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uen

日期

#Tag

不傷孩子的聰明懲罰法

2007年12月17日
公開
7

上 懲罰是多數家長都會用到的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懲罰不像表揚,如果方式運用不恰當,不僅會失去原有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喔!   小孩子都會犯錯,受到家長的懲罰也是在所難免,可是家長要如何懲罰,這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我們就先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看看怎樣的懲罰才是聰明父母該做的。   發現圓週率的祖沖之,小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有一天,父親出門拜訪好友,讓他在家好好讀《論語》,並告訴他回來後要抽查讀書的情況。父親前腳剛走,小沖之就和夥伴們玩耍去了。父親回家後,讓他背誦書中一段。小沖之吱吱唔唔一行也背不下來。父親見狀不禁大怒,把書摔到地上罵道:「像你這樣不求上進的孩子,長大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並罰小沖之不准吃晚飯,直到把書背好。   孩子的哭聲引來了祖父,他對兒子的教育方法很不滿意,於是說:「你以前犯錯,我難道是這樣教育你的嗎?雖然你是為他好,但粗暴的責駡和處罰是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多了還會使孩子變得更頑劣。」接著,祖父轉過頭來對委屈的孫子說:「你好好想想,今天父親這樣罵你有沒有道理?你就到農田裏幫我幹活,當作懲罰吧。」於是,小沖之每天跟著爺爺下田幹活,聽爺爺講四季自然變化。他對天文曆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爺爺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讀經書,家裏還有很多天文曆書。這樣你就會知道很多你想知道的事情了。」長大後,愛好自然科學的祖沖之,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推算出了圓周率,。   這個智慧的老人,運用懲罰不僅糾正了孫子的貪玩,還幫助孫子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可以稱得上是懲罰教育當中的典範。 瞭解懲罰的作用   教育學者一再強調,在幼兒的家庭教育中,正向的表揚和鼓勵是家長應當經常採用的方式,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對於犯錯的孩子不得不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懲罰手段。當孩子有意或無意犯下錯誤,你決心要懲罰他之前,首先要心裏明確你的懲罰要達到哪些正向作用: 懂規矩、辯是非   如果屢次說教都不行,那麽你給他一點「顔色」瞧瞧,是最快達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徑。一次教訓可以讓孩子更加主動地瞭解行為界限,明確什麽事情是可以,什麽事情是不行。 促進和激勵 適當的懲罰可以促進犯錯的孩子覺醒,使孩子知恥;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也能激勵他奮發向上。 教育和警戒   當正向的表揚和鼓勵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時,懲罰就有了教育和警戒作用,能遏制孩子不良思想行為的發展。 維護家規和紀律   懲罰也是一種管理手段,為了使孩子改正錯誤而給他一定的刺激。有了懲罰,會讓孩子知道了家規和紀律的存在,不可以隨心所欲。  中 懲罰前牢記4大原則   無論何種懲罰都是一種負向的教育方式,家在採取之前都要慎用、慎選。不要因為愛孩子而傷害他。因此在懲罰小孩前,要注意以下4個原則: 原則1 合理要求 適度懲罰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的,這一次的錯誤也許\就是他下一次成功\的起點。所以對於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應該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氛圍。你將會發現,當你降低要求,他犯錯和受罰的機率也就降低了。   如果你覺得孩子一定要受到教訓才不會再犯,那麽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懲罰的程度。在家規中你可以制定出不同程度的懲罰方式。實施懲罰前先想想孩子在體力和精神上是否可以承受。能不用刺激強度大的懲罰,最好引而不發,讓孩子在被懲罰前自覺終止不良行為。 原則2 及時提醒 明確原因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在「犯罪現場」你就要及時地批評提醒。學齡前的孩子沒有大錯,都是一些小錯,小錯如果不抓就會變成壞習慣。   懲罰孩子也不能沒頭沒腦,要讓他知道受罰的原因和應有的正確行為。一位父親懲罰完犯錯的孩子,問他「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懲罰你嗎?」孩子回答說不知道,父親說因為他打了比他小的孩子。孩子聽完,不料更覺委屈,問父親 :「我比您小,您為什麼要打我呢?」父親費了一肚子力氣,可是孩子仍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受罰。所以在懲罰孩子時,一定要針對受罰的行為給孩子講明受罰的原因,這樣才能達到懲罰的效果。 原則3 就事論事 不情緒化   孩子受罰總是因為某件具體的事,所以你在懲罰孩子時也只能是就事論事,切忌無休無止地重提過去的錯誤,或者拉拉扯扯將其他的事情引進來,最後懲罰變成了對孩子的「人身攻擊」。   處罰孩子的時候,首先你要讓他明白,你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的否定,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這樣在幫助他進步的同時也不會打擊他的自信。   犯了什麼錯就要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在你的心中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因為你情緒好壞而變化。如果你以情緒來懲罰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你的出氣筒。 原則4 看準時機 依據性格   懲罰也要看準時機和場合。在人前,當孩子有不良行為,你可以打手勢或表現出不快的表情以示懲戒和提醒,維護他小小的自尊。   不同的孩子個性不同,你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脾氣特性。如果是屢教不改,懲罰方式可以重些;如果孩子內向、自尊心強,懲罰時你就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父母5招聰明懲罰法   一說懲罰,家長就想到打和罵,其實懲罰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聰明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巧妙使用懲罰。 1.語言批評   語言批評一般是針對3歲以後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語言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你可以通過語言告訴他剛才的行為媽媽是不喜歡的,應該如何做。 提醒:採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切莫因為孩子犯錯,自己情緒激動不顧後果地「胡言亂語」。 2.自然後果法   這是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最先提出來的。主張孩子犯錯後,家長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從而迫使其改正錯誤。比如孩子喜歡亂撕書本,家長就不再給他買新的。 ※提醒:家長採用的自然後果法時先要考慮到,孩子在身體和精神上是否能夠承受。 下 3.皮肉之苦   有時候,你會感到給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對牛談琴。比如對一個2歲的孩子講不要亂碰插座的道理,還不如在他犯錯之後給他一點點「皮肉之苦」的教訓。他會記得亂碰「那東西」,自己會很痛。 提醒:「皮肉之苦」的目的是讓孩子不就犯,不能成為家長隨時打孩子的理由。 4.冷處理   一段時間內不理睬犯錯的孩子,讓他因為受到大人的冷落而感到難過,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提醒:家長冷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之後告你要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喜歡他的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 5.面壁思過   年齡稍大的孩子犯錯後,可以罰他去一個僻靜的角落自我反省,訓練他的內省智能,同時認識自己的錯誤。 ※提醒:孩子受罰時,家長要注意觀察,不要因為有其他的外物而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父母不應該說的3句話 1、如果你再怎樣怎樣,我就把你送掉……   一些父母喜歡對犯錯的孩子說這樣恐嚇威脅的話。雖然只是大人的一句氣話,可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會信以為真認為爸媽不喜歡自己了。家長的這句話於是就成了對孩子的精神懲罰。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小、怕事,一些小事就會令他煩躁不安,敏感多慮。 2、我看你就是這樣子,長大也不會有太多的出息……   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氣頭上常會對孩子這樣說。因為一次錯誤故意輕貶孩子所有的能力,甚至用孩子的短處比他人的長處。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是想激勵孩子進步,但這種語言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比正面效應要大得多,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還造成孩子從小自卑,與同齡人在一起時容易産生自我否定。 3、你做得不錯呀!還要再來一次嗎?   孩子犯錯了,家長用成人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這種語言不僅僅是懲罰,而且還是一種精神虐待,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嚴重的挫傷,容易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孩子行為問題。 美國父母是這樣看待懲罰   合理的懲罰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分辨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當孩子犯錯,不得不進行懲罰的時,家長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   懲罰孩子的必須告訴他們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父母的態度也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可能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彼此的方式方法有異議,也最好在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懲罰不能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當他有進步,就要給予獎勵。  (完)

住院~第七天

2007年12月13日
公開
10

又到要換針的時間了,三天的時間敦的手一定會腫 看護士幫敦打針針插進去了但一直還在找血管 看了實在很心疼且敦都没哭,但第一次失敗了護士說血管破了 此時的敦才放聲大哭 再來一樣用螢光找另一隻手的血管 只見護士小姐又把針抽出來說血管又破了 奇怪不是有找到了嗎,原來血管破了點滴不順暢不可以 這位護士問我敦剛進院時是一次打就好了嗎 對,没錯雖然護士嘴巴說不好找但一次就打成功的 打了兩次血管都破了 護士也不敢再打了說讓敦休息一下 之後換另一位護士幫敦打 交頭接耳說兩隻手都没有辦法打了血管硬硬的 只看她們一直在找敦手上的血管 之後選擇打手腕上的血管說比較痛一些 請敦忍耐一下,只見敦眼睛一閉好勇敢的没哭 護士阿姨直稱讚敦好棒好乖只說會痛痛 住院住了好幾天其實敦真的好乖一點都不會無理取閙生氣的 中午聽力小姐特別利用她的時間幫敦再做一次聽力 做好後說下午才有門診 待下午再看門診問醫生 醫生說右耳積水已退左耳還有積水 醫生要我看聽力圖說右耳恢愎到25分貝左耳在45分貝 高頻部分真的很差可能真的是先天性 幾天的時間這樣恢愎的算不錯 心想以前是20所以敦這次聽力還是有受損的 但有恢愎就很不錯了 只是另一耳再繼續吃抗生素是否會恢愎呢 再看看囉繼續做追踪 怎樣的結果似乎只能聽天由命了

住院~第四天

2007年12月10日
公開
7

三天就要換針,且敦的手腫了起來 到護士房打針,護士找不到敦的血管 說敦的血管很細,第一次打失敗了 之後用螢光尋找敦的血管做記號 幸好第二次成功了,敦很勇敢都没有哭 只是一直告訴護士阿姨說怕怕痛痛 護士阿姨說敦很乖巧都不會哭閙 倒是我心疼不敢看敦打針但還是要堅強的陪伴他 早上醫師訊房說敦痰音好一些了 下午3點多有安排耳鼻看診做聽力 住院可以都看完整就是我所希望的 聽力師問我以前的敦會這樣嗎 因為她覺得敦的反應很差,聽力分貝40.50多 所以她幫敦做聽力讓她也很擔心且感覺敦好像有先天上的聽障 一聽到聽力師說這樣的話擔心又來了 雖是知道這次感冒敦的聽力差了很多 但之前台大也有恢愎到完全 之後醫生會診一樣說是這樣的情形 他也懷疑有先天的障礙,且積水好了 聽力也和現在差不了多少 老實說尤其聽到這句好了也差不了多少 讓我心情跌到谷底 但很明白的告訴醫生我的質疑 為何之前的台大馬偕没有告訴我如此呢 且孩子在學習上没什差別 是否就是高頻的部分呢 或許是我的擔心問了好多的疑問 醫生舉例告訴我就好像是有的人近視不深也可以不帶眼鏡 聽力也一樣的道理 醫生說如果有可能可以搭配輔助器 聽了讓我好自責苦了小孩 必竟敦還正在求學學習的階段啊~

敦住院了

2007年12月07日
公開
7

敦半夜依舊燒退又燒,整晚不敢睡思考著該怎辦才好 之前馬偕開的藥也都還没銜接吃到 但總覺得敦的情況有些特殊 先生還說要敦去上學,怕他養成偷懶的習慣 什麼話,小孩都已發高燒不舒服還要求他去上課 功課如何此時的我都没去想,只想孩子健康好起來 我可是不放心,心想還是往大醫院才成 看敦熟睡雖然不捨叫醒他,到9點還是叫他趕緊起床 往東元去,醫生一聽連燒三天,直接就照 光片 很快的馬上看到結果,痰真的很多耳朵.喉嚨也紅了 原本醫生說開個藥回去吃 心想敦有耳朵的問題再加上痰等的問題 回去如果又高燒,那小孩受苦的時間更長 訊問醫生可有快速解決讓小孩趕快好起來的方法 且敦已三天没上課了 醫生一聽便說當然住院是最好的且敦的問題真的很多 也請我放心她會知會耳鼻科幫敦會診 因為我有特別提到敦耳朵的問題 這樣我的心安了一些,因為我不要小孩受苦的時間加長 但敦一聽要住院且要打針,開始哇哇大哭 哭得我手足無措,心也亂了外套都忘了拿 此時先生打電話問敦有上學嗎 聽了都有些氣,告訴先生敦要辦理住院 先生才驚覺事態嚴重性 敦哭到整間醫院都是他的聲音,義工阿媽都來安慰他 生病住院病才會趕快好起才可以去上課 上了樓到兒科病房,要打點滴了,此時謢士好言安慰 敦平靜許多了,等到打針時,敦很勇敢都没有哭 敦住院,我也安心許多至少病情可以有所控制~

男孩要這樣養育

2007年12月06日
公開
11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于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裏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系,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松、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睾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才會使他産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牆。于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于體內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爲。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麽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爲榜樣來效仿。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麽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于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麽事情都喜歡首當其沖。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鬥中和諧友誼,可以爲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准,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麽行為是好的。 本日記框由庭在記憶迴璇處分享

讓小孩愛唸書的小偏方★開運萬事通★

2007年12月06日
公開
8

說到要讓小孩愛唸書,一般人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文昌位,就是讓小孩子在那邊讀書或者在那邊睡覺 生活,事實上這是可遇不可求的,說不定我幫你找出來之後剛好在廁所 在廚房 在大門,所以事實上有時候可遇不可求,倒不如這個小偏方比較快 1.記著要用綠色的桌墊和綠色的地毯:我們在陽宅學叫做四綠文昌,四跟綠色是代表文昌,所以你用像這樣綠色的桌墊 最好能整個都是綠色的,或者沒有綠色的話只有其中一個角落也可以,或者書房的地毯要用綠色的,讓他比較會專心讀書,穩定他的心緒,然後數字一定是四,所以文房一定是四寶 2.光線要明亮: 我們講文昌的昌就是兩個日,昌就是要日才會亮,一定要光線,也就是說呢 你讀書的時候呢 白天要向著窗戶,晚上呢 那個檯燈燈光要亮,這樣才會光明利祿 3.廁所的門外要掛所謂的緞帶花或者中國結:據說啦 文昌神,當然我們這個神是傳說的,文昌神最怕臭!如果說讀書的環境四周有廁所,廁所很臭 會把文昌神趕走了!你就一個的這種中國結或緞帶花掛在這個門口的外面的話就好像安撫祂,顏色就是要紅色,紅色的話文昌神不會跑 4.腳踏龍背:這腳踏龍背是古時候尤其是賭輸的人才會這樣做,教導小孩子的一個方法,小孩子讀書的書桌的下面擺一個石頭,那個石頭 盡量不要尖銳的,踏起來平平的 就是平常的 圓圓的,那麼小孩子坐著讀書的時候讓他腳踏著龍背,這龍背就是石頭的意思,就是他這樣一直腳踏著一直讀書,腳踏著的話心情會定下來 5.文教區或者圖書館:住家附近要是有圖書館,自然而然你家的小孩子就是愛讀書,所以環境也是真的是很重要 此日記框來自Winni夢幻屋