男孩是電影裡的人物,就像是故事書裡虛構的人物一樣,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小孩,在我們家裡絕對不可以有像它那樣的行為出現」 你現在所展現的,是將現實生活與媒體世界劃分開來的艱鉅任務。 3.「我們家裡絕對不允許有侮辱和猥褻的說話方式,就是這樣。」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絕不敢妄想自己說了侮辱和猥褻的話還能安然無事。 跟孩子一同看電視或電影也是與孩子相處及互動的方式之一,而相處和互動在親子關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樣的相處模式,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犯錯而遭受處罰。 __________________

圍棋對兒童智慧開發的作用

2008年04月16日
公開
57

  智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些活動的心理特徵,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世上完全沒有能力的人是不存在的,研究表明:智力需要開發,並且兒童的能力在正常的先天條件基礎上,主要靠後天激發和主觀努力相結合才能具備。   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兒童的能力起著最早的決定性作用,學齡前的早期教育和訓練是希望工程的奠基階級,對人的一生尤為重要。兒童的可塑性強、記憶力強、模仿力強興奮強於抑制,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力差,好動多問。尤其是當前的獨生子女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裏受到嬌慣、普遍存在有依賴性、任性、意志薄弱等缺陷。   兒童的智力發展主要表現在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和意志力的提高。圍棋的規則和基礎知識不複雜。兒童在三四歲時已會辯別顏色,將圍棋運用到兒童早期教育訓練中是最為適宜的教學手段,因為圍棋對上述的心理素質的影響既全面、效果又明顯。同時一般兒童學棋能獲提兩種重要概念,詞的概念和數的概念。   一、 詞的概念形成:   兒童的思維過程使用形象的成分多於詞的成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在十二歲之前。圍棋辭彙豐富,其單詞就有40種之多,如加上口訣和格言,以及死活圖形和題名更為充實。圍棋中的辭彙多數較形象,更易於兒童理解和掌握。例如一個學棋不到一年的兒童就能說出“盤角曲四”的死活口訣。由於辭彙增加、語言的連貫性加強、複合句的出現,兒童的語言從中獲得明顯進步。再加上進行不出聲的默思,標誌著兒童思維上的飛躍!   二、 數的概念形成:   圍棋對局實際上就是一次數學課,圍棋的計算主要體現在氣和目上,有微觀的局部應對計算,隨著棋力長進和計算,有宏觀的全局計算,有種類繁多的劫和官子的價值大小計算,還有更複雜的幾塊棋扭在一起死活出入的計算等等。普通一個兒童在學齡前能從1數到100,這只能說明對數的概念掌握程度,但學棋的兒童雖然不能象成人棋手那樣作出棋中複雜計算,隨著棋力長進和計算能力提高也會在簡易的局部計算中察覺到數的大小、順序、組合。這才是真正理解數的概念。實際上圍棋中一般死活的計算不亞於小學數學課程的難度。 圍棋又是一項趣味性的智力競賽,由於孩子的好奇而引起他們濃厚興趣。通常兒童注意力集中一般維持在20分鐘左右,可是一局棋的時間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承受力。對一個學棋的兒童來說未曾有過象對圍棋那樣聚精會神目不斜視地在觀察思考,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從這裏不難發現孩子的智慧前哨和觸覺正在圍棋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圍棋還可以給兒童提供記憶力和意志力鍛煉的良好機會。記憶是知識的倉庫,在學棋中必須熟記各種常規的應對著法、死活圖形、初淺簡易定式中的形狀、線路、次序、位置等等。一般兒童的記憶是以機械記憶為主,而學棋的兒童在多次對局實踐中逐漸便會明瞭死背硬記是下不好棋的。這就出現了超前發展的理解記憶。   兒童在圍棋對局中常會遇到危急和困難,此時便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狀態,一種是優柔寡斷舉棋不定,或者驚慌失措隨手下子。另一種卻沉著冷靜慎重思考頑強爭取,這是兒童平常很少遇到的情景,也是他們磨礪意志的好時機。這種自我調節行為的過程就是讓他們補上生活的一課。   隨著兒童的棋藝提高,他們還會進一步能擺脫盤面上直觀的棋形,而在腦子裏顯現幾種簡單的圖形的選擇。這就是高級棋手構思的起步。也就是創造性想像的萌芽。創造性想像是人類高級思維活動。所有的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文藝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   兒童的邏輯思維的形成發展也不是立竽見影的,而是反復的思維的過程。例如初學棋的兒童對吃子和圍地這個概念,由於他們的通病貪心而模糊。往往要經過多次教學和對局的實踐,當他們慢慢地悟到棋中竟有因果利氅的關係時才有所改進。   兒童在學棋的反復實踐中也鞭策著思維過程中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經常運用,有利於兒童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全面性。作為對兒童早期教育的輔助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圍棋玄妙的內涵,對兒童智慧的開發效果是明顯的,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裏,他們在棋中獲得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他們一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